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建安尺牍文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一(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p 京廷玉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塑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甜、廷王 签字日期:2 0 0 6 年尹月护日 导师签字: 签字醐:2 0 0 扩节眇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尺牍文是一种应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文体,历来倍受文人喜爱和重视。尺 牍文在建安时期有了较大发展,短短四十年,留下近二百篇尺牍。在艺术上,建 安尺牍抒情性和个性化超过前代,辞采趋于华美。但学术界对于建安尺牍的研究 很少,本文拟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来全面认识和评价建安尺牍。 第一部分:论述建安时期的军政尺牍。建安时期是个充满动乱的年代,与战 争相伴而生的尺牍是那个时代政治、军事和思想变化的一个缩影。探讨此时期的 军政尺牍,我们看到了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士人面对天下大乱时的思想变化。 本文认为,虽然有很多军阀蠢蠢欲动,想篡夺汉家王朝,但是维护君权、忠于王 室的思想仍是主流;二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军阀战争形势;三是士人在刀枪 剑戟、血肉横飞的战争中慷慨淋漓、热血喷涌的情感流淌;四是魏、蜀集团内部 之间坦诚、真挚交流。主要分析曹操和诸葛亮写给属下的尺牍,曹操的尺牍对属 下有种宽容、信任之情,诸葛亮的尺牍则对属下充满着理解和鼓励之情。 第二部分:分析建安时期谈论文学的尺牍。建安是文学繁盛的时期,诗、 文、赋空前发展,这是论文尺牍出现的背景。建安文人在尺牍中论及了文学的社 会地位问题,曹丕认为,写文章是和立功、立德同样重要的事业,可以使人不朽。 这样就改变了以前视辞赋为“小道”的传统观点,提高了文学的地位。曹丕和曹 植在尺牍中还讨论了作家的创作得失,其中曹丕对于建安七子的评价客观而全 面,对于后代影响很大。曹植论述文人创作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要精于修改, 并提出评论文章的人要有很高的文学修养等等,这些观点对后来影响很大。 第三部分:阐述日常生活化的尺牍。建安时期士人之间交往增多,日常生活 化的尺牍内容也日益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抒发抱负、张扬自我。 曹植和吴质的尺牍即流露着这种感情;二是悲叹流离、感伤人生。建安时期是个 动乱的年代,大批士人流离失所,他们在尺牍中诉说自己的悲惨经历,抒发着悲 苦的情感;三是抒发友情;四是品物论理、游戏娱乐,士人思想通脱,尺牍写作 自由、随便,曹丕的尺牍有代表性。 第四部分:论述建安尺牍的艺术特色。本文认为,长于抒情、风格多样和辞 采趋于华美是建安尺牍的艺术特色。建安尺牍在抒情方面出现了两个新特点,一 是抒情世俗化;二是真挚、坦诚。士人思想通脱,尺牍文风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k e y 文 v 蓁i 喾i 疆喜薹荤 薹孳l 萄;零 警鬓i 篓鏊鍪蒌萎黉萝塞差奏茎耋 至川羹薹萋霎萋霉薹 茎毳蓁蠹l 妻萎翼冀i e 薹v 芝i 薹茎i 毫薹毒锻警霎褰委泞八;事遑霉,誉蓁 爹 至公元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建安尺牍作详细的认识。 历史上划分的建安时期,是公元1 9 6 年至公元2 2 0 年。文学史上通常以公元 2 3 2 年曹植去世作为建安文学的终结。本文的研究时间界定在公元1 9 0 年至公元 2 3 2 年。公元1 9 0 年,董卓作乱于洛阳,大乱开始。以此作为本文的开始时间, 以便对整个动乱时期的尺牍作研究。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书 类和“笺类作品,“笺”虽然属于写给尊贵者的, 但也属于私人书信,也列入本文的研究范围。对于上书、奏类作品,本文不予讨 论。 二、先秦两汉尺牍的发展概况 任何一种文体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建安尺牍是在先秦两汉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为更好地把握建安尺牍的特点,有必要对建安以前的尺牍作梳理和 认识,以便把建安尺牍放在整个尺牍文学史发展过程中去考察。 夏、商、西周尺牍少,到春秋战国,尺牍才多了起来。“三代政暇,文翰颇 疏。春秋聘繁,书介弥盛。“及七国献书,诡丽辐辏。 h 3 春秋战国是历史上 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又是士人活跃于政治外交舞台上的时代。此时期的 尺牍大多与其时代特点相联系。综观此时期的尺牍内容以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尺牍 为主。此类尺牍的内容或是劝降,如文种的矢书答吴王;或是会盟,如秦昭 襄王的遗楚怀王;或是威胁对方,如代王嘉遗燕王喜书;或是言和,或是 挑拨离间。其中郑国执政大夫归生的使执迅与盾书是一篇有较高外交水平的 尺牍。此信写于公元前6 1 6 年,霸主晋国在扈大会诸侯国时晋侯唯独不接见郑伯, 理由是郑国对晋国有贰心,郑穆公惶恐不安,在此情况下归生写信给晋国大夫赵 盾。信中先述郑国历年来一直忠心侍奉晋国,又述郑国劝说陈蔡两国共同侍奉晋 国,对晋国的贪得无厌表示不满,“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今大国日:尔未 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最后鲜明地摆明了自己的立场:“小国之事大 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命之罔极,亦知 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绦。