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 毕业) 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我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并且是自己撰写的。尽我所知,除了文中作 了标注和致谢中已答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与我一同对本研究做出贡献的同志,都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了谢意,如被查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 的责任。 学位( 毕业) 论文作者亲笔签名:同期: 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福建农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毕业) 论文的规 定,即学校有权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借阅和查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和部分内容,可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 保密,在年后解密可适用授权书。 口 不保密,本文属于不保密。 口 学位( 毕业) 论文作者亲笔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亲笔签名:避娩纱飙j _ h “ 红腹柄天牛综合防治研究 一生物学、生态学的研究 研究生王晓艳 导师陈顺立教授( 博导) 黄金聪高工 摘要 红腹柄天牛( a p h r o d i s i u m f a l d e r m a n n i ir u f i v e n t r i sg r e s s i t t ) 属丁鞘翅目、多食亚目、 叶甲总科、天牛科、天牛亚科、柄天牛属。分布福建、广西、四川。主要寄主有罗浮栲、 甜槠、阿丁枫等阔叶树。该虫主要是蛀入树干或在韧皮部来回蛀害,造成水分和营养物 质的输送中断,最后导致整株树枯死。目前,国内外有关红腹柄天牛的研究报道仅有蒋 书楠等( 1 9 8 5 ) 在中国经济昆虫志第3 5 册鞘翅目天牛科( 三) 中,对该虫的成虫的形 态特征作了描述,并报道其分布于福建、广西、四川。有关该虫的寄主植物、幼期形态、 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均未见有报道。本研究主要对红腹柄天牛的 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及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掌握其发生发展规 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筛选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 对害虫进行综合防治;初步研究了树皮特征及总糖、可溶性糖含量与其危害的关系。 l _ 红腹柄天牛生物学特性 红腹柄天牛在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2 年发生l 代,当年以幼虫、次年以成虫在被 害木虫道内越冬。卵呈长圆形,长径约4 8 0 u ,雌成虫产卵的始盛期在5 月上旬至中旬, 盛期为5 月下旬到6 月上旬6 月中旬是产卵末期。卵期7 1 7 d 。幼虫共8 龄,历期约 4 8 1 d 。雄蛹体长3 2 3 6 m m ,雌蛹体长4 1 5 2 m m 。触角、翅、足不贴附蛹体,腹节能活动。 成虫出孔后即可交配,交配为重叠式,雌虫在下雄虫在上,交配时雌虫静伏不动或作缓 慢爬行,遇惊时则迅速分开躲避,持续时间5 l o m i n ,交尾时间长的可达3 0m i n ,相 隔8 m i n 后可进行二次交尾,雌雄成虫具多次交尾习性。一般于1l 1 7 时交配较频繁, 少数夜间交配。1 头雌虫最大产卵量6 9 粒,最少为2 0 粒,在1 株树上产卵量4 4 6 粒 不等。雌雄性比约为1 :1 。 2 红腹柄天牛的空问格局和垂直分布研究 运用m + = + bi 线性回归计算,求得n = o 2 8 8 1 0 ,1 3 = 1 3 8 6 8 1 ,这说明红腹柄天 牛幼虫种群空间格局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基本成分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型徐汝梅 ( 1 9 8 4 ) 的_ 被进型( m + = q7 + b i x + y7 x 2 ) 中,a ,_ 2 2 3 2 3 0 ,0 名1 9 9 4 7 1 ,表明幼虫 王晓艳红腹柄天牛综合防治的研究 呈聚集分布兰星平模型得a = o 0 3 4 6 0 ,b = 2 9 3 6 8 1 ,表明红腹柄天牛幼虫呈聚集分 布以上4 个模型的相关系数伪在0 9 7 以上,表明4 个模型都是有效的,分别从不同角 度说明红腹柄天牛幼虫在罗浮栲阔叶林里呈高度聚集分布通过零频率法求得07 b , p o 0 ,1 3 = 1 3 8 6 8 1 ; m :d + l y x + f x 2 , o , = 2 2 3 2 3 0 ,b 匕1 9 9 4 7 1 ;c = o 0 3 46 x + 2 9 3 68 , l = 1 0 3 4 6 s 2 十2 9 2 77 t h a t s h o wt h es p a c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o i n c i d e sw i t ha g g r e g a t i o nd i s t r i b u t i o n 