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张鷟《朝野佥载》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朝野佥载是初唐张麓撰写的载录随时见闻之作,书中以记叙武则天时 期朝政人物事件居多,另有志怪故事,博物杂记等,内容颇为驳杂。此书的史 料价值历来受到重视,但是学界从文学方面对其进行的专项研究非常少见。本 文站在文学的立场上,从文史结合的角度研究朝野佥载的叙事特色。 从历史叙事的角度来看,朝野佥载有保存史料的写作动机,有真实性较 高的材料,有鲜明的实录意识,也有形式上对历史叙事的遵从,如传记式的结 构模式,全知视角模式,简洁、切实的语言等。这些都说明朝野佥载的基 本笔法是历史叙事,其整体文风近于史述。 从小说艺术的角度来看,首先,朝野佥载以批判为主的思想倾向是古代 小说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这点,本文主要从题材取向,主观性叙事特征以 及批判中的民间立场三个角度来分析。其次,朝野佥载在奇异的内容,夸张、 联想等艺术手法和谐谑的语言等方面表现出好奇尚怪的旨趣,这既是对前代志 怪小说审美原则的继承,又是后来成熟小说的审美追求在初唐初露端倪的表现。 第三,佥载中出现了比史书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虚构,而虚构正是小说创作的 必要手法。第四,它在一定程度上把写“人 摆在了突出的位置,由此显示出 把人物当作独立审美对象的小说化倾向。这些都说明朝野佥载表现出明显 的小说色彩,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中国小说曾长期寄寓在历史叙述的母体之中,后来才脱离母体迎来了文体 独立。朝野佥载文史结合的独特面貌恰恰表明它是从史述到小说的过渡形态。 本文最后将其定性为“具有较强文学性的史料 。事实上,这类作品在唐及以后 各代都频繁出现,正因为它们处于文史之间,因此才有着特殊的价值。 关键词:朝野佥载历史叙事小说色彩 v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c h a oy eq i a nz a i ,a u t h o r e db yz h a n gz h u oi ne a r l y - t a n gd y n a s t y , r e c o r d sm a n y a n e c d o t e so fp o l i t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sa n dc o m m o n e r sd u r i n gw uz c t i a np e r i o d i n a d d i t i o n ,i ta l s or e c o r d ss o m es t r a n g et a l e sa n dm i s c e l l a n y m u c hi m p o r t a n c ei s u n i v e r s a l l ya t t a c h e dt ot h i sb o o kb e c a u s ep e o p l er e a di ta sa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 h o w e v e r , t h es t u d yf r o ml i t e r a t u r ea s p e c ti sv e r yi v e t h i st h e s i s ,s t a n d i n gi nt h ep o s i t i o no f l i t e r a t u r e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c o m b i n i n gl i t e r a t u r ea n dh i s t o r y , r e s e a r c h e st h e b o o k sc h a r a c t e 6 s t i e so fn a r r a t i v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n go nah i s t o r i c a l - n a r r a t i v ea n g l e ,c h a oy cq i a nz a ii sw r i t t e nu n d e r t h em o t i v eo f p r e s e r v i n gh i s t o r i c a lt a l e s i th a sh i g ha u t h e n t i c i t ya n d c l e a ra w a r e n e s s o fr e c o r d f o r m a l l y , i ti si nl i n ew i t ht h ec o n v e n t i o no fh i s t o r i c a ln a r r a t i v e ,i n c l u d i n g b i o g r a p h y l i k e t a c t i cp a t t e r n , o m n i s c i e n ta n g l eo fv i e w , s i m p l ea n dp r a c t i c a l l a n g u a g ea n ds oo n a l lt h e s e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a tt h ee s s e n t i a lw r i t i n gt e c h n i q u ei n c h a oy eq i a nz a ii sh i s t o r yn a r r a t i o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n go n an o v e l a r ta n 舀e ,c h a oy eo i a nz a id i s p l a y sm u c hn o v e lc o l