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a ll c o u n t r ie s o v e r t h e w o r l d h a v e c o m e t o t h e u n i fi e d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w 1 1 w h i c h e v e r b r o u g h t g r e a t d a m a g e t o h u m a n b e i n g . h o w e v e r , li b e r a l i s m h i s t o r i c c o n c e p t i o n , w h i c h i s u n h e a lt h y a n d d a n g e r o u s , a p p e a r e d i n j a p a n , o n e o f t h e c h i e f c r i m i n a l s w h o l a u n c h e d t h e w a r s i x ty y e a r s a g o . w h a t a r e i t s m a i n p o in t s o f v i e w ? wh a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o r g a n iz a t i o n a l a c t iv i t i e s d o e s i t h a v e ? wh a t i n fl u e n c e s a n d h a r m s d o e s i t b r i n g t o j a p a n a n d o t h e r a s i a n c o u n t r i e s ? c o n s e q u e n t l y ,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l i b e r a l i s m h i s t o r i c c o n c e p t i o n o n a c a d e m i c a n d p o s it i v i s m l e v e l i s v e ry i m p o r ta n t t o d e f e n d h u m a n s j u s t i c e a n d m o r a l i ty a n d m a i n t a in t h e n o r m a l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j a p a n a n d a s i a n c o u n t r i e s . b a s e d o n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f a c t s a n d t h e o ry a n d d i r e c t e d b y ma r x i s m h i s t o r i c m a t e r i a l i s m a n d r e l a t i v e i n t e rn a t i o n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t h e o ry, t h e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s t h e l i b e r a l i s m h i s t o r i c c o n c e p t i o n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b y f o u r s e c t i o n s . t h e f a s t s e c t i o n t e l l s t h e d o m e s t i c a n d i n t e rn a t i o n a l b a c k g ro u n d ; t h e s e c o n d s e c t i o n s h o w s u p t h e e s s e n c e o f l ib e r a l i s m h i s t o r i c c o n c e p t i o n t h r o u g h a n a l y z i n g a n d c r it i c i z i n g t h e r e l a t i v e a r g u m e n t s ; t h e t h i r d s e c t i o n d e m o n s t r a t e s t h e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l i b e r a l i s m h i s t o r i c c o n c e p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a n d n e w h i s t o ry t e x t b o o k a n d a n a l y z e s t h e h i s t o ry t e x t b o o k c a s e r a t h e r d e e p l y ; t h e l a s t s e c t i o n s e t s f o r th t h e h a r m l i b e r a li s m h i s t o r i c c o n c e p t i o n b r i n g s t o j a p a n a n d in fl u e n c e it g i v e s t o o t h e r c o u n t r i e s i n a s i a . k e y w o r d s : j a p a n l i b e r a l i s m h i s t o r i c c o n c e p t i o n s o c i a l a c t i v i t i e s n e w h i s t o ry t e x t b o o k p o l i t i c a l r i g h t d e v i a t i o