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安志顺是我国当代颇负盛名的打击乐作曲家,演奏家,国家一级( 尖 子) 演奏员,自幼被陕北黄土高原丰富的鼓乐艺术所熏陶,使他对鼓点节 奏有着特殊的感受力,因此与打击乐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主要从安 志顺的从艺经历入手,着重对其在打击乐创作方面的特征、创新及其所取 得的艺术成就等艺术内容进行论述和探究。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 个部分:( 一) 主要对安志顺的艺术人生进行归纳和概括;( 二) 安志顺打 击乐创作的特征;( 三) 安志顺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创新;( 四) 安志顺艺 术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安志顺;民族民间打击乐;创作特征;创新;成就;影响 a b s t r a c t a nz l l i s h l mi s a v e r ) ,f 锄。懈c o n t 锄p o r a d rp e r c i l s s i o nm u s i c c o m p o s p e r f o 耽e r s ( n a t i o n a lf i r s t 黟a d e ) i l lc i 曲a h ew 勰g r a d l 均】l ye d m e d b y 1 er i c hd r u mm u s i ci nl o 嚣sp l a t e a ui i ln o r t h e n ls h 翻n x is i i l c ec _ 虹l d l l o o d n l i sm a d eh i i nh a v cm es p e c i a lf e e l i n go f l ed r u mr h y m m ,h eh 鹪t 1 1 e i n d i s s 0 1 u b l eb o l l dw i t l lp e r c l l s s i o nm u s i c f r 0 ma n 孤一s h 吼se x p 甜e i l c eo np e r c u s s i o na n ,m e 抓i c l em a i l l l y d i s c i l s s e s1 l i sa l e a t i o n c _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1 1 n o v a 丘o n ,a n da 出c 、,锄铋t s i l l p e r c i l s s i o na n b e s i d 销m e 锄胁d u 嘶觚dn l ec o n c l l l s i o l l n l e 眦i c l eh 嬲f o u r p a r t s :( 1 ) i i l d u c e 锄dg 饥e r a l i z ea n 珊s h _ 1 1 l l sl i f eo :f a n ;( 2 ) a n 蕊- s h 嘶s 删0 n c h 啪c t 舐s t i co f p 删s s i o n 姗1 s i c ;( 3 ) a nz l l i - s h u n sc r e a t i o ni 1 1l l i s 、砸t i n g e x p 嘶e n c 髂;( 4 ) a nz i l i s h l m sa c l l i e v 啪e n t s :i ( e yw o r d s :a nz h is _ h l m ;n a t i o n a l 觚d 向l k 讲鹏u s s i o nm u s i c ;c r e a t i o n c h 蹦l c t 嘶s t i c s ;i i l l l o v a t i o n ;a c l l i e v 锄锄t ;i n n u 髓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硼椭渊撩z 彀铹艇缓汰 詹蒸誉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釜名: 2 0年月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釜名: 序言 安志顺作为当代颇负盛名的打击乐作曲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 其音乐创作和演奏得到了国内外观众和专家学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 由他创作并领衔演奏的打击乐作品老虎磨牙、鸭子拌嘴等大量有影 响的打击乐作品,已经成为了民族打击乐久演不衰的经典曲目。安志顺在 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发展和普及民族打击乐艺术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由安志顺亲手创办并领衔主演的中国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 原陕西打 击乐艺术团) ,是中国第一个民办专业打击乐艺术表演团体。其旨在弘扬 民族文化,普及、发展、传承民族打击乐艺术。始终把强化精品意识、发 扬团队精神、坚持礼仪作风、严格组织纪律的原则贯穿于该团的艺术创作 和演职人员的素质教育当中。安志顺和他的打击乐艺术团以严谨的艺术作 风、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超的专业技能、优秀的艺术精品赢得了国内外观 众和众多媒体的高度好评和报道。 安志顺在打击乐方面的贡献和成就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加中( 加拿大、 中国) 友协主席戈尔等先生题词:“安志顺先生不但是一位音乐家,社会 活动家,同时还是一位非常有实力而不可多得的领导人才和指挥,我们通 过观察,有许多理由可以证明,在那看表演的中国和外国朋友是多么的惊 奇,欣喜和激动。一著名音乐家黄翔鹏先生题词:“古有花奴,今推志顺 。 意大利著名音乐家维拉得先生称赞安先生是:“中国打击乐方面的贝多 芬。一 目前,对安志顺打击乐创作研究方面的文字资料甚少,相关的著作中 也只做了简单的概括,大多介绍其演出获奖情况和总结其艺术成就。