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广雅疏证》术语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扬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 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 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 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黎者梅 签字日期:2 d 谚年6 月多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扬州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 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 众提供信息服务。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杂孝梅 签字日期:砌8 年舌月6 日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弦分年月,多召 粱孝梅:广雅琉证术语研究 中文摘要 训诂术语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的典籍正文和传注中,至清代体系已较完备。古 代学者不但创造了各种训诂术语,而且很旱就开始关注术语的涵义和使用闯题了。 王念孙所著广雅疏证,是清代训诂专著的代表作,书中的术语不仅数量大, 而且种类齐全,功能完备。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书,更好地使用这部书,就要正确地 解读其中的术语。 本文以广雅疏证中的术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辨析书中 的术语,审视传统训诂术语的得失,为创立科学的训诂术语体系提供参考。 论文的主体部分将广雅疏证的术语分为校勘文字术语、考究音读术语、解 释词义术语、因声求义术语、说明修辞的术语,共五个大的类别。每一类都作出了 准确的定量统计,并通过充足的例证,细加辨析,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其中以解 释词义术语、西声求义术语和说明修辞的术语为考辨的重点。 解释词义术语为数最多,用法也最复杂。根据其功能,分为十二组予以介绍和 辨析。 王念孙精于音韵,擅于将吉音学的知识运用予词义的求证。在广雅疏证中, 属于“因声求义的术语也比较多,因而我们又将其分为“转 、“通、“同、“近 四类加以研究。 对广雅疏证中说明修辞的术语加以集中提炼后发现,王念孙利用一些传统 语言学的术语及其相关语畜材料来释词解义,并不是有意识地系统研究古汉语的修 辞手法,僵是在当时修辞学尚未脱离训诂学丽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的背景下,能将修 辞方法运用于校勘文字、斟酌语义之中,已是对训诂方法的重要开拓。 广雅疏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构建的术语体系较为完备;但也 存在宽泛、交叉、模糊、随意等方面的不足。由此,我们感到有必要对传统训诘学 的术语加以规范。立足于广雅疏证术语提供的经验,本文对训诂术语的规范化 和创掰问题提出了初步设想。 关键词:广雅疏证;训诂:术语;规范化 兰 扬赠大学磺学蹙论文 a 1 3 i s 耋r 鑫e 耄 强x 趣越e x e g e s i s 毫e 激s 题r s l 雒p e 对e d 逾t k 据x tb o o 姑鑫n d 遗n o t e so ft h cp 憋v i o u s q 汛d y n a s 够a n d 也e 铆oh 黼d y n a s t i e s ,i 谂s y s t e m sw e r e 氛l l yd e v e l o p e d 遮t l 持q i n g j d y i i a s 够a n c i e n ts c h o l a 髂n o to n l ye 圮a t c dav 撕e t yo fe x e g e s i st e m l s ,b u tv e r ys t a 】肥dt o p a y 删i 瓣t o 锨m e 髓i n go f 妇 e 隧s 谢协孙w 协璐。濂黻i 鑫堍ee 越y 登畦雒。 g u a n g 、淑s h u z h e 端i sm 耀霉u mo p u s “w 如gn i a n - s u n ,ag r e a tm a s t e ro fe x e g e s i s 撖q i 髓g 电鼗鑫s 够。n o 心懈囊e 潍。蕊q f 妇t e 瓢s 谗懿sb o o k 躺啦。潞l yl 鹕e ,融 m e y c o v e r e da l ik i n d s ,a n d 饿et e r m sw e 辩p e r f 每c ti n 如n c t i o n i f 、张r e 越l yw a 玳t or e 甜 黼du s e 懿s 蜘文职l i ,i ti s 辩c e s 啤韬e o 燃蛙yi 蝴l 落e 谗强s + 融也主s 谯e s i s ,龇t e 髓s g u a n g y 檄胁e n g 粼龇。坊e c t s 时o u r 妣d y h l 。