此信不卑不亢,摆事实,讲道理,软硬兼施,是一 篇杰出的外交尺牍。战国时代的游说尺牍大多出于纵横家之手,如苏秦、苏厉、 苏代、张仪、鲁仲连等,以论述天下大势,分析利害,陈述自己见解为主要内容, 铺张扬厉是此类尺牍的风格。如苏秦的上书说秦惠王,苏代的遗燕昭王书,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仪的为秦破从连横献书楚王等。三是涉及君臣关系的尺牍。这类尺牍述君 臣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如燕惠王与乐毅,燕王喜和乐间之间。其中乐毅的报 燕惠王书是一篇以申辩为内容的尺牍,此信运用事实进行说理为自己辩解,委 曲婉转。四是谈论入仕还是出仕的尺牍。如伯菘的遗文种书,范蠡的自齐 遗文种书,鬼谷先生的遗书责苏秦张仪,张仪的答鬼谷先生书都是这一 类的尺牍。另外,此时期的尺牍还有谈论国内政事的,家书也开始出现。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尺牍内容还比较单一,大多围绕军政大事,具有公牍 文的性质,尺牍风格有以下特点,一是以说理为主,二是语言质朴,文风朴实, 如同说话,“辞若对面州5 3 三是几乎没有个人色彩,尺牍大多一个模式。对后代 影响较大的尺牍是外交尺牍和游说尺牍,尤其是游说尺牍的铺张扬厉的文风对后 代军政尺牍影响较大,建安时期就有许多类似风格的尺牍。 西汉,抒情性浓郁的尺牍出现。与战国时期反复铺陈说理以劝说别人为目的 的尺牍不同,这类尺牍重在抒发一己之情怀,是表达“心声之作。刘勰在文 心雕龙书记中论述了此时期的四篇尺牍,即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东方朔 的与公孙弘借车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和扬雄的答刘歆书,称四篇尺 牍是“志气盘桓,各含殊采”1 。说“志气盘桓”,是指四篇尺牍均包含着作者 强烈的感情。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把自己遭受宫刑后的悲愤抑郁、孤苦无 依和不甘心了此一生看重人生价值的情怀如泣如诉地倾诉出来,幽深悲壮。在与 公孙弘借车书中,东方朔表达的是既想攀附达官贵人又自视甚高的自负情怀。 杨恽的报孙会宗书抒发了自己蔑视朝廷、倔强任性和愤愤不平的心情。扬雄 的答刘歆书则表现了自己怀璧自珍的心情。说“各含殊采 是指四篇尺牍具 有不同的文风,或气势充沛,或狂放不羁,或娓娓道来,四篇尺牍虽各自具有不 同的风采,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谷永的戒段会宗书是一篇友情浓浓的尺牍。友人段会宗,阳朔中,复为 西域都护,此时段会宗已偌大年龄,谷永写此信安慰和劝勉,“万里之外以身为 本 ,关怀之情自然流淌而出,实显朋友一片真心。 此时期还有一篇尺牍,向来被人称道,即杨贵的报祁侯缯它书。针对当 时社会上时行厚葬的陋俗,杨贵遗令裸葬,时人大惑不解,杨贵的朋友缯它写信 劝说,杨贵在给朋友的回信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要裸葬的原因。信中谈风俗之弊, 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谈生死之豁达,思想开脱。这是一篇大胆袒露自己思想的作品,虽是说理,但人 物个性跃然纸上。 以上几篇尺牍,无论是抒情还是说理,都是以表达个人感情、想法为主要内 容,这就标志着在汉代尺牍文已经从谈论国家大事向表现个人生活转变,尺牍成 为个人交流思想、传递友情相互倾诉甚至是发泄牢骚的工具,这个转变,对后世 影响很大。应当说,谈论个人生活成为此后尺牍内容的主流。 西汉,家书增多。孔臧的与子琳书,东方朔的诫子书和刘向的诫 子歆书,或劝子上进学习,或教子处世之道,或诫子谦虚谨慎,实是长辈一片 苦心,都是理中有情的家书。这类表现谆谆告诫之风的家书,实开教子做人家书 之先河。 此时期的军政尺牍为数也不少,以铺陈说理为主,以劝说他人为目的,与春 秋战国尺牍相类似。 东汉尺牍,数量增多,内容进一步扩大。东汉前期的光武年间,与乱世的时 代特点相联系,产生了一批军政尺牍。这类尺牍有战国纵横家游士之风,铺陈说 理,气势雄壮,如方望的辞谢隗嚣书、申屠刚的将归与隗嚣书、窦融的与 隗嚣书等等,其中朱浮的与彭宠书是一篇气势流畅、行文多变的尺牍,此 文收入 :文选。与战国时期军政尺牍不同的是,此时期的军政尺牍不仅擅长说 理,而且运用情感打动人,马援的与隗嚣将杨广书就是一篇以说理为主、间 以抒情的尺牍。日常生活化的尺牍在西汉、东汉前期开始出现,东汉中后期多了 起来。这类尺牍内容丰富,篇幅或长或短,活泼随意。有的谈自己的闲适情怀, 如马融的与谢伯世书、延笃的与李文德书,有的是思念友人,如张奂的与 许季师书,有的是夫妻情书,如秦嘉与徐淑夫妇之间的尺牍,还有绝交书、论 学书、馈赠书、自荐书、举荐书等等。这些尺牍渗透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那些 动笔就讲大道理的尺牍相比,更显作者性情。如朱穆的与刘伯宗绝交书和留 板与冀州从事书。前书云: 昔我为丰令,足下不遭母忧乎? 亲解绫经,来入丰寺及我为侍书 御史,足下亲来入台。足下今为二千石,我下位郎,乃反因计吏以谒 相与。足下岂丞尉之徒,我岂足下部民,欲以此谒为荣宠乎? 咄! 刘 伯宗与仁义道何其薄哉1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书云: 勿画我形,以为重负。忠义之未显,何形象之足纪也! 前书写给一个势利小人,情绪激愤,与之绝交斩钉截铁。后书写自己不允许从事 为自己画像置听事上,态度明朗。两篇尺牍互相辉映,一个真率、正直的人物形 象跃然之上,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总之,尺牍文经过两汉的发展,内容已经很丰富,尺牍涉及士人的情感、思 想、人生态度等等各个方面,这些发展对建安尺牍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章军政尺牍 建安时期,尺牍文的发展达到了前代无法比拟的程度,主要表现在数量多、 内容丰富、艺术成就高三个方面。 一是数量多。据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统计,今存西汉尺牍 约有5 0 篇,东汉尺牍约有1 3 0 篇,建安尺牍则有2 2 0 多篇,建安四十年,其尺 牍数量超过了长达四百年的两汉。建安时期写尺牍的士人多,以三曹和建安七子 为例,除徐干外,其他人都写有尺牍,有些士人作品数量还不少,曹操1 7 篇, 曹丕2 9 篇,曹植7 篇,孔融1 9 篇,陈琳4 篇,王粲2 篇,阮璃2 篇,应埸l 篇, 刘桢3 篇。