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专业论文)社会变革与美国东北部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整(18001860).pdf_第1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社会变革与美国东北部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整(18001860).pdf_第2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社会变革与美国东北部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整(18001860).pdf_第3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社会变革与美国东北部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整(18001860).pdf_第4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社会变革与美国东北部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整(18001860).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世界史专业论文)社会变革与美国东北部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整(18001860).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十九世纪上半期,美国工业革命在东北部地区率先启动。工业革命加快了该 地区城市化进程,同时带动了该地区交通革命的发生。经济和社会的这些巨变给 传统的农业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东北部地区的农民开始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形 成了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乳酪、果蔬等产品为特色的地区商品化农业生产;传统的 农民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也开始出现分化。本文梳理了这一时期该地区农业发展模 式转变和农民分化情况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特点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以外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东北部工业社会的兴起。这部分内容包括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新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这些变革对农业的影响。 第二部分:东北部农业发展的商业化趋势。这部分内容简略回顾了本地区农 业发展的历程,列举了影响商业化农业形成的土地资源、西部开发、市场因素等 内外原因并详细论述了本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农民的外流。这部分内容探讨了新形势下继续从事农业的农民的 生产状况和开始脱离农业的农民的社会处境。 关键词:社会变革东北部生存状态调整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r a g t d 丽n g t 1 1 ep e r i o do fa n t e b e l l 啪( 18 0 0 一18 6 0 ) ,l ei n d u 嘶a lr e v o l u t i o nt o o kp l a c e m 骶n o r t l l e a s to f 慨u 1 1 i t e ds t a t e s t h ei i l d u 删2 l lr e v o l u t i o na c c e l e r a t e d 妇p r o c e s s m a 越z 鑫t i o n 鞠dp 埒m o 把d “飘l er e v o 硪o l lo fn a 嚣s 筘删。心。髓e s e 瓤魉鼹d o 璐 e c o n o m i ca r l ds o c i a lc h a n g e sm a d e 舒e a ti i i l p a c t so n 也e 锄d i t i o i “m r a ls o c i e 谚o ft 1 1 e r e g i o n f a r m e r sb e g a l lt oc h a n g ea 鲥c u l t u r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a :c t e m s t h e ya d o p t e dt h e m 破e t o f i e n t a l 甜p 国如e ss u 如a s 商e e s e 、眭董k 、壬砘i 专sa 魏dv e g e 拓南l e ss o 蠢a 芏也e a g r i c u l t l l r eo f 协on o r t h e a s tr e g i o np r e s e n t e dm ec o m m e r c i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 n o 珧e a s l 纽m e r so f 越sp e r i 耐b e g a nt 0s h o w 也es i 秘so fd i 虢r e n t i 蕊。