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研究.pdf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研究.pdf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研究.pdf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研究.pdf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b s t r a c t t l 奄e a r l yr e f o r m g r o u p m e r c a n t i l i s mh a db e e np r e s e n t e da tt h el a t e o ft h e1 9 m c e n t u r y w h e nt h eo l de c o n o m i c t h i n k i n gh a dc o l l a p s e da n d t h e n e wo n ed i d n 7 tb eb u i l t d u r i n gt h e 仃a n s f o 珊a t i o nf l o ma na g r i c u l t u r e c o u n t r y t oa ni n d u s t r y c o u n t r y i t s e v o l u t i o na n di t s p r o b ei n t ot h e m o d eo fm o d e mp r o d u c t i o nm a n i f e s tt h a tt h e e a r l yr e f o r m g r o u p s m e r c a n t i h s mi s g r e a ti m p o r t a n tt o t h ef r a m eo ft h em o d e me c o n o m i c t h i n k i n g t b s u p p o r tt h i st h e s i s ,c h ep a p e r i sd e v e l o p e di n t of o u rm a j o r p a r t s : t h ef i r s tp a r ta n a l y z et h ec a u s e st h a tt h em e r c a n t i l i s ti d e a so ft h e e a r l y r e f o r m g r o u pa p p e a r e d i nm o d e mc h i n a it h i n k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 i n t e m a t i o n a l t r a d ea n dt h er i s es u d d e n l yo fm o d e r nc o m m e r c i a lc a p i t a l i s i t s e c o n o m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t h i n k i n go f j i n g s h ia n df o r e i g na f f a i r si s i t s t h o u 曲tb a s i s t h es e c o n d p a r t t a k e sa s w e e p i n g v i e ? 、vo ft h e p r o c e s s o ft h e m e r c a n t i l i s ti d e a s f b r ma n de v o l u t i o n t h em e r c a n t i l i s ti d e a sm a d ea s t a r ea t1 8 6 0 s 柚de n d e da t1 8 9 0 s i ta d v o c a t e dt h a tf a m p f o d u c t sm u s t b ec o m m e r c i a l i z e d t | | l e ni ta d v o c a t e dc o m m e r c em u s tb em o s tl o f t y i 弋i n a l l ) - i td i s c o v e r e dt h ei m p o r t a n c eo f t h em o d e r ni n d u s t r y s oit h i n ki t e x p e r i e n c e d s u c ha p r o c e s s a si n i t i a lf o r mt o r i p ec o m p l e t e l y t o s e l f 0 v e r t u r n t h e 也i r dp a r tm a k et h ee n l i 曲t e n m e n ta st h ea n 舀eo fv i e w ,o nt h e f b u n d a t i o nt h a tc o n l bo u it h em e r c a n t i l i s mi d e a s b a s i c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 p u tt h em e r c a n t i l i s mi d e a si n t ot h eb a c 蚝r o u n d o f s o c i e t y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 w ec a nf o u n dt h eg r e a te n l 谵h t e n m e n ta f i e c to ft h em e r c a n t i l i s ti d e a so n e c o n o m i cv a l u e s ,m a c h i n eb u 订d i n g ,i n d u s t r i a le c o n o m y t h i n k i n ga n dt h e t h e o r yo ft h ei n t e m a t i o n a l t r a d e t h ef i n a lp a r tm a i n l ys u m u p h i s t o r i c a le x p e r i e n c ea n ds u m m a r i z em e r e a l i t yi n s p i r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t h e e a r l yr e f o r m - g r o u p m e r c a n t i l i s ci d e a st h e m e a n i n g o f 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儿 引言 早期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包括冯桂芬、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陈炽等人,在中国近 代历史上形成了一个倡言“变法自强”、“裕国富民”的知识群体。 