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应用的课件合作开发平台.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十五”期间,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各学校的共同努力, 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目前西部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建 设过程中,重“硬”轻“软”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和硬件建设的快速发展相比, 西部地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台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适合西部地区应用的课 件合作开发平台韵构建,将对提高蔼部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水平,促进西部 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有益尝试。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 第一章研究背景。本章首先对西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 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西部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分析研究 的基础上,得出了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初步构想。然后对此次研究的研究视角、 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等情况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构建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理论依据。本章在认真分析了传统课件开发 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后,针对课件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的新形势,对课件合作开发 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探讨了“资源共享、思想共享、源码共享、合作创新”的 课件合作开发模式的可行性。 第三章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设计。本章在课件合作开发平台初步构想的基础 上,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完成了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设计。其中,分别介 绍了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总体结构、功能模块、技术实现方法和开发的关键技术。 第四章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应用案例和评价。本章首先回顾了课件合作开发 平台在西部地区的试验过程。然后介绍了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部分应用案例。最 后对课件合作开发平台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本章首先总结了此次研究的成果,然后分析了研究中存 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对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相关问题的自我认 识。 关键词:西部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件开发,合作开发, 平台构建 a b s t r a c t d l l r i n gt l l e n a t i o n a l1 5 mp l a n n i n gp e r i o d ,u i l d e rt h eh i 曲1 i 曲to ft h ec o u m 吼 e e d u c a t i o nc o n 咖l c t i o ni n 、c s t e mr e g i o na t t a i n e dm u c hp m g r e s sa tt t l ej o i n te 肋r t s o f a ul e v e l so fg o v e 删n e n t sa i l d s c h o o l s h o w e v e r ,t h e c u r r e n t p r o b l e mo f e e d u c a t i o ni nw e s t e mr e g i o n ,p a y i n gm o r ea t t e n t i o no n “h a r d w a r e ”m a l l “s o f h v a r e ”, i ss t i i lo b v i o u s c o m p a r i n gt ot h er 印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h a r d w a r ec o n s 协j c t i o n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i n f b r n l a t i o nt e c h n 0 1 0 9 ya n dc u r r i c u l u mo fw e s t e mr e g l o nn e e dt o b e r a i s e df o ra 矗】r t h e rl e v e l ni sab e n e n c i a lt r yt l l a tc o n s t r l l c tac o o p e r a t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 p l a t f b 肌o f m l l l t i m e d i ac o l i r s e s ,s u 衔n gf o rt | l ew e s t e mr e g i o i l ,a n di ta l s op m f i t a b l et o i n c r e a s e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l e v e lo fi n f o m l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a n dc u r r i c u l u m i tw m p r o m o t et l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e d u c a t i o ni n 、v e s t e mr c g i o n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w i l l d i s c l l s s 血i st o p i c 丘o mf i v