致i nt h i s 越s s e 髓a 耋i o n ,也e 礅o d e l 妇芏l s a 毫i o 眭o fa 鲥c 落t u r e 出:v e l o 掰n e 继a n d 壤ed 主v i s i o 珏o f m ep e a l s a m sa r ed i s c u s s e d ,a u sw e l la st h ec h 2 u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s i 嘶f i c a n c eo ft h e s e a d j 谈舭n t s 弧sp 印e fi sd i v i d e d 豳f o u fp 越s : p a r tl :1 ke m e 唱e n c eo fi n d u s t r i a ls o c i e t y 证m en o 椭e a s to fa m 州c a 1 1 1 i sp a r t i n t 羚d u e e s 也ec a l l s e sa n dt 量l ep 】的c e s so f 也ci n d u 鲥a lr e v o l u t i o n ;t h ep r o c e s so f 搬b a 薹】娩a 主i o n 鑫芏试也e 证l p r o v e m e n t so ft r 撒s p o f t a t i o nc 硼d i t i o l l st o g e t l l e rw i t h 也e i m p a c t sm e s ec h a n g e sm a d eo na 西c u l n l r e p 弧珏:弧ee o 凇e f c i a l 棵e n do ft h ea ;酣c u l t u 瞄d e v e l q ) m e n ti nt h en o 确e 蜮 r e 西o n 砸sp 龇o f 龇e o n t e n t s 矗r s t 嘶e 鑫y 则i e w s 也e 嫩s t o 巧o f 髓d c v e l o p m e n t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i 1 1t h en o r t h e a s tr e 西o n t h e nt h ea n i c l ec i t e st h ec o n d i t i o n so fl a l l dr e s o u r c e s , 也ed e v e l o p m e 嫩o ft h ew e s t e 嫩r 。g i o na n di n l c m a la n d 勃滟掇a lm a r k e tf k t o r sw 挞如 h e l p e df o 锄也ec e r c i a l i z a t i o no fa g r i c u l t u r e t h em o s ti m p o r 毛a n tc o 玎t e n t so ft h i s p a r te x p l a i nt h es p e c i f i cc o m m c r c i a la g 西c u l n l r a lp r o d u c t s 加d e t a j l i i l 社会变革与美阑东北部农民生存形态的调整( 1 8 0 0 一1 8 6 0 ) p a r t i :r h ed i v i s i o no ff a h n e r s 1 1 1 i sp a r to f 。t l l ec o n t e n t sr e l a t et 1 1 ec o n d l t l o n so f 也e 伽m e r s 、7 l ,h oc o n t i n u e dt oe n g a g ei na 鲥c u l t u i a lp r o d u c t i o n 吼d e rt 圭l en e ws o c i a l s i t u a l i o n sa n dt h e 汹e r sw h os t a f t e dt os e p a r a t em e m s e l v e sf m mt h ea g 五c u l t u r e 。 p 搬f v :s 黜a 辑t 鲑se o n e l 谢i f 塔p 疆s 诞珏sl 攀氆eg e n e r 雒e o 继烈选so f 盘i sp a p 鑫觳de v a l 豫钯s 也。毯s 氧哦e 奎c h 越c 绝妨婚e s 鑫曩ds i 印燕e 翘e eo f 越sa 鲥c 狂l l u r 鑫l d e v e l o d l n e n t 。 k e y w o r d s :s o c i a lt r a i l s f o r m a t i o n s n o r t h e a s to f a m e r i c a l i v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 a d j u s t l m e m s 芙予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剖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惫穴学提出硕士学位中请。本人郑重声明:新呈交的学位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酌指导下独立霓威酌,对霸磷究的课题毒薪髓见解。据栽所知,除 文审特鄹加疆说明、标注和致谢韵地方外,论文幸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兼,也不包括典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专考料与栽一陵工作酌陵事对本研霓所做酌任何贾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隳壤酌说骥并表示了谢意o 。 ,l 。o 学位巾请冬,学位论文作者) :鉴名:! 蔓垒刍 臻卑 舞 嚣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投使雳授投书 本人经河韵大学审核批准挺子硕士攀慷。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 解并圊意河南太学煮关保留、健用学位话吏韵要求,罄p 河壶大学有掇惫匿寒 霹书馆、科靖信冀0 祝掬、数据收集轵鞠和奉校霉书嚣等提徭学位论文( 纸蓐交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捡索。查阅。拳a 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麓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斛钓席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德论交( 纸壤文本和电子文本) 。 涉覆保密肉容韵学位论交盍解密詹逐黛拳羧敦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鉴名:。翻至焦一一一 2 季卑 勇 窭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 暴每 舞 曰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十九世纪前半期美国东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处在一个历史关键性时刻。 “工业化和城市化打破了原来的平餐,震撼和改变了整个社会结构。在这样大 的重大变革冲击下,东北部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逐渐开始发生根本性交化。 从殖民地创建到美国建圈早期,史称为“新英格兰 的东北部地区一直是传 统农业地区。