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摘要 浙江处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经济体制正处在从计划转向市场的转型 期,虽然近十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绩效,然后结构性( 二元结构、产业结构) 矛 盾是浙江省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结构调整也因此成为现阶段经济运行 的主要特征。然而,对于浙江这样一个劳动力供给过剩、但总体素质不高的地区, 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必然会影响到劳动者的就业。而劳动者就业结构是否合理、 劳动力的配置是否有效率,也会成为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因此,在结构剧 烈变动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双重背景下,如何促使就业结构在演进的同时能够 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和谐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 题。 通过对浙江省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可 以看出,浙江省就业结构总体趋于优化、新兴行业有所发展、就业的所有制结构 趋向多元化的同时,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依然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很不足,就 业结构转换的步伐也因此滞后于标准模型下的就业结构。 为探讨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内在原因,本文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制度分 析、比较分析等的相关分析方法,以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特征为逻辑起点,从 劳动供给、需求、制度变迁三个维度对就业结构演变的机制进行一般理论分析, 在此基础上,运用该理论分析浙江省的就业结构演变。同时,本文分析了浙江省 就业结构演变带来的效应。最后,以就业结构演变机制为依托,并结合浙江省的 实际情况,从改善劳动供给与提高非农产业的劳动需求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就业 结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就业结构,劳动供给,劳动需求,制度变迁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a b s t r a c t z b e j i a n gp r o v i n c ei ss i t u a t e di nt h ef o r e f r o n to f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h i n a , a n di t s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i st r a n s f o r m e df r o mt h ep l a n n e d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t ot h e m a r k e t - o r i e n t e d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 a l t h o u g ht h ee c o n o m yi nz h e j i a n gp r o v i n c eh a s d e v e l o p e dv e r yh e a l t h i l yi nr e c e n tt e ny e a r s ,t h es t r u c t u r a l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 d u a ls t r u c t u r e , 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 ) i s m a i n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o f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i n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a tp r e s e n t ,a n de c o n o m i cs t r u c t u r ea d j u s t m e n tw i l lb et h em a i nf e a t u r ef o r e c o n o m i cr u n n i n gc u r r e n t l y a sa r e g i o nf e a t u r e db ye x c e s f i v el a b o rs u p p l ya n dl o wq u a l i t yo f l a b o rf o r c e ,t h e e c o n o m i cs t r u c t u r ea d j u s t m e n ta n du p g r a d ew i l li n e v i t a b l yi n f l u e n c et h ee m p l o y m e n t o fz b e j i a n gp r o v i n c e t h ef a c t o r sa sw h e t h e rt h e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i sr e a s o n a b l e a n dt h el a b o rf o r c ea l l o c a t i o ni se f f i c i e n tw i l la l s oh a v ea ni m p a c to ne c o n o m i c s t r u c t u r ea d j u s t m e n t h e n c e ,i ti sar e a l i s t i cp r o b l e mw i t h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f o rh o w t op r o m o t ee m p l o y m e n ta n db o o s tm o r e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o f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yi ne v o