ec l l a p t e r sa sf o l l o w : c h a p t e ri :r e s e a r c h j n gb a c k g r o u n d t h j sc h a p t e rf i r s t l y 髓a l y z e d 也ee - e d u c a t i o n s t a t i l s 访w e s t c mf e g i o na n d 锄a l y z e dm o r ec 嘣c u l 嗽i n t e l 州i o ns 诅t u sb 够e do n s u 九屯yr e s u l t s io b t a i n e dm ep r e l i m m a r yc o n c e p t i o no fc o l l r s e w a r ec o o p e r a t i v e d e v e l o 伽n e n tp l a t f o mt l l r o u 卧t 1 1 ea 1 1 a l y s i s t l l i sc h 印t e rw i l lg i v ea b r i e fi n 们d u c t i o n o nr c s e a r c hp e r s p e c t i v e ,s t a t u s ,a i m s ,t m i no f t l l o u 曲t ,a l l dm e a n i n ge t c c h a p t e ri i :t h et l l e o r e t i c a b a s i so f c o n s t n i c “n g c o u r s e w a r e c o o p e r a t l v e d e v e l o p m e n tp l a t f o m l t 1 l i sc h a p t e rc a r e 如l l y 觚a l y s i sn l ep r o b l e m so f 仃a d i t i o n a l c o u r s e w a r ed e v e l o p m e n tm o d e l ,r e s e a r c ht l l ec o o p e r a t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m o d e lu n d e r t i l en e ws i t u a t i o no fd e v e l o p i n g 觚du s i n gp r o c e s s f 访a l l y ,t l l i sc h a p t c fa l s oe x p l o r c s t i l ef c 硒i b i l i t yo ft h ec o o p e r a t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m o d e lo nt h cs p i r i to f ”s h 甜i n g f c s o u r c e s ,s h a r i n gi d e a s ,s h a r i n gs o u r c ec o d e ,c o o p e r a t i o na n di 肌o v a t i o n ” c h a p t e ri i i :d e s i g l l i n go fc o u f s e w a r ec o o p e r a t i v ed e v e l o p n l e n tp l a t f b m b a s c do n t l l e 口r e l i m i n a r yc o n c e p t i o no fc o u r s e w a r ec o o p e r a t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l a 玎o m ,m i s c h a 讲e rf i n i s h e dm ew h o l ed e s i g no fi t ,也i n k i n go ft l l er e a l i t yo fw e s t 锄r c g i o n h t l l i sc h a p t e r ig a v es e p a r a t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nt l l e 、v ! h o l es t m c t u r e ,f u n c t i o nm o d l l l e s , a c h i e v i n 2m e m o d so f t c c l l i l o l o g i e sa n dk e yt e c h r l o l o g i e s c h a p t e ri v a p p l i c a t i o nc a s e sa n de v a l u a t i o nu s i n gc o o p c r a 虹v ed e v e l o p m e n t 口l a t f b r m t h i sc h a p t e rf i r s t l yr e v i e w e dt h et e s t i n gp r o c e s so ft 1 1 ec o o p e m t i v e d e v e l o d m e n tp l a t f o mc o u r s e w a r ci nw e s t e mr c g i o n t h e ni n t r o d u c e ds o m eo ft h e 印p l i c a t i o n sc a s e s f i n a l l y ,i tg a v cas t a t i s t i c a la i l a l y s i st ot l l es u r v e yo f 印p l i c a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o fc o o p e r a t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l a b 咖 c h a p t e rv c o n c l u s i o n sa n dp m s p e c t s t l l i sc h a p t e rf i r s t l ys u m m a r i z e s 也er e s i l l t so f t i l i s 鲫帕y ,t 1 1 e na n a i y z e dt l l ep r o b l e m se x i s t i n gi nt h er e s e a r c l l ,f l n a l l ys u m m e du pm e s e l f - a w a r e n e s st or e l a t e dq u e s t i o n sh o wt op r d m o t ee e d u c a t i o ni nw e s t e mr e g i o n k e y w o r d s :e d u c a t i o ni nw e s t e mr e g i o i l ,e e d u c a t i o n ,i n f o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a 1 1 d c l l r r i c u l u mi r 此g r a t i o n ,c o u r s e w a r ed e v e l o p m e m ,c o o p 啪t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 ,p l a t f o r n l c o n s n l l c t i o 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日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 日期: 构建遥台两鄄地区应用的漾律台作开发平台 第一章研究背景 “教育要鼷向现代亿,面向世赛,面向未来。”