在这个地区,自耕农农场主使用人力畜力和赫单劳动工具进行粮食 生产,主要用于家庭消费,只有在个别地区存在商品粮食生产的农场。然而,十 九世纪上半期在这一地区发生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以及西部商业农业地区兴 起的冲击,促使农民进行生产和生活的调整,其结果是东北部地区的“农业仍然 存在,但是变了样子”。 美国史学中已有一些论著涉及了十九世纪前期美国东北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 活调整。从他们的研究状况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角度:一个是侧重予研究农业 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一方面较有影响的专著是霍华德罗素的新英格兰农业三百 年,该书分阶段的描述了东北部地区农业从殖民地时期到二十世纪的发展状况。 在论述十九世纪上半期新英格兰地区农业发震状况时,作者详尽细致的论述了薪 英格兰地区农业发展模式在工业社会到来之际的转变情况,对该地区不同地带的 作物种植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同时又对该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产生的影响农业 商业化转型的市场因素进行了的分析,论证了该地区农业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 并没有完全衰落退出历史舞台,而是转向新式发展模式并取得相应成就的观点; 鲍尔盖茨所著的农民时代:1 8 1 5 1 8 6 0 时期的农业,有专门章节分析了该时 期东北部地区的农监状况,扶土地资源、馋物品种、地区差异和政府举措等不同 侧面展示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转型。另一个角度主要从工业化和城市化影响下的 东北部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来折射当时农业的发展状况。纳什和杰弗瑞等人的合 【法】h 孟德拽斯: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5 年1 月,第4 页。 【荚】r d 罗得菲尔德:美国的农业与农村,农业出版社,1 9 8 2 年7 月,第5 页。 l 社会变革与美因东北部农民生存形态的调整( 1 8 0 0 1 8 6 0 ) 著美国人国家与社会的创建中有关章节介绍东北部地区在十九世纪上半 期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论述了工业革命,交通革命在东北部地区的发生、 过程及其影响,着重描述了该地区的居民在新时期来临时生活方式的变迁。托马 斯杜布林编纂的从农场到工厂一书收集了1 8 3 0 1 8 6 0 年间在东北部地区工厂 肉女工的部分通信,从中反映出当时进入工厂的农家女孩的生活及萁心理状况, 也反映着工厂和城市对当地区民带来的影响。史蒂文海恩与约拿普鲁德合著的 资本主义转化时期的农村一书收集了有关美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对东北部地 区的农村社会在十九世纪前期的变化作了较为详细遗论述。温内弗莱德巴尔罗 森伯格在其所著从市场地点到市场经济:马萨诸塞乡村的转变,1 7 5 0 1 8 5 0 一 书中,从马萨诸塞一州这个侧面论述了市场因素对整个新英格兰地区乡村经济发 展的影响作用。在论述工业化对农村的影响时,作者认为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的转变存在着很大的动力,在非农人口日渐增加的地区,农业水平的提高是个基 本保障;市场因素驱动的农业产值的增长释放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丽使得农 业劳动力流向工业成为可能。其它有关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史的著作中,都会对十 九世纪上半期发生在东北部地区的社会变革问题有所提及,但更多的是从宏观角 度关注工业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面貌以及东北部经济转型的历史作用,雨同 时期该地区的农业闯题往往褥不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美国史学界对美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往往聚焦于美国发达的工业和金融方 西,关注的时段以十九世纪末以后为主。“从整体上看,中国学者关注的是美国经 济发展的条件和原因,丽不是历史上的经济现象本身;在研究视角上更多是对经 济现象加以政治史的诠释,和纯粹的经济史有明显的区别,与美国经济学者的研 究更有霄壤之异。这种研究取向反映了中囡学者对于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关注,他们选题的参照主要不是课题在美国经济史上的重要性,而是它 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关于十九世纪前期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生 产和农民生活变迂的研究,在中国美国史磷究中尚待开震。 胡图成:透视美网:近年来中国的荧国研究,中阉卒七会科学出版社,2 0 0 2 年4 月,第2 0 页。 2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十九世纪前半期美国东北部的农民置身在一个历史大变动时代:工厂大量建 立在昔日熟悉的河畔,交通革命带来了运输条件的极大改善,汽船火车通过运河 和铁路把他们的农产品运往联系日益紧密的国内市场;城市和城镇的人口增加, 大量新的欧洲移民到来;此时老西部的领地得到了开发,开始成为美国新的农业 中心。这些交织在一起的变化给当地的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巨大冲击, 加之本地区土地资源的劣势,从而使得传统农业面临困境。然而该地区并没有出 现曾一度被人们认为的所谓“衰败的农业和遗弃的农场 的结果。在新的社会发 展形势下,东北部地区的农民适时适地的作出调整,从传统的自然经济农业形态 转向了商品化农业形态。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新的市场需求,当地农民进 行了作物品种的选择性种植培养;同时来自西部优势农业的竞争压力迫使东北部 地区的农民逐渐放弃一些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转而进行水果蔬菜的特色种植;并 依据本地区的地理资源优势发展牲畜、家禽的饲养,向日益扩大的城市市场提供 乳酪和禽蛋食品。