再有,诸葛亮尺牍有3 5 篇,吴质5 篇。建安时期的著名士人王朗、 许靖、张纥、钟繇、王修、虞翻等都写有尺牍。参与尺牍这一文体的写作人数之 多是前代所不曾有的。尺牍文在建安时期的迅猛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从书写工 具来说,东汉中期造纸术的发明使尺牍的书写、携带、传递大为方便,这无疑促 进了这一文体的发展。建安时期士人之间交往的增多、士人之间感情的加深也是 尺牍文体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邺下文人集团的形成固然有当权者曹操政治上的 考虑,但是,他们在一起斗鸡走马,宴饮游乐,写诗,写赋,如曹丕在与朝歌 令吴质书一首中所道:“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 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 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这些活动一方面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 深了此时士人之间的友谊。一旦分离,他们就借助尺牍传递友情,回忆往事,抒 发志向。建安时期是一个个性解放、情感世界丰富的时代,此时的士人不仅把怜 悯的目光投向了在战乱中无端受到伤害的人民,而且把浓浓真情传递给远在千里 之外的朋友。渴望交流,是建安士人普遍的情感。也就是说,建安时期的士人心 1 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态是促使尺牍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内容丰富是建安尺牍的第二个特点。在两汉的基础上,建安尺牍的内容进一 步丰富。军政尺牍和日常生活尺牍成为此时期尺牍的两大门类,蔚为大观。军政 尺牍有劝降书、盟书、诈骗书、威吓书等等。日常生活化的尺牍在东汉中后期已 有较大发展,篇幅简短、情感丰富的尺牍已为数不少,到建安时期,内容进一步 增多,或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或叙友情,或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或悼念死者, 或绝交,或游戏,或品评人物,或推荐人才等等。此时期,尺牍中出现了前代所 没有的内容,就是谈论文学、品评艺术,如曹植的与杨德祖书、曹丕的与 吴质书即是此类尺牍,建安时期文学评论的一些重要观点就是在这类尺牍中提 出来的。 三是在艺术上建安尺牍文学性加强。尺牍追求文辞华美,句式对偶,呈现了 骈文化倾向。南朝萧统文选私人尺牍类选录三十五篇,此时期有十八篇,可 以看出此时期尺牍文学性受到后人的重视和青睐。此外,与此时期个性解放的时 代特征相吻合,尺牍的个人风格愈来愈明显,如曹操的朴实、洒脱,曹丕的清丽, 诸葛亮的儒雅,孔融的气盛等等。 下面我们分类论述建安尺牍的内容,先看军政尺牍: 建安时期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各路军阀混战不已,天下大势与秦汉之际、 两汉之际相似。与天下大乱的时代特征相联系,一大批与政治、军事有关的书信 也就应运而生。综观历史,每当天下大乱,战争频繁,军政书信就多了起来,战 国如此,东汉建武年间如此,这也许是因为战争年代更需要书信传递信息。此时 期的军政书信大多出于军阀及其幕僚之手。从对象来看,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 是军阀之间的书信。这部分书信大多是各个利益集团的纵横联合、勾心斗角的内 容,二是某军阀集团内部幕僚之间的书信。从篇幅来看,此时期的军政书信既有 很简短的,也有洋洋洒洒至千言的。从风格来看,此时期军政书信与前代相比有 较大差异,前代军政书信多以纵横开闺、铺陈说理为主,而此时期的则以情动人, 情感浓郁的书信为数不少,特别是上下级之间的书信。此外,前代军政书信多代 表某个利益集团,个人风格不明显,此时期的军政书信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感情, 一些书信表现出鲜明的个人性格特点。 建安时期又是一个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年代,如罗宗强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思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想史中所论,“人生价值、人生信仰、行为准则、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至 于思维方法,都在重新寻求,重新衡量,取无定向,人各异趣。实际上,士这一 个阶层,从思想到生活,都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时期。 n 3 这些军政书信既是 那个烽烟四起年代的生动写照,又是各种社会思想、价值观念、人生准则发生变 化的反映。 一、维护君权,忠于汉室的士人思想流露 天下大乱,东汉政权摇摇欲坠。这时摆在士人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对 待长达四百年之久的汉家王朝? 有些书信就是当时士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映,也 就是士人们如何对待封建君权思想观念的流露。袁绍的与袁术书、袁术的答 袁绍书、答陈硅书和归帝号于袁绍书、袁叙的与从兄袁绍书、盖勋的 与董卓书、陈硅的报袁术书、张纥的为孙会稽责袁术僭号书等书信都 涉及到了如何对待刘氏王朝的问题。有的书信流露出自己阴谋篡权,如袁术的书 信;有的书信支持他人夺取政权,如袁叙的与从兄绍书。在这些书信中,有 一种声音渐渐凸显出来,那就是忠于汉室、维护君权。盖勋的与董卓书和陈 硅的报袁术书就是维护君权、忠于汉室思想的书信。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 把持朝政,为所欲为。时为京兆尹的盖勋直接写信给董卓: 昔伊尹、霍光,权以立功,犹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终此? 贺者 在门,吊者在闾,可不慎哉! 信中把董卓和伊尹、霍光作对比,是对董卓更换帝王、扰乱朝纲的强烈不满。