n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 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 刷本和电 子版,并采用影印、 缩印、 扫描、 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有权提供目 录检索以 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 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_ 品肤 7 年 才 月 -k 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y 解密时间:年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 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 成果。 除 文中已经注明引 用的内 容外, 本学位论文 的 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 他人创作的、 已公开发 表或 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 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 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 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r t -9l !14, 年士月诗日 前言 . jj. j i n吕 一 选题意义 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也发 生了重大变化。上世纪9 0 年代以 来长达 1 0 年的经济低迷,自 民党一党长期执 政局面的结束,走走停停的各类改革, “ 入常梦”及政治大国化的挫折,种种迹 象表明日 本正进入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重新为自己定位并制定下一步发 展战略的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当日 本社会处于这种飘忽不定的转折时期时,一股极不健 康的甚至带有极大危险性的自由主义史观正在抬头, 这种思潮源自 少数学者、 政治家和民间右翼,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大肆鼓吹自己的主张,混淆视听,争 取听众,不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日本的对外关 系,特别是中日、中韩之间的正常关系。对此种思潮,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 实际上,自由主义史观源于日本战败后右翼对盟国主持的 “ 东京审判”的 不满,但直至2 0 世纪6 0 年代,所谓 “ 胜者对败者的审判”论还无法形成气候。 进入9 0 年代后, 它才开始成为一种思潮, 其代表性人物是东京大学教育学部教 授藤冈信胜,电气通讯大学教授西尾干二,其背后则有由自民党国会议员组成 的 “ 历史研究委员会”等势力支持。 “ 自由 主义史观” 诚为何物?其宣传的思想、主张和价值观是什么?有那 些组织性的活动和特点?给当今日本社会带来了那些影响和危害?从实证和学 理上阐明这些问题, 对于驳斥自由主义史观的有关谬论,打击其嚣张气焰,捍 卫人类的公理和道德,维护中日 两国正常关系的基础,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和现实意义。笔者的选题正是基于这种思考。 二 本论题研究现状 自由主义史观的出笼,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日本国内外有良知的广大民众的 抵制和批判。近年来,中日学术界关于自由主义史观研究的论文、著作和文章 屡见不鲜,这些研究大体上是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的。 前言 首先是关于自由主义史观的理论性研究。在日 本学界, 江口圭一著 日 本 人的 侵略和日 本人的 战争观 笔锋 犀利, 针对自 由 主义史 观的 各种谬论, 逐一 分析和批判了其宣扬的所谓与美英同罪史观、自 卫战争史观、解放战争史观及 皇国 史 观。 永原 庆二 著 自 由 主义史 观批判 。 , 从考察自 由主 义史观的 发展脉 络入手,探索了其之所以 传播扩散的深刻社会背景,并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 物论 观点, 对其各 种主张 进行反驳和批判。 津田 道夫的论文“ 对自 由 主义史 观 与司马史观的 批判” , 。 从思想史的角 度阐述自由主义史观出台的背景,在对藤 岗信胜的 历史观和和司马史观进行比 较的基础上, 有理有据地进行了 尖锐批判。 此外, 松岛荣一、城丸章夫 编 自由主义史观的病理等一批研究著述也很有 影响。在中国,步平对这一问题研究较深,他在论文 “ 关于日本的自由主义史 观,中,从 “ 皇国史观” 、 “ 大东亚战争史观”的研究入手,深刻分析自由主义 史观的思想来源。 其次是对自由 主义史观的个案性研究,其中 研究成果最多的是关于日 本历 史教科书事件。步平的 “ 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历史考察, 、 “ 对日 本历史 教科书问题的深层思考”和 “ 评扶桑社 新历史教科书 ”等论文,从不同角度 分析了日 本历史教科书问 题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其背后隐藏的思想根源。 在日 本, 分析 批判自由 主义史观教科书的著述也不乏见。 例如, 2 0 0 1 年, 进步学者依义 文所著 彻底剖析危险的教科书一书,对教科书问题的分析比 较深刻,特别 是在现行教 科书“ 改恶” 的原因、 右翼 组织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的活动、 日 本政府 在教科书问 题中的 责任等问 题上, 进行了有说服力的 独特的 分析。 