这一时期东北部地区的农民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西部土 地的开发吸引了不愿离开农业的人们加入了西进运动的洪流,去西部肥沃的土地 上沿袭着父辈的传统,继续从事农业耕种;而相当一部分农民选择了在本地区进 行新的农业模式发展的道路,他们从自给自足型的传统农民开始转化为商品化生 产的农民,他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因为对机遇的把握不同而显现出来。也正是因 为这些转型农民的努力探索和实践结果,才使得东北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自己 的特色。与这些“固守本业”的农民相对应的是流向工业和城市的农村劳动力, 尽管这一时期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是大规模的流动,甚至出现“返农 的现象, 但还是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年轻人开始逐渐接受新的生存 环境以及随之而来的变化,走进工厂做工挣取工资;迥然不同的城市生活吸引着 更多的人离开农业,寻求新的生活方式。十九世纪前半期的美国东北部地区农民 在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生存形态的调整是农民自身的一种能动性适 g a 慨,p a u 、w ,t kf 甜m e 砖a g e :a g r i c h l m r ej 8 1 5 - | 8 6 0 y o l t l m el l j t h ee c o m i ch i s t o 呵嘭t ku n i l e ds l 口把s , m e s h a r p e ,i n c ,1 9 6 0 ,p 2 6 9 3 社会变革与美国东北部农民生存形态的调整( 1 8 0 0 1 8 6 0 ) 应,而这样的一个整合过程对于该地区整体社会经济形态的平衡转化与平稳过渡 也是有重大意义的。 本文主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内战前发生在东北部地区的社会经 济发展的重大变革,即促使当地农民进行生存形态调整的外部因素。主要内容涉 及工业革命的发生、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交通革命躲开展,以及这些新事物对当地 农业社会造成的影响。第二部分描述内战前以新英格兰地区为首的东北部农业生 产状况调整的具体模式,即农民进行生产调整的具体表现。主要内容涉及的是农 民转向商业化生产后所选择的种植品种和面蠢城镇市场的乳酪禽蛋需求以及工业 发展所需原料供应而进行的养殖业发展状况。第三部分论述的内容是变革冲击下 农民的分流,即农民自身的调整。这部分内容分别阐述了从东部西迁农民的状况 和留在本地区务工农民的生存状态。 4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工业社会的兴起 内战前的半个多世纪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建国早期的东北部和 殖民地时期一样,仍是前工业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以农业为主, 农业的主体是自给自足的农场主家庭,手工业和商业集中在沿岸港口城市。在十 九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城市化和运输革命的相伴进行推动了东北部地区转变 成一个近代工业社会。到内战前夕,尽管从整体上说美国仍是一个农业国家,但 在东北部地区,工业已经成为主要经济模式,城市人口大规模增加,市场经济主 导了各行业的生产。 ( 一) 工业革命的条件 一、工业革命的到来 近代美国的工业革命发端于以新英格兰地区为首的东北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 的。“新英格兰在发展工业方面比之其它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狭长的地带 不适合农业,就使得制造业在这个地区更具吸引力;相对集中的人口提供了劳动 力资源;海外贸易引进了资金;众多的港口有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最 后,该地区密布的河流尤其是马萨诸塞的梅里马克河给工厂机器提供了充足的动 力”。工业革命率先在新英格兰地区启动首先得益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引导作用。 动力来源是影响工厂建立、运营的重要因素。由于当时煤的价格较高,以蒸汽机 为动力就会有较高的成本。而水力可以为早期的工厂提供巨大的动力,而且成本 相对比蒸汽机动力要小,所以新英格兰地区众多的海湾和河流的存在成为早期吸 引工厂在该地区建立的主要原因。新英格兰地区可利用的水力资源分布很广,几 d a v i dm k e 加e d y & 1 1 1 0 m 雏a b a i l 丁抛爿m p 腑a ,lp 口酽册f 爿觑s f d 矿船尺印“6 ,七,v o l 啪ei ,d c h e a t ha n dc o m p 锄y ,l e x i n g t o nm 豁s a c h u s e t t s ,l9 8 6 ,p 15 6 社会变革与美国东北部农民生存形态的调整( 1 8 0 0 一1 8 6 0 ) 乎每条河流都有一处或者几处瀑布,当时的人们可以利用已有的工具从那里获得 工厂生产所需要的动力。诸如梅里马克河、汤顿河、黑石河、威利曼提克河、康 涅狄格河和胡萨汤尼克河等都是新英格兰南部的几条较大河流,由于其落差较大 从而形成了无数瀑布,这就提供了早期工业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康涅 狄格河上的几处瀑布地方修建了6 条运河和水闸以后,1 8 l o 年从长岛海峡到怀特 河就开始直接通航,全程约3 0 0 里。这些瀑布中有康涅狄格州境内的恩菲尔德瀑 布,马萨诸塞州境内的南哈德利瀑布和米勒瀑布,以及佛蒙特州境内的贝罗兹瀑 布。从修建的时间来看,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从1 7 9 2 年开始动工,因为遭到 洪水,工程几经中断。现在仍可看到康涅狄格河旁边这些遗弃的运河的片断,它 们仍旧被用来作为推动工厂水轮机的水沟。 美国东北部尤其是新英格兰地区的 地理优势使得早期的工业集中在该地区,形成了新英格兰地区在工业革命的初始 阶段的相对明显的优势地位。 工场手工业是工业革命的前夜。在从手工劳动转变为机器生产的过程中,过 渡阶段就是工场手工业。美国工业革命发生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是集中的手工工 场的产生和发展。