他们不满足于地主阶级改良派和洋务官僚集团“徒袭其皮毛”。的变革,主张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文化全方位的向西方学习。他们 有了对君主、民主、君民共主利弊的讨论,有了对中西文化优劣的 比较,也看到了西方列强强大军事力量背后“以通商为大经,以制 造为本务”罾的“立法之大旨本源”。这一“大旨本源”就是本文 所要讨论的、为早期维新派所倡导的重商思想。 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是一个为学界所广泛讨论的话题。尤其是近 年来出于对中国当代经济改革成果、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走向判定的 需要,我们对它的研究更是显得如火如荼。从对其兴起背景的分析 到对其基本内涵的梳理,从对其基本特征的概括到把它与西方重商 主义进行对比性研究,应该说,在静态层面上,我们对早期维新派 重商思想的研究是近乎完善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们其实不 自觉地忽视了对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进行动态的研究,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那么它与同 时期存在的其它社会思潮(洋务思潮、民族主义、经世致用思想等) 有何关系? 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怎样? 值得我们研究。 。王韬:*;16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27。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2 年。7 3 。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55。 。主要相关研究论著有李陈顺妍:晚清的重商主义运动*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 期( 上册) ,1 9 7 2 年7 月;王尔敏:商战观念与重商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集刊,第5 期,1 9 7 6 年6 月;黄克武:清季重商思想与商绅阶层的兴起,思与言, 第2 1 卷第5 期,1 9 8 4 年1 月;李普国、韩淑颖: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的重商主义思想, 吉林大学学报( 哲社版) ,19 63年第4期;王笛:晚清重商主义与经济变革,上海 社会科学学术季刊*,1989年第4期;张能政:论早期改良派的经济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5期;赵晓蕾:近代中国重商思想评析,学术月刊,1992年第5期;张步先:论早期改良派的重商主义思想,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冯筱才:从“重商”走向“轻商”一一晚清重商主义再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1 第二,我们在对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时, 只是简单地把他f f j * h 同的主张加以整合,总结为几点( 比如1 9 9 8 年 出版的由吴雁南等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一书中,就把早期 维新派重商思想的内涵归结为富国富民思想、贸易差额论、商战论、 商学教育等四个部分) ,造成我们很容易接受这样一个假象,即认为 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是一蹴而就、凝滞不前的事物。殊不知,早期 维新派重商思想从1 9 世纪6 0 年代初发轫至9 0 年代末终结,其内涵 和外延都有着较大的演变。对它进行纵向地动态梳理,十分必要。 第三,我们以往在对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进行研究时,都是仅 就重商思想谈重商思想,而没有把重商思想放在历史大背景中去分 析,也没有把重商思想放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去做纵向比 较。这导致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无法对早期维新派重商思 想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作一恰当定位,也无法估量早期 维新派重商思想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介于以上三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对 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本身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把早期维新 派重商思想放到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这一历史大背景中去,重点分析 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形成过程中作用,突显其 历史意义,把握其历史特征。