本文 着重从安志顺的艺术创作特征、艺术的创新与探索、艺术道路上的成就及 影响等方面进行专门的研究,以期通过这篇文章,使更多的入了解安志顺 的艺术之路,认识和关注民族民间打击乐艺术,从而将优秀的中国民族打 击乐艺术传播到全世界。 第一章安志顺的艺术人生 对一个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来说,有着自身特有的成长轨迹,如果抛开 这些不论,去独立地探讨他的艺术是不全面的,更重要的会导致一定程度 的失真,那么研讨安志顺的艺术特征,必然离不开他出生的那片广阔的黄 土高原,以及至今仍带有一部分原生态成分的歌声、器乐声。正是这些民 族的、民间的艺术成分,熏陶出了安志顺的艺术,他是踩着这样的灵光, 使自己步入了艺术的殿堂。 陕北它荒漠连天,沟壑纵横,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环境,才产生 出陕北民歌的绝唱,再去观察陕北的腰鼓,漫天弥漫的黄土,舞者的身姿, 正好与独特的空间浑为一体,安志顺正是从这一方泥土中走出来的,乡土 乡音,是送给他艺术人生的基垫之礼。 安志顺说:“旧社会,人们把剃头、打鼓、吹唢呐说成是人间最悲惨 的三种职业,对此我思考了很久,我觉得我打了一辈子鼓,我一点也不悲 惨。鼓是我力量的展示、智慧的结晶、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呐喊。鼓的这 种精神支柱是他人无法代替的,我将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在人生的道路 上一直走下去 这一段话,不正是安志顺从艺六十多年来,在艺术道路的探索上,执 著、顽强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一、学艺生涯 安志顺1 9 3 2 年出生在陕西绥德县,自幼酷爱音乐,一方面被陕北黄 土高原丰富的鼓乐艺术所熏陶,同时又深受粗犷、豪放的陕北腰鼓和秧歌 的影响,使他对鼓点节奏有着特殊的感受力。每逢过节,或是民间闹“社 火 ,热闹的锣鼓队中肯定少不了他。十四岁的时候,安志顺以其聪颖的 天资进入了绥德文工团( 后来改为西北文艺工作团、陕西省歌舞剧院) , 国安志顺专访v c d ,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内部资料 2 学习大提琴演奏。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做笔记、练琴。 他忘不了1 9 4 8 年在延安的那段岁月每天天未亮,他就背着大提琴到 延河边上,坐在堆起来的石头上开始练琴,等天亮了再背着琴回到团里。 在团里,安志顺几乎干遍了所有的工作,拉大幕、打镲、打鼓、吹唢呐、 拉板胡、拉大提琴、大贝斯等等。后来,安志顺又先后于1 9 5 0 年和1 9 6 0 在北京两个著名的乐团学习过四年的大提琴,后来安志顺先后在北京电影 制片厂、中央乐团进修,在陕西省歌舞剧院一直做了4 0 年大提琴首席。 是什么原因使拉了4 0 年大提琴的安志顺放下心爱的的大提琴,又从事起 打击乐的事业了呢? 安志顺说:“我接触了陕西的很多种鼓,越来越觉得 鼓太有生命力了,我很自然的就喜欢上了。咖从此,安志顺走上了一条 从事民族打击乐的道路,他说:“一个人总是要失掉一些东西,失掉了才 能得到。一个人的社会定位、价值观是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的。有 些人是从一而终,我是在社会的发展中寻求更合适自己长处的一个位置, 我自己愿意搞打击乐,我也做成了。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陕西,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蕴藏着丰富的艺术 资源,也为这位酷爱艺术的安志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契机。他废寝忘食, 同时在创作上又如鱼得水,笔耕不辍。5 0 年代,他为舞蹈老两口比干 劲创作设计的打击乐伴奏,公演后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民音 乐以“东方的鼓声为题,评价了他的创作和演奏。由他创作并领衔演 奏的打击乐作品老虎磨牙、鸭子拌嘴等大量有影响的打击乐作品, 已经成为了民族打击乐久演不衰的经典曲目。多少年来,他使出浑身的解 数,把陕北硬汉子的烈劲和整个民族的精神都敲在了鼓上! 二、丰硕的艺术成果 安志顺创作了大量的深受观众喜爱的作。,他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 丰富、技法新颖、风格独特。如:老虎磨牙、鸭子拌嘴、黄河激浪、 。梁辉民。对安志顺进行专访时所获资料, 2 0 0 8 1 2 3 。梁辉民对安志顺进行专访时所获资料, 2 0 0 8 1 2 3 3 大唐六骏、乘风破浪、秦鼓激扬、运动场上、老俩口的故事、 三个和尚、得胜回营、三战吕布、秦俑兵阵、滴水诉情、邀 游月富、老鼠娶亲、半坡姑娘、狮子戏铃、鹦鹉学舌、夜市灯 火、天女散花、延安新春送行歌、走西口、草帽圈、普天 乐、面具金刚力士、春莺啭( 合作) 、双龙戏梅( 合作) 、秦王 点兵( 合作) 、船鼓舞( 合作) 、 :黄河魂( 合作) 等等。安志顺的作 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的大奖。老虎磨牙、鸭子拌嘴曾于一九八 四年在朝鲜举行的“亚洲音乐论坛和专题讨论会 上获优秀作品奖;黄 河激浪、 ,陕西老年报2 0 0 4 0 3 1 6 5 一、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多年来,安志顺创作了近5 0 部打击乐作品,每一个作品都蕴含着一 个生活故事或历史事件。安志顺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以打击乐为主线, 把声乐、器乐、舞蹈、小品等艺术形式融进他的打击乐作品当中去,他的 每一个作品都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或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如大唐 六骏,作品采用组合打击乐的形式,描写唐太宗李世民生前驾驭的六匹 骏马,伴随唐太宗南征北讨,立下了赫赫战功,人英马骏,相得益彰。为 了纪念六匹骏马的英姿,唐太宗特请来工匠把他们浮雕在石板上,至今虽 已千余年,但仍然神采奕奕,风姿飒爽,仍博得中外观众的高度赞誉。