三 研究对象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有益的参考,同时 也迫使本文写作中考虑采取新的思路,力求在某种意义使研究向前 推进一步。 自 不待 言,马克思主义的 历史唯物论是本文写作中 最基本的 理论指导, 有 关的国际 关系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而实证研究则是本文写作中的基 本方法。 本文的 基本研究思路是, 抓住藤冈 信胜的 侮辱的近代史 、 西尾干二的 国 .江p 圭一, 日 本的侵略与日本人的战争观导 , 岩波书店,1 9 9 5 年。 .永原庆二: 自由主义史观批判 ,岩波书店,2 0 0 1 年 。津田 道夫: “ 对自由 主义史观与司马史观的批判” 。 【 日】 人权与教育 ,1 9 9 7 年1 1 月1 5 日。 第一章自由主义史观成因 第一章自由主义史观成因 第一节、国内因素 1 . 1 . 1 历史渊源 自由主义史观的思想渊源是历史上流传已 久的皇国史观,二者一脉相承, , 同根相连。 近代日 本皇国史观的基本形成, 可以1 9 3 7 年文部省思想局编辑的 国 体之本义 和1 9 4 3 年文部省编撰的 国 史概说为标志。而皇国史观的历史渊 源则可追溯到为巩固天皇的特殊地位而编撰的 古事记和 日 本书纪。 在 这两部书的一系列神话中,日 本的开国天皇神武天皇成了诸神之王天 照大 神的 化身。 此后的历代天皇万世一系, 成了 神格和人格的结合, 其权力和 地位虽然有虚有实,但从未消失间断过。 进入近代,天皇重新主政,皇权被不 断神化。1 8 9 0 年的 教育救语写道:“ 联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 树德深厚; 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 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 实存乎此。 一 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者,不独 为联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祖先之遗风矣。”鼓吹 “ 一旦发生危机之事,必 须遵从大义, 鼓起勇 气, 将生命奉献 给皇 室国 家. ”。 1 9 1 9年, 小学 教科 书 之一的 “ 日 本历史” 被更名为 “ 国史”,强力向国民灌输皇国史观。 从公元4 世纪中 叶到2 0 世纪中叶,日 本向 亚洲大陆的侵略共6 次。 .它们 分别是: 4 世纪6 0 年代日 本大和朝廷入侵新罗, 在任那建“ 日本府” ; 公元6 0 0 年远征新罗;公元 6 6 3年趁内乱入侵朝鲜;明代丰臣秀吉大举入侵朝鲜:甲午 战争;侵华战争。 这些史实表明, “ 神国日 本”长期以来存在着一股 “ 与生俱 来”的向 亚洲国家扩张的 “ 能量”,蓄势待发,伺机喷射。而这种 “ 能量” 似 乎一直延续至今并影响着当今日本的内政外交。皇国史观对内赞美日 本国体的 绝对性、神圣性和优越性并且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对外皇国史观则是站 在 “ 以本国为中心”的立场上,对历史上的对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大肆宣扬 和美化, 对他民族遭受的侵害和践踏视而不见。自由主义史观的核心是右翼势 m津田道夫:你了解教育诏书。 牙 一 一 “ 神之国”的记忆,社会评论社,2 0 0 0 ,第1 0 9 页。 .倪乐雄:参见 日本问题论点选编中日 交往的历史经验以及对当代的启示2 0 0 6 .第6 3 期. 第一章自由主义史观成因 力对内 与正义力量抗衡,对外则对过去向亚洲国家所发动的侵略战争采取否定 态度。 1 . 1 . 2 二战后右翼势力膨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军国主义者被整肃,日本右翼势力虽一度沉 寂,但始终没有销声匿迹.二战结束后,日 本右翼势力死灰复燃并出现膨胀势 头,其主要原因是,其一,美国扶植日本的错误政策是右翼势力复活和发展的 历史根源。二战后,美国对日 本实行单独占领并对日本社会进行民主化和非军 事化改革, 使日 本的 和平民主运动一度蓬勃发展。 但是东京审判结束后,美国 改变其占领政策。 1 9 4 8 年5 月2 6 日, 美国国务院向安全保障会议提出了“ 关于 美国 对日 政策的劝告案”。该文件以“ 对抗共产主义势力扩张” 为目 的, 采取 帮助日 本进行 “ 经济复兴”的手段,从此日本走上回头路。在这个过程中,政、 官、 财、 文化界2 0 余万被开除公职的军国主义分子及右翼骨干, 陆续被“ 解放” , 到1 9 5 2 年4 月旧 金山 和约生 效时 , 其比 例达到9 5 % 0 , 这些人 在恢复公 职的同 时,也在恢复其对国家政治的参与,岸信介等一批老牌右翼,甚至很快成为国 会议员,进入国家政治的核心。 朝鲜战争爆发后,东西两大阵营对立的格局形 成,以美国为首的4 9 个国家通过片面签署 州日 金山和约”,结束对日占 领并把 日 本拉入西方阵营。“ 和约”通篇都是对日宽大的内容,至于战争的性质、日 本的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等内 容则涉及甚少,这便为日 本右翼势力复苏提供了 契机。 其二,战后日 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恢复导致民族主义倾向严重是右翼势 力猖撅的现实原因。日本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随着 日 美经济实力的接近,日 本要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日 本政治 的右倾化、政府推行追求政治大国 和军事大国的民族主义政策以 及小泉主张的 新保守主义路线,都成为日本右翼势力大肆蔓延的土壤。 按照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词条解释,日 本右翼势力是 “ 日 本近代鼓吹效 忠天皇和向 外扩张的反动社团”, 是“ 日 本军国主义的急先锋”. 