o r s , n a m e l ye v i d e n tl i t e r a r i n e s s f i r s t l y , i t st e n d e n c yt oc r i t i c i s mm a n i f e s t sr e a l i s ms p i r i t o f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t h et h e s i sa n a l y z e st h i si s s u ef r o mt h r e ea s p e c t sa s f o l l o w s :t h et h e m e ,t h es u b j e c t i v en a r r a t i v ea n dt h ef o l ks t 觚d p o i n t s e c o n d l y , t h i s b o o ks h o w sak i n do fa e s t h e t i cp u r s u i to fs t r a n g e n e s sa n dw e i r d n e s s ,w h i c hh a sb e e n t h et r a d i t i o no ft h e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t h i r d l y , c o m p a r i n gt oh i s t o r yb o o k , c h a o y eq i a nz a ih a sm o r ew i d e s p r e a da n dm o r ei n d e p t hf i c t i o n a lt e c h n i q u e ,w h i c hi s e s s e n t i a li nn o v e lc r e a t i o n f i n a l l y , i tt a k e s t h ec h a r a c t e r s ,n o to n l y t h em a t t e r s , 豳d e s c r i p t i v eo b j e c t ,d e m o n s t r a t i n gat e n d e n c yo ff i c t i o n a l i z i n g 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h a do n c eb e e nb r e di nt h ep a r e n ts u b s t a n c eo fh i s t o r i c a l n a r r a t i o nf o ral o n gt i m e a f t e r w a r d ,i tw a ss e p a r a t e df r o mt h ep a r e n ts u b s t a n c et o w e l c o m et h el i t e r a r ys t y l et ob ei n d e p e n d e n t c h a oy eo i a nz a i su n i q u ea p p e a r a n c e v i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o fab l e n do fl i t e r a t u r ea n dh i s t o r yi n d i c a t e se x a c t l yi ti st h et r a n s i t i o n a ls h a p ef r o m h i s t o r i c a ln a r r a t i o nt on o v e ln a r r a t i o n t h i sa r t i c l ec o n c l u d e st h a ti t sn a t u r ei s “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w i t he v i d e n tl i t e r a r i n e s s ”i nf a c t ,t h i sk i n d o fw o r k sa p p e a r f r e q u e n t l yi nt a n ga n dl a t e rd y n a s t i e s b e c a u s et h e ya l eb e t w e e nt h el i t e r a t u r ea n d h i s t o r y , t h e yh a v ep e c u l i a rv a l u e s k e y w o r d s :c h a oy eq i a nz a i ,h i s t o r yn a r r a t i v e ,n o v e lc o l o r s v i l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杠日期:掣丛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 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1 1 日期:巡:堕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朝野佥载是初唐张蔫所撰的载录随时见闻之作。此书的史料价值历来 受到重视。目前学界对朝野佥载的研究,在文献资料整理、词语考释等基 础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从文学方面对其进行的专项研究非常少见。 本文站在文学的立场上,从文史结合的角度研究朝野佥载的叙事特色。在 论述过程中,我们将会不断提及“小说 一词。这个词在中国古代与现代是不 同的两种概念,而且这两种概念分别属于史学和文学的范畴。因此,我们有必 要首先对“小说 的古今内涵进行分辨。 “小说 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 远矣。胗这里的“小说 ,指不同于圣贤经世之论的琐屑言辞,也可以说是“小 道理 。