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一 j 一- :糟 , i 。:! 原创性:声:旷,f _ 黜f 烨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本文已经 , : 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良苤壹盍堂及其 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j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溘至,! 窒 日 期:! l 笸 指导教师签名:地 日期:z 盟。垂、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 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 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 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逮兰:! 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2 q ! ! : 日 期: 酒熟语及其文化精神 摘要 酒熟语是酒文化在语言中的积淀。本文运用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并结 合统计归纳法、文献学相关方法和实证分析法对“酒熟语 展开研究。对酒熟 语进行梳理、归类、溯源,并对文献中的语言实例进行分析,以期挖掘酒熟语 背后蕴藏的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及其传承与发展脉络。 本文主要观点:第一,目前对酒熟语的研究,多为搜集整理性的,分类、 源流、文化背景及文化精神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第二,酒熟语所反映出的文 化精神是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而展开的,反 映出古今人士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个人修养、学习进取精神与人生经验, 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第三,酒熟语的形成和传承,是一个新陈代谢的 过程,积淀下来的都是有深刻精神内涵的熟语,酒熟语拉近了古今人士间的历 史距离。 文章分为四部分:首先,从酒名、酿酒、饮酒、酒具的角度对酒熟语进行 了分类并释义。第二,对所搜集的酒熟语进行了溯源,对成语词典中个别酒成 语词条的出处提出了不同意见。第三,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诠释酒熟语所 反映的文化背景。第四,通过对酒熟语产生的背景分析,并结合后人对该熟语 的运用,挖掘酒熟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对于酒熟语,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审视,更好的保留、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 关键词:酒熟语,酒文化,俗语;成语;文化背景;文化精神 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fs o c i a ll i n g u i s t i c s ,s t a t i s t i c a li n d u c t i o n ,p h i l o l o g ym e t h o d o l o g ya n d 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 ,t h i st h e s i sf o c u s e so nt h es t u d yo f w i n ei d i o m s w i n ei d i o m sa r e s o r t e d ,c l a s s i f i e da n dt r a c e dt ot h es o u r c e si nt h i sa r t i c l e s o m el a n g u a g ee x 锄p l e s i nd o c u m e n t sa r ea n a l y z e d t h ep u 印o s ei st of i n do u tt h er i c h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l l r a l s p i r i t si nw i n ei d i o m sa n dt os t u d yt h e i r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i nm e j t l l i e t h em 旬o rv i e w p o i n t so ft h i se s s a ya r ea sf o l l o w s f i r s t l y ,t h es t u d yo fw i n e i d i o m sh a sb e e nf o c u s i n go ni t sc o l l e c t i o n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r i g i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u pt on o w t h e r eh a sb e e nv e r yl i t t l es y s t e m a t i cr e s e a r c ho ni t sc u l t u r a ls p i r i t s s e c o n d l mt h ec u l t u r a ls p i r i t sm a tw i n ei d i o m sr e f l e c ta r eb a s e d o nt h ep o s i t i v ev a l u e o r i e n t a t i o no fs e l f - c u l t i v a t i o n ,f a m i l yh a r m o n y ,s t a t eg o v e m i n ga n dw o r l dp e a c e t h e s ee x p r e s s i o n sr e n e c tt h ep 