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 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 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 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 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 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 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 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 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 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 (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 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8、(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 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9、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 称为(辐射)。 10、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 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 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 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 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1、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12、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13、(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 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14、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 (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6、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例如(油)吸热和散热 比水快;(金属片)吸热和散热比纸板快。 17、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 比水快。 18、同一种物质,(深色的)比浅色的吸热和散热(快)。 19、(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 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0、(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 的(水蒸气)变成的。 21、(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 发)。 22、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 结)。 23、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 关。 24、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 第三单元: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 发出声音。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 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 体)。 6、“伏罂而听” 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 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 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 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7、耳朵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 8、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 等构成,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9、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10、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耳蜗听神经大脑 1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 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 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2、(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13、(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 一。 14、保护自己听力的方法:(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 塞)、(控制物体发声)。 15、减少噪声的方法:(汽车上安消声器)、(公路两旁栽树)、(市 区设置禁鸣区)、(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等。 16、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17、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 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 18、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9、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 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松、长、粗)的 物体发出的声音较低,即(振动慢)声音低;。 第四单元: 1、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2、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3、(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 4、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 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5、(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6、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 饮食缺陷造成的(营养不良)。 7、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是:(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多种 食物搭配(4)每天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5)和适量的水。 8、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 (食物金字塔)告诉我们健康饮食的方法。 9、为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应包括:(粮食类)、 (蔬菜、水果类)、(鱼、虾、肉、蛋类)、(豆、奶类)、(油、 盐、糖)这五大类。其中,应该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应该吃得最 少的是(油、盐、糖)。 10、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给我们 (能量); 鱼、肉、蛋、豆、奶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营 养);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 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矿物 质)和(维生素),是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 11、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 12、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 (小肠)、(大肠)、(肛门)等。 13、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所以倒立吃东西,食物也会进 到胃里。 14、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 (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不用牙齿咬太硬的东西)等。 15、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 16、(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 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17、(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 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 18、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 19、食用色素是一种(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 的(外观)和(口味),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 康。 20、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有:(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多清 洗、多浸泡)、(少吃腌腊食品)、(多吃绿色食品)等。 21、(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 品。 22、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需要的营 养成分。 23、人体主要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4、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我们为了健康成长,食 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25、请你设计一份一天的食谱,当然要科学合理哟! 早餐:馒头和草莓酱、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1个、酱黄瓜。