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FTTH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1页
中国电信FTTH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2页
中国电信FTTH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3页
中国电信FTTH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4页
中国电信FTTH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TTH基础知识2012,内容提纲,一FTTH技术概述(一)宽带接入技术简介(二)PON系统基本原理(三)FTTH在PON系统中的实现FTTH组网结构(四)中国电信FTTH建设思路二EPON和GPON技术三PON系统多业务承载四主流厂商光接入设备介绍,(一)宽带接入技术简介,目前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有基于铜线接入的xDSL技术、LAN接入、无源光网络(主要是EPON、GPON)接入和WLAN接入等xDSL接入技术:以铜芯电话线为传输介质、可同时实现语音和宽带数据传输的宽带接入技术,典型如ADSL、VDSL接入。LAN接入:采用五类或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UTP)连接到交换机的接入方式,速率可达10Mbit/s、100Mbit/s(FE)甚至于1000Mbit/s(GE)。PON接入: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是目前最流行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主要包括EPON和GPON接入技术。WLAN接入:WLAN采用无线方式提供宽带服务,WLAN的技术标准是IEEE802.11a/b/g/n等,目前802.11g最大速率可达54Mb/s。,(二)PON系统基本原理,PON(无源光网络)是指OLT(光线路终端)和ONU(光网络单元)之间的ODN(光分配网络)全部采用无源设备的光接入网络PON是一种点对多点(P2MP)的光接入系统,它能够节省光纤资源、ODN无需供电、用户接入方便和支持多业务接入,是运营商目前大力推行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主要有EPON和GPON两种技术。,1.PON典型网络结构,PON系统主要由OLT、ODN和ONU三部分组成,其中ODN不包含有源设备,OLT至ONU之间通过光分路器连接形成P2MP(点到多点)的结构,IMS/SS/2G/3G,Internet,城域网/传输,OLT,分光器,流媒体,xDSL,监控,FTTB,10GE/GE,IPTV,PC,Phone,MDU,CPE,HG,IPTV,PC,Phone,FE,FTTB,FE,ONT,MDU,ONT,EOC合成器,有线电视网,CATV,FTTH,语音,数据,IPTV,监控,FTTB,Femto/微蜂窝,PON系统传输方式上行方向,上行方向为TDMA方式各ONU上行数据分时发送,各ONU的发送时间与长度由OLT集中控制,PON系统传输方式下行方向,下行方向为广播方式下行数据广播发送,每个ONU根据下行数据的标识信息接收属于自己的数据,丢弃其他用户的数据,2.PON系统组成,PON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局端的光线路终端(OLT)设备ODN,指用于连接局端OLT设备和远端ONU设备之间的光分配网络,ODN只包含无源器件或设施光网络单元(ONU/ONT)。,Passive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OLT,ONU,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OpticalNetworkUnit光网络单元,ONU,ONU,PassiveOpticalSplitter无源分光器,ODN(光分配网络),(1)OLT设备介绍,OLT是PON的核心功能模块,OLT在物理上一般以机架的形式呈现。机架式OLT(大型)采用插板式结构,功能复杂、容量大,实现难度高。包括如下板卡接口板(或者称为线卡)主交换板主控板(主控和主交换板可能合在一个板卡)上联板(GE/10GE)盒式OLT(小型):1U高一体化小设备:24个PON口,12个上联GE口.功能简单,容量小,实现容易,(2)ONU设备介绍,ONU位于用户终端和ODN之间,提供用户接口和多业务接入,ONU上联口(PON口)为光口,用户侧接口有:以太网接口(FEGE)POTS接口(RJ11)E1接口CATV接口ONU设备框图如图所示,其中PON接口模块是核心部分,语音处理模块以VoIP的方式提供语音业务,CPU负责整个ONU的控制和管理(包括与OLT及网管的通信)。