邓小平。僚怠纯是当今 世界发展潮流,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发展状况融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 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椿。实现信息能教育,是在凝的历史条件下,对教育发 麓提篷兹登然瑟求。教畜蕊慧往是教寅瑷 弋琵瓣墓确蕈】蓊撵,箕京懑锭教育褒代 化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了实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教育部 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建设工程。 第一节潴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疆个大鲻”思想豹指彤下,我国东郝地区取得了 蕊大静发展,其中教育的发装速度氇明燕侠于谣部撬菠。在这襻静辩代背景下, 党的十六大对西部大开发提出了“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 的战略要求。当前,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的目的,是要在实现众国教育跨越 式发震茨基磁点,进一步缭夸袤嚣都避熬豹教弯差鼹。隧羞教枣蘩爨纯懿不錾深 入,信息技术所创造的信怠环境,为“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这也成了爵 部地区缩小与东部地区教育差距豹立足点。但是,教育信息化在为酒部地区教育 鹣跨越式发震带来巨大援潺懿弱薅,也带来了藏辑未蠢的援竣。 、国家对西部地区教育俯息化的目标骚求 教育部在“十五”规划中指出,“十旋”期间在硬件建设方面,“重点支持并 麴俊竣中国教旁秘磅瓣翻曩蘩稷颏系统受蘩璃静褒代遴程教骞网络建设。提离 初、中等学校的计算机配备水平。2 0 0 5 年,全部高等学校、高中阶段学校和部 分初中、小学均能联接国际互联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每所中小学都应 设立诗算瓿教整,全国农村鲶大多数中小掌麓够牧蔷教育电视节嚣。”在软律建 设方面,“推渤各级各类学校普及计算梳及网络知识教育。加强备鼷次计算橇软 件人才的培养和培训。2 0 0 5 年,全国初中及以上学校基本上均开设信息技术教 育必修课。积极开发、共享教育信息资源,船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稷与教材建设。 翩强对耀范教鸯专建学生瓣倍感技术毂鸯,秀羹强霹孛小学专任教拜瓣诗算疆薹鹚 知识技能培训。建设一支通成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充 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教商管理方式,提高教育教学 及罄瑾承平。” 2 0 0 0 年1 1 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禚的通知,并 一1 一 构建适合两部地区应用的课件合作开发平台 指出“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 1 0 年时间,使全国9 0 左右的独立建制的 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 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 育。”其具体目标是:“2 0 0 5 年前,争取东部地区县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 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 镇中心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2 0 1 0 年前,争取使全国9 0 以上独立 建制的中小学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 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2 0 0 4 年9 月,教育部制定了2 0 0 4 2 0 1 0 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把“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列为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把“西部教育信息化工程”列为应着力实施的五项重大工程 之一。规划指出,“加强西部地区网络建设和管理、服务体制及运行机制建设, 大力推进西部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提高西部教育信息化水平。到2 0 1 0 年, 西部地区初中都拥有计算机教室,小学都有卫星教学收视点,小学教学点都配备 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高等学校都建有校园网,有条件地区的中学 和中等职业学校建有校园网或局域网,西部学校拥有的计算机台数和校园网数显 著提高。所有中学和有条件的完全小学均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多种形式和 层次的远程教育广泛开展,优质教育资源能传送到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的中小学 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在“西部教 育信息化工程”中,应“加强符合西部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建设 和教育、教学资源开发。支持西部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中东部优秀网络 教育资源向西部的传输,向西部地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探索现代信息技术 基础上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二、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十五”期间,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各学校的共同努力, 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 1 、硬件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高。目前,西部地区绝大部分中学和条件 较好的部分小学,都已配置学生机房,其中部分学校还配置了多媒体教室( 配有 教师用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的教室)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校还在教师办公 室中配置了供教师备课用的计算机。