此 信态度明朗,忠于汉室之心在怒骂董卓中昭然可见。陈硅的报袁术书是答复 袁术的书信。袁术,袁绍之从弟,董卓作乱之时,占据南阳阴谋称帝,写信给陈 硅:“今世事纷扰,复有瓦解之势矣,诚英义有为之时也。与足下旧交,岂肯左 右之乎? 若集大事,子实为吾心膂。袁术所说的“集大事 即僭号称帝。陈硅 回信: 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 今虽季世,未有亡秦苛暴之乱也曹将军神武应期,兴复典刑,将拨平 凶慝,清定海内,信有征矣。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 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 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吾备旧知,故陈至 情,虽逆于耳,骨肉之惠也。欲吾营私阿附,有犯死不能也。 1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此信可以说是义正辞严之作,义即是忠于汉室,陈硅对袁术的大逆不道的阴谋活 动作了中肯的规劝,对袁术拉拢自己坚决予以拒绝:“欲吾营私阿附,有犯死不 能也 。与盖勋的与董卓书相同,这篇信也表明了一个士人在天下大乱时忠 于汉室的态度。 张纥的为孙会稽责袁术僭号书也是一篇维护君权的书信。袁术僭号称帝 后,孙策命张纥写下此信劝诫袁术。此信有战国时期纵横家游说之风,纵横铺排, 陈说古今,晓以利害,列数了袁术不应当称帝的九条理由。从天下形势劝说,从 历史上汤武之事劝说,从历史上称帝称王失败者如陈胜、项羽、王莽等的教训劝 说,从袁氏家族五代受汉朝恩宠劝说等等,洋洋洒洒近千言。这篇信包含着浓厚 的儒家思想。一是君权神授的思想。这是神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 它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 管理人民。这种思想在夏代殷商开始出现,在汉代有了系统发展,董仲舒提出了 “君权神授 的命题,他认为皇帝是天的儿子,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世的,人民 应该绝对服从他们。君权神授的理论,强调君权的天然合理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性。 这篇信中的许多言辞即是表达这种思想,“天下神器,不可虚干,必须天赞与人 力也”,“天子之贵,四海之富,谁不欲焉? 义不可,势不得耳。陈胜、项籍、王 莽、公孙述之徒,皆南面称孤,莫之能济。帝王之位,不可横冀 ,“纵使幼主有 他改异,犹望推宗室之谱属,论近亲之贤良,以绍刘统,以固汉宗。二是天人 感应说和灾异说。这也是西汉董仲舒为巩固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一套神秘主义学 说。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 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此信很明显也有这 种思想,“殷汤有白鸠之祥,周武有赤乌之瑞,汉高有星聚之符,世祖有神光之 征,皆因民困于桀、纣之政,毒苦于秦、莽之役,故能芟去无道,致成其志。今 天下非患于幼主,未见受命之应验,而欲一旦卒然登即尊号,未之或有”。此外, 此信中也渗透着君为臣纲的思想。 从信的言辞和内容来看,本文是张绒代孙策劝谏袁术。策父孙坚与袁术有同 盟之好,坚死后,孙策又一度依附袁术,袁术待之不薄。故此信中论说并无过多 斥责,更无詈骂之词。但陈述道理铿锵有力、底气十足,向蠢蠢欲动的军阀们提 1 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是军阀之间相互拉拢、联合的书信。这些书信劝说、拉拢对方的手段各不 相同。有的书信以奉迎对方来达到目的,如袁术的报吕布书,这篇书信是袁 术为阴谋称帝企图争取吕布的支持而写的,书信中列举了吕布在汉末军阀混战中 的三大功劳,迎合了吕布狂妄自大的心理,并称“将军连年攻战,军粮苦少,今 送米二十万斛,逢迎道路,非直此止,当骆驿复致。若兵器战具,佗所乏少,大 小唯命。曹操也想拉拢吕布以孤立袁术,写下书信手书与吕布: 山阳屯送将军所失大封。国家无好金,孤自取家好金更相为作印, 国家无紫缀,自取所带紫绶以籍心将军所使不良。袁术称天子,将 军上之而使不通章朝廷信将军,使重复上,以相明忠诚。 这是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重封吕布为平东将军,派奉车都尉王则携带诏书和印绶 去拜吕布。此书信言语诚恳亲切,如同一个属下朋友交谈,是军阀相互拉拢书信 的另一种表现形态。曹操的另一篇书信手书与阎行与上篇书信风格相类似, 是瓦解西部势力韩遂、马超的书信。董昭的与袁春卿书则以“孝、仁、义、 智 的大道理来劝说袁春卿归顺曹操。袁春卿时为魏郡太守,曹操为了争取他, 派人把袁春卿的父亲从扬州接入曹营中,以此要挟,并命董昭写下此书信,有云: “盖闻孝者不背亲以要利,仁者不忘君以徇私,志士不探乱以要幸,智者不诡道 以自危。一“苟不逞之与群,而厥父之不恤,不可以言孝;忘祖宗所居之本朝,安 非正之奸职,难可以言忠;忠孝并替,难以言智。有的书信则明确提出双方相 互利用、相互联合,如董昭的作曹公书与杨奉。此书作于建安元年,曹操在 许昌战败黄巾军,势力大增,但此时的汉献帝受韩暹、杨奉等人控制。曹操想通 过韩杨二人接近汉献帝,命董昭写下此书信,“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 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 此书骗取韩杨的信任,杨奉上表曹操为镇东 将军,袭义爵费亭侯。这些书信巧妙设辞,其目的是为了争取对方的信任,在群 雄逐鹿的纷争中取得支持。 二是军阀之间相互欺诈、威胁的书信。黄盖的与曹公书是赤壁之战中的 一篇诈降书。黄盖,周瑜属下,写信给曹操,信中声称自己要投降曹操,“今日 归命,是其实计。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 命在近。 黄盖用此书信骗取曹操的信任,成功地用火攻战胜曹操。孙策的说 刘勋书也是一篇暗藏阴谋的书信: 1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海昏上缭宗人,数欺下国,患之有年矣。击之路繇不便,幸因将军 之神武临之且上缭国富廪实,吴娃越姬充于后庭,明珠大贝被于帑藏, 取之可以资军,虽蜀郡成都金碧之府,未能过也。