。自2 0 世纪 8 0年代起,右翼团体的数量急剧增加,活动也愈益频繁和猖撅,因此也为日本 。王振锁著: 日 本战后五十年, ,世界知识出 版社,1 9 9 6 年, 第1 3 4 页。 。中国 大百 科全 书编辑委员 会: 中国大 百 科 全书( 政治 卷) 。中国大百 科全书出 版 社, 1 9 9 2 年, 第】 9 5 页。 第一章自由主义史观成因 右翼势力这一名词注入了 更加复杂的内涵。 据日 本警方统计,2 0 0 0年,日 本注 册登记的 右翼团 体约9 0 0 家, 成员 超过 1 0 万人, 。 这 个数字已 接近战前右翼统 计的人数,且年轻人日 益增加。右翼团体在思想上和政治上承袭了军国主义和 法西斯主义的衣钵, 屡屡做出 企图篡改历史和挑衅正义的事情, 如1 9 8 2 年到2 0 0 5 年间先后四次篡改历史教科书,1 9 8 5年以来日 本政要多次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 名册的靖国神社,妄图修改和平宪法以及与周边国家不断挑起领土和资源争 端?等等。从这些史实中可以看出,右翼势力的根本目的是要尽快甩掉战败国 的帽子,使日 本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 恢复大和民族的自 尊和自 信,以“ 普通国家”的身份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从 而跻身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便在政治上也称霸亚洲。因此,作为右翼势力思 想和理论武器的自由主义史观应运而生。 1 . 1 . 3 思想来源 当代自由 主义史观的思想来源是 “ 大东亚战争史观”和 “ 司马史观”。 “ 大东亚战争史观”是指战争时期日 本的军国主义者所宣扬的战争观,其 核心内容就是把自2 0 世纪起日 本所发动的侵略战争通称是为保护自 身权利而被 迫进行的“ 自 卫”战争。基于这种观点,日 俄战争成了 抵御俄国在东亚扩张的 反应; 发 动九一 八事 变在中国 东北建 立“ 满洲国” 成了 阻 止苏联的“ 共产主义 在东亚的传播”;太平洋战争成了为保护亚洲人民利益而进行的针对欧美殖民 侵略的 “ 自 卫”战争。总之,在 “ 大东亚战争史观”的包装下,那些战争的性 质由侵略战争都摇身一变成了为保护日本和亚洲人民而进行的战争。战争的目 的也从为了通过领土扩张获取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变成了建立日本领导下的 “ 大东亚共荣圈”,从而防止成为欧美的殖民地。但是,历史证明,正是在这 种外衣掩盖下的战争观将日 本推上了军国主义的侵略道路,其实质与日本 “ 皇 国史观”同出一辙。所以战后随着东京审判的落幕,“ 大东亚战争史观”也一 度销声匿迹。然而,随着战后日 本民主改革的中断和经济实力的恢复与发展, 日 本的右翼政治家和右翼学者不久便开始重蹈覆辙。1 9 5 3年,时任吉田茂内阁 文部省大臣的冈 野清豪在国会回答质询时说: “ 我不准备评价大东亚战争的善 恶,但是日本以世界各国为对手打了四年仗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证明日本人的 。桐声: “ 日本右翼势力及其对日 本内外政策的影响介 , 日本学刊, ,2005年第6 期. 第一章自由主义史观成因 优秀。” 。6 0年代初, 对日 本战时外交 起过重要作用的 神川彦松在曾公开说: “ 只强调战争责任, 会把日 本人都培养成只有劣等感的民族,因此必须修改对 战争的 评价。” 。1 9 6 4年,日 本作家 林房 雄提出“ 大东亚战争肯定论” , 将战 后日 本右翼势力为侵略战争翻案的目 的清晰化。 虽然当今的自由主义史观论者 一再企图 将 “ 自由 主义史观”与 “ 大东亚战争史观”区分开来,但二者完全相 同的本质清晰可见。首先,二者都美化侵略战争,鼓吹 “ 自 卫战争”观;第二, 二者都否认侵略战争中的犯罪事实,如否认从军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等;第三, 二者都力图对日 本的历史教科书进行篡改,剥夺日本年轻一代认识真实历史的 权利;第四,有些“ 自由主义史观”的支持者也是 “ 大东亚战争史观”的拥护 者,如由自 民 党资助右翼学者完成的 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一书,1 9位撰稿人 中, 6 位是藤冈 信胜的 近代历史的教育改革杂志的撰稿人。 “ 司马史观” 是自由主义史观的另一思想来源。 他形成于司马辽太郎的 国 家的 形式一书, 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十五年战争 的目 的和天皇战争责任的 看法。司马氏在 国 家的形式一书中胡诌说:南京进出作战、大东亚战争作 战 构 想的 真 实目 的 是 为了 获 取( 在中 国 ) 继 续 战 争 不 可 缺少的 石 油。 那 次 战 争 虽说给许多民族带来了灾难,但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打算与计划。作战的本意是 为了获得石油,为石油地的防卫而对周边的英美军事要塞发动了攻击,并设置 了军事据点。司马氏还回避了十五年战争中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 司马氏的战争原因论完全回避了战争的侵略性质和战争责任,是一种典型 的 “ 自由”解释历史的行径。其对天皇战争责任的庇护也是徒劳的。大量史料 证明,裕仁天皇不但具有相当的军事理论造诣,而且直接指导了战争,且只有 通过天皇的停战诏书,那场战争才会和平结束。司马氏的态度充分表明他是站 在 “ 皇国史观”的立场上,是无视日 本大众和被侵略国家人民立场的唯心主义 历史观,并为自由主义史观提供了思想来源。 。步 平: “ 关于日 本的自 由 主义史观” , 抗日 战争研究 ,1 9 9 8年第a 期。 .神川彦松: 通向太平洋战争之路第二卷,朝日新闻社,1 9 6 3 年。 .从1 9 3 1 年9 月1 8日 柳条 湖事件为导火索的“ 满洲事变” 到1 9 4 5 年8 月1 5 日的1 5 年日 中战争称为“ 十 五年战争,.。 