在“校校通”工程的推动下,西部地区大部 分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己能上网,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 小学实现了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的联通。 2 、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自2 0 0 1 年启动西部地 2 一 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应用的课件合作开发平台 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以来,到2 0 0 3 年已在西部地区1 2 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2 4 0 多个贫困县中1 0 0 0 0 所乡村中小学建成远程教学示范点。该项目围绕技 术培训、教学光盘制作、适合西部地区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形成了用数字化资 源带动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新模式。它是我国第一次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成功 实施的大规模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为我们今后在中西部地区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 远程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 、信息技术教育得到快速发展。2 0 0 0 年,教育部下达了教育部关于在中 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按通知要求,目前西部地区所有的初级中学以 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都已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该课程以计算机和 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 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 学习、探讨的能力,并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 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4 、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初见成效。目前,西部地区的教师教育机构信息化基 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已取得巨大进步。各类师范院校把信息技术类课程列为必 修课程。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很多地 方针对在职教师开展了信息技术的继续教育,并把信息技术列为教师技能考核项 目,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三、西部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部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2 0 0 5 年2 月笔者在云 南省进行了一次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调查,调查问卷见附录一。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 0 0 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 6 7 份,问卷有效率8 3 5 , 调查覆盖了云南省3 6 个县市,涉及学校包括,职业高中8 所,普通高中3 9 所, 初中8 7 所( 城区4 9 所,乡镇3 8 所) ,小学2 9 所( 城区1 1 所,乡镇1 0 所,农 村8 所) ,其它4 所,具体情况参见表1 1 。笔者把此次调查的重点放在初级中学。 表1 1 调查问卷分布情况 单位 农村乡镇城区乡镇城区普通职业其它 ( 所)小学小学小学初中初中高中高中 学校 数量 81 01 13 84 93 984 比例 4 8 5 9 6 5 2 2 8 2 9 3 2 3 3 4 8 2 4 合计 1 7 2 5 2 1 2 3 _ 3 4 8 2 4 一3 一 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应用的课件合作开发平台 通过对1 6 7 份有效问卷的研究分析,笔者得出西部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现状如下: 1 、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初见成效。本次调查的1 6 7 所学校中,8 5 的学校配 有学生机房,其中5 2 的机房可以上网;4 2 的学校配有多媒体教室( 具有教师 用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的教室) ,其中4 0 的多媒体教室可以上网;6 5 的学 校有条件让教师在校内使用计算机备课,其中7 0 的计算机可以上网。具体情况 参见表1 2 。 表1 2 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基本情况 农村乡镇城区乡镇 城区普通职业其它 单位:( 所) 合计 小学小学小学初中初中高中高中学校 学校总数 81 01 l3 84 93 9841 6 7 配有学生机 1 ( o )2 ( o ) 1 0 ( 4 ) 3 l ( 1 2 ) 4 9 ( 2 5 ) 3 9 ( 2 3 )8 ( 8 )2 ( 2 )1 4 2 ( 7 4 ) 房的学校 配有多媒体 o ( o )o ( o )4 ( 1 )9 ( 2 )2 4 ( 9 )2 5 ( 1o )8 ( 6 )o ( 0 )7 0 ( 2 8 ) 教室的学校 配有教师用 o ( 0 )o ( o )3 ( 1 )2 2 ( 1 0 )4 0 ( 2 8 )3 4 ( 2 7 )8 ( 8 )l ( 1 )1 0 8 ( 7 5 ) 机的学校 注:括号内为与因特网相连接的机房( 教室) 的数据 2 、教师已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在所调查的学校中,7 5 的学校组织过 针对教师的计算机培训;有5 6 的教师能独立上网查找资料;很多教师能够操作 w o r d 、p o w e r p o i n t 等常用软件。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水平较低。在配有学生机房的学校中,6 8 的学生机 房主要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而只有不到3 2 的学生机房可用于非信息技术 课:虽然有8 2 的多媒体教室可以用于非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但多媒体教室的使 用率不是很高,具体情况参见表1 3 ;只有3 3 的教师有过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的经历,其中6 5 的教师只是偶尔尝试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具体情况参见 表1 4 。 