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贾至岳州诗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贾至岳州诗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贾至岳州诗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贾至岳州诗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贾至岳州诗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盛唐诗人贾至,其生平新旧唐书均有传,但所记有出入。据傅璇琮先生 唐代诗人从考贾至考,贾至当生于玄宗开元六年( 7 1 8 ) ,卒于代宗大历七 年( 7 7 2 ) ,年五十五。关于贾至的字,有幼邻、幼几两说,河南洛阳人,郡望长 乐( 今河北冀县) 。贾至是一个经历了繁荣昌盛的“开元全盛日”和“流血川原丹 的安史之乱的诗人。他以文章著称,是活跃于盛唐李萧古文集团的中坚力量。亦 颇有诗名,称重于当时,与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等诗人大家都有过广 泛的交游与诗篇唱和。多种诗集文集版本、诗话等都有关于他的作品或评论。然 而在后世“未见深称者 ,宋人蔡宽夫曾为之叫屈。傅璇琮先生说,我们论唐代 的诗文,对于像他这样一个作家,似不应忽略。唐代政治斗争激烈,贬谪频繁, 贾至受房瑁集团所累,被贬岳州。岳州是贾至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其诗歌创 作以乾元元年贬岳州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典雅华赡,后期谪居岳州 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心境受山水激荡洗涤,诗歌风格变为清朗俊逸。当前学界对 于贾至的诗歌创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笔者下文即要对贾至的诗歌作初步探 索,尤其是对占他存世诗歌近三分之二的岳州诗歌进行研究,分析其岳州诗歌的 情感色彩和风格色彩,发现其成就与不足。 关键词:贬谪制度;贬谪心态;岳州文化;岳州诗 a b s t r a c t g l o r i o u sa g eo ft a n gp o e t r y p o e tj i az h i ,i t sb i o g r a p h yn e wo l d ”t a n g s h u ”h a s t h eb i o g r a p h y ,b u tr e c o r d sh a sd i s c r e p a n c i e s a c c o r d i n gt om r f ux u a n c o n g t h et a n g d y n a s t yp o e t f r o mt e s t sj i az h it ot e s t ”,j i aw a sb o r na p p r o p r i a t e l yi nx u a n z o n g f o u n d san a t i o nf o r s i xy e a r s ( 7 1 8 ) ,d i e du n d e r g o e ss e v e ny e a r si ng e n e r a t i o no f z o n gd a ( 7 7 2 ) ,y e a r5 5 a b o u tt h ec h a r a c t e ro fj i az h i ,h a dy o u l i n ga n dy o u j it w o s a i d 。a n dh ew a sh e n a nl u o y a n gp e r s o n ,l o c a ln o t a b l e sc h a n g l e ( n o wh e b e ij i c o u n t y ) j i az h iw a so n eh a se x p e r i e n c e dt h r i v i n g t h en e wy e a rm o s tf l o u r i s h i n gd a t e a n d b l e ds i c h u a no r i g i n a ld a n a n l u s h a nr e b e l l i o n sp o e t h ei sf a m o u sb yt h ea r t i c l e , i se n l i v e n si nt h eg l o r i o u sa g eo ft a n gp o e t r yl id r e a r yc l a s s i c a l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 g r o u p sn u c l e u s a l s oh a st h ep o e mn a m e ,w e i g h i n ga tt h a tt i m e ,w i t hl ib a i ,d uf u , w a n gw e i ,g a os h i ,c e ns h e na n ds oo np o e te v e r y b o d yh a dw i d e s p r e a dm a k i n gf r i e n d s t oc o m p o s eap o e mi nr e s p o n s et oo n er e c e i v e dw i t ht h ep o e m m a n yk i n d so fp o e t r y