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so f f o u rm o d e la r ev e r yh i g h i ts h o w st h a tt h ef o u rr e g r e s s i o nm o d e la r ev a l i d a t e i t s h o w st h a tt h es p a c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o i n c i d e sw i t ha g g r e g a t i o nd i s t r i b u t i o nf r o md i f f e r e n tp o i n t o f v i e w i ti sc a l c u l a t e dt h a tf f 1 3 、,p o p 0 0b yt h ez e r of r e q u e n c ym e t h o dt h a ts h o w st h e s p a c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o i n c i d e sw i t ha g g r e g a t i o nd i s t r i b u t i o n t h es p e c i e sg r o u pt y p ei s z e r o f r e q u e n c yd e p e n d e n t t h ep e r p e n d i c u l a r i t yd i s t r i b u t eo f t h el a r v a es h o w st h a tad e n s i t yo f i n s e c t sa n dt h eh e i g h to f t h et r e ei so b v i o u s a n dw ec a nm e a s u r et oc a l c u l a t ead e n s i t yo f t h e w h o l ei n s e c to f s t u bt r e ea c c o r d i n gt oad e n s i t yo f i n s e c to f t h et r e et r u n k3 mt h e f o l l o w i n g u s eap r e v e n t i o na n dc u r eo f m e d i c i n es h o u l dt h em e d i u ml o w e rp a no f t h ep o i n t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c u r et r e et r u n k ,s a v et h ep r e v e n t i o na n dc u r ee x p e n s e s ,r a i s et h e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c u r er e s u l t 3 t h ei n t e g r a t e dc o n t r o lo f a p h r o d i s i u m f a l d e r m a n n i ir u f i v e n t r i sg r e s s i t t t h et e m p e r a t u r eo f a r t i f i c i a lc u l t i v a t i n gt h es c l e r o d e r m ag u a n ii s2 5 - 2 8 ,t h er e l a t i v e h u m i d i t yi s6 0 8 0 t h et e m p e r a t u r e , d e g r e eo f h u m i d i t yh i # o rl o wa r ea l ln o ts u i t a b l ef o r t h es c l e r o d e r m ag u a n i t h ep r o p o r t i o no f t h el a r v a ea n dt h es c l e r o d e r m ag u a n ii sd i f f e r e n t b e c a u s eo f s i z eo f t h eh o s t g e n e r a lo n et h el a r v a en e e dt h r e et h es c l e r o d e r m ag u a n i ,i f t h e h o s tb i g g e rw ec a l la d dt h en u m b e ro f t h es c l e r o d e r m ag u a n i t h e i n f e s t a t i o n i n d o o r e x p e r i m e n t o nc o n t r o lo f m o n o c h m n u s h o p es h o w s t h a t t h e l a r v a ec a nb ei n f e s t e d t h ei n d o o re x p e r i m e n t ss h o w st h a tt h ep o i s o nt h e1 a b e ln l lt h eb o r e m e t h o di sm o r ee f f e c f i v et h a ni n j e c tm e t h o d ,b u tm i xw i t ht h ei n s e c t i c i d ea n dc o m p a r et h e o n et ot r ya ne f f i c i e n c yh i g h ,c r e a t i o nf o rr e d u c i n gt h ep e s td r u g - r e s i s t a n t ,t h ee x a l t a t i o n d e s t r o y si n s