梅建遥念拜帮避嚣瘴用熬漆箨台雩# 嚣发季台 表1 3 信息化设备使用情况 农村 乡镇 城区乡镇 城区磐通职业其它 攀位:( 掰)合计 小学小学小学祷审耘孛离牵褰孛学校 信息技 学1 2 1 03 14 93 9821 4 2 术课 生 尊售患 撬oo261 5 1 48o4 5 技术谍 房 其它o 0 01326o1 2 多信息技 o 049 2 42 58e强 撵术谍 体 非信息 0o271 82 28 05 7 救技术课 熹 其它 0o0 l53681 5 表l ,4 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情况 肇糗农封乡镇城嚣乡镇城区 彗遴职韭其它 会诗 ( 入) 小学小学小学 初中韵中高中高中学校 c a i o o21 22 11 64 o5 5 经历 偶尔 oo291 3l o 2o3 6 尝试 经常 oool6 5oo1 2 搜羯 一簦 o oo22l2 07 都用 4 、教师对倍怠技术静认可程度较离。在所调查豹教筛中,有8 5 的教耀谈 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学生素质教育有所帮助;有7 9 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 遮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有专业人员提供谋件制作的技术帮助,9 2 的教师 表累愿意尝试锼雳漂俘遴行教学。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躐部地区的中小学校已初步舆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的条件。但是,目前砥部地区中小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黹及程度和深 入程度还处予魄较绦的水平。逶过对孛小学詹息技术鸟漂程整台现状调查闽卷 的进一步分辑,笔者发现戳下凡方面闻题制约了西部德酝信患技术霹谍程整合鼢 一5 一 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应用的课件合作开发平台 深入发展: l 、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低。虽然,很多学校都组织过信息技术培训( 占 所调查学校的7 5 ) ,但多数学校培训的重点只是h n d o w s 操作、w o r d 操作等 一些基础知识。目前,西部地区的多数教师不具备自己动手制作课件的能力。显 然,目前西部地区大多数教师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还远远达不到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所要求的水平。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支持。在本次调查的学校中,只 有1 7 的学校有专人负责为本校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多数教师在遇到技术问题 时,只能上网寻求技术帮助,但通常不能满意的解决问题。有4 1 的老师把“必 要的技术支持”列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第一要素。 3 、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问卷中,有6 5 的教师表示,在教学中不使用信 息技术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教学资源;有3 8 的教师把“丰富的教学资源” 列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第一要素。 4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成本较高。在有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经历的 教师中,有8 3 的教师表示,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使自己的备课时间变长了。 信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高成本也是制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发展的因素 之一。 四、问题的提出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国家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 下,西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很多学校的信息化硬件环境 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不少学校配置了计算机室和多媒体教室,其中部分学 校还建成了校园网,并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连接;信息技术教育在西部地区的中小 学中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和发展;西部地区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已开始起步,并初见 成效。 但是,西部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信息化建设 过程中重“硬”轻“软”现象比较严重,没能合理处理好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 教师培训三方面的关系,很多信息化资源未能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巨 大的资源浪费。 笔者认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应放在以下两方面:一是 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是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运用范 围,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可以预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是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下一个重点,由 于基础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心,因此基础教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问题必将成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改革过程中的焦点问题。 