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尚书·金縢》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金滕一文出自尚书周书,两千年来它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与争议。 此文从史学来看,诸多史实疑窦丛生。从文学来看,一方面,它以叙事为主,迥 异于尚书的六体记言体例;另一方面,因其故事的情节化、神异化以及人物 塑造的形象化等叙事艺术的不自觉运用,使金滕文体也在现代研究中引起了 广泛的关注。 本文在引言部分,首先对尚书复出的几个版本进行了梳理,并简要介绍 了金滕的研究状况。正文由上下篇组成,上篇是对金滕的制作时代、史 实进行考辨并分析其体现的史学价值;下篇是对金滕文学的研究,论述其叙 事艺术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金滕的制作时代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有西周初周公作,周公殁后史 官作,战国史官对原始档案的补叙,甚至有金滕为伪作等不同的说法,这些 均可见于汉初以来众学者的各种著作。随着后世研究的深入及最近清华简的出现, 使我们有机会向金滕的真相又跨越了一步。根据文字学、传世文献及新近出 土的文献,本文认为,金滕文本的完成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策祝之文是 西周初的档案文献,但个别字词又经过了史官的加工,其余部分则是史官根据周 初的事实补叙而成,到春秋末战国初形成并流传开来。金滕反映了周初复杂 的政治状况及周人的思想状况。对金滕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周初历史的 进一步了解。 金滕记述了周初发生的诸多大事件,但所指为何事,诸如“我之弗辟 、 “罪人斯得 、“东征 及“新逆等,学者理解不一。本文认为,今古文家理 解都有一定的史实基础,这可以在出土文献及传世文献的印证中得到证实。而出 现不同的解读,这是因为金滕所记不清引起。数年问发生的大事件,金滕 就用区区几十字进行了简要的概括,行文跳跃性很大且纪年模糊,这就避免不了 后人对其所记事件产生诸多的解读。 金滕文体不同于尚书以记言为主的体例,它围绕“金滕 ,记载了 数年间发生的大事件,通过系列事件塑造了周公至忠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史家 以德、礼治国的理想。与尚书记言体例不同,它出现了叙事文学最关键的因 素“情节 ,也有了叙述者隐约的出现。这也正引起后世学者极大的争议。本文 认为,金滕是在史家“实录的原则下对历史的记录,所言故事通过其他文 献都可以得到印证,但其情节化的安排,明显具有了史家的再创作的痕迹。其浪 漫的思维方式和具有小说因素的表现手法,对后来左传史记等史传文学 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而其天人感应情节对后世文学则具有了文学母题意义。传 统认为,尚书基本上是对帝王与诸侯谈话、誓词、命令等内容的忠实记录, 而春秋则是“断烂朝报,是对事件的简要记载。只有到了左传才有了 情节、人物刻画等叙事艺术。如刘知几史通卷八模拟就说:“盖左氏为 书,叙事为最。 但通过对金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尚书中的金 滕就有着极为成熟的叙事艺术。左传之所以达到先秦叙事的巅峰,绝非一 f 1 之功,而金滕正是史传文学从发轫期走向成熟的见证。 关键词:金滕制作时代史实考辨叙事艺术及影响 h a b s t r a c t ”飚mt e n g ”i s 的m ”s h a i l gs h u z l l o us h u ”i th a sb e e i lm u c ha c a d e m i ca t t e n t i o n a n dc o n 臼的v e r s ys i i l c e 似o l o u s a i l d y e a r sa 9 0 f r o mt 1 1 eh i s t o 哆o f 搬m ,m a i l y l l i s t o r i c a lf a i c t si nt l l ea r t i c l e sa r o u s es u s p i c i o n s ;f r o ml i t e r a r yp o i n to f v i e w ,o nt l l eo n e h a n d ,i ti st ot l l em a i nn a r r a t i v ea i l dd i f f 旨e n tf b m t 1 1 e ”s h a l l gs h u f tt h es i x 仃a d i t i o n a l s t y l e s o n 血eo m e rh a i l d ,b e c a u s eo f 吐l eu s eo fi 姗a t i v ea r to f l eu n c o n s d o u s i n c l u d i n g t l l es t o r yp l o t ,c h a r a c t 嘶z a t i o no fg o da sw e l la s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o fa l i e n a t i o l l t h e ”g o l d c l lc o r d ”s t y l eh a sa l s oa 绗a c t e dw i d ea t c e l l t i o ni nm o d 锄r e s e a r c h f i r s to fa l l ,i i l 昀d u c t i o nc 莉s t h e ”s h a l l gs h u ”s e v e r