0 1 i t i c a l t h o u g h t s ,m o r a le t h i c s ,i n d i v i d u a lc u l t i v a t i o n , e n t e 印r i s i n gs p i r i t sa n dl i f ee x p e d e n c e so fa n c i e n ta n dm o d e mp e o p l ew h i c hr e 劬c t t h es o u l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t h i r d l y ;t h ee s t a b l i s h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i n go f w i n ei d i o m sa r eam e t a b o l i cp r o c e s s m o s to ft h ea c c u m u l a t e di d i o m sa r eo f s p i n t u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t h e yh a v es h o r t e n e dt h ed i s t a n c eb e t w e e na n c i e n tp e o p l ea n d m o d e mo n e s i i t h e r ea r ef i o u r p a n s i nt h i sd i s s e n a t i o n t h ef i r s tp a r ti n t r o d u c e sm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e x p l a n a t i o no f t h e i rn a m i n g ,b r e w i n g ,d r i n k i n ga n dc o n t a i n i n g t h e s e c o n dp a r tt r a c e sw i n ei d i o m st ot h es o u r c ea n ds u g g e s t ss o m ed i f f e r e n to p i n i o n s a b o u ts o m e ( 1 e r i v a t i o ni ni d i o md i c t i o n a r i e s t h et h i r dp a r t s h o w st h ec u l t u r a l b a c k g r o u n do f w i n ei d i o m s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 t h e i rh i s t o c a ll e g e n d s t h ef o u r t h p a r t c o v e r st h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a l y s i so fo r i g i n a l w i n ei d i o m sa n d s u m m a r i z e st h eu s i n go f w i n ei d i o m so f m e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s w r es h o u l ds t u d yw i n ei d i o m sw i t hh i s t o r i cp e r s p e c t i v e sa n dm o d e ms p i r i t s t h ep u 印o s ei st or e t a i n ,d e v e l o pa n dh e r i t a g et h es p l e n d i d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l e g a c y k e y w o r d s :w i n ei d i o m s ;w i n ec u l t u r e ;s l a n g s ;i d i o m s ;c u l t u r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c u l t u r a ls p i r i t s 1 2 一2 ( 二) 有关酿酒3 ( 三) 有关饮酒一4 ( 四) 有关酒具6 二、酒熟语的源流8 ( 一) 源于典籍8 1 出自儒家著作的酒熟语8 2 出自史书列传的酒熟语。9 “ 3 出自诗文曲赋的酒熟语1l 4 出自小说杂文的酒熟语1 2 ( 二) 源于传说故事1 3 ( 三) 源于民间口语16 ( 四) 酒熟语的特殊构造现象1 7 1 同源异构现象17 2 异源同构现象1 9 三、酒熟语的文化背景2 l ( 一) 描述酒事一2 1 ( 二) 描述酒趣2 3 ( 三) 描述酒俗2 5 1 酒俗反映的文化背景2 5 2 重饮食、重养生的文化背景2 7 四、酒熟语的文化精神2 9 ( 一) 苦闷情绪的表达2 9 ( 二) 积极进取的慷慨之情3 0 v 3 l 3 4 。3 6 6 3 7 7 3 9 己i吉 丁i 口 酒,是以粮食或水果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饮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醇。我国是世界 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酒与文化的发 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了酒字和与酒有关的醴、尊、酉等字。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语言词汇。中国酒文化纵深约七千年,在 汉语词汇中形成了大量积淀。拒不完全统计,与酒有关的成语就多达2 7 0 多条,加上俗语、 谚语、歇后语、歇后语,数量可达5 0 0 以上。这些酒熟语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 性格和思维特征、文学审美、价值取向、伦理道德、民风民俗等诸多文化内容。 近年来,对“酒文化”的研究呈现较热态势,但其中涉及“酒熟语”的研究文献却相 对较少。论著有朱瑞玟著香飘万里酒文化与成语和王勤的汉语熟语论对“酒熟语” 做了论述;论文只有熟语视野中的“酒文化探微、“酒”词语的类型与文化特征 圆、汉语中酒成语的隐喻研究口3 、简析酒语词语义演化生成与修辞认知“1 涉及到酒熟 语的研究。