l u t i o n a r yp r o c e s so f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 ,u n d e rd u a lc o n t e x to f 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w i t hf i e r c ec h a n g ea n de v e r - g r o w i n ge m p l o y m e n tp r e s s u r e t h i se s s a yu t i l i z e sr e l a t i v em e t h o d sa sn o r m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 , s y s t e ma n a l y s i sa n d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t od oc o m m o n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f e v o l u t i o n a r ym e c h a n i s m o f 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f r o mt h r e ea n g l e sa sl a b o r s u p p l y ,d e m a n d a n ds y s t e mt r a n s i t i o n ,a n du s e st h i st h e o r yt oa n a l y z et h e 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e v o l u t i o no fz h e j i a n gb a s e do nt h i s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 , t h i se s s a y a l s oa n a l y z e st h ee f f e c tb r o u g h tb y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e v o l u t i o n f i n a l l y , t h i se s s a y p u t sf o r w a r ds o m ep o l i c ys u g g e s t i o n st oo p t i m i z et h e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c o m b i n e d w i t l lt h er e a l i t yo fz h e j i a n gp r o v i n c ed e p e n d i n go nt h ee v o l u t i o n a r ym e c h a n i s mo f 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 k e y w o r d s :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 ;l a b o rs u p p l y ;l a b o rd e m a n d ;s y s t e mt r a n s i t i o n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 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 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签名:、兹 日期:矿印v s _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1 导言 1 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就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促进就业不仅是 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应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根本取向。浙江处在中国经 济发展的前沿阵地,经济体制正处在从计划转向市场的转型期,虽然近十年来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绩效,然后结构性( 二元结构、产业结构) 矛盾是浙江省现阶段经 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经济结构调整也因此成为现阶段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研 究结构性问题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对于浙江这样一个劳动力供给过剩、但总体 素质不高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必然会影响到劳动者的就业。而劳动者就 业结构是否合理、劳动力的配置是否有效率,也会成为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 因此,在结构剧烈变动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双重背景下,如何促使就业结构在 演进的同时能够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和谐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尽管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系统性方面尚 显不足;二是在就业结构演变的机制研究方面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余地。 因此,无论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还是从理论研究的与时俱进角度来 看,对就业结构问题的迸一步研究都显得十分重要。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2 1 对国外理论界关于就业结构及其演变的理论回顾 西方经典理论中专门研究就业结构演变问题的经济学家一般都是在研究经 济结构结构变动过程中涉及到就业结构。在这些经济学家中大致可以分为两条路 线。其中一条线是在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中涉及到的劳动力配置的思想。比如克拉 克( c l a r k ) 、库兹涅茨( k u z n e t s ) 。另外一条线是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由 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共存的二元结构转换成一元经济结构期间劳动力 的流动问题。