e c t st h er e s u l t , s u g g e s t i o nu s a g ea d m i x t u r et h ei n s e c t i c i d ep o i s o nt h el a b e lf i l l st h e 4 福建农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b o r e w ec a l lu s et h en o x i o u ss t i c ko ft h ed i d i w e ia d dt h es h a m i e j v z h i ,d e s t r o y i n gi n s e c t s t h er e s u l tt oa m o u n tt o8 6 6 7 a l s ow i l ln o tp r o d u c et h em e d i c i n et oh a r mt ot h ew o o d ,c a n e x p a n d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i nt h ep r o d u c t i o n t h ep r o p e rp e r i o di su s e db e f o r et h ea d u l t e c l o s i o n t h em e t h o do fn o t ef r o mt h ef l o wt y p et r e et r u n kc a nk i l lt h el a r g el a r v a ei n s i d et h e t r u n k ,a n dt h er e s u l tb e t w e e nt h ed i f f e r e n tm e d i c i n ec o n t a i nc e r t a i nd i f f e r e n c e t h ee f f e c t i o n o ft h ey a n g h n a l e g u oi sb e s t ,8 1 6 7 t h es h a m e 目v z h ii s5 7 6 9 ,t h ej i a a n i ni s 5 4 1 7 4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a p h r o d i s i u m f a 掰e , * , n a n n # r u f i v e n t r i sg r e s s i t ta n dt h eh o s tb r o o d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 i na d d i t i o nt or o u g hd e g r e eo f b a r kh a v i n g s o m e t h i n gt od ow i t h t h ea d l u tp r o d u c ee g gf a s t e n ,t h ec o n t e n to fi t sc o n t e n tw i t hr a t eo fw a t e r ,b a s i cc a p a c i t yh e a v y t h ed i s s o l u b i l i t ys u g a r , t o t a ls u g a r , a l ld i dn o tr e l a t et ow i t ht h el a v a e k e y w o r d s :a p h r o d i s i u m f a l d e r m a n n i ir u f i v e n t r i sg r e s s i t t , b i o l o g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p a c e s t r u c t u r ea n df o r m , i n t e g r a t e dc o n t r o l t o p i cw o r d s :b i o l o g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n t e g r a t e dc o n t r o l , b i o l o g i c a lc o n t r o l ,c h e m i c a l c o n t r o l ,p h y s i c a lc o n t r o l 5 王晓艳红腹柄天牛综合防治的研究 日u 茜 红腹柄大牛( a p h r o d i s i u mf a l d e r m a n n i ir u f i v e n t r i sg r e s s i t t ) 属于鞘翅目 c o l e o p t e r a 、多食亚目p o l y p h a g a 、叶甲总科c h r y s o m e l o i d e a 、天牛科c e r a m b y c i d a e 、 天牛亚科c e r a m b y c i n a e 、柄天牛属a p h r o d i s i u mt h o m s o n 。分布福建、广西、四川。主 要寄主有罗浮栲c a s t a n o p s i s ,日打j 、甜槠ce r y e i 、阿t 枫a l t i n g i ac h i n e n s i s 及术 荷s c h i m as u p e z - b a 等阔叶树。该虫主要是蛀入树干或在韧皮部来回蛀害,造成水分和 营养物质的输送中断,最后导致整株树死亡。目前,国内外有关红腹柄天牛的研究报道 仅有蒋书楠等( 1 9 8 5 ) 在中国经济昆虫志第3 5 册鞘翅目天牛科( 三) 中,对该虫成虫 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报道了其分布于福建、广西、四川。有关该虫的寄主植物、幼期 形态、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措施等,均未见有报道。