显然,这个“小说 并不直接与文体相关。 汉代目录学家刘向、史学家班固从史学的角度论述小说的起源及其社会作 用,认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1 ,将 “小说家”列在诸子九家之后,用以作为学术源流和图书目录的类别之一。这 一观点为历代文人所接受,成为中国古代关于“小说 的最具权威性的论断。 从此,“小说 成为中国目录学中的专有名词,用来指那些不本于经典的论述。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将“小说 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扩张。 他强调“小说 具有在“子部 中自成一派的独立品格,同时具有“与正史参 行 的史学价值。清代纪昀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时重申了“小说家渊源于 君主采风的古制,指出其属于史学支脉的特质。2 传统目录学的“小说是史学范畴,而非文学概念,它几乎与先秦史书同 时诞生、并行发展。而今人的小说观念,一方面建立在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实际 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又借鉴了西方文学理论。现代“小说 概念实际上是在近 代才形成的,它属于文学领域,用来指称一类特定的散文体叙事文学作品。按 照现代小说观念,唐代以前有很多曾经被目录学家归入“小说一类的叙事作 1 班固汉书艺文志,第1 7 4 5 页,中华书局,1 9 7 5 年版。 2 参见李日星中国古代小说的概念范围及其研究分歧,中国文学研究1 9 9 8 年第3 期。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品,我们是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小说的。能够被称之为“小说”的作品,于有唐 一代才真正拉开序幕,其标志就是唐传奇的出现和兴盛。唐传奇之所以能够成 为中国古典小说文体独立的标志,原因就在于它是真正具有文学性的小说。搞 清楚这样的“小说具备哪些基本特征,具备哪些最基本、最起码的文体规范, 是我们在今天的小说观念下进行研究的必要前提。董乃斌先生在其力作中国 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一书中,以唐传奇而言,概括出了小说文体的基本规范,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 : 1 由史著的政事纪要式叙述变为生活细节化描述; 2 突破史述的记叙唯真准则,有意虚构,并达到可以乱真的“第二自然 ; 3 篇章结构由史述的简洁、直线、顺序发展为小说的繁褥复杂、多变、多 曲折、多拗逆。 4 叙述语言除继承史述的庄严持重风格外,更创造了多种别调,从而具备 了色调丰富的语境。 5 唐传奇引进了戏剧性冲突机制,使情节更加波澜起伏、有趣生动,从而 使小说文体进一步与孕育它的诸种文艺样式区分开来。 6 将注意力中心移置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以客观性很强的人物描写突破 了抒情诗的自我中心立场和视角,同时又以多种文学手法超越了史传的写人水 平。 只有符合上述这些最基本的形式要求,我们才承认某作品确可称作“小说 这就是扬弃了传统目录学意义而着眼于文学意义的现代小说观。也许从今 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来看,以上规范有的已经不是构成小说的必要条件,但是 对于中国古典小说来说,这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可否认,中国古代的“小说与今人所谓的“小说 是有相通之处的, 毕竟,“小说 作为指称特定叙事作品的专有名词,是从汉书艺文志延续 下来的。但是二者之间又的确存在着不可抹杀的差异。作为现代人,我们只能 以今人的观念去观照和研究历史上的文学现象。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下探讨 朝野佥载的叙事特征,所用“小说 一词都是今人的、文学性的小说概念。 1 请参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第5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4 年版。 2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张篱和朝野佥载 第一节张篱其人 张麓,字文成,深州陆泽( 今河北省深县) 人。两唐书皆无专传,均 于其孙张荐传后附有记载。郡斋读书志卷三下记载:“( 张) 麓自号浮 休子,盖取庄子其生也浮,其死也休之义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 其死若休”之语,张麓即取此意以为号。 张蔫历经了唐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和玄宗前期。关于他的生卒年, 历来说法不一,两唐书及其它史料中均无确切记载。近现代学者众说纷纭, 在此问题上并未形成定论。1 就已有的资料来看,我们认为,刘真伦张麓事迹 系年考( 1 9 8 7 年) 通过整理两唐书、大唐新语、桂林风土记以及朝 野佥载等书,勾稽出张麓的生平经历,将其生年定为唐高宗永徽元年( 公元 6 5 0 年) 前后,卒年定为玄宗开元十年( 公元7 2 2 年) 前后,即将其生卒年表 述为6 5 0 1 7 2 2 虹这个说法是比较审慎而有说服力的。 张麓以才高名世,高宗上元二年( 6 7 5 ) 进士及第,因对策尤工被考工员外 郎骞味道叹赏为“天下无双 。2 后来应“下笔成章、“词标文苑等八科考试, 每次都列入甲第。他参加书判考选,所拟判词也都被评为第一名。当时有名的 文章高手、水部员外郎员半千称张蔫有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万选万中。