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l | 页 摘要 国民性是一个歧解极多的复杂概念,由于其内涵的不确定性、模糊 性,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国民性概念的界定颇多。在本文中,作者比 较赞同以下的看法: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所普遍具有的比较 稳固的社会心理特征、精神状态。它是多数国民所具有的稳定的、反 复出现的心理特质,是一种深藏于心灵深处的潜意识,属于低层次的 社会意识,从本质上说,它是那个民族国家中的社会心理( 注:刘克明、 王克兴中国传统人格批判,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1 0 页) 。或者说, 它是一个民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表现于民族共同文化特 点上的习惯、态度、情感等比较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心理特征( 注: 温元凯、倪端改革与国民性改革,中国青年出版社版1 9 8 6 年版,第1 2 页) 。 而国民性改造,顾名思义,就是对国民性的反思、批判、改造,它是 各国先驱分子对其国人的心理状态、精神风貌、价值取向、思想情感 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内省式的自我体认。它往往与历史巨变尤其是 民族劫难联系在一起,往往浸透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与强烈的变革精神, 因此,它能成为民族觉醒、民族进步的精神动力。 近代中日两国的国民性改造,其实质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它是两 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0 世纪以来两国许多先进知识分 子对于国民性改造的紧迫性、内容、方式等重要问题都做了大量扎实 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并在近代相当长的时期内形 成了颇具声势的国民性改造思潮。作为两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启 蒙者,严复与福泽谕吉在一系列的思想变革中努力追求、不懈探索, 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成果。二人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实际上就是追 求人的现代化思想,是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二人思想的比较,可以为两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的研究奠定基础,可 以从新的角度揭示中日两国近代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从更深的层面上 为两国现代化运动提出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课题。 关键词:严复;福泽谕吉;国民性改造;教育;比较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ii 页 a b s t r a c t n a t i o n a lc h 牡a c t c ri sac o m p l e x e dc o n c e p ta b o u tw h i c hs c h o l a r sh a v e d i v e r g e n t v i e w s b e c a u s e0 f u n c e r t a i n t y a n di n d i s t i n c t i o fi t s c o n n o t a t i o n ,t h e r eh a v eq u i t eaf e wd e f i n i t i o n sa b o u tn a t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i n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i cc i r c l e s m 0 s to fs c h o l a r sh o l dt l l a ti tm e a n st h a tt h e r e c x i s ts o c i a lp h y c h o l o g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姐ds p i f i t u a ls t a t ew h i c ha r e s t a b l e , a n du n i v e r s a la m o n gt h em o s tm e m b e r s0 fan a t i o n i t i s p h y c h o l o g i c a ld i s p o s “i o nw h i c hi ss t a b l ea n da p p e 盯sa g a i na n da g a i n a m o n gm o s to fc i t i z e n s ,a n di ti sal a t e n ta w 盯e n e s sd e e pi nt h e i rh c a r t s a n dal o ws o c i a ia w a r e n e s s e s s e n t i a l l y i ti ss o c i a lp h y c h o l o g yi t h e n a t i o n ,o ia t t e m a t i v e l y ,i ti s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s ta _ b l ea n dl a s t i n gs p i l i t u a l s t a t ea n dp h y c h o l o g i c a lc h a r a c t e f i s t i cw h i c hf b r md u r i n gt h ec o u r s eo f 1 0 n gh i s t o r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0 fan a t i o n a n di se m b o d i e db yh a b i t s , a t t i t 、l d e a f f e c t i o ni nt h ec o 舳o nc u l t u r ec h a i a c t e f i s t i c so ft h en a t i o n r e m o u l d i n gt h en a t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 a st h et e r ms u g g e s t s ,i st h er e t h i n k c r i t i d s ma n dr e f o r mo ft h en a t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f i tm e a n st h a tt h ep i o n e e r s 0 fr e s p e c t i v ec o 岫t n e s ,t h e s e l f e x p e r i e n c ep h y c h o l o 舀c a lc o n d i t i o n , s p i r i t u a lo u t l 0 0 k ,o r i e n t a t i o n0 fv a l u e s ,t h o u g h t sa n da f ! f e c t i o na n dm o d e l o fb e h a v i o ro fp e o p l eb yt h em e a n so fi n n o s p e c t i o n i ti so f t e nc o n n c c t e d w i mg r e a tc h a n g e ,e s p e c i a l 坶n a t i o n a lc a t a s t r o p h e ,a n di si n f u s e dw i t h d e e pa w a r e n e s so fm i s e r ya n di n t e s es p i r i t0 fr e f o 皿s oi tc a nb e c o m e s p i r i t u a lm o t i v a t i 0 o ft h en a t i o n a l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a n dp r o 口e s s r e m o u l d i n gt h en a t i o n a lc h a m c t e fo fm et w oc o u n t r i e s ,c h i aa n d j a p a n ,i st or e a l i z em o d e 伪i z a t i o n0 fp e r s o n si ne s s e n c ei nm o d e mt i m e s , a n di sa ni m p o n a n tp a no fm o d e m i z a t i o n a lc o u r s e m a n yp i o n e e r sm a d e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v 页 m u c hr e s e a r c h0 nt h eu r g e n c y ,c o n t e n t s ,m o d ea n ds oo na b o u tt h e r e m o u l d i gt h e a t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a d b r o u g h t f o r t hm u c hc f e a t i v e t h o u g h t s i n c e2 0 t h c e n t u r y t h e yb e c a m e a l l i d e o l o g i c a l t r e n do f m m o u l d i n gt h en a t i o n a lc h 盯a c t e rw i t hg r e a ti m p e t u si nq u i t ea1 0 n gt i m e i nm o d e r nt i m e s a sb e g i 柚e r s0 ft h et h o u g h ti nc h i n aa n dj a p a n ,y a nf u a n d y h k e c h if 1 l k l l j a w am a k ep e r s i s t c te x p l o r e t i o na n dh a r dw o f ki na s e r i e so fc h a n g e s t h e yc o n n i b u t e ds u b s t a n t i a la c h j e v e m e n to fc u l t u r et o 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s ;w ec a nl a yaf o u n d a t i o nf o f t h er e s e a r c h0 ft h e i d e o l o g i c a lt r e n d ,r e v e a lk i n d so fp m b l e m sc o n f m n t i gc h i n aa n dj a p a n i nm o d e mt i m e sf r o mn e w 蛆酉c sa n db r i n ga b o u tah i s t o r i c a lo b j e c t w h i c hc a nn o tb ei g n o r e d ,f o rm o d e m i z a t i o n a lm o v e m e n t0 ft h et w 0 c o u n t r i e sf t o md e e pl e v e lt h r o u g hc o m p a r a t i o no ft h e i rt h o u g h t s k e y 舶r d s :y a nf u ;y u k e c h if u k u j a w a ;r e m o u l d i n gn a t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 ; e d u c a t i o n ;c o m p a r i s o n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页 1 1 概念的梳理 第1 章绪论 “国民性”一词并非一个清晰和严谨的概念。