a lv e r s i o n sb a c k ,a i l d b r i e n y i n 们d u c e sm e ”l ( i mt e n g ”a n i c l e so ft l l es i t u a t i o ni n 廿l i sp a p e r n em a i nb o d yi s f o r m e db yt 1 1 ed o w n2 n e6 r s tp a ni s 硒mt e l l g o fm ep r o d u 西o ne 鸭l l i s t o r i c a l t e x t u a li i 懿e a r c ha i l da i l a l y s i so fm e h i s t o 哆t 1 1 e y 锄b o d yv a l u e s ;n e x ti sm e ”鼬mt e n 旷 o fm er e s e 删l l i t e r a t u r e ,d i s 吼l s s i n g t l l en 删i v ea r t 锄dt l l e6 l t l l r e g e i l e r a t i o 邶 l i t e r a t l 】r e ”飚mt c i l g ”o ft h ep r o d u c t i o nt i m eh a sb e e na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 t o p i c m a d eb y d u k ef o rt l l ee a r l yw e s t e n l 办o ud ”a s t y w h od i e da r e rt l l eo 施c i a lh i s t o r i a i lf o rt h e d u k eo fz h o u 锄dt l l ew 硎n gs t a t e st 0t 1 1 eo n 酉n a lf i l eb u ) 【uh i s t o r i 趾,0 re v e i l 廿1 e 9 0 1 d 锄c o r d ”f o rp r c t e n d i n gt ob e ,s od i tv e r s i o n sc a i lb ef o u i l di nh a i le 砌v s c h o l a r so fv 嘶o u s 、v o r k st ot l l ep u b l i c w i n l 缸t h e rr c s e a n hl a t e r a i l dt l l e 僦锄t 锄e 唱e i l c eo ft s i n g h u as i m p l e ,s ow eh a v em eo p p o m l l l i t yt om e 饥i mo f ”mt e l l g 、) l ,h i c hh a sas t 印b e y o n d a c c o r d i n gt o p h i l o l o g y a i l c i e n t1 i t 鳓l n 鹏a l l dr e c t l y u n e a n h c dd o c u m e l l t s ,t h j sa n i c l em i l l l ( st h a tm e c o m p l e t eo f ”mt 跚g s h o u l db e d i v i d 。di n t o 研op a n s t h ej c i r s tp a no ft l l ep o l i c yw i s h e so ft l l ep a p e ri sa r c h i v a le 耐y w e s t e n lz h o u 七 ”a s 吼b u tt h ei n d i v i d u a lw o r d sh a sb e e i lt h eo 简c i a lh i s t o r i 锄o f t l l e p r o c e s s ,锄d 幽ef e s ti st h ef a c tm a tb u x uh i s t o r i o 鲫p h e fm a d ea c c o r d i n gt ow e e k l y ,t 0 t h el a t es p 咖ga 1 1 da u t l l m nw 硎n gs t a t e sp 甜o da n dt h eb e 昏r u l i n go f t 1 1 ef o 肌a t i o no f s p r e a d ”k i mt e n g ”r e f l e c t st l l ec o m p l e xp o l i t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a 1 1 dt 1 1 ee a 订yz h o u p e o p l e sm 印t a l i t y 0 | 1 1m e 硒mt 曲g ”i n d 印t h 陀s c a r c hh e l p s 如吡e ro u r l i i u 1 1 d e r s t a l l d i n go fe d y z h o uh i s t o 鼬m t e l l g ”a c c o u n tt h ew e e k l yo c c eo f m a i l yl a r g e 黜,b u t o nw h a ti s r e 6 ;盯e dt o ,s u c h 弱 ia v o i dt t l ee p h e s i 肌s 竹,s r il a n k aw 嬲as i i l i l e r ”,”c m s a d e ”锄d ”p r o - y i n g f f ,e t c ,s c h o l a r sh a v ed i 翻f e r e l l tu n d e r s t 觚d i n g t h i sp 印e r 鹕u 够t h a t l i s c l a s s i c a lf a m i l yh 弱s o m eh i s t