作 者就是根据曾为唐太宗立下赫赫战功的“昭陵六骏 而创作的。安志顺创 造性地运用了特制乐器竹筒来敲击水泥板,用来模仿马蹄的声音。通 过速度、力度、节奏和演奏技巧的变化,衬以肢体的动作,在抬鼓、大镲 和小镲等打击乐器的配合下,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唐太宗的雄风英姿,把大 唐六骏的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 又如:滴水诉情,采用打击乐与琵琶的结合。安志顺运用琵琶的音 色和特殊的演奏技法来描写水滴的滴落声。除了琵琶以外,还巧妙的将川 锣、木鱼、钢片琴和铝板琴加以组合,并伴有女声的哼鸣,来描写水滴滴 落的声音。让听众似乎看到了清澈透明的滴滴水珠,汇成涓涓小溪,在倾 诉着故乡古老的传说,将人们带入一个美好的世界。 乘风破浪采用打击乐合奏的形式。乐曲是由大小不同、形状不一、 音高不等的太平鼓、应鼓、抬鼓、排鼓、五圆鼓所奏出的不同节奏,通过 速度、力度的变化,伴以演奏者简单利落的肢体动作,热情的讴歌了英雄 们面对惊涛骇浪,激流勇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春莺啭是一首打击乐与笙的合奏曲。唐高宗李治晨听莺啼,命龟 兹音乐家白明达根据莺的呜叫谱成春莺啭。仅从乐曲的名字,就会让 人感觉到,它是用笙来模仿黄莺在树梢枝头歌唱、跳跃的可爱景象。在这 首乐曲中,可以看到平常不容易发现的打击乐灵活、小巧可爱的一面,另 6 外一件住奏乐器笙,它本身的吹奏技巧就非常难。在这里,它是在传 统吹奏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新的特殊音色和更高难度的演奏技法,从而 惟妙惟肖的描绘了黄莺清脆婉啭的啼叫情景。 安志顺对艺术形式进行了诸多大胆的尝试,丰富了打击乐的内容,拓 宽了打击乐的领域,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刻画生动的艺术形象 安志顺在创造过程中,始终遵循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原则, 根植民族民间的沃土,汲取民间艺术的营养。安志顺作品的名称有用动物 名字命名的,也有用自然风景命名的,还有以人物形象为代表的,其中以 用动物名字命名的作品尤多,都旨在刻画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能 更贴切的表现生活,让观众更易接受。 安志顺的成名作、享誉国内外的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老虎磨牙, 在刻画艺术形象上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作,曾被“联合国第六届亚洲音乐论 坛 和“关于亚洲的传统音乐及其继承和发展专题讨论会 评为优秀作品 和好作品,并推荐给各国广播机构播放。 鸭子拌嘴是一首清锣鼓乐,安志顺作于1 9 8 2 年。该曲选自大型 歌舞乐仿唐乐舞,是作者根据唐诗缘头鸭及西安鼓乐“中吕女粉 蝶儿 开场锣鼓为素材,并参考了流行在西安的民间锣鼓“鸭子拌嘴 的 基本节奏而创作的。乐曲构思新颖,充分利用音色、音量、力度和配器等 方面的对比变化,生动地描绘了鸭子拌嘴的情景。乐曲一开始,小钹模仿 鸭子引颈高歌,接着用闷击的小镲声,酷似老鸦“嘎嘎嘎 的叫声,与小 鸭子的鸣叫相对答呼应。其中叮咚作响的云锣声和“哈的 的木鱼声,轻 盈活跃,勾勒出一幅鸭子蹒跚而行的画面。此后,小钹、水镲、疙瘩镲、 大锣、木鱼和云锣六器齐鸣,乐声时而轻快,时而热闹,还不断穿插鸭子 的呜叫声,描绘出鸭群邀游水中,相互追逐嬉戏的场面,栩栩如生。突然 响起了小钹和水镲的交替敲击声,此起彼伏,互不相让,鸭子拌嘴,吵得 不可开交。在一阵热闹的乐声过后,又响起轻盈的木鱼和云锣声,减缓减 7 弱的,尤似鸭群昂首凸肚,摇摇摆摆的远走,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富有浓郁 生活情趣的鸭子嬉戏情景。 在鸭子拌嘴这首乐曲中,似乎出现了一些真实的画面,作者力图 用听觉的方式来表达视觉的印象,而为了达到强化这些印象的目的,作者 创造性地运用民族打击乐的音色开发,将这两种感觉自然而有机的融为一 体。通过音色、节奏、力度、速度、表演的综合运用,进而对作品进行发 展变化、发挥创新,以此来表现我们生活的一个侧面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和真诚,体现民族打击乐器丰富的表现力,让观众在欣赏这首作品的同时, 能够迸一步地认识和了解民族打击乐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从而丰富了 乐曲的表现力,提升了乐曲的音乐形象,收到了良好的视听效果,达到了 更高的审美境界。 作品中乐器的运用是以比较清淡、文静、教谐、活泼为基调的,它不 是一副油彩堆砌的壁画,而是一副线条清晰的水墨画。使用的乐器分别是: 小镲、水镲、疙瘩镲、组木鱼、组云锣、中音锣六种小件民族打击乐器。 在演奏技法上,分别运用了:摇击、点击、刮击、扣击、滑击、磨击、击 叶等七种不同音响和不同表现力的方法,来描写鸭子走路、嬉戏、扑扇翅 膀、吵嘴等既定内容和音乐形象。 全曲除引子和尾声,共分两大段。引子部分由主奏乐器小镲和副主奏 乐器水镲独奏,这别具一格的开始,犹如一个个卡通片开始时候的人物介 绍绍,拉开开了“鸭子拌嘴 的帷幕。在这里,小镲代表天真活泼、顽皮 好动的小鸭子;水镲代表笨拙老成的大鸭子。小鸭子嘴尖利舌、呱呱不停; 。大鸭子扑扇翅膀、噗噗有声。就这样简单的几个乐旬,就把不同性格的鸭 子呱呱啼叫、一摇一摆的神态展现出来。 第一段用六件不同的乐器以不同的演奏方法和节奏,活泼可爱地表现 出鸭子时而嬉闹绿波之中,时而窃窃私语的可爱形象。两面云锣和两组木 鱼通过音色和节奏的变化,演奏出了鸭子走路的形象,它们一边走一边交 谈。在小镲、水镲的刮击、点击、滑击、抡击、击边、击芯的演奏技巧和 音色、力度的变化中,更进一步深化了鸭子的个性和特点。 8 第二段是快板节奏,从中速到快速。高兴的小鸭子又是笑又是叫,闹 的大鸭子无法觅食饮水,理羽整容。于是,大鸭子变了脸,“拌嘴“开始 了。小鸭子嘴尖舌滑高高的伸着脖子,大鸭子也不甘示弱沉着应战。这难 解难分的场面衬以中音锣、疙瘩镲、木鱼、云锣等打击乐器的声响,显得 更加热闹非凡,将乐曲推向高潮。最后还是大鸭子有涵养,作出了妥协, 才结束这场舌战。它们重归于好,自由自在的在水中嬉戏、理羽、游荡。 水面泛起了柔和的涟乐曲进入尾声,鸭子们渐渐的远去,全曲在弱声中结 束。 