第一章自由主义史观成因 第二节国际背景 1 . 2 . 1 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受挫 战后初期,日本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对战前的 “ 皇国史观”进行了坚决的批 判和彻底的否定,一度使日本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 上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但是, 2 0 世纪五十年代初共产国际内部的分裂和1 9 5 6 年 对斯大林的批判等发生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事件,给战后日 本否认战争罪责 的历史观的出现提供了时机。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实践仍在继续,社 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仍在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日 本以 “ 皇国史观” 为背景的 “ 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深层次的发展。 8 0 年代末9 0 年代初,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模式在苏联的实践失败, 日 本对于战争责任问题的认识也随之变化。以藤冈信胜为例,他认为,过去日 本对战争责任的认识是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的,但是在现在的 “ 社会主义 朱 败, 资本主义胜利” 这一 社会结构下, 建立在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的 马克思 主义史观都应该受到批判,日 本的战争责任应该被否定,日 本的战争罪行也应 该 受到 怀疑。 。 藤冈 信胜的 这一思 想 代表了 持自 由 主义史观的日 本右翼 学者的 基 本思想状况,即一种社会制度的实践如果失败,那么与之相依附的对历史的事 实和性质的判断就应被全盘否认。实际上,一种社会模式在一个国家的实践成 功与否并非由单一的历史因素决定,它还与国家的经济状况、政治体制及国际 形势等国际国内因素密切相关。而从上世纪五十年代 “ 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 兴起到九十年代自由主义史观的广泛传播恰恰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每一次受 挫为日 本右翼势力提供的机会。 1 . 2 . 2 对日本国际作用认识的混乱 海湾战争之后,日 本社会出现了一股强调日本对国际社会 “ 作贡献”的思 潮。这是因为,日 本负担了战争经费的2 0 % 以上,即约 1 3 0 亿美元, 并把自 卫队 的扫雷艇派到了波斯湾,且以此为契机参加了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其实,日本 的这些举动在亚洲甚至世界上都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安和警惕,在日本国内也 0转引自 步平:“ 关于日本的自由主义史观” , 抗日战争研究 ,1 9 9 8年第4期。 第一章自由主义史观成因 有很多反对的意见。 但是,一些战后以 来一直不满日 本的国际待遇的 人却认为,日 本对国际社 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相应的回报。二战已经结束了半个世 纪,日本应该摘掉 “ 战败国”帽子,成为 “ 普通国家”。日 本在国际上的政治 地位应该与其经济地位相称, 应该成为政治大国,甚至成为军事大国和文化大 国。这种焦躁的情绪在冷战结束特别是海湾战争之后,伴随着国内社会的动荡, 变得越来越强烈。近年来,日 本社会中修改宪法的鼓噪,要当联合国常任理事 国的种种活动等,都反映了这样一种现实。如果说冷战后日 本的民族主义开始 抬头,那么自由主义史观的广泛传播恰好满足了这一需要,起到了推波助斓的 作用。 第二章自由主义史观的主张及其批判 第二章自由主义史观的主张及其批判 “ 自由 主义史观” 诚为何物?其宣传的思想、主张和价值观是什么?它在 国际法理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面前能否站得住脚? 这将是本章专题探讨的中心 问题。本章拟在分别介绍自由主义史观的各种谬论的基础上,从学理的角度出 发逐一展开分析批判。 第一节关于 “ 自 卫论” 2 . 1 . 1 所谓 “ 自卫论” 所谓 “ 自 卫论”,是说日 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为的是打破美、英、中、荷构 成的包围圈,即 “ a b c d包围圈”的战争,是日 本为抵御美、英、中、荷四国对 本国造成的威胁而不得不进行的保卫战。 关于这种思想, 1 8 9 4 年4 月2 3 日, 羽田 孜前首相在 “ 终战纪念日” 上对记 者有如下谈话。 “ 太平洋战争确是给很多国家带来了麻烦,也给本国人民造成 了 伤害。 但是,发动那场战争为的是打破 a b c d包围圈 对日 本的威胁, 遗憾 的是, 对此国 际社 会 没有理解。” 。日 本右翼学者中 村集在其“ 大东 亚战争的 起因”的演讲中也谈到了“ a b c d包围圈”对日 本的威胁。他说: “ 日 本在美国 的经济压迫下,资源日 益枯竭, . , 而且, 美国和英国还煽动荷兰,不向日 本出售物品. , 二。 , 在此形势下,日 本不得不向南方挺进以 获取资源。也就是说, a b c d包围 圈 的 封锁越来越加剧。” 。在这 一演 讲中,中 村聚还发 表了 他 对 中国的不满,胡诌“ 中国自日俄战争以来,虽然依靠日 本从俄罗斯手中夺回了 满洲,但中国不仅不感谢日 本,而且还开始排斥日 本,拉拢美国、英国一道排 日。”。 0 江口 圭一: 日 本的 侵略与日 本人的战争观 ,岩波书店,1 9 9 5 年,第2 5 页. 。 【 日i历史 研究委员会编、东英译: 大东亚战争的总结 ,新华杜出版,1 9 9 7 年,第3 9 页。 . 【 日】历史 研究委员会编、 东英译: 大东亚战争的总结 ,新华社出版,1 9 9 7 年,第5 1 页。 第二章自由主义史观的主张及其批判 2 . 1 . 2 “ 自 卫论” 批判 一般说来,“ 自 卫论”是1 9 4 1 年日 本对美开战之前在一伙法西斯分子的鼓 噪下兴起的歪论,是军部和日本政府为发动侵略战争而编造的谎言,这种论调 完全违背史实, 不堪一击。 当时, 美、英、中、荷四国并未构成对日 本的威胁。英国由于德国已 经占 领法国和北欧诸国,希特勒为实施横渡海峡的计划,昼夜不停地对英国狂轰滥 炸,正疲于应战,已经无暇顾及其在亚洲新加坡、马来亚、缅甸的殖民地,对 日 本构成威胁一说难以成立。荷兰则早在1 9 4 0 年5 月不敌德国机械化装甲 部队 的闪电战而全境沦陷,从而实际上也退出了在远东地区的角逐,荷属印尼殖民 地陷入混乱状态,所谓对日 本威胁更是不攻自 破。美国地处北美,与日 本有浩 瀚的太平洋相隔, 且在 1 9 4 1 年 1 2 月7日日 本突袭美国在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 港以前,美国尚未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力回避卷入战争是美国多数民众的 想法。 中国则自1 9 3 7 年7 月卢沟桥事变以 后进入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 到1 9 4 1 年前后,日 寇的铁蹄已经踏破中国半壁江山,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 武汉、 长沙、 太原等中国内地大中城市尽落魔掌,国民政府被迫三易首都,半 数以上的中国民众呻吟在日 本的刺刀统治之下,被日军如此蹂铺的中国,反倒 被说成是构成对日 包围圈的成员之一,简直是无稽之谈1 不难看出,“ 自 卫论”是把日 本置于受到威胁而奋起自 卫的位置上的,然 后以本国受到威胁为理由,为出兵侵占 他国领土和资源寻找根据。这种说辞纯 属子虚乌有,空穴来风。昔日的军国主义者曾 用它蒙蔽日 本民众,今天的自由 主义史观论者又想用这些陈词滥调混淆视听,蒙蔽民众! 但是,历史已 经证明 并将继续证明,一切煞费苦心的谎言只能归于徒劳。 第二节关于 “ 殖民地解放论” 2 . 2 . 1 所谓 “ 殖民地解放论” 自由 主义史观在喧嚣所谓的“ 殖民 地解放论”时诡辩说,当时日 本武装侵 略并占领亚洲国家的日的是将这些国家从西方宗主国的殖民地统治中解放出 来,从结果上看,日 本的殖民地统治也有好的一面,比如给朝鲜、中国台湾和 第二章自由主义史观的主张及其批判 东北的经济带来了发展等。 此类言论俯拾皆是。中村集在谈到大东亚战争的意义时,言辞荒谬到了极 点。他说:“ 事实上,如果没有那场战争,那么自 德川时代初期开始的西方长 达 3 0 0年的 殖民 地统治, 将会继续下去,人们仍会生活在奴隶般的和平之中。 白人继续进行殖民统治,与通过战争付出牺牲获得独立,这两者之间哪一个更 好呢? 日 俄战争之际,日 本曾 经赶走了俄罗斯. , . 而今,日 本实现了促 使整个东南亚独立的结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日 本己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 命。如果没有大东亚战争,那么东南亚国家或许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得 不屈从于殖民 地统治。” 。日 本学士 院 会员总山 孝雄在其 从弱肉 强食到 平等 共存时代的演讲中也有类似的言论。他说: “ 为了实现种族平等,终于发生 了大东亚战争 在这种情况的推动下,东南亚各国主张享受与白人平等权 利的激情终于高涨起来了,白人也无力抵抗,便允许它们独立 我们可以 自 负 地说, 促其实 现这一进步的 是我 们日 本民 族作出 牺牲的 大东 亚战争。” 。 2 . 2 . 2 “ 殖民地解放论” 批判 殖民 地是早期西方殖民 扩张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新加坡、 马来西亚、缅甸、印 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支那等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确实处 于英、美、荷、法等西方国家的殖民 统治当中,而这种统治主要是领土和经济 上的占 有。殖民地的解放运动必然是建立在殖民 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 成熟的基础上的自 发运动,而非凭借外力而成。因此,“ 殖民地解放论”并无 有力根据,关于东南亚国家的解放得力于大东亚战争的说法更毫无真理性可言。 首先, 没有任何国 家将解放东南亚殖民地的使命委托于日 本,而事实是当 英、法、荷等殖民 地宗主国陷入欧洲战场,无暇顾及东南亚殖民地之时,日本 趁人之危, 使用武力夺取他国殖民地,担任了新的殖民统治者。这与解放殖民 地、为殖民地争取独立完全不同。 其次,日本在夺取殖民地期间,对他国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掠夺 他国 财产和资源。由 于日 本的 侵略,中国军民伤亡 3 5 0 0万人, 直接经济 1 0 0 0 亿美元。侵占东南亚期间,制造新加坡大屠杀事件,使菲律宾 1 1 1万人因这场 【 日】历史研究委员会编、东英译: 大东亚战争的总结 ,新华社出版,1 9 9 7 年,第5 3 页。 【 日】历史研究委员会编、东英译: 大东亚战争的总结 ,新华社出版,1 9 9 7 年,第6 1 . 6 2 页。 第二章自由主义史观的主张及其批判 战争 死 亡, 使越南 饿 死了2 0 0万 人。 。此外,中国 、 朝 鲜、 台 湾等 地的 很多 妇 女被日 本军队强征为慰安妇,为日 本军人服务,对亚洲妇女的身体和心灵造成 了巨 大的 伤害。日 本还强行从占 领地抓走劳工,强迫其在当 地或日 本国内 从事 奴隶般的残酷劳动。 如此等等,罄竹难书。 再次, “ 殖民统治带来殖民地经济发展”完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说辞。