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研究生:邢侠 指导教师:梁归智教授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摘要:黄仲则在清代诗坛上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诗人,但是现今的研究届似乎对他重视不够, 第一部分,我从“诗人之诗”、时人对黄仲则的评论和他对后世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论证 了一f 诗人在清代诗坛的地位。黄仲则的诗歌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第二部分采用中国古代 文论中常用的意境分析法,对黄仲则诗歌的艺术性进行了探究。黄仲则诗歌中的大量爱情 涛、山水诗,均带有强烈个性色彩,体现了王国维所说“有我之境”的特色。另外他有许 多诗歌描绘了一种“夜吟意境”,这种意境在黄仲则以前的诗人早有描摹,但黄仲则的诗 歌似乎于此境界涉笔颇多,第三部分就从“夜吟意境”中拈出“夜饮”、“夜坐夜雨” 等等意境详细分析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意境诗人之诗有我之境夜吟意境 已有研究略述:黄仲则在他同时代的师友和后辈中,是颇为著名的。但他们对其诗歌 的理解却未必全面,评论观点比较单一,众口同碑都以为他的诗歌“悲感凄怨”。王昶称 其诗:“循环吟诵,不啻哀猿之叫月独雁之啼霜。” 1 】他的好友洪亮吉认为他如:“咽露 秋虫,舞风病鹤。” 2 】吴蔚光为两当轩诗钞作序言:“仲则秋声也,如霁晓孤吹,如 霜夜闻钟。” 3 】张维屏则说:“黄生抻塞多苦语,要是饥凤非寒虫。”【4 他们将黄仲则比作 高洁的鹤与凤,但却是病鹤与饥风,正符合他多病落拓的一生,这些评论虽有些片面,却 未尝没抓住仲则诗歌的主要风格。 五四运动后,兴起了研究黄仲则的热潮,涌出大量研究文章。黄逸之作黄仲则年谱 搜集了自清咸丰以来素材,是一部认识诗人较好的工具书。1 9 3 2 年金民天注黄仲则诗 词,1 9 3 5 年朱建新注黄仲则诗。在当时轻视文化遗产的形势下,章衣萍、丁蕴琴、 伍合等都作了评传,但对他的评论,并耒脱窠臼,观点仍限于“近太白”,多言愁思等等。 建国以后三十年间几乎没有一篇专论黄仲则的论文,一些选本提及他也只是说:“内 容狭窄,基本为个人的穷愁愤懑而发,所以俊逸而不深厚。” 5 1 9 8 1 年春天,郭沫若在郁 达夫诗词钞的序言中对黄仲则给予很高的评价,从此人们开始注意黄仲则,对他的研究 也逐渐取得了定成果,两当轩集、黄仲则书法篆刻、纪念诗人黄仲则、黄仲则 研究资料等等先后出版。许多人纷纷发表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黄仲则的诗 歌,拓宽了研究视角。 但是目前黄仲则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研究工作也没有深入的展开,甚至没有 - 2 -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一本完整的注本,黄仲则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有待挖掘。 一、黄仲则在清代诗坛的地位 许多人论诗必盛唐,这当然有其中的道理,诗歌在唐代确实达到了难以逾越的高峰。 然而正如赵翼论诗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6 1 世人对宋诗颇多 非议,但宋代也出现了苏轼、陆游这样的大诗人。清代诗坛上,能够继承前人又无因袭模 仿之弊从而自具风格的要数黄仲则、龚自珍了。包世臣在齐民四术中说:黄诗“声 称噪一时,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 7 】事实上,在乾嘉之际,黄仲则的诗歌确 实是无人能敌。卜面就从“诗人之诗”和时人对黄仲则的评论及后世影响等方面做一鸟瞰: ( 一) 诗人之诗 什么是“诗人之诗”? 首先提出这一说法的是黄仲则的好友万黍维,他在味馀楼胜 稿中这样写道:“余尝谓今之为诗者,济之以考据之学,艳之以藻绘之华,才人学人之 诗,屈指难悉,而诗人之诗,则千百中不得什一焉。仲则深韪余言,亦知余此论盖为仲则、 数峰发也。”8 1 章农萍在为黄仲则所作的评传中也有相关议论:“诗人之诗就是发之于性 灵,不落古人诗体之窠臼,不强为修饰,不用空虚之理以炫人。换一句话说,就是能独来 独往,自造种境界。” 9 】在清代文网高织之下,许多人钻进故纸堆,从事考据之学,所 作诗歌也多为对古人的字模句拟,或者交际应酬,或者粉饰太平,歌颂盛世,只想显示一 一f 自己的才学罢了。惟独黄仲则独树一帜,不拘于当时的流派之宥,他是一个真正具有诗 人气质的大诗人。那么与所谓学人、才人比较起来,诗人究竟具有哪些特点? 笔者以为,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 、诗人是敏感多情的 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曾说过:“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 辈。” 1 0 】龚自珍己亥杂诗有旬日:“少年哀乐过于人。” 1 1 】诗人是敏感的,他们的哀 乐过于常人,花落能流泪,鸟鸣能惊心,甚至见到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都能唤起诗人的 愁思。从黄仲则的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这种敏感:“一星如月看多时。”你看,一颗星 星也能引发诗人的感思,让他伫立良久。诗人的感情首先是真实的,不虚伪不做作,王国 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引尼采的话:“一切文学中,余最爱以血书之者。”f 1 2 】的确,诗人 正是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血液来铸就一行行诗篇。