o r i c a lb 邪i sf o ru n d e r s t 觚d i n 岛b u tt h e r c 盯ed i 岱淝n c e so f i n t e 叩r e t a t i o n ,“si sb e c a u s et h e ”硒mt e n g c a l i s e db yn o tr e l i l 翎曲e r e v e n t st h a t o c c u r r e dy e a 璐,”瞄mt e n g f im a l 【e sab r i e fs u n 1 i i l a d ,0 nt h ef 毫wd o z e l lw o r d st or e a d 嬲 m u c hj u m p i n 舀w 1 1 i c hw 珊i n e v i t a b l yp r o d u c ep o s t e r i t ) ,m 锄yo fi t se v e n t st h a ta r e r e c o r d e di n t e q 删i o n a l s ot h r o u 曲t h e ”g o l d e nc o r d ”r c s e 盯c h , i t 舀v e su s ,”z u 0 z h u a n ”,”h i s t o r i c a lr e c o r d s ”a r l do t h e rh i s t o r i c a l 觚db i o g r a p l l i c a li n t e 印r e t a t i o no ft h e e n l i 曲t 锄胁t ,o nt h eo n eh 觚dw ec a nn o te a s i l yd o u b tm ea u t h e n t i c i t yo ft l i s t o r i c a l r e c o r d s ;m eo t l l e rh a n d ,w es h o u l dn o tb ec o n 矗n e db ym es h a c k l e so fs c h 0 0 1 a f i e ra l l , h i s t o r i a n sn o t et h e 岬o s eo fh i s t o r i c a li n f o 肌a t i o nt 0k 锄f h t u r eg 锄e r a t i o n s ,w t l i c h c a l ln o ta v o i dt h ec u to n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锄m g e m e i l t ,r e - c r e a t i o n ”i ( i mt e l l 矿s t y l eb r e a l ( st h e ”s h a i l gs h u ”t h eb 嬲e ds t y l et or e r n c i l l b e rw o r d s ,a i l d r e c o r d sm eo c c u r r e n c eo fm 旬o re v e n t saf e wy e a r sa r o u i l dm e 鼬mt e n g ”,b u ta l s o r e f l e c t st l l eh i s t o r i 锄t 0v i r t u ea n dt l l ei d e a lc 0 硼t d rm r o u 曲l es 耐e so fe v e n t ss h 印e d t h ei m a g eo f d u k et 0m e l o y a l t yo f t h ep e o p l e d i 舒打e l l t 舶mt l l es t y l et or e m 锄b e r t h e w o r d s ,i ti so u to ft h em o s tc r i t i c a lf 撕o r ”p l o t i nt h en a r r a t i v el i t c r a t u r e ,w i mt l l e e m e 略e n c eo ft h en a r r a t o r t m si sc a u s i n g 孕。e a tc o n 仃o v e r s yl a t e rs c h o l a r s t h i sp a p e r 盯g u e sm a tt h e ”硒mt e n g ”i nt h eh i s t o r i a i l s ”r e c o r d ”腑d e rt l l e 州n c i p l eo fm er e c o r d s o fh i s t o r y s a y i n gt h a tm es t o 巧m r o u g ho t l l e rd o c 啪e n t sc 锄b ev e r i f i e d ,b u tt h e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o ft h ea r r 锄g e m 肌t ,o b v i o l l s l yw i t h l el l i s t o r i a i l sr e - c r e a t i o no ft l l e 仃a c e s t h er o m a n t i cw a yo ft h i n k i n g 锄da1 1 0 v e lf a c t o ri i lt l l ep e r f i o n 】 1 a n c eo fm e i r t a c t i c s i n s p i r e ”z u oz h u a i l ”a i l d ”h i s t o c a lr e c o r d s ,w 1 l i l e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觚e 锄 h e a v e l la 1 1 do nt l l el i t e r a t l l r