新英格兰地区的家庭手工业有着很长的历史背景,这就提供了 大批潜在的工人。早在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地区就有了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和发 展,其形式主要是分散的手工工场,进行一些简单的协作。集中的手工工场也出 现在一些工业部门中,造船业就是较为突出的表现。“早在十八世纪初,新英格兰 地区的造船业已经相当发达,波士顿成为北美最大的造船中心之一。1 6 7 5 1 7 1 5 年间,仅在这一地区就造船3 0 0 艘。其中1 5 的船舶销售海外。到1 7 2 0 年,仅波 士顿一地就拥有规模庞大的1 4 家造船厂。除此之外,在塞勒姆、纽伯里伯特、新 贝德福德、索尔兹伯里也建立了相当发达的造船工业。据统计,1 7 7 0 年前后,北 美殖民地每年卖给英国的船只将近四百艘,英国商用船舶的1 3 时在这里制造的 ,“造船业大半集中在费拉德尔非亚以北的各港口,这一部门对于森林的需求量 很大,船只几乎完全是用木料造成的,而造船工匠总是要求特种和特级的木料。 【美】拉尔夫布朗:美国历史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7 3 年1 1 月,第1 3 5 1 3 6 页。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第一二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1 月,第1 8 6 页。 6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他们这样做也许有很正当的理由。制造某些部分,尤其是造横梁和支柱,用枞木 就很不错。但是造甲板和龙骨就必须用坚实的橡木、黑桦木或山毛榉。嘴船业 的发达的原因在于新英格兰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沿海各州的森林总面积大于开 垦地的总面积,造船业所需要的原料供应不断。在冶铁业中,集中的手工工场出 现的时间也比较早。1 6 4 0 年,在马萨诸塞的林恩、汤顿两地建立了铁工厂。随着 冶铁基地的西移,在内地陆续建立了一些冶炼铁炉、铸铁厂和拉丝厂。新英格兰 地区集中的手工工场把原来分散的小手工业结合在一个工厂里,“缩短了周转时 间,同时,分工专门化、具体化、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简单的工序,单纯的机械 动作以及高度专门化的劳动工具的采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为以机器 取代手工劳动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尤其重要的是,手工工场培养和训练了一批 熟练工人和机械师,他们初步具有了研制和操作机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由此 可见,工厂的根基已经牢牢地在东北部各州打下。而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 制造厂已经遍布新英格兰各地。 资本的投入是工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资本是比水力资源更 重要的东西。“在其他地区同样有水力资源。南方皮德忙特地区和瀑布线一带就有 大量水力资源可被利用,可是在该地区,资本被大部分用在土地上或用于购买黑 奴以发展农业。例如,据说在1 8 0 4 1 8 0 8 年间,有2 0 0 条运奴船驶入南卡罗来纳 的查里斯顿港口,在那里卖出了3 0 ,0 0 0 名黑奴。购买黑奴或许要花掉3 0 万美元; 这一时期在新英格兰的瀑布或车水用蓄水池附近建立了许多小工厂,3 0 万美元这 笔数目足够用来建立许多这种类型的工厂”。 投资模式的不同导致南北地区走上 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商人的投资提供了东北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资金来源。一位 名为阿瑟布劳森的纽约商人除了在东北部投资设厂外,还投资于银行和保险业。 置身于当时的发展环境中曾感慨自己遇到“离家前从来不会想到的变化和事情, 【美】拉尔夫布朗:美国历史地理,第1 4 2 页。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第二卷) ,第1 8 7 页。 【美】拉尔夫布朗:美国历史地理,第1 9 8 页。 社会变革与美圜东北部农民生存形态的调整( 1 8 0 0 1 8 6 0 ) 而这就应当发生。杰斐逊时期实旌的禁运政策和随后的拿破仑战争严重破坏了 美国薛海洋对外贸易,东北部豹商人们开始转变投资方向,将焉予海外贸易资金 投入到本地的生产领域,尤其是纺织业中,这样东北部地区的商业资本得到了积 累和扩大。“到1 8 1 5 年时,一大新建批的小型工厂给美国生产提供了各种各样的 工业产品抒。 ( 二) 工业化的进程 美国的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监开始,纺织工业的技术革命推动了其缝一系 列轻工业部门的生产变革。轻工业的机械化,又推动着重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工业革命在东北部地区的率先进行使之成为美国最早的纺织业基地。1 7 9 0 年1 2 冀2 0 蜀,在罗得岛期幢特基特新建的工厂里,“美国制造业之父塞缪尔旋莱 特研制的三部新型纺纱机开始运转,一共可以带动七十二枚纱锭。从此美国的棉 纺织业开始了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时期。施莱特的工厂的优越性对英国的部分纺 织工人产生了一定酶吸引力,不断有入囱新荚格兰移民,使那里成为美匡的第一 个纺织工业基地。1 8 0 9 年,在新英格兰地区就有5 0 家纺织厂同时兴建。马萨诸 塞、康涅狄格、新罕布什尔、纽约等地都先后建立了批新型纺纱厂。“1 8 1 3 年, 波士顿商人弗朗西斯c 洛厄尔在麻萨诸塞州的沃尔塞姆开办了一家从梳棉纺 纱到生产布匹的大型综合工厂。到1 8 1 5 年底,罗得岛有9 9 家纱厂,7 5 6 1 8 枚纱 锭;马萨诸塞有5 7 家工厂,4 5 6 5 0 枚纱锭;康涅狄格有1 4 家工厂,1 2 8 8 6 枚纱锭, 整个美国共有1 7 0 家纱厂,1 3 4 2 1 4 救纱锭”。 “十九世纪2 卜4 0 年代,北部 进入工厂制盛行时期,纺织厂数目不断增加,1 8 3 1 年为8 0 1 家,1 8 4 0 年增加到 1 2 4 0 家 。