只有这样,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才会 更加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兴起背景分析 了解西方政治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在出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 行科学分析的理论之前,是重商主义对现代生产方式作了最早的探 讨。作为在当时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商业资本的意识形态,重商主义 研究的虽然仅局限于流通领域,但它却对于旧生产方式的消退,新 生产方式的勃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趣的是,在1 9 世纪后半期, 当中国在西方列强大炮的冲击下被迫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 会转型的时候,关于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的最初发展形式竟也是具 有重商色彩的重商思想。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历史的巧合呢还 。马克思:h 资本论( 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5 3 年。3 7 7 。 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当代中国经济史学家吴承明在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的转变 一文中写到:“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有没有普遍规律? 有人认为历 史是研究个别的、一次如此的东西,不可能有普遍规律。在欧洲长 期占优势的新康德主义和历史主义都是这种观点。但自维柯到黑格 尔、马克思的历史哲学都认为有普遍规律,从孔德到涂尔于、韦伯 的社会学也认为有普遍规律,我认为,单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的 转变说,各国有不同的道路、不同模式”,但至少有一条可说是普遍 规律,“即都是起于市场扩大,由商业革命导致工业革命,或者说,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决定生产。” 的确,世界经济发展史充分证明, 没有市场这一生产要素的存在,近代工业化的任务根本无从实现。 世界上不存在不依赖于市场的商品生产,也不存在从非市场领域孕 育而出的近代工业化。 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的提出似乎再次印证了这历史发展规律。 他们积极主张扩大对外贸易,主张以商业为中心擘画整个国民经济 的发展,其结果必定是一个重新整合的市场的出现和由此产生的资 本原始积累和自由劳动力大量涌现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出现。而这 些因素的出现恰恰又正是中国在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 会转型,完成近代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所以说,早期维新派 重商思想的提出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当然,除了与世界经济发展所共有的一般规律相吻合外,早期维 新派重商思想在中国的兴起还有其特殊的原因。 ( 一) 经济环境 如果说在哲学、政治学等领域,学人有超越时空界限的能力而 无限遐思的话,钟情于经济学的人却无论如何享受不来这份洒脱。 作为一门极具工具性的社会学科,经济学家关注的只能是现实经济 状况,经济思想凝聚的也只能是他们对现实经济状况的客观思考。 所以,要探讨一个时代出现的一种经济思想,我们首先就必须去看 看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在一种怎样的经济环境当中。 。吴承明: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 0 0 3 ,( 3 ) :5 1 。 表1 - 2 主要商品出口量值:1 8 6 7 年一1 8 9 4 年f 掌岔:游芡历j 。 年份 各种年幺幺茶 草帽鞭糖棉花总值 1 8 6 71 4 ,7 5 0 ,0 1 63 1 ,1 2 2 ,6 0 22 8 ,0 1 84 1 6 ,3 5 84 1 2 ,9 9 5 4 6 ,7 2 9 ,9 8 9 1 8 6 82 2 ,4 6 1 ,0 4 23 3 ,2 5 2 ,0 6 0 3 4 ,9 9 54 0 5 ,8 6 25 2 5 ,8 3 35 6 ,6 7 9 ,7 9 2 1 8 6 91 7 5 3 9 ,8 7 63 3 ,2 0 3 ,4 0 16 9 ,6 1 33 8 2 ,8 5 99 3 0 ,6 6 75 2 ,1 2 6 ,4 1 6 1 8 7 01 9 ,3 0 6 ,0 7 32 7 ,4 4 2 ,6 9 46 6 ,8 4 61 ,0 6 2 ,1 0 52 9 7 ,1 9 04 8 ,1 7 4 ,9 0 8 1 8 7 12 2 ,7 4 4 ,8 4 23 6 ,0 1 2 ,3 6 61 8 ,9 6 61 0 0 1 9 4 41 1 5 5 1 45 9 ,8 9 3 ,6 3 2 1 8 7 22 5 ,0 9 0 ,7 5 04 0 ,2 8 3 ,6 6 71 4 7 1 9 31 ,3 5 3 ,7 5 66 4 ,5 2 66 6 ,9 3 9 ,8 9 2 1 8 7 32 5 ,3 3 7 ,5 9 53 5 ,1 9 9 ,1 6 21 6 1 ,9 0 61 ,6 2 9 ,4 1 72 0 4 ,9 0 76 2 5 3 2 ,9 8 7 1 8 7 41 9 ,8 5 9 ,2 3 53 6 ,8 2 6 ,0 1 l2 2 3 ,3 4 71 ,2 6 7 ,6 5 97 6 1 ,1 8 55 8 ,9 3 7 ,4 3 7 1 8 7 52 0 ,1 0 7 ,2 7 83 6 ,6 9 7 ,5 1 24 2 2 ,1 7 71 ,6 0 9 ,1 7 93 2 2 ,5 6 95 9 ,1 5 8 ,7 1 5 1 8 7 63 0 ,9 0 8 ,1 9 93 6 6 4 7 ,9 2 64 1 7 ,4 5 72 ,3 1 6 ,4 0 13 9 3 ,5 0 87 0 ,6 