eo ft h el a t e rc i r c u m s t a i l c e so ft h em o m e ri sal i t 蹦叫s e n s e t h e 仃a d i t i o n a lv i e wt h i n k st h a t ”s h a n gs h u ”i sb a s i c a l l yaf a i t h 如1r e c o r do fm e t a l ka f 6 n l l a t i o n s ,c o m m a n d sb e t 、v e e i la k i n g 锄d 研n c e s a m d ”s 砸n g ”i s o f f r o t t e n d p r k ”锄dab d e fr e c o r do f e v e i l t s o n l y ”z u oz h u a i l ”h a sm ep l o t ,c h a r a c t 嘶z a t i o n 锄do t h e rn a 玎a t i v e 硪s u c ha sl i uz 1 1 ij i ,i n ”s i m u l a t i o n ”o f f t g e n e r a lh i s t o 矿s a i d : i v ”c o v e rz u of o r 舭b o o k ,t h en a r r a t i v eo fm em o s t b u t 恤0 u 曲也ea i l a l y s i so ft h e ”l ( i mt e n g f f ,w ec 觚s e e ”b 0 0 ko f h i s t o 秽i nm e ”l ( i mt e l l g h a sa l s oal l i 曲n 锄a t i v e a r t ”z u oz h u 趾”r e a c h e st l l ep e a ko fp r en a r r a t i v en o ti nad a y w h i l e c o r d ”i s b i o 黟a p h i c a l l i t e 咖r ef 如mt l l eb e 百衄i n go f t h ep e r i o dt om 删t yo ft h e 、) l ,i 仃1 e s s k e yw o r d s :”k i mt e n g ”;p r o d u 鲥o nt i m e s ;h i s t o d c a li m p a c t ;n a n 嘶v ea r t 锄d i n f l u e n c e v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中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酌,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住审请人。(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叠玉 2 9b 年( 月,曰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查阎t 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f 可从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耋始 r 2 0 ,口年月3 ,自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鍪名:捌王上窿 2 qf ,年6a 目 引言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保存了我国关于夏、商、周统治 阶级政治活动中的一些珍贵资料。但因时代久远,特别是秦火之后,尚书几 近亡失,其后复出了“今文 、“古文 、“伪古文”等不同尚书版本,各 版本间篇数不一,内容有异,何谓尚书的真相,两千多年来已成为富有传奇 性的一桩公案。金滕是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在今古文中不仅存在字词 的差异,而且解经也有不同。故欲深入研究金滕,先对尚书复出的不同 版本情况做一回顾,甚为必要。 l 、今文尚书。伏生所传,因采用当时通用的隶书书写,故被称之为“今 文尚书 。关于其复出,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日:“伏生者,济南人也。故 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 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秦时焚书, 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 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刀金滕篇为全书第十二篇,周书第三篇。 2 、古文尚书。因采用的是秦统一为小篆前的大篆籀文及六国使用的文字, 故称为古文尚书。见于史载的古文尚书共有六种:( 1 ) 、史记儒林 传所载“孔子家传本 。史记儒林列传日:“伏生孙以治尚书征, 不能明也。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孔氏有古文尚书, 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滋多于是矣。 文中孔安国,据孔子世家是孔子的十一世孙,这是关于古文尚书出现的 最早一项学术资料。但未说明其家传本的来源及逸文的具体篇数。( 2 ) 、汉书艺 文志的“中古文本。汉代皇家“中五经秘书”所藏古文尚书称“中古文 本办称“中秘本 。