策愿举敞邑士卒,以 为外援。 此书信表面为刘勋考虑,实际是企图劝说刘勋攻打上缭来削弱他的势力。刘勋没 有识破孙策的真实意图,果然被骗。与浩周书是孙权花言巧语欺骗曹丕的一 篇书信,一副甘心居于魏王之下的口吻,语气谦和,极力解释不能送子到魏国的 原因。目的是骗取浩周的信任,这是孙权迫于曹魏势力又不甘心受摆布的手段。 陆逊的两篇与关羽书是摸清对手心理巧妙设辞以达到麻痹对方的书信。建安 二十四年,关羽在樊城打败曹将于禁,声名大振。吴将陆逊摸清了关羽心高气傲 的性格和胜利后麻痹大意的心理,写给关羽两篇书信,信中对关羽战败曹军的功 劳极力吹捧:“前观承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 刀“于禁等见获, 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 兹。”又假惺惺地提醒关羽:“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 师老,犹有骁悍。且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人杖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 方计,以全独克。 这两篇书信表面看来,是陆逊站在同盟者的立场上与关羽共 同分享胜利的喜悦,实则是迷惑关羽的手段。“羽览逊书,有谦下自托之意,意 大安,无复所嫌。 1 1 4 幅陆逊果然打败关羽。 战争中的军阀不仅用书信来欺骗和迷惑敌人,有时用书信来威胁对方,来瓦 解对手的斗志。吕布的与琅邪相萧建书也是一篇威胁对方的书信,当时吕布 打败袁术,气势嚣张,唯有琅邪相萧建不归顺吕布,吕布写下这封信,信中写道: “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余里,乃在天西北角,今不来共争天东南之地。莒 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 话语逼人。 萧建接到这封信果然畏服吕布。 三是亲善、安抚书信。建安时期的军阀一方面是无休止的争斗,一方面也 采取亲善、安抚的策略来稳定对方,巩固自己的统治。此时期的书信也有这方面 的内容,如曹丕写给孙权与孙权书: 前使于禁、郭及夫所道吾纤骊马,本欲使禁自致之,念将军傥欲速得 故以付徐奉往。此二马朕之所自乘,甚调良善走,数万匹之极选者,乘之真 1 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可乐也中国虽饶马,其知名绝足,亦时有之耳。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吴蜀两国曾经一度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魏国。蜀国丞相诸 葛亮有书信l o 封是蜀吴联盟的内容,是写给孙权、诸葛瑾和陆逊的,内容大多 是互相联合,共同对抗曹操,写给诸葛瑾的书信有的还商讨具体的军事事宜,可 见双方联系的紧密,如与兄瑾言大水赤崖桥阁悉坏书: 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 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 上述书信内容简短,不修饰,不雕润,少有文采。 三、慷慨淋漓、热血喷涌的义士情感流淌 汉末群雄割据,战乱频仍,天下大势,如同战国,纵横说词书信因而产生, 如刘师培所说:“献帝之初,诸方棋峙,乘时之士,颇慕纵横,骋词之风,肇端 于此 。i 蚓写作书信的士人又是战争的参与者,目睹了刀枪剑戟、血流成河的悲 惨场面,因而此时期的说词书信不仅擅长说理,而且往往又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王粲的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谏袁尚书是劝说袁氏兄弟停 止厮杀、共同对外的书信,虽是代笔之作,但言辞恳切,说理透彻。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在忧愤中死去。袁绍有三子, 即袁谭、袁熙和袁尚,袁绍死前没有确定谁继承其位。袁绍手下有亲谭者,有亲 尚者。待袁绍死后,逢纪、审配假为袁绍遗命,立尚继位。尚继位后,谭、尚兄 弟之间矛盾加剧。尚发兵征谭,谭向曹操借兵拒尚。这时,刘表先写书劝谏袁谭, 后又写书规劝袁尚。 两封书信劝说袁氏兄弟以和为贵,万勿兴兵相伐使渔人得利,如诗经小 雅常棣所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两篇书信立意大抵如此,在劝说手 法上两篇书信略有不同。第一篇书信劝谏袁谭以亲情为本,以信义为重,以名声 为荣。信从天下大势论起,叙述自己听到袁谭、袁尚二人反目成仇、相互厮杀这 个消息时的震惊和沉痛,“闻之哽咽,若存若亡。 然后劝谏袁谭: 未有弃亲即异,兀其根本,而能全于长世者也。昔齐寰公报九世之仇,士 丐卒荀偃之事,是故春秋美其义,君子称其信。夫伯游之恨于齐,未若太公 之忿于曹也;宣子之臣承业,未若仁君之继统也。且君子难不适仇国,交绝不出 恶声,况忘先人之仇,弃亲戚之好,而为万世之戒,遗同盟之耻哉! 蛮夷戎狄将 1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诮让之言,况我族类,而不痛心邪! 夫欲立竹帛于当时,全宗祀于一世,岂宜 同生分谤,争校得失乎? 王粲在信中论道,弃亲即异是动摇大事业的根本,这是针对袁谭向曹操借兵来抵 抗袁尚说的;又论到齐襄公灭九世之仇、士丐完成荀偃未竟之事来勉励袁谭继承 袁绍的事业,君子应立名声于后世激励袁谭忍小忿成就大业。第二封书信劝谏袁 尚则是另外一种笔法,以事情利害劝说袁尚,话语更加切实。分析兄弟应当和睦, 用“金木水火,刚柔相济 的道理来类比,劝说袁尚应当包容“天性峭急”的袁 谭,又指出,“若仁君兄弟,能悔前之缪,克己复礼,以从所欢,则弱者自以为 强,危者自以为宁;诚欲戮力长驱,共奖王室,虽亡之日,犹存之愿,则伊周不 足参,五伯不足六也 。兄弟相合,会建立功勋;兄弟不和,则会自取灭亡,殃 及祖宗,“太公玫垄,将有污池之祸,夫人弱小,将有灭族之变 。两篇书信均一 气呵成,文风畅达,对袁氏二兄弟的处境设身处地地作了考虑,分析问题切中要 害。清代李兆洛评论道:“亦深切矣,尚非垂涕泣而道之,诚不至也。代者故不 能饰,全以利害为言,不闻伦常之训,本末倒置而文体固自清雄。”【1 6 j 李氏之评 正道出两篇书信深切感人的特点。 审配的献书袁谭和王粲的两封书信的写作背景相同。