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清末十年河南的实业教育19011911.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实业教育是在清末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下催生的,它承担着为清政府培养农、 工、商、矿等物质部门实用人才的职能。河南实业教育在清末十年实现了从无到 有、不断发展的转变。这短短十年,也是河南实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本文通过 对清末十年河南实业教育发展的研究,探讨了河南实业教育产生的背景、发展状 况以及影响。 除前言外,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河南实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河南实业教育发展非常迅速,究其原因,除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国家政 策的鼓励、国家教育制度的完善之外,更重要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刺激和河南兴 学者的推动。第二部分探究河南实业教育发展的状况。本部分着重对学堂、学生 两个主体的考察,先是对学堂、学生数量重新梳理,再是从学堂的类型、学生的 学习等方面考察河南实业教育发展的状况,以便掌握河南实业教育在全国的地位。 第三部分归纳了实业教育经费的来源。经费是实业教育的重要支撑,在经济不发 达的河南,如若发展实业教育,究竟需要哪些经费来源支撑它的发展。第四部分 探讨了实业教育的师资。对于实业教育的师资的探讨主要从师资的基本来源、师 资的自身培养和师资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第五部分作出对河南实业教育的初 步评价,也是本文的小结。清末十年河南实业教育蹒跚发展起来,它的积极作用 是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和实业教员,为河南实业和实业教育做出了贡献,同时也 促进了人们传统观念的革新。但它毕竟是一场清政府的自救活动,具有浓厚的封 建性,清末十年社会现实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它的发展。 关键词:清末十年;河南;实业教育;师资;经费 a b s t a c t i n d u s t r i a le d u c a t i o nw a sd e v e l o p e da sas e r i e so fr e f o r mp o l i c yi nt h el a t ed e c a d e o fq i n gd y n a s t yw h i c hw a si no r d e rt ot r a i nt h es p e c i a l i z e da p p l i c a t i o n o r i e n t e dt a l e n t si n t h ef i e l do fa g r i c u l t u r e ,i n d u s t r y , c o m m e r c e ,m i n i n ga n do t h e r s i n d u s t r i a le d u c a t i o ni nt h e e n dd e c a d eo fq i n gd y n a s t yd e v e l o p e df r o mn o n et om a n y , w h i c hw a st h o u g h tt oc h a n g e g r e a t e r b a s e d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d u s t r i a le d u c a t i o ni nt h ee n dd e c a d e so ft h eq i n g d y n a s t y i nh e n a n , w es t u d yo nt h eb a c k g r o u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i m p a c t i o na n ds oo n f o rt h ef o r e w o r d ,t h i s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s e c t i o n s t h er e a s o nf o r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d u s t r i a le d u c a t i o ni sa n a l y z e d i nt h ef i r s tp a r t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i n d u s t r i a le d u c t i o ni sv e r yq u i c k f o re x a m p l e ,t h ei m p a c t i o no fi d e a s :”i n d u s t r i a l s a l v a t i o n ,t h en a t i o n a lp o l i c yt oe n c o u r a g ea n d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t h en m i o n a l e d u c t i o ns y s t e ma r es e v e r a la r e a so fr e f o r m a t i o n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o m m o d i t y e c o n o m ya n dt h ep r o m o t i o no fe d u c m i o ni n h e n a na r et h em o r ei m p o r t a n t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d u s t r i a le d u c a t i o ni nt h eh e n a ni ss t u d i e d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i