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专业论文)《大金德运图说》中的德运讨论.pdf_第1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大金德运图说》中的德运讨论.pdf_第2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大金德运图说》中的德运讨论.pdf_第3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大金德运图说》中的德运讨论.pdf_第4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大金德运图说》中的德运讨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摘要 在中国悠久漫长的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融合过程是不能忽略的。伴随着历史发展朝代更 替,德运也相继出现在历史潮流中。自从其出现之后,就伴随着各朝各代更替循环。在这其 中不仅仅中原文明受到了感染,而接受了汉族儒学文化的大金国,也在此事情上劳师动众的 讨论了几十年之久。这充分说明了,少数民族不仅仅在武力上占据中原,而更重要的是在意 识领域也成为中原的正统继承人。 o 司马迁t 史记秦始皇奉纪 5 五德转移理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德。天下号日周室。汉高祖皇帝伐秦继周,木生火,故为火德。天下号曰 汉。一世经以五行相生顺序重新排列了朝代更替的德运。它是按照,木生 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序列。在这个期间又增加了闰位的思 想,在他们看来秦是在周的木德和汉的火德之间的水德,不参加排序,所以定 义为闰位。至此,一套新的五德终始的理论完成,标志着以天命为基础的正统 观念的王朝的传承的循序的确定。同是,五德所本身的五行传递的自然的关系 不再被重视,而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朝代的更迭中,而本身五德所赋予王朝所 要施行的德性也同时被漠视。闰位的出现表示了,在正统王朝不断更迭中,偶 尔会出现一两个非能够进入正统之序的王朝。使得整个五德的系统存在不稳定 性,这也是给后来再论述遇到乱世之后的大一统国家要继承哪个德性的焦点问 题。使得本身应当顺应天意的五德转移,变成一场各方政治势力角逐的竞技场。 由此一个以禅让为王朝更替手段的,权力交接棒一样的德运转移系统开始了为 期近几百年的更迭。从新莽政权开始,到赵宋政权建立之间的几百年间,政权 更替的主要方式以及德运相承袭的方式基本上都采用了相生相长的五德运转移 理论。世代君王不约而同的遵照着五行相生理论的运次,用以表明自己政权所 代表的不容忽视的正统地位。例如,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就自命为火德,曹魏 政权就自订为土德,以致到晋代魏之后改了奉行金德。南北朝时期,南北割裂, 四分五裂的时代背景之下,各个割据势力都自己定义行序以期彰显自己政权本 身的合法合理性。继而,隋文帝一统天下,自己推定奉行水德,继承周德,一 直到唐朝,同样是自己推定自身为土德。随着,更混乱的割据时代的来临,很 难搞清楚德运继续如何运转的五代十国,虽然各国内部都有此推论但是鉴于政 权纷杂凌乱,各国都根据自己的政治前途订立德运。然而,到了宋朝,在宋建 国之初由于是篡夺周权,所以按照相生的禅让模式,以承袭周德之运,奉行火 德之运。此时欧阳修:正统论中描述道“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 统矣。 的“正统有时而绝 的绝统说撼动了在宇宙系统信仰之中的五德运理论。 而朱子所谓“凡正统,谓周、秦、汉、晋、隋、唐无统,谓周秦之间、秦 汉之间、汉晋之间、晋隋之间、隋唐之间、五代。一 的无统说,更是加速了以 。班固:汉书律历志下) 。朱子全书 第l l 册资治通鉴纲目 附录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 0 0 2 版,第3 4 7 6 - 3 4 7 7 页 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五德转移理论 德运转移所立正统的理论瓦解。