8 3 ,4 9 1 1 8 7 71 7 ,6 2 3 ,0 7 33 3 ,3 3 2 ,3 8 76 1 9 ,1 3 53 ,9 2 5 ,3 1 63 2 9 ,7 8 15 5 ,6 2 9 ,6 9 2 1 8 7 81 9 ,8 2 9 ,6 9 93 2 0 1 3 ,1 8 47 9 5 ,0 8 81 ,8 6 4 ,7 5 62 3 6 ,8 1 75 4 ,7 3 9 ,5 4 4 1 8 7 92 3 ,0 0 5 ,9 4 73 3 ,2 7 1 ,7 3 99 6 4 ,2 8 02 ,2 2 3 ,8 8 21 2 3 ,2 4 85 9 ,5 8 9 ,0 9 6 1 8 舯2 2 ,9 9 0 ,3 4 13 5 ,7 2 8 ,1 6 91 ,2 2 7 ,6 7 03 ,2 6 3 ,8 8 91 8 0 ,0 7 16 3 ,3 9 0 ,1 4 0 1 8 8 12 0 ,1 2 4 ,1 5 73 2 ,8 9 0 ,2 6 81 ,3 6 3 ,9 8 42 5 8 4 ,0 0 02 2 8 ,0 7 65 7 ,1 9 0 ,4 8 5 1 8 8 21 7 3 3 4 ,6 0 13 1 3 3 2 ,2 0 71 ,4 8 9 ,5 9 63 ,1 0 3 。3 7 74 0 4 ,4 0 55 3 ,6 7 3 ,1 8 6 1 8 s 31 7 ,4 7 0 ,6 0 】3 2 ,】7 4 0 1 51 ,4 6 6 ,2 1 93 ,8 0 ,9 7 22 4 1 ,0 2 65 5 , 5 3 ,8 3 3 1 8 8 41 6 ,4 5 6 ,6 7 , 52 9 0 5 5 ,1 4 21 ,9 5 3 ,9 1 73 ,8 6 0 ,0 8 86 1 4 ,7 0 15 1 ,9 4 0 ,5 2 3 1 8 8 51 3 ,5 7 0 ,0 5 73 6 ,2 6 9 + 0 4 01 ,8 7 4 ,3 0 41 ,8 8 5 ,6 0 3 7 1 7 ,4 8 95 0 ,3 1 6 ,4 9 3 1 8 8 61 9 2 0 1 ,0 5 23 3 ,5 0 4 ,8 2 02 ,0 8 9 ,1 8 51 ,6 8 3 4 8 65 2 3 ,3 8 05 7 ,0 1 0 ,9 2 3 1 8 8 72 0 ,7 4 0 ,7 3 83 0 ,0 4 1 ,1 0 03 ,7 3 8 ,3 1 01 ,8 6 9 ,5 8 3 6 7 7 ,6 6 05 7 ,0 6 7 ,3 9 1 l s 船2 0 ,0 7 0 ,7 3 83 0 2 9 3 。2 5 11 ,粥9 ,8 4 22 ,4 8 9 ,9 8 92 ,2 2 8 ,2 8 45 7 0 7 2 ,1 0 4 1 8 8 92 4 ,7 9 6 ,2 6 22 8 ,2 5 7 ,3 1 42 ,0 0 3 ,7 7 52 ,7 2 3 ,0 6 2 5 ,0 4 4 ,8 0 66 2 ,8 5 5 ,2 1 9 1 8 9 02 0 ,6 2 5 ,7 8 32 6 ,6 6 3 ,4 5 02 ,0 0 8 ,7 7 52 ,6 6 4 ,8 6 42 ,9 8 9 ,2 7 45 4 ,9 5 2 ,1 4 6 1 8 9 12 6 ,0 2 9 ,8 0 63 1 。0 2 8 ,5 8 41 ,6 0 5 ,2 3 4 2 ,5 9 4 ,4 6 03 ,8 4 1 ,1 2 96 5 ,6 9 9 ,2 1 3 1 8 9 22 7 ,3 2 2 ,9 1 32 5 ,9 8 3 ,5 0 0 2 ,0 5 6 ,8 5 62 ,0 7 3 ,4 0 25 ,0 8 9 ,3 6 16 2 ,5 2 6 ,0 3 2 1 8 9 32 5 ,7 8 8 ,4 8 93 0 ,5 5 8 ,7 2 32 4 2 9 ,0 7 92 ,3 1 8 ,7 1 56 。1 6 6 ,1 8 26 7 ,2 6 1 ,1 8 8 1 8 9 42 9 ,2 1 9 ,4 0 83 1 ,8 5 4 ,5 7 52 ,5 3 1 ,2 1 92 ,4 3 6 ,6 2 57 ,3 6 1 ,3 4 37 3 ,4 0 3 ,1 7 0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18 4 0 1 8 9 5 ) 北京:中华书局,1 9 6 2 年。16 0 6 - 1 6 0 7 。 6 其一,中西进出口贸易总值急剧扩大,中国出超严重。6 0 年代 中期至8 0 年代中期,中西贸易较之以前虽略有增长,但洋货进口大 体上维持在七十年代开头的1 8 7 1 年的水平上。由此以后,中国对 外贸易的顺差局面便岌岌不可维持,逆差逐年增大。自1 8 8 7 年主要 洋货进口额接近八千万海关两之后,则扶摇直上,到1 8 9 4 年,七年 之间,迅速上升到一亿一千多万海关两的高度。西方工业品大量涌 入,已非中国原有自然经济所能抵挡。 其二,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口方面,如 果说1 9 世纪6 0 年代中期以前西方国家是靠鸦片走私来平衡中西贸 易的话,此阶段西方国家却的的确确是靠工业品的力量征服了中国 的自然经济体系。图中数据清晰表明,在此二十八年间,鸦片贸易 基本上停滞不前,其在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变小。而诸如棉 纱、棉布以及象郑观应所说的“进口杂货”罾等工业品却日益占据了 在进口货物中的主导地位。难怪薛福成说:“为中国计,宜设方略, 渐杜洋药来源,而劝导商民仿洋法织布纺纱,尤为第一要义。” 出 口方面,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茶叶由于受到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 的竞争,在国际市场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不增反减。而丝茶以外的农 产品,如大豆、草帽鞭等,在七十年代以后却相继进入了侵略者的 掠夺范围。 以上两点变化不是一种简单地变化,它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经济发 生质变的表征。我觉得它们至少昭示了如下内容:第一,中国逐渐 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国不进行经济变革,最终只能 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第二,西方工业品逐步征服了中国市场,中 国原有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己见瓦解,传统农业社会和经济 教条无法维系。 