汉书艺文志日:“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 伏生所得尚书篇数,有2 8 篇、2 9 篇之异,但从东汉末年发现的石经书序残文来看,应是2 8 篇。 据马雍尚书史话,另一篇察誓足景帝时由民间献f l ;,其后加到伏生2 8 篇之中,成了2 9 篇。今多采 用今文2 8 篇之说。 函( 汉)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第6 1 页 三家经文。 ( 3 ) 、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本。汉书景十三 王传日:“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 记、孟子、老子之属。”汉末对这本子称为河间献王本,但其内容我 们现在已无法得知。( 4 ) 、汉书儒林传张霸“百两篇本 。汉书儒林 传日:“世所传百两篇者,出东莱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 左氏传、书序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简文意浅陋,成帝时求其古 文者,霸以能百两任。以中书校之,非是。 这是第一次编造的古文尚书。 百两篇在当时就被发现是伪书而遭废黜,但所载百篇书序却流传并盛行起来。 ( 5 ) 、汉书楚元王传附刘歆传记载的“中秘所藏孔子壁中本 。刘歆 移太常博士书:“时汉兴七八十年,离于全经固已远矣。及鲁恭王坏孔子宅, 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 后,孔安国献之。”回由此记载我们看到: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古书于壁中;古书 由孔安国献上;孔子家传本有逸文十六篇。汉书艺文志在实定孔壁本与今 文二十九篇同,此外多出逸书十六篇,同时对恭王得书传说又多有增益。关于古 文尚书的五种说法,当以第一次孔子家传本最为可靠。( 6 ) 、杜林“漆书古文 本,见后汉书杜林传所载:“林前于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此 书只有同于今文篇名的二十九篇。卫宏为此部尚书作训旨,徐巡作音, 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作注,东汉流传的实际就是杜林本。 3 、伪古文尚书。永嘉之乱,今古文均散佚。东晋梅颐献所谓孔安国传 ( 即注解) 的古文尚书。这部古文尚书全书共五十八篇,每篇有所谓孔 安国做的注,标为“孔氏传 ,而且在全书前面有一篇以孔安国口气写的尚书 序。伪孔氏传古文在东晋出现不久就立为学官。唐孔颖达五经正义亦 采用伪孔氏古文尚书,清时汇刻为十三经注疏成为目前的通行本。金 滕居全书的第三十四篇,周书第八篇。 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2 0 0 7 年版,第3 2 5 页。 汉书,中华书局2 0 0 7 年版,第5 3 5 页。 汉书,中华书局2 0 0 7 年版,第8 7 9 页。 汉书,中华书局2 0 0 7 年版,第4 0 7 页。 2 同嗣同固班班班班 )汉汉汉汉( o 雪。回 金滕是尚书周书中的一篇,比照今古文尚书记载,字词存在 着差异,如今文“武王有疾弗豫 古文马融本作“不豫 ;“噫公命我勿敢言 马融本“噫 作“懿 ;“惟朕小子其新逆 马融本作“亲迎 。此外,前人对 此篇争议颇多。就其制作时代言,有的认为是周公作于武王生病时( 见书序) ; 有的认为是周公殁后史官所记( 见王充论衡感应) ;也有的认为是后世史 官记周初的故事( 见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就所涉史实而言,何谓“居 东”? 何谓“罪人斯得? 成王亲迎是在周公生前还是殁后? 今古文说解各异。 就体例而言,金滕体例奇特,迥异于传统所认为的尚书“典、“谟”、 “训 、“诰 、“誓、“命六体记言体例。孔颖达尚书金滕正义就 曾指出:“此篇叙事多而言语少。 进入现代,部分学者还认为其特征极类小说, 如谭家健在其先秦散文艺术新探中就讲到:“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集尚 书中,已有一篇堪称我国最早的微型历史小说金滕。 总体来说,从汉初尚书复出,两干多年来,金滕就一直受到学者的 普遍关注和争议,但在经学的迷雾中,金滕研究往往拘泥于经学、史学的研 究而少有突破。清代至于今,基于学者踏实的学风,关于金滕音疏、古今文 异文异说、句读、义法、文字训解及注疏家聚讼不已的话题都得到了系统的整理。 如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释( 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 、吴汝纶尚书故( 桐 城吴先生全书民国1 8 年) 、顾颉刚金滕今译( 古史辨第2 册,上海古 籍1 9 8 2 年版) 、赵光贤说 篇( 古史考辨,北师大出版社1 9 8 6 年版) 、刘起舒金媵释文译论( 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 0 0 5 年版) 、 李民金滕及其史料价值( 尚书与古史研究,中州书画社1 9 8 1 年版) 等都 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因其篇幅所限,不够全面,注重点也在长久以来的经 学争辩中。 金滕的文体,是目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就笔者目力所及,涉及到对金 滕文学及影响研究的有: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 东方出版社1 9 9 9 年版) , 。