谁 都清楚,事实上恰恰相反,日本对殖民地的投资,完全是为了对殖民地进行更 加长期的深层的榨取,而不是为了当地人民的福利,投资与战争造成的损失和 掠夺走的财富资源不成比例. 因此,把日本对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侵略说成是一场殖民地解放运动,是 极其荒谬、完全站不住脚的。其目的无非是掩盖日 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侵略 事实。 第三节关于 “ 同罪论” 2 . 3 . 1 所谓 “ 同罪论” 自由主义史观在说明其所谓 “ 同罪论”的根据时,喋喋不休地反复强调 2 0 世纪以来日本对亚洲各国行使武力的行为与十五、十六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而进行的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属于同一性质,因此国际 社会不应该只要求日 本认罪,日 本也没有必要为其行为认罪和赔偿。 例如,电气通信大学教授、自由主义史观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西尾干二狡辩 说:“ 不应该把日本统治朝鲜与德国的犹太人问题相比,而应与英国统治印度、 法国 统治印 度支那、 荷 兰统治印 度尼西亚相比 ,因 为 其性 质和时间 相同。” 。 2 . 3 . 2 “ 同罪论” 批判 客观地说, “ 同罪论”所提到的近代以来列强的殖民史、侵略史是有根据 的,因此,对这种行为都应该反省或认罪。但是,这并丝毫不能成为日 本摆脱 侵略战争责任并 “ 不认罪”的理由。 参见汤重南等著: 强国 之鉴 ,人民出 版社, 2 0 0 7 年4 月,第1 5 3 -1 5 4 页。 日】历史研究委员会编、东英译: 大东亚战争的总结) ,新华社出版,1 9 9 7 年,第3 1 8 页。 第二章自由主义史观的主张及其批判 首先,同样的殖民侵略行为,也有目的和程度的不同。与西方早期资本主 义国家的殖民地统治相比,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不仅是为了掠夺东南亚国家的 领土和资源,而且更是对日 本自 古以来就存在的 “ 神之国”的观念的大规模实 践,是日 本为实现神国领导的“ 大东亚共荣圈”而做出的毫无人道的疯狂举动, 在侵略的规模、残忍 程度上,至少在东亚的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例。就人类的常 识而论,同样的刑事犯罪,也有程度不同。罪大恶极的要判死刑,轻的可判有 期徒刑,再轻的也许刑事拘留就可以了,不可能按一个标准处理。从战争犯罪 的角度看,无疑应该处以日 本以最重的刑罚,而不应该与其他 “ 犯罪者” “ 同 罪”。 其次,德国是二战的另一个战争策源地, 但是战败后对待被害国和国际社 会的态度却得到赞许。德国领导人在被杀害的 犹太人墓前的真诚忏悔与道歉, 换来的不是世人的鄙视,而是谅解和尊重。1 9 8 9 年9月 1 日,科尔总理在西德 国会上有如下演说: “ 我们对以德国人的名义、由德国人亲手给人类和各国人民 带来的无法形容的灾难表示谢罪。只有讲真话才能医治战争创伤,才能带来和 解” 。 .自 由 主义史观的“ 同 罪论” 者们不可能理解科尔的思想境界, 或许是狭 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作祟,使他们根本就不想去那样理解。 可见, “ 同罪论”实际上是想拉上与日本有类似殖民侵略历史的国家及其案 例,借以避重就轻开脱自己的战争罪责.但是, .事物的本质往往会随着量变而 发生质的 变化,日 本的战争犯罪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案例 第四节关于 “ 自虐论” 2 . 4 . 1 所谓 “ 自虐论” 自由主义史观认为,战争已 经成为历史,现今的日 本不断承认过去的错误, 向受害国道歉,并在历史教科书中写明过去的罪行,是一种自虐的表现,对青 少年是有害的。 右翼学者、青山学院大学法学系教授佐藤和男在其 东京审判与国际法 演讲稿中,把日本国民中部分对战争责任持反省态度的历史观归结为日本政府 。江口圭一著、杨栋梁译: 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 ,天津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第2 4 0 页。 第二章自由 主义史观的主张及其批判 的 无条 件投降 、 盟军占 领期间的 新闻 检查 制度和东京审判的 强制性. 。 西尾干二在 国民的历史中,认为近代以来的日本历史包括 “ 光明面” 和 “ 黑暗面”,而过于强调 “ 黑暗面”,是一种自 虐行为,会伤害国民的自 尊, 应该树立 “ 自 尊史观”,重点伸张光明面。 2 . 4 . 2 “ 自 虐论”批判 “ 自 虐论”之所以产生于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是由于长期处于繁荣状态的 日 本经济的 大幅 度下 滑后给日 本国民 长期保持的 心理优势带来了 沉重打击, 促 使原本在战败后就没有彻底反省的日 本人,很自 然地把这种压力转移到了对国 际社会的 不满上。由 于经济衰落造成的自 卑心理使日 本人对待战争问 题的 看法 更加扭曲。佐藤和男的言论是把具有良知的日本国民的反省态度说成是外力强 迫的结果, 而非自 觉行为。 西尾的言论则处于一种对本国 丑恶的 近代史的无奈, 是一种缺乏民 族自 信的表现。 “ 自 虐论”的 错误在于它完全站在了的 立场上,裹读了历史问题在国家前 途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历史问题是原则问题,对于历史问题中的是与非必 须态度明确。日 本政府有义务将大东亚战争的真实面目 客观地展现给日 本国民, 尤其是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这样才能使后代吸取前人的教训,正确认识历 史,避免重 蹈覆辙二 同时, 妥善处 理历史问 题是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 基础。 纠 正错误,承认历史不是 “ 自虐”行为,而是国家自尊、自 信的体现。 