a n t h o l o g ya n t h o l o g ye d i t i o n ,t h en o t e so np o e t sa n dp o e t r ya n ds oo nh a v ea b o u th i s w o r ko rt h ec o m m e n t a r y h o w e v e r “h a sn o ts e e nt h ef a m o u sn a m e ”i nt h e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 s o n gp o e t r yp e r s o nc a ik u a n f uo n c ec o m p l a i n e do fi n j u s t i c ef o ri t m r f ux u a n c o n g s a i dt h a tw ed i s c u s st a n gd y n a s t y sp r o s e ,r e g a r d i n gl o o k sl i k eh i st h i sk i n do f w r i t e r ,r e s e m b l e ss h o u l dn o tn e g l e c t 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p o l i t i c a ls t r u g g l ei si n t e n s e , r e l e g a t e sf r e q u e n t l y ,j i az h ib et i r e db yf a n g g u a ng r o u p ,i sc e n s u r e dy u e z h o u y u e z h o ui sai m p o r t a n tr e l a ys t a t i o ni nj i a z h i sl i f e ,a r o u n di t sp o e t r yc r e a t i o n f i r s ty e a rc e n s u r e sy u e z h o ut a k et h eh e a v e n sa st od i v i d ei n t ot w ot i m e s ,p r e li m i n a r y p o e t r ye l e g a n tc h i n as u p p o r t s ,l a t e rp e r i o dl i v e si ne x i l ey u e z h o ut h el o c a lc u l t u r e i n f l u e n c e ,t h em o o di ss u r g e dt h ew a s ht h es c e n e r y ,t h ep o e t r ys t y l eb e c o m e sc l e a r l y a n db r i g h t l yo fo u t s t a n d i n ga b i l i t y c u r r e n te d u c a t i o n a lw o r l dr e g a r d i n gj i az h i t h ep o e t r yc r e a t i o nh a sn o tg i v e nt h ee n o u g ha t t e n t i o n t h ea u t h o ra sf o l l o w sn a m e l y m u s tt oj i az h i t h ep o e t r ym a k e st h ed e s ks t u d y ,p a r t i c u l a r l yt oo c c u p i e sh i mt o s a v et h ew o r l dp o e t r yn e a r l y2 3y u e z h o up o e t r i e st oc o n d u c tt h er e s e a r c h ,a n a l y z e s i t sy u e z h o up o e t r yt h ee m o t i o nc o l o ra n dt h es t y l ec o l o r ,d i s c o v e r si t sa c h i e v e m e n t a n dt h e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 k e yw o r d s :r e l e g a t e st h es y s t e m ;r e l e g a t e st h ep o i n to fv i e w ;y u e z h o uc u l t u r e ;y u e z h o up o e m u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易趋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技 术信息研究所) 等数据库中,并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发行和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控 指导教师签名:醚叁 日期:巫冯日 期:鲨乒警多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盛唐诗人贾至,在当时诗坛上颇具盛名,与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 等诗人大家都有过广泛的交游与诗篇唱和。新唐书艺文志丁部集录别集类 著录贾至集为二十卷,别集十五卷,共三十五卷,相当完善。