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德化县境内的上涌、赤水、大铭、雷锋、南 埕、桂阳六乡镇交界处,距离德化县城4 0 公里,东经1 1 8 。0 5 2 2 ”1 1 8 。2 0 1 5 ”,北纬2 5 。3 8 0 7 ”2 5 。4 3 4 0 ”,包括戴云山脉主峰大戴云和九仙山。戴云山 脉是福建省境内的两大山脉之一,地处闽中,其中主峰大戴云海拔1 8 5 6 m ,是闽中的最 高峰,素有“闽中屋脊”之称。位于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戴云山土峰向四周倾斜, 旱层状逐级下降,相对高差1 2 0 6 m ,较为悬殊。区内地势偏高,地形复杂,属于中、低 山地貌,区内山脉连绵,呈北东一南西走向,河谷剧烈下降,。戴云山脉对于福建的气候、 植被、工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由于戴云山脉的影响,这里成为中国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域东部湿润亚区域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地带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亚地带在 福建中部的分界线。戴云山位于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带,体现出中砸热带与南亚 热带气候、土壤、植被、动物、植物等的过渡特征,为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凉适 中,四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小气候突出。根据九仙山气象台资料记录,保护区年 平均气温1 5 6 1 9 5 c ,极端高温3 6 6 ,极端低温一1 6 8 c ,年平均日照时数1 8 7 5 4 h , 无霜期2 6 0 d ,年平均降水量1 7 0 0 2 0 0 0 m ,年均相对湿度在8 0 以上,年平均雾日达 2 2 0 d ,最高年份达2 6 0 d 。本研究实验地在上涌镇西溪村,林地土壤较厚,腐殖层厚约 2 0 c m ,地表枯枝落叶层厚约5 2 0c m ,表土质为壤土,土壤呈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较 高,含水量适宜,质地疏松,理化性质较好。林分为阔叶混交林,主要有壳斗科树种, 林下灌木丰富,树龄参差不一,以3 5 年生的树木为主,属于中老龄林带。 红腹柄天牛在德化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内部分林分发生,为了控制其蔓延扩散和危 害。笔者于2 0 0 3 年开始进行红腹柄天牛的生物学、生态学及综合防治的研究工作。 6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国内有关天牛科昆虫的研究报道较多尤其是松墨天牛、青杨天牛、黄斑星天牛等 主要林木蛀干害虫的研究较系统深入,现就将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昆虫一松墨天牛和 杨树主要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述。o “1 对松墨天牛生活史的研究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山东烟台地区一年l 代( 江永 俊,1 9 8 8 i 赵锦年等,1 9 8 9 :安榆林,1 9 9 2 ;烟台地区森林病虫普查办公室,1 9 8 2 ) , 在广东一年2 - 3 代,以2 代为主,在南部山区一年发生3 代,在粤北偏北地区一年l 代 ( 宋世渊等,1 9 9 1 ) 。以幼虫在蛀道中越冬。松墨天牛幼虫在杭卅i 为8 龄( 李广武等, 1 9 8 6 ) ,在广东卫4 龄( 宋世渊等,1 9 9 1 ) ,在江苏南京地区为5 龄,以4 5 龄幼虫在蛀 道内越冬( 严敖金,1 9 8 9 )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1 9 9 2 ,说明光肩星天牛分布于辽 宁、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宁夏等2 4 省,该虫一年发生一代或者两年发生一代, 卵、卵壳内发育完全的幼虫、幼虫、蛹均能越冬。黄竟芳等,1 9 9 2 ,陕西。中国光肩 星天牛研究新进展叙述的寄主植物主要有杨属,柳属,榆属,槭属。1 9 9 9 年骆有庆等 在植物检疫上发表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现状;张执中主编的森林 昆虫学,1 9 9 7 :1 9 9 8 年托娅等在内蒙古林业科技发表光肩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及 预测预报的研究初探;2 0 0 0 年杨志敏等在森林病虫通讯的光肩星天牛世代分化 及有效积渝的研究等文章都详细描述了光肩星天牛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光肩星天牛的 土要生物学特性为:七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初龄幼虫取食刻槽边缘腐烂变质部分, 并从产卵孔向外排出虫粪及木屑。二龄幼虫开始横向取食树干边材部分,三龄开始蛀入 小质部,并向上方蛀道。常由蛀孔排出虫粪、木屑及树液等。坑道不规则,呈s 型或者 l 型,长约6 2 1 1 6 c m ,每坑只有一条幼虫,两年一代的幼虫于1 0 一1 1 月越冬。在9 1 0 月产下的卵一直到第二年才孵化,有的幼虫孵化后在卵壳内越冬。老熟幼虫进入预蛹前 期,大量补充能量,虫体肥火而坚硬,当进入预蛹期,虫体柔软皱褶,不吃不动,约1 0 d 左右,完全蜕皮化蛹。