当时主流学者再也不再用五德转移说这样的思 想理论单纯的去看正统的问题。而把道德与政治统起来,这样对于政权所要 依据的正统理论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然而正如我前文中所谈论那样的,在这 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的大金国,却又一次的提起来了讨论。 这无疑也算是五德始终理论在正统观中的回光返照之象,所以在中国古代思想, 中国哲学史上的意义非常的特殊。下一章我要分析一下,为何这样的事情会发 生在大金国? 大金德运图说的历史背景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o 大金德运图说御题大金德运图说有序 o 金史本纪太祖 o 人金德运图说卷一 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金德运图说的历史背景 至整个中国之地。在中国少数民族征战中原的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一直想通 过汉化,使得汉族人认可其的统治,让汉族人觉得能行中国事则为中国主的思 想。1 1 8 9 年,世宗去世,章宗即位。章宗是历史上比较受到推崇的几个帝王之 一。在他所掌管朝政的年间呢,也是金朝最繁荣的日子,被人们称之为大定明 昌之治。一方面,他要求女真族保持传统,让汉族了解女真文化,保留女真的 本身特有的品质。另一方面,他也加快了汉化的过程。模仿汉族的中央集权的 政策,并同时学习汉族王朝讨论德运,且在泰和二年订立了土德,标志着汉族 化已经达到了极点。胜朝之后必是衰世,在章宗之后,金朝逐渐的衰退。一直 在夹缝中挣扎着。到了宣宗朝,面对蒙古的铁骑,宣宗出逃南迁,1 2 3 4 年,金 王朝宣布了结束。 纵观金朝从统治中原开始到宣告灭亡这几十年,内外局势不断的变化,但 是唯有一个是不变的,那就是民族不断的在历史长河中融合。汉民族以比较高 一级的文化征服了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纵使他们在武力上驱赶了中原朝廷的 统治者,但是,在文化上,却拜倒在博大的中原文化之下。任何一个民族当受 到汉儒化之后,就会有着一统天下的大一统的认识,他们不再满足于统治他们 偏安一隅的蛮夷地区,他们都想把铁骑驶入有着广袤文明的中原。 这几十年以来,女真民族灭辽降北宋,占据中原与南边南宋朝廷对峙。金 朝廷的野心不断加剧,从一个侵略者的角色演变成了一个统治者的角色,为了 能够统治比自己文化优越的汉民族,他们想尽了办法,加强了汉族文化的学习。 在政治上逐步建立起来了中央集权的体制。探讨德运的问题,也是他们在模仿 中原朝廷建立,确立正统之位的手段,一直以来,他们都未曾明确定义过自己 国家的德运问题。而熟悉汉治的章宗要把金国的正统体系加入到中原朝廷更替 所遵循的j 下统体系之中。使得广大的中原地区的人民承认其金朝的正统顺从其 统治,加强与南宋政权对抗的筹码。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最后章宗选 择了土德之运作为其金国的德运。也就更加不难理解,为何本身在中原学者中 已经不再流行的以五德转移说来确立其正统地位的学说却又在大金国再一次被 提起来。 斗转星移,季节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素有旦夕祸福,更何 况是政权这种事情。在宣宗朝已经不同于章宗朝鼎盛繁茂的形态,而更多的是 9 大金德运图说的历史背景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量的外患的困扰。然而宣宗想此时又一次讨论德运,不难看出其昭然若揭的 用意。然而,德运还未讨论出结果之时,宣宗就逃亡南迁。德运的讨论不得不 无疾而终。在大金德运图说纪昀等人撰写的序言中说道: 。考史载兴定元年十二月庚辰,腊享太庙,是终金之世,仍从泰和所定土德,而未尝 重改。疑是岁( 时当) 元兵深入,宣宗南迁汴梁,此议遂罢,故尚书省亦未经奏覆也。”d 所以,大金国究竟要奉行什么德运成了悬而未决的事情。不管到底结果怎 么样,女真所统治的王朝的合法性曾经得到大部分汉族人民以及汉族精英们的 认同。正因为王朝的合法的,以及正统性的问题,使得汉族精英对女真族有着 一种情怀。而这种情怀并非基于民族的而是基于文化意义下产生的。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的几次宋金战争中发现大量的汉族人为金人同南宋朝廷斗争 着。