正值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早期维新派切身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薛福 成便说:“凡人用物,蕲其质良价廉,此情之所必趋,势之所必至, 非峻法严刑之所能禁也,非令名美誉之所能劝也,非善政温辞所能 导也。”固对西方经济学有较深了解的马建忠的一席话更是道出其中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18 4 0 - 1 8 9 5 ) 北京:中华书局,19 6 2 年。1 5 9 1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 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 8 2 年。5 8 6 5 8 7 。 。丁风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4 8 6 。 。丁凤麟、王败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4 2 0 。 7 弊病,他说:“中外通商以后,彼易我银之货岁益增,我易彼货之银 岁益减,而各直省之购炮械、购船只又有加无已。于是进口货之银 浮于出口货之银,岁不下三千万。积三十年,输彼之银奚雷亿万! 宝藏未开,矿t l l 久闭,如是银曷不罄、民曷不贫哉! ”因而他们认 为,在中西贸易不可避免,而中国入超严重的情况下,中国要想自 强、求富,只能诉求于农业的商品化以及近代工矿、交通运输业的 发展。“重商”政策势在必行。 2 、中国近代商业资本的勃兴 郝延平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商业革命一书中断言:“在十九世 纪,中国同西方的贸易促进了商业资本主义的成熟,由此构成了一 场商业革命。”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尚存有较大争议。但有一点 我们可以肯定,伴随着1 9 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一种新的经济 力量商业资本首先在中国近代经济变局中斩露头角。 新式商业资本在中国近代早期的勃兴主要体现在它的发展速度 上。众所周知,虽然“就历代经商经验本身而观,中国商人亦自保 有丰富之商界传统。行商坐贾,各有规制”g ,但在重农抑商思想的 影响下,中国自古商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是相当滞后的。“即使1 8 世 纪后期,新的经济力量在中国沿海骚动”蛐,但直到1 9 世纪2 0 年代 以后,在中西贸易的推动下,中国商业发展的势头才得以高涨。“港 脚”贸易的飞跃发展;旧的商业机构( 公行制度和英国东印度公司) 解体;货币存量的激增 ;商业信贷进入崭新的时代:鸦片贸易呈现 出它在全世界的重要性 ,这都表明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商业界孕育、 产生出的巨大力量。1 8 6 0 年以后,由于国内外和平环境的有利因素, 特别是因世界范围内的通讯革命而获得新的活力,中国商业加快了 它的发展步伐。据统计,在1 8 9 4 年全国1 1 3 ,7 1 9 万元全部资本中, 商业资本( 包括金融资本) 就有1 0 1 ,5 6 4 万元,占据了全部资本比重 。张岱年主编:采西学议一冯桂芬马建忠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 9 9 4 年。1 2 5 。 。郝延平:中国近代商业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 9 1 年。序。 。王尔敏:商战观念与重商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五期) 19 7 6 年。3 。 。郝延平:中国近代商业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1 年。3 7 7 。 。银元、银票、钱票、纸币等新武贷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反映了那个时期商业、贸易的 迅速发展。据郝延平先生估计,仅就银元一项,在1 9 世纪结束之前,它们的总额就可能超 过1 0 亿元。可见当时的商业经营规模。 。郝廷平:中国近代商业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1 9 9 1 年3 7 7 - 3 7 8 。 8 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它给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它关注现实, 讲求功利,注重实效,视天下兴亡为己任,充分体现了儒家积极要 求入世的价值取向。一般说来,社会平稳安定,封建专制统治强劲 有力时,经世观念就隐而不彰,藏而不露;一旦社会危机四伏,封 建专制统治衰弱,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之际,经世意识就会活跃起来。 “正象是暗者不忘言,痿者不忘起一样”。嘉道以降,中国社 会内部危机重重;悲风骤至,西方列强又挂帆东行,咄咄相逼。深 重的内忧加上曰亟的外患,使沉寂的晚清学术界再也无法保持平静。 一部分先觉的士大夫愤然丢却令人窒息的故纸堆,重新把目光投向 现实社会。他们要匡济天下、重整河山。于是,蛰伏以久的经世致 用思想重新活跃起来,再度复兴。 早期维新派是经世致用思想的承继者。他们赓续着鸦片战争前 后陶澍、龚自珍、魏源等人持有的经世态度,“决然舍其所学”,“慨 然欲为经世实学”。 他们关注夷情、批判现实,认为中国“特彼知 人才之众,而不知所以养人才以为我用;知土地之广,而不知所以 治其土地以为我益;知甲兵之强,而不知练其甲兵以为我威;知财 力之富,而不知所以裕其财力,开源节流,以出诸无穷而用之不匮; 知法度之美,而不知奉公守法,行之维力,不至视作具文”锄;他们 讲求事实,倡言变革,坚持“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信念, 认为中国既“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若 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于危弱,而终无以自强。” 