蛹为离蛹,雌虫平均蛹期2 2 5 d ,雄虫平均蛹期1 4 3 d 。成虫羽 化后在蛹室停留7 d 左右,咬8 - 1 6 m m 的圆形羽化孔爬出,羽化孔在侵入孔上方。成虫一 般于5 月开始出现,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和8 月上旬为羽化盛期。雌、雄虫一生可多次 交尾,一对成虫可以重复交尾。卵,乳白色,长椭圆形,长5 5 - 7 m m ,两端略弯曲;将 孵化时变为黄色。卵经1 2 d 左右孵化,卵期为1 3 1 4 d 。 张世渊等( 1 9 9 9 ) 研究发现,松墨天牛蛹室通气性对幼虫的化蛹有显著的影响,4 月f 旬至7 月中旬,蛹的发育历期随气温的身高而缩短,蛹的发育起始温度1 1 0 8 + 0 7 2 ,有效积温为1 6 7 + 1 0 6 8 日度。对松墨天牛成虫产卵、补充营养的研究由徐福元等 ( 1 9 9 4 ) 、柴希民等( 1 9 9 7 、2 0 0 1 ) 、张世渊等( 2 0 0 0 ) 。张世渊连续2 年对松墨天牛成 7 王晓艳 红腹柄天牛综合防治的研究 虫进行饲养试验,发现松墨天牛取食量白初始取食至性成熟逐日增加,至产卵期达到最 人取食量,并保持在这一水平上下波动。五月底才明显主要取食当年生枝。柴希民等认 为松墨天牛成虫有卵刻槽6 月底比例高,刻槽主要分布于树干中部或中部偏上,树皮厚 度0 2 - 0 4 c m 内卵粒数量多。主要取食一年生的树枝。成虫羽化后2 0 d 以内取食量最大。 松墨天牛种群的自然扩散能力不强,一般一代成虫向外扩散年5 0 m 左右的占种群数量的 4 1 2 一6 0 7 ,l o o m 左右的占1 8 8 - 3 2 6 ,1 5 0 m 左右的占3 5 6 7 ,表明松墨天牛的 扩散能力不强。安徽省在彻底清理病死树的林分,设置病木段为“中心侵染源”,研究 扩散规律。准确地预测羽化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对于确定最适的防治时机有重要意义。 羽化高峰期的迟早主要取决于春季积温的高低,春季积温高成虫羽化高峰期出现的早, 反之就迟( 徐福元等,1 9 9 4 ) 。杨志敏等在山东荷泽研究了光肩星天牛的世代分化现象, 测定了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9 0 左右的 个体为一年一代,1 0 左右个体因卵孵化较迟,翌年有效积温仍术满足发育需要而形成 两年一代。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及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 1 9 4 - l - 0 9 、1 5 2 1 8 7 和1 3 4 4 - 0 3 0 ,有效积温分别为1 9 8 1 1 5 1 7 日度、1 2 3 1 8 9 4 - 9 9 9 5 日度和1 2 6 4 2 4 - 1 8 8 2 8 日度。 营林措施方面蒋丽雅等( 1 9 9 5 ) 、米燕学( 1 9 9 6 ) 、章今方凳( 1 9 9 6 ) 在深入研究 寄主植物抗性的基础上,认为选择抗性树种营造混交林是一项治本的措施;余海滨等 ( 1 9 9 3 ) 认为在疫区的外围开辟无寄主植物的隔离带,其宽度超过松墨天牛的最人b 行 距离,可防止病害的自然扩散。吾中良等( 2 0 0 0 ) 认为进行临底清理、开隔离带、林分 改造等营林措施对降低松墨天牛的危害有明显的作用。林地清理虫口密度减退率达 9 1 0 ,隔离带可有效阻止松墨天牛的自然扩散,局部改造林分,林分被害率减少5 5 7 。 长期以来,人们针对光肩星天牛的危害开展了较大规模防治研究,包括人工物理防 治、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选用抗性树种等。人工物理方法包括人工捕杀成虫,人 工锤击刻槽内卵粒,用小刀切除刻槽及卵粒,伐除个别被害植株或者枝干等。 化学药剂防治方面一种是以杀死天牛个体的措施,包括利片j 农药注虫孔,堵虫孔或 者插虫孔,如用8 0 的敌敌畏乳油、5 0 杀螟松乳油、4 0 氧化乐果等有机磷农药4 0 倍稀释液,2 5 溴氰菊酯乳油4 0 0 倍稀释液注射虫孔;以及利用上述药液沾棉球或用 磷化铝( 每孔0 1 9 ) 堵虫孔:用磷化锌毒签插虫孔,防治进入木质部的大龄幼虫。此类 方法的优点是杀虫效果好,但缺点对于较高部位的天牛无能为力。另一种是针对危害林 地整体的杀灭措施。,在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陈纪文等( 1 9 9 8 ) 用1 6 虫线清,戴建昌等 8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9 9 8 ) 用复合化学农药喷雾防治,效果显著。来验血( 2 0 0 1 ) 用“毒枝一环”、“饵术一 环”双环架防治效果显著,不仅可以诱杀补充营养的松墨天牛,而且使部分在补充营养 时未能被毒死的天牛在刻槽和产卵时被毒死。在新药剂方面,葛明宏( 1 9 9 3 ) 、周连山 ( 1 9 9 6 ) 用m p p 乳剂在林间喷雾和m p p 处理病死木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崩金和等( 1 9 9 3 ) 用2 5 灭幼脲胶悬剂1 0 0 0 1 5 0 0 0 倍液在松墨天牛羽化盛期前后防治两次,当年松树枯死 最f 降2 0 5 。王翠莲等( 2 0 0 0 ) 应用1 8 灭幼脲3 号微胶囊与其他农药微胶囊混合, 在松墨天牛成虫羽化高峰之前,按8 :2 的比例混合,稀释1 0 0 0 倍,林间喷雾防治套笼 中松墨天牛成虫效果明显,持效期大多数在2 0 d 以上,最长的可达3 0 多天,而且效果 稳定,多数天牛在一星期左右致死。其中以灭幼脲3 号加高杀4 号微胶囊( 杂环类) 防 治效果最佳,无论当时还是3 0 d 持续均达1 0 0 。来燕学等( 2 0 0 0 ) 针对天牛类成虫个体 人、耐药性强、羽化期持续长的特点研制出触破式微胶囊( 绿色雷威) ,在林间采用 9 0 0 m l hm i 超低量林冠喷雾方式,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使松材线虫病的松树枯死率比 对照林地平均下降3 8 8 。