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 RAN Roadmap技术交流研讨会-移动接入网IP承载可行性研究.ppt_第1页
3G RAN Roadmap技术交流研讨会-移动接入网IP承载可行性研究.ppt_第2页
3G RAN Roadmap技术交流研讨会-移动接入网IP承载可行性研究.ppt_第3页
3G RAN Roadmap技术交流研讨会-移动接入网IP承载可行性研究.ppt_第4页
3G RAN Roadmap技术交流研讨会-移动接入网IP承载可行性研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GRANRoadmap技术交流研讨会移动接入网IP承载可行性研究,目录,IPUTRAN概念IPUTRAN发展情况引入IPUTRAN必要性分析结论及下一步工作问题列表,3G接入网的分离结构,无线网无线网络层和承载网络层分离承载层与无线网络层独立选择,独立发展,3G标准关于承载技术的演变,R99,R4,R5,R6,GGSN,SGSN,MSCserver,GMSCserver,MGW,MGW,TDM/ATM/IP,ATM/IP,IP,IP,IP,R4版本中UTRAN接口类型,Iub:NodeB和RNC之间的物理接口;ATM承载,主要采用E1、IMAE1,少量采用非信道化ATMSTM-1接口,Iur:RNC和RNC之间的物理接口;ATM承载,Iups:RNC和SGSN之间的物理接口;ATM承载,主要采用ATMSTM-1/4接口,Iucs:RNC和MGW之间的物理接口;ATM承载,主要采用ATMSTM-1/4接口,什么是IPUTRAN,IPUTRAN概念具有IP传输特性的UTRAN称之为IPUTRAN,即使用IP技术传输UTRAN的Iu、Iur和Iub接口上的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NodeB,NodeB,NodeB,NodeB,IP交换,RNC,RNC,IPUTRAN要求,IPUTRAN总体要求传输网络层与无线网络层分离,实现IPUTRAN必须继续保证无线网络层的独立能够支持ATM与IP双协议栈并存L2/L1独立,即可兼容各种L2/L1协议使用已标准化的协议,如IETF能够保证业务QoS有效使用传输资源,移动接入网IP化探讨,IPUTRAN概念IPUTRAN发展情况引入IPUTRAN必要性分析结论及下一步工作问题列表,IP承载的实现方式,实际实现时,无线接入网实现IP承载方式有以下三种方式:纯IP方式(PureIP)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外接口已经是基于IP方式符合标准中对IP化的定义IP“转换”方式(ATMtoIP)无线接入网对外仍然ATM承载,通过外部的方式转化成IP方式承载IP“承载”方式(ATMoverIP)无线接入网对外仍然ATM承载,通过外部的方式将ATM封装到IP上承载与3GPP标准无关,纯IP方式,IP,L2/L1,上层净荷,上层净荷,IP,RTP/RTCP/SCTP/UDP等,IP,L2/L1,RTP/RTCP/SCTP/UDP等,IP“转换”方式,AAL2,ATM,AAL5,Layer1,IP,L2/L1,上层净荷,上层净荷,SCTP/UDP/RTP/RTCP等,IP,上层净荷,SCTP/UDP/RTP/RTCP等,L2/L1,L2/L1,L2/L1,SSCOP等,AAL2,ATM,AAL5,Layer1,上层净荷,SSCOP等,IP“承载”方式,PE,ATM,IP/MPLS,AAL2,ATM,ATM,ATM,PWE3Tunnel/IP,AAL5,Layer1,Layer1,L2/L1,上层静荷,ATM,PWE3TunnelIP,L2/L1,AAL5,AAL2,上层静荷,国内外应用案例,RAN的IP承载目前已经开始出现,但是案例较少在WCDMA中,主要是ATMoverIP方式在CDMA2000中,目前以纯IP方式居多,VodafoneAustraliaATMTransport-L2VPN,ATMSTM-1,MPLSBackbonePoS&GE,3GMediaGateway(VoIPtrunking),RNC,3GMediaGateway(VoIPtrunking),3GSGSN,RNC,IuCS,IuCS,IuCS,Iur,IuPS,IuPS,IuPS,IuCS,IuCS,IuCS,IuPS,ExampleATM/MartiniConnection:IuPSinterfacefromRNCto3GSGSN,VerizonWirelessEV-DONetwork经验,GigE,RouterB,RouterA,GigERedundant,GigE,ToPDSN,AAA,TransportNetwork,ToOAMNetwork,L2SwitchA,L2SwitchB,NxT1,DS3OC3/12,CellSite,类似部署:Sprint,Alltel,SureWest,VivoBrazil,TelcomNZ,RelianceIndia,TelusMobility,BermudaDT,VietnamPT,T-systemsCaymen,Iusacell-Mexico,主要目的:减少T1数和成本(路由器汇聚和冗余功能),部署了14个点,每点双路由器,CDMA2000IPRAN经验,E1方式实际上就是Unicom和KDDI现在的窄带接入方式印度和KDDI正在考虑宽带接入方式,窄带方式(T1/E1),宽带方式(FE),IP-BSC,无线厂家NodeB设备支持的情况,主流厂家承诺提供支持IP协议栈的10/100M以太网接口2006年底:华为、中兴、Siemens2007年:Nokia、Motorola、Alcatel、Ericsson2008年或以后:Nortel目前少量厂家RAN设备,已可提供支持IP协议栈的E1端口,无线厂家RNC设备支持的情况,主流厂家承诺提供支持IP协议栈的GE以太网接口2006年华为、中兴2007年Ericsson、Motorola、Siemens2008年或以后Alcatel、Nokia、Nortel主流厂家承诺提供支持IP协议栈的POS接口2007年中兴2008年或以后Siemens、Nortel不支持/未规划华为、Motorola、Nokia、Alcatel、Ericsson大部分厂家都不支持或未规划支持POS口,移动接入网IP化探讨,IPUTRAN概念IPUTRAN发展情况引入IPUTRAN必要性分析结论及下一步工作问题列表,节省传输成本需求,IP化带来的好处有利于节省传输成本国外传输租用线路较多,占有成本很高;以太租用比传输线路租用节约成本节省传输成本是国外运营商看中IP化的重要原因IP包净荷长度可以达到1000Byte以上,在数据量较大情况下,可提高传输效率,为节省传输带宽提供了可能结合现状的分析我公司不同于国外运营商,传输自建比例较高,国内以太租用方式少在话音等小包占多数的情况下,传输带宽节省效果不显著基于我公司现状,对传输成本节省并不明显,我公司传输现状,端口需求,IP化带来的好处可提供更多的端口类型,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在NodeB具备提供E1、10/100M、STM1POS等接口的能力在RNC具备提供E1、10/100M、STM1、STM4、STM16、STM64POS,以及GE、10GE接口的能力结合现状的分析现阶段我公司对端口需求不迫切,但新端口可减少E1捆绑数量HSDPA初期,基站的典型带宽要求约56个E1目前我公司传输自建比例较高,已具备大量的E1端口IP10/100M端口在现网中需要相应的传输网接口对接,目前我公司具备以太端口能力的MSTP设备还不是很普遍长远看来,随着RAN中流量的增加,需要更多带宽,IP承载提供的10/100M更方便实际使用,多业务和企业客户发展,IP化带来的好处与多业务和企业客户发展互相促进以基站为中心发展多业务和企业客户是我公司在多业务上的策略基站点IP化后提供丰富端口和汇聚能力,可实现多业务快速接入RAN的IP化和以基站为中心发展多业务可互相促进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城域数据网的延伸和业务量发展相关流量是否能够混传安全要求QoS要求,维护和管理,IP化带来的好处有利于节省维护和管理费用部署IPUTRAN,网管人员不需要具备ATM管理经验,网管系统也不需要支持对ATM的网管功能结合现状的考虑目前已具备IP网络的管理系统,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IP网络的网管系统将逐步完善和发展目前尚不具备ATM的网管系统和网管经验基于现状,IP化有利于节省维护和管理费用时钟基于E1、NTP、IEEEPTP实现,后两者效果未知,技术发展趋势,IP化带来的好处符合技术发展趋势3G承载总体发展趋势向着“全IP化”方向发展:全IP概念在R4就已提出,在R5和R6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ATM交换的发展已基本停止,逐步被IP交换所取代随着对IP技术的实践,IP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基础结合现状的考虑我公司基础网络上没有ATM网络,也不准备为3G建设ATM网络,一直推进IP化的发展从汇接软交换开始,逐渐开始将电路域IP化从R4开始,选择将核心网IP化结合现状考虑,IP化符合技术发展趋势,未来扁平化,IP化带来的好处有利于无线接入网扁平组网要求冗余组网比起传输点到点的专线方式,IP网更有利于满足接入网网状连接的需求长期扁平化扁平化组网后,无线接入网由现在汇聚型组网向平面化组网方向发展结合现状考虑初期点到点连接情况下体现不出IP交换的优势,IPUTRAN必