老虎磨牙是一部纯打击乐作品,这首乐曲是作者依据唐诗猛虎 行,以陕西渭北民间击乐为素材而创作的。全部内容的揭示和形象的塑 造都是依其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而完成的。在安治顺的这部作 品里面,作者所要描绘的老虎,不是景阳岗武松手下的“大虫 ,也不是 训虎女郎鞭下的“宠物,更不是关在动物园铁栅栏中的“虎仔 ,而是出 没在深山老林中的一只活生生的猛虎。 这首乐曲所选用的乐器是:大鼓、大镲、大锣、疙瘩镲、以及木鱼、 拍板等,其中大鼓和大镲是领奏乐器。安治顺以其新颖的构思和表现手法, 运用大镲以及中国大鼓敲刮鼓边等多种演奏手法,加上节奏的灵活多变和 力度的细微变化,生动地刻画了在深山中,老虎磨牙的阴森气氛和奔驰下 山的威猛雄姿。就在安治顺的手下,起主导作用的鼓面、鼓梆、鼓梆上那 一圈钉脑,还有那两只击收有度的鼓槌,都要成为虎的生命的构成,从而 活生生的让一种“猛 与“惊觉笼罩并摄制你的心魂在寂静的森林 中,几声秋蝉鸣叫,一只猛虎踏着枯干的叶草下山了,一声咆啸扑向猎物。 乐曲还运用滑、磨、刮、点击等特殊演奏技巧,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虎行生 风,磨牙、刮爪的情景。 全曲除引子外,分为两段,它采用多织体的技法,使乐曲更具立体 感,更富有表现力。乐曲一开始,用大鼓和大锣不规则的点击,营造出寂 静的山林里秋虫鸣啼、阴森的场景,拍板的插入和大镲的滑奏更增加了寂 静山林里的紧张度,在一个很大的渐强之后,乐曲由引子进入第一段 o 慢板:只见演奏者用抓击的方法在大鼓上击出“扑扑 的特殊音响,由弱 到强、由远至近,疙瘩镲和小镲扣击附和在鼓的节奏中,恰如老虎一步一 步踏着枯干的叶草下山觅食的走动声。突然,大镲的几声磨击,好似一阵 冷风扑面而来,令人毛骨悚然。紧接着乐曲进入第二段急板:演奏者 用一种特殊的演奏方法击鼓( 即左手持槌扣压在鼓面上,右手持槌猛击左 手鼓槌,发出既有鼓皮的声音,又有木质的槌声) 、大镲的滑奏、大锣的 强击、疙瘩镲和拍板、木鱼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节奏组成了奔驰、滚动的紧 张气氛,恰似猛虎在怒吼咆哮。突然,全部的金属乐器休止,在拍板、木 鱼保持原有节奏的基础上,大鼓开始了刮击、点击将乐曲推向高潮,老虎 的凶残形象出现了,它时而磨牙、时而刮爪、时而猎物、时而吞食,完成 了整个乐曲的音乐形象塑造。 老虎磨牙的创作,曾获得1 9 8 4 年在朝鲜平壤举行的亚洲“第六 届音乐论坛和专题讨论会 大奖,并推荐给各国广播机构播放,被波兰博 览会誉为“中国最古老的现代精品,广西著名画家扬太阳先生题词:“形 象创造之美 ,意大利著名音乐家维拉得先生称赞安先生是“中国打击乐 方面的贝多芬 。 安治顺在创作这两首作品的时候,不仅考虑到作品的名称,而且还考 虑到作品的结构织体;不仅考虑到乐器的选用,而且还考虑到具体的演奏 方法;不仅考虑到每个作品的独立演奏效果,而且还考虑到两个作品外部 和内部的关连;而更重要的是作者打破了以往民族打击乐的常用演奏手 法,对鼓和镲类的民族打击乐器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仅产生了良好的演出效果,更重要的是在民族打击乐的发展、普及、提 升、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迈出了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 一步。 鸭子拌嘴是西安鼓乐,老虎磨牙是民间锣鼓。鸭子拌嘴是 文曲,老虎磨牙是武曲。鸭子是禽,老虎是兽。鸭子拌嘴诙谐风趣、 活泼可爱,老虎磨牙粗犷稳健、豪迈热情。以此来形成两个作品在名 称、结构、织体、技法、表演、形式等方面的对比,难怪有人把这两个作 1 0 品称之为“姐妹篇 。 这两部脍炙人口的打击乐作品,在刻画艺术形象上非常生动、逼真, 成为打击乐艺术作品的经典之作! 三、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我国的打击乐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鲜明浓厚的民族特色。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陕西民族打击乐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博 得了广大人民的赞赏和欢迎。就在这种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环境下长大的 安治顺,早在上个世纪5 0 年代末就开始了打击乐的创作,那个时期的代 表作品老两口比干劲,采用纯打击乐的伴奏形式,用来反映现实生活。 为了充分发挥打击乐的艺术魅力,使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好地表现作品 内容,安治顺从乐器的选择、鼓点的设计和加工、演奏手法和对作品的分 析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i :老两口比干劲这个由纯打击乐伴奏的舞蹈节目,表现了大跃进中 的两位老人,干劲十足,各自按照自己的计划偷偷下地干活,因而发生了 一系列有趣的误会。在这个舞蹈节目中,音乐的主要任务,是要刻画出新 时代的劳动者乐观、风趣而又干劲十足的性格,并且还要承担一些环境、 气氛、戏剧情节、时代背景的描写和渲染。由于打击乐器的大小、厚薄和 形状的不同,因而它所发出的音色、音量就有所差异,根据作品的需要, 精心选用打击乐器,是运用纯打击乐来表现作品的首要步骤。选用得当, 就能更好的表现人物的性格,更形象地刻画艺术形象,反之,就有可能对 作品造成歪曲和损害。 在这个作品当中,安治顺对各种乐器进行了精心的选择,确定了以小 件打击乐器为主,用音色统一而又有对比的大、小木鱼,并伴有手板来表 现两位老人的不同个性。选用大木鱼作为表演老头的性格乐器,小木鱼作 为表演老婆的性格乐器。在舞蹈中,两位老人发生了误会吵架时,虽然用 的鼓点一样,但由于乐器不同,就形成了你一句我一句的争吵,突出两位 老人的不同个性,帮助了演员角色的刻画。 l l 根据舞蹈内容的需要,对所采用的鼓点,安治顺都进行了细腻的设计 和加工,使之和舞蹈的情绪水乳交融,结合紧密。作品中走路的鼓点,根 据陕西地区踩高跷时所用的鼓点加工而成,加工后的鼓点更加适合于用来 表现大跃进时代里两位倔强老人的个性,他们走起路来都是那样有力和刚 毅。作品中挖地的鼓点,是根据陕西地区秧歌鼓点加工而成的,舞蹈中的 动作,是每四拍挖一下地,后三拍是将锄头抽回来,加工后的第一拍是用 鼓强奏,后三拍是将鼓压住演奏。