但这个本 子,至少在南宋初期已经亡佚。今全唐诗仅存其诗一卷( 卷二三五) ,共4 6 首,其中约3 0 首是在贬谪岳州期间所作,贾至曾将这些诗歌自编为巴陵诗集; 文三卷( 卷三六六至三六k ) ,共9 2 篇。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九列傅第四十四 有贾至本传。并且其诗名在后世亦流传甚广,南宋严羽、元代方回、明代高棵、 清代沈德潜等著录辑选的多部著名唐诗选本都收录有贾至的诗,尤其是七律早 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旧时一直被人们传诵不衰。因而,贾至在唐代诗坛以及 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可以说,贾至在唐代诗坛甚至 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然而,当前学术界对于贾至的诗歌创作,还没有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唐诗 鉴赏辞典仅收有3 篇短小的鉴赏文章;单篇专题研究论文仅有陈邦炎的谈贾 至( 春思) 之一( 艺谭1 9 8 3 年第二期) ,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以及表现手法 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但仅限于对单篇作品进行研究;而傅璇琮先生的专著唐 代诗人丛考中“贾至考一节,对于贾至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的具体时间和原因 都进行了详细的考证,然而并没有对其诗歌创作的具体情况给予全面考察,仍主 要停留在对其生平事迹的考证上。另外,由乔象锺、陈铁民主编的唐代文学史 ( 上册) ,对贾至的诗歌创作有过三百多字的简介,指出了其诗以七绝擅长,技 巧纯熟,具有清新明丽、自然流畅的艺术特色; 美 宇文所安的盛唐诗一书 在对盛唐诗人的简介中,提到“贾至熟练掌握了正规官场风格最优秀的诗都 是绝句,其中有几首是盛唐描述技巧的典范”( 盛唐诗开元、天宝时期的次要 诗人;日人泽田总清的中国韵文史也提及贾至“殿于盛唐,以中兴唐诗为 人所称 ( 中国韵文史盛唐的诗) 。但都没有深入展开论述和进行整体研究。 1 9 9 8 年沈文君先生的贾至研究是当前研究贾至的唯一专题著作。 2 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地域文化角度研究唐代文学可谓一个热点。岳州文 化是楚文化的一部分,在有别于中原文化的楚文化中又自有它的特色。这些文化 长期沉淀,形成了岳州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自唐朝始,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 风流韵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学者们在研究贾至时也都会注意到岳州对 他诗歌创作的重要意义,云梦学刊载有江立中的一篇洛阳才子谪湘川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贾至贬谪岳州的诗文,沈文君的贾至研究肯定也会对此专门论述。但由于 当前学术界对贾至的关注还不够,所以似乎还没有其他关于岳州文化与贾至的专 门著作。弥补这一疏漏,正是我写这篇论文的出发点。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洛阳才子谪湘川贾至生平及其作品概况 ( 一) 贾至生平简介 盛唐诗人贾至,其生平新旧唐书均有传,但所记有出入。据傅璇琮先生 唐代诗人从考贾至考,贾至当生于玄宗开元六年( 7 1 8 ) ,卒于代宗大历七 年( 7 7 2 ) ,年五十五。关于贾至的字,有幼邻、幼几两说,河南洛阳人,郡望长 乐( 今河北冀县) 。, 贾至是一个经历了繁荣昌盛的“开元全盛日”和“流血川i 原丹”的安史之乱 的诗人。他成长时正值开元盛世,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国强民富,威震海外。“贾 至在天宝元年至六七年间任单父尉,在任单父尉前又曾为校书郎。( i e l 唐书贾 至传) 天宝末为中书舍人。安史之乱起,于天宝十五载( 7 5 6 ) 随玄宗奔蜀,拜起 居舍人,知制诰,朝廷的重要典册多出其手。七月,肃宗即位灵武,玄宗乃命贾 至撰传位册文,既进,“上皇览之叹日:昔先帝逊位于朕,册文则卿之先父所为, 今朕以神器大宝付储君,卿又当演诰。累朝盛典,出卿父子之手,可谓难矣。 至伏于御前,呜咽感涕。 【l 】并充册礼使制官,与韦见素、房瑁、崔涣奉玉册赴 灵武册命肃宗。自此遂在肃宗朝供职。乾元元年( 7 5 8 ) 春,肃宗排挤玄宗旧臣, 贾至坐房珀党出守汝州,次年九节度之师溃于相州,出奔襄、邓;坐弃汝州事贬 岳州司马,历时三载,有巴陵诗集,已佚。宝应元年( 7 6 2 ) 四月,肃宗卒, 代宗即位后,贾至即官运亨通,青云直上,被召复为中书舍人,次年迁尚书左丞。 广德二年( 7 6 4 ) 转礼部侍郎,并知东都举;永泰元年( 7 6 5 ) 力h 集贤院待制。大历 三年( 7 6 8 ) 改兵部侍郎,五年( 7 7 0 ) 转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七年( 7 7 2 ) 以右散骑常侍 卒,人称“贾常侍 ,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谥日文。贾至终其一生,历经玄 宗、肃宗、代宗三朝,都曾职掌制诰,时谓一代公文大手笔。 ( 二) 贾至作品概况 贾至以文章著称当时,是活跃于当时的李萧古文集团的中坚力量,其文受古 文家独孤及、梁肃等人的推崇。