( 滴) 阮兀校刎: 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 9 8 0 年版,第8 3 页。 。( 清) 阮,己校刎:十三经注疏尚书讵义,中华书局影印t 9 8 0 年版,第8 3 页。 西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人i j ;版社1 9 9 5 年版,第3 1 5 页。 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 首都师大出版社1 9 9 5 年版) ,胡念贻 的 散文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社会科学战线1 9 8 1 年第1 期) , 刘振东由 看中国散文始生期的历史状貌( 齐鲁学刊1 9 9 0 年第6 期) , 王恒展 与中国小说( 山东师大学报2 0 0 3 年第3 期) 。这些都对金滕 的叙事艺术及文学价值进行了解读,但可惜,大都以印象或评点的方式,在探讨 尚书文学价值时把金滕仅作为一例提出,尚缺少系统全面的论述。 对金滕制作时代、史实的考证及文体、文学成就的准确认识关系到对我 国史传文学及文体起源的正确理解。同时,金滕所包含的文学母体及叙事表 现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都有极大的启发意义。故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 合新近出土文献,试对金滕的制作时代、史实、文体特征及文学价值等方面 做一系统研究,以期对中国传统史学、文学有一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 上篇金滕制作时代及史实、史学价值研究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记载了我国进入文字记录时期夏、商、 周统治阶级政治活动中的一些珍贵资料。但时代久远,特别是秦火之后, 尚书 几近佚失,其复出后不免又受到后来文字的影响。刘起纡先生关于尚书真伪 就这样说: 它保存的基本的是奴隶社会的文献,其中包括周代真文献和半真文献,商 代半真文献和在流传中受到了周代文字影响的真文献,以及周代根据一些往古 素材加工编造的虞夏假文献( 其中有少量半真的,如甘誓) 。 那么金滕属于哪种文献,其史学价值如何? 下文就拟从制作时代、史实考 辨和史学价值三个方面阐述,以期对金滕有科学的认识,也可窥见尚书 流传过程所发生的某些变化。 一、 金滕制作时代考辨 书序日:“武王有疾周公做金滕。这是解经人首对金滕所作历 史背景和做书缘由进行的研究, 认为此篇是周公在武王生病时所作。但这种看法, 在宋就有学者产生质疑。北宋苏轼书传就对书序的说法提出明确的反对, 日:“金滕之书,缘周公而作,非周公也,周公作金滕策书尔。 程颐 书说( 今并入程氏经说) 一卷,当有人问他,金滕中周公欲代武王 死是否合理时,程颐说:“不问有此理、无此理,只是周公人臣之意,其辞则不 可信。只是本有此事,后人自作文足此一篇。此事与舜喜象意一般,须详看舜、 回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序言( 增订本) ,中州书画社1 9 8 1 年版,第l 页。 管( 清) 阮- 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讵义,中华书局影印1 9 8 0 年版,第8 3 页。 关于书序的作者及成书时代也争议颇多:史记孔子世家口:“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 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卜纪唐虞之际,下全秦缪,编次其事。”汉书艺文志日“书 之所起远矣,孔子篡焉,上断自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亩其作意。”史记、汉书均 以书序为孔子所作。一直到宋代始有人怀疑,宋朱熹朱了语类卷七八认为作于周秦问。近代陈梦 家尚书通论认为足秦汉之际解绛的人所作。书序具体作于何时,以目前的史料还无法确知,但町 以肯定它是较早对尚书进行解渎的文献。 ( 宋) 苏轼:书传卷十,文渊阁p q 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年版。 5 周公用心处。尚书文颠倒处多,如金滕尤不可信。 到清代,关于金 滕的研究,王夫之书经稗疏就曾列举当时流行的疑金滕之说十三点, 可见当时学者对金滕的怀疑之盛。另清中叶有一非治经学的文人袁枚在其文 集中也说“金滕虽今文,亦伪书也。” 金滕真伪的定性,关系到金滕的史学、文学价值问题,所以本文首 先需要对此做一认定。为方便起见,原文载录如下: 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日:“我其为王穆卜? ”周公日:“未 可以戚我先王。” 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埴同埠,为埴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圭, 乃告大王、王季、文王。史乃册祝曰:“惟而元孙某遘历虐痰,若而三王是有 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 若旦多才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而子孙于下地, 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呜呼! 