他因 此在士林中赢得了“青钱学士的雅号。3 张篱的文章不仅受到考官的赏识, 而且国内“无贤不肖,皆诵其文 ,国外“日本、新罗使者入朝,辙以重金购其 文去 。 科场得意、文场扬名的张篱,他的宦途如何昵? 他在朝野佥载中自述 1 容肇祖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对张孺一生的重要行事和创作进行了考述,他在唐张麓事迹考一文中 分析认为张麓约生于唐高宗显庆三年( 6 5 8 ) ,卒于玄宗开元十八年( 7 3 0 ) ,年七十三。赵守俨点校 朝 野佥载( 1 9 7 9 年)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序录( 1 9 9 3 年) 等的观点与此说相合。1 9 8 9 年辞海 再版时也采此说。与此不同的说法有:何满子中国古代小说发轫的代表作家- 张鬻( 1 9 8 8 年) 认为 其生年约为唐高宗显庆五年( 6 6 0 ) ,卒于约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7 4 0 ) :马雪芹张麓生平经历及生卒年 考释( 2 0 0 1 年) 将其生卒年定为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公元6 4 8 年) 至玄宗开元九年( 公元7 2 1 年) ; 萧相恺张麓和他的小说( 2 0 0 2 年) 则认为其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 公元6 5 6 年) ,卒于玄宗开元十六 年( 公元7 2 8 年) ;王珂 张麓小考( 2 0 0 6 年) 推其出生的时间大致是唐高宗显庆五年( 公元6 6 0 年) ,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公元7 3 3 年) 去世。 2 后晋】刘聃j 等旧唐书张荐传第4 0 2 3 页,中华书局,1 9 7 5 年版;【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张 荐传第4 9 7 9 页,中华书局,1 9 7 5 年版。 3 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麓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青钱学士。” 3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取名的故事说,幼年曾梦一紫色大鸟,五彩成文,止于庭中。其祖以为“紫者, 鬻蔫也,“汝( 指蔫) 当为帝辅,因取以为名。可见他的长辈对他有着相当高 的期望。张蔫自己也是个非常自负,非常热衷于仕进的文人。朝野佥载中还 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率更令张文成,枭呜于庭树,其妻以为不祥,连唾之文成云:“急洒扫, 吾当改官。一言未毕,贺客已在门矣1 ( 卷1 第6 6 条) 很能说明作者追求功名的急切心情。然而,上述“为帝辅 的梦兆并未成 为事实。张麓历仕襄乐尉、鸿胪丞、监察御史等官,虽然仕宦经历丰富,但却 始终不得高位。还两遭贬谪,而且几乎被杀头,最终只做到司门员外郎。死后 赠官,也不过是一个从四品下的国子司业。 张麓在仕途上历经坎坷,沉溺下僚,其实与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新唐 书张荐传中称他“性燥卞,傥荡无检,罕为正人所遇,姚崇尤恶之 ,“开 元初,御史李全交劾蔫多口语讪短时政,贬岭南。 2 就是说张篱性情偏躁卞急, 行为放荡,不检点小节,那些恪守礼法的官僚士大夫都不喜欢他,而历任武则天、 睿宗、玄宗的“三朝元老 宰相姚崇对他尤其鄙视。开元初年,他讽刺攻击当 时朝政及文武百官,被李全交弹劾,贬谪岭南。正因为张麓行为不检,又满腹 牢骚、口无遮拦,才导致了他政治生涯的坎坷不平。 张篱的著述,理应不少。他在陈情表中有言:“臣平生好学,颇爱文章。 虽不逮于词人,滥流传于视草。近来撰集诗赋表记等若干卷,编集拟进。们桂 林风土记也记载:“( 张麓) 著雕龙策、帝王龟镜、朝野佥载二百卷。 文成以五为县尉,因著才命论以适志,盛行于世。4 但是真正流传下来的 作品并不多。除了朝野佥载以外,还有传奇小说游仙窟;案例判词龙 筋风髓判四卷( 见全唐文卷1 7 2 至1 7 4 ) 。此外,还有陈情表( 见全 唐文卷1 7 2 ) ,沧州弓高县实性寺释迦像碑( 见全唐文卷1 7 5 ) 。全唐 诗卷4 5 收咏燕诗一首、卷8 7 1 答或人一首;全唐文补编卷2 9 收 1 【唐】刘觫张蔫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合订本,第1 9 页,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本文所引 朝野佥 载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2 新唐书卷1 6 1 张荐传,第4 9 7 9 页,中华书局1 9 7 5 年版。 3 【清】董诰编全唐文第二册卷1 7 2 页1 7 4 9 ,中华书局影印本1 9 8 3 年版。 4 桂林风土记史部地理类,见程国赋编著隋唐五代小说研究资料页6 3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5 年 版。 4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游仙窟辑出的赠十娘书一篇,全唐文又再补卷3 收谢流表以 及摩诃大迦蕖尊容碑两篇。 游仙窟是唐代最早成熟的传奇小说。它以第一人称叙述“余 ( 张文成) 奉使河源,经过一座“神仙窟”,与窟中的女主人十娘、五嫂饮宴调谑,诗赋赠 答。十娘留宿一夜,极尽缱绻而去。小说用人物之间的借诗酬答推动情节的发 展,将雅丽的骈偶和活泼的民间语言结合起来,行文铺张华丽而又诙谐风趣。 这篇小说传至日本、朝鲜,在海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龙筋风髓判是唐人判词中结集最早者,通篇用骈文写就,判目真实具 体,判词征引繁富,最终处理意见简括明确。