另外,在失业理论中也有部分学者的理论涉及到就业结构问题。 浙江丈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i 一) 结构主义和新古典学派对就业结构演变问题的研究 就业结构的演变研究可以溯源到十七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1 j 己第( w i l l i 锄 p e t t y ) ,他在政治算术中认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 多的收入( 如就业人口的大部分从事制造业和商业的荷兰,人均国民收入要比欧 洲大陆其他国家高的多) ,这种不同产业之间相对收入上的差异,就会促使劳动 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虽然当时产业分类与现代不同,但其就业结 构的演变思想却是相同的,难怪当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克拉克按照费希尔( f i s h e r ) 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发现这种劳动力结构的变动规律时,认为只是验证了配第的发 现。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克拉克( c l a r k ) 搜集和整理了二十几个国 家总产出和各部门劳动力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经济进步过 程中产业部门间就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由于产业问产品附加价值的差异以及 由此带来的相对收入的差异,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 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向第三产业转移。克拉克( c l a r k ) 从需求 因素和效率因素解释了引起就业结构演变的原因。从需求角度看,克拉克认为随 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首 先上升然后下降,最后让位于服务业。从效率差别的角度看,克拉克( c l a r k ) 认为,农业劳动生产率显示了持续上升的势头,这种上升的生产率与持续下降的 相对需求结合在一起,必将导致农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至于服务业中劳动力 份额持续上升的原因,是对服务业部门社会需求比其生产效率增长得更快的缘 故。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 k u z n e t s ) 在继承克拉克( c l a r k ) 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整理了五十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 产业间的分布入手,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就业结构变化作了深入的研究,从而更 全面、更深入地验证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演化规律。他认为劳动力的i 部门 份额的上升,比起劳动力的a 部门份额的下降来说,其幅度显得有限,而劳动力 的s 部门份额上升的情况十分普遍,这与总产值中s 部门份额没有持续上升形成 对照,并从各部门内部分析了其中原因。他还从截面考察和长期趋势两个方面来 分析劳动力的部门份额变化,发现截面中不同收入国家的就业结构与同一国家不 同发展阶段的就业结构演变大体上是一致的,这就使得我们可以用发达地区各个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截面的数据来粗略地预测落后地区就业结构演变的未来趋势。 如果说克拉克和库兹涅茨( k u z n e t s ) 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就业结构 演变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大量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之上的话,刘易斯( l e w i s ) 则对这一过程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阿瑟刘易斯( l e w i s ) 认为,在 发展中国家人口通常增长的十分迅速,农业人口所占比例的下降一般不能被制造 业人口所占比例的提高所完全抵消,其他各类就业机会的扩大都发生在服务业领 域。就业结构的变化( 从农业到制造业和服务行业) 受报酬差别的影响,因为在农 业的人均收入低于工业的人均收入,而制造业的人均收入又低于服务业的人均收 入。但要注意,劳动力从农业转到其他产业是增长的结果而不是增长的原因。 无论是克拉克( c l a r k ) 、库兹涅茨( k u z n e t s ) 或是刘易斯( l e w i s ) ,他们都 只是指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转变的一般趋势和引起这一结构转变的基 本动因。钱纳里( c h e n e r y ) 则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劳动力转 移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参照体系。 他凭借世界银行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对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 到许多发展中国家。钱纳里( c h e n e r y ) 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变可以被 定义为随着人均收入增长而发生的需求、贸易、生产和要素使用结构的全面变化, 就业结构的变化描绘了整个结构转变过程的一个侧面。钱纳里( c h e n e r y ) 建立多 国模型并导出典型就业模式,认为在结构转变的大部分时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都存在滞后现象,直到结构转变的末期,这种趋势才有所逆转。工业就业的增加 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使得劳动力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原因 是由于劳动力结构的转变涉及城乡移民和人力资本增加这样一些不能短期解决 的问题,因而,这种转变本质上慢于其他方面的结构转变,并且常常具有惯性, 即在达到完全实现点之后还会继续进行一段时间。