在杂感中黄仲则写道:“莫因试 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1 3 】仲则一生困顿,历尝生活的艰辛,对生活的所有感受, 都在诗中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抒发,正如“咽露之秋虫”一般。当然。也只有这些出自真性 情的诗才具有无限价值,成为流传后世的好诗。诗人也曾写过一些应酬诗篇,但那些诗歌 的价值与都门秋思、杂感、绔怀这样的诗是无法比拟的。 2 、诗人有些不合时宜 袁枚在给黄仲则的信中说:“来书自称生平安于古,悖于时,矜矜自喜,仆以此为妄 语也。” 1 4 】“安于古,悖于时”正是诗人一生的写照。尼采有过这样一段议论:“如果艺 3 一 黄仲刖诗歌意境研究 术强烈地吸引住了一个人,就会引他去返顾艺术最繁荣的时代,艺术的教育作用是倒退性 的。艺术家愈来愈重视突然的亢奋,相信鬼神,神化自然,厌恶科学,情绪变化如同古人, 渴望颠覆一切不利于艺术的环境,而且在这一点上如同孩子那样偏激不公。艺术家本来就 已经是一种停滞的生灵,因为他停留在少年及儿童时代的游戏之中;现在他又受着倒退性 的教育而渐渐回到另一个时代。因此,在他和他的同时代人之间终于发生剧烈的冲突,有 一个悲惨的结局;就像根据古代传说荷马和埃斯库罗斯那样终于在忧愁中活着和 死去。” 1 5 黄仲则是渴慕古人的,在致友人汪中的和容甫一诗中写道:“三五读书策, 结怀嵇阮俦。生身苦非时,不得同遨游。”【1 6 足见其对魏晋时代名士风流的想往。对于 诗歌最为繁盛的盛唐时代,黄仲则更是企羡不已,他不仅在诗歌的写作风格上学习那些大 家,更模仿李白、杜甫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在自叙中说自己:“由武林而四 明,观海,溯钱塘,登黄山:复经豫章,讥湘水,登衡岳,观日出;浮洞庭。” 1 7 】足迹 儿踏遍大半个中国。黄对古人的追慕也就是对自己时代的否认,他是鄙视时流龌龊的,为 人落落寡合,这不免会影响诗人的命运,正如尼采所说的,他一生都生活在忧愁之中。 3 、诗人大多是天才 很多人都喜欢作诗,但大诗人却很少,因为作诗是需要才华的。有些才能可以“学而 致之”但有些却是生而具之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写诗时,经常是下笔 如有神助。清代文人张维屏在听松庐文钞中曾对黄仲则发过这样的议论:“古今诗人 有为大造清淑灵秀之气所特钟,而不可学而至者,其天才乎! 众人共有之意,入之此 手而独超:众人同有之情,出之此笔而自异。夫是之谓天才,夫是之谓仙才,自古一 代无几人。近求之百余年以来,其惟黄仲则乎! ”f 1 8 可见黄仲则已被当时人目为天才, 迁启淑为他所作鹿菲子小传记载:“九岁应学使者试,寓江阴小楼,临期犹蒙被卧, 同试者趣之,起日:顷得江头一夜雨,楼上五更寒句,欲足成之,毋相扰也。” 1 9 】 其天才可见一斑。 ( 二) 时人对黄伸则的评论 黄仲则一生于交友是十分谨慎的,他的朋友多是兴趣相投者,不仅有洪亮吉、汪中等 等知己好友,当时的名公巨卿如袁枚、翁方纲等皆爱其才华,不惜折节下交。 黄仲则与洪亮吉差不多算总角之交,二人还未成年之时已然结为好友,黄仲则在题 洪稚存机声灯影图中云:“君家云溪南,我家云溪北。唤渡时过从,两小便相识。” 2 0 】 当时黄家居白云溪上,离亮吉家很近,时相过从。他们这份友谊是长久稳定的,二人一起 师从邵齐涛被他称为:“二俊”后又同入朱筠幕中。仲则将亮吉视为知已挚交,每每将 自己的事托与亮吉代为办理,他曾经对亮吉说:“脱不幸我先若死,若为我梓遗集,如玉 芝堂乎? ” 2 1 希望洪亮吉能在他死后代为整理遗稿。黄仲则在京时,也将老母入京之 事托给洪亮吉,后又因无力奉养,又托他把母亲护送回乡。当仲则不幸殒于山西之时,遗 书亮吉最终将后事托付给这位知己老友,而洪亮吉也不负所托,惊闻噩耗后,“由西安 假驿骑,四昼夜驰七百里抵安邑”。【z 2 星夜兼程感到出事地点。他在挽联中也写道:“噩 耗到三更,老母寡妻惟我托。炎天走千里,素车白马送君归。”2 3 可见二人感情之深, 4 -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一个人一生中能有这样一位生死之交,死也无憾! 黄仲则的受业思师邵齐涛被他奉为忘年知己,邵齐涛对仲则是十分爱重的,曾为他写 劝学诗一首序言日:“黄生汉镛,行年十九,籍甚宫,顾步轩昂,姿神秀迎,实 廊庙之瑚琏,庭阶之芝兰者焉家贫孤露。时复抱病,性本高迈,自伤卑贱。所作诗词, 悲感凄怨。辄贻此诗,用广其意,兼勖进业。” 2 4 司1 - 见邵齐涛对黄仲则怀有很大的期望, 同时又关心诗人的病体,真可谓既重又爱,难怪先生死后,仲则会感叹:“益无有知之者。” 汪中与黄仲则因文字而订交,仲则曾有大量诗歌赠汪中,而汪中也写了很多诗给他, 如赠黄仲则,i 首中有这样的句子:“落拓吾何惭,余生见英物。忘言温雪交,作合郢 人质。” a s 汪中对当时的名士大多不轻许可,“见负盛名者,必讥弹其失”, 2 6 】但是在赠 诗中,对黄的推重溢于言表。据吴鼐问字外集题词记载:“一日集汗容甫家,容甫称 今之人能为汉魏 朝、唐人之诗者武进黄仲则也。”f 2 7 足见汪中对仲则重视程度之高。 黄仲则在朱筠幕中,也受到朱筠的器重,赵渭川校仲则诗注有云:“昔在笥河座,有 少年以己诗方仲则者,笥河师大噱日:仲则天才也! 。e 8 据洪亮吉记载:“为会予采 石之太白楼,赋诗者十数人,君年最少,著白袷立日影中,顷刻数百言。偏视坐客,坐客 成辍笔,时八府士子,以辞赋就试当涂,闻学使者高会,毕集楼下,至是咸从奚童乞白袷 少年诗竞写,一日纸贵焉。” 2 9 从此白袷少年“太白楼赋诗”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乾隆甲午年,仲则在游历虞山后,到江宁谒见了袁枚,当时袁枚正寓居隋园,招纳了 很多宾客。他对黄仲! j l j 优待有加,留他在园中度岁袁枚在题悔存斋词中有注:“先 生至白门,每主子家。”f 3 0 袁枚十分欣赏仲则的才华,在仿元遗山论诗中写道:“常 州星象聚文昌,洪顾孙杨各擅场。中有黄滔今李白,观潮七古冠钱塘。” 3 l 】显然,袁枚 已将黄仲则的地位提到洪亮吉、顾立方、孙星衍、杨芳粲之上,并且赞为今世之李白。 