而且我们会发现,矫勇善战的大金国的人们,却在最后受到南宋和元兵两 面夹击的时候,大金朝顽强坚持着,并以一种让步的姿态生存着。这种情感多 半是真正的把自己放在了正统之位。而不再是一个蛮夷之国侵略中原的姿态, 而是坐拥中原之主,抵抗蛮夷的侵略的转变。正因为此,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可 以探讨融合的思想意识的蓝本,让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思索,为何人们都有一种 区域聚散的趋势,纵观当今世界,人们也有一种互相融合的全球化趋势。而就 在几百年前,夷狄部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更高一级的文明。如果热能是从高温 的地方走向低温的地方。对于形而上的意识,以及文明来说何不是从高一级扩 散到低一级的道理类似呢。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看看,作为大金朝已经被汉化 的一群精英,又是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讨论他们的德运。同时历史的风云变 化,对于其德运讨论的导向是否存在的影响。也同样在这样的影响中到底存在 着哪些我们不能单单从表面所能获知的人类本身存在的一种意识。 o 大金德运图说卷一 1 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金德运图说中关于德运的讨论 第三章:大金德运图说中关于德运的讨论 3 1 章宗朝的德运讨论 从明昌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就开始了德运的讨论,在大金德运图说中记 载 。自明吕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奉章宗敕旨,本朝德运仰商量,当时本部为事关头,段 呈乞都省集,省台寺监七品以上官同共讲义,蒙都省准呈集官讲义在后,累年讲究,勘当 未定”。 也就是说,从明昌四年开始,就开始讨论德运,然而这一次的讨论,并没 有得出任何结论。看来到底奉行什么德运,在朝野内外并不是一个轻松能确定 的事情。这件事情,关系着对金朝传统的继承,关系着对中原地区统治是否被 中原认可。更关系着是否能进入正统之列。同样最重要的是关系着能否使得大 金朝得以长治并实现真正的一统天下的野心。 。至承安四年十二月,蒙都堂再选定朝官十余员,置所讲究定夺。至承安五年二月二 十二日章宗皇帝再有敕旨,商量德运事,属头段莫不索,选本朝汉儿进士知典,故官员 集议,后得长处。当时蒙都省再选到官四十余员,置所集议,其官员议论,既多不能归一。 至泰和元年,都省将众人前后议论编类成六册,转进过其间,众人议论不同。”。 经历了那么久,到了泰和元年,讨论出结果了么? 还是没有,大家说法不 一。这说明,在本朝到底奉行哪个德运的问题上,大家都存在意见且此些种意 见都不能统一而论,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讨论。那么,所谓的这个不一之 中究竟有哪些歧义呢? 在大会德运图说中已经详细记载了,分歧主要在四个方面。 首先第一个分歧就是以刑部尚书李愈以及翰林学士党怀英为代表的尊从圣 祖圣训不问五行的以金德为德运的说法。他们认为应当以金德作为德运, 色尚白,以丑为腊。遵从祖训,响应自然的符应,不能考虑五行运转的规律。 第二个分歧就是以户部尚书孙铎侍读,学士张行简,太常卿杨庭筠等人, 同样认为应当施行金德之运,但是他们较之之前李愈和党怀英的看法有所不同, o 大会德运图说省判 o 火金德运幽说省判 大金德运图说中关于德运的讨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他们认为唐之后五代时期的朝代不足以继承,而大宋国又没有继承唐统,宋国 自失其统,那么,大金国就必须承袭唐的德运,施行金德。所以他们也认为, 金朝应当以金德为运,色尚白,丑为腊。 第三个分歧是以秘书郎吕贞干,校书郎赵泌等人认为应当奉行木德,他们 看来金朝是在辽国之后,那么按照情理之中应当继承木德。所以他们认为,金 朝应当以木德为运,色尚青,以辰为腊。 第四个分歧是以太常丞孙人杰,大理卿完颜萨喇,直学士温特赫大兴,完 颜恩楚弘,文校理珠嘉珠敦等人提出的,应当奉行土德,因为不能忽略了宋朝, 直接继承唐统,必须继承宋朝的火德。那么,在他们看来应当以土为德运,色 尚黄,辰为腊。 