纺织部门的技术革命推动7 其他一系列工业革命的变革,并且开辟 n a s h ,砌p 爿m e ,耙4 以凡印拓jc 砣4 盯憾4 口肋盯口蒯口跏招钞,v o l u m e 咖e ,t o1 8 7 7 ,h a r p e r & r o w p u b l i s h e r sl n c ,l9 8 6 ,p 3 4 8 j 皴a l l 翱鞠痤j o 瓤霸己。b 磁s ,溅? 瓤f 鲫w 露蠡d “黼杼黩v o l 嘲ell i 铷拄d u e 鑫曩o n 菇p 泊l i s 囊撩g ,l n e 。,l 擎7 l , p 2 縻乃尔弗罗格:荚国实业发展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4 5 年版,第1 8 8 页。 杨荣:论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安徽教育学院举报,1 9 9 7 年第3 期。 8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了一些崭新的工业部门,扩大了工业革命的领域。服装工业是在纺织工业技术革 命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个轻工业部门。18 0 0 至18 2 0 年间,服装业开始发 展起来,在纽约、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纽瓦克等城市都出现了一批制作服 装的小型店铺。服装业真正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是缝纫机的发明及推广使用 的结果。1 8 6 0 年出版的一期杂志曾盛誉缝纫机为“发明中的女王”。“认为缝纫机 不但改变了妇女的劳动方式还将制衣的效率提高了百倍”。在1 8 4 0 年9 月1 0 日 取得缝纫机的专利权的马萨诸塞工匠伊莱亚斯亨曾用自己研制的缝纫机与五名 手工制衣女工进行竞赛,充分展示了新机器的功效。此后,不同型号的缝纫机不 断被研制出来。“美国最早的缝纫机厂是1 8 4 5 年在波士顿建立的辛格工厂。1 8 5 6 年,惠勒威尔逊公司在康涅狄格德布里奇波特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缝纫 机工厂,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格鲁菲巴尔克公司又在波士顿创办了第二家大 缝纫机工厂。由于缝纫机的发明、改进和推广,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成为美国服装 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工具机的不断革新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工厂对动力的需求日益提 高。蒸汽机发明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大工业提供了普遍应用的发动机,从而推动 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美国最早使用的蒸汽机极不完善,制作粗糙。1 8 0 4 年, 费城的奥利弗埃文斯制成的美国式蒸汽机特点是结构简单,燃料耗费量大。由 于东北部水利资源的丰富,加之蒸汽动力的成本比水利动力成本高。所以蒸汽机 在美国工业领域的推广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在1 8 7 0 年第9 次人口普查之前, 美国没有关于工业动力的官方统计数据。唯有1 8 3 8 年为了预防蒸汽动力爆炸而进 行的一次相关统计。1 8 3 8 年,应用蒸汽动力生产的主要行业有锔木、纺织、钢铁 和粮食、糖加工工业,共有4 6 1 家工厂,占全国蒸汽动力使用总和的6 0 1 。其 中,只有1 1 7 家小型纺织厂使用蒸汽动力,平均雇员仅2 7 人,共使用了全国1 4 8 的蒸汽动力。然而,使用水利毕竟要受到地区的局限。在缺乏水利资源的地区 张友伦:美国1 二业革命,天津人民h 版社,1 9 8 1 年9 月,第1 0 4 页。 n a s h ,砌p 爿,z p 一丹尸p 叩彪c 陀d f 魄r 口 口f f 0 门册das d c j p 纱,v o l 岫eo n e ,t o18 7 7 ,p 3 5 8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第二卷) ,第1 9 9 贞。 隋笑宇:美国内战前东北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原因探悉( 硕士论文) 第2 4 页,中国学术期刊网。 9 教会变革与美国东北部农民生存形态的调整( 1 8 0 0 1 8 6 0 ) 和水利资源开发比较早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地区,都不得不寻找和采用新的廉价 动力。例如,大约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新英格兰的所有能够提供水力的小河流 两岸均己遍布工厂,几乎找不到可以设置新厂的合适地点。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曾 经在新英格兰掀起一场关于在纺织业中使用蒸气机的经济价值的争论。结论是使 震蒸气祝带动的纺织机速度均匀,产品质量好,这段时闻,在纽员墨波特、塞勒 姆、普罗维登斯等地兴建了批使用蒸汽动力的大型纺织厂。 制造业的基础是钢铁工业。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各个工业部门对钢铁有着 越来越高的质弱量的要求。美国东北部丰富的森林资源供应了充足的木炭,所以 木炭冶炼被长期使用。直到1 8 1 9 年,烟煤炼铁法才被采用。1 8 3 0 年,德裔美国 人弗雷德里克w 盖森海曼成功地试验了无烟煤炼铁法,并推广应用。在1 9 世 纪3 0 年代,焦煤炼铁法也开始得以试验成功。同时期,热鼓风方法传入美国。1 9 世纪5 0 年代,贝西默炼钢法被发明。随着新技术的采用和新的冶铁厂的建立,美 国生铁产量连续翻番。到1 8 6 0 年,形成了一些钢铁基地。钢铁工业部门的发展反 过来又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机器制造业在这个时期已经建立,可以制造机器,生产部件。1 8 1 4 年,沃 尔瑟姆纺织厂为了满足自身对纺织机零部件的需要,建立了机械工具车间。生产 能力提高后,开始向其谴工厂出售零部件及成套的机器。车床、量具相继研制成 功,产品的精密度不断得以提高。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了机器制造业的产量和 质量,为工业的发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1 8 6 0 年时,马萨诸塞生产了近全国 半的纺织机械。