nt h i s s e c t i o nw ef o c u so nt w os t u d ys u b j e c t so fs c h o o l sa n ds t u d e n t s t h r o u g ht h en u m b e ro f s t u d e n t s , s c h o o lt y p ea n dl e a r n i n gc o n t e n t ,w el e a r na b o u tt h es i t u a t i o na n ds t a t u so f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o u rc o u n t r y w es u m m a r i z et h es o u r c e so ff u n d i n gf o re d u c a t i o ni nt h e t h i r dp a r t m o n e yi sa ni m p o r t a n ts u p p o r ti nt h ei n d u s t r ye d u c a t i o n , w es h o u l dt h i n ka b o u t h o wt h es o u r c e so ff u n d i n ga r et os u p p o r t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p o s i t i o no ft e a c h e r so f i n d u s t r i a le d u c a t i o ni si nt h ef o r d lp a r t t h eb a s i cs o u r c eo ft e a c h e r s t h et r a i n i n g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o ft e a c h e r s ,t h es t u d yo ft h r e ea r e a si so u rf o c u s t h e f i f t hp a r ti sa p r e l i m i n a r ya s s e s s m e n to f i n d u s t r i a le d u c a t i o ni nh e n a n , w h i c hi sa l s ot h es u m m a r yo f t h i sa r t i c l e i ti st h ep o s i t i v ea s p e c tt h a tag r o u po fi n d u s t r y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a n di n d u s t r i a l t e a c h e r sw e r et r a i n e di nt h a td e c a d e i tm a k e sac o n t r i b u t i o na n dp r o m o t e s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l l c o n c e p to fi n n o v a t i o n a f t e ra l l ,i ti sas e l f - h e l pa c t i v i t yo ft h eq i n gg o v e r n m e n tw i t h s t r o n gf e u d a ln a t u r e , i nt h es a m et i m et h el i m i t a t i o n so fs o c i a lr e a l i t yh a sl i m i t e di t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 k e y w o r d s :t h el a t ed e c a d eo fq i n gd y n a s t y ;h e n a np r o v i n c e ;i n d u s t r i a le d u c a t i o n ; f u n d i n g ;t e a c h e r s i i i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住中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住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k 乏袅;o 。略j 毪飞 ,;九。,善,人 学住串请久,( 学位论文作者 簦名:;列2 垒魍 ! 岁 j 淞。;- ,。寞,一,7 | ,7 :,0 - 。_ : , ,j 羔,j 2 _ j 囊j _ 2 0 u 驴9 :年参月蚕目 蟛 、_ 一, ,0 j 、 一啦,7 广j vh 瑟奠i 7 象,:- “ :c 1 ,? 、一0 ,7 :t镰l 。i :7 ;一 。;, 强il 7 _ “0 复,:i 、;j z,:7 ;蕞 :j 、j 。 ,。; “ ;j : 蕊。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j ;: ,“办一六镌磐;,、? r 睾7 、,季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住。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查阅o ,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荻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釜名: 南主龟函 2 0 护9 年6 月兰目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兰垃 2 0 幽等氏毛 l (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引言 清末十年,清政府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被遍实行改革,“清末新政 由此轰 轰烈烈地展开。“教育是社会之基 ,教育改革成为“新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全国很快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而实业教育作为这个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治者又是以什么样的目的来发展实业教育呢? 