尚未发现对“酒熟语 类型、源流、文化背景及文化精神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 本文拟采用统计归纳法、文化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实证分析法对“酒熟语 展开研究。 利用工具书和网络对酒熟语进行广泛搜集,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第一,根据酒熟语所涉及的内容,对酒熟语进行分类,并进行释义; 第二,探寻酒熟语的源头; 第三,选择一定数量的酒熟语,从酒事、酒趣、酒俗等角度,分析其产生的过程,从 中总结其文化背景; 第四,通过实例分析,研究酒熟语所体现的文化精神。 一、酒熟语的类型 酒熟语是对几千年来酿酒、饮酒过程中文化现象的总结,包含着我国酒文化的精髓, 是汉语熟语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酒熟语包括酒成语、酒俗语、酒谚语、涉酒歇后 语,从它们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 一) 有关酒的别称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常会给所饮的酒、或者所喜 爱的酒起个雅号或别名,这些别称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 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而定;有时因为发生某些事件,人们也会用别称来指代酒。 这些别称,有的本身就是一条熟语,有的作为语素构成熟语。 成语“清贤浊圣”、“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都是酒的隐语。三国志魏书二十七徐 邈传记载:“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日:平日醉客谓酒 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说的是因禁酒而讳言酒 字,故用“贤人”作为“白酒”( 或“浊酒”) 的隐语,用“圣人”作为“清酒”的隐语,后成为酒的 别称。世说新语术解第二十中有云:“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 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 在。鬲上住。 于是人们用“青州从事”指代好酒,而把坏酒称做“平原督邮”。 “金波寓意为酒色如金,在杯子中浮动如波浪;“椒浆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玉 液”、“云液 喻为尤如美玉般浆液的酒、“浆 原是指淡酒,后又作为酒的代称。这些雅称 亦形成许多熟语,用来指代美酒。 “琼浆玉液 ,是指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 浆汁。 “琼浆金液 、“玉液金浆 、j 金波玉液”、“仙液琼浆”、“金浆玉液”,均被用来指代美 酒。 “羊羔美酒”,羊羔是种酒名,因酿制材料中有羊肉得名,比喻酒味儿醇厚的好酒。 “桂酒椒浆”,用桂花和花椒浸泡的香酒,泛指美酒。 说文解字“酉 部中有表酒的品质、酒礼、酒态等的汉字十余个,如:醴,指的是 2 甜酒;酾,是指滤下的清酒;醪,指汁和渣相混合的酒;醇,指酒味浓厚的酒;醅,则指 的是酒味不浓烈的酒,或薄酒;酬,意为主人向客人劝酒。这些字多有成语形成。 “金浆玉醴”,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 “醴酒不设”,意思是说,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 渐衰。 “饮醇自醉”,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 “哺糟啜醑”,吃酒糟,喝薄酒,指追求一醉;也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 “变醣养瘠”,使薄酒变醇,瘠土变得肥沃,比喻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箪醪投川,比喻同甘共苦。 “一献三酬”,指人臣过蒙宠幸。 鸩,是传说中的毒鸟羽毛浸过的毒酒,是毒酒的别称。成语“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 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燕安鸩毒”则比喻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 杀。 ( 二) 有关酿酒 中国酿酒习俗的起源与发生,考古学一般认为是在有确凿的饮酒器出现的新石器时代 晚朝。酿酒是酒文化产生的基础。同样,酿酒也对语言活动产生了影响,流传下来许多与 之有关的酒熟语。 “好酒不怕巷子深 、“高酒卖深巷,深巷出好酒”、“酒香不怕巷子深”、“背巷出好酒”、 “北门窖子出好酒,仁太和卖的好酱油”说的都是因酿造技术好而出名的酒坊出好酒,用 来比喻好酒不愁卖。 。 “酿酒磨豆腐,不敢称师傅 是闽粤赣地区的客家俗语。意思是说:客家人家用糯米 酿制米酒,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缸缸米酒不苦不涩,香甜可口,并非易事。掌握酒 药和兑水量,事关出酒率和香甜度,焖制生酒,把握火候至关重。因此客家人没有人敢说 自己是酿酒师傅的。“好酒难酿,好歌难唱”说的同样是做任何事都要有相应的技术和能力 的道理。 “要酿酒,先酿米”是说浸米的工作很重要,如果米没有浸好,酒就很难酿好。比喻 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办事。 成语“喧宾夺主”说的是古人为了增加酒的芳香气息,往往在酿洒的原料之中掺入一 3 些香草。而清代有一个名叫阮茎生的人,认为酒的味道在于酒本身的香醇,如果为了增加 酒香而在酒罩浸泡香料,“香则喷鼻而酒味变”,虽然香,却影响了酒本身的味道,不论酒 而论香,是为喧宾夺主,是不可取的。比喻次要事物的地位超过了主要事物的地位。 “忘本逐末”说的是有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但却只记下了水和酒引 的量,而把最根本的米给忘记了。比喻追求细枝术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成语“鲁人窃糟”,用一个酿酒故事讽喻那些在学术上一知半解没有得到学问的真谛, 而又夸夸其谈的人。 俗语“坑水变酒嫌无糟”和“井水化成酒,还嫌无酒糟”所讲述的是两个基本相同的 故事,比喻人心不知足,贪得无厌。 ( 三) 有关饮酒 与饮酒有关的熟语是酒熟语的主体部分。有的表现酒食,有的表现饮酒前后的状态, 有的表现酒场的情境、饮酒的方式,还有的貌似与酒无关,实为因酒而生的。 “浆酒霍肉 ,意思是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槌牛酾酒”,是指杀牛滤酒准备丰盛的酒肴以备享用。 “肉山酒海”,则形容酒肉饮食之丰盛。 除这些描写酒食丰盛的熟语外,还有描写酒食清淡的: “村酒野蔬”,指乡村酿的酒,田野种的菜,用来形容酒食淡薄,生活清贫。 “箪食壶酒”,用一箪食一壶酒来指少量饮食。 “玄酒瓠脯”,意思是饮食只有清水和瓠干。比喻生活清苦。 “觥饭不及壶飧 ,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 很急,不能等待。 有些熟语描写饮酒者兴奋或安逸的状态: “得意忘形”,说的是中国酒史上著名的饮者阮籍,喜饮酒,能唱歌,善弹琴。每当他 边饮酒边弹唱而心满意足的时候,就会把自己都忘了。用来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酒酣耳热 ,酒喝得很痛快。形容喝酒喝得j 下高兴的时候。 “杯酒言欢 ,形容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放歌纵酒 ,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低唱浅酌”,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4 “眼花耳热”两眼昏眩,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心旷神怡”,比喻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闻雷失箸”,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月白风清”,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愁肠旆酒”,比喻心肠愁闷容易病酒。 “向隅而泣”,意思是整个厅堂里的人都在高高兴兴地饮酒之时,如果有一个人独自对 着墙角哭泣,就会影响大家的情绪。多用来比喻孤独而悲伤的样子。 “持螯把酒”,一手持鳌蟹,一手端美酒,形容吃蟹饮酒的快乐场面。 “酒盖三分羞”,形容喝酒后脸红从而掩盖了因羞涩而脸红。 有的熟语描写了饮者酒后的状态,有的描写酒后的满足与谢意,也有描写饮者的酒后 失态: “醉酒饱德”,指的是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酒足饭饱 和“酒醉饭饱 ,表达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仗气使酒 ,仗,凭借,倚仗;使,放任。指任性发酒疯。 “使酒骂座 ,比喻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的人。 “酒入舌出”,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酒后失言 ,形容酒喝多了以后,不能白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杯酒戈矛”;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酗酒滋事”,指喝醉酒寻衅生事者。 “遗簪堕珥 ,本意是酒席间男人遗落发簪、女子掉脱的耳环,形容酒后酣态,现多用 来形容女人在交际、游乐场合所表现的欢乐、忘情的情景。 “俾昼作夜”,常用在描写无限制地享乐。 还有描写醉酒行为的熟语: 成语“器小易盈”,说的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吴质是一个见酒就醉的人。魏太子 很赏识吴质的文才,曾经请吴质到家里宴饮,吴质很快就陨醉了。事后,吴质给魏太子封 信( 即在元城与魏太子笺) 表示抱歉,说自己“小器易盈先取沉顿,醒昭之后不识 所若”。意思是说“小的器皿很容易盛满,我就像小器皿一样盛不了多少酒,因此不胜酒力 而醉倒了。”这条成语原指酒量小。后比喻器量狭小,容易自满。 “酒醉心明”,形容心地纯正之人酒醉后依然神智清醒。 5 ;, “酒后吐真言”、“醉酒吐真情”、“酒发心腹之言”,则形容醉酒之后人自控力下降,把 平时不该说或不敢说的话说了出来。 “酒后狂言醒后迟 ,意思是说醉酒之后口出狂言,酒醒之后后悔已经晚了。 也有描写因饮酒而才思敏捷的熟语: “酒龙诗虎”,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斗酒学士”,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樽酒论文 ,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一觞一咏”,喝一杯酒,吟一首诗。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诗朋酒侣 ,指作诗饮酒的朋友。 ( 四) 有关酒具 汉字中曾经或正在使用的,用来表示酒具的字有三十余,这些字中有很多均出现在熟 语之中。这些熟语中的酒具,有的代表身份、有的表达权利、有的用来指代饮酒。 在上古时代,酒与祭祀、与上层社会紧密关联,许多酒具从形制上看就是缩小版的礼 器,从许多酒具名称的写法也不难看出它们与权力、地位和身份之间的关联,如“蹲( 樽) 、 “爵”、“觥”等。成语“移樽就教”,意思是说端着酒去靠近某人,以便向其求教,能出现 在用“樽”做酒具的场合的人,必定是有一定身份的人,他能够主动地端着酒樽去向人求 教,体现出了谦虚的态度。 成语“折冲樽俎”,是指通过谈判取得了胜利,免去了兵戎相见。本意中获胜的是本来 就强势的一方。但是后来多用来比喻弱势的一方通过谈判达到预期目的。 “金瓯无缺 ,金瓯指盛酒器,用来比喻国土。金瓯没有残缺,比喻国土完整。 “金瓯一缺,是说金瓯有了残口,比喻国土被分裂。 “称觞上寿”,意为举杯饮酒,表示祝寿。 “漏卮难满”,卮是盛酒的器皿。渗漏的酒器难于盛满。多比喻权利的外溢。 “玉卮无当 ,当即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舜是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觥、觞,均指古代酒器;成语“飞觥献珲 、“飞 觞走聋 ,形容频频传杯。 “觥筹交错”,筹指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 6 “杯盘狼藉”,杯盘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瓮尽杯干 ,原指酒己喝尽。比喻钱已用完,囊空如洗。 “残杯冷炙”,残即剩余;杯指酒;炙为烤肉。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7 有人说,熟语是因为熟知的人多了,讲的人多了,广泛流行了,便成了熟语。但这只 是流。那么源在何处? 溯源,则是要追溯熟语的源头,探求熟语的来历。熟语作为一个系 统,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之中,熟语单位年复一年地不断产生、积累,也有逐渐从语用中消 亡的。不同时期的系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哪一个时期的系统,都是由它以前的语言长期 发展、积淀而形成的。现代汉语的熟语系统,是上古汉语发展到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一 直到现代汉语的熟语单位不断的积累和消亡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找到熟语的源头,把握 熟语的流径,才能将熟语的文化内涵传承下来,并正确的使用熟语。酒熟语,作为汉语熟 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历史;同时它又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言素材,它也源 自生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证其源头及传承的脉络。 ( 一) 源于典籍 酒熟语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来源上看,儒家著作、史书列传、诗词曲赋、 小说杂文等文献,都是熟语,尤其是成语的重要来源, 1 出自儒家著作的酒熟语 “匕鬯不惊 源于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醉酒饱德 源于诗经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 福。 “俾昼作夜”源于诗经大雅荡“或号式呼,俾昼作夜。 “沉湎酒色”源于尚书泰誓上“沉湎酒色,敢行暴虐。” “宴安鸩毒”源于左传阂公“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日:“戎狄豺狼,不 可厌也。诸夏亲眶,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恶醉强酒 源于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箪食壶浆”语出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五齐三酒”源于周礼天官酒正“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凡为公 酒者,亦如之。辨五齐之名:一日泛齐,二日醴齐,三日盎齐,四日缇齐,五日沈齐。辨 8 三酒之物:一日事酒,二日昔酒,三日清酒。” “一献三酬”源于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 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 “饭坑酒囊”源于论衡别通“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 “狗恶酒酸 源于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 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 旱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韶 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2 出自史书列传的酒熟语 “折冲樽俎 源于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於尊 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晋张协杂诗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冲樽 俎间,制胜在两楹。 “觥饭不及壶飧”源于国语越语下:“觥饭不及壶飧。今岁晚矣,子将奈何? “池酒林裁”、“酒池肉林”源于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彘肩斗酒”源于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嗔目视项王项王日: 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日:赐之彘肩。则 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昭之” “不胜杯酌”源于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日: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醇酒妇人”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 竞病酒而卒。 “使酒骂座”源于吏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同, 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罔蚧宴。夫怒蚧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 意实在蚧。蚧乃劾夫骂坐不敬。 “杯盘狠藉”源于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 杯盘狠籍。 “遗簪堕珥”源于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 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 二参。” “醴酒不设”源于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 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 人将钳我于市。 9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 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嗜酒,人希至门。