r d e r 翅o v i 曲s 嘲e 纽甄跚哦i o 建f 蚍a t i q 娃o fs c i e 嫩迈e 钯戚瀚l o g ys y 蹴趣 c x e g e s i s ,w ea d o p ta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s y s t e m a t i c 瞅i yt oo 瑁a i l i 瓣a n da n a l y s i sm e 专e 礅s 遗谯eb o o k 氇鼹w e 羚v i 蹦奄eg a 主蕊黼莲l o s s e so f 妇枝砖i 矗。斌e x o g e s 主s 蚀鞫醇, i 强si s 龇趣蠡舔p 搬。w ee l a s s 谶妣t e r m su s 醺b yw 跹gn i a 小s 谶i n 幻壬l v e c a 抛g o 五e s :c o l l a t i o n ,p h o n e t i c ,如e t e r m se x p l i c a t i n ga ne x p r e s s i o n ,n 拉t e r n :l so f “s e 皴e 糙n gf o r 獭em e 氇嫩n go f 谁ew o 撼s ,张鑫s h o 诚n g 盎e t o r 量ew o 撼s i 熊。话嚣抛越呔e 谯e n c l u s i o 糕f e l ia | b l e ,w ee x a c t l y 鑫n 莲q 毯斌i 谵t i v e l ys 撇霸p 饿e 蠹e q 戳:羚c yo f 搬e 觚 e 懿he a t e 窖搿嗲e m 嚣套稳g 趣氇弧1 ) o q 瑟,e 泌憋越黟馘越e p l e s 嚣蕤曩恕蠢h e 麟q 辩面s o 疆e a n a l y s i s kt 量l e s ep a r t s ,w ef o c u so nt h et e r m se ) ( p l i c a t i n ga ne x p r e s s i o n ,也et e 棚 1 so f “s e 戳魏堍两r 谯em e 麟堍醴龇啪砖s ”黼鑫氇e 诧残s 醑s 纛。蜒羟g 惑e 鼍q 蠛ew o 砖s m e s et e m 塔,m en u m b e ro ft e 鞠髂鞘r p l i e a t i 捻g 觚e x p 聪s 惑。珏主s 墩el 鑫礓e 蹶躺d 酶 毽s a g e 逸妻巍e 嫩参照e o 撇p l e x 。溉e l a s 羹务氆e 邈i 燃ot w e l e v e 秘l 攀s 埝如:的文l c e 激迅 a n a i y s i st h e ma c c o r d i 鹅t om e i r 觚c t i o 董l s w r 飙gn i a 黔s 强i sp r o f i c i e 嫩i np 酗l o 醪a n dh ei s9 0 0 d a tu s i n gt h ek n o w l e d g e t 1 1 ea n c i e n tp h o n o l o g yt ov 撕匆t h em e 捌n go faw o 磁如飘雒g y a 驰娩h 鼹也 e 辩瓣 鑫l 弼e 麟& ro f 妞e 强s 醴“s 粼魏嵫钕她热e 溅go f 妣w o 地 b y 谯抢i r p 妁n u 觳c i a 芏主。稳w r ew i l l 也e 掩f o 辩c l a s s i 每馕et e 翔:l s 缸撖,稻越缈u p s :缸a 驻s 南麟穗w o 越s a 1 1 dp h r a s e s ”,“t o n g ,“e q u a l ”a n d “s i m i i a rp r o l l u n c i a t i o na n do fm es a m em e a n i n g ”t o 呻。 梁孝梅:广雅疏证术语研究 、三 a & rs 激搬糠z i n g 敝df e 纛吐塔斑e 招勉so fs h o 飒晖e h e 幻娃ew 黼i s 主纛 g 嘲g y a 瓿u 2 麓e 氛g ,w e 蠡砖懋a t 蕾t l u 醢璐i n gs o m e 勺锄so f 傲匹i t 主o n a ll i n g 越s t i e sa n d m er e l a t e dl a n g u a g em a t e r i a l st oe x p l a i l lm em e 撕n go f 也ew o r 出,w 姐gn i a n - s u nw a u s n o tc o n s c i o u st os n m y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m e t o r i c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h ec 0 1 l e c t 酣t c x ta 1 1 d e x p l a n e d 也em e a n i n go f 也ep l l r a s eb yu s i n gr h e t o r i c a la p p r o a c h h o w l w b e f o r e f h e t o cb e c o m 遮g 鑫s 罐a r a 钯s u 巧e c l 遗也鑫tp 商咄巍w 勰如v e l 蠼搬e 躐幻也em e 也o do f e x e g e s i s 。 o nm eb a s i so fi n h e r i t i i l ga 信a d i t i o n ,g u 踟1 9 y a s h u z h e n gh a dd e v e l o p m e n ta i l d i 1 1 i l o v a t i o n i tb u i l tar e l a _ t i v e l yc o m p l e t es y s t e mo ft l l et c n 】1 s b u ti ta l l s ok e p ts o m e i l l a d e q u a c i e s ,s u c ha s “d e 觚t i o ni st o o 试d e “s i 嘶f i c a n c eo fc r o s s ”,v a g u e l yd e 鼢d , 繇基“a f b i 韵眄如蠡姬l i o 曩w 毫巍d 娃i se x 