它与自居易的甲乙判共同成 为唐以后官吏写判词的常用参考书。 第二节朝野佥载的内容及其反映的时代 朝野佥载所录内容博杂,现存四百多则故事,时间跨度大致自隋末至 开元初年( 另有极少数涉及南北朝) ,尤以记述武则天时期朝政人物为多。朝 野佥载原本已经散佚,现在所能见到的本子是后入从太平广记等书中辑 录而成的。赵守俨先生点校本,正文6 卷,共收3 7 0 条,另有补遗8 8 条,遗 文6 条,共4 6 4 条1 。经笔者核对,赵本所收条目中,太平广记标明出自朝 野佥载一书的共4 0 9 条z 。 郡斋读书志小说类著录朝野佥载补遗三卷,云:“唐张文成撰。分 三十五门。载唐朝杂事。”因原书已佚,如何分i - j 另u 类排列,今天已不可得见。 根据太平广记的分类,朝野佥载的内容大致可分三类3 : 第一类,评论朝政,记载朝野现实人物的轶事和传闻,共有2 1 0 条,分属 太平广记的“吝啬 、“谄佞 、“嗤鄙 、“酷暴 等门类,在全书中所占比 1 据于伟娜硕士论文张鬻小说研究统计,赵本正文共收4 0 0 条,加上补遗8 8 条,遗文6 条,共4 9 4 条。笔者认为有误。 2 据笔者统计,赵本正文6 卷中有1 1 条,太平广记明确注其出自它书;有1 条太平广记未注出 处。所以正文6 卷中,确定出自朝野佥载原书的有3 5 8 条。补辑中,辑自太平广记的有5 1 条, 它们来自朝野佥载原书是可以确定的。这样算来,赵本所辑条目中,确系出自朝野佥载原书的条 目有4 0 9 条。遗文待考。 3 参于伟娜张鬻小说研究。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将朝野佥载内容分为宗教故 事,人物轶事,彼岸世界,博物杂记四类,并统计了太平广记中各子目入选条数。于文在韩文基础上, 将宗教故事与彼岸世界合为类,各子目条数也参考韩文的统计结果。具体条目条数本文不再列举。不过 笔者对统计结果进行了修正。发现第一类“酷暴”一目漏计1 条,第二类“谶应”一目漏计1 条。这三 类条目共4 15 条,就是太平广记中确系出自朝野佥载原书的4 0 9 条加上同样收录于太平广记 中的遗文6 条。 5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例最大。 张麓生活的时代尚处在唐王朝的上升时期,但佥载却多方面揭示了其 中的黑暗。首先,为了收揽人心,武则天采用自举、试官等多种手段招来大批 想做官的人,给他们官做。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机构的庞杂,官员的冗杂。 佥载卷一“张文成 条就写了这种状况:“选人冗冗,甚于羊群,吏部喧喧, 多于蚁聚 ,并指出这些人“若铨实用,百无一人。刀他们尸位素餐,趋炎附 势,阿谀奉承。书中也罗列了谄谀求荣之徒的无耻行径。卷五“张岌 条写张 岌谄事薛怀义,每于其“马傍伏地,承薛师马镫。侍御史郭霸尝来俊臣粪秽。 宋之问捧张易之溺器。同卷又记薛稷与崔浞、萧至忠、岑羲等人“并外饰忠 鲠,内藏谄媚,翕肩屏气,舐痔折肢。附太平公主,并腾迁云路,咸自以为得 志,保泰山之安。 正如张篱所说,这些人“惟求财贿 。卷三“张昌仪一条 尤为典型: 唐张昌仪为洛阳令,恃易之权势,属官无不允者鼓声动,有一人姓薛赍 金五十两,遮而奉之。仪领金,受其状。至朝堂,付天官侍郎张锡。数e l 失状, 以问仪。仪曰:“我亦不记得,但姓薛者即与。”锡检案内姓薛姓者六十余人, 并令与官,其蠹政也若此。 贪图钱财到如此地步,称之为“蠹政 甚为恰当。 武则天重用酷吏,采用特务手段以制异己,告密罗织之风大行其道,被杀 的唐室贵戚、大臣和下级官僚不计其数,朝臣人人自危。与此同时,武则天的 几个内宠恃势骄横,作威作福,显赫无比。佥载对这些豪强酷吏的暴虐残忍 进行了毫不掩饰的揭露。酷吏索元礼号为“索使 、周兴号为“牛头阿婆 、李 全交号“人头罗刹、王旭号“鬼面夜叉 ,他们挖空心思钻研刑讯之方,“肆 情锻炼,证是为非,任意指麾,傅空为实。周公、孔子,请伏杀人;伯夷、叔 齐,求其劫罪 。凡落入其手者,都被迫害得魂飞魄散、俯首认罪。还有来俊臣、 侯思止等人,“倾覆家邦,诬陷良善 ,甚至投石击朝士姓名,击中者便罗织罪 名告发,全无凭据( 补辑第5 7 条) 。 这些朝臣不择手段地谋求权势,聚敛财富,生活上穷奢极欲,腐化奢靡。 如卷三“张易之条写张易之为其母阿臧造七宝帐,“金银、珠玉、宝贝之类 6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罔不毕萃,旷古以来,未曾闻见”。紧接着的“宗楚客 条写宗楚客所造新宅, “皆是文柏为梁,沉香和红粉以泥壁,开f - j 贝u 香气蓬勃”,奢华胜于帝王,连 太平公主都感叹“看他行坐处,我等虚生浪死。一 张麓对武则天的女主身份似无偏见,因为他以确定无疑的口气记载雌鸡化 雄等“则天正位之兆 ( 佥载卷4 第3 6 条,卷6 第3 6 条) ,可见他虽然也认 为女主临朝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但也不得不相信武则天的君权乃天赐神授。 因此,上述对朝政人物的记载大多当系实录,而不是出于一己偏见。 这一部分除了揭露高官显宦的种种劣迹以外,还记载了不少民间轶事。如 东海郡有个叫郭纯的人死了母亲,每次哭母都有许多鸟雀来到他跟前。官府以 为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就为他立了牌坊。后来才知道,郭纯每次哭母前, 在地上撒上饼子,于是群鸟都争着来拣食。原来郭纯是以骗术骗得孝子之名的 ( 卷3 ) 。还有沧州南皮县丞郭务静,记性不好,好忘事。他刚上任时,见县 佐王庆,问了其姓氏。过不久再见王庆,又问姓氏。当得知其姓王时,郭务静 惊异愣住了好一会儿,问道:“南皮县佐史总共有几个姓王的? 一( 卷3 ) 其 忘性之大令人捧腹。 这些故事关注现时人事、议论朝政得失,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情状。佥 载尤其因这些内容受到后世的重视。四库全书总目( 卷1 4 0 ) 在批评其“于 谐噱荒怪,纤悉胪载,未免失于纤碎的同时,又说它“耳目所接,可据者多、 “兼收博采,固未尝无裨于见闻也。可谓公允之论。 第二类,记载神妖鬼怪,梦幻谣徵、报应天命等带有原始民间宗教与佛教、 道教色彩的故事,共1 4 4 条,分别属于太平广记的“报应 、“定数”、“谶 应 等门类。 