水果:夏 橙或白萝卜1个 中餐:荞麦大米饭、香菇菜心、糖醋带鱼、豆腐血旺丝瓜汤 晚餐:绿豆粥、白菜猪肉包子、虾皮冬瓜 早餐:苹果酱花卷、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1个、炒泡豇豆。水果:香 蕉(或黄瓜)1支。 中餐:二米饭(黑米、标米)、香菇黄花黑木耳肉片、红椒炒黄瓜、白萝 卜海带排骨汤 晚餐:豆浆稀饭、葱花煎饼、菜椒芹菜肉丝 第五单元: 1、(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2、铅笔上的4B、2B、HB、2H、4H标记是按(划痕颜色的深浅)排序 的。比如6B字迹最黑、6H写出的字最不明显。 3、(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4、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分, 这种方法叫做(多极二分法)。 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 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 或跑的)。 6、1750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 (属名)标志着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种名) 描述了该生物的(个体特征)。 7、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如物体 的轻重、软硬、厚薄、运动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 8、排序和分类都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没有形状,看不见,摸不着,空气有质量,要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 压缩空气有弹性。 2、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空气总是循环流动, 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3、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氧气,其他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还有少量 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人的生存需要空气,动植物都需要空气,森林能净化空气,空气是 生命之源,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污染净化器”等美 誉。汽车尾气是有毒的,焚烧垃圾也会产生大量黑烟和有害物质,污染 空气。 第二单元、冷和热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热水降温的规律是由快到慢。 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4、热的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 称为“传导”。 5、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 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6、不管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为“辐射”。 7、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 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8、1593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603年造出空气温度计。 9、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10、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 3、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 的环境污染之一。 4、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5、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 1、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需要的营 养成分。 2、人体主要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我们为了健康成长,食 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 1、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如物体 的轻重、软硬、厚薄、运动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 2、分类就是把具体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3、排序和分类都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4、按二分法分类。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分为二 直到不能再分,这种方法叫做多极二分法。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一 一、填空: 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 2、“孔明灯”是利用 的原理上天的。 3、热水变凉的规律是: 。 4、声音是由 产生的,声音的 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长 短、_等因素有关。 5、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_,能帮助燃烧 的是_,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 6、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方式叫 ,空气传 热重要是以_的方式进行的。 7、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_, 水烧开时的温度是_,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 8、水和沙子相比,_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二、判断: 1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 2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 3云雾雨露霜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 ) 4蜡加热以后会体积会膨胀。 ( ) 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 ) 6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 三、填图、看图、画图: 1、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6% 声波:( ) ( ) ( ) ( ) ( ) ( ) 大脑 2、从下面的气温记录表中可以看出什么?6% 一天中的气温 时间 789101112131415161718 温度 2 3 7 9 11121314109 4 2 一天中气温在( )较高,( )和( )时候气温较低。 3、空气有质量吗?怎样证明?请你画一个简单的图表示。10% 四、问题 1、在下面写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旅程”。 2、厨房里的锅、铲子大多是金属制造的,为什么都有一个木头的或者 塑料的把手呢?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如何证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4、你能把自己身边常见的动物分类吗?并简要说明你分类的依据。 四年级科学试题二 一、填空: 1、空气中主要由( )、( )、( )和( )等组成,其中( )约占空 气体积的78%。 2、鱼、蛋内含有丰富的供我们长身体的营养是( )。 3、体育老师根据年我们的身高来排队,这种活动是( )。 4、给铁条加热时,热会从( )的地方向( )的地方传递。 5、年月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二、实验回顾: 1、请你回忆一下研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然后回答: (1)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时你用到了哪些实验材料? (2)你观察到了哪些实验现象? (3)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冬天来了,天气变冷了,人们大多穿上了深颜色的衣服。 (1)冬天穿深色衣服有什么好处呢? (2)你能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证明你的理由吗?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3、设计实验研究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三、列举: 1、我们的消化器官。答: 2、在超市或商店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些什么?答: 3、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答: 四、请你判断: 请你说出耳朵的构造及声音在耳朵内的传播。如果在耳廓边加装水的 棒、木棒和空气棒,你认为用哪种听到的声音大些? 五、关注自己: 1、请你设计一份一天的食谱,当然要科学合理哟! 早餐: 午餐: 晚餐: 食谱设计好了,这份食谱会随试卷交给老师,有没有想到给自己留一 份? 如果你给自己留一份,请问你留下来准备干什么? 2、分类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多,相信你们也进行过分类活动,下面请 根据要求把现在教室里的人进行分类,说一说你的分类方法(标准)。 (1)把教室里的人分为二类可根据什么分? (2)分成三类可怎么分? (3)怎么分出你自己一个人?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25分) 1、空气是气体,具有 、 、 、 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热空气会 ,冷空气会 。 4、热气球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5、空气总是在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 。 6、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 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 。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 、 和少量的 、 等。 9、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0、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制作 。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有害物质,空气就被 了。 12、森林有 、 、 、 等美誉。 二、判断题。(30分)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 2、空气很轻,但可以占据空间。 ( ) 3、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 ) 4、空气和水都可以被压缩。 ( ) 5、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 6、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 ) 7、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 ) 8、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 9、空气污染只对人有害,不危害其他的生命。 ( ) 10、早晨大雾弥漫时最好不要到室外锻炼。 ( ) 三、选择题。(15分) 1、冬天,厨房里烟雾弥漫,这些烟雾总是先聚集到( )。 A、窗边 B、地面上 C、天花板上 D、门口 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可以制成( )。 A、孔明灯 B、竹蜻蜓 C、风筝 D、氢气球 3、( )相遇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A、醋和铁 B、小苏打和醋 C、水和小苏打 4、下列物品中,没有利用压缩空气的是( )。 A、篮球 B、空气枪 C、轮胎 D、热气球 5、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饮料罐上有小水珠,那是因为空气中有(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三、问答题。(30分) 1、空气和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3、人类可以为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30分)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 2、( )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 4、热在固体中总是从( )处向( )处传递。 5、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是 靠( )的方式传递的。 、( )、( )、( )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7、糖受热会熔化成( ),冷却后又会结成( )。 8、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 );冷却时,体积会( ), 这种性质叫做( )。 、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 )、( )。 10、水和沙子相比,( )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11、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 ),散热也 ( )。 12、液体的水受热后会变成( )形态的( ),这种现象叫( )。 13、水蒸气遇( )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 )。 14、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做成的。 15、( )、( )、( )、( )、( )、( )、( )是大自然中水的 多姿多彩的化身。 二、判断。(16分) 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 ) 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 ) 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 ) 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 )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 来。( ) 7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 ) 8、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 ) 三、选择题。(24分) 1、深色物体升温 ,降温 ;浅色物体升温_ ,降温 。 (1)快 (2)慢 2水 变成水蒸气, 变成冰。水蒸气 变成水或冰。冰 变成 水或水蒸气。 (1)受热 (2)受冷 3、铁球加热后,体积会 _ (1)变大 (2)变小 4、要想尽快的冲一杯糖水,应该用 。 (1)热水 (2)冷水 5、 颜色的物体吸热性能强。 (1)黑 (2)白 6、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 的热胀冷缩。 (1)固体 (2)气体 (3)液体 四、问答题:(30分) 1、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情?请举例说 明。 2、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 3、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46分) 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声音能在( )、( )、( )中传播,不能在( )中传播。 3、声音可以向( )传播。 4、声音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 ),最慢是( )。 5、耳廓有( )的作用,鼓膜有( )的作用。 6、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 )鼓膜( ) 耳蜗( )大脑。 7、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是( ),它和( )、( )一样,已被列为主 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8、声音的强弱叫做( ),声音的强弱与( )有关。 9、声音的高低叫做( ),声音的高低与( )有关。 10、振动物体的长短、( )、( )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二、选择题。(20分) 1、说话声音的大小是( )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 )不同的表 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 )。 A、音量 B、音调 C、高 D、强 2、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 )。 A、水面十分平静 B、水会向一个方向流动 C、水花四溅,水面出现一圈圈波纹 3、下列材料中,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快。 A、空气 B、水 C、钢铁 四、连线题(18分)。 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然后标出人耳各部分听 到声音的先后次序。 ( ) 听神经 收集声波 ( ) 耳蜗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脑 ( ) 外耳道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受的信号 ( ) 耳廓 传递振动 ( ) 鼓膜 传送声波 ( ) 听小骨 产生振动 五、问答题。(16分) 1、用那些办法可以使保鲜袋发出声音?(4分) 2、通过玩弹橡皮筋活动,我对声音高低的认识。(6分) (1)、弹拉紧的橡皮筋,我发现: 。 (2)、弹松弛的橡皮筋,我发现: 。 (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我发现: 。 3、开动脑筋,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至少写 出三种方法)(6分)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45分)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 、 、 、 、 和 。 2、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 ,它是一种 ,可以改变食品的 和 。 3、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 和 ,要多吃 食品,少食 食品等。 4、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 和 期。 5、通过给指纹分类,我们发现主要有 、 、 三种指 纹。 6、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 米长的消化系统,其中消化道是用 方 式使食物前进的。 7、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 。 8、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供给我们能量和保持 ,但不能多 吃。 9、吃馒头时,感觉有甜味,这是馒头中 变成糖的缘故。 10、排序和分类是 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 或 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瑞典生物学家 设计了“ ”给 生物分类。 二、判断题。(20分) (1)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 ) (2)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 ) (3)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 ) (4)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 ) (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 ( ) 三、看图、填图。(35分) 1、食物在人体内经过了哪些器官?(12分) ( )( )( )( )( ) ( ) 2、请把下列食物填在食物金字塔相应的位置。(6分) 豆、奶类;油、盐、糖;蔬菜类; 水果类;鱼、虾、肉、蛋类;粮食类 3、把下列食品按序号分成四大类:(17分) (1)牛奶 (2)土豆 (3)黄瓜 (4)豆腐 (5)玉米 (6)鱼 (7)米饭 (8)鸡肉 (9)花生油 (10)白菜(11)鸡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 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 (介质)。 2、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振动大)时,我们听到的声 音就(强),当物体(振动小)时,声音就(弱)。声音的高低称为 (音调)。声音的强弱称为(音量)。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分 贝数值越大,噪音越(大)。 3、分类:蝗虫,蚕蛾,牛,苍蝇,羊,鹦鹉,兔子,鸽子,鸭子,蚂 蚁 答:昆虫:蝗虫,蚕蛾,苍蝇,蚂蚁 鸟类:鹦鹉,鸽子,鸭子 哺乳 类:牛,羊,兔子 4、列举三个现象证明声音的产生:发生的锣在(振动),发声的鼓在 (振动),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通过实验可以得结论: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产生的。 5、在生活中,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请举出三个实例: (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 (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 (3)、 给添置隔音设施。(4)、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 保护机器。(5)、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塞。 6、 0度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2)米/秒,在水中的传播 速度是(1450)米/秒,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米/秒。 7、声音能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液体中传播。(错) 8、有物体能产生声音,没有物体就不能产生声音。(错) 9、在真空中声音能传播吗?