所以,中国自应 变法自强,采西学、改科举、兴商务、创议院、遣公使、开矿山、 修铁路,一一加以举办。 早期维新派的这种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使他们能够成为时代风 气的开创者,能够超越地主阶级改良派和洋务派的“变法”主张, 在单纯的“船坚炮利”的认识基础上,从中国社会现实和西方社会 现实当中析出中外贫富强弱的本原。当他们认识到西方“富强之本, 。见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一卷)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 9 8 年。6 7 。 。张岱年主编:采西学议一冯桂芬马建忠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 9 9 4 年。1 2 3 。 。丁风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1 0 。王韬:* 巍啮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 0 0 2 年12 。 。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1 4 2 。 1 0 收有着必然联系。可以说,没有洋务思潮的滋养,就没有早期维新 派先进思想的提出。第二,早期维新派重商言论中明显有着洋务思 潮的痕迹。比如洋务派主张全面地发展工商业,“设机器自为制造, 轮船铁路自为转运”,勘察矿产,“择其利厚者次第开挖”,早期维 新派则提出要全面兴利,兴“贩运之利”、兴“艺植之利”、兴“制 造之利” ;比如洋务派提出“古今国势,必先富国而后能强” 的 观点,早期维新派也有“求强以致富为先” 的言论;再比如御史李 瑶等人极力倡导“商战”思想 ,郑观应则主张要与敌“决胜与商战。” 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显然是沿着洋务思潮中振兴商务这思想的 同一轨迹前进的。 二、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并非一蹴而就、凝滞不前的事物。它从1 9 世纪6 0 年代初期发轫到1 9 世纪末年终结为止,历经三十多年,在 内涵、外延上都有了较大的演进。综观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的基本 内容,它经历了一个由初步形成到完全成熟到自我颠覆的过程。 ( 一) 初步形成:农产品的商业化( 1 9 世纪6 0 年代至7 0 年代前期) 这一时期为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的起始阶段,代表人物是冯桂 芬。 冯桂芬是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性人物。在其所著 校郐庐抗议一书中,我们既可以读到他落后的一面,又可以发 现其许多闪光点。他一方面顽固坚持“复宗法”、“设义庄”,认为中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李文忠公全书- 奏稿,卷2 4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8 3 2 8 3 3 。 。丁风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5 4 卜5 4 2 。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李交忠公全书奏稿,卷2 4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1 3 4 9 。 。张岱年主编:g 采西学议一冯桂芬马建忠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 9 9 4 年。1 2 5 。 。“商战”二字最早由曾国藩于1 8 6 2 年提出。他说:“至秦国商鞅以耕战二字为国,法 令如毛,国祚不永。今之西洋,以商战二字为国,法令更密于牛毛,断无能久之理。” ( 曾国藩:复毛寄云中丞) ,( 曾文正公全书书札) ,卷1 7 ,沈云龙主编: 近代中国史料 丛刊续编) ,台北:文海出版社,l9 6 6 1 9 8 2 年版。1 4 5 5 l 一1 4 5 5 2 页。) 显然,曾国藩这里 所说“商战”指代的“商务”与“征战”还不具备后人所论“商战”的涵义。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 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2 年5 9 1 。 】2 与外通商而已。 薛福成和郑观应是此阶段重商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们思想成熟较 晚,却极具代表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他们不再纠缠于士、农、 工、商孰高孰低、谁本谁末的聚讼中,而是明确地把商业抬至最高 的位置。如薛福成所言:“夫商为中国四民之殿,而西人则恃商为创 国、造家、开物、成务之命脉。迭著神奇之效者,何者? 盖有商则 士可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可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可售其所作而 作益勤。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如郑观应所言:“商务者国家之 元气也,通商者疏畅其血脉也。”“商以贸迁有无,平物价,济急 需,有益于民,有利于国,与士、农、工互为表里。士无商则格致 之学不宏,农无商则种植之类不广,工无商则制造之物不能消。是 商贾具生财之大道,而握四民之纲领也。” 第二,为实现富国富民这一根本目的,主张全方位筹划商务。其 中包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主张贸易差额论、提出修改税则、 收回利权、兴办“商学”以及创办近代工商业等等。这些观点的形 成经过了早期维新派诸人的长期思考,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第三,提出“商战”思想。商战思想是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发展 的顶峰,是对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的一种归纳。