审配,袁绍领冀州, 引为治中,后事袁尚,是这场兄弟内讧的参与者和目击人,亲身经历着这场刀光 剑影、血流成河的悲剧,因而这封书信写得热血沸腾、沉痛悲壮。谭、尚之间的 纷争属于封建大家族内部的名位之争,难以说清谁是谁非,审配是袁尚的属下, 封建社会士人各为其主,故他站在袁尚的立场上劝谏袁谭。信开篇谈春秋大 义,提醒袁谭应以君臣之义为重,列举历史上三个历史故事来暗示和警告袁谭, 即周公含泪杀管、蔡,“季友欧欷而行铖叔之鸠 ,曼姑拒绝蒯聩。信中以沉痛的 语调陈述了袁谭不顾大义攻打袁尚造成的悲惨结局: 遂放兵钞拨,屠城杀吏,交尸盈原,裸民满野,或有髡剃发肤,割截支体, 冤魂痛于幽冥,创痍号于草棘。 纵情肆怒,趣破家门,企踵鹤立,连结外雠,散锋于火,播增毒螫,烽烟相 望,涉血千里。 信中对袁谭不顾礼义、肆意妄为的行径感到失望和伤心: 或闻告令吏士云:孤虽有老母,辄使身体完具而已。闻此言者,莫不惊愕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失气,悼心挥涕,使太夫人忧哀愤懑于堂室,我州君臣士友假寐悲叹,无所措其 手足。 慷慨淋漓,声泪俱下,若没有一片赤诚忠义之心,难有此语。英雄记日“配 天性烈直,古人之节”。1 1 7 1 袁尚命令审配守邺城,曹操攻之,审配手下多人投降, 审配顽强抵抗,城陷,生擒配。“配声气壮烈,终无挠词,见者莫不叹息,遂斩 之。 【1 8 】这封信多用对偶句式也使得文章感情激昂、富有气势。 臧洪的答陈琳书也是一封言辞慷慨激昂的书信。臧洪,字子源。举孝廉 为郎,选补为丘长。灵帝末,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请洪为功曹,起兵讨董卓,众 散,袁绍使领青州,徙为东郡太守。以后曹操在雍丘围攻张超,臧洪向袁绍请兵 救张超,据魏志臧洪传记载: 洪闻之,果徒跣号泣,并勒所领兵,又从绍请兵马,求欲救超,而绍终不听 许。超遂族灭洪由是怨绍,绝不与通。绍兴兵围之,历年不下绍令洪邑人陈 琳书与洪,喻以祸福,责以恩义 张超对臧洪有知遇之恩,当臧洪向袁绍请求救兵,袁绍没有答应,臧洪毅然与袁 绍绝交。臧洪开篇用激昂的语调叙述了自己收到陈琳前后几封书信的心情,解释 了没有答复陈琳的原因,表明自己志向已定,劝诫陈琳无需多言:“必欲算计长 短,辩谘是非,是非之论,言满天下,陈之更不明,不言无所损。又言伤告绝之 义,非吾所忍行也,是以捐弃纸笔,一无所答。亦冀遥忖其心,知其计定,不复 渝变也。然后作者叙述自己和往日“主人 袁绍造成兵戈相见局面的沉痛心情: 仆小人也,本因行役,寇窃大州,恩深分厚,宁乐今日自还接刃! 每登城勒 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友之周旋,抚弦搦矢,不觉流涕之覆面也。何者? 自以 辅佐主人,无以为悔。主人相接,过绝等伦。 话语感伤、真挚。然后臧洪又毫不留情地指出袁绍滥杀士人的所作所为,谈论自 己今日离开袁绍的原因: 当受任之初,自谓究竟大事,共尊王室。岂悟天子不悦,本州见侵,郡将遘 牖里之厄,陈留克创兵之谋,谋计栖迟,丧忠孝之名,杖策携背,亏交友之分。 揆此二者,与其不得已,丧忠孝之名与亏交友之道,轻重殊涂,亲疏异画,故便 收泪告绝。若使主人少垂故人,住者侧席,去者克己,不汲汲于离友,信刑戮以 自辅,则仆抗季札之志,不为今日之战矣。何以效之? 昔张景明亲登坛嚅血,奉 2 l 山东师范喜量掣耄笃绅叫 碍- 奔萋蓬i 羹裂口篇雨 萎蔫;奏谦崔薹蠹鄂乒掰j 耍墅鞫断;即蠢i 奎蛩姜 薹藉j 翼;誊蔫堡妻暹嚆篓蠢篓豇i 妻书薹一; 薹薹羹薹雾羹鬟毒雾薹蓁誊垂 亍_ 磐夸摩 萋薹耙晒和襄羞蓁h 美;p 隆攀2 旦耍挚薹孽廪嘎鳓坤布攫。蓁 萋骥终雾j 互习违了尝笪季嚣芍岛冀甄剧落见鬯萄般囊毙蠹薹勤t 9 蓁蓄尹j 萄 垂重萋;囊萋骂萋孽一u 馨堑蓁莺蓁淫嗡; 一;雾囊翼羹蓁冀鹰粪羹耋蠢篓蓁 易萍囊疆! 囊薅茈万萋喜霆霉季;芗赢。疋蔼一鉴硝1 j j i 垂;蓁霪塞凿j 稍 协羹荆冀璧端擎羹至疆鞫的;孽篙璺! 薹兰- u 二顷。挲;筐号景璺蚕;孺着镁 筇j 狐悲之感薹荡亥薹驻飘鲋驰羹蓦蓁二研拼翮蓟蠢塞薹霹量挝碴竖 ”茎念妻蔼 埕崾环俺;釜蠡芾害霄里尘需要霉苍主涮主霎曼曼笺耋;和刮幽塞嘲矗臻罐喘主i 錾拶羹妻夏修阁兰掏连;套墨篓爹荜三弦拜裴茎她孳萎翮一f 匀;蠼爵銎雪良沸簧 霸蓼i 涮薹刳薤;逢萄甜滞蓁薹滏缨爵醐熟雾i 婪誊黝氯掰参引燃刘乙唠融瞎伟薹 梵? 采高竺_ 用汐藻芝錾霹器嘏殴霎氆蚕侨佯 痂i 懒嘴磊;愿啦霎臣羹,此书作手j 醛静叫镀;曩谚孽乏;埋褒茸鬃队。删竖塑鼢冀? 答菲烂婴皂舀| 蓁涮。弛| j 文皤 掘胡纂在他授意霎垂煦孙孰褂羹幅壤;毹萌产翮繇副f 溉舅璎落选嚏并奏副粥劐 五鍪魄翔隧;堡鱼熏筝| | 蓁蓁圳砸翼餮牲隳臻略翟垣皇苍媒,蟛遵蝰蠼旺霎匦塌信: 雾忽霎赠影痢戳副! 并霸囊揣赫翌地霸翳塾型霎;敏芩誊譬坚陟蠹犁;型靳竖昆 罄i 薹嶝育蓁掣堡雾副;鹭刊授j 餐疆羹吞嶷暮;匿盛售囊;隧滔蓁 鲶脯 豁;颓方深厚;雕程副囊墅j 霎窘k 三军i 羞薹遵连娃肇莸;随晦乏蚶弛磊i 翟畦奠痹墼墓蚕:娃纠险f 喜囊! 蘩墅割萼签蠕釜襞i 态翼阉澎搓毽荡强i 崩 鳓。蹦蓍l i 挑拨。造威的不i 偷侠雾m 强翻i 囊薹嘲毳霎需;锄蒸型门童; ;i 彳】融萋奄霎。磊! 囊i 和葫蓊“i 鹃垂蘸望;鹫要篓雨踯暖耋痤些曼;塔壤叼蜜 篓囊掣翼壅藿话瞻童雾r 翟鋈薹雾博丝二熏萄鼋一嚏叫攒糕掣;孺姜蚕;嘴 也刁蓁翻薹妻萋馕i 妻绪信所爨i 鞘燮雩菱i 莉渤酗译i 强啊墼丝;蒋芹暮基: 函甏;蠹祭j 羹薹辅。;篓获萎霸骗;薹篓珞床馕国;蚤奏 x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主“天子仁敏,爱德下士 。最后劝说杜微“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隔绝,守 老而已,不图自屈也! 书信诚恳、真挚。杜微任主簿不久,称年老多病,要求 辞归故里,诸葛亮又写后封书信。谈到曹丕篡弑,自立为帝,蜀方现在是厉兵秣 马、用人之时,为何要急于离开呢? “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 汲欲求去乎! 有的书信是关心和鼓励属下的,如与李恢书: 行当离别,以为惆怅,今致氍叟毛一以达心也。 李恢将要赴任床降都督,临行,诸葛亮送他一条毛毯,并写这封信表示关心和鼓 励,简短的话语中包含着离别的忧愁,也包含有更多的期待。诸葛亮的批评书信 能做到注意方法,如与张裔书: 君昔在柏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后流迸南海,相为悲叹。寝不 安席;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举 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况吾但委意于元俭,而君不能忍邪? 