自丙申入都后,黄仲则的交游大为增加入当时的刑部侍郎王昶门下,王昶在为黄作 的墓志铭中写道:“乾隆戊圩,黄子仲则来受业门下,读其诗,固己奇之。” 3 2 并记载: “都中士大夫如翁学士方纲、纪学士昀、温舍人汝适、潘舍人有为、李主事威、冯庶常敏 昌皆奇仲则,仲则亦愿与订交。”王昶不仅为黄仲则作了墓志铭,在其所作湖海诗传 中也选了二十多首仲则的诗。 翁方纲是在朱筠家中认识仲则的他在悔存诗钞序中说:“予初识仲则于吾里朱 竹君学使坐上,读其诗大奇之。”f 3 3 后翁方纲、蒋士铨结“都门诗舍”,“邀先生与亮吉 入会,每一篇出,人争传之”。在伸则不幸病亡后,翁方纲最先选了五百多首黄仲则的诗 编成悔存诗钞。黄仲则在京时,写出了后世传唱不衰的都门秋思,据陆祁生春芹 绿记载“初毕秋帆宫保不识先生,见此诗,谓值千金,姑先寄五百金,速其西游。”【3 4 】 可见毕沅十分欣赏黄仲则的才华,后来他在吴会英才集中也收录了数首黄诗,对他评 价颇高。 ( 三) 黄仲则对后世的影响 黄仲则的诗自从由翁方纲选编悔存诗钞后,又有王昶在湖海诗传、毕沅在吴 会英才集里分别加以收录,但都不够全面到嘉庆年间,由赵渭川刻了较全的刊本,即 5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两当轩诗钞。这些刊本在当时广为流传,由当时人的评论看来,在乾嘉时期,黄仲则 的诗曾经广为流传,风靡一时。此后,另一个天才诗人龚自珍接踵而至,有了这两位历史 性的诗人,清代诗坛风格为之一变。到了近代,南社诗人柳亚子、陈去病等都酷爱黄 仲则的诗,柳亚子说过,苏曼殊的诗,也有不少黄景仁的影子,例如他的为调筝人绘像 二首中有一句:“收拾禅心侍镜台,沾泥残絮有沉哀。”【3 5 就化自黄仲则的杂感“风 蓬飘尽悲歌气,泥絮粘来薄幸名。” 五四以后,社会动荡不安,新青年们为探寻出路而辗转流离,备尝生活酸辛的青年读 到黄仲则的诗,不免会生芨知己之叹,所以在当时,仲则的诗又掀起一股热潮。许多作家 象瞿秋自、郁达夫、唐驶、刘大杰等人都非常喜欢他的诗,栏秋自在叙述家庭穷困时曾说: “想起我与父亲的远别,重逢时节也不知在何年何月,家道又如此,真正叫人想起我们常 州诗人黄仲则的名旬来: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f 3 6 后来在赠友人的诗 中,他再次提到黄仲则:“词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3 7 1 黄 仲则对郁达夫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在关于黄仲则一文中写道:“要想在乾嘉两代的 诗人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酸辛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仲则莫属了。”郁 达夫的古体诗写的好,受黄仲则的影响也不小郭沫若在郁达夫诗词抄中曾说过:“他 似乎很喜欢清代的待人黄仲则,他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他似乎有意在学 他。他的短篇小说采石叽,便是以黄仲则为主人公的,而其实是在夫子自道。” 3 8 唐 驶也是黄仲则的爱好者,在散文记郁达夫中叙述了二人对黄仲则的共同爱好:“达夫 先生是黄景仁的爱好者,他的诗受黄仲则、龚定庵影响最多。每逢见面,我们没有一 次不谈黄仲则,尤其是他的都门秋思诗。他欣赏诗意的凄苦,我以为重要的是诗人的 寂寞之感。” 3 9 】当时很多人作了大量评传和评论性文章,左联成员阿英十分喜爱黄仲则 的诗,曾经收集资料,打算作一个评传,但是没有作成。章衣萍作的评传侧重美学角度, 着重于对黄诗艺术性的评论。其他还有丁蕴琴、伍合都为黄写过评传。 上面回顾了黄仲则诗歌巨大的历史影响,下面着重谈一下黄仲则诗歌的艺术造诣。 二、论黄仲则诗歌的“有我之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论述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干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自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 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 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能自树立耳。” 4 0 n 底何谓“有我之境” 呢? 静安先生有另一条议论:“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4 l 】人在观物、写物之 时,往往会带上自己的喜怒哀乐,使景物也染上喜怒哀乐的色彩如杜甫的名句:“感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与花一般都是让人感到愉快的,但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 的情境中,因为诗人的心情不同而让花鸟具有了不同的感情色彩。这里人与物似乎有种 主客的从属关系,而在“无我之境”中,人和物融合为一,二者是平等的,人带有物的 6 黄仲剧诗歌意境研究 气息,物有人的感觉,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无我之境”需要人的心灵达到 一种和谐的境界,要在荡涤尽人间万事之时,心灵极其宁静方可达到,故而静安先生说: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4 2 】 黄仲则一生颠沛流离,潦倒多病,屡试不售,胸中多不平之气,不平则呜,故而发之 于卢则为诗,这种“不平鸣”往往轻易即可创造出“有我之境”,黄仲则的的诗歌无论是 写景物、写山水、还是写人,几乎处处都有“我”。但诗人的心灵是难以平静的,所以, 黄仲则写“无我之境”的诗歌很少甚至几乎没有。 f 面详细分析一下黄仲则诗歌中的“有我之境”。 ( 一) 爱情诗 在儒教兴盛以后,人们变得羞于说爱隋,像诗经中那样大胆而直抒胸臆的情诗少 之又少。