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尔雅二义同条”论及词义关系分析 郎宁 (河北大学,河北石家庄071000) 摘要:“二义同条”是尔雅中一种重要的释义方式,“二义同条”的训字有的代表一个词,有的代表两个词,其训字与被训字之间的“二义”更是有着复杂的关系。以尔雅中的“二义同条”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王引之、郝懿行认定的“二义同条”条目为分析语料,分析训字与被训字的具体义项,考察“二义”之间的内在与外在联系。 关键词:尔雅;“二义同条”;词义关系;训字;被训字 :H131.2:A:1673-2596(xx)07-0176-02 一、“二义同条”概念界定 尔雅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解释词义的一部训诂专书,按义类编排,释义方式多样,如“二义不嫌同条”、“数义相通”、“辗转相训”等,解释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的词语,对于古汉语的研究作用很大,其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写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词书,如小尔雅、广雅、通雅、骈雅等,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 “二义同条”是指有不同义项的被训字共用一个训字来解释,训字的意义分别对应于被训字。如:“台、朕、赍、畀、卜、阳,予也。”“台、朕、阳”是第一人称,表示“我”,“赍、畀、卜”表示“赐予”的意思。“二义同条”这是个比较笼统的说法,在语料的搜集过程中也发现“二义同条”有许多种表现形式:(1)训字有多个义项,而被训字只基于一个义项与训字对应,如:“豫、宁、绥、康、柔,安也”;(2)被训字也拥有多个义项,而训字正好也可以同时解释被训字的多个义项,如:“称,举也”,“举”有抬举、言说、权衡之器三个义项,同时被训字“称”也是具有这三个义项。 业内学者普遍认为郭璞最早发现了“二义同条”的现象,在“台、朕、赍、畀、卜、阳,予也”词条下。郭璞在尔雅注有“赍、畀、卜,皆赐与也,与犹予也,因通其名耳”的说法,但未对“二义同条”现象进行深入阐释。直到王引之的经义述闻尔雅,才开始深入研究。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尔雅“君也”词条下提出“二义不嫌同条”的说法,而且在“君也”这段陈述中指出“音同假借”是“二义同条”产生的重要原因。随后郝懿行于尔雅义疏中称“二义同条”现象为“一字兼包二义”,洪诚在其训诂学一书中直接称之为“二义同条”,此后学界一直沿用“二义同条”。 古人在语词用字上常会因声同、声近而用一种形式来代表多个语词,从而造成一字数词的现象。王引之在“君也”词条下也指出“音同假借”是“二义同条”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尔雅中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如:“伦,劳也”,“哉,闲也”,“治,故也”等。除此之外,多音字也是“二义同条”现象产生的又一原因。如:“显、昭、觐、钊、觌,见也。”说文曰:“见,视也。”尔雅义疏云:“按见有二音,视有二义,见训看者,音古电切,训示者,音胡电切,显、昭皆观示之义;觌、卖皆看视之义,读古电切者是也。”再如:“厤、秭、算,数也。”說文曰:“数,计也。计,筭也。”周礼癝人曰:“以岁之上下数邦用。”郑注:“数犹计也。”此数读色主反者也。王制曰:“度量数制。”鄭注:“数,百十也。”此数读色具反者也。 二、“二义同条”中“二义”词义关系 尔雅的被训字与训字的义项相互联系,但因为汉字的特殊性,直接导致了字词之间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想要引证字词之间的关系必须有语料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支持。黄侃曰:“其明字义者,有求其证据,而引古籍以证之。”因此,本文以尔雅注疏、经义述闻尔雅、尔雅义疏为语料来探求“二义同条”词义之间的关系。 (一)“二义同条”中的二义有内在联系 词义的引申是产生“二义同条”的一个重要原因,“二义同条”中的二义是本义与引申义、引申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 1.训字的“二义”是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如释诂(卷二)中:“载、谟、食、诈,伪也。”郭璞在尔雅注指出:“载者,言而无信。谟者,谋而不忠。”尔雅义疏:“载、谟为作为之为,食、诈为诈伪之伪,而亦为作为。”汉书王莽传:“以劝南伪。”此“伪”即“为”之证也,以此来证“古文伪即为字”。经义述闻尔雅中王引之引荀子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对这一词条,王引之、郝懿行都认为是一例“二义同条”,人为“伪”有“作为”、“伪诈”两个义项,本义“作为”对应“载”和“谟”,引申义“诈伪”对应“食”和“诈”。再如:“豫、宁、绥、康、柔,安也。”说文曰:“安,静也。”大雅板田云:“不敢戏豫。”书康诰:“无康好逸豫。”诗小雅白驹:“逸豫无期。”虞书大禹谟云:“万邦咸宁。”商书大甲:“抚绥万邦。”虞书舜典:“柔远能迩。”因此,引申义“安乐”为“豫”、“康”,而本义“安静”,解释为“宁”、“绥”、“柔”。 2.二义是引申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如:“治、肆、古,故也。”说文云:“故,使为之也。”郝懿行尔雅义疏云:“盖故有二义,训古者,今之对也;训使为之者,以人所有事也。”邢昺疏曰:“肆之为故,语更端辞也。”商书汤诰:“肆台小子。”