堍艇e l y 懿c e s s a 帮协s 锶蛰d a 确z e 挺内捌 e x e g e s 话t c m s 罄a l s e do n 醢抢e x p e r i e n c eg t l 躐g y a s h z h e n go 髓r d ,t h i st 量抢s i sp 豫s e n t sa p r e l i m i 彻r yi d e a so nt h ei s s u eo fs 仞n d a r d i 五n gm e t e m 妪so fe x e g e s i sa i l di n n o v a t i o no f t l l et e 姗so fe x e g e s i s k e yw 0 1 i d i s :缅【箍l l g y a s 砘独鼓g ;g l o s s ;h 蹴越c x e g e s i s 锄n s ;s 专a 芏l 妇迂i 硪i o n 扬 |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绪论 术语是各f _ 】学科中的专f j 震语。它是门学科体系是否完整的重要标志。术语 的精确程度,使用情况,能清楚地反映这门学科的发展水平。正如陆宗达、王宁先 生在训诘方法论书中所说:“科学的概念需要暖确的术语来表达。术语是科 学理论形成的基础,又是发展理论的必要条件。术语不仅是消极地记载概念,而且 反过来也影响概念,使它明确,并把它从邻近鲶概念孛区别出来。 训诂术语是训诂学的专门用语。为了达到准确训释语义,训诂学家需要将纷繁 复杂的语言现象区别开来,于是从普通语汇中择取词语表达某种特定的概念。在约 定俗成的基础上,逐步固化某些表达形式,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训诂术语。这些术语 分门别类,各具功能。它的准确性及使用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训诂学家对语言 现象的观察及认识水准。因此,对训诂术语的研究,历来是训诂学研究中不可或缺 的一个重要方面。 1 、训诂术语的形成与发展 训诘术语的形成、发展伴随着训诘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发源于先秦,发展 于两汉,创新于魏晋南北朝隋庸,深化于宋元明,至清代体系已较完备。训诂术语 不僵傈证了训诂的实践,而且是诫诘学发展成熟豹标志,它推动着训诘学的进一步 发展。 训诘术语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的典籍正文和传注中。主要有“豳 、“犹、“谓、 “由斗,士 a 趁 o 刖西帮o “曰。左传隐公元年:“步冒卒,车曰乘。挣孟子梁惠王上:“诸侯朝 於天子日述职。 “犹”。诗魏风葛屦“掺掺女手”。毛传:“掺掺,犹纤纤也。” “谓”。管子揆度:“大准者,天下皆制我而无我焉。此谓大准。 “之为言。易乾文言:“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来成。孟子尽 心上:“征之为言正也。 瞒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3 罐,页1 4 。 梁孝梅:广雅疏证术语研究三 汉代训诘著述大量蹬现,除了随文释义的传注、章句以外,还出现了尔雅、 方畜、释名、说文解字等重要的训诂专著。在沿用先秦文献正文中训诂用 语的基础上,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用于校勘、注音、释义等多方面用途的训诘术语体 系。训诂术语的完备使训诂方法、手段也趋于完备。如毛传中的“言、“属”, 郑笺中的“读如”、“读为、“当作”、“重言,扬雄方言中常用“通语、 “凡语”、“转语”等。训诂术语在注释经书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某些先 秦古籍文献正文中散见的解释语义的用语,和儒生们口耳相传中偶或使用的解说用 语,得以普遍使用,具有了较强的约定性和程式化。 魏晋以后,广雅、玉篇、方言注等训诂新著涌现,音义、集解、义疏、 杂记等新体式产生,丰富和完善了训诂的类型和方式,新的训诘术语也随之产生。 如以今语释古语的“通言、“通语”、“通谓”、“通呼 、“今入言某”、“即某 等等, 训诘术语有了较大发展。 宋代是训诂学史上的变革时期,训诂敢于创发新义,开一代疑古的风尚。王圣 美提出“右文说”,提供了研究语音和语义关系的薪方法。也有学者开始运用语法 原理来解释语言疑难。语音术语相应产生,对语法有进一步的认识。重视实词、虚 词的区别,把以翦瑟q 做“词”、“语词”、“语助的那些词称之为“虚词或“虚 字”,与之相对的为实词。于是,词分虚实的观念从宋代逐渐明确。 元、明两代也出现了一些较好的著作。戴侗六书故、梅膺祚字汇、张皂 烈正字通、朱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陈士元俚言解、张存绅雅俗 稽言、李实蜀语、黄生字诂和义府等训诂著作考证吉音吉义,兼及方 言俗语,分门别类,加以训释。训诂术语的功能随时代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缩小,有的涵义也发生变化。例如方以智通雅一书,翳确地提出了“转这个 术语,达1 7 0 处之多,这是方氏以前的任何一部训诂学著作都不及的。他所使用的 “转语”这个术语,内涵极为丰富,包含通假、震源。 有清一代,训诂学发展到新的高峰,训诂术语体系已较完备,同时又有所开拓、 剑薪。许多训诘学家,诸如段玉裁、王念孙、王雩| 之、钱大昕、阮元、朱骏声等人 总结了前人的训诂研究成果,对一些术语的含义进行了探讨。 至 扬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纵观传统训诂术语的发展,可以发现,术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训诂学家 对语言现象的认识程度,反映了训诘学在不霜时代鲶发展状况帮水平。