,FTTHONU设备分类,ONU设备根据用户端的应用方式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SFU(单住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仅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1或4个以太网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或CATV业务,主要应用于FTTH的场合(可与家庭网关配合使用,以提供更强的业务能力)。(2)HGU(家庭网关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具有家庭网关功能,相当于带EPON上联接口的家庭网关,具有4个以太网接口、1个WLAN接口和至少1个USB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或CATV业务,支持TR-069远程管理。主要应用于FTTH的场合。(3)SBU(单商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单独企业用户和企业里的单个办公室,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以太网接口和E1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和TDM业务。主要应用于FTTO的场合。,(3)ODN简介,ODN位于ONU和OLT之间,为OLT与ONU提供光传输手段,完成光信号的传输和功率分配任务。ODN通常呈树型分支结构,主要包含下列设备:局端配线设施:光配线架等光分配点设施:光配线架、光交接箱、光分线盒、光分路器、光分歧接头盒等光用户接入点设施:光分路器、光分线盒、光分歧接头盒等用户端接设施:用户智能终端盒、光纤信息面板其他基本器材:光缆、光纤连接器、尾纤等,(三)FTTH在PON中的实现,根据光纤到达用户侧的位置不同,宽带光接入网的应用方式(建设模式)包括以下几种,这些模式统称为FTTx,主要包含:(1)FTTN:FiberToTheNode,光纤到节点(2)FTTZ:FiberToTheZone,光纤到小区(3)FTTCab:FiberToTheCabinet,光纤到交接箱(4)FTTC:FiberToTheCurb,光纤到路边(5)FTTB:FiberToTheBuilding,光纤到楼(6)FTTP:FiberToThePremise,光纤到用户驻地(7)FTTH:FiberToTheHome,光纤到户(8)FTTO:FiberToTheOffice,光纤到办公室其中最主要的应用方式有FTTH、FTTB/C、FTTCab,FTTH、FTTO、FTTP以全程光纤的方式实现最终用户的接入,是最为理想的宽带光纤接入方式。,FTTH典型组网结构,FTTH的典型组网结构如图所示,根据用户的不同业务需求及家庭布线情况,家庭网络可采用不同的家庭组网方式,既可采用有线也可采用有线+无线AP的接入方式,可方便灵活地接入语音、宽带数据、IPTV、WLAN等业务。,一FTTH技术概述二EPON和GPON技术(一)EPON标准和规范简介(二)EPON技术指标及关键技术(三)GPON标准和规范简介(四)GPON技术指标及关键技术(五)ONU远程维护和管理(六)EPON和GPON技术比较(七)新一代PON技术介绍三PON系统多业务承载四主流厂商光接入设备介绍,(一)EPON标准和规范简介,目前FTTH常用的PON技术为EPON和GPON,相同的拓扑P2MP光纤,BPON,EPON,GPON,封装协议不同,FSAN提出,ITU-T标准化ATM封装技术成熟在北美有一定规模商用,IEEE802.3标准以太网封装技术简单、成本低标准较完善技术成熟,已经规模应用,FSAN提出,ITU-T标准化GEM封装技术复杂,成本略高标准仍在完善已试商用和小规模部署,EPON技术简介,为了提高以太网在“最后一公里”的应用,IEEEEFM工作组2000年开始制定了802.3ah标准,其中包括EPON和P2P光纤以太网两种技术:点到点光以太网:定义了速率100Mb/s、传输距离10km和速率1000Mb/s、传输距离10km两种点到点单纤双向光以太网系统。采用WDM方式实现单纤双向传输,上、下行分别使用1310nm波长和1490nm波长进行传输EPON:在保留传统以太网体系结构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应用于PON系统的物理层(主要是光接口)规范、一种新的MAC多点控制层协议(MPCP),以实现在点到多点无源光网络中的以太网帧的时分多址接入、一种运行维护和管理(OAM)机制。