在“肆、故,今也”一条中,郭璞注:“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由此看出“肆”有“原来”、“所以”两个义项。再如:“育、孟、耆、艾、正、伯,長也。”郭璞注:“育、养亦为长,正、伯皆为官长。”邶谷风云:“既生既育。”郑笺云:“育谓长老也。”周书康诰云:“王若曰孟侯。”孔安国云:“孟,长也,五侯之长。”曲礼:“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大雅云汉:“以戾庶正。”盘庚云:“邦伯师长。”由此看出,“孟、耆,艾”和“正、伯”代表“长”的两个引申义释训被训字。 (二)“二义同条”中的二义之间无内在联系 有时候训字的两个义项没有相互引申的关系,从而在词义上没有任何联系。从这方面来说,假借字的义项在训字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1.二义中一为解释字的本义,一为解释字的假借义。如:“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君”的本义是“君主”。说文曰:“君,尊也。”韩诗外传曰:“君者,群也。”郑玄注曰:“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逸周书谥法解云:“赏庆刑威曰君,从之成群曰君。”白虎通云:“君群也,群下之所归心也,然则君之言群,凡群众所归,皆谓之君。”由此“君”假借“群”字,表示“群聚”的义项。经义述闻尔雅曰:“天、帝、皇、王、后、辟、公、侯为君上之君,林、烝为群聚之群,而得合释之者。古人训诂之指,本于声音,六书之用广于假借,故二义不嫌同条也。”这段话也说明假借是产生“二义同条”原因之一。再如:“废、税、赦,舍也。”说文云:“舍,释也。”释名云:“舍于中。”舍,息也,息即止息;其音书冶切者,舍即捨之假借。郭璞注曰:“诗云:昭伯所税,舍,放置。”公羊传云:“废其无声者。”邢昺疏:“舍者,放置也。”虞书舜典曰:“告灭肆赦。”因此“舍”解释“废”时表示放置,解释“税”、“赦”时是以假借字“捨”身份,表示“消释、释放”。 2.训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义项分别用来对应被训字。如:“际、接、翜,捷也。”说文曰:“捷,猎也。军获得也。”郭璞注曰:“捷谓相接续也。”郝懿行尔雅义疏云:“捷,接声同,故古字通。”说文阜部:“际,壁会也。”引申为接续。左传曰:“尔未际也。”“接”有接续之义。管子八观云:“食谷水,巷凿井;场圃接,树木茂”。“接”通“捷”,表示迅速的意思,荀子大略曰:“先事虑事谓之捷。”“翜”的本义为迅速的意思,因此“际”表示接续,“翜”表示迅速,而“接”则表示接续、迅速两个义项。 (三)“二义同条”中的特殊关系 在研究字义的时候,笔者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训字的义项是在方言中出现的。如:“屡、暱,亟也。”邢昺疏云:“亟犹数也。”诗颂曰:“屡丰年。”郭璞注曰:“亲暱者亦数,亟亦数也。”可是在查找资料过程中没有发现“暱”当“亟”频数义项的例子。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尔雅中引方言:“亟,爱也。東齐海岱之间曰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相敬爱謂之亟。”来证“亟,爱也”这一义项。 “二义同条”是尔雅释义方式的一大特点,当然这与汉语本身特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词多义、假借都会造成“二义同条”的情况。认识“二义同条”现象必须考虑词义的历时与共时的双向变化,考究词义关系与变化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尔雅,对于研读不同词书、类书也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 3马文熙.尔雅“二义同条”系郭璞发现J.辞书研究,1988,(4):112-1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氢能重卡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执行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
- 绿色建筑与智能系统集成:2025年节能降耗技术升级与市场潜力报告
-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装备创新与产业应用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提高转化率与用户留存率目标设定
- 电商行业2025年大数据分析与营销自动化研究报告
- 自考专业(护理)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培优)附答案详解
- 农村清洁能源利用项目合作协议
- 深海生物共生关系-洞察及研究
- 广告创意及宣传策略合作协议
- 四年级数学下册12月份计算小超市
- 医院陪护中心运营方案
- 厂家如何做好经销商的利润管理
- 2023《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要点解读课件PPT
- 聚合物基础知识
- 售楼部钢结构玻璃幕墙拆除方案
- 集团公司校园招聘计划实施方案
- JJF 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 GB/T 6663.1-2007直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
- GA/T 1163-2014人类DNA荧光标记STR分型结果的分析及应用
- 蒸汽发生器设计、制造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