欲这个意义 上说,研究和分析训诂术语及其应用情况,是训诂学的任务之一,也是研究训诂学 变酶不可或缺鹣工终之。 2 、训诂术语研究的进展 古代学者不僵截造和傻震训诘术语,蔼且禳旱就开始关注调诘术语的涵义耜使 用阀题了。早在唐代,孔颖达在为毛诗作正义时,就已经注意剿郑玄笺中一些 术语的用法闻题。贾公彦鲍溺袍疏、仅藐疏,对前代的训诘术语亦有所鹚发。 清代学者对训诂术语篼为重视。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说文中的训诂术 语蒋经作过魄较深入的研究,在周袍汉读考序中解释了部分汉代使用的训诘 术语。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对“假借”开展研究。阮元在经籍纂诂凡例 中对历代常觅的调诘术语和调诂旬式2 8 种进行l 闫类集中。孙诒诖瘸礼蕊义对 训诂术语也有所讨论和说明。 近代以来,训诂学家对训话术语的认识在清入研究的基础上有所补充与深化。 章太炎、黄佩等训诂学家提出了诸多新的术语,齐佩珞在训诂学概论孛将训诂 术语类型扩为4 0 种。 近二三十年出版的训诘学专著大多到有训诘术语专章,归类和解说也更舶合理 科学。例如滋诚的训诂学,在“几种常见的训诂方式 一节中提到了“改读校 字的五耪术语“读如”、“读若”、“读势”、“读目”、“当茭”;周大璞的训诘学 要略,在“训诘条例 举出了“常用的术语 5 7 个;郭在贻训诂学将常见诫 诘术语详分为释义、拟音、改字、正误、其他术语等五类;陈绂的调诂学基础 在“训诘术语简介 章中介绍了十缀共2 2 个术语;路广正的训诘学通论将 “训诘学的术语 单捌一章,讨论了3 9 个术语。鸯多釜麟薪著训谗学弓| 论较为 详细地分析了5 1 个训诂术语。可见各家对训诂术语都徽重视,并且对训诂术语作 了较隽系统魏整理。瞧是麸孛也看窭一些闻题。因隽各家对室墼诘术语羲界定标准不 一,因此对训诂术语数目的认定有很大差别,训诂术语的归类众说纷纭。此外,各 家对谣诘术语熬介绍都采取倒举法,没有全面细致骛考察各个寒语在具体语境孛熬 梁拳梅;广雅疏证术语硪究二 用法,因此对术语麴涵义、功溺、形式的概括往往过于笼统、粗疏。 此外,也肖许多训诘术语研究的论文,对个或几个术语展开讨论。船汪中柱 属施汉注“读为( 豳) 拓读如 ,探讨了铡诘学术语的磷究状况,提出了洌诘术 语的蝮范问题,对予训诂术语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3 、广雅疏证术语的界定 广雅疏证是清代训诂学大师王念孙的代表著作,它集中体现了清代训诂研 究的最高水平,是中国训诂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歪念孙殚耩极虑,额尽心血,从 乾隆五十二年( 1 7 8 7 ) 秋开始,劐乾隆六十年( 1 7 9 5 ) 冬,极尽九年多的精力完成 了这部2 3 卷7 0 多万字的鸿谣巨铡。国 关予广雅疏证的价值,段运裁在该书序孛说:“龙能以吉音得经义,盖天 下一人褥已矣。 阮元称赞广雅蘧证“凡汉以前,仓雅蠢堋,皆搜搔焉 通证之。谓训诂之器,本于声音,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扩充予尔雅说 文之终,似乎无所不达。 国。徐复先生在1 9 s 4 年重印广雅疏诬完言中称颂 道:“综观王氏广雅疏证一书,考证翔实,包罗万有,殚精极虑,成此绝业, 求之姿时,实罕伦阮。栉囝赵摄铎先生在他翁读广雅蘸涯 一文中,律了全面 悉公允的评价。链说:“广雅疏证有许多优点:它雩| 证丰富,举铡精当,有时旁 征博孳| ,连类蕊及,给入以极为深剿酶印象。静 除此以外,疏迂发撅了一批语 。刘盼遂:悫郝鼍藩父子年涪,裹郎芝茨遗书,淡苏蠹蕤蠢黢享圭,2 0 年,凝毒5 。 事段玉裁:广雅蔬滋痔, 王苏鸯耩盘舨裢,2 年,凝2 。 。阮冗:“! 石腰先生蓝忠铭,i i j 经室续集( 二) ,中肇书局,1 9 8 5 年,页9 3 。 。豫复:广雅蘧渡囊t 富,辽锿吉锯淝叛挂,2 0 牮,页l 。 。赵振铎:凄广镶蘧渡,审嚣浯交,1 9 7 9 年籀4 期。 墨 扬髑大学硕学位论文 言史料,纠正了前代一些错误的解说,对词的词源意义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揭示 了广雅的某些体例,校正了广雅的讹错。 广雅疏证是部体大思精的训诘著作。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书,更好地使用 这部书,就要正确地解读其中的术语。本文认为,王氏之书如此“严琛缜密,条理 秩如”国,与其镁属的术语也是有很大关联的。广雅疏证作为清代训诂专著的代 表作,书中的术语不仅数量上蔚为大观,两且种类齐全,各类术语常常从不同兔度 配合使用,功能完备。在这方面前贤时修在其论著中已有所关注,如金小眷王念 孙“连语”说等四种释例及重评( 1 9 8 9 ) 、李运富王念孙父子的“连语”观及其 训解实践( 上) ( 下) ( 1 9 9 0 ) 、胡继明( 广雅疏证) 的“字异而义同 ( 1 9 9 5 ) 、 朱国理( 广雅疏证) 的“同”( 1 9 9 9 ) 、( 广雅疏证) 的“通 ( 2 0 0 1 ) 、杜丽荣 论广雅疏证释诘) 一声之转的语音关系( 2 0 0 4 ) 、马景仑广雅疏证训 诘术语“糖对成文”浅折( 2 e 沩) 、盛林略论( 广雅巯证) 中的“对文异、教文 通”( 2 0 0 6 ) 、李淑敏浅议联绵词兼对王念孙的“连语 辨析( 2 0 0 6 ) 等。他 们通过对个别特殊的训诂术语的考证,对术语出现的具体环境作了认真分析,因而 得出的结论比较可靠。 但是,通过对训诂术语的现状以及广雅疏证术语研究的情况来看,还存在 诸多问题,比如:术语的命名不统一,个别术语的归类混乱等。实际上,这些问题 的出现,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术语的判定标准不统一引起的。