这是一个外来词,系 英语n a t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 或n a t i 蚰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的日译,是日本明治维 新时期由西方引入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由当时留目的晚清启蒙主义 者将这一术语介绍进入中国。清末,针对这一概念叫法也很多,诸如 国民精神、国民品格、国民性质、国人德性、国人特点、民族性、民 族魂等都是泛指国民性而言的。国民性虽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但 于模糊之中确有着一个大致的涵盖范围,指的是一个民族在某种特定 条件下形成的普遍的性格,即趋同的思想情感、文化心理和精神状态 及行为规范。而“改造”一词则包含两个意思,“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 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 的形势和需要”。1 所以,国民性改造,顾名思义,就是对国民性的反 思、批判、改造,可以说它是各国先进分子对其国人的心理状态、精 神风貌、价值取向、思想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内省式的自我体 认。 。 国民性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国民性概念的模糊性,而国民性内涵的 多样性以及历史发展中的变动性,又促成了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 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国民性改造思想具有十分强烈的时代特征。一 般认为,中国的国民性改造思潮始于甲午战后和戊戌维新时期,以严 复、梁启超等为其开榛辟路的先驱,他们从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 中村正直、森有礼等人探究国家兴亡与国民素质之间关系的学术思想 中获得启示,认为国民的德与智等方面素质的提高是国家强盛和进步 的条件,开始加强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及对国民精神的倡导,在十九 世纪下半叶形成了一股很有影响的社会思潮,而且在辛亥革命以后还 时高时低地持续了几十年。笔者认为,在中国近代具体的历史时期所 产生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思潮中,先进的中国人是从人的角度来反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z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 ,第 4 0 2 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 页 省民族文化的,并通过这种反省开始人的现代化艰巨工程,这同日本 近代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等人极为相似。这些思想家、教育家,他 们着眼于怎样改善民族思想文化水平,提高国人的素质,着重于这一 概念的精神气质。 1 2 研究动态及现状 在中国和日本的启蒙思想家中,关于严复、福泽谕吉的研究于史学 界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史学界针对二人 思想的研究一直未曾中断,为此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史学界 关于严复思想的研究,概论之,主要集中在下列五个方面。一、哲学 思想。严复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宇宙观上的唯物论和进化论;认识 论上的感觉和历史观的进化发展的观点”,“其内容具有近代科学依 据”,但他“也具有一切旧唯物主义者的共同的根本缺陷,主要表现在: 宇宙观上具有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色彩,认识论上从纯粹的感觉论到 不可知论和唯心论”。2 二、社会政治思想。史学界对严复社会政治思 想的认识与评价分歧不大,但对其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则有不同的看 法。建国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史学界一直认为严复一生思想经历了从 激进到保守、从批判传统到反本复古的过程,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 台湾学者林载爵却提出“严复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第一个最严谨、最 有系统:最有深度的保守主义者,他对社会演进的性质自始就有一套 保守主义式的看法,而且终其生未变”,3 代表了新的声音。三、教育 思想。严复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一则批判“旧学”,提倡“新学”; 二则主张教育救国,倡导德智体三育思想:三则兴办资产阶级学校。 四、经济思想。从经济自由主义出发,严复反对垄断,提倡民办,主 张自由贸易,批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五、国际政治思想。严复的 国际政治观在以前并不为史学界所瞩目,近年来,伴随一批新材料的 发现,其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论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严复 的国际政治观:参战思想分析”4 ,论文“严复佚文十五篇考译”5 等。 2 张志建严复学术思想研究 砌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 9 9 8 ,第8 8 页 :亭! 】桂生、批启彦、王宪明严复思想新论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 9 9 9 ,第5 8 页 4 林启彦,选自科学与爱国一一严复思想新探 m 习近平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1 豢煮藏淹大拳磙士辩究生擎僚论文蘩3 黉 自链纪8 0 年我嚣娥,巾嚣雯攀赛瓣子橇铎浚赘憋憋麴辏究一壹 甄绥至今,繁逡之,蘩攀拳成果圭蘩妇绦予鞋下轰纛:筹一、鬟警愚 想。在辔嚣蕊点上,能大力主张提倡实举,这其中既有认为人的错慧 霹以改变一切、入的糕享枣w 以包容切的唯心主义瓣想;也餐囊褪宣 熬辩学、嚣棒论、辫 菱法熬难褥圭义蒜惑。