张君达等通过对不同龄期的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试验比较, 利用初孵幼虫主要在皮层危害,抵抗力薄弱的特点,使用5 0 倍2 0 灭蛀磷乳油、l o o 倍灭蛀磷、2 0 0 倍灭蛀磷,2 0 0 倍胺硫磷乳油、2 0 0 倍4 0 久效磷乳油、2 0 0 倍4 0 菊 酯查湿性粉剂、2 0 0 倍4 0 氧化乐果,在光肩星天牛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盛期喷洒树干, 杀灭效果良好,5 种内吸剂之间无显著差异,支4 志芳等在幼虫初孵期喷洒稀释2 5 0 4 0 0 倍的4 0 氧化乐果乳油,或喷洒稀释1 0 0 倍的2 0 灭蛀磷乳油,取得良好效果。 由于树干喷洒防治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众多的研究者探讨利用内吸性杀虫剂注干防 治的方法。赵学仁等对杀虫新剂型蛀虫灵i i 、蛀虫灵进行深入的防效试验。结果表 明:这两种杀虫新剂型农药,防治光肩星天牛杀虫效果均达8 0 以上。刘荣光等利用内 吸剂以注孔法防治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幼虫,试验发现不同施药量杀虫效果与树 体直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树径l o c r n 以下最佳的药量比是l ( m 1 ) :3 ( c m ) 树径大丁l o c m 时,需按材积比加大药剂量,即胸径每大2 c m 则药量约加大4 0 。张树怀等的试验结果 表明:以长效内吸注干乳油效果最好,具有传导快,杀虫效果好,残效期长( 3 8 天) 的 特点。长效内吸注干乳油防治成虫死亡率达9 2 9 一9 4 7 ,幼虫卜2 龄死亡率达8 9 8 。防治卜2 龄幼虫注干防效比涂干防效高1 8 6 。陶波尔等提出了用高效农药对聚集 丁寄主皮下、外边材部的新繁殖代天牛幼龄虫( 1 - 3 龄) 实旌连续两年干基打孔注药化 防,可基本消灭受害林地新、老各代天牛种群的防治方法。经生产性防治试验,防治区 校正死亡率为9 5 8 3 ,虫口退减率为9 8 1 0 。朱美云等选用4 0 氧化乐果乳油加6 0 甲胺磷乳油再加增效荆注干防治卜4 龄幼虫及成虫效果良好,杀虫率可分别达8 9 和 9 王晓艳 红腹柄天牛综合防治的研究 6 3 。许志春等研究证明2 0 康福多浓可溶剂具有很强的内吸输导作用,采用树干打孔 注约法防治杨树天牛成虫,具有高效、长效的特点。施药3 个月后用鲜枝叶饲养天牛成 虫,死亡率仍达7 0 8 0 。张怡等利用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 表明:在同种剂量下,同种药剂以一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丁两次注药的防治效果。 以氧化乐果乳油注干液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并得出其防效与单位胸断 面积注药量呈对树关系,回归方程为:p = 1 0 4 6 5 + 0 3 9 5 2i nx 施药剂量0 5 m l c m 2 0 7 m l c m 2 为佳。许志春等用0 5 b l i 和0 2 5 b l 4 涂干剂处理柳树,施药3 0 d 后使 天牛成虫接触5 s ,2 4 h 死亡率分别为8 0 一9 3 2 ,施药后3 3 d 平均每株树杀死天牛分别 为3 0 3 和3 9 8 头,而同期对照组仅为0 6 头,用0 5 b l 6 和0 2 5 b l 8 涂干处理杨树, 施药5 2 d 后使天牛成虫在毒环上爬行一次,2 4 h 后防治效果均达1 0 0 。张灿峰等用触 破式微胶囊防治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该剂型不仅对天牛击倒快、药效高,而且具 有持效期长的优点。其杀虫机理是:当天牛踩触时,胶囊立即破裂,释放出高效原药即 粘附于足附节,通过节间膜渗入体内而达到杀虫目的。未被踩触的微胶囊则可保存4 0 d 左右。该剂喷施于杨树树干上3 8 d 后,对两种体内出孔成虫的药效仍达到9 0 1 0 0 。试验结果表明,杨志敏等试验证明喷施微胶囊3 0 m i n 后,即可见到成虫坠地,表明 对成虫有击倒快,药效高的特点。2 0 d 时,仍可见刚死亡虫体证明该药剂的药效在2 0 d 内可保持较高,4 0 d 内仍有药效,但已有衰减。插棒旋药对幼虫有更高效果,其死亡率 达到了9 8 以上。幼虫的死亡原因一是在其取食边材或排粪时,用口器将插棒向外推出 时造成胃毒死亡:二是身体接触到微胶囊时,并触破中毒。 高瑞桐等利用锐劲特和氯菊酯两种农药毒杀光肩天牛成虫,分别用2 0 1 0 和 1 1 0 4 1 0 时,致死效果都能达到1 0 0 :锐劲特的浓度3 0 1 0 时,对桑天牛的致死效 果为1 0 0 。锐劲特施药1 8 4 8 d 时仍能使光肩星天牛成虫死亡1 0 2 5 ,氯菊酯施 药1 8 3 2 d ,能使天牛成虫死亡1 5 2 5 。 以上措施对于光肩星天牛危害较严重的林地比较适用,可集中杀死害虫但对于危 害较轻的林地有“小题大做”之欠缺。而且,化学防治在短期内有效,一旦停止防治, 天牛则可以卷土重来,起不到跃时期控制天牛的作用。 生物防治方面,张连芹( 1 9 9 1 ,1 9 9 3 ) 、陈沐荣( 1 9 9 6 ) 应用管氏肿腿蜂s c l e r o d e r m a g u a n i ,在广东每公顷释放2 8 1 4 2 头肿腿蜂,当代防效达4 0 - 5 0 ,3 - 4 个月持续防效达 6 9 6 一8 5 3 。王问学( 1 9 8 8 ) 用斑头陡盾茧蜂o n t s i r a p a l l i a t e s ( c a m e r o n ) 对松墨天 牛室内寄生率达9 4 1 ,被寄生的大多数为卜2 龄的幼虫,少数在蛀入木质部的入口出 1 0 被寄生,林间放蜂寄生率为2 3 6 7 。