中国电信EPON标准MPCP补充Triplechurning加密算法EthernetOAM扩展产品的部分特性规格要求,(二)EPON标准和关键技术,OLT与ONU之间信号传输基于IEEE802.3以太网帧采用8B/10B的线路编码(8个数据比特编成10个线路比特),数据速率为上下行对称1Gbps,线路比特率为上下行对称1.25Gbps支持1:64的分光比和10或20公里的传输距离采用WDM方式实现单纤双向传输,上、下行分别使用1310nm波长和1490nm波长进行传输以MAC控制子层的MPCP(multipointcontrolprotocol)机制为基础,MPCP通过消息、状态机和定时器来控制访问P2MP的拓扑结构P2P仿真子层是EPON/MPCP协议中的关键组件提供了一种专门的运行管理和维护(OAM)机制,实现对链路监控、远端环回,并可以进行扩展以实现业务层管理功能,EPON系统WDM方式,EPON系统采用WDM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EPON关键技术1:突发模式光收发器技术,突发模式光收发器技术OLT的接收机和ONU的发射器工作在突发模式OLT光接收机的快速功率恢复要求OLT在每个接收时隙的开始处迅速调整0-1判决门限ONU光发射机的突发发射和关断为抑制自发散射噪声,要求ONU的激光器能够快速的冷却和回暖OLT光接收机的突发同步技术上行接收数据相位的突变要求OLT的接收机工作在突发模式接收状态OLT还要进行大范围的自动增益调整(AGC),EPON关键技术2:EPON帧结构,前导码8Bytes,DA6Bytes,SA6Bytes,长度/类型2Bytes,数据461500Bytes,填充不定,FCS4Bytes,传统以太网MAC帧,EPONMAC帧,第5字节的第6、第7比特被中国电信和国内用于搅动信息标识字段(Enc),EPON关键技术3:动态带宽分配(DBA),动态带宽分配相对于静态带宽分配(SBA),DBA是指OLT基于用户的业务等级协议(SLA),结合ONU的本地队列状态的汇报或者业务预测,动态的给ONU分配上行带宽的技术优点:实现高效的上行带宽利用率和保证业务的公平性和QoSDBA是采用轮询ONU的方式,图示为一种DBA的机制,(三)EPON系统保护和数据安全,EPON系统中,OLT是关键性的设备,OLT至光分路器之间的光链路也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中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系统保护主要有两种OLT的设备级保护OLT至ONU之间的光链路保护。OLT的设备级保护功能主控板的11冗余保护,保护时间应为秒级甚至亚秒级OLT设备应配2个电源模块,形成11冗余保护,并做到业务无中断的电源切换(业界普遍采用分布式供电,电源倒换一般对业务无影响)OLT支持对板卡和终端配置信息的保护,能够在板卡或中端重新上线后的自动配置恢复OLT板卡热插拔,1.光链路保护倒换功能,对商业客户而言,OLT到ONU之间的光纤链路保护是其比较重要的需求之一光链路的保护有赖于光纤的双路由,主要有四种方式。前两种只需要主干光纤双路由,后两种种需要全程双路由光链路保护主要有四种实现方式:类型a,类型b,类型c和类型d,详细定义了4种光链路保护的类型,OLT应支持类型a或类型b,应支持类型c和类型d。ONU可选支持类型c和类型d,光链路保护功能要求,类型a:业务中断时间应小于150ms,类型b:业务中断时间应小于150ms,类型c:业务中断时间应小于200ms,类型d:业务中断时间应小于50ms,2.PON接口数据安全性,下行数据安全性因为PON的多点广播特性,所有的下行数据都会被广播到PON系统中所有的ONU上。如果有一个匿名用户将它的ONU接收限制功能去掉,那么它就可以监听到所有用户的下行数据,这在PON系统中称为“监听威胁”PON网络的另一个特点是,网络中ONU不可能监测到其它ONU的上行数据在PON上解决安全性的措施是OLT对下行信息加密(包括所有的数据帧和OAM帧)系统应针对每个LLID进行搅动,每个LLID有独立的密钥。加密的核心问题包括:加密算法密钥的产生和传递密钥的更新与同步,PON接口数据安全性,下行数据安全性加密算法:AES-128;安全性很高,但不符合国内的商用密码管理条例Churning;安全性较低,简单TripleChurning:中国电信的专利技术,提高了churning的安全性中国电信采用TripleChurning算法密钥是ONU由上行用户数据中提取的3字节数据与3字节随机数ExclusiveOR(XOR)异或相加的结果密钥由ONU以OAM消息的方式传送给OLT,OLT利用这个密钥根据特定的加密算法对下行数据进行加密密钥更新:密钥必须周期性更新密钥同步:因为密钥需要定期更新,所以需要一个同步机制,使ONU能够知道当前使用的哪个密钥,3.ONU认证方式,由于EPON系统采用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网络管理系统难以从物理端口上判断ONU的合法性。为防止非法ONU接入EPON系统,应提供ONU认证功能。