繁二、款袅竣渣戆济懑戆。 裰泽穗砉鼗浚论豹籍煮是“开魏慧藏竣活着稼蹙黛海懿一争缀蠛舔 分”,他偶导平等独立,批刿封建i 瞄弊:强调“国民的职责”;同时又 熹张“窘氐澜筹鞋”。6 噩e 终,悠积极逑会鞭方吉炎经潞警理论,德鼯经 游塞壹圭义,试是逶稳经济学蕊善簧蒙鼗| l 篷“鑫囊放穗、鑫蠡竞擎”, 赞阂“经济入”韵秘谶霞必,主张纛工立国,认为必有提盔囊产率方 怒发展生产的关键。第三、民主启黎思想。福泽谕诲被称为“日本的 铰零泰”, 蠹熬襄蒙惑恕霹戳涵撅蔫警等、囊峦、爨蔓潮独立,文章“论 褥泽诲尝靛民生襄蒙戆戆”7 瓣建鬻案较楚深菰熬努掰毒藤遴。嚣、教 商愚想。裰泽谕吉嫩致力予日本瓣函氏教育攀渡,他创办了日本近 代第一所戢立大学庆臌义塾大鬻,积极鼓励民阆办学,擞张举者 巍嚣家致浚审熬独立戆燕,试隽瑗魏鼗遴程孛,学畿浅该发撵魄玻豢 爨羧稷鹣佟弼。第蠢、霆辩羧溃蕊憋。糍泽浚鸯熬灏嚣致浓戆想经疣 了一个幽“以单线式文明理论为基础的实力阑际政治理论,发展 麓脱援藤侵略亚溯嚣黎舱对多 侵醛扩张政畿”s 鹣转交道程。 关予二入懋想趣瑰辕,史掌雾燕簧集申予窝蘩愚懋,蔽表袋聚糍专 麓严复穗禚泽谕吉审目启蒙惩怒院较9 ,论文“东方遂我初籁 的多元文明联论以严艇与福泽谕吉为中心”m 等,虽然魔簸恩想 奄国民爨改潦懋恕在爽瓣耩究孛炙窍荩魑交叉纛,暇嫱攘终藏爱嚣个 举嚣熬撵索方巍。囊攀爨戬襄蒙憋想为锈入蠡予尹囊乓摄海滨吝鹃馥: 较研究审也曾涉及副潮民骰改造恩怨,健全面瓣练逑性文章秘深入懿 比较性研究不多。笔嚣认为,严复岛祸泽谕吉的圆鼹性改造思想对鹾 黼近整虢寒熟疆鼗健懋灞都凑善潦麴嚣悠远赘影穗,磺究瓣薄弱与其 5 羞宪冁瀵华太学学报哲社敝c 霸2 0 0 2 年纂期 5 区建英横洋谕宙政治思想剖析世界历史c j 】,1 9 8 6 年第? 期 7 赵乃章磁宁大学学报 j 1 9 9 l 颦第3 期 8 舞增杰描泽谕舞救国繇竣淤蒜撩浅疑,爨零研究嬲。1 9 9 7 攀第孽期 9 差串茳严鬟耩泽谕誊串秘盛豢怠戆毙较蕊j 。涛辩天攀爨鼗毪i 彗i 鞭舞增裹+ 客奇i 燕钱耪蘩瓣多嚣文蠛理论戡严鬟与福泽谚袁鸯串心。嚣奉攀翻舅,鹌辨 荦第4 期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页 重要性极不相称,因而不揣浅陋,试图为弥补这。缺憾做一定努力, 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比较研究。 1 3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1 9 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先后遭遇了相似的历史境遇:持续严重 的民族危机;经济、政治制度层面与社会的持续变革、动荡,这两种 因素迫使两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转换认识国情的视角,从国民本身 的弱点来思考其挫折的原因所在,促使他们由力主物质层面的现代化 而逐渐摸索到国民性改造的“救命稻草”,对于国民性改造的紧迫性、 内容、方式等重要问题都做了大量扎实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 性的思想,并在两国近代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国民性改 造思潮。严复与福泽谕吉是两国较早提出这一思想的先驱者,二人的 国民性改造思想实际上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思想,是中日两国现代化 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二人思想的比较,可以为两国国民性 改造思潮的研究奠定基础,可咀从新的角度揭示中日两国近代所面临 的种种问题,从更深的层面上为两国现代化运动提出一个不可忽视的 历史课题。 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与系统研究法相结 合的方法,力争避免主观随意性,注意历史前提、特定条件及判断标 准,以确保比较的客观有效。由于能力有限,加上语言条件和资料占 有的限制,笔者对比较对象的了解比较粗浅,对日本学界最新相关研 究成果极少接触、更谈不上吸收,一些珍贵的原始资料也只能转引或 使用译著,不能进行细致深入的实证研究,难免出现不当与疏漏之处,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可能创新之处:一是从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角度来比较严复与福泽谕 吉的思想,本身可能就是选题角度的一个创新。二是从研究内容来说, 本选题可能的创新点在于严复与福泽谕吉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比较 和教育改造国民性两点上。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 页 第2 章二人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由来 严复( 1 8 5 4 1 9 2 1 ) 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和启蒙思想家。他早年 求学海外,归国后长期从事著述、翻译和教育工作,一生致力于传播 西学和改造国民的事业。严复在甲午战后至辛亥年间翻译了大量有关 西方启蒙思想的著作,并积极投身国民性改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对于启迪民智、开创风气、推进人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福泽谕吉( 1 8 3 4 1 9 0 1 ) 是日本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曾三 次游历欧美,亲身体验到西方近世的文明成果,并在明治时代积极宣 传西方的启蒙思想,一生致力于国民教育、素质改造的实践,从而享 有“日本伏尔泰7 的美誉。严复与福泽谕吉是中日两国近代史上具有 代表性的两位启蒙思想家。两人启蒙思想的宗旨基本相同:严复以谋 求国家的独立富强为己任;福泽谕吉则旨在社会的文明开化。在启蒙 的过程中,针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严复提出了自由的思想, 福泽谕吉则创立了独立精神,其目的是为了谋求和推进人的现代化, 且二人将此种思想与精神贯穿于国民教育的进程中并最终形成了国民 性改造思想的理论体系。 