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罗斯托( r o s t o v i a n ) 在动态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把经 济增长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的前提条件时期、起飞时期、成熟时期、 耐用消费品和服务的大众化普及时期,并分析了各个阶段中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在前三个阶段,劳动力的变化趋势如下:起飞阶段之前,大致有7 5 的劳动力从 事农业,依靠很低的甚至是仅够维持生存的实际工资生活,在起飞阶段结束时, 从事农业的人数可能降低到4 0 。到了成熟阶段,在很多国家中农业劳动力比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例下降到2 0 。在大众高消费时期,资源越来越倾向于被引导到耐用消费品的 生产和大众服务化的普及中去,劳动力结构继续发生变化,不仅城市人口在总人 口中的百分比上升了,而且在办公室或在工厂技术岗位上的人口比例也上升了。 此外,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中也有间接涉及到就业结构问题。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是一种总量就业理论,它只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总就业量的变 化、就业水平的高低,而没有涉及到就业结构。2 0 世纪2 0 年代初开始,凯恩斯 主义由于不能解决西方国家经济停滞与通货并存的问题,受到新保守主义等学派 的批评与挑战。詹姆斯托宾、杜生贝、约翰希克斯等人对劳动力市场的功能 性障碍进行了探索,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就业理论。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托宾、杜生贝里等人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认为无论 怎样扩大有效需求,经济运行中还会存在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即使在经济繁荣 时期,这部分失业也难以消除。托宾等人主要通过劳工市场的技术结构来分析失 业问题,即按照劳动者的工种与技术水平状况把劳工市场细分为许多个局部市 场,它们都有各自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很难相互替代。由于劳工市场技术结构 的不相适应而造成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它表现为失业和职位空缺的并存, 从而造成就业的结构失调,并加剧失业。他们认为,这种失业是产业结构变动引 起的,即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 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一种情况是某些具有劳动力的工人,由于他们 工作的产业转向衰落而失去工作机会,而他们不一定适应新工业部门的技术要 求,因而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 区的剩余劳动力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不能迅速流动到发展迅速的地区,因而也有 一部分人失业。这与经济周期性波动无关,也是难以通过政府反周期政策消除的, 因而是“自然的”。他们认为凯恩斯刺激需求的就业措施只能解决“就业水平” 问题,而不足以解决就业的结构问题,因此主张采取指导性的收入政策和一定的 人力政策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则将各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行分类,从劳工市 场的部门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就业问题。希克斯虽不是凯恩斯主 义者,但在就业总量方面,他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凯恩斯的理论。在就业结构方 面,他按照部门经济发展状况或劳动生产率增长状况把经济划分为扩张型部门和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衰退型部门,同时,他认为劳工市场可根据其运行特征分为临时性市场和正规市 场。由于在不同部门相互交往和影响当中,人们都追求收入的“公平性原则”, 从而存在着“工资粘性”,以致于“提高工资的主要力量不再是劳工缺乏。不管 劳工上升的程度会相等或接近于相等。”希克斯由此来解释7 0 年代初发生通货膨 胀与失业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通过经济的平衡增长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 i - ) 9 0 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关于就业结构演变的若干进展 9 0 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就业结构的研究中,c a s t e l l s 有较大影响。 c a s t e l l s ( 1 9 9 4 ) 分析了七大工业国(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 和加拿大) 在1 9 2 0 1 9 7 0 和1 9 7 0 1 9 9 0 年间就业结构的演变,总结出各国不同 的就业结构演变规律,还用服务业一工业的就业比率、信息处理商品处理就业 比率等指标描述了各个国家在不同程度上的相同变化趋势。c a s t e l l s 还通过对 服务业内部的细分( 配送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和个人服务业) 提出 “后工业”服务就业扩张的两种路径:其一是盎格鲁一萨克逊国家模型,劳动力 从制造业向先进服务业转移,同时维持传统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另一种是日本一 德国模型,这两个国家都是扩张先进服务业,同时维持制造业的基础,但是将某 些服务活动内化于工业部门之中。法国位居中游,但是比较倾向盎格鲁一萨克逊 国家的模型。 c a s t e l l s 秉承库兹涅茨( k u z n e t s ) 、钱纳里( c h e n e r y ) 的研究思路都试图通 过大量横段面和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来发现就业结构的某些最一般规律,因此这 些经济学家们视野都非常开阔,但是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各个国家都经历发展的差异化,所以很难出现像配地一克拉克定理那样能够被世 界各国发展所证明的理论。