陈桃源等( 1 9 9 2 ) 在安徽应用白僵菌b e a v c r i a b a s s i a n a 粘膏防治松墨天牛的试验。林间防效在8 0 以上。丁珊、孙继美等( 1 9 9 7 ) 筛 选出对松墨天牛有强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室内致病力测定,感染率达1 0 0 ,林 间用撒菌粉法与注射均液法进行防治对松墨天牛有致死效果,撒菌粉法稍好于注射菌液 法。中村充博( 1 9 9 3 年,苏国清2 0 0 0 年译) 认为红颈啄木鸟( p i c u sr a b i e r i ) 具有 捕食材内松墨天牛,对立木枯枝中松墨天牛幼虫的捕食率达6 0 一8 0 ,对树皮下幼虫的 捕食率达6 3 ,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提出招引与增殖的方法。王素英利用肿腿蜂 和肿腿蜂带菌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室内试验,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3 龄幼虫寄生率为 1 0 0 ;对4 龄幼虫2 5 对5 龄幼虫无寄生效果;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和肿腿蜂带粉 拟青霉对4 - 5 龄幼虫寄生死亡率为8 7 5 和9 0 6 3 ,用肿腿蜂可进行林间放蜂试验, 以2 次年,每次l o o 头株,可防治3 龄以内皮下幼虫,防治效果为8 6 0 2 。林间释 放肿腿蜂带( 球孢白僵菌z 2 8 + 粉拟青霉z 2 6 ) 混合菌,以2 次年,每次1 0 0 头株,防 治效果最佳为9 1 3 4 ,可防治皮下和术质部幼虫。肿腿蜂带粉拟青霉z 2 6 ,2 次年, 每次1 0 0 头株,防治效果为8 5 6 ,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z 2 8 ,1 次年,每次2 0 0 头 株,防治效果为7 2 4 4 。程惠珍等研究发现管氏肿腿蜂( s c l e r o d e r m ag m a n i x i a oe t w u ) 是一些钻蛀性害虫特别是天牛科昆虫的幼虫和蛹的外寄生天敌,钻蛀能力强,寄生 范围广,对咖啡虎天牛、菊天牛、光肩星天牛等在林间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有稳定 控制天牛危害的作用。朱元龙等1 9 9 6 - 1 9 9 8 年在陇西县的野外多点调查,表明黑枕绿啄 术呜、大斑啄木鸟均为黄斑星天牛的优势天敌鸟类,有效控制面积为3 1 3 3 h m 2 ,捕食率达 5 4 - 6 0 ,3 年间虫口密度由1 5 5 头株降至3 2 头株,其中嗜食类杨树寄主的虫口 密度由2 6 6 头株降至5 1 头株;非嗜食类杨树寄主的虫口密度由6 5 头株降至1 7 头株;共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 5 3 7 万元,基本实现“有虫不成灾”的良好控制效果。 同时,也客观反应出啄木鸟防治能力有限,防治效果相对缓慢的局限性。 以上生物防治措施对于控制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有着一定的作用,但受各种条件的 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王晓艳红腹柄天牛综合防治的研究 一、红腹柄天牛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 1 虫源的准备 2 0 0 3 年3 月至2 0 0 5 年3 月在德化县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收集红腹柄天牛虫孔密度大 的阔叶树伐倒木,锯l o o c m 长的木段,沿木质部边缘顺着纹理劈开,避免造成幼虫的损 伤,编号饲养观察,观察后,把木段按照纹理合起来,为保持湿度,在术段内夹一些浸 水的棉花。其余木段放置在封闭的室内,保持室内的空气湿度达8 5 以上,用于观察成 虫的羽化情况。 2 0 0 3 年6 月份开始在德化县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定期收集野外的幼虫,测量幼虫的头 壳宽度和体长,结合室内与室外饲养,观察红腹柄天牛幼虫的蛀入情况和存活情况。 1 2 卵、幼虫、蛹的观察 观察红腹柄天牛的生活史,记录各虫态发生的起始期,盛期与终期。记录卵的孵化 情况,初孵幼虫的习性,各龄幼虫脱皮前的特点、幼虫取食特点、食最,测量各龄幼虫 的头宽,体长,老熟幼虫化蛹习性。 1 3 成虫羽化历期的观察 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西溪村的带虫被害林木为观察材料,置于室内的大颦和小型养 虫笼内,片j 红漆在蛀入孔处做标记,逐日观察,记录羽化逸出的雌虫数和雄虫数,及羽 化孔大小的比较,同时记录成虫从羽化至羽化出孔的历时,以及成虫羽化始期、羽化高 峰期,羽化的历期以及雌雄性比。 1 4 成虫补充营养及取食危害情况 1 4 1 人养虫笼内成虫补充营养的选择性试验 在养虫笼内放置从林间采回的罗浮栲,甜槠,阿丁枫等几种树种,观察天牛取食情 况。 1 4 2 小养虫笼内成虫单独取食量的测定试验 针对在大养虫笼内补充营养选择性试验的结果,对几种主要危害的树种进行取食量 的测定。 1 5 成虫交尾行为观察 将新采回的罗浮栲、甜槠、阿丁枫树枝插在烧杯的水培液中,并与木段置于养虫笼 内,雌雄成虫性比按1 :l 接入,供试成虫编号,每日隔l o m i n 观察其交尾行为,抱合 交尾过程和是否重复多次交尾,并记录交尾历时,交尾次数。 1 6 成虫寿命观察统计 】2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大养虫内放置阔叶树罗浮栲、甜槠、阿j 枫的树枝和木段供成虫取食补充营养和 交尾产卵,每3 d 更换新枝,供试成虫编号,每日定期观察养虫笼内是否有成虫死亡, 统计每只成虫的寿命和平均寿命。