河南实业 教育的发展状况到底如何呢? 实业教育源自英语“i n d u s t r i a le d u c a t i o n ,本义为工业教育,因时代原 因,经日本转译为实业教育,后来成为涵盖农工商矿船各行业各级教育的总称。国 刘桂林把其定义为:1 9 世纪下半期到2 0 世纪初,中国为农业、工业、商业、矿冶、 铁路等物质生产部门培养专门应用性人才教育。 实业教育以研究实业和培养人才为 目标,在中国开办开来。在奏定实渡学堂通则中规定了实业教育的宗旨,“实 业学堂所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 行之最为无弊。嚣 统治者把实业教育作为富国、圈强的一把尺度,是衡量国家发 展的一个标准。实业教育把实业和教育结合在一起,实业学堂培养的学生服务于 各物质生产部门,而各物质生产部门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信息又反馈到实业学堂, 使实业学堂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这就是实业教育发展豹突出意义 所在。 河南地处内陆,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工业基础薄弱。进入近代以后,在资 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社会悄悄发生变化。清寒,河南的实业有所发展,实 业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的进步,同时也需要适合其发展的新式人才,传统教育培养 的学生显然不能胜任其工作要求,因此对实业人才的需求也催生着实业教育的发展。 。李惠玉:潘来实监教育述论,打印藕,第l 页。 雪刘桂林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镩教育出版社1 9 9 7 版,第1 2 3 页。 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中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6 1 年版,第7 4 2 页 1 在河南的近代教育中,普通教育和师范教育与全国发展水平相比,呈滞后状 态,在教学和培养学生方匿表现平庸,焉实韭教育却异军突起,在本省各级教育 中最为突出。实业学堂数量1 9 0 7 年在全国排名第十一位,1 9 0 8 年上升至第六位, 到1 9 0 9 年跃居全国第一。与此相适应,河南实业学堂、学生数量增长非常迅速。 不仅如此,其在专韭设置、办学体制、学科f _ 】类、生产实习等方面也独具特色。 河南的实业教育为什么能够后来者居上,发展速度如此迅猛? 它的外因和内因都 值得我们探讨。所以对河南实业教育的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通过自己所 查资料,分析研究河南实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以及其在全国教育中的地位;二是 通过研究实业教育发展的支撑,掌握清末十年河南实业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生产、教 育模式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 五) 学术史回顾 关于实业教育,史学赛已经作了一些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 在资料方丽,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是一本汇 编资料,将兴办实业教育的政策、兴学推动者的奏折、学堂的兴办情况和各省兴 学的个案同时列嵩,堪称实业教育史料汇编的集大成之律,失后者研究实业教育 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圆也是一套很好的资料参考书,涉及的 实业教育比较全面。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单独把实业教育分章单列,较详细 的列举实鲎教育的内容。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收录有上谕、奏辑、 书札等内容。 在专著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刘桂林的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该书 将清末实韭教育思想列入整个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范畴中来考察,对实监教育思 璩纛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7 年 版。 霉糸蠢壤圭壤:孛溅迓找学割变辩,鬻寒颊范丈学爨敝李圭1 9 8 9 年叛。 尊舒新城编:串圜近代教育变资料,人民教育出舨柱1 9 6 1 年版。 曲陈学恂主编:中潮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肖出版社1 9 8 7 年版。 刘棱林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 版。 2 想作了详尽的分析和客观评价,是研究实业教育中高质量的著作。李蔺田的中 国职业技术教育史回,把中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和状况作了详细研究,不失 是一部研究实业教育的佳作。吴玉琦的中国职业教育史圆主要是对政策的介绍, 对实业学堂的兴办和发展涉及不多。 三是学术论文方面,随着对社会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入 手研究实业教育,近几年来更是硕果累累。这些论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业 教育发展历程和政策实施总的论述。如李霞的近代中国实业教育的历史考察、固孙 萃的清末实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历史评价、孟旭的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产生和 实业制度的确立, 这几篇论文都是以清末实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进行简单 的描述、评价。