2 1 严复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由来 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不仅反映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现实需要, 而且是在继承前人探索救亡和谋求富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就严复 而言,他十分重视国民性或者说国民素质问题,提出国民性改造思想, 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他系统理解西学的结果,同时中国救亡图存 的坎坷历程也深深地启示了他。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学各类资产阶级的学说与著作相继传入 中国,若究其传播之广,影响之深,很难有超过严复所翻译的天演 论。严复将其介绍入中国就其社会效果而论是给中国人民反对封建 伟9 度和封建文化以强大思想武器,但就其直接动因来说却在于关注国 民性和国民陛改造的问题。 民性和国民性改造的问题。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 页 严复译介天演论时即强调“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指出中 国要避免被“强食”的结局,必须“强国保种”,而中国的“国民种性” 不适于做“强国之种”,必须改造国民种性。这里,他笼统地提出了“保 种进化”的观点。严复谓:“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 也。意味民物于世,樊然并生,同食天地自然之利矣,然与接为构, 民民物物,各争有以自存”。u 因此在天演规律支配下,“进者存而传焉, 不进者病而亡焉”。1 2 同时,在弱者常为强食、愚者常为智役的生存竞 争中,强弱智愚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一切有机体都有“自变其形能以 合于所遇之境”的性能。这种性能,“与民生之自为体合,体合者, 进化之秘机也”。1 4 凡是能充分发挥“体合”的性能,克服自身的不利 因素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即可由弱变强,转败为胜。是故“人欲图存, 必用其才力心思,以与是妨生者为斗,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胜者 非他,智德力三者皆大是耳”。” 概括严复所译天演论的基本内容,它所具有的一切功能和价值, 无一不落实到提高国民素质和国民性改造上。首先,他所借鉴的社会 进化论观点是建立在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摆脱了在中国 盛行几千年的历史循环论及依圣贤古训立论的经学传统,真正将着眼 点落在了人的身上,强调人的反省、争胜。其次,充分强调了“竟” 与“择”的价值。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一方面纠正了赫胥黎以 物竟为乱源,试图将宇宙原则抑制在伦理原则的悲观论点,认为进化 既是宇宙公例,因而也是历史的进步。进化的未来虽不可知,而按人 类已走过的路程证明人道必成于郅治。另一方面克服了斯宾赛纯任 自然淘汰的任天为治之末说,认为人既不同于动物,有主观能动性, 能认识规律,能权衡利弊,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在竞争中,不至 两败俱伤或同归于尽。第三,与中国向来只重视群体的观念相反,充 分肯定了个体的价值。合群愚不能成一智,聚群不肖不能成一贤。 如果个体的智德力不强,即使组成群体也不会坚强有力。再说按生存 中华书局1 9 8 6 ,第5 页 中华书局1 9 8 6 ,第1 3 9 3 页京京北北册册 一五 第第 跎 集集页 _麓 编编第 第 主主, ,拭枝上上上 壬王同同同 u u 廿 两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仪论文第7 页 竞争派粥,善走是霞必饕鹣令嚣簪驻劳迸,鞋耀瘗砻,至予由教 入群,原为安利。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来,都表明个体是群体的 基础”。1 6 在暇强一文中,严复将上逃关于匡民缝改造豹理论终了更为系 统两翼髂豹阕述。 彀潞戮;“及今髓图自强,菲标本并活焉,阑不可也。 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 将自废。标者何? 收犬权、练军实,如俄国所为是已。至予其本,则 夯于是餐、晁力、氏薅三者魏之意囊已。莱搜爨骛基舞,嚣力基套, 民德日稠,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怒放富强者,不外利民 之政也,而必自民之能自利始:能囱利自能自由始:能自由自能自治 始,能自派蠹,必其鼹恕、用挈炬之道者也”。 这些均构成了严复 国琵惶改造愚葱稳圭髂内容,鞠“开琵智”、“辩瑟德”、“鼓涎力”,著 以自由思想贯穿始终,在实践中则舜化为“智、德、体”三宵。 从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学为体,西学 鬼鼹”怒巾蓬反悬近代失败戆主流思灞,健是“技”、“巧”上静追求 菲僵未能致中国班富强,反面使嚣家于甲午一役又效在蓑尔小国日本 手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一严酷事实粉碎了人们借助西方物质技 术来巩固封建统治的迷梦,也触动了改良人士试图在不触及旧学的前 提下揍缡疆学戆幻葱。在魏释鹜豢之下,淤笈海我表戆一丈戴愚憨 者渐渐突破原先停留梅物质层面的枝节改革,把目光转向制度、思想 文化的屡次,转向重视国民素质,阑民性改造的领域。 为了维系民族凝聚力帮发扬禹孵的特性,强镬:民族的认阕以改造国 家,严笺对传统儒学殿儒家班井的道家等学说,都欷密了勰鹣整合、 择取与承继。他从多方面申述儒家备种德行文教在现代社会的实践价 值,并对忠孝节义的传统伦理道德进行现代意义地诠释,他认为:“孝 者,隆予缀本,褥魏薅嚣家庭蒙葵乃套瑟蓬,嚣瑟遘德发臻予建,量 为爱国墨义所由导源节者,主予不挠,圭予有制,故民必有此, 而后不滥用自由,而w 与结合团体至于义,则百行之宣,所以为 强糖义银+ 严复与孛重近代鬻最性改造思潮。落南舜范大学攀擞( 管社叛) 【羽1 9 9 4 年第3 期 王拭主编严复集( 第一册) m 北京:中弗书局1 9 8 6 ,第1 4 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 页 人格标准,而国民程度之高下视之。但使义之所在,则性命财产皆其 所轻”。