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对术语的分析就呈现出各执一调妨局面。因此,在展开对广雅疏证术语的分析 之嚣,我们必须明确术语的判定标准。 真正把术语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始于国外2 0 世纪3 0 年代初,到7 0 年代成 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学者编写 的第一部现代术语学专著是1 9 9 7 年出版的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目前对术语 学的研究,还大多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而在社会科学,尤其是语言学领域,术语 的混乱和不统一仍是普遍现象。 根据现代术语学,“所谓术语在本质上就是索绪尔所定义的语言符号 o 豫复:广雅疏证务言,江苏吉籍墩舨社,2 0 0 0 年,页l 。 梁孝梅:广雅疏证术语研究2 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语言统一体。”我们可以“用名称代替能指,用概念代替所指”, “术语与其他语言符号的区别在于,术语的语义外延是根据所指的关系而不是根据 能指的关系而定义的。事实上,在术语学中问题不在于知道某个语言形式指的是什 么,而在于知道当某个概念有了明确的定义后,用哪个语言形式代表这一概念。 简言之,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 成为概念,而术语就是对这种“概念的命名。 现代术语学中关于术语的概念和特征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训诂术语有着参考 价值。但是,由于传统训诂术语产生的自发性,我们不可能完全用现代术语学的理 论厘定传统的训诂术语。对“训诂术语的定义,一般的训诂学专著并不讨论。本 文参照王宁先生的关于训诂学术语的定称和定义对“训诂术语 概念的阐发, 即认为“训诂术语”是指“注释书的训释条例用语”。根据历代训诂学家对训诂术 语进行的分析,“训诂术语具体是指训诂学中为解释字、词、句、篇章等而使用 的专门用语,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固定的形式和特定的功能,训诂术语用于对文本 训释对象的解释、说明,包括释义、拟音、校勘等多种用途,在训诂条例中被大量 反复使用。基于这样的认识,参考前人著作对训诂术语的论述。本文对广雅疏证 训诂术语的判定提出以下标准: 首先,训诂术语的作用就是“解释,只有用于解释、表明解释的词语我们才 称之为“训诂术语,否则就不是。其次,训诂术语在训诂学领域中都具有专门意 义,因此我们要注意区分其作为术语的涵义用法和其作为一般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第三,训诂术语的形式往往固定,在训诂材料中多次、重复使用。 训诂术语的意义与其使用形式、使用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本文对训 诂术语的研究就从训诂术语的形式和功能两方面进行讨论,力图寻找出两者之间的 稳定联系。 4 、研究广雅疏证术语的意义 已有一些学者对广雅疏证的术语加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如此, 这种研究还是停留在个别术语的分析,广雅疏证训诂成就与术语之间的关联还 。:加拿人 g 隆多:术语学概论,科学出版社,1 9 8 5 年,页1 9 。 鲨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未有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述,还没有将术语作为一个体系来进行整体研究,因此显得 不够系统。我们认为对广雅疏证术语进行研究至少以下几个方蟊的意义: ( 1 ) 对术语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可以深入地挖掘古注,以便更好地解读文献。 术语是训诂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人注释古书时大量使用术语可馒注文简 洁明了,但如果不理解术语的内涵与外延就会不知所云。训诂学之所以令许多人望 而却步,与术语的难解不无关系。同样,如果误解术语的用法,则会造成对整个注 文和原文的误释。要研究广雅疏证的内容,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术语,懂 得它们的意义和作用。不然研究就入不了门,更谈不上升堂入室了。 ( 2 ) 借助术语的系统研究可以窥见王念孙的训诂学思想与方法,有助子我们 了解清代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发展水平以及清代的训诂水平。 古代的训诂学家注解古书大多有自己的条例,术语的运用恰恰是这些条例得以 统一的有力保证。在对语言材料进行调释时,选用何种术语,反映了训释者的训释 角度,而这种训释角度与训释者的思维观念是密不可分的。训诂术语越精确越细密 就反映训释者对概念或语言现象的分类越细致。因此,研究训话术语有勃予我们从 中探知古代学者如何应用术语概念对文本对象进行判断和推理。同时,因为专人的 训释不可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通过对专书所用训诂术语的分析,就可探求特定时代 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可以窥见训诂学家对语言现象的认识和分析的特征及其变化。 ( 3 ) 可以借鉴传统训诂学中术语使用的不足之处,避免其多义、混杂、使用 不稳定的缺陷,可以为我们为加强训诘学理论建设,制定科学、规范的训诂术语体 系提供参考。 术语是门学科的学科体系是否完整规范的重要标志,“一门学科用语所代表 的基本概念是否精确,是这门学科是否形成或完善的表征 。术语出现多义、混 乱,学科的重要概念就无法科学定义,学科的发展更是无从实现。训诘学科的术语 是对训诘实践及理论的某种概括,它的准确性及使用情况反映了训诂学这门学科的 发展成熟。传统训诘术语由予生成、发展的自发性,缺少必要的规范,存在诸多缺 陷,这与我们建立科学训诘术语体系的要求存在着矛盾,要规范训诂学科的术语, 牵建国:汉语训诂学史,上海辞书 龆版社,2 0 0 2 年,页4 l 。 梁孝梅:广雅巯迁术语识究坚 加强术语系统性和严密性,首先需簧我稍批刿的继承前入的成果,选择广雅疏证 这样的传统训诂经典之作作为起点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以广雅疏证为切入点,通过对广雅疏证全粥训诂材料爬梳整理, 对其术语加以分析归纳,既充分注意单个术语的使用情况,总结其涵义、用法及特 点,又注意麸整体上对训诂术语进行分析,寻找其系统性特征。一方面,期望通过 这种魑纳分析的方式从中学习翦贤在训释释语义方藤的方法理论。另方面,也期 望通过对广雅疏证相差材料的憋理分析,为广雅疏证语言研究者提供些 有力参考。 本文以2 0 年江苏吉籍出敝社影印嘉庆元年( 1 7 9 6 ) 王氏家刻本广雅疏证 失研究对象,以形式与功髓相结合的原则,参考前辈训诂学家关于术语的基本论述, 对术语的名称进行界定,确定判断训诂术语的标准。对其书中出现的术语作归纳整 理,对每一术语在书中的使用情况馋出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橱。 我们从表述形式与表达功能角度辨析芏念孙所使用的术语,并根据这些术语在 功能上嚣穗似性,论文将广雅疏涯熬术语分隽校劫文字术语、考究音读术语、 解释词义术语、因声求义术语以及说明修辞的术语共五个类别。每一类都作出了准 确熬定量统计,并通过充足熬例证,缨热辨析,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其中以解释 词义术语、因声求义术语和说明修辞的术语为考辨的重点。经过研究,我们认为王 念癸是清代使用术语最多、术语体系最完备的调诘家之一,箕术语不仅数量上蔚隽 大观,而且种类齐全,各类术语常常从不同角度配合使用,功能完备。 在此基礁上,我稍黠书孛术语扶整体搬以考察,总结广雅疏涯术语在使震 上的特点,并就其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与前人的继承关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镩方 嚣 睾塞初步静评价。我韶参照觋代术语学中科学术语的特征,分辑传统洌诘术语在 使用方面存在不统一、不固定、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在广雅疏证中主要表现 为宽泛、交叉、模糊、随意匿个方面。通过总结广雅蔬迁术语豹不足,黪刭对 传统训诂术语进行规范很有必要。立足于王氏术语提供的经验,本文对训诂术语的 规范秘铷薪蠢题提塞了初步设想。 扬爆大学硕士学使论文 二、广雅疏证校勘文字术语 吉书经历代传抄、刻印,文本往往有许多讹误。为了正确地理解文献原义,就 必须校正这些错误,校勘学应运而生。校勘是开展训诂的基础,燕必不可少的前提 工作。翦天研究吉藉常把考订、校劫综合在注释孛,即注释孛有校勘文字,所以校 勘也就成了注释古书的个重要方面。在校勘古书工作中逐渐形成了程式化的专门 爱谮,露校勘文字术语。 校勘文字术语运用是否完善是体现校勘水平的一个重要标识。纵观广雅疏 证,我翻可竣看出王念孙对校勘文字术语运熏得熟练、准确。下西分别介绍广 雅疏证中常用的校勘文字术语。 、谶,谟 这两个术语都是用来指出古籍中讹误的字。 疳,音蠹。( 痔) 与鬻丽音。 襁上释诂“疳,病也 条疏证: 痔,音胄。说文:8 疳,小腹痛也。黟蕊篇云:8 心腹痰也。” 说文云:“痔,读若纣。”玉篱。广韵、集韵及诗释文持 宇并与胄同音。粜韵引广雅:材疳,痛也。” 今按:此处的“瘠,音胄”、“( 疗) 与胄同膏”完全是用“胄”来说明痔字音 读熬,二字在语义上没有任羁关系。 ( 2 ) 喻、绎、鲧,并音古本反。 卷一土释诂靠衮,大也 蔬证: 说史:“喻,目大也。拶尔雅:“百羽谓之缉”,陆德明释文引埤 仓云:杜缂,大束也。”蕊篇:“鲧,大盘也。”喻、缂、鲧,并音古本 反,义与衮鬻也。 今按:“赡”、“绳”与“鲧 三字皆属见母文【谆】部,凿同,古音同其反切。且 三字都有“大 义。 ( 3 ) 褐,叉音去例反。 卷一下释诂“揭,举也玲条疏证: 梁孝梅:广雅筑涯术语研究 褐,又音去例反。邶风匏有苦叶篇:“浅则揭。”毛传云:。揭, 褰衣也。” 今按:此例用“音”术语说骥“褐”的另一个读音。 2 、读若,读如,读为 这些术语都表示释义的词和被释词之阌有着语音上麴联系。我们先看看前人对 这几个术语的看法: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读 。字下隧: 汉儒注缝,断其章旬为读,如周礼注:。郑萎农读火绝之。”仪 礼注:4 旧读昆第下。”。旧读舍大夫之妾为君之庶子女予子嫁者未嫁者一 是也。拟其音霭读,凡言“读如带、。读若”皆是也。易事字欲释箕叉霹读, 凡宫“读为”、。读日”、“当为一皆是也。 在周礼汉读考序中,段玉裁又说: 汉人作注,子字发疑正读,其例有三:一四“读鹭”、4 读若”,二讶 “读为一、“读曰”,曼回“当为”。“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 反语,故为比方之词。“读为一、。读日斗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 字,故为变化之词。