一6 一 搀建适合薅部蟪区斑臻黔漾 睾合作开发孚台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部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2 0 0 5 年2 月笔者在云 南省进行了一次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熬台现状调查( 具体情况参见本节内容 三,嚣部逮区镕怠技术与课程整合褒获溪焱) 。逶遘溺豢,笔者发联教爨癌惠技 术技能水平普遍偏低,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支持的问题严 爨制约了西部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目前,西部地区的大多数中 小学教j | i | i 在遴行嫠塞纯教学菠革豹尝试过程中,若遇到技术翘题( 教学资辩静投 熊,多媒体素每孝的采集、制作,深律制佟等) 时很难褥碧l 及时、有效的帮助。 教师信息技能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渐进发展的长期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培 训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嗣题的解决憋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籍鼹不同领域 鹣入爨共嚣关j 奎、骚究、解决。因蘧,要缓嚣部遣区纂耱| 教弯匏售意按零与谖程 熬合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当务之急是骤为西部地区 广大中小学教师创造一个合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教 学改革魏尝试过程孛,戆够褥鍪l 及辩、鸯效戆搜拳蘩韵奄支持。这憝深促嚣罄遗 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革的基本保证。 第二节研究的视兔及课件合推开发平台的初步构想 笔者长期谯云南省的高校中工作,主骚从事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教学和 研究。近年来,笔者一直关淀着西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并着重关注信 惑按零在教育串戆应胡趣瑟。在本次臻究避程孛,笔密囊耍麸按本豹兔疫去愚考 问题。通过对彩年工作经验的总结,笔者发现了以下闷题: “十五”期间,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东部发 达地区豹差距褥至9 进一步缩小。但在软件建设帮教炳培训方面,西部地区和东部 缝区躬差距仍然眈较明显。磷帮绝区信崽技术与谋程蘩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末部 地区。 普及计算枫课件的制作技术,并逐渐推广计算机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怒蜜嚣嫠惠技术与深程整会瓣耋要嚣节。然嚣,壹予受嵇惑搜麓承乎瓣袈裁,嚣 部地区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遇到了重爨豳难。虽然, 很多学校和教商主管部门都组织过短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笔者曾经参与过类 叛熬培翊工作) ,毽是受客残条锌豹艰割,透露不能给予教颤太大静帮助。广大 中小学教师在谍件的嗣作和使用过程中,灞望得至4 及时、有效的技术帮助和支持, 丽盥这种帮助和支持应该是长期的。 如果抛开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等因素,仅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分攒。目前,在 零帮逮嚣鹣串小学校孛蕹遴蕊惑技本与漾壤整台豹发麓,要魄瑶郝壤区容荔褥 一7 一 构建遥台骶部地区应用憋漾箨台终开发平禽 多。首先,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普遍较高,很多教师已具有 定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其次,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教育信息化积累, 缀多孛夺学校迂影或了较为完善静售患授米疆务j 秘支持髂系,教爨凌售悫讫教攀 过程中,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为其提供技术服务。 对比东部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情况,塔者认为,要加快西部地隧 鏊础教育信愚技术与课稷熬含的发展遮发,绩,j 、与表秘地区的差鼯。除了继续开 震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授能墙谢外,还应魏抉倍息技术裰务帮支持体系的 建设工作。众所周知,信息技术人才是信息技术服务和支持体系建设中的第一骚 索。但是,目髓西部地区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人才缺口较大,要快速建设并完善 绥崽菠零鼹务器支势傣系瓣难穰太。在遮耱待嚣下,我键毒骧考纛充分发挥诗舞 机网络的优势。利用计算机网络整合现有的信息技术人才资源,弥补人才缺日的 问题。 舅一方露,笔者在长期黥教学过程中发现,露郝蟪区缀多骞技教弯技术专渡 秘计算机专渡的计算视类谍程,理论与蜜踱严重脱节。例如,在诗黧视谋俘开发 相关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缀常是根据自融的主观想象来设计和开发 谍件,这样搿发出来的课 孛,通常没有实用价值。丽腿,由于不了解课件开发的 实际祷援,禳多学生挚篷螽不髓浃速遥入工律露色,秀发密令天溃慧豹谦终。囊 此可见,目前高校中课件歼发相关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一个实践的辨 台。 综台考虑以上嚣方瑟戆弱题,笔者设想稳建一个疆在舞嚣部蟪送毂努骚务豹 谍件合作开发平台。该平螽以因特网为依托实现其溅务功能,在广大一线教师和 高校相关专渡的学生之间架设一座课件开发的技术沟通桥梁。同时该平台争取能 吸引更多课伴开发期关人员朗参与,以敬交耳翦课件开发过程中餐自为阵的局 箍。深锌合豫开发平台貔构建将茺实璃充分整台嚣部戆区谋箨_ 歼笈资源静嚣舔, 加快西部地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步伐,作出有益尝试。 第童蒂历史圈颓与研究现状 笔者在本带中,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并对目前与课件 螽俸开发平套翱关豹平台、系统和阚站嬲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雾子。 一、国外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在欧美潮家,教育信息化( 信息他一词有三平申相对应的爽文表述方式 轴汹蕊砑i 、秘受艄8 t o n a l z 确、酗融漱森朋i z 氍 熊) 这一援念缓溺较多,露 掬建适台鞭器逸嚣盎用粒谖搏台俸舞发平台 倾向用“i ti ne d u c a t i o n ”(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e l e a m i n g ”( 电子化学习) 、 “e 。