在这一思想中,以 商业为中心的中西贸易、经济竞争被赋予战争意味,充分反映出了 当时人们急于振兴商务,以商务救国的思想。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商 战”思想其实囊括了近代以来历位思想家所有的兴利之道。它把农 业、工业、矿业、交通运输业加以综合考察,试图在中国构建一个 较为完备的富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商的至尊地位自不必言说, 难能可贵的是,撇开偏激的战争意味和浓厚的重商色彩,它可以说 就是一个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宏伟蓝图。我们参看郑观应在商战上 一文中列举的商战十目,它展示给我们的完全就是一个振兴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纲领。这个纲领把重商思想推到了顶点,更为重要的是, 这一纲领很明显地预示着一种思想的激变,一种由“商”而“工” 的升华。 。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2 9 7 。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 上册)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 上册)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 ( 上册)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l9 8 2 年6 0 4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 8 2 年。60 7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2 年5 8 9 。 1 5 ( 三) 自我颠覆:近代工业重要性的发现( 1 9 世纪9 0 年代 中后期) 这一时期是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的转型阶段,主要代表人物为薛 福成和陈炽。 在中国1 9 世纪的经济论著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 象,即“工”往往被附寄在“商”的概念中。当人们在称“商”时, 它指代的不仅是商业,而是容纳了手工业、工业、矿业,甚至商品 性农业的全部含义。这一现象与中国近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 处的尴尬境遇相对应,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一般。 当历史行走到1 9 世纪9 0 年代,这种情况开始有所改变。尽管在 重商思想成熟阶段早期维新派大都沉迷于“富出于商”之类的信仰 之中,唯商是尊,但商业毕竟不是物质生产部门。对于中国这么一 个近代工业刚刚萌芽的国家,一味强调依靠国际贸易来增加财富是 不现实的。如果说中国近代早期还能依靠出口农产品赢利的话,当 人们发现西方工业品的进口不可阻遏的时候,他们就不可能不去思 考关于生产的问题了。他们要积极实施“分洋人之利”,要使“出口 货多,进口货少”,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努力发展自己的近代工业。 就连思想转变缓慢的王韬都说:“特近日中国货物流通,但可以行之 于内地,而不能遍及乎外邦,则以制造之法未得其宜也。”固如果中 国“各色纸料、图绘、仪器、灯盏、各铁器等,一名一物,凡 有益于日用者,无不绳度曲中,动合自然。大而铁甲、兵轮、水雷、 渔艇、联珠、枪炮、棉花、火药、铅弹等,凡有益于军需者,皆能 制造,较之岁以数百万银钱托外洋定造者,其得失损益为何如? ” 对射懿疑采酣黧鉴矗氍磐篙垮凳二要落羹髦轷3 ;例。薹耄猁孺。 莘。萋爻塑悃i 蠹2 孺篙爵箭裂篓斧i 羹兰巨隆蛋;蹩鬻雀二 苻囊决具体问题上却有着惊人的见解。( 比如他对国际贸易的看法就非 当时一般人所能得出的。) 他对西方的观察以及他对西方经济学说的 理解使他坚信:“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何以致富?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 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l9 8 2 年。9 2 。 。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 8 7 年。1 4 6 。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 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 8 2 年。7 7 。 。王韬:侣j 蛔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 0 2 年。2 4 8 。 。张岱年主编:果西学议一冯桂芬马建忠集沈阳:辽宁人民 x 三、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启蒙意义 ( 一) 启蒙精神与启蒙思想 什么是启蒙? 对于这个问题,缘由启蒙“包括社会转型的因素, 政治体制的类型,知识的形式,实践和知识的合理化的方案,技术 的变化”哪等复杂内容,众人的观点竞无法一致。1 8 世纪的康德如此 回答:“启蒙就是人从他自己造成的不成熟状态中挣脱出来。所谓不 成熟状态就是指如果没有别人的指引,他就不能应用他自己的悟性。 这种不成熟状态,如果不是由于缺少决心和勇气去应用他自己的悟 性,那就是自己造成的。因此启蒙的箴言就是:敢于明智! ( s a p e r e a u d e ) 大胆地运用你自己的悟性! ”当代哲学大师福科却说,启蒙 “是一种态度的永恒的复活这种态度就是一种哲学的气质,它 可以被描述为对我们的历史时代的永恒的批判。”无论是康德的理 性的运用也好,还是福科对历史的永恒批判也好,它们其实都传递 给我们一种内在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人类得以自立的力量,是人类 从以往那种依附、受蒙蔽的状态中,独立运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一 切、判断一切的力量。