此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委婉批评张裔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答关羽书是 一封尤为巧妙的书信,此信摸清了关羽性高的心理,巧妙迎合,安定了关羽。 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黯、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 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诸葛亮是历史上妇孺皆知的贤相,是智慧和正义的化身,在戎马生涯中留下的书 信是他人格的写照,他的书信不管是批评人还是鼓励人大多出于公心,对属下包 含着深深地宽容、理解、关心和鼓励之情。有的书信则是诸葛亮光明磊落、引咎 自责和知过能改高尚情怀和品德的体现,如答李严书: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 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 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於先帝,位板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 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叙,帝还故居,与诸子 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李严劝诸葛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诸葛亮不以为然,写这封信表示拒绝,大公 无私的情怀得以呈现。又如与蒋琬、董允书: 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 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於不意。可使孝起知之。 李严因诬陷欺骗罪被免官,诸葛亮想起两年前,陈震在出使东吴前曾给他谈起李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严的问题,当时没有引起重视,以致造成北伐失败,心感内疚。为此,写这封信 给蒋、董,请他们把事情转告陈震,以示自责。 第二章谈论文学、艺术的书信 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大发展的时期,文学的繁荣带来了文学批评的发展。与 前代相比,此时期的文学批评除我国文学史上较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典论论 文外,还涌现出了一些谈论文学的书信。 一、谈论文学书信出现的时代背景 建安以前,文学批评多散见于经书、史书、子书和一些书序中。如尚书尧 典提出“诗言志”的观点,论语中有“兴、观、群、怨 的观点。建安时 期,文学批评出现在邺下文人的书信中。这些书信有曹植的与杨德祖书和与 吴季重书、曹丕的与朝歌令吴质书和与王朗书、杨修的答临淄侯笺、 吴质的答魏太子笺、陈琳的答东阿王笺和答张纥书、秦宓的与王商 书。 应当看到,论文书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与建安文学的繁荣发展分不开的 的,更与邺下文人集团切磋文学的风气紧密相联。此时期,文学出现了繁荣景象, 作家众多,诗作丰富,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抒情小赋也大量出现。文学创 作的发达必然会引起文学批评的发展,建安时期文学发展的新气象带来了文学批 评的新观点。论文书信的出现更得益于曹操父子爱好文学,邺下文人集团的形成, 促进了文人的交流,促使了探讨文学风气的形成。建安时期文学盛况,后代刘勰 说:“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 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仲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 伟长从宦于青土,公斡徇质干海隅;德琏综其斐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乐;文 蔚、休伯之俦,于叔、德祖之侣,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 和墨以藉谈笑。 【2 1 1 君臣上下,爱好文学,这在前代是很少出现的。邺下文人集 团的形成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文人集会,他们在一起彼此唱和,切磋文学。钟 嵘在诗品中说:“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 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附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 大备于时矣! ”【矧这些活动带动了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评论的发展。论文书 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 建安时期论文书信涉及文学的基本问题,如文学的地位、作家评论、文学批 评的标准等。现作以下分析。 ( 一) 、文学的地位问题。两汉时期,文学被当作经学的附庸,辞赋是被轻 视的,汉代君主和贵族视辞赋为“倡优博弈 ,把辞赋家作为“俳优畜之 ,故汉 代扬雄说辞赋的创作是“雕虫篆刻 。 建安文人对文学取怎样的态度呢? 曹丕的与王朗书云: 生有七尺之形,死惟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 疫疠数起,士人雕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 故论撰所著( 典论、诗赋,盖百 余篇。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 曹丕说,立德扬名可以不朽,著篇籍也可以不朽,能立德扬名固然很好,如未能 立德扬名,则退而求其次著篇籍,这样也可以不朽。