新英格兰地区形成了纺织机械和刀具、工具制造中心。 1 9 世纪5 0 年代,东北部地区的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一系列的工厂在这 里建立。新英格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新英格兰和大 西洋沿岸中部各州,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嗣益超过农业;人口开始蹴现从农村到 工业市镇的流动。在这一过程中,东北部的人们最早参与到工业革命中来。这是 张友伦:美国下渡革命,第1 0 l 页。 张友伦:美国工业革命,第1 0 3 页。 l o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一场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意义还要重大的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在东北部取得 了很大成就,1 8 5 1 年在伦敦举办的展览会上,种类繁多、质量上乘的美国工业展 品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英国甚至组团到新英格兰地区的工厂里参观,感叹美国工 厂的生产流程。“1 8 5 9 年时美国全国的经济总量是2 ,0 0 0 ,0 0 0 美元,而东北部是l , 2 7 0 。0 0 0 美元”。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农业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 的转换和变动。“工业革命带来的发明革新导致每年都有新资源的发现,农业开始 为工厂提供大量原材料;面粉加工、棉纺织、毛纺业、木业加工、制鞋制衣业、 皮革业、酿酒业的原料都是来自农场 。工业革命给东北部地区带来了一场家庭 社会生活的彻底大变革。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产和生活意识也 随之发生改变。人们不再从事满足自己家庭需要的手工业生产,他们可以用从市 场交易挣得的钱去购买工厂制成品。而同时大量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进 厂做工,解放出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走进工厂。虽然他们还不 同于后来完全意义上的产业工人,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不可逆转地在改变。 工业化的进程不仅吸引着本地的劳动力,还吸引了欧洲的大量移民来美国寻找生活希 望。而当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涌入这一地区时,随之带来的资金,技术以及更广大多 数移民对走进工厂去谋求一份职业来养活自己和家庭的愿望,对工厂制的发展产生了 并不利于本地区从农业中分流出来的工人的影响,因为外来的一些欧洲移民通常具有 工厂做工的经验和技术,而没有经验和技术的移民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则比较低。所以 许多本地人又回到农村重新选择了从事农业:或者留在本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开 发已经商品化了的农业;或者远离故土,投入了西进运动的潮流。 表1 1美国农业劳动力百分比( 1 8 0 卜1 8 6 0 ) j o s e p hr c o n l i n ,抛彳历p 啦硎| p 酗f :p 口,fd 抛,鼽九缈d 厂m p ,f c 彻爿诂f 彬幻,8 7 7 h a r c o i l nb r a c e j o v 锄o v i c i l ,i n c ,1 9 8 4 ,p 2 3 9 j o i i nag 啪慨彳舶州觚f o 砂矿加彳川p ,泐以“伽,ne 、】i ,y 0 r kh 砷e r & r o w ,p u b l i s h e r s ,i n c 1 9 8 5 ,p 2 2 3 s t 印h 锄1 1 1 e m s t o n l l ,彳胁s f d ,y 7 7 l p4 胁p ,缸口门j p p 印彪,v o l u m eo n e :t 018 7 7 ,h a r c o u r tb r a c ej u v 锄o v i c i l p u b l i s h e r s ,1 9 8 4 ,p 2 0 7 1 1 社会变革与美国东北部农民生存形态的调整( 1 8 0 0 一1 8 6 0 ) 二、城市化进程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美国的东北部是城市化较早出现的地区。该地区有着众多的天然良港,在发 展海洋贸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殖民地的发展过程中,畜牧业、 捕鱼业和进出口贸易最终成了三大经济支柱。工业革命发生前东北部沿海地区商 业型城市的兴起受益于海上贸易,然而工业革命在东北部地区的率先进行对该地 区城市的发展进程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到内战前,情形有所改变: 海上贸易虽仍在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但一些新兴城市明显内移,沿海城 市开始竞争来自内陆的贸易,制造业也开始影响城市了 。纽约和费城分别近有 1 0 的人口从事制造业,而新英格兰地区沿河小城镇则完全是依靠制造业发展的。 工业革命期间东北部城市化的进程的新发展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工业 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兴起推动了原有城市规模的扩大。美国的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 开始,棉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轻工业的发展,后来进一步带动了重工业的发 展,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标志。蒸汽机的使用改变了以水力资源 为动力的局面,这样工业的发展就不再受地域的局限。蒸汽动力得到普遍使用, 蒸汽机的使用“主要集中于城市,并把工厂乡村转变为工厂城市 ,这对原有城 市的扩大其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工业革命还直接导致了一些新兴城市 的兴起。