李运昌的清末实业教育发展研究 对清末实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进行了梳理,总结清末实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我国职业教育 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借鉴。李惠玉的清末实业教育述论从实业与教育结合点 出发,在对清末实业教育兴起的背景、实业政策的颁布、管理机构的设立、学堂 的兴办进行细致、客观的分析,尤其论文里列出的数据值得借鉴。李玉的晚清 实业教育研究 对实业教育方面的概念界定的非常清楚,是一篇优秀的论文。二 是重大人物和实业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刘宏的周学熙与清末直隶实业教育, 此 文把周学熙致力于实业教育取得的成果和此成果与直隶实业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研 究,对周学熙的兴学思想进行了宏观概括。陈国平的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与实 践述评 在褒扬张之洞兴办实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对他在兴学过程 中狭隘表现作了评述,这是难能可贵的。纪立新的吴锦堂的近代农业教育实践1 1 李蔺田主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4 年版。 罾吴玉琦著:中国职业教育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 9 9 1 年版。 囝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5 年第3 期。 固职业教育研究,2 0 0 8 年第3 期。 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 9 9 8 年第4 期。 四硕上论文打印稿。 硕士论文打印稿。 唧硕士论文打印稿。 恸经济史话,2 0 0 4 年第3 期。 锄教育与职业,第3 3 期。 “经济与社会发展,2 0 0 7 年第6 期。 3 也是以人物为线索,把人物和实业教育联系一起,挖掘出入物在兴学过程中的作 用。三是区域性的实监研究。李霞的清末民初湖南实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蛰, 此文对湖南的实业学堂的发展速度、专业设置、办学体制、生产实习等方面都有 叙述,并归纳出湖南实业教育的特点,是一篇不错的论文。张华龙的浙江实业 教育简论以政府政策为导向,研究出具有浙江特点的实业教育体系,但对制 约浙江实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涉及不足。隋丽娟的清末民初黑龙江实业教育述论 讨论了黑龙江实业教育兴起的原因、发展历程,也指出黑省实业教育发展的不足, 它反映出麴实业教育麓推广在国防建设上的作用,意义较新,值得借鉴。 对兴学较晚的河南,在教育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突破。在资料汇编方面有河 南教育资料汇编( 清代部分) ,这是一本搜集河南官报、河南教育官报里 有关教育政令、教育典倒的一本资料。河南近现代教育史稿孕、溺南辛亥革命 史实长编 对清未实业教育也有涉及。在论文方面,也有一些学者从总体上反映 清米河南的教育改革的举措,如程凯、赵因权清末河南教育状况探究、杜鹤 论清末薪政闻河南的教育改革 、王天奖清末河南兴学述略镑、程凯、赵 国权近代河南教育改革与发展述略 ,这几篇论文都以清末河南教育改革、兴 学为主题,论述了清末河南的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概状况,但对实业教育论述较少。 总的来看,以上成果对与实业教育相关的政策、人物研究的较多,区域性研究 的也不少,但对河南实业教育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河南实业教育具体发展状况 为突破口,把河南实业教育放在全国的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从全囡教育的发展 方向来把握溽南实业教育的整体趋势。同时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对河南实业教 育学堂、学生数量重新梳理,力图还原当时实业教育的基本面貌。 啦求索,2 0 0 4 年第l l 矮。 霉毪日江拜大学报( 社会科学舨) ,1 9 9 9 年第2 期。 圆j 匕方文物,2 0 0 3 年第1 期。 河南省教育志编辑蜜编:河南教育资料汇编( 清代部分) ,河南师范大学印1 9 8 3 年版。 西申志诚、孙增福、张振江、刘卫东编:河南近现代教育史稿,河南大学 j 版社1 9 9 0 年版。 囝溺褥省地方史志编纂蚕员会主编:河零辛亥革命史实长编( 上卷) ,河海人民出版社1 9 8 6 年舨。 o 变学是羁,1 9 9 5 笨繁6 期。 毋科教文汇,2 0 0 7 颦第l 期。 勘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 8 4 年第1 期。 o 河南社会科学,1 9 9 5 年第4 期。 4 一、河南实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清末十年是河南实业教育的萌芽期,也是发展期,推动河南实业教育发展的 因素有外因和内因。 ( 一) 河南实业教育发展的外因 1 “实业救国一思潮对河南的影响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以“农本业,商本末、“重农抑商”的观念为基础,二千 多年来,它在人们心中扎根发芽。鸦片战争之后,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中国和西 方国家的差别,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这种思想仅在萌芽状态。