即使描写爱情也往往用代言体,且多抒发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到了社会比较开放的唐朝,诗歌大为繁荣。然而爱情诗的创作并不发达,像李白、杜 甫这样的大诗人,虽然其体大、其思精,于诗歌题材几乎无所不涉,惟独在爱情诗方面却 稍逊风骚。李白的爱情诗拘于代言体,杜甫虽写出了“今夜郝州月,闺中只独看”这样的 句子,但是抒情仅限于夫妻之晴而已。到了中晚唐,才出现了元稹、李商隐这样的情种, 尤其是李商隐,数篇无题诗几乎空前绝后。他之所以写得这么好,恐怕要归功于真实 的生活体验。正因为他的感情是真实的,才达到了感人的效果,要感动读者首先需感动自 己,那些不痛不痒,隔了一层的游子思妇诗又怎么能如此深切动人呢? 黄仲则的情诗似乎 有模仿李商隐的痕迹,但是黄仲则和李商隐差不多,在生活中似乎也有过一位类似表妹的 爱情对象,所以他的情诗才得以在继承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开创了自己的风格。黄仲则的 情诗主要有感旧、感旧杂诗、绮怀等,描写感情是连贯的,下面就从相恋、离别、 相思三个方面做一下分析。 1 、相恋 据考证,二人的爱情似乎发生在仲则读书沈里之时,诗人那时大约是十五岁,绮怀 有这样的诗句:“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4 3 z 五年正是十五岁,是豆蔻一 样的年华,而诗人热恋的少女大约是表妹一类的亲眷,这样他们在保守的封建社会,才有 比较自由的接触机会:“中表檀奴识面初,第三桥畔记新居。” 4 4 1 这两旬诗描绘了二人初 识的情形,两个人作为中表亲,在第三桥畔的新房子里初次见面。结识后,少男少女在一 起无拘无束地游戏:“妙谙谐谑擅心灵,不用千呼出画屏。” 4 5 女孩是聪明可爱的,二人 心灵相通,诗人立于门外一声呼唤,她马上就欢快地跑出来。“流黄看织回肠锦,飞白教 临弱腕书。”f 4 6 1 “裙斗草春多事,六搏弹棋夜未停。”【4 7 当她织锦的时候,他立在旁 边欣赏,他教她临写飞白书法,春天二人一起斗草,夜里则作六博之戏和下棋。此时他们 是两小无猜的,相处日久后,二人渐生情愫:“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4 8 】 二人已经开始眉目传情,互相有意于对方,并且:“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f 4 9 1 两个人似乎已经视对方为知己,诗人赞她是解语花,认为只有她可以了解自己的心意。 剑后来他们已发展到偷期密约的程度:“旋旋长廊绣石苔,颤提鱼钥记潜来。” 5 0 女郎小 7 -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一t l , 翼翼的绕过眭廊,踩着长满青苔的石子路走来,手里还颤巍巍的提着开门的钥匙,这段 描写的意境和李后主的菩萨蛮有些相似: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5 l 】 与李后主词意相似,这一对恋人也是“来从花底春寒峭,可借梨云半枕偎”【5 2 】因为 夜气寒冷,故而两人紧紧依偎在一起,亲密情态跃然纸上。与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相似, 二人在接触中从相识、相知到相恋,感情有个逐渐加深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古代爱隋的 特色之一,因为男女接触机会不多,所以姑表亲间的爱情变得十分珍贵。 2 、分离 这名女子不仅美丽可爱,而且多才多艺:“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5 3 】 “别筵珍重赠歌声。”“小极居然百媚生,懒抛金叶罢调筝。”5 4 1 可见她于歌舞乐器无一 不能。 可惜这样一个温柔可爱又有才情的女子即使他们有很深的感情,却不免分手的命运。 分手前二人的情态是:“心疑棘刺缄穿就,泪似桃花醋酿成。会面生疏稀笑靥,别筵珍重 赠歌声。”5 5 在别意中更细腻的描写了分别前的情景:“别无相赠言,沉吟背灯立。 半晌不抬头,罗农泪沾湿。” 5 6 柳永曾这样写别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5 7 】 欧阳修也写过;“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5 8 】他们都描写了这样一种意境:分 手之时,似乎有千万句话要说,却又因过于悲伤而凝咽不能言。黄仲则将这种意境描绘得 更加细腻,他未写女子春容惨咽,因为她是沉默着背灯而立的,又低着头,似乎是不想让 诗人看见她的脸,为什么呢? 因为她此时已是泪痕满面了爱美的女子是不想让男子看见 她惨咽的面容的所以直到泪水打湿了衣服,诗人才发现她已经默默流泪很久了。女子流 泪之时也正是她黯然神伤之时,徐志摩写过:“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 凉风的娇羞。” 5 9 1 女子这一刻的低头既如莲花,有娇羞之态,又如雨打梨花,有娇弱不 胜哀愁之意。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很难将分离写的如此生 动传神的。 3 、相思 黄仲则与恋人分手后,彼此都无法将对方忘怀,二人经常鸿雁传书:“几度红缄手自 裁”6 0 女郎给他写了很多信。而诗人从此踏上了漂泊之路,在漂泊之中,几乎时时刻刻 都无法将她忘怀:“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 眠。” 6 i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 6 2 i 诗人辗转旅途,周旋于山水之间, 于漂泊流浪之中更添对所爱之人的思念。所谓“怕听歌扇难终曲”【6 3 】“莫把昆弦弹昔昔, 经秋憔悴为相思。”6 4 1 为什么诗人怕听昆弦、怕听歌扇呢? 只因她所爱恋的女子是擅长 这些的听到熟悉的音乐,诗人自然会想起与她度过的美好时光。“别后相思空一水,重 来回首已三生。