“1 8 1 3 年,商人弗兰西斯凯卜特洛厄尔和机械师保罗穆迪利用早 年在英国纺纱厂学到的知识设计出新型的织布机,并在马萨诸塞的沃尔瑟姆设厂。 盈利后为扩大经营,1 8 2 3 年,波士顿协会( 由洛厄尔成立) 在梅里马克河边的东 切尔姆斯小镇上设立新厂,并将该镇改名为洛厄尔 。洛厄尔这个工业城市从此发 展起来,曾一度成为美国式的工厂制度的模范之地。叫到1 8 3 6 年时,洛厄尔就成 为了美国最重要的纺织业中心,被称为“美国的曼彻斯特”居住在该城的人口急剧 a t 1 1 e o d o r eb r 0 、啪,彳,加幻,yd 厂叻6 口月爿,l e ,缸口,m a c m i l l a np u b l i s h i n gc o i n c n e wy b r k1 9 8 3 ,p 2 8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6 5 年5 月,第3 3 4 页。 1 2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增加,作为新式工厂制度的模范城市,洛厄尔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参观”。可 以说,工业革命促成了美国历史上东北部地区城市化的第一次实质性的大发展, 也是美国城市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高潮。乔尔科特金在总结美国城市发展因素 时写到:“美国城市引人注目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移民,欧洲的投 资,北美消费基础的全面增长,最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生 产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任何国家能像美国一样更适合资本主义企业的快速发 展 。 东北部地区在1 9 世纪前半期已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城市化率也相应提高。 “据1 8 6 0 年的统计,这里的城市化率达3 5 7 ,大大高于1 9 8 的全国平均比例。 其中罗得岛和马萨诸塞两州分别高达6 3 4 和5 9 3 ;纽约州为3 9 3 ;新泽西州 为3 2 7 ”。“城市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 1 ) 人口由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 区,城市人口占的比例提高。( 2 )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增加,城市的经 济力量和作用逐步加强,城市地位和影响越来越重要。( 3 ) 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 城市化 。当东北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紧密联系,同步发展时,这三种表现 就更加突出了。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厂制度的确立,大批新型工厂的出现,本地 区的农村人口开始涌向城市。同时期还吸引了国外大批移民到美国,扩大了人力 资源。1 8 1 5 年开始的移民浪潮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移民高潮。“1 8 2 旷1 8 6 0 年, 大约有5 0 0 0 万移民来到美国,其中多数为劳动者,有船员、制鞋匠、裁缝、矿工、 纺织工人、工程师、教师等等。从民族成份分析,移民大部分来自英国,其次 是德国、法国还有西班牙、挪威、瑞典、意大利、中国、墨西哥和其他拉美国 家。 人口的流动和移民的到来使得东北部地区在内战前占据着美国城市人口的 绝对主体;“1 7 9 0 至1 8 6 0 年,纽约的人口从3 3 ,0 0 0 增至l ,0 0 0 ,0 0 0 ;费城从4 2 ,0 0 0 增至5 0 0 ,o o o ;巴尔的摩从1 3 ,5 0 0 增至2 1 2 ,0 0 0 ;波士顿从1 8 ,0 0 0 增至1 7 7 ,8 4 0 n a s h 死p 一所p ,加甩凡叫pc 砣口疗愕口硝。门鲫d 口& c 把纱,v 0 i u m eo n e t o1 8 7 7 ,p p 3 5 1 ,3 5 3 【美1 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6 年3 月,第1 4 2 页。 黄柯可:论近代美国城市化特点,世界历史,1 9 9 4 年第5 期。 赵明杰: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 0 0 5 年1 月。 余志森:美国史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j 版社,1 9 9 0 ,第2 3 6 ,3 3 8 页。 a n l e o d o r eb r o w 玛爿胁s f o 秒d 厂跏6 口胛爿,z 州c 口n e wy o r km a c m i l l 柚p u b l i s h i n gc o i n c ,1 9 8 3 ,p 3 5 1 3 社会变革与美国东北部农民生存形态的调整( 1 8 0 0 1 8 6 0 ) 而工业经济的兴起、发展又使得该地区聚集着全国发达的大型城市,诸如纽约、 费城、波顿和巴尔的瘁蛊是中心城市。随着制造工韭在城市的发展,东北部 地区的城市多数成为美国近代工业基地,从而大大加强了城市的作用和意义,中 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日益明显的辐射功能,这是工业发展的接近原料供应地 和销售市场的双重要求的需要。在经济联系耳益紧密的基础上,原来的小城镇上 升为小城市,小城市则进一步成为大型城市或地区性中心城市。城市周围的郊区 也开始发展起来。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展,提高了整体经济实力,带动了中西 部的开发,间接促进了大西洋沿岸城市经济的繁荣。 表1 2 美国城市人口比例对比国 城市人口比例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南部地区 1 8 0 0 年 9 o 2 1 8 6 0 年3 6 1 4 7 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吸譬l 力和辐射力,带动了整 个地区的发展与繁荣,对农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 代时,东北部地区商业和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