主流实现方式:基于MAC地址的认证基于ONU的MAC地址对ONU合法性进行认证基于逻辑标识的ONU认证采用ONU的逻辑标识码(LOIDPassword或者SN)进行合法性认证混合认证模式同时支持基于MAC地址的ONU认证方式和基于逻辑标识的ONU认证方式,(四)GPON标准和规范简介,GPON(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s,吉比特无源光网络)是由FSAN(FullServiceAccessNetworkAlliance,全业务接入网络)组织推动并在ITU-T标准化的一种无源光网络技术,2001年发起制定的PON标准。ITU-T于2003年开始发布GPON标准G.984系列标准。包括:G.984.1、G.984.2、G.984.3、G.984.4、G.984.5和G.984.6六个部分,ITU-TG.984.3GPONTC层规格要求GTC复用结构及协议栈介绍GTC帧结构介绍ONU注册激活流程DBA规格要求告警和性能,主体部分规范ITU-TG-984.1/2/3/4,产品开发简单产品兼容性强,ITU-TG.984.1GPON网络参数说明保护倒换组网要求,GPON标准和规范,ITU-TG.984.4OMCI消息结构介绍OMCI设备管理框架OMCI实现原理简述,ITU-TG.984.2ODN参数规格要求2.488Gbps下行光接口参数规格要求1.244Gbps上行光接口参数规格要求物理层开销分配,GPON标准和规范,G.984.1GPON的总体要求2003年3月发布最初版,2008年发布更新版,其修订1于2009年10月发布。千兆比无源光网络GPON的一般特性G.984.2GPON的PMD层要求2003年3月发布最初版,2006年2月和2008年3月分别发布了修订1和修订2。千兆比无源光网络物理媒质相关PMD子层规范G.984.3GPON的TC层要求2004年2月发布最初版,2008年3月发布更新版,2009年2月和11月分别发布了更新版的修订1和修订2。千兆无源光网络的传输汇聚子层规范G.984.4GPON的OMCI要求2004年6月发布最初版,2008年2月发布更新版,2009年6月和11月分别发布了更新版的修订1和修订2。千兆无源光网络的终端管理与控制接口规范G.984.5GPON增强带宽2007年9月发布最初版,未来在G-PON系统中利用WDM技术为新增业务信号提供预留波长,为此定义波长范围,使光分配网ODN的价值最大化G.984.6GPON距离延伸2008年3月发布最初版,概括了利用物理层距离延伸装置实现距离延伸的G-PON的体系架构和接口参数,最大距离距离可达60km,损耗预算超过27.5dB,GPON主要技术指标,GPON系统的速率包括2.5Gbit/s、上行1.25Gbit/s非对称和上下行2.5Gbit/s对称两种,目前的设备通常实现非对称速率GPON物理层传输距离20km(10km可选),可支持1:64的分光比GPON采用波长复用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上行波长范围为12901330nm(标称波长1310nm),下行波长范围14801500nm(标称波长1490nm)G.984.5为GPON的波段扩展,提出了3个扩展波段,同时对上行波长范围提出了增强的要求。G.984.6为GPON扩展了传输距离:60kmGPON采用高效的GEM封装方法丰富的ONU管理控制接口(OMCI)功能多种业务类型及其完善的QoS保证架构,GPON系统的关键技术,GEM(GPON封装方法)技术复用技术TC帧结构基于T-CONT的服务质量控制OAM&OMCIDBA,GPON系统的关键技术(1),GEM(GPON封装方法)技术GEM来源于通用成帧协议GFP(ITU-TG.7041),是一种应用于GPON系统的、面向连接的、帧长可变的封装方法,支持对以太网、TDM、SDH、IP、MPLS等多种用户数据帧的封装,支持对用户数据帧的分段,GEM,GFP,GPON系统的关键技术(2),复用技术上行方向,采用GEMPort、T-CONT和ONU三级复用结构。每个ONU可包含一个或多个T-CONT,每个可由一个或多个GEMPort构成下行方向,采用GEMPort和ONU两级复用结构。OLT将数据流封装到不同的GEMPort中,ONU根据GEMPort接收属于自己的数据流,GPON系统的关键技术(3),GPON下行TC帧结构帧头,下行物理控制块PCDdGTC净荷,下行物理控制块,物理同步(Psync)域来确定帧起始位置,Ident域用于指示更大的帧结构,携带的比特间插奇偶校验信息覆盖了所有传输字节,下行净荷长度域指定BWmap的长度,数组中的每个入口代表分配给某个特定T-CONT的一个带宽,传递OUN和OLT间OAM功能信息,GPON系统的关键技术(3),GPON上行TC帧结构开销物理层上行开销(PLOu,thePhysicallayeroverheadupstream)物理层上行OAM(PLOAM)上行功率电平序列(PLSu,thepowerlevellingsequenceupstream)上行动态带宽报告(DBRu)GTC净荷由GEM帧组成,GPON系统的关键技术(3),GPON上行TC帧开销物理层上行开销(PLOu,thePhysicallayeroverheadupstream)前导码、定界符、ONU-ID、BIP、Ind物理层上