贾至作品,新唐书艺文志丁部集录别集类 著录为二十卷,又别集十五卷,共三十五卷,且附墓铭叙碑,由苏冕编次。但至 南宋时已散佚至十卷。后又不断散佚,全唐文存其文仅三卷( 卷3 6 6 3 6 8 ) , 约九十余篇。 。 经过初唐名相张说不遗余力地延引文雄,兴儒兴文之后,崇儒成为一种社会 风气。到开元中期,文学的地位越来越高。杜佑通典选举三载:“开元以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权德舆王公( 端) 神道碑云:“自 开元、天宝间,万户砥平,仕进者以文讲业,无他蹊隧”。贾至曾长期担任中书 舍人,知制诰,在唐代文苑中占有一席之地,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制诰之文和序赠 之文。他所撰册文,当时被誉为“历历如西汉时文 ( 李舟独孤常州集序,全 唐文卷四四三) 。独孤及在祭贾尚书文中赞誉说:“文章陵夷,郑声夺伦。 兄子其中,振三代风。复雕为朴,正始是崇。学者归仁,如川朝宗。六义炳焉, 自兄中兴。大名全才,仪刑百工。 ( 全唐文卷五一八) 梁肃在补阙李君前 集序中论及唐代文风的变化发展时说:“唐有天下,几二百载,而文章三变。 初则广汉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次则燕国公张说,以宏茂广波澜;天宝以还, 则李员外、萧功曹、贾常侍、独孤常州比肩而出,故其道益炽。”( 全唐文卷 五一八) 皇甫浞论业日:“贾常侍之文,如高冠华簪,曳裙鸣玉,立于廊庙, 非法不言,可以望为羽仪,资以道义。 ( 全唐文卷六八七) 皆指出了贾至在 当时文坛上的地位。此论虽不无溢美之嫌,倒也基本符实。 贾至的散文主要是代皇帝制诰,称得上文学作品的不多。真正奠定他在文学 史上的地位、使他在诗歌史上无愧于诗人称号的还是他在岳州三年所创作的诗 歌。7 5 9 年贾至坐弃汝州事贬岳州司马,历时三年,谪居期间曾手编巴陵诗集, 已佚。今全唐诗存其诗仅一卷( 卷2 3 5 ) ,共4 6 首,笔者认为,其中至少有 2 9 首可以确定是在谪居岳州时所作,这从诗中的湘楚、巴陵、洞庭、君山等字 眼中可以看出,约占其总存诗量的2 3 ;内容主要为送行寄赠、山水思归等;风 格上则工稳典雅,清丽敦厚,委婉含蓄,意境幽远。独孤及在评价其岳州诗时日: 海岸望青琐,云长天漫漫。十年不一展,知有关山难。 适逢阮始平,立马问长安。取公咏怀诗,示我江海澜。 暂若窥武库,森然矛戟寒。眼明遗头风,心悦忘朝餐。 (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 贾至在朝中所作的一些应制诗亦不乏佳作,尤其是七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 僚友,一直被人传诵不衰。贾至与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等诗人大家 都有过广泛的交游与诗篇唱和,因而可以说,贾至在盛唐诗坛是颇具声名的。李 白在诗中多次将他比作西汉初的才子贾谊;杜甫则称其诗为“雄笔映千古 ( 别 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 ;唐才子传则称“至特工诗,俊逸之气,不减鲍 照、庾信”;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甚至把他和王维、刘长卿等一起列入了唐 诗“大名家 之中( 沧浪诗话考证) 。元明清等多家唐诗选本也都选录有贾 至的诗歌。( 美) 斯蒂芬欧文的盛唐诗一书在对盛唐诗人的简介中也曾提 到“贾至熟练掌握了正规官场风格最优秀的诗都是绝句,其中有几首是盛唐 描述技巧的典范 ( 盛唐诗开元、天宝时期的次要诗人) ,日本学者泽田总清 的中国韵文史则认为贾至“殿于盛唐,以中兴唐诗为人所称”( 中国韵文史盛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唐的诗) 。 可惜由于作品散佚过多,贾至在后世声名渐衰。北宋末蔡居厚的蔡宽夫诗 话中有专论贾至诗的一节,称盛唐时“虽李、杜独据关键,然一时辈流,亦非 大和、元和间诸人可跤望。如王摩诘世固知之矣,独贾至未见深称者。予尝观其 五言,如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又越井人南去,湘川水北流 如此等类,使置于老杜集中,虽明眼人,恐未易辨也。 ,有为贾至抱憾之意。公 允而言,在盛唐群星熠熠的天空,贾至虽不能与李杜相媲美,但他还能有自己的 光辉,可见他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 东j l i i f i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贬谪与贬谪心态略论 ( 一) 唐代贬谪之盛与士人的贬谪心态 贬谪古已有之,诗经里已有贬谪文学的影子。小雅四月被称作“中 国古典文学中迁客骚人题材的肇始之作。此外,小弃、小雅巧言、小雅巷 伯等作品亦有贬谪色彩。在唐代,贬谪被频繁使用,甚至已逐渐发展完善为政 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开明的王朝,但这种开明并 不稳定均衡,唐初贬官制度尚有着维护皇权、遏制腐败、整肃吏治等功能,中后 期则逐渐蜕化成为专制势力打击正直、迫害异己的手段。总言之,唐代贬官制度 呈逐步严酷的发展趋势。到天宝年间,已规定被贬士人不许多作盘桓逗留,贬诏 下达,即须速速离京,仓促就道,途中亦不得耽搁,而所犯事大者,更为吏役驱 遣,有如羁囚。戎昱送辰州郑使君谓:“惊魂随驿吏,冒暑向炎方。”张九龄 被贬荆州时的情形是“闻命皇怖,魂胆飞越,即日戒路,星夜奔驰”( 荆州谢上 表) 。唐代不仅贬谪制度严酷,被贬人数亦多。