第五节关于 “ 东京审判强加论” 2 . 5 . 1 所谓 “ 东京审判强加论” “ 东京审判强加论”否认东京审判的正义性,认为要求日本承认战败并承 担战争责任是战胜国 对战败国的强制性命令。 本来,战后日 本史学界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东京审判史观”,而 “ 东 京审判强加论”的出发点就是向这种观点挑战。前海军少佐、东京审判资料出 版发行会编撰委员富士信夫在其 我所见到的东京审判消除 东京审判史 。 【 日】历史研究委员会编、东英译: 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争 ,新华社出版,1 9 9 7 年,第2 7 2 - 2 7 3 页。 第二章自由主义史观的主张及其批判 观, 一文中,对东京审判史观做了如下概括,即 “ 法庭作出的判决内容全是正 确的。 从满洲事变开始到大东亚战争结束,与日 本有关的各种事件、事变和战 争,都是在被告们共同预谋的基础上,由日本发动的妄图夺取和统治东亚及南 方各地的侵略战争。在战前和战后进行过程中,日本采取的各种行为、行动都 是 恶行”。对此,他的看法是:信奉东京审判史观的人都是明哲保身或对 东京审判“ 真相” 一无所知的 人. 。 东京大学冥府教授小倔纯一郎 在其 剖析 战败国史观的演讲中,也给 “ 东京审判史观”下了“ 东京审判史观是这 样一种史观1 9 2 8 年以 后的日 本对外政策和外交方针,简言之是侵略性的、 违反道义的”定义,而他的观点则是:东京审判做出的判决完全不正确,大东 亚战争并不是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 右翼学者企图从各个角度否认东京审判,如质疑审判证据的真实性和从国 际法角度否认审判法庭的合法性。在质疑审判证据的真实性方面,最为突出的 就是否认南京大屠杀。日 本拓植大学讲师田中正明在于1 9 8 4 年6 月出版的一本 名为( 1, 南京大屠杀“ 之虚构 。的书中想把南京大屠杀从历史上一笔勾销, 并在 其名为 虚构的 “ 南京大屠杀” 的演讲中说道: “ 从 1 2 月1 3日 到年2月9日 的1 8 天里 杀 人只 有4 9 起。 在哪 里也算不上大 屠杀。” 。并 且说南 京大 屠杀是为了东京审判而捏造的谎言。除此之外,右翼势力还企图从国际法的角 度否认审判的合法性。他们认为,东京审判中提到的 “ 破坏和平罪”在当时的 国际 法中并不存在,因此对日 本的 宣判也是没有法律根据的。 2 . 5 . 2 “ 东京审判强加论” 批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远东国 际军事法庭自1 9 4 6 年5 月至1 9 4 8 年1 1 月对日 本战犯在东京进行了审判。东京审判史观是日 本右翼学者对认同东京审判结果 的学者的历史观的概括,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否认东京审判合理性及合法性并欲 极力摆脱其对日本社会造成的影响。但是,东京审判的正义性是无可辩驳的, 说它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审判是无理的。 首先,如果 “ 东京审判强加论”者认为东京审判是不合理的,为什么没能 在审判的过程中进行有力的申辩呢?反而在审判后,由于在国际社会的活动频 甲参见 【 日】历史研究委员会编、东英译: 大东亚战争的总结 ,新华社出版,1 9 9 7 年,第3 8 6 - 3 8 7 页. 。【 日 】田 中正明著:犷南京 大屠杀” 之虚构 ( 中 译本) , 世界知识出 版社,1 9 8 5 年。 。【 日】历史研究委员会编、东英译: 大东亚战争的总结 ,新华社山版,1 9 9 7 年,第3 6 4 页。 第二章自由主义史观的主张及其批判 频受阻, 才想到要归咎于东京审判, 要为东京审判翻案, 这无疑是荒谬的。“ 东 京审判强加论”者没有看到国际社会对日 本政府的不满是因为日 本在战争期间 犯下的罪行和对战争反省的缺失,而是荒诞地认为战后日 本在国际社会的艰难 处境是由东京审判带给日 本的 “ 恶劣影响”造成的。 其次,远东军事法庭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一方的1 3 个成员国组成 的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并不是哪一个国家随意强加给日本的,而是国际社 会对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灾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防灭火知识培训简讯课件
- 森林管护培训课件
- 森林消防知识培训
- 森林安全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2.1住宿革新乡宿品牌的打造与推广2024040376课件
- 2025年新闻媒体行业编辑岗位招聘笔试预测试题集
- 2025年PMP项目经理认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设计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解题技巧
- 2025年边防巡逻员招聘面试常见问题与答案
- 《分娩指导及助产技巧》课件
- 图像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洞察分析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JTGT 3832-2018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说明部分
- (新)旅行社部门设置及其职责
- 酒店会议服务标准流程作业指导书
-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 第3版 教案 -第12讲 网络防火墙
- 第一响应人应急培训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 《认识感官》课件
- 工程伦理课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