唐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定数思想。定数即定命,是一种宿命论观点,认为国 家的兴亡、人世的祸福皆由天命或某种不可知的力量所决定,不是人力所能改 变的。“食物之微,冥路已定,况大者乎( 晚唐无名氏逸史崔洁) , 甚至连某一餐吃什么都是前定的,更别说“阴骘之定,不可变也 ( 李复言续 玄怪录定婚店) 。真可谓事无巨细,都由上天在冥冥之中安排好了。这种 运命观在佥载中反复出现。如太宗知道王无碍“命薄”,不适合做高官。 7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但是无碍“频请五品,帝日:非不与卿,惜卿不胜也。固请,乃许之。其 夜遂卒。 ( 见卷6 ) 在定数思想的作用下,唐人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巧 合现象深信不疑,认为命运使然,不可避免。如: 魏征为仆射,有二典事之长参,时征方寝,二人窗下平章一人日:“我等 官职,总由此老翁”一人日:“总由天上一征闻之,遂作一书,遣“由此老翁” 人者送至侍郎处,云:“与此人一员好官”其人不知,出门心痛,凭“由天上” 者送书明日引注,“由老人”者被放, “由天上”者得留征怪之,问焉, 具以实对乃叹日:“官职禄料由天者,盖不虚也。并( 卷6 第5 4 条) 故事婉转曲折,煞是有趣。魏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好事让给了“天定 论者。于是这位名臣也对“官职禄命皆由天定 的说法深信不疑了。 伴随命定观而来的是迷信符瑞、好言灾异的观念。唐代从帝王将相到平民 百姓,均喜谈祯祥妖异,好言人生祸福,普遍相信无论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还 是个人命运前途的改变,均有种种异相、征兆显现。佥载中这类故事很多, 集中表现了这种时代风气。如:卷一记载仪风年间,东方出现长星,占了半个 天,三十多天才消逝。这之后的三十多年,战争就没有停止过。同卷记载襄王 ( 谥殇帝) 驾崩之前的征兆:“开元二年五月二十九日夜,大流星如瓮,或如 盆大者贯北斗,并西北小者随之。无数天星尽摇,至晓乃止。 国家发生战争, 帝王将相辞世,都有异常的天象征兆。个人的福祸宠辱也有征验,如杜景俭被 授予并州长史之职,骑马驰往驿站赴任。“其夜,有大星如斗,落于庭前,至 地而没。俭至并州祁县界而卒。 ( 卷6 ) 除了定数、灾异的观念外,报应观念也在唐代蔚然成风,所谓善因善果, 恶因恶果,毫发不爽。佥载将唐人的这种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濮阳的范 略喜欢上了一个婢女,他的妻子任氏就用刀子割掉了婢女的耳朵和鼻子。不久, 任氏怀了孕,生下了一个没有耳朵和鼻子的女儿( 见卷2 ) 。还有为法自毙者, 也被认为是报应。如秋官侍郎张楚金。他上奏说,反叛的人如果有敕令可以免 死,但他的家人仍要被处死刑,或者发配没收入官当奴婢。并把这话写入法律 条文。后来张楚金被人诬构造反,拿着敕令免于死罪,但他家男子十五岁以上 者都被斩首,妻子和子女被发配没收。( 补辑第1 5 条) 8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佛道教徒、方士巫婆的活动很多,信徒们争相追随。张麓不是信徒, 他对此始终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在佥载书中还时常揭露那些骗人的伎俩。 如卷三“张麓为平昌令、“刘龙子 、卷五“惠范 、“贺玄景 等条。“贺 玄景”条写景云年间,贺玄景在陆浑山林搭起草棚,穿上金箔袈裟,坐在昏暗 的屋子里,让愚昧的人们窥视,说这是佛在放光。大家被慑服了,不少人被害 得倾家荡产。贺玄景还派一些人披着红绿纱站在半崖间,那红绿纱随风飘举, 如同仙衣。他让众人来看,并诳骗他们说,这就是神仙呵。那些人临崖而望, 一个个眼花缭乱,神志恍惚。这时,贺玄景一伙将他们推到崖底,所有人都烧 死了,所有的财物都被这伙人窃取。后来事情败露,皇帝下令将贺玄景斩首。 这部分多以真实人物的充满离奇色彩的事迹为题材,也有沿袭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传统,记载神鬼精怪的“志怪之作。这还将在下文论及。 第三类,博物杂记类,所占比例最小,共6 1 条,分别属于太平广记的 “畜兽 、“禽鸟 、“蛮夷”、“杂录 等门类。这些博物之作,收集了一 些有关风俗、禽兽、草木的珍闻,其选材反映了“博物体 追奇逐异的特征。 比如这样的记载:五溪蛮地区安葬父母,“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山上 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即终身不复祠祭。 ( 卷2 第3 1 条) 。今天四川 省兴文县西南建武境内苏麻湾和珙县城南的麻塘坝仍然保留着明代悬棺古迹, 而张麓的这条记载让我们知道,至少在唐代,少数民族就已经采取这种墓葬形 式了。又如:“通川界内多獭,各有主养之,并在河侧岸间。獭若入穴,插雉 尾于獭穴前,獭即不敢出。去却尾即出。取得鱼,必须上岸,人便夺之。取得 多,然后放令白吃。吃饱即鸣板以驱之。还,插雉尾,更不敢出。 ( 卷4 第 4 2 条) 水獭是一种稀有的动物,此条让我们对它的习性有所了解。这类记载确 令读者开拓了眼界。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朝野佥载所载人物涉及的社会层面极为广泛,上至帝王将相,下 至小吏平民,还有术士、僧侣等等,都在作者视野之内,由此组成了不同的形 象群体。正像书名所标示的,不论朝堂政事还是民间逸闻,都在搜罗记录之列。 可谓名副其实。 9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朝野佥载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一本书,它多方面反应了其时朝野 人物的生活状况,反应了当时普遍存在于大众头脑中的种种文化观念。 