1 9 世纪6 0 年代,清政府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1 8 9 4 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这场战争检验了清政府近三十年洋务运动的成果, 很不幸,三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战后中国积贫积弱变本加厉,更加受制于列强。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激起了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爱国救亡运动中,“实业救国”思j 潮在国人中迅速流传开来,这逐渐成为一种先进分子的群体意识。“实业救国 的 方案,无疑是爱国救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试图通过经济上使国家富强,阻止中 国沦为殖民地的一种比较现实的思想。实业救国最具有代表的是张謇,他放弃自 己的官位,冲破世俗之见,以“自溷于贱业的实际行动投身于实业的建设。他 的模范行为,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9 0 年代以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 长足发展,催生了一批实业学堂,其任务是培养服务于农、工、商各业的人才。 在全国“实业救国一思潮的影响下,河南也卷入这场变革之中。 2 政治因素的推动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及茁壮成长,除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外,还需客观因素 对它的支持。河南实业教育就是在政府的倡导下蓬勃发展的。影响河南开办实业 5 教育的政治因素主要有学制的颁布和完善、教育机构的增设、科举的废除和奖励 期度等方面。 ( 1 ) 学制的颁布与完善 1 9 0 1 年9 月1 4 曩,清政府颁布t “兴学诏书”,提懑“兴学之才,实为当务 之急”,命令各省开设学堂。1 9 0 2 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 壬寅学s w i ) ,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由政府公布的学制系统,尽管它还不完善,但这是由封 建科举制度向近代学制转交的开始。该学制以普通教育为圭,实监教育附设予普 通教育之中,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级,其学堂学生的毕业程度依次和普通教 育的小学、中学、高等学堂相对应。在这个学制中,实业教育的规定比较简单, 没有独立的章程,以附设的形式出现,对实业教育的规定也较混乱,无法定位实 业教育的地位,这时的实业教育还是一个模糊的教育模式。不过,作为新事物的 实业教育列入到学制中,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1 9 0 4 年王嗣,政府又颁奄了奏定学蹩章程( 癸弈学制) ,它弥补了壬 寅学制的不足,极大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制。癸卵 学制把实业教育从普通教育中独立出来,制定独立的教育章程。章程包括初、 中、高实韭学堂、艺徒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实业补溜普通学堂的章程。在实 业学堂通则里对实业学堂的设学原则、学堂总类、学制级别、师资培养、入学 资格、学习年限、培养目标、学堂职务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奏定实业补习普通 学堂章程和奏定艺徒学氅章程又对实监李 习教育进行了规定。癸卵学制 的颁布,确立了实业教育的法律地位,相对于传统教育机构而言,这无异是一个 新突破。它为各地兴办实业教育提供了法律保证,使各省有章可循,直接推动了 各地实监教育的发展。 癸卯学制是时人探索新式教育过程中的成果,它在时人的探索中不断完善。 1 9 0 6 年4 月2 5 网,清政府又颁布了学部拟定的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工、 浅武、尚实。这是清政府第一次以法令麴形式确定教育宗旨。“尚实的提出为 实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调,进而形成了“务讲求农工商各项实业,物无弃才, 6 地无遗利,期有益于国计民生。实业教育宗旨的提出,为以后实业教育发展指 明了方向。 ( 2 ) 实业教育机构的增设 随着近代教育的发展,建立独立、专 j 豹行政教育机构刻不容缓。在学部成 立之前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在京师专设总理学务大臣,统辖全国学务,成为 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长官。其下设六处属官,实业处专门管理实业学务。1 9 0 5 年, 清政府下令设立学部,下设五司一厅,实业司专门负责全国实渡教育的管理。实 业司的设立,有利于农、工、商教育的统一管理,在实业学堂兴办的过程中起了 重要的指导作用。 科举废除螽,河南设立学务公所,选举办教育最得力的李时灿为议长,统辖 全省教育行政。1 9 0 6 年,提学使司成为河南省教育的最高机关,提学使司“内分 三科,科长、科员之名囟是始”,其下设学务公所,嚣议长一人,议绅六人,以规 画全省学务、视学若干入,以视察各学堂办理状况,焉报告于提学使。学务公所 下设六课,“其实业课掌关于实业教育各项事:一、考察审定农工商各实业学堂事; 二、实业学堂补助事;三、实业教员讲习所事;四、实业补习普通学堂事;矗、 艺徒学堂事;六、调查实业成绩事。彩学务公所实数课的设立体现了河南政府对 实业教育的重视。1 9 0 6 年河南省又于各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作为地方的教 育行政机构,每所设总董一人,有当地视学兼任;所设书记、司事各一人,由总 董委任。各府、髑厅、县均划为若干个视学区,每学区有总董选“品行端正、热 心教育 的人充当劝学员,负责推行全区的一切学务。1 9 0 7 年,河南教育总会成 立,以“集思广益,补助教育行政,联络各属劝学所、教育会,图教育普及为宗 旨挣, 随霜各府牙刘县设立分会。河南教育管理机构的增设,大大促进了其近代 实业教育的发展。 。舒新城编:巾圜近代教育雯汝料( :册) ,人民教育鞋l 版社1 9 6 1 笨版,第2 1 7 页。 。