这样,既突出了第一拍的挖地动作,也 表现了后三拍将锄头抽回的动作,这样不但能够很紧密地配合舞蹈动作, 也和舞蹈的情绪比较吻合。 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内容,安志顺在鼓的演奏方法和扩大鼓的表现力 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为了表现舞蹈中的笑声和开门声,采用左手 鼓锤将鼓皮按住,左右移动,以右手的鼓锤敲击。由于鼓皮震动的频率发 生变化,因而发出的音色、响度和音质也就有所不同,再加上鼓锤来回滑 动,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特殊而朴素的音响效果,就很近似笑声和开门声。 同时,安志顺在对人物个性的刻画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j 下确的 理解了演员每一个动作的含义,掌握演员表演中的内心节奏以及动作运用 上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演员刻画人物个性;才能使音乐更 富有生命力;才能把打击乐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从而更好的表现作品内 容,使打击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作品内容达到和谐与统一,使每一个舞蹈 动作,每一种打击乐音响都深深地印在观众和听众的记忆里。 第三章安志顺打击乐创作道路上的创新 一、对传统打击乐艺术的借鉴与改革 中国的传统打击乐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内涵。中国 传统的打击乐曲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艺术上都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安志顺 说:“对传统打击乐艺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创作 1 2 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能够满足现代人心理的打击乐作品是我的创作准 则。他说,如果完全用传统的,现代的观众可能有不满足感;如果加 工过度了,民族的东西含量太少了,观众会感到陌生进而疏远。因此,安 志顺通过创作总结出:“好的就是对的,我的创作决不拒绝来自姊妹艺术, 包括国外艺术中的精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安志顺常给打击乐团 的团员讲这样一个故事:乌鸦原来是雪白的,当他看到喜鹊身上的颜色, 鹦鹉身上的颜色后,就模仿着涂,涂到最后就成了乌鸦现在的样子,连他 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安志顺说:“我的打击乐决不能这样,中国人的精 神,中国民族的风格只能强化,不能丢。 在安志顺的众多打击乐艺术作品中,若从借鉴与改革的角度上来加以 论述,需重笔描述与研讨的当推秦鼓激扬,这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在创 作的过程中,既涵盖了传统的元素,又打破传统、锐意革新,体现了安治 顺在打击乐创作道路上的创新之处。 说到秦鼓激扬,先得从传统入手。首先要略谈一下生长秦鼓的地 方,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剥离生长它的那一方水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但同样也养育着不同的文化和艺术。秦地位于我国的西部,陕南穷山恶水, 陕北裸露粗犷,故生出秦腔这一门艺术,豪放昂扬,“吼 是它的主旋律, 因而有吼秦腔之说,秦地的锣鼓与秦腔如出一辙,不带南方的丝竹之音。 比如有代表性的关中锣鼓,它如今的击鼓形式和节奏,是大鼓重锤,方臂 圆抡,两腿岔开,阵容庞大,鼓声可达数十里开外,激扬奔放,是它的主 要特点与旋律,一般而言,它只有在自己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产生原汁原 味的声响效果,如果把它搬到受空间限制的舞台之上,弄不好会适得其反。 安志顺在创作秦鼓激扬这一作品时,明显可以看出,他充分考虑 到了这一点,为了既把这种恢宏气势在舞台上传导给观众,又不能把鼓声 震天的高分贝音响带给观众,采取的是肢态夸张的手法,在不破坏作品原 有的独特韵味的基础上,把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大胆的搬上舞台。一方面 。秦俑打击人生中国鼓王安志顺简记,华商报1 9 9 5 0 3 3 0 。秦俑打击人生中国鼓王安志顺简记,华商报1 9 9 5 0 3 3 0 。秦俑打击人生中国鼓王安志顺简记,华商报 1 9 9 5 0 3 3 0 1 3 借鉴民间鼓的传统击打方式并予以改进,又与舞台上采用的一些形式融为 一体,从而达到“秦鼓激扬 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处理无可厚非,不仅为 秦鼓激扬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艺术生命力,而且体现了借鉴与革新的和 谐统一,充分展示了打击乐的艺术魅力。 凡民族的、民间的诸多艺术种类,它的前提是民族、民间的。同时, 又应该是属于大众化的。安志顺在创作过程中,为了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 和需求;为了更好的为大众服务;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欣赏这样的艺术精 品,安志顺大胆的将秦鼓激扬搬上了舞台,既是他艺术探索过程中的 一条新路,亦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心理。 探讨一个既定的艺术作品的艺术特征,应能深入下去也得走的出来, 从而达到深入浅出,如不然,会一叶障日不见泰山。秦鼓激扬是安治 顺艺术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一个集中体现。它既继承了传统, 又走出了传统。