可以说,终唐一代,大多步入仕 途的文士都有被贬的经历,旧唐书、新唐书、全唐诗、全宋诗、宋史、 文献通考、四库总目等典籍文献中记载的贬谪文人即有:许敬宗、杜审言、 崔融、赵彦昭、李适之、颜真卿、刘太真、顾况、韩愈、白居易、李白、房千里, 等等。其中仅全唐诗中曾遭贬谪的文人就数以千计,诗人小传可证。 贬谪往往同时含有投闲、出外两种甚或降级、投闲、出外三种处罚意义;而 且,大凡被贬,多被发往南方瘴炎僻苦之地,如两广、黔西、湖湘、江右、闽东 等;再者,从赴任、谪居到迁转还往往伴随着一些附加处罚。许多贬官在贬所尚 有诸多限制,如不得补职、不得流连宴会、不得擅离州县,他们在贬所虽仍是朝 官的身份,其职权却非常有限,大多是州县一级司马、参军一类有职无权的小官, 有时甚至官带“员外或“同正 ,不是正式职位。因此,士人初到贬地,无不 痛楚难当,潦倒度日。蛮荒边鄙环境恶劣,文化蒙昧,既能侵蚀他们的肌体,又 能摧残他们精神的支柱,流贬者多不能全身而退。能否生还,全凭自己的造化。 当然,士人痛苦复杂的心态除了因贬官制度苛严、贬所环境恶劣外,还与唐 代士人重内官、轻外官的时代风气有关。君臣间的疏远弃逐是唐人历代相沿的政 治心理,重京官,轻外官是唐人约定成俗的行为规范。这一观念根深蒂固,自唐 初以来,已成风气。长安四年纳言李峤奏:? 窃见朝廷物议,莫不重内官,轻外 职。每除牧伯,皆再三批诉,比来所遣外任,多是贬累之人。 ( 唐会要卷六 八,刺史上) 可资证明。且唐人普遍认为,京官才望不称,才出为外任,所谓“京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职之不称者乃左为外任。 ( 唐会要卷六k ) 所以,朝廷虽多次下诏中外迭用, 甚至要求郎官须曾任刺史,以期均平中外,都收效甚微,未能从根本上动摇“重 内轻外 的格局。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从天子庙堂出为江湖之官,反映的是君 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君臣间距离的疏远。而古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实现、个人禄 位、仕途风光等都是与君臣之间的距离密切相关的。而且,唐代强盛的国力激发 了广大士子的蓬勃进取之心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 “在高蹈扬厉的盛唐精神 氛围中,君臣遇合、贤才得其主得其时的理想际遇让盛唐士子渴盼不已,他们喷 涌着对功成名垂的呼唤,认为可以不受阻碍地施展自己的抱负,唾手取功名,立 登要路津。然而怀有经邦济世宏愿的士子们面临的往往是仕途坎坷,沉沦下僚的 冷酷现实,用世之心愈切,不遇之感就愈强。盛唐荆湘逐臣于盛世遭遇打击,直 行反受枉屈,不能不生出沉重的悲情。”( 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 “耻作明时失路人”( 常建落第长安) 是盛唐士子共有的情感,所以一旦遭贬, 经过被贬士人心理的投射,那种距离感、失落感、痛苦感被放逐被弃废之感都会 加倍。 贬离帝京的失落感,长途跋涉的威胁感,前途未卜的迷茫感,被天子疏远弃 逐的惶恐感,在恶劣陌生的谪居环境里的“异乡人 身份感,从精英文化区沦入 俚俗文化区的文化落差感,无不侵蚀啮咬着被贬文人的心灵。王先霈先生说:“文 人的遭际,无非是穷和达,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学,或者 是兼济的舟楫,或者是独善的伴侣。 ( 王先霈国学举要文卷) 童 庆炳教授也认为:“穷是诗歌创作的发动力。穷作为诗人遭受的内部和外 部的挫折,使他的缺失性体验达到某种极限,这样就必然导致他的心理能量蓄积 到饱和的状态,而产生心理失衡或严重失衡。诗歌创作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 动,就是释放、渲泄人的被压抑的心理能量,降低紧张水平,恢复人的心理平衡 的一条途径。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就曾把所选唐宋诗三千首分为4 9 类,其 4 3 类为“迁谪类”,即“迁谪流人之作 。贬谪诗人正是以文学为伴侣,以消解 他们内心的孤寂、落寞等种种复杂的感触。后世士人为发泄胸中苦闷,或怀古伤 今,或寄情山水,或访道求仙,或怨君哀民,或友情酬唱,扩大和加深着反映生 活的广度和深度,成就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经历贬谪命运的著名文人, 成为唐代文人中成就最为卓著的一个群体,假如除去他们,则唐代文学史就不成 其为文学史,唐代诗国也不成其为诗国。”(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 变) 据尚永亮先生逐臣与唐诗粗略统计,全唐诗中“贬 字出现1 9 次, “谪 字出现2 7 1 次,“迁字出现5 1 2 次,三者相加,已逾8 0 0 次之多。这是 明确提及贬、谪、迁诸字样的作品,至于那些没有这些字、词出现却专门描写或 旁及贬谪的作品,其数量当在数倍甚或十数倍以上。 贬谪经历是封建士人一生中刻骨铭心之事,会连带产生人生的、信念的、理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想的、肉体的、精神情感的、生命价值意义等方面的影响。可以说,在中国封建 时代的文化大环境中,也许只有经历过贬谪遭遇的士人才算有了一个完整的人生 历程,也才能完整地反映出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价值取向及其人生态度。 贬谪文人以文学为宣泄方式,由此产生的文学作品或可称之为贬谪文学。