河南省教育志编辑室编:河南教育资料汇编( 清代部分) ,河南师范大学印1 9 8 3 年版,第1 1 5 页。 国同上,第1 2 9 贞。 7 ( 3 ) 科举废除和政府的奖励制度 科举制度逐渐成为近代教育发展豹障碍,出现“科举不废学堂不兴”的局面。 而科举的根深蒂固性,不是一日能废的。在维新时期,光绪帝试图改革科举,随 着变法的失败,变革科举也成为一张空纸。1 9 0 1 年清廷颁布上谕称“著自明年为 始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挣国,自此,八股文正式退出历史舞台。1 9 0 3 年裳世凯、张之涧认为:“科举之为害,关系尤重,今纵不能骤除废,亦期酌量变通, 为分科递减之一法,拟请俟万寿恩科举行之后,将各项考试取中之额,预计均分, 按年递减。”罾随詹,兴学大吏们又多次上折呼吁科举的危害及对兴学的阻碍,1 9 0 5 年清廷终于批准:“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 停止。自此,扎根予中国1 3 0 0 多年的科举捌度正式废除。科举的疲除,切断了 传统取仕的桥梁,人们纷纷涌向学堂,近代教育也由此繁荣。 清政府为了鼓励社会有识青年进入新式学堂接受新知识,以法定的形式出台 些鼓励措施。1 9 0 4 年1 月1 3 曩清政府颁布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对高等实 业学堂的奖励:“考列最优等者,作为举入,以知州尽先选用,令充中等实业学堂 教员、管理员。考列优等者,作为举人,以知县尽先选用,令充中等实业学堂教 员、管理员。考列中等者,作为举人,以州同尽先选用,令充中等实监学堂教员、 管理员。”对中等实业学堂毕业生考列最优等者、优等者、中等者分别奖励拔贡、 优贡、岁贡头衔。 上述奖励措施,在当时确实鼓励了很多学子进入实业学堂。 ( 二) 河南实业教育发展的内因 河南作为内陆省,远离通商墨岸,在中目甲午战争之前,还没有成为帝国主 义经济侵略的直接对象,马关条约签订之后,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 过渡,尤其在2 0 世纪初十年,其侵略的触角全面向河南铺开。河南一方面抵抗资 囝来裔豫主编:近代孥锎史料( 第一辑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舨社1 9 8 3 年版,第1 2 9 黉。 母朱宵璩主编:近代学制史料( 第二辑上册) ,华东师范大学l l j 版社1 9 8 7 年版,第1 0 5 页。 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1 9 6 1 年版,第7 5 6 页。 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方面对抗他省的商业竞争,这两个方便迫使河南不得不发 展实业教育培养自己的所需人才。 1 河南农、工、商业发展的需求 农监是溺鬻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在沦为帝国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索场焉, 出现“养蚕、制茶之法均不如外国 ,致使利益被外国所夺。“出阴则多生货,入口 则多熟货,且入口三倍于土货,价值则十倍于土货。 这种逆差愈益加大,河南农 监愈益处于劣势了。绝省的竞争也导致河南的丝织业“不能抵制南绸,销路更难 畅远 ,圆所以“如欲改良织业,必先讲究育蚕。为了改变被动的局面,河南当 局政府“历经饬属筹设学堂,讲求栽桑饲蚕之法,以溶利源。一开办蚕桑学堂改进 养蚕植桑的技术。陈夔龙也认为“豫省土性沃暖,地本宣桑,如南阳、鲁出等处, 向亦讲求蚕事。惟饲蚕未尽如法,土桑种亦不佳,以致所织丝绸销路不畅。 于是下 令“筹款赴湖州采购接聚十万株,来豫补种,并分发河北等处栽植,兼募浙江省 匠师数人来教本省子弟,讲求栽桑、养蚕、摘茧、缫丝诸法,以握农政之本图, 即立富民之基础。 固在倡农思想的指导下,河南政府非常注重对农业技术人才的 培养,这为兴办农业学堂提供了条件,也是河南蚕桑学堂发展最快的原因。同时, 商品经济的刺激也促进河南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作物种植瑟积扩大,不得 不要求农民提高对土壤管理、了解病虫习性、掌握农作物生长特性等,随之而来 的是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是清末河南农业发展的趋势,也 是僵农的需要。 河南矿产蕴藏丰富,尤以煤矿、铅矿、铁矿、金矿为著,丰富的矿产资源引 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垂涎。在京汉、道清、汴洛铁路修筑后,便利和加速了资本主 义对河南矿产的掠夺。两河南省内的矿场,大多是手工开挖,零星开采,资本也 不充裕,无法和拥有先进机器设备的外国矿场竞争,为了抵御外国的工业侵略, 。潺舞省逢蠢变恚缤纂委受会缤;海鸯辛亥革愈受攀长编( :卷) ,海秀大学趱舨獠1 9 8 6 年舨,第3 燹。 窜商务农工髑汇星三十年分秋冬调查农工鑫表及避攀大略情形祥文,河南宫撤,第4 9 期。 陈夔龙:庸庵上书奏议,第1 卷,第3 6 页 回同上。 9 豫人开始发展并壮大民族工业。在发展民族工业的同时,实业人才的匮乏也是民 族资本家遇到的一个难题,于是他们聘请强国技师、归因留学生、外省熬矿舞, 但这只是解决人才问题的暂时办法,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本省的需求。同时 象纺织业、制造业、水电业、运输业等,对实业人才需求也进一步扩大。河南当 局为了解决人身+ 匮乏问题,创办工业学堂培养科技人才避是菲常急迫之事。 资本主义入侵河南之后,以自设商号、洋行、代理商号为媒介,在输入商品 和掠夺原料的同时,也刺激了河南商业的发展。确山“民物络绎不绝于途,商贩 歌呼相望予路。挣位于铁路沿线的谣平“翻光绪末叶京汉路告成,运输便利 故近四十年来,西平商业大有蒸蒸日上之势。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品交易的频 繁,贸易额的增加,和外国人交往的繁琐,河南商会需要懂得商业管理、法则、 商事要项的人才,焉这类人才在河南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一直由地方商绅 充任。为了“思维兴商政策,也为了对付中外各商界“鹰瞵隼视,均将舒其敏捷 之手腕,以急激变动潮流倾注与中州大地。 河南商业学堂也在社会需求中诞生 了,但由于财力、师资等透素的限制,河南商业学堂泷农业、工韭学堂创办较晚。 2 兴学者的推动 清末卡年,河南历任巡抚为锡良、陈夔龙、张人骏、吴重熹等。