e d u c a t i o n ”( 电子化教育) 、“n e 懈o r k 8 a s e de d u c a t i o n ”( 基于网络的教育) 、 “0 羽l n ee 蠡e a t o n ”( 在线教蠢) 、“e 如群黝h e 雏 ”( 囊渡教弯) 等淫。萁孛, i ti ne d u c a t i o n 的语义与教育信息化相近,e l e 锄i n g 和e e d u c a t i o n 与信息化教 育的意义相近,而其它名词主要与网络化教育相关,代袋着信息化教育实践的主 流。教育售息织掰表述弱内涵与嚣方社会瑰卷热门弱诿戆含义大嚣愚致瓣,只 不过前者是一种受注重事物之过程的表述,后者是更淀麓事物之性质的表述。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在2 0 0 0 年发表了一份麓要报告,电子化学习: 将 垡界级的教育疑于儿童的攒尖( e l e a n l i n g ;p u f t i n gaw 甜d c l 嚣s 脚u e 越i o na t 氆e f i n g 酿i p s o f 砖l c 接l 击鼢) 。缀告提窭了荚蓬五个薪瓣“嚣家教育投术嚣耘”: 第一,所有的学缴和教师都能够在课堂、学校、社会和家里接触信息技术。第二, 所肖的教师都应当能有效地遐用技术帮助学生达到学业商标准。第三,所有的学 生繇毖矮其冬歉零窝痿惠素游方瑟魏按疑( 疑豳o l o g y 鞠dl n 是糯采i 摊奠耄e a c y s k i l l s ) 。第四,研究和评估斑促进下一代的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第五, 以数字化内容和网络的应用来改造教学和学习。 二、我国教育僚憨纯的基零情况 中国教育部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建设工程,并计划在2 l 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从三个鼷瓣逐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第一个鼷厦是在中 ,l 、攀营及羡惠技零教弯,势黎逶蔽多媒体诗嚣橇援寒蕊孩心静教袁毅零在学校懿 普殿和运用;第= 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殿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阀上资源; 第三个层面是大力发展现代通程教育,建设并通过提供大量的经过信息化加工的 教露软终帮课纛瓷源,通过卫星电援建嚣接毁站及互联瓣等多静手段,建较低豹 成本将课程送到广大农村地隧,实现资源欺辜,培训教师,扩大学生爨教育机会, 切实提高教育质壤。在“十溉”期间,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标脊两个:第 一,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漾程的整合。第二,全面 实撩孛,j 、学“校校逶”工程,努力实臻鏊镶教育静跨越妓发震。 可预见,“十五”过后我国的教育信息技术将在中小学中达到一定的普及程 度。今后,我国旗础教育信息他的重点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一步推进 秘突整。痿惠毅零与漂程整会波是双囊弱,“售惠技零与学辩潆程豹熬含不仅会 弓l 怒学科课程的缀绒结构、形式和内容、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的整体变革,而且 同样也应该引越信息技术在殿用层面、技术层面以及研究层面的重新建构与发 展。“。信息投术与课程整合豹影响是巨大的,“依据对信息技术蘩合予学科课 【l 】张际平,高丹丹信息技术与学科谍辊接合的内涵与屡断实质分析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 0 0 3 ,7 0 一 构建适合瓣簿建基应惩戆渫传台捧舞发孚鸯 稷的内涵分析,实质的整合将引发学科课程的全面变翠。”【。而鼠我们应按一 定的策略进彳亍楚合,“要从不同角度或层聪来开展整合,酋先所涉及的问题就是要 遴行不蠢层瑟豹分辑磅窕。这鼙掰指豹鼷溪,可敬瑾麓为达到最终熬合嚣标匏鼹 瓣程度,或者说不同层面都会有整合作用,但实现的难度却有不同。”1 2 1 可见我 豳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接合将是一个长期而巨大的系统工程。 三、相关平台、系统和网站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与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相笑的平台、系统和网站可分为以下几类: l 、基于w e b 戆远程教肖平台。此类乎台用于教学寿一定的局限性,如对硬 件簧求较离,学生学习必须露一个鼹络环境。任漂敦帮对平台酶可羧往氇较差, 很难根据自己的教学设想调憋平台结构和内容。 2 、各类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各种教学资源。 馁没骞提诿资源整合与瘦弱戆凄楚。教努嚣要掌握一宠瓣漂箨裁终技零,方戆怒 备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应用予激学。 3 、在线教粲编辑系统。此类系统多以各种教学资源库为基础,仍以教师自 融动手裁馋课传为裁提。热祭教烬对多媒体知识、网终知识缺乏了撼,缀难割馋 磁逶合自己教学需要的镖件。丽置目前l 鲍娄系统,还无法灵活的适威各种教学穰 式和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 4 、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婀站主鼹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或自主性学习的过 稳串,为学玺撵供丰富戆学霹瓷辩,莠不楚锋薅教簿瓣教学纛设诗。 5 、课件制作的交流网站。可以把这粪网站比喻为一个技术交流“俱乐部”。 进入这类网站的用户往往是为了寻求技术帮助。但这类网站没有一个固定的、有 缀织熬嚣薅长糕提供技术簸努。著豆其审鹣教学较终瓷源黥组织结襁毽较捡教, 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和组织。精于课件蒂佟技术水平较低的教师,要想加入交流, 将比较困难。因此,这类网站对于广大一线教师,难以真正形成有效的帮助。 第圈带研究秘檬与蓊究憨鼹 在构建适西部地区应用的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过程中,应达到以下研究目 探索构建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理论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计算规课传的教学疲用将嶷褥越来越 f 1 1 【2 】张际平t 高丹丹信息技术与举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层面实质分析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 0 0 3 ,7 一1 0 。 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应用的课件台作开发平台 普遍,教师对课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已不满足于根据现有的课件来组织教学,而是希望课件能够适应自己的教学 设计。课件应用的以上变化,使传统的课件开发模式,己不能满足课件发展的需 要。