时有好事者载酒 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酰毒, 岂可为哉! ” 后汉书杨震列传“尝从容言日:我有三不惑:酒、色、财 也。” “炙鸡渍酒”、“只鸡絮酒”多数成语词典中将其出处确定为后汉书徐樨传:“镡 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樨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 去。不告姓名。 但笔者通过文献考证认为应源于三国吴谢承所著后汉书,萧统选编文 选卷五十五论五连珠中有记载:“谢承后汉书日:徐稚,字孺子。前后州郡 选举,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於家预炙鸡一只,一两绵渍酒,日中曝 乾,以裹鸡,径到所赴冢隧外,以水渍之,使有酒气升。” “闻雷失箸 源于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日:今天下 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饮醇自醉”源于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与周公谨交, 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金貂换酒”、“貂裘换酒”源于晋书列传第十九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 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 “得意忘形”源于晋书列传第十九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 忽忘形骸。” “把酒持螯 源于晋书列传第十九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 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仗气使酒 源于北齐书列传第十五崔瞻传“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交。概将 东还,瞻遗之书日:仗气使酒,我之常弊,底诃指切,在卿尤甚。 “杯酒解怨”源于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二张嘉贞( 子) 延赏:“吾武夫虽有旧 恶,杯酒问可解。儒者难犯,外睦而内含怒,今不许婚衅未忘也。 “斗酒学士”源于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一王绩“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 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 答日: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同给一 斗,时称斗酒学士。 l o 复见翼,并壶浆塞 御坐,宾客居荤臣 欲以五万众内附。 “桂酒椒浆”源于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王 逸注:“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浆,以椒置浆中也。言己供待弥敬,乃以惠草蒸肴,芳 兰为藉,进桂酒椒浆,以备五味也。” “哺糟歆醣”源于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歆其酪 “对酒当歌”源于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玄酒瓠脯”源于晋程晓赠傅休奕诗:“厥客伊何? 许由巢父。厥醴伊何? 玄 酒瓠脯。” “金龟换酒 源于唐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 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放歌纵酒”源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斗酒百篇”源于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今朝有酒今朝醉”源于唐罗隐自遣诗:“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愁肠碟酒”,源于唐韩惺有亿:“愁肠旆酒人千里。” “月白风清”源于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文期酒会”源于柳永的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槌牛酾酒”源于元萨都刺酬江月过淮阴词:“槌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茶余酒后 源于关汉卿斗鹌鹁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 闷消愁。” “低唱浅酌 源于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 低唱浅酌,莫待他花残月缺。 “酒醉饭饱”源于杨显之酷寒亭:“我如今且不打你,等我吃得酒醉饭饱了,慢慢 4 出自小说杂文的酒熟语 “漏卮难满”源于淮南子汜论训:“今夫溜水足以溢壶楹,而江河不能实漏卮。” “琼浆玉液源于汉王逸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战国 楚宋玉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向隅而泣”源于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饭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 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器小易盈源于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沈顿。” “酒酣耳热”源于汉杨恽报孙会宗书“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 “肉山酒海”源于曹植与吴季重书:“原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 “黄公酒垆”、“黄垆之痛”源于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 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 ,今日视虽近,邈若山河。 “引人入胜”源于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持螯把酒”源于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一手拿着蟹 螯,一手捧着酒杯,便足以了一生。 “金浆玉醴 源于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 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 长生。 “酒食征逐 源于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 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 “酒阑人散”源于唐蒋防霍小玉传:“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 思萦怀。” “心旷神怡”源于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 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1 2 “觥筹交错 源于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 “酒后失言”源于水浒传第四十六回:“杨雄道:兄弟,你休怪我。是我一时 愚蠢,不是了,酒后失言,我今特来寻贤弟,负荆请罪。 “羊羔美酒”源于宋无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学士,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 妓日: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谷愧其言。” “酒色之徒”源于醒世恒言卷三:“以后相处的虽多,都是豪华之辈,酒色之徒, 但知买笑追欢的乐意,那有怜香惜玉的真心。” “箪食壶酒源于明李东阳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 “今以箪食壶酒与人则终 身不忘,惟天德帝力广大莫测,故有终身囿之而不知者。” “酒逢知己千杯少”源于清吴堵飞龙全传第三回:“二人也把别后之事,谈了 一番。三人俱备大悦。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酒绿灯红 源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 玉生) 侧着头想了一会 道灯红酒绿好吗? “杯酒戈矛”源于负曝闲谈第二十五回:“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请教我我没 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喧宾夺主 源于清杨宜治俄程日记:“近有喧宾夺主之势。 “杯酒言欢源于鲁迅伪自由书观斗“然而军阀们也不是自己亲身在斗争,是 使兵士们相斗争,所以频年恶战,而头儿个个终于是好好的,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 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忽而。 “酒后茶余 源于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从别的地方如北京,南京,我 的故乡若干人当作酒后茶余的谈助的罢。” ( 二) 源于传说故事 许多熟语,虽然人们在追溯其源头时认为其出自史籍,但事实上只是实际的编写者通 过人们的口耳相传,获得信息并记录下来而已。真正的源头确实那些流传于世的传说。例 如: 成语“酒池肉林”,在许多词典中均注明出自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说的是商王纣极端荒淫、奢侈的生活,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但在司马迁撰 写史记之前并未见其他文献中对此记载,因此,可以判断“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是 司马迁考察民间传说之后写出来的。 成语“狗猛酒酸”来自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的一个故事。传说宋国有个卖 酒的人,每次卖酒都量得很公平,对客人殷勤周到,酿的酒又香又醇,店外酒旗迎风招展 高高飘扬。然而却没有人来买酒。时间一长,酒都变酸了。卖酒者感到迷惑不解,于是请 教住在同一条巷子旱的长者杨倩。杨倩问:“你养的狗很凶吧? ”卖酒者说:“狗凶,为 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 杨倩回答:“人们怕狗啊。大人让孩子揣著钱提着壶来买酒,而 你的狗却扑上去咬人,这就是酒变酸了、卖不出去的原因啊。”这条成语后来用来比喻环 境恶劣,前进困难;也比喻权臣当道,阻塞贤路。 “张公吃酒李公醉”,这一成语出自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第二卷中的谶谣。日: “张公吃酒李公醉。 张公,易之兄弟也;李氏,言李氏不盛也。唐朝皇帝姓李,女皇武则 天时期,她宠爱张易之、张宗昌兄弟。这两兄弟长得很帅,又多才多艺,善于讨取武则天 欢心,所以权势熏天,阿谀奉迎的人挤破他们家的门,倒像他俩是真正的皇亲国戚一样, 姓李的皇族一点权势也没有了。所以民间流传谚语“张公吃酒李公醉”,以讽刺张家兄弟。 后人用“张公吃酒李公醉 这个谚语比喻一方得到实惠,另一方却空担了虚名。 成语“鲁人窃糟”,郁离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有位喜好佛学的客人, 每次和人谈论道理时,一定搬出他的佛学来驾驭对方,得意洋洋地认为自己有十分独到的 见解。郁离子告诉那名客人说:“以前,鲁国人不会制酒,只有中山国的人善于制千日之 酒。鲁国人向他们请教酒方,但无法获得。有个鲁国人到中山国当官,住宿在酒店,偷取 店家的酒糟,回到鲁国,用鲁国的酒浸泡,然后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鲁国人喝 了,也认为是中山国的酒。