因而, 贬谪文学溢荡着恐惧、孤独、凄凉、倦怠、迷惘、失望等复杂情感,同时呈现出 凋零、萧索、幽暗、苍白、冷寂等缺乏生机之象,如屈骚、长沙、长安、客心、 游子、思妇、孤月、愁云、清泪、杨柳、鱼水、鸟林、落叶这样明显的意象和直 白的情感表达很多。所以说,贬谪文学具有悲剧意蕴。从中国早期最具代表的贬 谪文人屈原现存的二十余篇赋,篇篇都充满着悲、伤、哀、怨、愤、忿、愁苦、 忧心、伤怀、郁结、永哀、烦冤、惨郁等字眼,忧思与怨愤是屈原作品的核心和 主题。屈原毋庸置疑地对后代中国士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 以说,中国后世士人都有屈原情结,特别是那些经历了仕路坎坷和生活磨难的士 人。屈原的高尚人格,屈原的政治理想,屈原的人生舛错,以及屈原的矛盾困惑, 无不让广大士人敬仰和怀念,并引以为知己和楷模。概言之,贬谪文学的悲剧意 蕴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对死亡的无限恐惧,对贬离京都的忧愁怨愤,对蛮荒贬 所的排斥无措,对旧日官场生活的念念不忘,对国是民生的热切关注,对他人官 职升降的敏感反应,对故乡桑梓的深情怀想,对时光迁逝的伤悲感慨,对自然万 物的热爱共鸣,等等。这些共同构成了贬谪文学的情感特色,实际上泄露的是贬 谪文人心态的最真实生动的写照。 ( 二) 燕国公张说履岳牧 张说一生,“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为文俊丽,用思精密, 朝廷大手笔,皆特承中旨撰述,天下词人,成讽诵之。尤长于碑文、墓志,当代 无能及者。喜延纳后进,善用己长,引文儒之士,佐佑王化,当承平岁久,志在 粉饰盛时。 ( 旧唐书张说传) 为相期间,他凭着自己文坛盟主的地位吸引了 一大批文士,旧唐书韦述传载: “( 韦述) 转右补阙,中书令张说专集贤院事,引述为直学士,迁起居舍人。 说重词学之士,述与张九龄、许景先、袁晖、赵冬曦、孙逖、王翰常游其门。赵 冬曦兄冬日,弟和壁、居贞、安贞、颐贞等六人,述弟迪、迪、迥、i 已、巡亦六 人,并词学登科。说日:赵、韦昆季,今之杞梓也。一( 旧唐书第1 0 2 卷, 第3 1 8 4 页) 可以说,初盛唐直接或间接被他奖掖或提携的就有张九龄、房瑁、严挺之、 王翰、韦述、赵冬曦、韦陟、徐安贞、孟浩然、王维、王昌龄、贺知章、李白、 孙逖、李华、萧颖士等,这些人有好多后来都成了文坛翘楚,或者在唐朝政治文 化上大有建树,对繁荣唐代文学创作、发展文学事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除以上所引的文学之士外,其他如裴灌、王丘、齐瀚、王湾、尹知章、康子元、 敬会真、崔沔等等,亦都受知于张说。几乎可以说,开元前期的知名文学家,莫 不出自燕公门下。新唐书张说传说:“开元文物彬彬,( 张) 说力居多。 顺 便提一句,这些人中的房瑁、王维、李白、杜甫、李华、萧颖士等都与贾至交往 密切,对贾至的文学创作有直接的影响。 唐玄宗开元三年( 7 1 5 ) ,张说与姚崇有隙,开元四年被贬为岳州刺史。此时 他已饱经风霜,年近半百,作为一代名相,被贬远离京都之地,心情的郁悒,是 可想而知的。这种人生体验和深沉情感使张说的诗歌发生了“方其登台衡,执鼎 铉,抽笔兰室,雍容应制,词何泽也;及临荆南,履岳牧,怀人寄言,托物写心, 又何凄也”( 陈伯海唐诗论评类编) 的变化。在被贬地,他“危堞临清境,烦 优暂豁然。九围观掌内,万象阅眸前。”( 岳州西城) 他借领略和欣赏湖光山色 来驱遣仕途失意的愤懑与哀愁。p 书史蓄胸中而气味入于冠裾,山j i i 历目前而英 灵助于文字( 黄彻砻溪诗话卷八) 。正是湖岳一带的湖山胜景,启发张说 领悟大自然的美感。在经历了人生坎坷以后,才有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切感受。在 岳州的几年间,他重修岳阳楼,并增其旧制,把原来的阅兵楼扩建成了一座壮丽 的楼阁,并因它坐落在郡署的南面,故以“南楼”称之。唐肃宗时,中书舍人贾 至的岳阳楼重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一诗中,才首先出现“岳阳楼”三字。以 后,著名大诗人李杜韩孟等登楼赋诗,均沿用“岳阳楼 之称,“岳阳楼名称 于是延续至今。岳阳楼竣工后,张说“每与才士升楼赋诗,自尔名著”( 旧唐书张 说传) 。聚集在他身边的才士有:赵冬曦、尹懋、梁知微、阴行先、韦嗣立、王 琚、王熊及自己的二子等。他们在为政之暇,常常登南楼,泛洞庭,上君山,游 濉湖,兴之所至,以诗唱和,并把这些诗作,自编为岳阳集。据古逸丛书 本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三岳州巴陵县记载:“岳阳楼,唐开元四年,张 说自中书令为岳州刺史,常与才士登此楼,有诗百余篇列于楼壁。”张说在朝期 间,创作的多是奉制应酬之作,价值不大。但是到了岳州后,岳州山水激活了他 的诗情,涤荡着他的心胸,为此,他创作了大量俊逸凄婉的山水诗和赠答诗,尤 其山水诗,“感慨多工 ,“能感动激发人意(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不乏 佳作。葛晓音说:“开元八年前,他( 张说) 在仕途上虽然大起大落,却因两次 离开朝廷而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两个小小的诗人群落。一次是景云二年到开元元 年,因留守东都与韦嗣立、崔日知、崔泰之、魏奉古等游宴山水,宴集唱和。另 一次是开元四年至七年贬岳州期间,与赵冬曦、尹懋、张均、张珀等吟咏湘中山 水,从而在诗坛相对寂寥的这段时期内兴起了山水诗的一个小高潮。( 诗国高 潮与盛唐文化) 今全唐诗存张说在岳州的诗4 0 多首,以岳州、巴陵入题的 2 1 首,岳阳入题的2 首,南楼入题的2 首。新唐书张说传称他“既谪岳州, 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之助。”