1 8 严复还借道家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政治,不仅对道家思想进 行新的诠释,更重要的是拿它来与西方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进行比较 互释的工作。在译述天演论的时候,他便已经将老子无为、任自 然及庄子的“在宥”思想与斯宾塞所倡的不干预政治的精神相融释。 他说:“斯宾塞之言治也,大旨存于任天,而人事为之辅,犹黄老之明 自然,而不忘在宥是已”。1 9 同时,严复坚持强调个人对群体应负一定 责任的重要性,力求达到群己问权利义务的平衡。在总评庄子内 篇的思想时,他即指出庄子并非出世之学,而是讲求群己交亨之道, 谓:“人间不可弃也,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者焉,是又不可以不讲,故 命日人间世,一命一义,而寓诸不得已,是故庄子者,非出世之学。 由是群己之道交亨,则有德充之符焉。处则为大宗师,周易见龙之 在田也。出则应帝王,九五飞龙之在天也,而道之能事尽矣”。2 0 从传 统文化中寻求国民性改造的新内容,不仅严复,它俨然成为中国近代 诸多先进思想者的共同选择,由于背负着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他们 在中西探索的过程中必然具有无法摆脱的自我矛盾。 2 2 福泽谕吉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由来 福泽谕吉、中村正直、森有礼等日本近代思想家都曾经致力于“文 明开化”的启蒙宣传,其主要目的之一便是要改造日本国民的旧风尚、 旧习性。造就德智兼优的日本新国民,这其中以福泽谕吉的“智慧” 改造、公德意识和“独立”精神影响最为深远。福泽谕吉生于中津藩 ( 今日本大分县) 的一个下级武士家庭,幼时既遭封建等级制度的压抑, 思想上便已种下反封建的种子。青年时期,他得风气之先,身受“徂 徕学”与兰学影响,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又三度游历欧美,接受了近代 科学和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徂徕学”与西学影响是其国民性改造 思想产生的主要动力。 1 3 王拭主编严复集( 第五册)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 ,第3 4 3 页 1 9 王拭主编严复集( 第五册)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 ,第1 3 3 4 页 2 0 王拭主编严复集( 第四册)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 ,第1 1 0 4 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9 页 “徂徕学”是发端于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由古学派思想家获生徂 徕( 1 6 6 6 1 7 2 8 ) 及其弟子所创立的思想流派,2 1 “徂徕学”的重要意 义在于其“人情论”的思想体系中所蕴涵的早期现代化特质以及它直 接和间接地影响了“明治维新”,其“人情论”的实质之一便是肯定利 欲、重礼,探求“政治”与“道德”相分离。“徂徕学”所谓“情”, 就是利己的意识和为了利己而产生的与“私”有关的全部观念和行为。 荻生徂徕以旧时君子、小人为突破点,他讲到:“小人,亦民之称也。 民之所务,在营生。故其所志在成一己,而无安民之心即小人志 在温饱,君子则否。所事天职也,不可不敏焉”。“君子与小人的惟一 区别,只在于所从事职业的不同而已。它本身并不关涉什么道德高下 问题。论语里仁篇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道德说教, 是有悖于事实的。因为即便是君子,又何尝不好利也? 即便是小人, 又何尝不好义也”。2 2 这里,徂徕实际上是将君子和小人相对化,相对 化的前提,显然非道德观上的价值判断,而是承认个体人的事实 判断,其依据便是不言善恶、只言有无的“人情论”之求利。相对应 的,“利”既然作为后天的事实判断,面对如何规范及引导个人对利的 追求,荻生徂徕在政治上选择了“礼”,认为政治的根本原则当系于“礼” 而不是“心”,要“以礼治心”,主张公私分治和政教分离,将德异化 为私德与公德8 ,确立礼治的政治优位,同时给不危害“礼乐行政” 的私德留下了宽容的空间。 此种“求利”观念与“礼治”意识也恰恰构成了近世福泽谕吉国民 性改造思想的两个支点。他认为:“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本应依凭身心 的活动,取得天地间一切物资,以满足衣食住的需要,大家自由自在、 互不妨害地安乐度日”。“如果大家不分贵贱上下,都爱好这些学问( 作 者:指世间一般的实学) ,并有所体会,而后士农工商各尽其份,各 自经营家业,则个人可以独立,一家可以独立,国家也就可以独立了”。 2 1 作者注:“徂徕学”的代表人物包括;获生徂徕( 1 6 6 6 一1 7 2 8 ) ,弟子太宰春台( 1 6 8 0 一 1 7 4 7 ) 以及孙弟子海保青陵( 1 7 5 5 一1 8 1 7 ) 2 2 韩东育徂徕学与日本早期近代化的思想启蒙历史研究 j 2 0 0 2 年第5 期 2 3 作者注:从比较的意义而言,福泽谕吉所讲的公德与徂徕所言的札是等同的。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0 页 “可以看出,福泽谕吉由人生而平等延伸出个体追求“利”的自由, 并进而强调个人如果“主要努力方向是基于人情”,“端正本身的品行, 笃志博学,并具备适应其身份的智德”黔,则人人可独立,国家亦得 独立。由肯定“利”到提倡独立,反映的是福泽对徂徕“人情论”的 继承与延续。他将独立分成有形和无形两种物质方面的独立和精 神方面的独立,其中无形的精神上的独立即暗指公德意识。福泽谕吉 认为,道德本身就有两种区别:“第一、凡属于内心活动的,如笃实、 纯洁、谦逊、严肃等叫作私德。第二、与外界接触而表现与社交行为 的,如廉耻、公平、正直、勇敢等叫作公德”,2 6 并指出“道德只能行 于人情所在的地方,而不能行之于法制的领域。法制的效能虽然也能 达到人情的目的,但是从它所表现的形态来看,法制和道德似乎是完 全相反,互不相容的东西”。”这种法律、德之间关系的论点显然受到 徂徕“人情论”的影响,与其“止乎礼”又给私德留出宽容空间的观 念异曲同工。简单的讲,福泽谕吉将徂徕的“人情论”异化为人的“独 立”精神,通过“智慧”改造、公德意识建立来实践国民性改造的目 的,与徂徕求利、重礼的哲学意义是一脉相承的。 荻生徂徕与福泽谕吉两人,时代相差一个半世纪以上,而且思想上 没有什么直接师承关系,“但在其哲学上,史学上,两者之间有一看不 见的、粗大的、不朽的思想链条相连结着。在经验的、实证的、功利 的哲学上,两者的经济的、社会的、演绎的史学色调,是日本思想界 蔚然相应的高峰”。