行OAM(PLOAM)承载上行PLOAM信息上行功率电平序列(PLSu,thepowerlevellingsequenceupstream)ONU用来功率控制测量上行动态带宽报告(DBRu)DBRu包含与T-CONT实体相关的信息,GPON系统的关键技术(4),GPONDBAGPON系统采用SBA+DBA的方式来实现带宽的有效利用TDM业务通过SBA指配带宽以保证其高QoS其他一些业务可以通过DBA来动态分配带宽DBA的实现与QoS的保障机制有密切关系GPON通过状态的上报以及OLT业务监视(非状态上报)支持动态带宽分配GPON的状态上报DBA存在3种机制PLOu-StateIndDBADBRu-Piggy-backDBAPayloadDBADBA功能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OLT或ONU进行拥塞检测向OLT报告拥塞状态按照指定参数更新OLT分配带宽OLT按照新分配的带宽和T-CONT类型发送授权DBA操作的管理,GPON系统的关键技术(5),T-CONT带宽T-CONTs(TransmissionContainers):动态接收OLT下发的授权,用于管理PON系统传输汇聚层的上行带宽分配,改善PON系统中的上行带宽。T-CONT的带宽类型分为FB,AB,NAB,BE。T-CONT的5种类型,Type1,Type2,Type3,Type4,Type5,GPON系统的关键技术(5),T-CONT类型和带宽类型之间的关系Type1类型的T-CONT为固定带宽型,主要针对延时敏感的业务和优先级高的业务,如语音业务。Type2,type3类型的T-CONT为保证带宽型,主要针对视频和优先级高的数据业务。Type4为尽力而为类型,主要对Internet,email等数据业务,优先级比较低,此类业务对带宽需求不大。Type5为综合型的T-CONT类型,包括所有的带宽类型,可以承载所有业务。,(五)ONU远程管理和维护,PON系统中,OLT设备一般放置在局端机房,ONU放置在靠近用户侧的地方,如何实现ONU与OLT之间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OLT对ONU的远程管理。OLT对ONU的远程管理。EPON的OAM协议提供了OAM实体之间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信息的交互,OAM功能由OAM协议数据单元在OLT和ONU之间承载。就OAM功能而言,OLT与ONU是主从关系:OLT处于Active模式,ONU处于Passive模式。OAM协议定义了事件通告(CriticallinkEvent、linkevent)、loopback、机构扩展等机制,OAM能力也需要一个发现机制:OAM发现提供了一个OLT和ONU双方互相探测对方OAM子层是否存在的机制。OAM是一个slowprotocol,每对实体间每秒最多发送10帧;OAM也有一个keepalive机制(每秒最少向对等实体发送一个OAM帧),如果5s没有收到对等实体的OAM帧,则认为OAM链路中断,重新开始OAM发现过程。,(六)EPON和GPON技术比较,EPON和GPON作为当前主流的两种PON技术,在运营商构建宽带光纤接入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图展示了EPON和GPON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各自的协议栈及支持的业务类型。,GPON和EPON的主要技术指标对比,(七)下一代PON技术,下一代EPON技术(10G-EPON)IEEE802.3av规定了10Gb/s下行、1Gb/s上行的非对称模式(10/1GBASE-PRX)和10Gb/s上下行对称模式(10GBASE-PR)两种速率模式,10G-EPON技术(1),10G-EPON标准标准IEEE802.3av,2009.9发布在1GEPON标准基础上增补主要改进定义了新的PMD子层(光接口)对MPCP协议进行增补,扩展了ONU的发现方式,支持不同速率ONU的共存采用了新的编码方式和FEC,10G-EPON技术(2),10G-EPON工作波长10Gb/s下行:15751580nm(1577nm)10Gb/s上行:12601280nm(1270nm)1Gb/s上行:12601360nm(1310nm),10G-EPONPON技术(3),不同速率信号的共存(物理层)下行:10G与1G信号以WDM方式共存上行:10G与1G信号以TDM方式共存,多点控制协议增补(数据链路层)OLT为不同类型的ONU打开不同的发现窗口10G、1G注册采用不同的广播LLID,XG-PON技术(1),XG-PON技术特点之一作为下一代的GPON技术,XG-PON(10-GigabitPassiveOpticalNetwork)系统采用了更高速率的传输技术XG-PON1的速率为10Gbit/s下行、2.5Gbit/s上行XG-PON2采用10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