张说的山水佳作大大提高了岳阳楼的知名度,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逐步完成了岳阳楼从军事防御设施到观赏楼的过渡,自此,“迁客骚人,都会于 此”( 范仲淹岳阳楼记) ,大肆吟咏讴歌岳州山水,故清代光绪六年重修岳阳 楼的张德容碑记中说:“谓斯楼始于燕公可也。”在一片佳山好水中,张说既 有“观鱼乐何在,听鸟情都歇、“日见尘物空,如何静心阙 ( 相州山池作) 的郁郁寡欢,也有“悠然白云意,乘兴抱琴过”( 湘州北亭) 的无奈中的惬意, 也有“四运相终始,万形纷代续 的对自然、历史、人生的体认( 岳阳早霁南 楼) ,还有“平湖晓望分,仙桥气氛氲、“江寒天一色,日静水重纹”的鼓桨乘 舟漫游洞庭湖山的尽兴忘情( 游洞庭湖) 。张说的岳州山水诗好就好在他 常常将别情悠悠与缅望京华揉合在湖光山色里,情景相生。如与赵冬曦尹懋子 均登南楼,面对“山晴红蕊匝,洲晓绿苗铺的大好春光,诗人触景生情,“举 日思乡县,春光定不殊”,满眼的春光就成了思乡恋阙心绪的引子。同赵侍御巴 陵早春作中,诗人由早春“水苔共绕留乌石,花鸟争开斗鸭栏。佩胜芳辰日渐 暖,然灯关夜月初圆 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致,写到“意随北雁南飞去,直待南州 蕙草残 的北归意绪,景情相扣,动人心弦。 总之,张说的岳州诗,其羁旅思乡、友情送别、悲喜愁怨,都与山水相糅合 融会,情景交融,空灵而韵味深长。可以说,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张说有着继 往开来的地位,是促进盛唐气象的关键人物,成为初盛唐山水诗发展中不可或缺 的一环。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认为张说的许多岳州诗“皆冲远有味,而格 调严整。他又说:“唐初五言绝,子安( 王勃) 诸作已入妙境。七言初变梁陈,音 律未谐,韵度尚乏 ,“至张说巴陵之什( 按即此诗) ,王翰出塞之吟,句 格成就,渐入盛唐矣。 。“巴陵之什 即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梁六,作者的友人,潭州( 今湖南长沙) 刺史梁知微,入朝路过岳州。洞庭山 就是君山,亦名湘山。诗人的送归之心如同洞庭之水悠悠长长,也融进了洞庭湖 水之中。此诗通体散行,风致天然,惟在兴趣,已全是盛唐气象了。葛晓音也认 为,张说贬谪岳州期间的山水诗,“小谢式的清朗和大谢式的密实相协调”,“给 山水诗输入了盛唐的时代精神(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概言之,张 说以岳州诗文史长存,岳州因张说而声名备盛,张说与岳州相得益彰。 ( 三) 贾至被贬岳州 1 被贬原因 贾至被贬,是因为受房瑁集团所累。房瑁集团是唐玄宗幸蜀时所形成的一个 政治集团,与肃宗登基所形成的灵武集团有权利斗争。房珀集团白成规模,体系 l o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立,成员阶层复杂,杜甫、贾至等都属于这个集团。又乾元元年( 7 5 8 ) 六月, 肃宗下贬房瑁刘秩严武诏,诏日:“又与前国子祭酒刘秩、前京兆少尹严武等 潜为交结,轻肆言谈,有朋党不公之名,违臣子奉上之体。( 刘啕旧唐书卷 ) 同时,贺兰进明论房珀不堪为宰相对,己称房珀“各树其私党刘秩、 李揖、刘汇、邓景山、窦绍之徒,以副戎权 ( 刘晌旧唐书卷) 。可见 以上所提刘秩、严武、李揖、刘汇、邓景山、窦绍等均属于这一集团。 房珀集团依附于蜀郡集团。房瑁是玄宗蜀郡集团的首要扈从大臣。玄宗有感 于抑而不用的房瑁拒受安禄山的伪职,且“靡惮艰险 ( 李防等文苑英华) 地 扈驾,龙颜大悦,故即日拜相。其余还有韦见素、崔涣、崔圆、李麟、张镐、高 力士等;肃宗灵武集团的元从大臣有裴冕、杜鸿渐等。此时肃宗尚未即位,各心 腹大臣尚不足以称之为“集团 。天宝十五年八月肃宗即位,玄宗在蜀尚不知。 数十日招兵买马积蓄足以与玄宗抗衡的力量且稳固控制了朔方军以后肃宗方才 告知玄宗即位一事。此时的玄宗已如丧家之犬,无奈之余只好痛下抉择答应逊位, 但要求以太上皇自居、保留最高职权。为能取得最高决策权,八月十八日,玄宗 “遣左相韦见素、文部尚书房瑁、门下侍郎崔涣等奉册书赴灵武”( 旧唐书肃 宗纪) ;传位册书为中书舍人贾至所撰,同时,贾至还充册礼使制官,关于此事, 贾至有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下崔侍郎一诗;此外, 奉使大臣尚有崔圆、韦肴、萧听、张镐等。这些人中,贾、萧等皆与房珀相善。 然此后一年里,肃宗羽翼丰满后,玄宗派出的各宰相大臣即被逐一罢免。当然, 表面上玄宗的扈从大臣也得到进封,但人数寥寥,构不成势力。因赴灵武前房瑁 曾向玄宗提出诸王分镇的建议,被玄宗采纳,其后贺兰进明以此向肃宗进谗,恰 肃宗即位前与枝庶间争夺皇位继承权的矛盾敏感而尖锐,肃宗由是恶瑁,瑁坐是 废弃不用。杜甫是一直极力拥护诸王分镇之议的,曾冒死疏救房瑁。杜甫与房瑁 为布衣交,杜甫从叛军中逃出后任左拾遗即拜房瑁力荐之功。为扩大势力,房珀 上疏请自将兵收复两京,率三军作战。然房瑁系一文官,用兵素非所长,又用人 不当,导致官军败绩。杜甫闻败讯,曾作悲陈陶、悲青坂诗,既对房瑁之 败表示悲痛,又略含责备。至德二载五月,房瑁罢相,被贬为太子少师。“房瑭 集团私党,连同首魁房瑁,计有十八人:杜甫、贾至、严武、刘秩、萧听、 王思礼、杨希文、刘贵哲、李光进、邓景山、李揖、宋若思、魏少游、刘汇、窦 绍、董庭兰、何忌等。此外,还有张镐,属于外围的得力支持者。 ( 陈冠明论 房瑁集团) 房瑁拜相,贾至草授房瑁文部尚书同平章事制:“宪部侍郎房瑁,清识雅 量,工文茂学。秉忠义之规,靡惮艰险;挺松筠之操,宁移岁寒。宜承赐剑之荣, 式允济川之望。”( 李防等文苑英华卷4 4 8 ) 对房瑁作了高度评价。至德二载 五月,房瑁初贬太子少师,正直之士或以为不妥。