把民族的、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 真, 使它们得以继承和发扬。从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讲,亦是一件功德 无量的事。 安志顺的所有作品,如果追根究源,几乎都是来自民间,并且每个艺 术创作都蕴含着一个故事或一个事件。调子有雄壮昂扬,有轻声曼语,有 活泼欢快他把人间的喜怒哀乐通过这些器乐表现了出来。也从人 们不经意的事情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从而为我所用,最终把它们搬上 舞台,成就一曲作品。正是由于安志顺敢于继承传统、敢于创新,他艺术 生命力才得以常青不凋。 二、对民族打击乐器音色的开发和利用 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从远古一直流传至今,和人的生命同在,鼓以 自己神奇的功能,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几千年沧桑巨 变,朝代更迭,但鼓声一直与人类紧紧相伴,回响在历史长河的深处。作 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的陕西,鼓乐艺术源远流长,绚丽多姿。丰富 的民族文化遗产,使古老的黄土地上人才辈出。安志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 1 4 下成长,从小就对锣鼓有着浓厚的兴趣,从艺六十多年来,在鼓乐艺术上 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对“鼓 的音色进行了大胆的开发和利用。 在老虎磨牙中,安志顺为了把出没在深山林中的老虎磨牙时的样 子更加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他大胆地改以往传统打击乐的演奏方法,采 用刮击的新方法一用鼓槌去刮击固定鼓皮的钉子,同时,还在作品中加 入扣击的演奏手法一左手持槌扣压在鼓面上,左右移动,右手持槌猛击 左手鼓槌,发出既有鼓皮的声音,又有木质的槌声,从而创造出一种特殊 而又逼真的音响效果,就很近似老虎磨牙的声音。生动地刻画出在深山林 中,老虎磨牙的阴森气氛与老虎奔驰下山的威猛雄姿。 在鸭子拌嘴的创作过程中,安志顺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对 民族打击乐器音色的开发和利用上,通过对“小镲 音色的开发,不同的 敲击部位和方法,塑造出鸭子活泼可爱、拍打翅膀呱呱叫,摇摆走路的形 态。他改以往小镲的常规演奏,创新突破了点击、摇击、刮击和扣击等多 种演奏手法,使小镲的音色有了明显的变化,也使其在音色上有了更好的 发挥,拓宽了小镲的表现力,使得作品更富于形象化,作品的语言更新颖, 符合曲子中既定内容的形象,如果按照常规的演奏方法则很难达到预期的 目的。 安志顺对打击乐器音色的开发和突破,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完美,音乐 形象更加生动,让观众也更能接受和理解。安志顺说:“民族打击乐器音 色的开发和利用存在于每一种打击乐器中,民族打击乐器音色的开发和利 用是永无止境的。 “昭陵六骏 本身就是一件艺术杰作,六匹骏马是唐太宗生前的坐骑, 可以想象一代开国帝王在征战之时,乘坐着它们东征西讨,马碲得得,杀 声震天的场景,现在要把仅仅展现在眼前的六个浮雕用鼓的形势把当年的 气势表现出来,借以达到需要表达的艺术语言众所周知的舞蹈的肢体 语言。那么,若要用鼓声去传递语言,这必然需要鼓点节奏上的轻重缓急, 可仅凭这些欲要表达昭陵六骏的精神实质,还是不够地,原因是鼓在击打 后的发音总有着它的局限性,要打破这种局限性就得有所创造。 1 5 、 大唐六骏是安志顺在创作过程中,对打击乐器进行音色开发上的 又一个独出心裁的作品。多年来,安志顺一直想以“昭陵六骏”为题材创 造一首打击乐作品,但当时因为苦于捕捉不了具体的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安志顺通过看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的实践,直到1 9 9 5 年创造了组合打 击乐昭陵六骏,即现在的大唐六骏,为了把六匹骏马驰骋疆场的马 蹄声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安志顺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粗细、不同大小的 竹筒来敲击水泥板,通过不同节奏、速度和力度的变化,采用竹筒独奏、 合奏和轮奏的多种演奏手法,把唐太宗驾驭的六匹骏马的不同形象淋漓尽 致的表现出来,同时,作品体现了一种精神,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勇往直 前,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如果创作者仅停留在这一境界中未免有些美中不足,值得庆幸的是安 志顺的创作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大家都清楚,昭陵六骏虽然雄健,可它 背上的几支箭却明白无误告诉了人们,战争的惨烈,由此在演出的过程中 细加倾听,可以感觉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 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通过抑扬顿挫,高低不平的器乐声,既刻画 出六骏坚韧雄健的一面,又展示渴望和平的一面,因为战争并不是真正的 目的,其目的是通过它达到社会安定,社会和谐,这才是艺术创作成功之 处。 偶然都是来源于必然正是由于创作者对所表现的事进行了细致入微 的观察与了解,又加上本人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才会使这一作品获得成 功,产生出轰动的效应,如不然,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肯定是不行的。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箭而不是靶子,凡是能射入观者的心理,使观者为 之而心动,便不失为一件成功的作品。