正是基于这种事实,就业结构的研究重点发生了转移, 研究的重心已经由大范围、大样本开始转移到了一国或某地区。 在发达国家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中,d o y l e ( 1 9 9 7 ) 研究了爱尔兰3 5 年来的 就业结构变化,用计量模型分析了部门问就业结构变化对各部门生产率的影响: l a i n e ( 1 9 9 7 ) 描述了澳大利亚1 9 7 2 1 9 9 5 年间就业结构的变化,用投入产出表 分析了就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w r e n ( 1 9 9 9 ) 描述了英国1 9 7 1 1 9 9 4 年间地区就业结构的专业化程度,并分析了地方政府的政策对地区就业结构的影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响;g a r o n n a ( 2 0 0 0 ) 用l i l i e n i n d e x 方法分析了意大利国家和地区因素对就业结 构的影响,认为部门和地区间劳动力转移的减少将促进就业的增加:m a r t i n ( 2 0 0 0 ) 描述了欧洲内部各地区就业结构的差异,并认为差距将会扩大:p u r i ( 2 0 0 0 ) 用一个b a y e s i a n 部门自回归模型预测了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的就业结构 变动;f a b e r m a n ( 2 0 0 2 ) 分析了美国r u s tb e l t 都市地区1 9 9 2 - - 2 0 0 0 的就业结 构变动情况;b l i e n ( 2 0 0 2 ) 用s h i f t - - s h a r e 方法分析了东部德国地区的就业结 构,认为工作流程的分散化对就业结构影响巨大:r i s s m a n ( 2 0 0 3 ) 描述了美国 1 9 5 5 2 0 0 3 的就业结构变动,总结出影响就业结构演变的全局和局部两大类因 素。 在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结构研究方面,也是成果丰硕。如h o r t a n ( 1 9 9 1 ) 描述 了南美八个国家在1 9 7 1 1 9 8 9 年期间四个产业部门间就业结构的变化,认为经 济危机使得公共部门就业不断增加;l i m ( 2 0 0 0 ) 描述了菲律宾1 9 8 7 1 9 9 8 年十 大行业间就业结构的演变,并分析了贸易和产业政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a m a d e o ( 2 0 0 0 ) 描述了巴西1 9 8 5 1 9 9 5 年制造业和四种服务业间及内部就业结构的变 化,认为服务业在衰退中对就业起了缓冲器的作用;r o s ( 2 0 0 0 ) 描述了墨西哥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合理的就业结 构的对策。 除此之外,对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还有一个热点就是探讨它与技术进步的关 系。如b a r n e s ( 1 9 9 9 ) 分析了澳大利亚1 9 7 8 1 9 9 7 年间就业结构的变化,发现生 产率的提高导致一些行业就业量的下降;g r e e n a n ( 2 0 0 0 ) 描述了法国近七年来就 业结构的变化,发现技术创新较多的行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较多;h o l l a n d e r s ( 2 0 0 2 ) 比较了包括美英在内的六个国家1 9 7 5 1 9 9 5 年问制造业内部就业结构的 变化( 按技术等级分) ,认为技术进步是有要素偏向的,低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对 创造就业更重要。 在对以上文献的回顾中发现,研究个别国家或地区就业结构演变问题的理论 看似角度很复杂,切入点很多,但归纳起来,也不外乎这几个方面:描述就业结 构变化的历程,总结就业结构演变中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有的还对就业结构 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变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这些理论很多都是一 家之言,而且研究的是某一国或地区的就业结构,所以这些理论并不是普遍性规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律。但无论如何,当我们在考察就业结构问题时,这些理论不管是它们的分析工 具、研究思路、还是它们得出的结论都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 2 2 国内学者关于就业结构演变的相关理论 为了便于描述和理清思路,笔者把国内学者对就业结构问题的研究文献按切 入点以及研究的重心不同进行了以下的分类,但这些文献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 们相互也有共通,甚至有紧密相关的内容。 ( 一) 将我国就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的进行比较,并从中分析出我国就业结构 存在的问题。刘伟( 1 9 9 5 ) 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就业结构变动的经验,考察中国改革 开放以来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与达到的高度,分三次产业依次研究了其内部结构 的变动。尤其是第三产业,他从第三产业中的四个层次上选出七个有代表性的部 门,排出了各自在第三产业中的就业比重,同时还把这七大部门改革开放以来就 业比重的增加速度进行了比较。伊海洁( 2 0 0 2 ) 描述了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劳动力结构的变迁( 通过与美国的比较) ,指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喻桂华、 张春煜( 2 0 0 4 ) 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国际数据的比较研究,发现就业矛盾的原因在 于劳动就业结构滞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结构性偏差,并且偏差的收敛速 度慢于国际经验。