比方主乎褥,音弱而义可推也;变纯主乎异,字异薅 义僚然也。比方主乎膏,变化主乎义。比方不易字,故下文仍举经之本字; 变化字己易,敌下文辍举所易之字。注经必兼兹二者,故有。读如”,有 “读为”;字书不言变化,故有“读如静,无“读为”。 段玉裁认为“读如 、“读若的作用是“拟其音,只起注音作用,“读为 、“读 匿”的僚用是“易其字”是讲破假借的。 。段玉裁:说文解字淀,上海宙籍出版弛,1 9 8 1 年,磷9 0 。 ;羧玉裁:矮 l 汉渎考廖,续掺霾瘁全豢第鞠麓,孛簪警焉,2 0 髭年,疑2 6 l 。 翌 扬矧大学硕士学经论文 但是钱大听在潜研堂集卷三:古同音假借例认为: 汉人富“读著 者,皆文字通假之例,不特寓其音,并可通其字。即 双说文言之,8 鄹,读若许。”诗:“幂与我或许。磐誊教之“许 谢”、群许男”,许冲上书阙下,不必从邑从无也。以是推兹,许氏书 所云“读若努,云“读与莱瓣”,鹫古书摄谙乏镤,假箕音,并假其叉,音 同而义亦随之,非后世譬况为音者可同日而语也。近世尊信说文者, 知分别部居之不可杂,欲取经典正戈,悉改衙姨许氏之体,是又未谕许君 遗假之倒矣。” 陆宗达先生说文解字通论圆认为;钱是段非。他说: 段玉裁依据汉人注经体倒,认为说史中的“读若”,只是单纯的 虎拯音读拳当对钱大昕已簿其霉善,糍蠹说文中翡4 读若”、4 读与莱同8 包含着古代文献的假借体倒,“不特寓其音,并可通其字。其后王筠、俞 樾、张行孚等人是详细地分衍了全书4 读若带体铡,认为只有少数是专积 毒读的,其绝大多数的“读若”雯4 不仅注音精且也鳃释了古代文献上的史 字、训诂问题。钱大昕等人的说法是可信的。 也就是说,读如、读为、读作这凡个术语并非只能注音,有时也可醣表示通假 关系,又可以用于同源字通假。例如: ( 1 ) 考轮字本读如“与予同袍之袍。转入声贝| j 读如“克岐克嶷之嶷。 卷六上释训“轸匏,转戾也”条疏证: 艳,曹宪音牛力反。各本艳讹作艳,自寒时本已然,故集韵、类 篇俱有艳字,静色,辱l 广雅“轸艳,转戾也捧。案:说文、玉篇、 o 钱大瞬:潜磷黧集,上海杏籍出版拽,1 9 静笨,茭霉4 。 国陆祭达:说文解字通论,北京出版社,1 9 8 1 年,j l i4 l 。 梁孝梅:广雅疏证术语研究 、堡 广韵俱无艳字,集韵、类篇音色,亦与曹宪音牛力反之音不合。 考轭字本读如“与子网袍”之袍。玉篇:。艳,步毛切,戾也。捧广韵 同。转入声则读如“克岐克嶷”之嶷。 今按:这条疏证,是用“读如 这术语,指出“艳 与“袍读音相同。 ( 2 ) 昌读为倡和之儡。 卷一上释诂“昌,始也”条疏证: 昌读为倡和之倡。王逸注丸章云:“倡,始也。”周官乐师: 。教恺歌,遂倡之。一郑注云:“故书倡为昌。”是昌与倡通。 今按:昌、很广韵同为尺良切,古音昌纽阳韵。 ( 3 ) 读灞为泯。 卷四下释诂“溺,饮也 条疏证: 湃者,说文:。湃,饮歃也。”杜予春注小宗伯读“潺一为。泯, 今俗语獍谓尝酒为“泯8 矣。 今按:用圈音字“泯 注“潢 。 ( 4 ) 沉读若覃。 卷一上释诂“沈,大也拶条蔬证: 沈,读若覃。方言:。沈,大也。静 今按:沈,广韵直深切,古音定纽侵韵;覃,广韵徒含切,古韵定纽侵 韵。两者吉音相同。 ( 5 ) 图读若讹。霞读若由。 卷五下释畜“囡,露也”条疏证: 垄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圆躁童字曹宪音并音由。玉篇圆圈并余周、五戈二切,“乌媒也”。 广韵圈舔并以周切,图叉五禾切。案:因与露义同衙音异,蠲从亿声, 读若讹。鼷从繇声,读若由。 今按:王念孙指出曹宪音注谓“囵、蹋,二字“并音由,r 非也,同时用r 读 若”指出两字的读音。 ( 6 ) “讯字古读若“谇”。 卷四上释诘“谇,谏也”条疏证: 谇者,陈风墓门篇:。歌以讯正。”释文:“讯本又作谇,徐息 降反。”韩诗云:“汛,诔也。”楚辞离骚:“謇朝谇而夕替。”王逸 注与韩诗同。小雅- 丽无正篇:“莫肯用讯。”讯亦与谇鬻。“讯” 字古读若“谇”,故经传多以二字通用。 今按:谇,广韵虽逐切,古音心纽物韵;讯,广韵息晋切,古音心纽真 韵。两者吉音旁对转,故得通假。 3 、合声 所谓合声,郎二字快速拼读成一字。合声,也是方俗语有缓急的一种。王氏常 说,某是某某的合声。合声词,古今汉语都有。常见的如:古之“之乎为“诸”, 今之“不用 为“甭 等等。王氏在广雅疏证中常说到这类词语。 飚者,扶摇之合声也。 卷四下释诂“飚,风也 条疏证: 飚者,挟摇之合声也。拳雅:“挟摇谓之褒。”李巡注云:“挟摇, 暴风从下升上故四焱。焱,上也。 月令云:“焱风暴雨撼至。吴子论 将篇云:“风飚数至。”飚与褒通。 今按:王念棼指窦“慰”与“扶摇”声音相逶,其中,“飚为帮母,“扶 为 粱孝梅;广雅蔬证术语磷究 、塾 并母字,帮、并为唇音旁纽;“鹈 、“摇”皆属宵都,两个字叠韵。也就是说“扶”、 “摇”两个字的切音与“飚”相近。 毒、反语 表示以一字之音分解成可以切出其誊的二字,藤二字又形成复音词,与一字之 单音谲所指相同。 终葵,秘椎之茨语也。 卷夕上释器“格揆,椎也蜉条疏证: 说妨:“椎,击也。齐谓之终葵开,窜终葵”与崩搀揆”磁,即椎之 反语也。 今按:这条,壬氏指密是“终”、群葵 二字之切音迓乎“稚捧,“椎秽可分解 成“终葵二音。 5 、侈弃,侈言,约亩 指叠韵之掌在中古酱韵中韵部的开合与等之洪细的区别。大体情况是:开与合 相对,开为侈、侈言,合为弁、敏、约言;等之洪与细相对,浃为侈、侈言,含为 龛、敛、约言。 ( 1 ) 良与郎,声之侈弁耳。 卷一上释诘“郎,君也 条疏证: 良与郎,声之侈奔,犹古者妇称失曰良,而令谓之郎也。 今按:“良舻、“郎 皆为阳部字。中宙“良 属阳韵开姻三等字,“郎属唐韵 开瑟一等字。氇就是说“郎静开一隽侈,砧嶷黟开兰为彝。 ( 2 ) 侈言之则日盘姗,约言之则日蹁蹲。 卷六上释诫“蔬踞,盘姗也 条疏证: 霓众经音义卷十一,娩叠鹊之穗近者也,谬言之更 鹫盘姗,终害 丝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之则曰蹁踞,皆行不正之貌也。” 今按:“盘 、“姗 皆为元部字,两个字叠韵。