无坠天之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 今我既命于 元龟而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琏,归俟而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琏。” 乃卜三龟,一留吉。启筲见书,乃并是吉。公曰:“体,王其罔害! 予小 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兹攸俟,能念予一人。”公归,乃纳册于金滕之 匮中,王翼日乃瘳。 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 二公日:“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 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鹗。王亦未敢诮公。 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 夫尽弁,以启金滕之书,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 二公及王乃问诸史与百执事。对日:“信,噫公命,我勿敢言。”王执书 以泣日:“其勿穆卜! 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 德,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国家礼亦宜之。” ( 宋) 程颢、程颐:二二程遗书卷二二卜,文渊阁叫库伞书,卜海古籍版社1 9 8 7 年版。 亩( 清) 王夫之:尚书稗疏卷四i :,文渊阁p q 库全书, :海古籍 l j 版社1 9 8 7 年版。 ( 清) 袁牧: 小仓山房文集卷i 五,著易堂,民国1 4 年。 6 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 之,岁则大熟。 文章共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自“既克商二年 到“王翼日乃瘳。 讲 武王克商第二年,身患重病,周公向太王、王季、文王祈祷,愿以自身代武王死。 祷告后,周公把策祝之文放在了金质缄封的柜子中,第二天武王的病就好了,且 周公也安然无恙。第二部分从“武王既丧 至“王亦未敢诮公。一讲的是过了段 时间武王去世,成王即位。管叔、蔡叔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东 征,平定了武庚和管、蔡的叛乱。周公作鸱鹗诗表达自己的忠心,成王也不 敢批评周公。第三部分起于“秋大熟 ,止于“岁则大熟。这部分是说,又过 了数年,在秋收季节,突然打雷下雨,庄稼倒伏,大树拔起,成王和众大夫打开 金质缄封的柜子,看到周公所作以身代武王死的策告之书,幡然悔悟,以礼迎周 公归。于是,一切恢复了正常,这年秋天获得了大丰收。 从行文、文字及所反映的行为状况来看,第一部分为西周原始的档案资料,这 已取得了目前学界的基本认同。 同时它又是经过了后人加工的文字。表现有二: 一,“惟尔元孙某”及“以旦代某之身 之“某 字,以礼当父前子名,君前臣 名,这里应该为“发。以史记鲁周公世家比照,司马迁就写为了“发 。 对于所出现的“某 字,郑玄解释说:“讳之者,由成王读之也。 固这也说明了 确实有对原文的更改。二、“予仁若考能”之“仁,据赵光贤考定,周书中无 “仁 字,这也为后人妄加。 第二三部分为后世史官的追记,首先从其行文来看, 文从字顺,与真周书各篇有差异。其次,从西周初文字的应用来看,有些字 的用法与真周书不类。赵光贤关于第二部分曾这样分析到: d ( 清) 阮元校刎: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 9 8 0 年版,第8 3 8 5 页。 圆顾颉刚古史辨金滕今译:“这篇东两著作的时代虽朱能确定( 也许是东周史官所补述,以为文体很 明顺和大诰等篇不类。) 但确实足鬼治王义的历史时期中的一件重要材料。”;刘起钎金滕校释译论云: “篇章所载刷公册祝之文的主要文件当为两周初作品。”李民 及其史料价值日:“原足一些历 史素材又杂厥4 了一些传闻资料,流传于战国,则逐步成了一篇义:声。” ( 清) 阮死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 9 8 0 年版,第8 3 页。 固赵光贤:古史考辨说 篇,北师大 j 版社,第5 6 页。 此段与下段言非西周文字。今周书各篇,凡真周书无不佶屈聱牙,此 则文从字顺,即与第一段比较,亦不类叉西周文字,“及”字多作“暨”, “其”字作代词用多用作“厥”,“无”字多作“罔 或“亡”,“则”字用 作连词亦罕见,凡此均可辨此段非周初史官记录。 此说当为是。对于自宋以来,学者“金滕“不可信的怀疑,本文认为, 虽第二三部分为后来史官的追加,但都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反映。我们认为,判 断一篇文章的真伪,首先应当根据的是所反映的历史素材是否可信。李民关于这 一点,也曾谈到他的看法,他说: 后人写前人的历史,或根据前人留下的片片断断的文字去整理成反映前人 活动的文献,这是经常见到的历史现象,关键是在于其所录用的历史素材是否 有根据分析一篇古代文献的史料价值,绝不能单凭它的问世早晚为依据, 而应该看它本身所包含的历史素材是否可信圆 从金滕所反映的历史情况来看,我们不能怀疑金滕篇的真伪。但无可 否认,金滕记事的模糊不清,引起了后人无限的纷争,这就更需要我们依据 根据各方面的材料来澄清历史的迷雾,这在第二节将会详细论述。 综上,金滕第一部分是西周原始的档案资料,但经过了后来史官的加工, 第二三部分为后来史官对周初历史的的追记,金滕篇反映了西周初的真实情 况,是为真文献。但金滕究竟完成于何时? 这从汉初,就存在不同的说法, 时至今天,也仍然是学者金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下面我们就先看近代 以前的两种说法: ( 一) 认为是西周初周公所作。 