蒲艳萍( 2 0 0 5 ) 借助就业弹性、产业偏离度、不同产业的相对 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就业 的影响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 ) 1 9 9 0 年代以来,我国第 一产业己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第三产业 的就业g d p 弹性、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均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已 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 2 ) 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非一致性 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滞后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二产业比重过大,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发展水平不高;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第三产 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 3 ) 第三产业中传统的商贸餐饮业、房地产业及新兴的服 务业将成为吸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 ( 二) 从描述我国就业结构的变迁入手来发现它们在变迁中的特殊性以及存 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王爱文( 1 9 9 5 ) 描述了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就业结构的演变 特征及趋势,分析了影响因素和就业结构调整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目标与对策; 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郭克莎( 1 9 9 9 ) 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间劳动力结构的变动,并且分别 分析了一、二、三产业内部就业比重的历史变化,预测了产业就业结构的发展趋 势;彭正银分1 9 8 0 1 9 9 0 ,1 9 9 1 1 9 9 6 两个阶段论述了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变动并 提出了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张玉英( 2 0 0 2 ) 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特殊规律, 认为劳动力的素质和农业部门的要素投入密集度是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 三) 从分析各个产业的就业效应来研究就业结构问题。梁向东、殷允杰 ( 2 0 0 5 ) 从就业弹性,结构偏离系数等角度考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产业的就业 效应,并进一步运用结构变化的协同系数来分析劳动力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 的适应性和协同性,从而得出中国就业结构变动的制度障碍,并以此提出相应的 对策;张春煜、喻桂华( 2 0 0 4 ) 认为三产业不同行业间就业弹性存在很大差异。 在对1 9 9 1 年之后第三产业各个行业的要素贡献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有些行 业偏重于资本密集型技术,表现出某些第二产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 了第三产业中比重最大的四个行业的不同情况,认为在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问题 上,要对不同行业区别对待,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吸收就业。另外,需要完 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培训,提高就业者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职业素质。黄少华、 郭松山( 2 0 0 5 ) 认为改革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呈下降趋势。我国 各产业对就业的吸纳效应是经济发展内生化的体现,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虽然 有所降低,但其产业内部都存在一定的就业扩张空间,为使各产业的就业扩张效 应最大化,政府应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 四) 从描述我国就业结构的偏离开始,分析偏离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李 冠霖( 2 0 0 3 ) 描述了中国1 9 5 2 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的轨迹,发现产业结构与 就业结构偏离度很高并分析了其中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夏杰长( 2 0 0 0 ) 描述了中国1 9 7 8 年以来三次产业间就业结构的变动,认为就业结构失衡并存在 很大偏差,尤其是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胡雁雁( 2 0 0 3 ) 分析比较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比例,计 算出三个产业的就业弹性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预测。陆远权( 2 0 0 5 ) 运用产业经 济学和社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国内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产业转移与 结构偏离、产业产值与就业比重关系走势等进行分析,提出第三产业发展有助于 就业增长的政策建议。 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我国理论界对就业结构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大部分注重实证方面的 分析且多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觉来研究就业结构问题,对就业结构演变内在机制 的理论透视还尚显不足,对于演变机制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1 3 本文的研究思路、分析框架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浙江省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 演变进行分析,并将浙江就业结构与国际、国内的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归纳其演 变特征。