我们详细看看在大金德运图说中各家的观点到底是怎么展开的。 在李愈看来: “本朝太祖以金为国号,又自国初至今八十余年,以丑为腊,若止以为金为德运,则 合天心合人道合祖训。一。 那么李愈的看法就是,本来大金国国号就是金,且五色崇尚白色,那么金 尚白的缘故,而且建国初至今八十多年间,我们都是以丑为腊,这就是说,这 几十年我们都奉行的是金德,如果我们能够继续奉行金德云,这个事情不仅仅 是符合了天道的要求,也符合了黎明百姓的要求,同时也遵循古训也就是太祖 圣训,算的上是“合天心合人道合祖训 。 与李愈观点相同的党怀英引用了苏轼的书传,认为大禹治水,那么就应 当以水为德行,就是尚黑,商朝的人以战斗胜利得到统治,那么就应当奉行金 德,尚白。 “i 书 云:禹锡玄圭是也,殷人始以兵王,故从金而尚白。”。 那么,党怀英为何要说大禹和商朝昵,接着他又说: “钦惟太祖皇帝,兴举义兵,剪辽平宋,奄有中土,与殷以兵王而尚白理同,本朝宜 为金德,此盖遵太祖之圣训 ,有自然之符应,谓宜依旧为金德,而不问五行相生之次也。” - 国大金德运图说省判 o 大金德运图说省判, 大金德运图说省判 1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金德运图说中关于德运的讨论 原来他设计了一段三段论,在他看来大前提是商朝的人以兵王,小前提, 我太祖皇帝也以兵而王,结论,他就是说,我们就应该同商朝一样奉行金德, 这些都是太祖圣i ) l l 中说的,是天地早就安排好的了,同样也就不用考虑五 行本身相互运转是否合理。 户部尚书孙铎侍读,学士张行简,太常卿杨庭筠等人也认为应当奉行金德, 他们提出 “以为唐为土德,五代朱梁,自前世已不比。”在他们看来在唐之后的五代各国,并不 能足以成得上能叫做正统。“数后唐本非李氏子孙,又强自附于唐之土德外”o 后唐本来并不是唐朝的延续,后唐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依附于唐朝的土德 之上。 。石晋十二年,刘汉四年,郭周九年,皆乘时攘窃,其祚促短,何足以当德运? ”。 那么作为石晋,刘汉,郭周的政权本身就并不是有名号的得来,同时统治 的时间也不够长,这样的朝代,并不能放入大中华正统圈里,而作为金国,怎 么能去承袭这些称不上正统国家的德运呢? 。宋不用赵垂庆之言,不肯继唐统,乃继郭周为火德,是彼自失其序,合为闰位。”o 大宋政权却不继承唐的德运,自己认为自己继承了郭周的德运,本身就把 自己排出了正统地位,这么看来大宋朝的德运,我大金朝也同样是不能继承的 了。讨论完之前都不能继承了,再看看我朝的状态是什么呢? 。圣朝太祖 o 大金德运图说议 o 火金德运图说议 大金德运图说 中关于德运的讨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那么李愈说的有道理么? 章宗看来,李愈认为奉行金德,是有问题的,因 为宋朝曾坐拥中原,那么势必正统在宋,是没有什么理由继承辽的。章宗首先 肯定了宋朝的正统地位,为后来继承宋的火德埋下了伏笔,其次也否定了之前 吕贞干所言的继承辽德的看法。继而章宗又论 “张邦昌,刘豫皆本朝取宋以后,命立之使,守河南,山东,陕西之地,即本朝之臣 耳。吕贞干何得言楚、齐更霸,不可强继宋孽? ”o 这句话看出来了,章宗从内心里是想继承宋的德运,之前吕贞干驳斥不能 继承宋统,言及在宋朝之后,又建立的两个傀儡政权。所以认为不能牵强的继 承宋的德运。在这里章宗否认了其的看法,章宗认为这两个傀儡政权都是大金 国建立的,都是金朝的臣民,所以继承宋统,没有什么牵强之说。那么对于之 前那些奉行金德的人们的意见,章宗是如何回应的呢? “李愈所论太祖 1 7 大金德运图说中关于德运的讨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为何又一次开启了德运的讨论呢? 其实,在章宗朝讨论德运,最后确定以 土为运之后,朝野内外很多人颇有异议,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看这是一个有违 圣祖圣训的做法,而更多人则更赞成金德为运。在大金德运图说中记 载, “本朝德运,公事教商量,到如此今,则见有一议论以谓,汴宋既亡,刘豫嗣掌齐国, 本朝灭齐,然后混一中原。宋为火,火生土,刘齐当以土运,土生金,本朝合为金德。斗回 在他们看来,灭掉宋之后所立的傀儡政权也应当加入德运体系。在大金占 领汴梁以后呢,由于本身并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而且在制度上并 未优先于汉朝廷,而且本身他们自己还没做好入住中原的准备。