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布与寄主 红腹柄天牛( a p h r o d i s i u mf a l d e r m a n n i ir u f i v e n t r i sg r e s s i t t ) 是福建省近几 年新发现危害罗浮栲等阔叶树的一种新害虫己知分布于福建( 德化) 、广西、四川主 要寄主有罗浮栲、甜槠、阿丁枫及木荷等阔叶树红腹柄天牛主要危害阔叶树的衰弱木、 枯死木、濒死木,特别是危害近熟的阔叶树林分该虫以幼虫在树干和大枝条的韧皮部、 木质部钻蛀取食,切断或破坏输导组织而影响水分、养分运输,轻者影响生长势,重者 整株枯死 红腹柄天牛的寄主树种如下: 罗浮摅c f a r b r ih a n c e 甜槠e r y e i ( c h a m p e xb e n t h ) t a t c h 阿j 枫a l t l n g i ac h i n e n s i s ( c h a m p ,o l i v e xh a n c e 细柄阿丁枫 a g r a c i l i p e s h e m s l 术荷 s c h i m as u p e r b ag a r d n e tc h a m p 福建青冈c y c l o b a a n o p s i sc h u n g i i m e t c 闽粤栲 cf i s s a ( c h a m p e xb e n t h ) 钩栲 ct i b e t a n a h a n c e 青冈g l a u c a t h u n b 南岭栲 f o r d i ih a n c e 杨梅m y r i c ar u b r a ( l o u t ) s i e b e t z u c c 米槠c a s t a n o p s i ac a r l e s i i ( h e m s l ) h a y a t a 丝栗栲f a r g e s i i f r a n c h 多穗石栎l p o y s t a c h y u s ( w a l l e xd c ) r e h d 猴欢喜 s l o a n c as i n e n s i s ( h a n c e ) h e m s l 冬青( 未鉴定到种) a q u i f o l i a c e a es p 红腹柄天牛主要危害壳斗科( f a g a c e a e ) 植物,尤其是木质比较疏松的栲类植物: 其次是枫香科( l i q u i d a m b a r a c e a e ) 植物。而且仅危害阔叶树种,没有发现危害针叶树 种。 2 2 形态特征 王 谨艳 红腹柄天牛综台舫治的研究 成虫 体型大,略扁而长,色彩美丽富光泽。雄虫体长3 2 0 6 3 6 1 8 m ,平均3 4 m : 雌虫体长4 1 1 6 5 2 0 8 m ,平均4 6 咖。头部金蓝色;额密被褐色细毛,下缘及唇基金绿 色;上颚外侧、f 颚、下唇须带绿色末端近墨色;上唇棕色;复眼黑色;触角基部棕 色,柄节至第五节金蓝色带紫色闪光,第六节以后渐呈暗黑色。前胸背板大部琥珀色, 具釉瓷光泽仅前后缘及其背方呈金蓝色,中部与黄色部分交界处带金紫光泽。鞘翅除 中缝及外侧缘黄褐色外,翅面具金蓝色和金绿光泽,中央纵贯一条蓝黑色纵条,向翅端 渐狭,至端部五分之一处渐消失。头部胸面金蓝色;胸腹面大部金蓝色,密被金黄色绒 毛,两侧较厚密;前胸腹板凸片棕色;中胸腹板凸片中央棕色;腹部腹面黄棕色,密被 金黄色丝光绒毛;足基节棕褐色,腿节金蓝色,胫节近黑色带紫光泽,跗节黄褐色,后 足跗节色最淡,前足的较深暗。 头部额中沟明显,前缘有深横沟;后唇基向前翘起,表面光滑具细刻点,上颚外侧 具细纵脊:颊、头顶、后头均具细刻点;触角较体略短,第一至五节下侧有稀疏细毛, 柄节长约为第三节的2 3 。顶端外角有齿状突起,第四节略短于第三节,第五节以后各 节渐扁,外端角稍突出,各节两侧有纵沟,末节细圆。前胸背板横宽,表面有疏散黄毛, 前缘毛很密。背方有5 个疣突,前列2 个,后列3 个,两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基础课-拓展模块-教科版(2021)-(英语)-52
- 2025成都市房地产交易代理服务版合同
- 2025二手房屋买卖定金合同模板
- 随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年中国国际贸易中合同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
- 印刷厂员工调岗补贴管理规定
- 2025年签订合同的重点留意事项盘点
- 郴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化肥厂质检设备更新规章
- 化肥厂车间通风检查制度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福建省榕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矿山设备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数据安全合规审计服务市场爆发及等保测评机构并购价值评估
- 纤维转盘滤布滤池运行维护技术说明
- 2025至2030中国无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华电集团招聘面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手册
- 2025年机器人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三第一次月考总结主题班会课件
- 参考活动2 善待身边的人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七年级下册-苏少版
- 2025年度江苏省档案管理及资料员基础试题库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