为挖掘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特征出现的内在原因,本文从劳动供给、劳 动需求、制度变革三个维度对就业结构演变的机制进行了一般性的理论分析。运 用改理论,本文对浙江就业结构的演变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本文还对浙江省就 业结构演变的效应进行了正面与负面的分析。最后紧扣就业结构演变的机制与浙 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浙江省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如图1 1 ) 。 本文的具体章节目录安排如下:第一章问题的提出和相关文献的综述;第二 章首先分析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然后归纳演变特征;第三章是从劳动供给与需 求、制度变迁三个视角对就业结构演变的机制展开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用演变 机制的一般理论对浙江省就业结构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效 应进行了正面与负面的分析。第五章根据就业结构演变的机制,从劳动供给与劳 动需求两个角度提出优化浙江省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图1 1 本文研究思路 1 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1 4 本文的研究方法 l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在本文中,对于事实 问题的阐述采取实证方法。通过统计和计量分析手段,对浙江省特定时期的劳动 力供给及需求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为进一步的深入讨论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论 文中因素分析等内容则更多地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即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引 起现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柝。 2 、制度分析的方法 就业结构演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特别是对处于体制转型时期的 中国来说,就业结构问题更是有其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而事实证明,无论是所有 制转轨还是就业制度的调整,都会引起就业结构强有力的变化。为此,在本文中, 还采用了制度分析的方法。 3 、比较分析的方法 本文在分析浙江就业结构演变时,经常采用动态比较分析方法,把不同时段 的就业结构状况进行比较,以便找出浙江就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轨迹;在对浙江就 业结构进行分析时,还采取了区域比较分析的方法,把浙江的就业结构状况与北 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以及标准模式下的就业结构进行比较,找出浙江省就 业结构的不足。 1 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可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l 、对浙江省就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动态的分析,并归纳了其演变特征。 2 、初步的从劳动供给、劳动需求、制度变迁三个维度对浙江省就业结构演 变机制进行了一般和具体分析。 3 、对浙江省就业结构的演变效应进行了正面与负面的分析。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2 浙江省就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征 2 _ 1 就业结构概念的界定 何谓就业结构? 一般而言,就业结构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 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就业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 阶段的重要标尺。就一般意义上讲,就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业结 构包括就业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性别与年龄结构、所 有制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狭义的就业结构是指就业的产业结构。 本文重点研究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等。按照劳动力数量 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划分的叫做就业的产业结构,按照劳动力数量在国 民经济各行业的分布划分叫做就业的行业结构,按照劳动力数量在国民经济各所 有制的分布划分叫做就业的所有制结构。文中如果没有指明是就业的行业结构或 者所有制结构,就业结构特指是就业的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就业在不同产业间的 分布。合理的就业结构是整个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关键,而就业结构是否合理、 能否得到有效转换,取决于劳动的供给与需求以及该经济环境是否允许劳动力在 产业和地区间的自由流动。 2 2 浙江省就业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征 2 2 1 浙江省就业的产业结构的演变 l 一) 浙江省就业的产业结构的总体分析 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浙 江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1 9 7 8 年起,浙江省工业产值比重超过农 。姜渔中国就业结构研究 h i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 9 8 6 , p 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业,从1 9 8 7 年起,服务业比重超过农业。