(不能)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是) 10、要想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就必须(把橡皮筋拉的紧一点)。 11、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12、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对) 13、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重量。(错) 14、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错) 1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不会消失。 (错) 16、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地吃。(错) 17、食物在人体内经过了哪些器官? (口腔)(食道)(胃)(肝)(大肠) (小肠)(肛 门) 18、请把下列食物填在食物金字塔相应的位置。 豆、奶类;油、盐、糖;蔬菜类;水果类;鱼、虾、肉、蛋 类;粮食类。 从上往下依次是: 和并列都在第四层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应该包括这五大类,吃的最多的应该是(粮食类), 吃得最少的应该是(油盐糖类)。 19、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 送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把振动变 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20、人类的哪些行为对空气产生了污染?答:汽车尾气,焚烧塑料,工 业排污。 21、操作题:点燃酒精灯,加热一块铁片,然后熄灭酒精灯。答:1、 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 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铁 片用夹子夹起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 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22、按照发声、传声、听到声音的顺序,分析一下你是怎样听到老师讲 课的声音的? 答:教师的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空 气时,会使空气产生振动,振动的空气传进人的耳朵,遇到鼓膜,声波 就会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之中的听小骨在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 内耳,引起内耳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 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3、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 产生的弹力就越(大),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24、一杯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25、空气中能帮助燃烧的是(氧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 氧化碳)。 26、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 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 2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 缩),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28、(噪音)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29、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使用了(色素)。 30、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 (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31、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2、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错) 33、表面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的吸热能力和散热能力都一样。(错) 34、云和雾就是水蒸气。(错) 35、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上天的。 36、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 37、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方式叫(传导) 38、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6度到 37度之间),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度)。 39、厨房里的锅、铲子大多是金属制造的,为什么都有一个木头的或者 塑料的把手呢?答:木头塑料导热性能差,防止烫伤手。 40、耳廓的作用?答:耳廓的形状有利于接受外界的声波,有“集音”作 用,并有助于声源方向的判断。 41、如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答:往食物中滴碘酒。 42、如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油脂?答:将物质在白纸上涂抹,看其是 否留下油迹来判断食物是否含有油脂。 43、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1、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 食物含有丰富的化合物,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2、鱼, 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营养。 3、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 但不能多吃。4、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 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44、消化道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答:消化道用蠕动的方式使食物 前进的。人能倒立能吃东西的原因是食道、胃肠的逐段蠕动,推动食物 前进。 45、好的饮食习惯谚语: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五谷杂粮壮身体, 青菜萝卜保平安;狂饮伤身,暴食伤胃;多吃不如细嚼;晚饭少吃一 口,肚里舒服一宿。 46、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排序 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 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和排序一样,它也是(整理各种信息)的常用方 法。 47、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占据空间,有质量,能流动,能 压缩。 48、水和空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 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 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 49、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压缩空气?答:自行车轮胎和篮球充 气;空气枪;公共汽车的门;喷雾器。 50、热空气的流动方向: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 下)流动。 51、二氧化碳的性质:1、无色气体 2、能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4、 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不能供给呼吸 52、蜡烛熄灭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53、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什么?答:少开车 少用空调 多养些净化空气 的植物。 54、制冷空调和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空调应该安装在 房间的上方,因为冷空气自上而下流动,而取暖器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 面,因为热空间是自下而上流动。 55、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 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56、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 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 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57、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对) 58、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错) 59、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对) 6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 61、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对) 62、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对) 63、把带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货运安全驾驶试题及答案
- 消毒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教育机构线下校区扩建2025年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 离婚协议范本图片定制版制作与版权保护合同
- 国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户外落地式钢结构广告牌承包合同6篇
- 文化创意公司离职员工原创作品保密协议
- 涉及跨境婚姻的离婚协议民族法解读合同
- 离婚房产分割及个人财产分割与债务承担协议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风险点清单
- -成长型思维课件
- 技术标(银行装修)
- 江苏省民用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参考样式2021年版
-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课件
- 2020~2022年新高考全国卷Ⅰ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
- 李中莹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
- PMC部门运作流程对下达的生产计划任务合理性负责
- 软件系统运维方案
- 防止电力电力建设施工安全事故三十项重点要求考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