“蹁 为真部字,“躇 为元部 字,元、真旁转,两个字近叠韵。“盘姗”、“蹁躔 皆为叠韵联绵词。这里指出“盘 与“蹁”、“跚”与“踺”有侈畜、约言之别。 6 、缓急,急( 疾) 言,缓( 徐) 言 这几个术语用描写发音方法给汉字注音。缓急之分为二音与一音之别,缓言为 二音,急言为音。 ( 1 ) 私,亦细也,方俗语有缓急耳。 卷二上释诂“细、私,小也”条疏证: 私,亦细也,方俗语有缓急耳。 今按:“私”、“细两个字读音相近,皆为心母脂部字。中古音中,“私属于 心母脂韵平声,“细”属于心母霁韵去声,此处,“私平为缓,“细 去为急。 ( 2 ) 倩者,婿声之转,缓言之则为卒便矣。 卷六下释亲“墉谓之倩条疏涯: 倩者,婿声之转,缓言之则为卒便矣。 今按:倩,是“卒便”二酱急读丽成的合音词,急言为一音“倩,缓言为二 音“卒便。倩与卒古音同属一个声母清声母。 急言与缓言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方言词语。方言:“东齐之间,堵谓之倩。” 郭璞注云:“言可借倚也。今俗称女堵为卒便,是也。 ( 3 ) 急言之则曰头,徐言之则日髑髅。 卷六下释亲“顼颅,谓之懿髅”条疏证: 急富之囊霉头,徐言之则霹襞髅。 今按:头,即为“髑髅”二音急读的合音词。古时头与髑的声母都是浊声定母。 梁孝梅:广雅疏证术语研究 四、广雅疏证解释词义术语 解释词义术语就是用来对原文中难解的词语进行解释、分析,或对其深层涵义 加以阐发的术语。这类术语在释义术语中为数最多,用法也最复杂,下面我们根据 其功能,分组介绍。 1 、训为,训某为某 ( 1 ) 汕汕,训为众。1 丕侄,训为众。 卷六上释训“ 丕1 丕,众也 条疏证: 谨案罩罩、汕汕,群游之貌,故又训为众;亦若彳丕侄为群行之貌,而 训为众也。 今按:“群游之貌 是状态形容词,“众为量词。由描摹群游之状态转移为说 明事物之数量,是一种引申。 ( 2 ) 广雅训“尼 为“和 。 卷三下释诂“尼,和也条疏证: 广雅训“尼”为。和一,盖本孝经说。邢呙孝经正义云: 。刘述张禹之义,以为仲者中也,尼者和也,言孔子有中和之德。”盖曲 说也。 今按:此条用训某为某,指出广雅沿用前人对孝经的误说。 2 、日,谓之 这组术语,性质和用法基本相同,都是直陈词义的,它们都是由动词用为术语 的,都可以译成“叫做”、“称为 等。“日”和“谓之一作为训诂术语,不仅用来 释义,而且可用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它们使用方式的共同点是: 一般用来解释词语意义时,被解释的词语放在术语的后边。功能方面共同点是:强 丝 扬州大学预士学位论文 调被解释词在某一方面的特点,在连续解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时,通常可以用来 辨析意义相近或相关麴一组词语的差异。下面举例说明其用法。 ( 1 ) 古人之不肖者亦日篷傺、戚施、侏儒。故物之粗丑者,亦曰蘧僚、戚施。 卷六上释训“篷镲、侏儒,夕疾也打条蔬证: 凡事埋之翱近者,其名静相同。蘧臻、成施、侏镶皆疾也,古人之不 肖者亦曰蘧僚、成施、体儒。淮南予修务训注云:“笾绦偃, 感施偻。”皆五貌也。故物之粒五者,亦霹蘧臻、戚施。 今按:这一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智慧农业行业数据化投入效率行业政策投资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行业市场详细研究及发展趋势与资金流向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行业发展深度研究及投资趋势与战略布局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与灾害预警技术应用
- 2025-2030智慧农业无人植保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投资评估规划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无人机巡检系统行业供需现状分析及产业升级规划
- 2025-2030智慧农业技术赋能行业市场供需特征分析投资评估规划发展前景报告
- 【物理】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试题(解析版)
- 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书
-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人教A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空间向量的应用
- 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试题340道含答案)
- 大学物业管理知识培训课程课件
- 假体周围骨折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技术管理相关知识试卷
- 2025年高等教育工学类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统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医院移动护理系统
-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讲座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护理查房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解读 4
- 法布里病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