从1 9 7 8 年到2 9 0 4 年,三次产业结构 由3 8 0 6 :4 3 2 6 :1 8 6 8 调整为7 2 6 :5 3 7 7 :3 8 9 8 ,其中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3 0 8 个百分点,工业比重上升了9 5 个百分点,服务业比 重上升了2 1 3 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轨迹看,最近2 0 多年来,浙江三次产业结构得以优 化,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比重相应提高,与世 界各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基本一致。产业结构由一、二、三演变为,二、 一、三,尔后进一步演变为二、三、一。( 见表2 1 ) 表2 1 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与产业份额 全省生产 农业( 亿工业( 亿 服务业农业所占工业所占服务业 年份总值( 亿 元)元) ( 亿元)份额( )份额( )所占份 兀,额( ) 1 9 7 81 2 3 7 24 7 0 95 3 5 22 3 1 13 8 0 64 3 2 61 8 6 8 1 9 7 91 5 7 6 46 7 5 66 4 0 72 6 0 l4 2 8 64 0 6 41 6 5 0 1 9 8 0 1 7 9 6 86 4 6 1 8 4 0 7 3 1 o o3 5 9 64 6 7 91 7 2 5 1 9 8 12 0 4 4 56 9 0 69 4 6 84 0 7 l3 3 7 94 6 3 11 9 9 l 1 9 8 22 3 3 4 18 4 8 89 8 4 45 0 0 9 3 6 3 7 4 2 1 7 2 1 4 6 1 9 8 32 5 6 2 38 2 8 91 1 3 1 26 0 2 23 2 3 54 4 1 52 3 5 0 1 9 8 43 2 2 0 71 0 4 41 4 1 4 87 6 1 93 2 4 24 3 9 32 3 6 6 1 9 8 54 2 7 5 01 2 3 8 8 1 9 8 9 1 1 0 4 7 12 8 9 84 6 5 32 4 4 9 1 9 8 65 0 0 0 61 3 6 2 92 3 0 8 91 3 2 8 82 7 2 54 6 1 72 6 5 7 1 9 8 76 0 3 7 11 5 9 4 12 8 1 4 71 6 2 8 32 6 4 14 6 6 22 6 9 7 1 9 8 87 6 5 7 61 9 5 6 83 5 4 3 92 1 5 6 92 5 5 54 6 2 82 8 1 7 1 9 8 9 8 4 3 7 22 1 0 9 53 8 6 2 52 4 6 5 22 5 0 04 5 7 82 9 2 2 1 9 9 08 9 7 9 92 2 5 0 44 0 8 1 82 6 4 7 72 5 0 64 5 4 52 9 4 8 1 9 9 11 0 8 1 7 5 2 4 5 2 24 9 4 1 13 4 2 4 22 2 6 74 5 6 8 3 1 6 5 1 9 9 21 3 6 5 0 62 6 2 6 76 5 3 4 34 4 8 9 61 9 z 44 7 8 73 2 8 9 1 9 9 31 9 0 9 4 93 1 7 8 49 8 0 4 26 1 1 2 31 6 6 55 1 3 43 2 0 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生产总值农业( 亿工业( 亿服务业农业所占 工业所占服务业 年份( 亿元)元)元)( 亿元)份额( )份额( ) 所占份 额( ) 1 9 9 42 6 6 6 8 64 4 3 8 71 3 8 8 0 68 3 4 9 31 6 6 45 2 0 53 1 3 0 1 9 9 53 5 2 4 7 95 5 9 8 01 8 3 4 4 71 1 3 0 5 21 5 8 85 2 0 53 2 0 7 1 9 9 64 1 4 6 0 66 0 9 1 82 2 0 0 1 91 3 3 6 6 91 4 6 95 3 0 73 2 2 4 1 9 9 7 4 6 3 8 2 4 6 3 7 4 8 2 5 0 9 5 6 1 4 9 1 2 01 3 7 45 4 1 l3 2 1 5 1 9 9 84 9 8 7 5 06 3 1 3 12 7 0 9 0 81 6 4 7 1 11 2 6 65 4 3 23 3 0 2 1 9 9 95 3 6 4 8 96 3 1 9 42 9 0 2 8 11 8 3 0 1 41 1 7 85 4 1 l3 4 1 l 2 0 0 06 0 3 6 3 46 6 4 1 63 1 8 3 4 72 1 8 8 ,7 11 1 o o5 2 7 43 6 2 6 2 0 0 16 7 4 8 1 56 6 7 4 03 4 8 7 5 02 5 9 3 2 59 8 95 1 6 83 8 4 3 2 0 0 27 7 9 6 0 06 9 4 0 03 9 8 2 0 03 1 2 0 0 08 9 05 1 0 8 4 0 0 2 2 0 0 39 3 9 5 0 07 2 8 0 04 9 4 1 0 03 7 2 6 0 0 7 7 4 5 2 6 03 9 6 6 2 0 0 41 1 2 4 3 0 08 1 6 o o6 0 4 5 0 04 3 8 2 0 07 2 65 3 7 73 8 9 8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浙江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与三次产业的g d p 总值相对应,三次产业就业增长率与份额也发生了深刻的 变化( 见表2 2 ) ,其中最显著特点的就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劳动就业在产业 分布上的非农化。 表2 ,2 显示,农业的绝对就业人数从1 9 9 2 年开始,就呈现负增长,从三个 不同时期( 1 9 9 0 一1 9 9 4 、1 9 9 5 1 9 9 9 、2 0 0 0 - - 2 0 0 4 ) 来看,农业从业人数不断减 少;工业总的就业人数一直在增加,但略有起伏,尤其是1 9 9 7 年到1 9 9 9 年,连 续三年负增长;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变化则较工业平稳,增减起伏较小。由于各产 业的就业人数有上述的变动,其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也出现了如下的情况:农业 的就业比例从1 9 9 0 年的5 3 2 降到2 0 0 4 年的2 6 0 6 :工业就业比例则由9 0 年代初期的2 9 8 上升为4 3 6 l ,占就业人数的近一半;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 在1 9 9 0 年时仅为1 7 ,到2 0 0 4 年时增至3 0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