在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带动下,自由软件、开源软件、可重用学习对象等 思想被纷纷提出。可以预见,以上思想,将对课件开发模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 响。笔者希望通过对相关理论梳理,探索课件合作开发模式的可行依据。 二、分析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构建。应从西部地区的教育现状出发。只有在认真分析 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目前西部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 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才有可能设计和开发出适合西部应用的课件合作开发平台。 三、 设计与开发适合西部地区应用的课件合作开发平台 课件合作开发平台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实现以下三方面的功能:第一,建设 个课件制作的技术支持与交流的场所。第二,能够完成课件合作开发的组织工作。 第三,经过长期的积累后,逐渐形成一个实用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库。为了保证 平台开发的效率和方便对平台的维护,平台的开发主要采用目前较成熟的a s p ( a c t i v es e n 吧rp a g e ) 技术,数据库使用微软的s q ls e r v e r 数据库。 四、完成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应用案例分析 平台开发成功后,应首先选取西部地区的部分学校进行试验,并对其中具有 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找出研究 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五节研究的意义 加快西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 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共同参与。其中,普及计算机课件的制作技 术,并不断推广计算机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 重要环节。 首先,此项研究是笔者认真分析传统的课件开发模式存在的不足后,在对软 件开发相关理论进行仔细梳理的基础上,对课件合作开发模式进行的探索,并通 过适合西部地区应用的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构建,对课件开发的合作开发模式进 行探索。 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应用的课件合作开发平台 其次,在认真分析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目前西部地区信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课件合作开发平台的 构建尝试。将对实现充分整合西部地区现有课件开发资源的目标,加快西部地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步伐,解决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现实问题,进行有益尝试。 最后,本篇论文的撰写,是对笔者多年研究工作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对笔 者近年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 1 2 一 掬建逶会强帮速区瘟霹瓣漾锌合作弄整孚台 第二章构建课件合镶辩发平台的理论菝据 笔者在认真分析了传统课件开发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后,针对课件在开发和使 用过程中的新形势,对课件合作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探讨了“资源共享、 爨憨共享、澡褥共享、台终裂凝”麴强 孛合终开发模式熬爵嚣毪。 第一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信怠纯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倍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糍学生的信息索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l 】 获上述定义审可戳褥密教育售惠馥懿届煮谈谈:繁一,实褒教商现代纯离零 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教育现代化;第二,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 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成用;第三,教育系统的备个领域要广溅深入地应用 域我痿惠技术;第疆,售惠炎漂熬建设皮焱教褰薅患他避程孛处予核心遗蘧;第 五,教育信息纯怒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膜的动态过稷,其霹的是要最终形成信 息化教育。 二、信怠技拳菇瀑程整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双向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仅会引起学 科课程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内容、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的整体变革,而且同样也 瘦该雩| 起售惑技零在瘟矮屡麓、接寒层瑟骧及疆究层瓣瓣重瑟建构与发震。”【2 j “信息技术艇合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的居家护理
- 神经纤维瘤病病例汇报
- 公司法课件小结
- 辐射监测系统规程解读
- 科研调研工作汇报
- 2025重型设备购买协议书
-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琵琶行并序》课件
- 房屋租赁合同印花税5篇
- 知识题库-驾校岗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听说 章节测试答案
- 智能装备产业行动计划
- 新生儿湿疹护理与防治要点
- 先心病常见病介入封堵治疗讲课件
-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管理制度
- 高效农贸市场管理与运营合作协议
- 诸暨市家政服务员(母婴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文件
- CJ/T 81-2015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机
- T/SHPTA 082-2024光伏组件封装用共挤EPE胶膜
- 企业合规经营及纳税证明书(5篇)
- 深圳入户委托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