汉语写作模拟试卷四.doc_第1页
汉语写作模拟试卷四.doc_第2页
汉语写作模拟试卷四.doc_第3页
汉语写作模拟试卷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汉语写作模拟试卷四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写作过程四要素中的写作载体就是:( )。 A 作者B 世界C 作品D 读者2、我国小说的源头和萌芽是:( )。A 先秦两汉的寓言故事B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C 唐传奇D 明清章回小说3、诗歌产生弹性美的方式不包括:( )。A 象征手法B 谐音双关C 词语嫁接D 摆事实、讲道理4、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概念,到什么时候才得以确立:( )。A 东汉B 魏晋C 晚明D 晚清5、以下不属于行政公文的是:( )。A 命令B 剧本C 请示D 决定6、请示的特点不包括:( )。A 呈请性B 期复性C 隶属性D 权威性7、诗歌的基本元件是( )。A 意象B 情节C 人物D 象征8、构成剧本外在要素是( )。A 戏剧冲突B 戏剧语言C 戏剧结构D 戏剧动作9、小说的主题常常要通过( )来表现。A 人物B 情节C 环境D 结构10、新闻的基本特性不包括:( )。A 真实性B 时效性C 公开性D 虚构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1写作过程的四要素是:( )。A 写作主体B 写作客体C 写作载体D 写作受体12文体从表现手段的角度来分有:( )。A 记叙文体B 议论文体C 抒情文体D 说明文体13散文的文体特征包括:A 题材广泛,大小不拘B 真人真事,真情实感C 灵活自由,形式多样D 用意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14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察小说的文体特征:( )。A 人物B 情节C 环境D 韵律15现代三大戏剧表演体系包括:( )。A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B 布莱希特体系C 梅兰芳表演体系D 亚里士多德体系16小说的技巧主要包括:A 结构技巧B 叙述技巧C 表达技巧D 抒情技巧17戏剧文学的文体特点包括:A 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本质特征B 集中性和整一性是戏剧文学的美学原则C 台词和动作是戏剧文学的基本材料和外在形式D 押韵、对偶,讲究平仄18行政公文具有以下三个特点:A 政治性B 权威性C 程式性D 随意性19电影剧作的文体特征包括:A必须考虑电影的视像动态性B必须考虑电影声音语言的独特性C恰当运用光影、色彩、布景、服装、道具等电影的非独特元素D必须考虑电影摄影机的创造作用20会议纪要具有以下特点:A 纪要性B 决议性C 备查性D行文关系多向性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1.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22.“诗体”就是诗的体裁,“诗意”就是指诗在读者心中的效果。23.“意象”中的“意”指作者的主观情感,“象”指客观物象。24.“诗只能用狂放淋漓的兴会来解释,它只遵守感觉的判断”,这句话主张诗歌感觉说。25.上世界六七十年代的散文,多歌颂社会主义新风尚、新气象,而讳言“我”、淡化“我”、隐蔽“我”。26.“诗是一种创作类型”来自柯勒律治的文学传记,它实际上主张语言结构说。27.直到“五四”时期才出现了大量的个性化散文作品和散文大家。28.何其芳将“诗”定义为: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29.中国散文载道的传统,形成了一种表达上的模式化,即集议论、叙事、抒情为一身,并且以议论、叙事为主。30.意象是主观情感作用于客观物象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艺术形象。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31.中国散文( )的传统,形成了一种表达上的模式化,即集议论、叙事、抒情为一身,并且以议论、叙事为主。32.( )在形式上是最少受约束的文体。33.艾青认为“想象是纯感官的,( )是具体化了的感觉”。34.( )理论强调不剪断生活流程的实感,强调相对完整的一个生活流程。35.小小说在人物描写上表现为“( )”。36.于高潮处,在出其不意中嘎然而止,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这种方法称之为“( )”。37.( )就是将若干表面上各自独立,实质上却有着内在联系和共同指向的若干生活片段分散呈现,从而立体地再现生活的一种结构模式。38.( )用“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客观展示生活的“丑”,通过引起读者的厌恶、反感从而反向起到歌颂“美”的一种表达手段。39.( )常常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方式表现。主张“作家退出小说”。40.生活流是一种“贴近生活本身”的“现实记录”,无人为痕迹地反映生活的“(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