所以金人必须 树立一个傀儡政权,施行对中原地区的间接统治。而议论者就以此作为切入点, 展开对章宗朝制定的以土德为运的质疑。在他们看来奉行土德运存在着理论的 缺失,那么宣宗再次召开德运的会议,用来解决这一个问题。 宣宗朝的讨论较之分歧较多的章宗朝是更明确的,主要分为两股势力,一 种意见就是认为应当奉行金为德运。一种是认为应当继续奉行土德为运的看法。 同样,大金德运图说的文本中也陈列了各家的观点。 3 2 1 金国应当奉行金德为运 首先,是应奉翰林文字黄裳的看法,开篇他就引用了春秋公羊传中关 于正统的理论观念。 “日:君子大居正,又日: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统者,所以统天 下之不一也,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兴,正统之论兴,然后德运之议定。”o 在黄裳这段引文中可以看出来,他认为,只有符合能够统一天下的人才能 称之为正统的人,而能够称之正统之后,才能议论他们所奉行的德运。那么接 下来,首先,他认为 “则唐以土德,王传祀三百,土生金,继唐而王者,德当在金。朱温( 朱全忠) ,唐 之羿浞,固无足道;朱邪存勖( 李存勖) ,以赐姓号唐,灭梁之后,仅得四年,复为异姓, o 大金德运图说议 o 大金德运图说应奉翰林文字黄裳议 1 8 上海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大金德运图说中关于德运的讨论 嗣源( 李嗣源) 所夺,是可以当德运? ” 黄裳看来唐以土德为运,称王称帝大约三百多年,那么继承唐的统治的, 应当为金德。朱温这个人曾经参加过黄巢起义,大齐政权建立后,任同州防御 使。由于认为在这里面实现不了自己的雄心壮志。然后又投降叛变到唐朝,后 来又篡唐建梁,这个人的所作所为不值得说。而李存勖这个人灭了朱梁之后, 就骄奢淫逸,只维持了四年,就被李嗣源夺走了,难道这个可以继承唐朝的德 运,能在大中华历史上有正统地位么? 然后,黄裳继续说: “邪厥后,石晋与亡,实系契丹,刘汉父子,通及四载。郭威以逆而得。柴荣白外而 继,是皆不足以当德运明矣。”国 石晋,刘汉,郭威,柴荣,这些的政权都不是名正言顺,没有一个能继承 正统的。作为我大金国来说怎么能承袭这些国家的正统呢? 那么,再看看那些 所谓要继承赵宋德运,赵宋的德运就正统么? 黄裳表述道 “惟汴梁赵宋传祚数君,差优于五季,然考其,实则赵宋以柴氏之臣,欺孤儿寡妇, 以取其国。初不能并契丹,复唐故地,而其后嗣君与契丹通好。其实事之,夫欺夺柴氏, 是不能正天下之不正也。实事契丹是不能统天下之不一也。”回 作为本应该继承中原正统的大宋,他们的政权得来的也并不是那么光彩, 如果单单就政权取得上存在着瑕疵也就算了,更不能让人容忍的是,他们还和 契丹族交好,不能收复所失去的土地,也不能兼并契丹族,这个正符合了正统 之说中的“不能正天下之不正,不能统天下之不一。如此这般看来,大宋朝也 并非我们金朝要承袭的德运。况且,大宋朝自己拟定自己为火德,这根本就没 有在正统的次序上,按照唐为土德来看,大宋朝应当为金德。黄裳进一步说: “其臣如赵垂庆,张君房,董衍辈谀说其君,欲使承唐为金德者非一,使当时牵合而 从之,犹不足以塞后世之公议,况安为火德也哉! 我尚可以继之也哉! ” 宋朝的德运还未曾讨论清楚,他们奉行火德都没被大家认可,怎么能认定 他们的德运,而更何况,我们还要继承一个未知的不被认可的存在争议的德运 么? 以上论述,黄裳步步紧逼,从开始正统论引入,然后一步步表明了唐之后 o 大会德运图说应奉翰林文字黄裳议 o 火合德运幽说应奉翰林文! 黄裳议 。人合德运图说成奉翰林文字黄裳议 o 人金德运幽说应奉翰林文字黄裳议 1 9 大金德运图说中关于德运的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政权以及大宋政权,我们是不能继承的,那么我们只能继承唐的德运,这样 才是正统的。 另一方面,在论述只能继承唐统之后,黄裳接着更加着实的让大家知道, 继承唐统奉行金德是奉天承运的天意。在黄裳的看来: “我太祖之兴也,当收国改元之初,谓凡物之不变,无如金者。且完颜部色尚白,则 金之正色,自今本国可号大金,神哉! 斯言殆天启之也。” 太祖在建国初就以白色作为完颜部的正色,那么奉行德运可是太祖的意愿, 所以根据天意祖训,奉行金德是正确的。 “继以太宗遂平辽宋,夫辽宋不能相正,而我正之,不能相一,而我统之,正统固在 我矣。”圆 黄裳还认为,辽宋没有办到的统一,正名之事,我们大金国都办到了,正 所谓,我们是正天下之正,统天下之统的中原正统政权的唯一继承者。 “光承唐运,非我而谁,事固有不求合,而自合者设无。” 继而黄裳得出了结论,承袭唐之土德之运的正统地位,那必须的是我大金 国了。而同时 “太祖圣训,本朝德运,固应金行,况乎言与天合,而复有纯白鸟兽,自然之瑞 哉! ” 这就足以说明奉行金德之运是符合天地人和的需求的,还是祥瑞的昭示, 太祖圣训作为参考。而且在以丑为腊的时节里面,政通人和,内外祥和, 整整八十多年的大好光景,这正是说明了,金德之运,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故自丑日为蜡以来,时和岁丰,中外提福,干戈偃息,八十余年,呜呼休哉! 金得 其正也! ” 这一小段看出来黄裳认为根据太祖的圣训本朝应该行金德为运,而且 还有祥瑞的征兆就是纯白鸟兽,看来是上天的意愿。同时在金朝奉行金德的这 几年里,百姓安居乐业,且国家发展。这些都足以证明了奉行金德是上天早就 安排好的,而且的确符合金国发展的。而且宋辽被大金所灭,是大金国统一了 o 大金德运图说应奉翰林文字黄裳议 o 大金德运图说应奉翰林文字黄裳议, 大金德运图说应奉翰林文字黄裳议 o 大合德运图说应奉翰林文字黄裳议 o 大金德运图说应奉翰林文字黄裳议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金德运圈说中关于德运的讨论 中原地区,正统只能是大金国来继承,所以是应当承袭唐运的。在阐述宋辽不 是真的正统,而大金国才是真的正统过程中,黄裳引用了欧阳修的正统论, “君子大居正,又日: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统者,所以统天下之 不一也,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兴,正统之论兴,然后德运之议。一 说明只有谈论起来正统才能继续谈论德运。这也说明了,其实德运的讨论 是在正统之下的,是要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正是这一点,让我们又要思考,为 什么每个官员对于承袭的德运都有不同的看法。显然,之前章宗的那些目的, 并不能牵强到臣民身上。 其次是右谏议大夫吏部侍郎张行信的主张。首先张行信开篇讲述了德运的 由来以及发展 “国家德运事,窃以德运之说,其来久矣。自伏羲以木德王,炎帝为火,轩皇为土, 五帝三王,相承以叙,皆取五行生旺之气也。苍周讫录,木宣生火,秦虽强大,传五世并 六国,自为水行,逆统失次。及汉祖开创断蛇,着符旗帜尚赤,此自然之应,协于火德。 故汉初惑臣谊异说,虽暂为土,其后终为火德,承周之统。魏晋以降,刘石燕秦,迭据中 国,以世业促褊不获推叙。元魏兴。自玄朔物,色尚黑。此亦自然之应,协于水德。故魏 初虽继秦为土,理有未惬,及孝文绩业览朝贤之议,卒定为水德,远承晋运。周隋暨唐更 无异论,以其序顺而理得也。降及五代篡乱,相寻地褊世促,更甚于符秦燕赵,其不足推 叙亦明矣,且梁与晋周皆以篡取,岂独梁为闰位,后唐三姓,俱非李氏子孙,岂得仍为土 运? 十石晋一纪,刘汉四年,本史各不载,其所王之德,谓之,金与水者,无所考据。 。 洋洋洒洒的一大段,从上古时代谈起一直谈到了五代,首先论述了德运之 事的由来是个很长久的事情了。从伏羲年间就开始讨论了,圣王三代,五帝三 王,都从那时候起以五行相生的次序,从木开始到火再到土这样有秩序的更迭。 到了秦朝就开始乱了五行,秦人自认为自己是水德,一直到了汉朝才恢复了其 正统的德运,承袭了周朝的正统实行了火德,不过后汉朝又因为自己的需要改 成奉行土德,当然这是后话了。汉朝到魏晋之间由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大中原 的中央集权的政权,德运这种事情就更无从考证了,而后从魏晋开始到隋唐都 是按照正统的顺序转移订立德运的。到了五代,比之前更加混乱,那就更加不 值得去推算其德运,而且很多政权都是篡夺的,并不具有正统性,还有很多政 o 大金德运图说应奉翰林文字黄裳议 o 大金德运幽说右谏议人犬吏部侍郎张行信议 2 l 大金德运图说 中关于德运的讨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权短促,且他们奉行的德运都无从考证,因为短促,历史上也没什么记载,这 样的德运更不值得继承了。张行信开宗明义的阐述了正统,以及德运的转移, 从上古到至今,虽然偶有失统的情况,以及无从讨论德运的时代,但是根本上, 正统和德运还是沿着一条直接从一个点到一个点。只是有些朝代实在是称不上 正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