1 0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从历史叙事的角度看朝野佥载 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源远流长。从散见的神话传说片段到史书的历史叙事, 再到小说的文学叙事,中国人叙事的能力大大发展起来。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 成为叙事文类范式的乃是历史叙事,这是学界普遍认可的结论。杨义在其力作 中国叙事学中指出:“中国叙事作品虽然在后来的小说中淋漓尽致地发挥了 它的形式技巧和叙写谋略,但始终是以历史叙事的形式作为它的骨干的,在一 个相当长的时间中存在着历史叙事和小说叙事一实一虚,亦高亦下,互相影响, 双轨并进的景观。 1 这段话讲的是存在于中国叙事作品中的一个整体的趋势。 实际上,具体到朝野佥载这一部作品,这个论断也是十分有效的。佥载 师从史传,从多方面继承了史传的叙事传统。甚至可以说,佥载是以历史叙 事作为“骨干 的。本章将从写作意图、材料属性、实录意识和行文表现四方 面探讨朝野佥载中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朝野佥载的写作意图 唐代有一批以逸闻野史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在这些作品的作者自序中,往 往会有关于写作意图的表述。比如,刘镰作于玄宗后期的隋唐嘉话: 述曰:余自髫岁 j 之年,便多闻往说,不足备之大典,故系之小说之末2 所谓“大典 ,在这里就是指国史、实录这样的正史。刘觫的意思是说,我 得到的这些传闻往说,既非重大题材,也没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追求,甚至与 正史相悖,都不便载入正史,所以我自己编成一书,意在存国史之遗或国史之 异。 又如,李肇作于文宗时期的国史补: 予自开元至长庆撰国史补,虑史氏或阙则补之意,续传记而有所不 为。言报应,叙鬼神,征梦卜,近帷箔,悉去之;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 采风俗,助谈笑,则书之。3 1 杨义中国叙事学,第1 5 页,人民出版社,1 9 9 7 年版。 2 【唐】刘觫隋唐嘉话;【唐】张麓朝野佥载合订本,第1 页,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 3 【唐】李肇唐国史扑;【唐】赵磷鬈因话录合订本,第1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3 年版。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传记指的是刘觫的隋唐嘉话,因此书又名国朝传记,故此李肇 以传记称之。在这段序言中,李肇有两层意思,第一,正史难免有阙漏之 处,传记补写了隋末至开元间朝野轶事。而国史补就是传记的续 书,补充开元至长庆年间的人事种种。第二,报应,鬼神,梦卜,帷箔之类,都不 符合“史补 的要求,故而不在本书所记范围之内。很显然,刘觫和李肇的写 作都是以“史 为旨归的。 朝野佥载今本无序,我们看不到作者关于写作意图的自述。但是我们 可以通过分析,推测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 首先,从书名来看,“佥 是“全、都”的意思,“载是“记录 的意思。 “记录 是记述往事一如其所发生,记录者往往秉承据闻而录的“传信原则, 将所见所闻变为文字。而传信,从某种角度讲,其实就是史学意识的原始胎记。 因为它们的本质都是纪实。这就说明:尽管后世有人将佥载看作小说,但 张鬻写作之时却是把它当作历史来写的,虽然不可能与正史相提并论,但这些 材料确实都不同程度具有史料价值,是一些于正史有补的东西。正如有些学所 说,也许这些材料的历史价值才是作者将其搜集、记录、整理的最主要理由和 最根本的动力1 。在写作过程中,即使有文字上的润色,作者也不改变事件的根 本框架。总之,朝野佥载以“载”名之,表明了作者的写作并不是出于小说 的目的,而是以传信、纪实为主,未必没有拾史之遗的意图。 第二,张麓有出色的写作小说的才能,我们从其传奇作品游仙窟中可 见一斑。游仙窟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余( 张文成) 与十娘、五嫂遇合的 故事,故事讲得一波三折,委婉旖旎,而且文风骈俪,成为最早成熟的传奇小 说。有人认为它的艺术风格“完全是才子型的 2 。但是佥载与游仙窟 在材料、语体风格上都迥然不同。它所写的对象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和事件, 主要是根据见闻来“记录 ,而不是根据想象来“创作。它叙事简赅,少则十 来字,多不过百余字。这与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相悖,却恰恰符合了历史叙事 的要求。可以说,作者在写作佥载时没有完全放手展现他在小说创作上的 1 参见薛富兴 历史意识中国古代叙事艺术的参照系,载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 0 0 0 年 第2 期。 2 萧相恺张鬻和他的小说,载苏州大学学报,2 0 0 2 年第4 期。 1 2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才华。从这点可以想见,朝野佥载与游仙窟是在不同观念的指导下完成 的,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 第三,唐代的史学高度发达,尤其是初唐。从贞观三年( 公元6 2 9 年) 到 显庆四年( 公元6 5 9 年) 的三十年中,所修史书有八部被列于“二十四史 当 中,它们是官修的周书,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晋书和 私修的北史,南史。朝野佥载产生之时,“初唐八史 所营建的史学创 作气氛还很浓厚。这种氛围多少会使历史叙事的思维方式影响到当时的文人, “补史之阙 也就是很自然的想法了。张蔫身为文场扬名之人,想必他写人记 事,便很可能有保存史料的实录动机在内。 总之,张篱写作朝野佥载的目的是记录见闻以传信,而非虚构故事以 游戏。 