1 9 0 2 年锡良 力图纠正河南空疏腐朽的学风,在清廷下诏兴学后,立即通饬各府、厅、州、县 开办各级新式学堂。在锡良的带动下,一些恩想开明的县令采取积极的办学态度, 河南很快形成一股兴学的洪流。荥阳的张绍旭热心兴学,是当时的楷模。浚昙的 陶县令也值得称道,此人在兴办高等小学堂、师范传习所、巡警学堂外,特设农 务学堂,并聘请北洋农务学堂毕业生为教员,专门研求蚕桑知识,被时人颂到“斯 入而出现于河南之官场中耶,河南有如是之官,是吾河南之活佛也。秽 1 9 0 9 年吴 重熹接任河南巡抚后,兴办实业教育更是不遗余力,实业教育出现欣欣向荣之势。 国楚嚣臻蠡昙志,第i 5 卷,繁l 黉。 密蓐夏邑县志,第l 卷,第3 5 燹。 静商务局总办胡观察劝办各处商务分会文,河南官撒,第5 5 期。 曲浚令热心兴学,豫报,第三号 1 0 在这个改旧立新的过程中,河南也涌现出一批进步的教育家。他们是李时灿、。 张嘉谋、 王敬芳、任芝铭、韩殿英、林伯襄、 杨源懋等人,这些有识之士身躬 力行,对新教育制度在河南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他们直接推动河南近代教育向 前发展。 国李时灿( 1 8 6 6 - - - 1 9 4 3 ) ,近代河南著名的进步教育家。字敏修,号圈斋,豫北汲县城关人。1 8 8 3 年与同窗好友 王筱汀、高幼霞发起组织了汲县读书社。1 8 9 2 年考中进十,在北京任官职。1 8 9 8 年弃官返罩,继续兴办学 校。1 9 0 0 年创建“经正书院”。1 9 0 6 年,出任河南学务公所兼河南教育会会长。1 9 0 7 年亲自主编河南教 育官报,使清末兴学期丰富的资料得以流传。1 9 1 2 年,任河南教育司长。1 9 1 8 年创办河南教育月刊。 李时灿一生从事河南的文化教育事业,用创办新学和主编教育杂志来改革封建科举教育,在河南近代教育 发展史1 :留下新的一页。他和张嘉谋并称为“北李南张”。 张嘉谋( 1 8 7 4 一1 9 4 1 年) ,字中孚,晚年自号梅溪钓徒,南阳县宛城区人。1 7 岁时考入南阳府学,得补廪 生。1 8 9 5 年游学开封,入明道书院读书。1 8 9 7 年中选拔贡,同年中举人。1 8 9 8 年张嘉谋赴陕州任三门书 院主讲,次年任淅川丹江书院讲席。1 9 0 5 年,他多方筹划经费、招聘教师,在南阳创办了南都小学堂和敬 业小学堂,并亲自担任丁,宛南中学堂总教习。1 9 0 7 年,张嘉谋被清廷委以内阁中书,并出任河南学务 公所泌绅,协助李时灿议长掌管河南省教育行政。当年,他就和李时灿一起,在开封租民房创办了河南省 第一所女子中等学堂中州女学堂。1 9 1 0 年,他与在荥阳举办新学最力的张润苍,以及许予猷、阎春台 等,将中州女学堂改办为河南女子师范学堂,校址迁至信陵书院( 今河南人学艺术附中) ,为推动河南女 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人的贡献。 林们襄( 1 8 7 8 1 9 5 6 ) ,字襄,河南商城县人。1 9 0 3 年创办了“明强学堂”。甲午之后,他考入河南优级 师范读书,一年后又考入j 二海公学修业。1 9 0 8 年修业期满后返【口| 故乡,在明强学堂任教。1 9 1 0 年。他应邀 到开封,受聘为河南优级师范教习。1 9 1 1 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他被任命为省教育卅科长。后在河南省议长 陈善同的推荐支持下,负责筹备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 9 1 2 年,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正式建立,他被任命为校 长。在任的4 年中,他广罗有识之士,辛苦经营,培养了大批人才。1 9 0 6 年,袁世凯称帝,林伯襄极为不 满,愤然离职,称病返乡。1 9 2 2 年至1 9 3 1 年,他先后任河南教育厅第一科长、代理厅长、科长、教育款 产处处长等职,中间冈不满厅长的反动和受一些政客的排挤,曾多次离汴返乡。1 9 4 9 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成 立后,他以开明士绅被邀请出席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推选为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委 员兼教育厅副厅长。1 9 5 4 年,省人民政府迁至郑州,他因体力不支,未能随往。1 9 5 6 年1 1 月2 6 日病逝于 开封。 河南实业教育发展状况 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加上河南本身发展实业的需要,河南的实业教育蓬勃发 展起来。下面主要从学堂、学生的发展来考察河南实鲎教育发震的实况。 ( 一) 实业学堂的发展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实业教育分为三类:实业睾b 习学堂、实业师范学堂、 芷式实业学堂。 羔实业於习学堂 实业补习学堂分为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和艺徒学堂两类。实业补习普通学堂, “令已经从事各种实业及欲从事各种实业之l 童入焉;以简易教法授实业所必须 之知识技能,并补习小学普通教育为宗旨 ,丽艺徒学囊的宗旨是“令未入初等 小学而粗知书算之十二岁以上幼童入焉,以授平等程度之工业技术,使成为良善 之工匠。它们的宗旨基本一样,都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技能的工匠,促进社会经 济的发展。 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和艺徒学堂根据各地情况,可独立设学堂也可附设于小学 堂或中学堂及各种实业学堂之内,并兼用其教员及学校的物品、器具等。实业李 习普通学堂的谍程基本以正式实业学堂为参照,实业科分为农业、工业、商业、 水产四科,学习课程分为普通科和实习科,但比正式实业学堂课程简单。艺徒学 堂则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簏实韭来设科。河南实业向重农, 这些学堂发展的方向必然是以农业为主的。因为这两类学堂面向社会子弟招收, 学嫩考虑到其学生多半有自己的职业,为方便学生起见,基本上在夜间或节假日 上课,也可以选择冬天或农闲期上课。实业补习普通学堂是给已就业的从事实业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中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6 1 年版,第7 6 7 页 。