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f 6 5 1 诗人似乎曾经重游旧地,只是 景物依旧人不在了。二人似乎真的重逢过:“容易生儿似阿侯,莫愁真个不知愁。汇缘汤 饼筵前见,仿佛龙华会里游。解意尚呈银约指,含羞频整玉搔头。何曾十载湖州别,绿叶 8 一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成阴万事休。”f 6 6 1 大概是分别十年后,她生了儿子开汤饼筵的时候,二人有机会再次见 面,此时他们之间深挚的感情丝毫未变她暗中示意让他看自己手上戴的银指环,大约这 指环是诗人送给她的定情之物,她一直戴着以示不忘之意。然而二人此时已经是别嫁他 娶,前缘无法再续,诗人只好满含无奈地继续漂泊求生:“经秋准念旧维摩,洒渴风寒不 奈何。” 6 7 1 他只好借酒浇愁,身体也日渐消瘦。“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6 8 】 惟剩f 伤心、相思与诗人长相作伴,这样的日子实在是没有任何的希望:“茫茫来日愁如 海,寄语羲和快着鞭。”f 6 9 既然未来只有如海的愁思,倒不如让时光快点度过比较好, 可见诗人z 绝望有多深。 f 面再从黄伸则的山水诗来分析他所塑造的“有我之境”。 ( 二) 山水诗 王维、孟浩然的山水诗人多是空灵的,有悠然忘世之志。黄仲则一生热爱山水,曾经 “观海,溯钱塘,登黄山,沉湘水,登衡岳浮洞庭,”【7 0 】“踪迹所至。九州历其八, 五岳登其一,望其三。”7 1 洪亮吉也曾记述:“每独游明山,经日不出,值大风雨,或冥 坐崖树下牧竖见者以为奇人。”7 2 仲则对山水的感隋可见一斑,他一生是有用世之志 的无奈时流龌龊,只好寄情于山水,并且对于山水的感情不仅限丁游历,事实上,已将 其视为知己好友,当他挚爱的亦师亦友的邵齐涛去世后,他不禁感叹:“益无有知之者, 乃为浪游。”f 7 3 女d 音己不在,便将山水当作知己。诗人既将一腔热清倾注于山水,故而 创作出了大量记游览胜的山水诗。这些诗不是死板的描摹景物,而是“无山无我旧吟魂”, 诗歌里有诗人的灵魂在,他笔下的山水也沾了诗人的灵气,而焕发出生机,自有一番不凡 的气度,这也正是一种“有我之境”。 清梁章锯有这样一段记载:“在京师时,尝与吴兰雪谈诗兰雪谓:黄仲则黄鹤楼诗 必次崔韵为胆大气粗,且悠韵如何押得妥? 虽以仲则之才,吾断其必不能佳耳。适架上 有两当轩诗钞,余因检示之兰雪读至坐来云我共悠悠乃拍案叫绝日不料云字 下但添一我字,便压倒次韵,信乎天才不可及矣。”f 7 4 1 为什么加一“我”字就达到如此 奇绝的效果呢? 大家都知道,传说中黄鹤楼是仙人乘鹤而去之处,故而此楼总带有些超凡 脱俗的神话色彩。“坐来云我共悠悠”则描绘了这样一种意境:白云似乎飘到“我”的座 位上来,又仿佛是“我”坐在白云中,总之将人与云融合在一起,使人产生悠哉游哉,如 游天际的感觉,人好似己化为神仙,从而远离这充满烦恼的红尘俗世。所以说作者已经得 黄鹤楼之神韵,着一“我”字,才让此诗倍增灵气,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曾经广为传扬,令洛阳纸贵的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是黄著名的写景诗: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 谪仙之楼楼百尺, 笥河先生文章伯。风流仿佛楼中人。千一百年来此客。是日江上彤云开,天门淡扫双娥眉。 江从慈姥矶边转,潮到燃犀亭下回。青山对面客起舞,彼此青莲一杯土。若论七尺归蓬蒿, 此楼作客山是主。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作宾。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 身后苍凉尽如此,俯仰悲歌一徒尔。杯底空余今古愁眼前忽尽东南美。高会题诗最上头, 姓名未死重山丘。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 【7 5 1 9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黄仲则在历代诗人中最推崇李白,自称“我所诗者非公谁” 7 6 】,面对太白楼,他不 禁想到了李白,然而李白已经不在了,只有这座太白楼与青山常在,故而诗人产生了对宇 宙、人生的深沉思考。人生是短暂的,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而眭存的江山才是睥睨万 代的主人,所以他说“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然而今日众人在此设宴,“我” 就是主人,山水则被邀请来,是作为客人而存在的,这种主客之思俨然有哲理色彩。虽然 人生短暂,但是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却可以流芳百世,黄仲则是渴慕成为李白一样的大诗人 的,他希望自己的姓名也可以不朽,“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 ”他相信此诗会 耐得住岁月的无情冲刷而长留后世。 黄仲则游历黄山时所写的天都峰同样立意颇高:“昔游厌培填,离地苦不高。抱 此十年志,乃与兹峰遭。天风卷游袂,群峭争来朝。兹峰独峻绝,一力当青霄。 孤心入卑视,八表何寥寥。”f 7 7 诗人说昔日所游之山都太矮小实际上是感叹一种平庸 无奇的境界,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诗人是渴幕超越平庸的,写天都峰横空出世的雄浑气势, 独当青霄,万峰下伏的竣拔英姿,融进了诗人自己的形象和感情,孤峰独立、八表荒凉之 感,这不正是天才的寂寞吗? 两湖在春夏之际游人最胜,冬天就很萧条,然而偏偏有人喜欢冬天去看西湖,明末的 小品大家张岱就有篇湖,t l , 亭看雪写了独游两湖之乐,黄仲则也有一篇: 冬日过西湖 寂寞楼台锲冻云,闲踪惟我最殷勤。西湖与尔坚相约一过钱塘一访君。 湖上群山对酒尊无山无我旧吟魂。不须剪纸招魂去,留伴梅花夜月痕。【7 8 1 为什么诗人这样殷勤地过访寂寞的西湖呢? 