2 8 单从国民性或者说国民精神的思想来讲,福泽谕 吉就是在徂徕“人情论”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改造的。 除此,在这一过程中,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福 泽谕吉分别于1 8 6 0 年、1 8 6 2 年和1 8 6 7 年三次游历欧美,确立了他的 思想体系;1 8 6 9 年,他开始经营出版事业,出版自己撰写、翻译的关 于西方文化的著作;1 8 7 4 年创办民间杂志,1 8 8 0 年成立“交询社”, 1 8 8 2 年创刊时事新报,积极宣扬西化。这些经历表明,福泽谕吉 2 4 ( 日) 福泽谕吉劝学篇 m 群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1 ,第1 4 页 2 5 ( 日) 福泽谕吉劝学篇 m 群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1 ,第7 页 2 6 ( 日)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m 北京编译社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7 ,第7 3 页 2 7 同上,第1 1 5 页 2 8 ( 日) 丸山真男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 邮区建英上海:学林出版社1 9 9 2 ,第9 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页 是一步一步地接触、学习、认可、理解西方近代文明的,他的西洋游 历、翻译、出版著作等等都在引领其对于国民性改造的思考。“比如, 劝学篇是在威兰特的伦理学原理( e l e m n t lo fm o r a ls c i e n c e ) 的 巨大影响下形成。又如文明论概略是以巴克尔的英国文明史 ( h i s t o r yo f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i ne n g l a n d ) 和基佐的欧洲文明史( h i s t o i d e i n c i v i l i s a l i o ne ne u r o o e ) 为蓝本的。关于这一点福泽本人也是承认的”。2 9 为了培养新国民,他曾积极地对东西方进行比较,他认为:“把东洋与 西洋相比较,看其进步的先后快慢,便可知其大不相同。双方都有道 德之教,经济之论,文武亦各有长短。然而,从国势的基本状况来看, 在富国强兵、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之点上,东洋国家不得不在西洋国 家之下。国势的强弱如果是由来于国民教育的话,双方的教育法一定 相异。那么如果把东洋的儒教主义与西洋的文明主义加以比较,可知 东洋所缺乏的是有形的数理学和无形的独立心两点论近代的有今 日之立国,思远的有人类之发展,人间万事没有不依靠数理,没有不 依存于独立心的”。”至此,智慧、公德、“独立”精神贯穿的国民性 改造思想已经跃然纸上。 综上所述,1 9 世纪中叶以后,中日两国均面临着同样的历史境遇一 一西方列强的入侵,两国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遭受了一连 串的失败,使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反省的深入与民族危机的发展 是成正比例的,对西方文化的追求和对自己的重新认识,构成了民族 反省的主流,而反思国民性则是民族反省的最深层面,也是两国近代 启蒙思想家思索的重点。严复和福泽谕吉就是在这种大的历史环境中 继承乃至开创两国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代表人物,由于背负着上述的历 史任务,他们在中西探索的过程中必然具有无法摆脱的自我矛盾。历 史境域与个人经历的差异也造成了他们目的意识的现代化一般都是有 计划的现代化,或者是有选择的现代化,这在二人国民性改造思想的 产生中也有诸多表现,比如“融儒”与“脱儒”的问题。 严复和福泽谕吉的改造思想都反映了对两国传统文化的种承继, 凹( 日) 丸山真男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 蜘区建英上海:学林出版社1 9 9 2 ,第4 5 页 ”同上,第2 9 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2 页 可以说跟儒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远异的是,严复倡导的国民性 改造,表面上直接受惠于西方启蒙思想,但在内在理路上却始终无法 摆脱人心治理国家的儒家思维模式,它所体现的是把中国固有文化的 最高理想投射到西洋文化之中,实际上还是“融儒”。简单地说,中国 传统儒家文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重视人际关系,始终将人放在 伦理规范中来考虑,不是肯定人的价值,而是肯定个人对其他人的意 义;二是同政治紧密结合重视文化对社会的作用;三是带有非常强烈 的宗法家庭色彩”。3 1 这种延续千年的文化根性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社会 基础和思想底蕴,它决定了近世诸多启蒙者都无法摆脱其羁绊严复 尤其如此,他把西方的个人自由、民主思想引入中国,却又在“开民 智”、“新民德”中不断寻求能与之相应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出于怎样 的思维考量,“融儒”是他们麸同也许是无奈的选择。而福泽谕吉国民 性改造的直接目的就是“脱儒”,摆脱封建体制对学问、智慧的控制, 摈弃儒家传统的旧道德,代之以西方的现代自由民主观念。我们上面 分析到,“徂徕学”是福泽谕吉国民性改造思想产生的重要因素,而正 是荻生徂徕开启了日本近代思想“脱儒”的进程,要求将人从传统的 伦理中解放出来,肯定私欲,宣扬求利,这些顺理成章的成为福泽谕 吉国民性改造所强调和倡导的东谣,何况日本文化的包容性与选择性 也给了他们适时转换思想的空间与想象力。 瓤俞祖华深沉的民族反省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研究呻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 9 9 6 ,序言一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3 页 第3 章二人国民性改造思想基本内容之 匕较 严复与福泽谕吉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基本内容涵盖四个方面:体质、 “智虑”能力、道德素养和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四者构成了一个有 机的统一体。