当然,作品面临的观众及其素养都 不尽相同,安志顺所导演的大唐六骏究竟能打动的是哪一群体中的人, 这里不是细加考究的时候,勉强而为势必离题太远,之所以引申出这么几 句话,是感悟到在艺术的探索上,有的只是起点而非终点,只是把这作为 透视安志顺作品后的一个心得。 。白居易琵琶行 1 6 第四章安志顺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一、安志顺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及对中国民族音乐创作的启迪 1 安志顺艺术创作上的成就 安志顺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在继承和发展民族 打击乐方面有极大的贡献。十八个国家的二百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连 续报道了他的作品和演奏。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夕阳红、东 西南北中、综艺大观、香港风凰卫视、香港亚洲电视、美国之音、 加拿大、德国、挪威、荷兰、日本、新加坡、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 新闻媒体对他进行了多次的专访和报道,并录制了c d 、v c d 和唱片。 安志顺的业绩已被收录、选入了 中国世纪专家、 中国人才世纪大辞 典、中国当代艺术名人、 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专家人才库、世 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全国优秀人文科学专家学者名典、共和国 专家成就博览世纪珍藏版、陕西文化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等等。出色的完成了多次出访任务,受到国家、陕 西省及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好评。2 0 0 2 年被评为陕西省海峡两岸交流先进 集体,安志顺先生亦获得先进个人、中国民乐艺术终身贡献的殊荣。 著名音乐家黄翔鹏先生题词:“古有花奴,今推志顺 ;广西著名画 家扬太阳先生题词:“形象创造之美 ;著名学者兰玉崧先生题词:“振 聋发聩 ;加中( 加拿大、中国) 友协主席戈尔登先生题词:“安志 顺先生不但是一位音乐家、社会活动家,同时又是一位非常有实力而不可 多得的领导人才和指挥。我们通过观察有许多理由可以证明,在那些看表 演的中国和外国朋友是多么的惊奇、欣喜和激动 ;温哥华加中友协 理事赵赋熙先生称赞到:“在架设各国人民之间友谊与相互了解的桥梁这 一巨大工程中,安氏已经作出了、而且正在做着极其有意义的大贡献 ; 台湾著名国际摄影艺术家百岁老人郎静山看了安的演出后激情挥毫:“音 韵神仙 ;著名书法家赵绍雄先生题词称安氏为“鼓圣 ;台湾报界称安 1 7 氏为中国三大“鼓王 之一;高雄市实验国乐团前团长萧青山先生说:“安 氏对中国打击乐有继往开来的贡献”;意大利秘克琳先生称安氏“和平之 神”;波兰博览会称安氏创作并领衔演奏的老虎磨牙、鸭子拌嘴 是:中国“最古老的现代精品 ;意大利著名音乐家维拉得先生称赞安先 生是“中国打击乐方面的贝多芬 。 2 安治顺艺术创作上的成功对中国民族音乐创作的启迪 安志顺在民族打击乐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功对中国民族音乐创作带来 了重要的启迪:首先,安志顺打击乐创作的一个重要准则就是,要对传统 打击乐艺术做出正确判断,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 观念、能够满足现代人心理的打击乐作品。他的创作决不拒绝来自姊妹艺 术,包括国外艺术中的精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同样,中国民族音乐 创作既要立足本于本源,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为音乐创作注入新的内容。 同时,又要融合一定的姊妹艺术和国外艺术的精华,才能创作出经典的民 族艺术作品。其次,安志顺在民族打击乐创作的过程中,始终遵循艺术来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原则,根植民族民间的沃土,汲取民间艺术的营 养,创作了近两百部民族打击乐作品。同样,民族音乐的创作也应该深入 到民间和群众中去,吸收来自民问丰富的艺术营养,这样,才能产生丰富 的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优秀经典的民族艺术作品。另外,安志顺大胆改 革,锐意求新,对民族打击乐的音色进行了大胆的开发和利用,并在实践 中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同样,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既要涵盖传统的元 素,又要融合姊妹艺术和国外艺术中的精华,还要打破传统,大胆创新。 这样,中国民族音乐的生命力才得以常青不凋! 二、安志顺及其乐团在国内外的成就及影响 l 、打击乐艺术团的创办及特点 打击乐伴随着安志顺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虽然现在安志顺已经七 十多岁了,但他始终对打击乐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仍然还在搞创作、 搞研究、上台演出。为了把民族打击乐艺术不断普及、发展和传承,安志 1 8 顺亲手建立了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 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 原陕西打击乐艺术团) 是直属陕西省文化厅领 导,由安志顺直接创办并领衔主演的中国第一个民办专业打击乐艺术表演 团体。其旨在弘扬民族文化,普及、发展和传承民族打击乐艺术;强化精 品意识;把发扬团队精神,坚持礼仪作风,严格组织纪律的原则始终贯穿 于该团的艺术创作和演职人员的素质教育当中。该团所聘团员,多为国家 一、二级演员、演奏员。许多艺术家先后出访过德国、挪威、荷兰、法国、 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陕 西是历代王朝建都所在地,至今任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及珍贵的艺术薄 宝藏,这些都成为陕西的艺术家们不论在创作还是在表演方面的最主要材 料。