原来诗人跟西湖作了约定,每次经过都一 定来看望她,似乎有些佳人有约的意味。西湖有了诗人的陪伴不再寂寞,同时诗人也有群 山相伴而同醉,倒也乐在其中,在山水、梅花、明月的陪伴下,诗人不再是孤魂一个,而 是和山水之魂融合为一。 综上所述,无论爱情诗还是山水诗,都体现了共同的特点:“有我之境”。 ( 三) 与民同忧 以往评论者论黄诗,大多集中在“高才不遇,孤客酸辛”上,好像黄伸则是一个目光 短浅只关一t l , 个人身世的人,实际上,黄的诗集中,也不乏关心民众的诗篇。诗人之- t l , 往往 是博爱的,他们对大自然的一花一木都有感情,何况是人呢? 然而黄仲则对人民的爱不是 空泛的理论上的讲大道理的爱。白居易写过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像秦中吟、新乐 府,并自称:“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 7 9 】然而当时他已官至“左拾遗”,家产丰 厚并蓄有歌妓,试问一个一边写“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一边表达民众痛苦生活的诗 人,与那些跟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诗人相比准的感情更深挚一些呢? 比如杜甫,他的三 吏、三别均为逃难路上亲身经历的真实记载,这些诗就比自居易的诗更具有思想深度 和艺术感染力。 1 0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黄仲则对人民疾苦的关心虽不如杜甫,但方式是近似的,他跟底层民众的距离并不遥 远,感情也是接近的。试看他的新, f i b “新买孤雏脊不肥,未来先为制寒衣。桀傲野性 驯犹苦,嗫嚅方言听总非。尔辈何求惟一饱,主人无奈亦长饥。怜渠骨肉亦人子,岂忍轻 施夏楚威? ” 8 0 这个新买的小孩原来是饥寒交迫的,吃不饱又没有寒衣。然而黄仲则比 他强不了多少,自己也是“主人无奈亦长饥”,在都门秋思中还写过:“全家都在风声 里,九月衣裳未剪裁。”t 8 1 可见诗人也是衣食不周的。对这个孩子,诗人充满同情,虽 然他野性难驯,但也不忍责打他。可见诗人心目中并无等级观念具有一种朴素的人道主 义精神。对新仆尚且如此,那么对家中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仆呢? 在老仆中诗人这样写: “飘零应识主人心,仗尔锄园守故林。数载相随今舍去,江湖从此断乡音。” 8 2 1 相随数 载,老仆已被当作家中的亲人,他是深谙主人的心思的,诗人也很信任他,将家中事务都 托付于他。 黄仲则对人民的关心大多是推己及人的,如骤寒作:“富人一岁独苦暑,窭人四时 惟畏凉。渐愁空墙日色薯豫恐北牖寒宵长。谁将彤云变狐白。无声被遍茅檐客。” 8 3 】 由自己的缺少寒衣,想到了所有居住在茅檐下的穷人,并且,诗人有着美好的愿望,希望 将云剪裁作狐裘,让天下的穷人都穿上寒衣,可见诗人博爱之心。类似的诗歌很多,比如 “乱剪自云铺絮袍,无声无想空中抛,被遍寒士无号寒。”f 8 4 等等。 乾隆之时,号称盛世,社会表面上一派繁荣景象,实际上却暗藏危机,尤其是到了后 期,旱灾、蝗灾连年不断,救济灾民的赈款却被官府大量侵吞,于是有大量灾民流离失所, 在邓家坟写望一诗中,诗人写了自己亲眼见到的情景:“浸城献三版,徒宅空千树, 频年苦蝗灾,此患匪所云,但见路途旁野哭多流民。”f 8 5 灾民们纷纷离开家园,却又 无处投靠,只好沦为流民黄在这首诗里所描绘的就是一幅流民图。还有车中杂诗: “何乃涂路间,雁户纷成群。扶携杂老稚,负担兼瓶盆。奔号乞一钱,遮莫碍双轮。人饱 尔独饥,岁富尔亦贫。” 8 6 这是诗人在车中所见的路旁景象,在丰收之岁依然有很多人 出来乞食,可见这和人祸有关。诗人不禁感叹:“我亦厕其间,躯比一粟渺。何意寒号虫, 化作流离鸟。”旅途中的黄仲则见到流离的饥民,自伤身世,有感同身受之意。 除了亲眼所见,还有亲耳所闻的。如新发现的逸诗: 朝来 朝来不合闻乡语,顿触羁心变酸楚。怪底多时赤火云,团团只照东南土客言来从故乡时故乡农 病嗟难支。冥虫遍野苗立尽,白昼耕父行郊逵。去年苗槁十存一,旱更兼蜚那堪说。阈道蝗飞不渡江, 于今遍地同虮虱连翅接尾不计干,冲过巨浪浮成团中逢芦洲忽飞散,顷刻千亩无芦田。区区之苗岂 禁啖,此物于人定何憾。怪事惊呼百岁翁东南何事遭关厌客请收泪无沾巾,听我一语为分陈我曹 生世良幸耳,太平之日为饥民【8 7 】 这是个清晨,诗人接待了逃难的乡人,亲耳听闻他叙述家乡的灾情。乡人叙述的真 切哀戚,让诗人也心生酸楚,然而诗人是无奈的,只好感叹:“我曹生世良幸耳,太平之 目为饥民。”太平之世,却有这么多灾民,实际上诗人是在讽刺当时虚假的盛世。也正因 为此诗讽刺过于刻露,所以被诸选家所删削,幸运的是,手稿留存下来并被后人发现,倒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也留下了黄仰则同情劳苦大众的一个证据。 黄仲则关心民瘼同情大众的诗作同样体现了“有我之境”。 三、论黄仲则诗歌的“夜吟意境” 中国古代没有电灯,夜晚只能靠蜡烛或油灯照明,点灯对大多数穷人来说是奢侈的, 所以有了“裹萤映雪”的故事,可见古代的夜生活几乎成了有钱人和读书人的专利尤其 是读书人,他们往往喜好在夜里用功和作文章。 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f 8 8 1 发现美需要敏锐的感 觉,在夜里,万籁俱寂之时,人也会安静下来,变得比白天更敏感,跟万物的交流也更加 直接。夜幕笼罩着万物,月亮和群星在天际闪烁,四壁传来虫鸣声,面对着摇曳的孤灯 可以比白天更自由的思索一些问题。夜晚赋予诗人很多灵感,夜里感受万物跟在白天的感 受差别很大。许多大诗人都喜欢在夜里吟诗,比如李白,众所周知他最喜欢吟咏的就是月 亮,李商隐也有诗曰:“夜吟应觉月光寒。” 黄仲则一生中有大量诗篇是在夜里写的,洪亮吉在他的行状中曾记载:“君日中阅试 卷,夜为诗,至漏尽不止,每得一篇,辄就榻呼亮吉起夸视之,以是亮吉亦一夕数起,或 达晓不寐,而君不倦。”8 9 1 仲则既是个敏感的诗人,身体又多病,在夜里只怕是很难安 睡的,而他又这样多思好吟,自然不免在夜里吟咏起来。