一日,那酒店的主人来访,听说有本国的酒,索要来喝,刚喝 一口就忍不住吐出来,笑道:“这是用我家的酒糟泡出来的漕汁啊! ”现在您用所学的佛 理向我炫耀,这是可以的;但我想真佛会笑您不过是学到一些糟粕罢了。 河西有“酒泉无酒干湖滩,凉州不凉酒涌泉”俗语。传说,西汉初年,霍去病率领大 军2 0 万,与匈奴打响了著名的祁连山之战,赶走了统治河西走廊达七八十年之久的匈奴人。 捷报飞马传到长安,汉武帝十分高兴,传旨将这块“耀大汉帝国之威武”的地方命名为“武 威”,并赐霍去病白银十万两、御酒一坛,作战有功之人,均加官晋爵,予以奖赏。霍去病 是个既善于作战,又爱护士兵的将领。他计划将赏银发给士兵,皇帝赏赐御酒也要让将士 们品尝。因此,他派手下大将黑虎到京师迎接御酒、赏银。黑虎连夜奔波,迎到御酒与银 子后疲惫不堪。为了消除疲劳,及早将赏赐物品送往河西,黑虎允许将士们在疲劳时轮番 1 4 来闻闻御酒,以提精神,去疲劳。一日黄昏,黑虎率队进了武威地界。越往前走,越感到 这里清新的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浓烈的酒香,还未至武威城,已个个烂醉如泥。半夜时分, 一个马弁清醒后看到看守御酒的士兵都呼呼大睡,又发现一只黑白花老虎j 下在捧着御酒坛 “咕咕”畅饮。丢失御酒,罪该万死啊! 沉睡中惊醒的士兵们,操起刀枪追寻老虎。老虎石 羊河拦住了去路。士兵们步步逼近,老虎抱着御酒步步后退。突然纵身跳入石羊河。这时 才发现黑虎将军不在了,追赶的队伍回到客栈时,黑虎将军还在呼呼大睡,衣服湿漉漉的, 像刚从水中捞起,浑身散发着酒香。三天后,黑虎才醒来,说:“一位骑白马的老人给我托 梦说,皇帝赐的这坛御酒,原本就是用石羊河的水酿的,所以这御酒过不了石羊河,你们 灌一坛河水就行了,皇上不会怪罪你们的。于是,黑虎灌了一坛石羊河的水,过河追赶 西征的队伍。追到霍去病的时候,霍去病望着这一坛御酒犯了难:1 0 万两银子,每人还可 分到一点儿,而这御酒只有一坛,怎么办呢? 霍去病望着身边哗哗流淌的泉水,灵机一动, 何不将酒倒入泉中,让三军将士明天一早饮个痛快呢。第二天一早,霍去病命令军士把那 坛御酒倒入泉中,2 0 万将士沿着泉水流淌的方向,一字排开,舀水痛饮。汉武帝听到了这 个消息,就给这个地方赐名叫酒泉。再后来,民间就有了“酒泉无酒干湖滩,凉州不凉酒 涌泉”的说法。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句俗语,相传是出自宋代道济禅师所做的一首诗: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 如同进魔道。 但是,明朝时期曾有修行人食肉饮酒求救人命的传说,让这句俗语广泛的流传于民间。 相传,明朝木年,在四川峨嵋山的地方,山贼劫掠,有一群百姓慌乱中逃入山中一寺院内, 寺中的住持慈悲为怀,收容难民。谁知山贼追至寺内,劫财杀人,该住持认识山贼,恳求 不要伤害百姓,无论什么条件,只要做得到,住持都原承担,但求放过这些百姓。山贼曾 受过住持的恩,不好意思一口拒绝,于是想出个鬼主意,好让住持知难而退。于是山贼拿 出一些酒肉对住持说:“和尚,我的条件很简单,只要你吃了这些洒肉,我就放过这些人, 决不失言。众人哗然! 此计甚绝! 修行人饮酒食肉,开斋破戒,将必打入畜道及饿鬼, 受无量苦。只见住持拿起酒杯,气定神闲地说:“我以酒代茶,各位饮茶。”说完一饮而 尽。接着拿起块肉说:“我以此肉作菜。请。”说完一吃而尽。面不改容。山贼为之一惊, 只是有言在先,只好放过所有的人。 师”等,都是来 体现的是人们的 语、谚语,什么 时候出现? 出自哪里? 我们无从考证。但它体现了大众的语言智慧,有些口耳相传很久, 有与时代紧密相连,有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为朗朗上口,一经出现便广为流传。 涉酒的俗语、谚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于民间,有些以酒令的方式出现在酒席宴 间,也有些则出现在无酒的场合,虽然都蕴含了一定的道理,但更着重于对人情世态中的 行为现象的描绘。 有些酒俗语,反映了对人性的品评,于是就选择了人们最常见的现象来评说一个人的 品行: “君子吃酒沉沉醉,小人吃酒乱癫狂。 用酒后的状态来比喻人的稳重或癫狂。 “不吃酒者脸不红,不做贼者心不惊。”说的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的道理。 “吃酒不言真君子,财帛分明大丈夫”、“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用酒 后不乱语,经济上光明磊落来形容一个人的干净正直。 有些酒俗语,描写的是生活中的道理,都是从简单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出现于日 常交流中: “不喝酒,不抽烟,三年积下无数钱 ,意思是喝酒吸烟既不是好习惯,也要花费很多 钱。 “大道劝人三件事:戒酒、除花、莫赌钱。”是说酒、花、赌占了五毒中的三毒,对人 是有害的。 “淡酒多杯也醉人 ,酒的度数再低,喝多了也会醉的,形容做事不能因为危害不大就 对自己无节制。 “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代理权转让合同3篇
- 山东省聊城市教育联盟共同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汉字寓意解读课件
- 房屋转让协议13篇
- 感人的故事读后感
- “大快乐、小欢喜”体育与健康赏析知到智慧树答案
- DB3305-T 328-2024 社区下沉治理服务点运营规范
- DBJT 15-94-2013 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
- 2025劳动合同的签订不等于劳动关系的形成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GA 1804-2022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反恐怖防范要求
- 监理日志(监理表格)
- HDI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分析
- GB/T 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 GB/T 10228-2015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染色打样的步骤
- FZ/T 07014-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聚酯涤纶
- 新型敷料的特性及选择
- 江苏城市规划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