要性分析汇总,移动接入网IP化探讨,IPUTRAN概念IPUTRAN发展情况引入IPUTRAN必要性分析结论及下一步工作问题列表,初步结论,长期IP化是3G无线接入网的发展方向,我公司应该推动无线接入网IP化的发展IP化实现方式要求无线设备直接实现IP化,目标情况下不建议采用通过外部设备方式转换方式近期通过3GRoadmapManagement推动厂家IPUtran设备的发展目前厂家对IPUtran尚处于研发阶段IPUtran还存在时钟、QoS等技术问题根据需要适时引入IPUtran,对于IP协议栈引入的建议在Iu/Iur接口直接引入IP承载方式对于Iub接口在传输到位并且带宽需求大的情况下,优先使用IP协议对于窄带方式(E1)引入IP承载可不作要求,当前Roadmap对IP化的规定,结合厂家实现情况,规定了44类要求IPUtran基本要求(接口、协议栈等)IPUtran附加要求(QoS处理,时钟,IPv6等)总体上,IPUtran根据具体实现分为两个阶段2007Q1要求支持2008Q1强制要求,当前Roadmap具体要求情况,RequiredbyQ107HighlyrequiredbyQ108RNC和NodeB的平滑升级能力RNC支持ATM/IP双协议栈NodeB支持ATM/IP双协议栈(hybridNodeB)Iu-PS/Iu-CSoverIPIuboverIPIuboverIPEthernetinterfaceIu/IuroverIPGEandPOSinterfaceRNCoverGEinterfacesforIubIPQoSmechanisms(Diffserv,DSCP,EthernetQoS),HighlyrequiredbyQ12008SupportIPoverE1interface(MLPPP),UtranIP化后承载方式,对于IPRAN的承载有如下几种承载方式初期,点到点方式处理IP承载流量长期,发展城域数据网承载IPRAN长期看来,IP化对城域数据网络影响较大长期的发展对城域网影响较大城域数据网延伸要求(交换、IP路由方式)接口要求(以太网等)城域网的质量要求(QoS、安全等),对数据化的初步分析,数据化的具体选择和数据化节点数量及带宽有关仅从IPUtran分析初期以MSTP为主,增加支持Ethernet的端口后期,需要结合其他业务的发展需要,逐渐发展城域IP网正在进行城域数据网发展策略的研究原宽带城域数据网的交换结构(以三层交换机为核心)是否符合未来网络发展?城域网如何同时为IP专网和CMnet接入服务?为满足“全业务”综合接入的要求,如何组织城域数据网对城域数据提出质量和安全要求,下一步的工作,加强3GRoadmap的相关内容制定,在3GRoadmap中明确相关协议和接口等方面要求研究IP化承载对城域数据网的影响,及城域数据网对IP化的支撑研究多业务和企业客户接入时安全与服务质量等方面问题,移动接入网IP化探讨,IPUTRAN概念IPUTRAN发展情况引入IPUTRAN必要性分析结论及下一步工作问题列表,问题列表,1、Iub/IuCS/IuPS接口的带宽规划情况请分不同基站情况,比如中心基站、普通基站、边缘基站等等的大致带宽需求2、对Iub/IuCS/IuPS接口要求和数量要求1)对于RNC(Iu侧、Iub侧)、NodeB近期和长远需要哪些接口,设备支持的接口数量要求?(比如E1、STM1、Ethernet等)2)长远NodeB是否需要STM13)RNC(Iub/Iu侧)是否需要STM1、GE?3、对Iub/IuCS/IuPS对IP接口类型的要求1)是否在建网初期就有IP承载需求,原因?2)需要NodeB支持Ethernet的需求场合?3)NodeB是否需要POS(IPSTM1)接口?4)RNC(Iub/Iu侧)是否需要POS、GE?4、是否有2G,3G复用传输需要(2G接入3G背板,然后通过3G共同传输)5、3G所在站址传输资源情况1)2M情况,是否富余2)MSTP情况(是否具备以太网能力和是否已有板卡)3)对MSTP(城域数据网)承载实时业务的考虑?6、对RanIP化的其他想法,附录一:IPUTRAN协议栈(Iub),具有IP特性的Iub接口协议,SSCF-UNI,SSCOP,AAL5,ATM,SCTP,IP,DataLinkLayer,ALCAP,Q.2150.2,SSCF-UNI,SSCOP,AAL5,ATM,UDP,IP,DataLinkLayer,AAL2,ATM,IPUTRAN协议栈(IuPS),具有IP特性的Iu-PS接口协议,SCCP,MTP3-B,M3UA,SCTP,SSCF-NNI,IP,SSCOP,M3UA,SCTP,IP,ATM,DataLink,GTP-U,IP,UDP,DataLink,ATM,IPUTRAN协议栈(IuCS),具有IP特性的Iu-CS接口协议,SCCP,M3UA,IP,SCTP,SSCOP,AAL5,MTP3b,SSCF-NN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