所以,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的艺术家们呈现出来的演奏风格,不仅有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人们的粗犷豪迈、雄壮威武的特色,更有着过去历代 宫廷仪仗、祭祀典礼中那种富丽的风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交织出 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一种刚中带柔、柔中带劲的艺术风味。安志顺打击乐 团的表演高雅细腻,粗犷豪放。既可在广场演出,又可在舞台演出;演职 人员可多可少;表演时间可长可短;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 同时,不同内容或不同形式的节目在表演时,会有不同服装和不同动作的 设计和安排,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味。 是一种以民族打击乐为主线,连接声乐、器乐、舞蹈和小品的打击乐综合 演出形式。多年来,乐团凭借精湛的表演技艺、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 艺术作风,凭着他们严谨的艺术作风、娴熟精湛的表演、良好的舞台台风, 博得了专家、学者、媒体、观众的高度好评和热烈欢迎,并长期活跃在世 界舞台上。 2 乐团在国内外的成就及影响 安志顺艺术团所表演的节目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金奖、一等奖、优 秀表演奖、最佳气势奖、最佳表演奖。安志顺近二十次率团或个人赴台湾 演出和担任客座音乐指导教授,是大陆赴台湾艺术交流次数最多的专业艺 术表演团体之一,安志顺也成为大陆艺术界赴台湾次数最多的一位艺术家 1 9 之一。该团还参加了德国“艾什维格 艺术节、法国“中国文化年 、挪 威“国际音乐节 、荷兰“世界音乐艺术节 、新加坡“第五届全球华人艺 术节 、新加坡“第六届全球华人艺术节 、台湾“元宵灯会、香港红勘 体育馆“庆回归大型综艺晚会、香港“雷霆鼓声震天下 春节晚会、“香 港鼓乐节 、中国“首届民间锣鼓大奖赛 、“中国第二届民间锣鼓大奖赛 、 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 、“东西南北中 、“东方时空修等国内外重大艺术 节和媒体活动,并多次出色圆满完成出访任务,受到国家、陕西省及西安 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表彰。 艺术团在国内各种大型的艺术节、汇演和比赛中,凭着优秀的作品和 精湛的表演,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奖。2 0 0 6 年,是安治顺从艺六 十周年的一年,也是极具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安治顺带领全体团员先后 承担了在北京举办的刘德华2 0 0 6 年新专辑 声音首发式新闻发布会、 世界i t 精英颁奖晚会、中国陕西杨凌第十一届农高会等重大活动的演出。 同年,在广州天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风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联合 运作下,安治顺在中央电视台一次性不需任何剪辑的完成了民族打击乐精 品集c d 中华鼓宴的录制。这张专辑收录了安治顺从艺六十年来的十 六首艺术精品。中华鼓宴金牒的出版发行,是我国音乐界的一件喜事、 也是民族音乐史上的一件大事、亦是陕西文化艺术界的好事。它对于完整 保留民族打击乐艺术产品、弘扬民族文化、普及发展传承民族打击乐艺术、 进一步全面改进和提升民族打击乐的开发、创作和表演,具有非常重要的 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多年来,安志顺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85:2022+AMD1:2025 CSV EN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85: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fabric steamers
- 智能汽车维修工岗前理论考核试卷含答案
- 公司药物分析员设备安全技术规程
- 中学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2025年必考版
- 中国塑料装潢印刷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拉绒袜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枸杞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钻井液用复合堵漏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低温起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CN101664072A-奶皮子及其生产制作方法配方专利技术
- 光伏发电设计合同范本
- 四川省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中职类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玉林市自来水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跨文化视域下的过程写作:发展、比较与反思
- 第七章绳索取心
- 商务楼租赁合同范本
- 涂层抗粘附性研究-洞察分析
- 银行厅堂服务课件
- 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解读
- 建筑工程咨询终止施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