间上,第7 7 5 页。 1 2 技熊的贫寒子弟深造的场所,其经赞开支或交学费或乡村补贴,没有定的章程 霹德。学堂戆学习年限也没有详细裁定,以六令秀戳上四年鼓下冀期,根据学生 自身知识掌握程度,来确定学习时间的长短。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和艺徒学堂虽也 学习实业之知识,但在初等实业学堂之下,不能与中等实业教育相衔接,所以此 两类学堂藏裂为社会教育,毽它麴在墙养工匪、黄及实照巍识起爨穰大的俸用。 如中牟县“1 日有工艺局一所,无甚成效,近经认真整顿,大加扩充,并添设艺徒 学堂一所,造就贫寒子弟,开通地方风气。辩这是一所开办较晕的艺徒学堂,当 局就地取糕,裂瘸 霹有资源,梵当建实监发震造就王匠、普及实遭翔识。 根据材料统计,清米河南在1 9 0 6 年拭设有实业补习教育性质的艺徒学堂8 所,所设课程以农、桑为主,分散在开封、邓娥、怀庆、孟县、汝宁等地。工艺 学堂集孛在1 9 0 5 年至1 9 0 9 年阙创办,大概也是8 所。谬它稍的设立,造就了一批 实业技师,促进了当地实业的发展。 2 实监教员讲习所 实业教员讲习所是培养实业教育的场所,本应属于师范教育,但考虑其学科 的特殊性,普通师范教育不能满足其学科需求,故把此列为实业教育中。奏定实 监教员讲习掰章程规定其宗翳为:“璇教成嚣该实监学堂及实业补习普通学堂之 教员,以各种实业师不外求为成效。眵目的就是为备实业学堂培养师资。清术十 年,河南共开办实业教员讲习所5 处,他们分别是旅汴工业传习所、卫辉府蚕桑 实业讲习薪、温县公立工韭教员谤嚣新、开封农韭傣习所和开封蚕监讲习所。 各 实业教员讲习所的设立,培养了一批实业教员,缓解了河南实业师资紧缺的局面。 实业教员讲习所在第四部分师资培养里有介绍,在此不多做累述。 国教育,塞方杂志,第七鬻。 母嘏攒潼痞教霄宫摄、溺褰蜜援统沣瑟褥。 尊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中册) ,入& 教育出版社1 9 6 1 年版,第7 7 1 页。 o 申虑诚、孙增福、张振江、刘腿东编著:河南j 胫代教肖史稿,扣j 南人学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5 6 页。 1 3 3 正式实业学堂 奏定实邋学堂通则规定:“各项实韭学堂均分为三等:日高等实业学堂, 曰中等实业学堂,日初等实业学堂( 统称则日某等实业学堂,专称则曰某等某业 学髓) 。高等实业学堂程度视高等,中等实业学堂程度视中学堂,初等实业学堂程 度视高等小学堂。 章程把实业学堂分为高、中、初三等。初等实业学堂分为农 业、商业、商船三种学堂,招收十三岁以上初等小学堂毕业生,程度与高等小学 堂相等,农业和商业学堂的修业年限均为三年,商船学堂修业二年,学习课程分 为普通科和实业科。中等实业学堂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商船学堂,都设有预 科和本科,相当于中学程度。本科三年毕业,招收十五岁以上高等小学堂或初级 师范的毕业生,预科二年毕业,招收十三岁以上初等小学毕业生。备类学堂的教 学褥的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农业学堂分四科,工韭学堂分十科,商业学堂基本 围绕学习商业知识而设。每个学堂的课程都分为普通科和实习科,为培养实用人 才,每个学堂都比较注重实习辩。高等实韭学堂也分为农、王、商、商船四类, 河南仅有英国福公司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所设专业有采矿、冶金、铁路。 清末河南的正式实业学堂有的依附于普通学堂,有的中初等实业学堂合办, 有的是由别的学堂改设悉成,等等。根据现有资料统计,河南实业学豢麸1 9 0 6 年 至1 9 1 1 年的数量如下: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中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 9 6 1 年版,第7 4 2 页。 1 4 表一:河南实业学堂1 9 0 6 年至1 9 11 年数量统计表 谟剩农监学堂 工盘学堂商韭学堂 实数獗科 官公私官公私官公私官公 私 合计 鳓 巍 立立立立立立立立立立立 1 9 0 6l34 1 9 0 73223差王王 1 9 0 855l6l242 4 1 9 0 91 147214ll3 l 1 9 1 03 9 1 9 1 15 萨 资料来源:实渡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1886:2025 EN Drilling and foundation machinery - Soil or soil and rock mixture drilling and foundation machines - Commercial specifications
- 证券投资顾问述职报告
- 2026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牡丹区胡集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文山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物业工程维修培训
- 小米配件产品培训
- 房产中介个人年终总结
-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解读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搅拌桩机使用说明书
- LY/T 1063-2008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
- GB/T 4852-2002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滚球法)
- 2023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和答案详解(word版本)
- GMP质量体系状态标志、标识编制及管理规程
- 情绪压力管理-情绪压力管理课件
- 万科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手册
- 简单的电动车代理合同模板
- DDI辅导员工迈向成功-辅导领导力系列
- 竞选大学心理委员ppt模板
- 煤矿井筒装备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