第二节 的纂修一文中指出:。列传中的传主如果在肃宗以前的,都用国史里的现成 的记载,赵莹等人只要在必要时做点增删修改,一般小动国史原文。”参见黄永年t 旧唐书,与t 新唐书 ,人民出版社,1 9 8 5 年版。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自己的论赞:“昭德强猛,何由不亏? 死无令誉,孰谓非宜 ? 这种态度就 与张蔫所持态度更相近一些了。 旧唐书其他传记中还有关于李昭德的事件: 。( 李至远) 长寿中为天官郎中。内史李昭德重其才,荐于则天,擢令知 流内选事或劝至远谢其私恩,至远曰:李公以公见用,岂得以私谒也 竟不谢,遂为昭德所衔,因事出为壁州刺史卒”( 1 日唐书卷1 8 5 李至 远传) “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恚日:为田舍 子所留。打( 旧唐书卷1 0 8 娄师德传) 这两件事都是有失人物身份的琐事,旧唐书没有把它们放在昭德本传 中,而是放在他人传记之中。这是史家惯用的“互见法 ,在名臣本传中突出 人物的优秀品质和积极行为,引导读者认同史家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评价。另外 一些无关本质特征的琐事或者有损于名臣声誉的负面材料则放在相关人物的传 记中,以“互见 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分散在各个传记中的材料相对孤立, 一般不会成为本传中史官进行论赞的依据,因而也就不会给读者的认识带来大 的影响。于是,在这种手法的操作下,人们在本传里认识了一个虽然怙权但却 正直的能臣李昭德,即使在阅读其他传记时了解到以上两种行为,也会因为不 太在意而不影响本传所树立的李昭德的整体形象。 但是,张麓却明确地指责李昭德“志大而器小,气高而智薄 ,“刚愎有 余,恭宽不足 。上例第一件事,昭德本以为所荐之人会对自己感恩戴德,孰 料并没有等来人家的拜谢,于是记恨在心,伺机贬了那个人的官。这难道不是 “器小、“智薄 的表现吗? 第二件事,昭德嫌娄师德肥胖走得慢,就生气 发怒说:“都是你这个种地的家伙拖了我的后腿。 不也正是不够恭宽的表现 吗? 所以说,张麓给出的关于李昭德的评判是对正史的补充,淋漓尽致地体现 了作者“不隐恶”的良史精神。 甚至对于本朝最高统治者,张麓也不隐瞒他们一些并不光荣的所作所为, 即便名君也不例外。卷六记唐太宗入冥,“冥官问六月四日事”,因为太宗于高 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发动玄武门之变,袭杀兄弟建成、元吉而取得皇位。太宗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何其英武的一代明君,他即位后,唐朝达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后 代史家记太宗取得皇位一事时,都是一笔带过。如旧唐书太宗本纪:“九 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 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新唐书太宗本纪日:“太子建成惧废,与 齐王元吉谋害太宗,未发。 “九年六月,大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 王元吉 。这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的过程是怎样的,史家没有任何记述。 且不说“谋害太宗,“诛 等措辞“一字褒贬 的用意,仅仅轻描淡写这一点, 就透露出史家有意无意回避的态度。不管玄武门事件的性质如何,毕竟是杀害 了兄弟,这是太宗的一道伤疤,也是史家不愿意提及的往事。而张蔫,他不是 正史的编撰者,他的朝野佥载大可不必碰此话题。可是他竟然偏偏在此着 墨,不能不说对太宗似有不恭之意,同时隐隐表示出对这一事件的些许质疑。 佥载卷一还有一条与另一位名君唐玄宗有关的记录:“平王诛逆韦,崔 日用将兵杜曲,诛诸韦略尽,绷子中婴孩亦檀杀之。诸杜滥及者非一。一周勋 初先生指出,“史家对韦后等人从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唐山滦州市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员招聘7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高性能传输线缆项目合作计划书
- HM5023507-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甘肃庆阳西峰数字服务就业中心招聘100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新型地热用热交换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小学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铍铜带、线、管、棒材项目发展计划
- 中小企业技术规范与管理策略
- 2025年六安市人民医院护理人员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人教版数学(2024)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1~20的认识 达标测试卷(含解析)
- 第一二单元月考综合测试(试题)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年少先队知识竞赛考试真题题库及答案
- 高中语文-“病句辨析”模块“语序不当”知识点
- 2025年厦大《诚信复试承诺书》
- 外泌体课件教学课件
- 粮食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老年人护理冷热应用课件
- 政府法律顾问聘用合同
- 2025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