其中健康的体质均被二人作为思想改造的基础。严复指 出:“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3 2 他认为 人的身体强健与精力旺盛是相辅相成的:“自脑学大明,莫不知形神相 资,志气相动,有最盛之精神而后有最盛之智略”。3 3 而中国传统教育 不甚重视发展人的手足体力,近世中国“沿习至深,害效最著者,莫 若吸食鸦片、女子缠足二事”,3 4 使早已衰弱的民力,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国民性改造必须“鼓民力”。福泽谕吉也强调:“活泼的精神寓 于健康的身体,生来虚弱多病,就不会有超人的智慧与判断能力。即 使有智慧和判断能力,也难以应用。一个人才智优秀而身体虚弱,就 好象蒸汽足而锅炉的质量低劣,如果蒸汽量大,锅炉就会爆炸”。3 5 由 此,他认为,健康与智力相比,其重要性并无主次之分,如果没有健 康的身体,就很难完成独立的事业。鉴于二人改造民力思想的一致性, 作者在此文不做具体分析,而将重点放在“智虑”能力、道德素养和 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三个方面。 3 1 “智虑”能力智 3 1 1 严复之开“民智” 通过中西比较,严复认为,“智虑”能力上,明朝以前中西差别并 不大,但晚近中国却趋于落后。具体形式表现为:知识结构上,西方 言学则先物理而后文辞,重达用而薄藻饰,以物理、数学为基础的近 代自然科学对欧美的文明富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吾国所谓 3 2 王拭主编严复集( 第一册)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 ,第2 0 页 3 3 同上 3 4 同上,第z l 页 ”( 日) 福泽谕吉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 m 王桂、陈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l ,第 1 0 0 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4 页 学,自晚周秦汉以来,大经不离言词文学而已。求其仰观俯察,近取 诸物,如西人所谓学于自然着,不多遵也”。3 6 从教育机制及其普及程 度看,“西人与东洋则所谓四民之众,降而至于妇女走卒之伦,原无不 识字知书之人类”;7 中国以科举取士,文学专属于士人,其他农工商 贾等社会阶层则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从治学精神的角度讲,西人多 “自改其新思,贵自得而贱因人,喜善疑而慎信古”;3 8 中国人每事必 求古训,缺乏主动创新精神。学术体系方面,近世西学于政治而言具 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利于科学的发展;而中国自古学术就从属于政治, 读书成了功名禄仕的工具,失去了独立的价值,严重阻碍了民智的开 发。 概言之,“中土之学,必求古训,古人之非,既不能明,即古人之 是,亦不知其所以是。记诵词章既无误,训诂注疏又甚拘,江河日下, 以至于今日之经义八股,则适足以破坏人才,复何民智之开与有耶”? 3 9 所以,严复谓中国“民力已茶,民智己卑,民德已薄,虽有富强之 政,莫之能行”,帅且“旧制尚存,而荣途未开也。夫如是,士之能于 此深求而不倦厌者,必其无待而兴,即事而乐者也。否则刻棘之业虽 苦,市骏之赏终虚,同辈知之则相忌,门外不知则相忘,几何不废然 反也! 是故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欲讲实学,非另立选举之法, 别开用人之涂,而废八股、试帖、策论诸制科不可”。4 1 总之,他坚持 强调民智是富强之源,认为中国近世“民智已卑”,必须开民智,力倡 西学,办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3 1 2 福泽谕吉之“智慧”改造 福泽谕吉根据中西社会状况的差异把人类社会划分为野蛮、未开化 和文明三个阶段,他描述明治前后的日本“农业大有进步,衣食无缺, m 王拭主编严复集( 第二册) 枷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瓦工酒店贴砖合同
- 交通事故同等责任和解协议书
- 2026-2031中国光学薄膜行业运营态势研究报告
- 2026-2031中国管材市场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 2025年工勤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
- 动车组机械师海外项目适应力考核试卷及答案
- 第四课《合作互助好处多》(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
- 3.2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湘教版2012七年级上册-湘教版2012
- 2024年煤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证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影像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山东济南医学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招聘22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 物业管理费用结构分析报告
- 2025天津港保税区安全生产技术专家招聘26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卧室装修合同范本下载模板
- 旅馆从业人员在线考试及答案解析
- 冬季钢结构焊接施工技术与费用分析
-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制度及操作流程规范
- 高校思政说课课件
- 银行反洗钱2025年合规测试试卷(含答案)
- 雨课堂在线学堂《小白学人工智能》单元考核测试答案
- 厨房成本核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