在这一力量支使下,人们从各个角度去思考 着自我的存在与社会的存在,形成了他们自认为能使自己和社会形 成独立品格的思想。这各种思想我们称之为启蒙思想,这种内在的 力量,我们称之为启蒙精神。 启蒙时代,各种启蒙思想令人目不暇接,交相辉映。它们既共同 存在又相互斗争,既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又不免相互排斥。如在1 8 世 纪的欧洲,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唯理论与经验论、卢梭与伏尔泰 便都在这一狭小的历史舞台上展现着自己。而中国呢? 白1 8 4 0 年鸦 片战争以后( 尤其是在洋务运动兴起以后) ,思想界更始风起云涌, 真可谓是进入了一个“思想爆炸”的年代。纵观这段思想史,我们 都不禁要问,“为什么许多近代学者把作为启蒙思想家的康德与作为 非理性主义哲学代表人物的尼采、叔本华等量齐观、相互为用? 为 。( 美) 米歇尔福科:什么是启蒙? 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 店,19 9 8 年。4 3 5 。 。( 德) 康德:什么是启蒙? 哲学译丛,1 9 9 1 ,( 4 ) :3 - 6 。 。( 美) 米歇尔福科:什么是启蒙? 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 店,19 9 8 年。4 3 3 - 43 4 什么短短的十几年、几十年之间,两方数百年从文艺复兴、理性主 义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形形色色的哲学思潮、政治 思潮与文艺思潮都走马灯般在中国文坛上粉墨登场? 同样,近现代 之交,知识界与艺术界还有这样一个不可忽视的突出现象:人们对 文化、信仰范畴内的各种传统,无论是正宗的或是民间的、儒家的 或是宗教的都表现出超常的兴趣;而且很少有知识分子仅仅是皈依 于某一种信仰体系,从儒转佛、由佛折儒、儒释道兼而有之者大有 人在。这又是为什么? ”我们还要问,我们该如何去正确看待这些 思想? 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他们与这些思想的源头西方启蒙 思潮的关系又如何? 中国有无启蒙主义、中国启蒙运动到底是否从 属于西方的启蒙运动? 这些问题几乎苛刻,但要真正体认启蒙,这 又是非解决不可的。 卡两勒在起著作启蒙哲学中说:“启蒙思想的真正性质,从 它的最纯粹、最鲜明的形式上是看不清楚的,因为在这种形式中, 启蒙思想被归纳为种种特殊的学说、公理和定理。因此,只有着眼 于它的发展过程,着眼于它的怀疑和追求、破坏和建设,才能搞清 楚它的真正性质。”的确,对启蒙思想的总体把握毕竟不同于把其 问出现的个别学说作一简单的加法,我们需要把握的是不同启蒙思 想中表现出来的一致性,是启蒙时代体现出来的启蒙精神。无庸质 疑,这种启蒙精神便是理性的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理性是个随时代变迁而词义变化的词汇。在1 7 世纪的西方,理性指的是一切思维的至高点,其他的一切思想均是 通过演绎的方法由理性而派生出来的。它体现了绝对的先验性,它 就是真理王国。而到了1 8 世纪。也就是欧洲启蒙时代,理性概念的 意义发生了一种独特的变化。“理性不再是一切经验、揭示事物的绝 对本质的天赋概念的总和。现在,人们把理性看作是一种后天 获得物而不是遗产。它不是一座精神宝库,把真理象银币一样窖藏 起来,而是一种引导我们去发现真理、建立真理和确定真理的独创 性的理智力量。” 因此,我们不应再去寻求什么先验的理性的发现, 而应从现象出发,凭借理智的力量,去发现理性。由1 7 世纪的“理 。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 0 0 2 年。2 4 。 。( 德) 卡西勒: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 9 9 6 年。序言,5 。 。( 德) 卡西勒: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 9 9 6 年。1 1 。 性的发现”到1 8 世纪的“发现的理性”,虽只是词汇排序不同,期 间表达的内在意味却实在有着天壤之别。 介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再去看看启蒙时代涌现出来的各种“无理 头”思想,再去审视审视中西两场启蒙运动,在我看来,先前所有 的问题似乎己迎刃而解了。我们之所以苦苦挣扎在众多的启蒙思想 的泥潭中,之所以羞于中国启蒙主义的缺失,之所以在解释中国启 蒙思想时无法摆脱西方启蒙思想的阴影,关键就在于我们仍把理性 当作一种先验的东西,仍然认为理性只是中国近现代贤士从西方盗 来的,或者说是无法盗来的圣火。殊不知,在近现代的中国,志士 仁人们同样是在社会事实基础上用理智的力量去认识世界。或许他 们思想的原形来源于西方,但他们重新认识中国、认识西方、认识 世界的过程,无疑是个人思想不断分解、重建的过程,而这一过程, 正是理性功用的生动体现:它( 理性) 分解一切简单的事实,分解 所有简单的经验材料,分解人们根据启示、传统和权威所相信的一 切,不把所有这一切分解为最简单的成分,不把这些事物的信念和 见解分解为最终因素,它是决不罢休的。分解之后就开始建设。理 性不能在这一堆支离破碎的废墟前停步,它不得不从中建立起一座 新的大厦,一个真理的整体。固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启蒙思 想的时候,就决不能只关注它的深度与广度,重要的是,我们应该 从它的发展与变迁中阐明这种启蒙思想的巨大作用分析还原与 理智重建。 同样道理,我们在研究中国近代经济思想时,这一原则也必须遵 循。正如我国著名经济思想史家胡寄窗所说:“既然半封建半殖民地 时期传统的旧经济思想无所发展,而新引进的经济思想又只是其浅 显介绍,那末,对本时期经济思想的整理和总结,须采取与鸦 片战争以前不同的方法,亦即不能也不必要把总结的重点放在若干 新的、卓越的经济观点的爬梳上,应侧重分析各种新旧思想的斗争 演变过程,旧的如何消灭及何时消灭,新的如何发展传播及其早各 个发展阶段上的传播情况。”在这里需强调的一点是,我认为我们 研究的终极目标还不在于该经济思想的发展与变迁,而只是希望从 其发展与变迁中突出该思想在整个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所起的巨大 。( 德) 卡西勒: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 9 6 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