然而,像洪亮吉所说的,这样辛 苦的熬夜恐怕对身体也不好,唐代李贺吟诗被称为呕血为之,黄仲则也几乎是用生命来吟 诗的。 仲则诗歌描绘的夜吟意境包罗万象,集古今夜吟意境之大成,下面分剐论述之: ( 一) 深夜宴饮 l 、夜宴 诗经大雅、小雅中有很多篇描写贵族夜里欢宴的诗篇,象鹿鸣、宾之初筵 都是,但这些诗大多不知作者是谁,代言体比较多,到了魏晋建安时期,充满个性的“诗 人之诗”、“士人之诗”才多起来,诗歌开始具有浓烈的个人风格,诗歌的风格往往和作家 的性格与生活经历有关,“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f 9 0 可贵的正是诗中的流露出 来的“我”之色彩。曹操的名篇短歌行就描写了夜宴的场面,而且这首诗不是描写贵 族生活的靡靡之音,曹操作为一个横朔赋诗的豪杰,他的诗也有一股苍凉郁勃之气,他所 想到的是要抓紧时间来成就一番事业。要成就事业就需要大量的人才:“青青子衿,悠悠 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这欢宴的 场合,他自然不免抒发对人才的渴求之心,扶诗中我们感觉到他是求才若渴的,而且更渴 望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f 9 1 z - t 见诗人志向是多么远大,他甚至希望能成为周公一 样的人物,让天下豪杰都来归顺,一般有才情的人往往没有这种豪情,也写不出这样激昂 的诗篇,而有豪情的人却未必有这样的才情,所以此诗几乎是空前绝后的。 1 2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当时的宴会尤其是夜宴只在贵族间召开,曹植的公宴诗也很著名,与乃父不同, 这首诗洋溢着浓烈的青春气息:“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技。” 9 2 明月在水中波动,群星闪耀,长坂上生满了秋兰,红色 的花开在绿色的池水中,处处都有生命在跃动,尤其是“冒”字用的好,表现了荷花旺盛 的生命力,急切切的要从池水中绽放出来。套用王国维的话:着一“冒”字而境界全出矣。 我们看看黄仲则的夜宴诗: 十六夜宴沈太平座即呈同座诸子【9 3 】 清江月出管弦愁刺史华筵最上头。一串歌珠圆可拾,几堆香雾漫难收。 天涯我辈同欢笑。明日浮云有去留。谁向此时弹别曲,声河满泪先流。 秋夜宴张荪圃座 9 4 1 白雪吾儿发曼声,华堂九月啭雏驾。众中几点听歌泪,不到歌阑未敢倾。 屏围屈膝夜沉沉,缓缓歌还浅浅斟。唤到尊前非侑酒爱他吴语似乡音。 东山丝竹感平生,不到中年已暗惊。猛省此身为异客一宵欢燕主人情。 宴会上总少不了管弦和歌舞,夜晚“半黍欲飘风更约,三弦初定月无声。”风定月静 之时,听到的是:管弦与歌珠竞发:看到的是:霓裳杂楚舞,好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又 兼“缓缓歌还浅浅斟”可谓极人间之盛,但是诗人为何却要流泪昵? 原来是因为“爱他吴 语似乡音”,这些歌妓多为仲则乡里人,她们用乡音唱他熟悉的歌曲,难免会令诗人想念 家乡,同时触发身世之感“东山丝竹感平生,不到中年已暗惊。猛省此身为异客,一宵欢 燕主人情。”闻曲相思愈炽不免涕下沾襟。另外,事物往往是盛极必衰,有聚必有散所 以敏锐的诗人在繁盛的时候往往会想到衰飒,故而夜宴诗在欢乐中总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 愁。 2 、夜饮 夜宴的场合未免有些过于正式,虽然也可喝酒,却未必自在,未若和几个相熟知己, 弄几个简单的小菜,叙谈些知心家常话,随意的喝喝酒,这样岂不痛快得多。我们看黄仲 则的诗: 冬夜左二招饮 9 5 1 清霜压东郊,寒籁号北牖。出门无所适,动诣素心友,发瓮倾冻醅,脍鲜斫巨石。 辉辉明烛光,肝胆此可剖。脱身风尘中所胜持螫手。谁知岁寒夜,复此共杯酒。元龙 气未除,竹马期敢负。百年尽今夕,那暇图不朽。作达新有涯,生天独甘后。及时且斟 酌,不薄乃云厚。渐畏人影乱,即欢变回首。一身堕地来,恨事常八九。饮罢夜气高, 落落数星斗。 这首诗将五言古诗的肃爽寒劲发挥得淋漓尽致,“清霜压东郊,寒籁号北牖。”渲染了 冬夜的寒冷肃杀,在寒冷中却令有一种劲健之气,这大概是酒的功劳,无酒不成欢,饮酒 可以激发身体的热量,更能激起人的豪气,难怪魏晋人说一手持蟹螫,一手持酒杯,拍浮 1 3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酒池中,此生即可无憾。诗人感叹“一身堕地来,恨事常八九。”虽然略有些悲观的气氛, 但是整首诗却是昂扬的,当时作者尚年少,正是志向满怀之时,所以,这里的忧郁也是一 种积极的忧郁,他虽然感叹着“百年尽今夕”,其实心里却并未放弃对不朽的追求。此诗 有羞对魏晋风流的企慕诗歌的风格也极具魏晋五古的气象。 诗人多好酒有时连朋友也不需,自己即可痛饮一番。独自饮酒可以不拘坐相,不讲 究菜肴,不讲究酒品,适意即可,倒也合那些喜欢落落自在的诗人的脾性。更有些诗人, 独酌也能酌得妙趣横生,像李白月下独酌一诗,他竟能举着酒杯邀请明月来作伴,将 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当作酒伴有这样洒脱不俗的浪漫情怀,也难怪他被称为“诗仙”。仲 则是希宗太白的,有些诗风格也近之,如: 元夜独酌登天桥酒楼醉歌 9 6 1 天公谓我近日作诗少,满放今宵月轮好,天公怜我近日饮不狂,为造酒楼官道旁。 我时薄疴f 1 q j 屋忽闻清歌起相逐。心如止水遭微飙,复似葭灰动寒谷。千门万户灯炬 然二三条五剧车声喧。忽看有月在空际众人不爱我独怜。回鞭却指城南路,一线天街 入云去。揽衣掷杖登天桥,酒家一灯红见招。登楼一顾望,莽莽何迢迢。双坛郁郁树如 荠,破空三道垂虹腰。长风一卷市声去,更鼓不闻来丽谯。此楼此月此客可一醉,谁共 此乐独与清影相嬉遂? 回头却望望灯市,十万金虬半天紫。初疑脱却大火轮,翻身跃入 冰壶里。谪仙骑鲸碧海头,千余年来无此游。不知当年董糟丘,天津桥南之酒楼,亦有 风景如兹否? 古人不可作,知交更零落。少年里闸同追欢,抛我今作孤飞鹤。不知此曹 今夜何处乐? 酒尽悲来气萧索。典衣更酌鸬鹚杯,莫遣纤芥填胸怀。天上星辰已堪摘, 人间甲子休相催。然藜太乙游傍谁,吃盎宰相何人哉? 瓮边可睡亦迳睡,陶家可埋应便 埋。只愁高处难久立,乘风我亦归去来。明朝市上语奇事,昨夜神仙此游戏。 “天公谓我近日作诗少,满放今宵月轮好,天公怜我近日饮不狂,为造酒楼官道旁。” 今天月色这么好,是因为天公可怜我最近作诗太少,给我提供作诗素材天公怕我喝酒不 够尽兴,不够狂放,故而为我新造了一座酒楼。此处之豪情与李白比,似乎并无不及,诗 意也化自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9 7 李白所言造酒楼是人为他造的,黄仲则竟然狂放到以为是天公为其造就,此意甚高。 如果说这一句有李白色彩,那么下一句“我时薄疴卧仰屋”则是十足的黄氏风格,一 生多病的仲则,经常在诗歌里感叹自己的多病之身,故而被人称为“舞风病鹤”。既然生 了病就该卧床休息,但听到清歌之声却忍不住“起相逐”,可见诗人有着一颗热切的爱美、 追求美的心。“忽看有月在空际,众人不爱我独怜。”诗人之于平常人的最大区别是诗人的 敏感,他们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故而常常被别人认为很“痴”,如红楼梦里的贾宝 玉便是如此,见到花瓣零落、鸟几啼鸣,也会伤感流泪。后面一段描写丝毫无病气,而是 有生气、狂气、仙气,“谪仙骑鲸碧海头,千余年来无此游”。此句是感叹李白之后缺少 具有浪漫豪情的诗人。“古人不可作,知交更零落。”到此,诗意又一转,想到自己之孤单, 诗人不禁有些伤感,然而却并不颓丧,“瓮边可睡亦迳睡,陶家可埋应便埋。”能乐则乐, 死便就地可埋,颇有魏晋刘伶的达观,从结尾看,诗人不仅是达观而已,甚至有乘风同神 仙嬉戏之想其超脱处真可追李白也。 1 4 黄仲则诗歌意境研究 ( 二) 夜坐 个人关照内心的最佳方式无疑是静坐深思,尤其在万籁俱寂的夜里。故而许多诗人描 绘的“夜坐”意境都很有神韵黄仲则的“夜坐”诗很有特色,为了加强对照,我们先看 看其它先辈诗人塑造的诗境。如王维,他被人称为诗佛,冈为他很多诗歌意境空灵,有着 禅思与禅悟。清朝诗论巨擘沈德潜说过:“王右丞诗不用禅语,时得禅理。” 9 8 】我们看王 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 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9 9 诗人在晚年之时,向佛之心更盛,独坐空 堂,天己二更,让人不免产生各种忧思。最大的忧愁只怕还是岁月老去所以诗人首先悲 伤自己又增自发,雨中山果落,是写景,却也在渲染忧郁,山果成熟就会落下,这正是生 命的无奈,连草虫也发出悲呜。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将一颗心完全寄托于“无生”,也 就是禅佛之上期望由禅的超脱远离这些烦忧,正所谓“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 销”f 1 0 0 1 。还有竹里馆一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k 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0 1 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惟有皎洁的月光相伴, 这是多么清静幽寂的意境,这是一种远离人群的幽静诗人此时于世已无所求,他的内心 是空寂的,似乎已达到佛家出世的境界,故而此诗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 闲澹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 我们再看看黄仲则后另一位大诗人龚白珍的诗: 夜坐【1 0 2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龚白珍的诗有一种哀艳雄奇之美,我们看他所写“画屏、青冥、嫦娥、美人、虹”此 为哀艳处:还有“丘陵、万籁、帝座、塞上、江东、海内、壮岁、拜将成仙”。此为雄奇 处。诗人之思远放青冥,东西南北、上天入地、出今入古,境界极为阔大而又具跳跃性, 诗人之才真不可限也。然而龚自珍是不满足于作一个诗人的,虽然他自言“才尽回肠荡气 中”,实际上却渴望着“功高拜将成仙外”,连拜将成仙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检测卷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打印大全审定版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节能降耗中的建筑能耗管理平台构建报告
- 2025年环境监测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与数据质量控制策略分析报告
- 2023年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平行班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完美版附答案详解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经典例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西省赣州市《综合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附答案)
- 2025年云南文山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深圳中级电工试题及答案
- 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
- 企业工伤赔偿培训课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案
- 中科大现代环境生物技术课件第4章 细胞工程
- 肝血管瘤护理查房
- 世纪佳缘会员管理制度
- 邻里纠纷及其合法合理处理课件
- 武汉工业地产市场调查分析报告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