曹丕是把写文章和立德 扬名看成是同样可以不朽的事业。立言不朽之说早在春秋时就有,但在这以前, 立言大多是学术著作,是有关德政和政教方面的言辞。曹丕说的“篇籍”,既包 括学术著作,如徐干的中论、他的典论,更包括抒发个人情感的诗赋。这 就确认了以诗赋为代表的文学作品的价值,空前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与曹丕持相近看法的还有杨修,他在答临淄侯笺中论道:“若乃不忘经 国之大美,流千载之英声,铭功景钟,书名竹帛,斯自雅量,素所畜也。岂与文 章相妨害哉? 他把文章创作与建功立业相提并论,是对曹植来信中称“辞赋小 道”的反驳,这里的文章是包括辞赋的,同时,他还对轻视辞赋的杨雄进行了批 评:“修家子云,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若此仲山、周旦之俦,为皆 有愆邪! 刀杨修此信早于曹丕典论论文,曹丕之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 事”可能从中受到启发。由此可见,建安时期这样提高诗赋地位、重视文学者不 止曹丕一人。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是怎样看待文学的呢? 我们看 他写给好友杨修的与杨德祖书。曹植把自己所著辞赋一块给予杨修,嘱托修 改,信的末尾称:“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先朝 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此段话看来曹植好似轻视辞赋,信服汉代扬雄 的观点,但是看曹植谈论文学的自负心理,就会明白曹植对文学的态度。信中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说著作子书。曹丕在与吴质书评价建安文 人时,首推徐干,对于徐干著成中论,赞赏有加,认为“此子为不朽矣 ,在 这里,也可以看出曹丕对子书的重视。子书被认为是裨补世教、有益政治的作品。 这还是从传统的儒家文艺观点来看待文章,即重视文章的政治教化服务的功能。 一方面,建安文人以文学自负,重视文学,抬高文学的地位,另一方面,在 传统观点影响下,又流露出轻视辞赋的思想,对待文学的这两种态度在建安文人 身上同时存在着,以曹植最为明显。建安时期是文学独立运动的开始,新旧两种 观点同时存在,这也是不难理解的。 ( 二) 、论作家。建安时期,评论作家创作得失最多的是曹丕。他不仅在典 论论文对七人的创作作了评价,又在又与吴质书作出如下评价: 观古今丈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 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 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业,辞义典雅, 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意,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 可痛暗。间历观诸子之文,对之技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 为繁富。公斡有逸气,但未遒耳,至其五言诗,妙绝当时。元瑜书记翩翩,致足 乐也。仲宣独自善於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於所善,古人无以远过也。 论作家,曹丕提出了文气说,即以气论文,如论刘桢“公斡有逸气,但未道耳”, “逸气”是说作品俊逸奔放,“未道”说作品不够强健有力;评王粲“惜其体弱, 不足起其文 ,“体弱 即气弱之意,是说王粲作品在生气蓬勃、强健有力方面不 足,不能与其文彩斐然相称。曹丕所说的“气”,内容比较宽泛,是指作家总的 风貌,给人总的印象与感受,也就是今日所谓的风格,它既指作家作品的个人风 格,也指作家本人的气质。这样,曹丕论文注意到了作家的气质与作品风格之间 的联系,这是他超越前人之处。曹丕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对徐干等人了解很深, 所以对于这几人的评价,是比较公允的。后人大多持肯定的态度。今人朱东润论 道:“子桓识力精绝,辨别明晰,皆出子建之上【2 5 1 又说,“子桓批评当世文人 者,见典论及吴质书,于王粲、徐干、陈琳、阮璃、孔融、应埸、刘桢 等人,皆絮长比短,得其寂要。【冽曹丕评论作家是与东汉以来的人物品评风 气有关。东汉实行察举征辟制度,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2025年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配方优化对婴幼儿视力发育的影响研究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系统建设与智能运维管理优化策略深度报告
- 轻化工专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塔吊维修证考试题及答案
- DB65T 4404-2021 植保无人飞机防治棉花病虫害作业规程
- 敬业专业实践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与效果分析报告
- 电厂防雷应急预案(3篇)
- 低温工作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第二批)招聘1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 烟酒店经营许可合同模板
- 机动车驾驶培训理论科目一完整考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 《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问题分析(论文)9500字》
-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讲解(刘兴旺)
-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 中国主要造船企业分布图
- 工勤人员技师等级考核(公共课程)题库
- 幼儿园家园共育培训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