这种说法源于书序,其日:“武王有疾周公做金滕。 但通过上文我们 对金滕所讲故事内容及真伪的分析中已可看出此说的不合理性。但因传统史 书存在着衍文或逸文的情况,故见于金滕文本内容与书序之间不可调和 。赵光贤:古史考辨说 篇,北师大出版社,第5 6 页。 。李民: 尚书与古史研究( 增订本) 。中州书i 田社1 9 8 1 年,第1 6 3 页。 8 的矛盾,有学者对“武王有疾周公做金滕。 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孔颖达 尚书正义日: 武王有疾,周公作策书,告神请代武王死事毕,纳书于金滕之柜,遂作 金滕,凡序言作者谓作此篇也。案经周公策命之书,自纳金滕之柜及为流言所 谤,成王悟而开之,史叙其事乃作此篇,非周公所作也( 序以经具故略言之) 孔颖达首次把金滕创作分为两部分,即自“既克商二年到“王翼日乃 瘳。 认为序言所记“周公作金滕”指的是这一部分,其余则为史官所叙。此种 看法对后世关于金滕成篇情况研究有较大的启发意义。但孔颖达基于对“经” 的迷信,只能做调停之言,日:“序以经具故略言之。 清孙星衍上承孔颖达见解,认为: 经丈“秋大熟”以下,必非金滕之文,孔子见百篇之书,而序 称周公作金滕,周公不应自言死后之事,此篇经文当止于“王翼日乃瘳” 或史臣附记其事,亦止于“王亦未敢诮公”也其“秋大熟”以下,考之书 序,有成王告周公作薄姑,则是其选文后人见其词有“以启金滕 之书”,乃以属于金滕耳。 孙星衍相比于孔颖达有了更鲜明的主张,明确认为第一部分为西周周公所作, 而其后部分则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之上,经史官附加而成。此见解打破了传统经 的束缚,但认为第三部分是薄姑逸文则证据不足。 ( 二) 认为作于周公死后,为史臣所记。 尚书大传关于金滕传说的记载日:“周公疾日:吾死必葬于成周 示天下臣于成王也。周公死天乃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恐。王与大夫 开金滕之书,执书以泣日:周公勤劳王家,予幼人弗及知乃不葬于成周而葬之 于毕,示天下不敢臣。 。( 清)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 9 8 0 年版,第8 3 页。 圆( 清) 孙星衍:尚书今古义注释,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3 2 3 页。 西( 汉) 伏胜: 尚书人传卷兰,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籍f l ;版社1 9 8 7 年版。 9 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云:“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雨,禾尽偃, 大木斯拔成王执书以泣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 我国家礼亦宜之。 王充论衡感类:“当此之时,周公死,儒者说之,以为成王狐疑于周 公,欲以天子礼葬公。 圆 上述三家,解经方面均认为是,周公死后,上天为彰显周公之德而出现天气 的异常现象。如此而来,只能是史官于周公死后所作的追叙文字,而不可能是周 公所自作,但具体的时间未明。 以上两种不同的说法,可以说代表着从汉初,两千多年来对金滕制作时 代的看法。 近现代以来,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 以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了考 古学、西方近代社会学等,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金滕研究有了突破 性的认识。关于金滕的制作时代,顾颉刚认为:“这篇东西著作的时代虽未 能确定,( 也许是东周史官所补述,以为文体很明顺和大诰等篇不类。) 但确实 是鬼治主义的历史时期中的一件重要材料。一 顾先生从金滕文体的明顺和与 真周书行文的不同出发,认为是东周史官补叙而成。刘起舒金滕校释译论 云:“篇中所载周公册祝之文,不论是它的思想内容,还是一些文句语汇,也都 与西周初年的相符合,因此这篇文件的主要部分确实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叙 事之文的风格也较平顺,如顾命的叙事文一样,颇接近东周,很可能是东周 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电公司税务申报管理规定
- 公务员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家电公司合同模板管理规定
- 异常分娩试题及答案
- 驾驶证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危孕产妇管理试题及答案
- 防风固沙面试题及答案
- 化工事故如何应对
- 家电公司连锁管理办法
- 家电公司财务报告管理规定
- 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库及答案
- (标准)第三方合同转让协议书
- GB/T 20988-2025网络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 2025年浙江省中考社会试题卷(含答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男女导尿并发症
- 沉淀池安全操作规程
- 职业规划杨彬课件
- 车间现场品质培训
- 央视中秋诗会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