如武部郎中张知微即奏:“房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瑁有管乐之才,不宜以4 , 二i l e 见免。 ( 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4 6 0 ) 其“私党” 更纷纷出来为房珀鸣不平。旧唐书房瑁传谓“朝官多以为言 ,“宾客朝夕 盈门 ,贾至参与了房瑁集团,为房瑁私党;杜甫为房珀所荐,亦为私党。此外, 还当有刘秩、严武等。房珀最终被贬为刺史,立即驱逐出京都。至德二载( 7 5 7 ) 八月,杜甫往郫州省家,有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遗补得云字诗。乾元元年春, 贾至有 v - 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云: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原注:“舍人先世尝掌丝纶。 ( 钱谦益钱 注杜诗卷1 0 ) 六月,贾坐房瑁党,贬汝州刺史。同时,杜甫出为华州司功参 军,有送贾阁老出汝州诗,钱谦益笺注: 贾至本传不载出守之故。杜别有别贾严二阁老及寄岳州两阁老诗, 知其为房瑁党也。珀与武尚未贬,而先出至者,以普安郡制置天下之诏,至实当 制,故先去之也。岳州之谪,亦本于此。公诗有“艰难、“去住”之句,情见乎 词矣。( 钱谦益钱注杜诗卷1 0 ) 二年,九节度之师溃败于相州,贾至弃城出奔襄、邓。秋,坐弃汝州贬岳州 司马。时杜甫在秦卅f ,有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云: “衡乐啼猿单,巴州鸟道边。故人俱不利,谪宦两悠然。 又云:“贾笔论孤愤, 严诗赋几篇。 贾至因而与岳州结缘,留下了他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 唐代岳州概况 岳州东倚幕阜山,西临洞庭湖,北接万里长江,南连湘、资、沅、澧 四水,为湘北门户,自晋以来,即是湘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到了唐代, 我国经济重心已开始呈南移趋势。湖湘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富足,生活 比较安康。安史之乱造成很大的社会动乱,黄河中下游地区遭到了惨重的破坏, 民众及士人都纷纷南投。“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 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 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 ,更带动了南方经济 的发展。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势使人离”( 德】黑格尔历 史哲学) ,正如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特定的物种一样,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一 样会孕育特定的人文文化。湖南旧属楚国,群山叠岭,滩河骏激,因其“四塞之 国”的地理环境而“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 中原人物以独立。 ( 钱基博湖南近代百年学风) 这里的民间信仰、神话传说、 山水名物、历史典故以及岁时节庆、服饰饮食、婚丧礼俗、生产方式以及民歌俚 语都带有浓厚的湖湘地域色彩。 岳州周围有长江、洞庭湖、青草湖( 又名巴丘湖) ,又有君山岛、岳阳楼, 1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兼之气候适宜,物种繁复,可谓高山大泽,云烟峰峦,平原丘壑,湖泊河流,奇 花异草,无一不备,这些构成了一道道奇异明丽的自然风光。挥毫当得江山助, 自然山水千年不变地静等有悟性的文人的到来,作为文人、尤其是贬谪文人的精 神慰藉所,帮助他们获取心理平衡和灵魂超越。刘禹锡曾经指出:“潇湘间无土 山,无浊水,民秉是气,往往清慧而文 。屈原的伟大篇章就与岳州渊源颇深, 屈学研究者们认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九歌、九章、招魂、天问 以及哀郢、涉江、怀沙、惜往日诸篇皆写于岳阳,可以说,这是中国 贬谪文学中最辉煌的篇章。最后,屈原自沉泪罗江,逝葬于岳阳。戴伟华在其唐 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第三编第一章中说:“长沙北部的岳阳亦一重镇,因 其襟湖带江的地理位置,遂成为众多迁客谪吏的聚散之地。盛唐荆湘逐臣张说、 赵冬曦、贾至等即先后贬至此地,其他流贬岭南诸地的逐臣也多于此行经。”迁 谪文人士大夫吸取湘岳山水的灵气,感受湘岳风土人情的熏陶,创造出了大量隽 永蕴藉的作品。 1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贾至岳州诗 ( 一) 贾至岳州诗作的内容主旨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三有“洛阳才子谪 湘川 句,此处“洛阳才子”,说的就是贾至。 贾至及其父贾曾都曾任中书舍人,有“世掌丝纶之美誉。旧唐书本传 载:“禄山之乱,从上皇幸蜀。时肃宗即位于灵武,上皇遣至为传位册文,上皇 览之叹日:昔先皇逊位于朕,册文即卿之先父所为。今朕以神器大宝付储君, 卿又当演诰。累朝圣典,出卿父子之手,可谓难矣。至伏于御前,呜咽感涕。 中书舍人属于中枢秘书官,在行政系统上是中书令、中书侍郎的属官,自南北朝 即掌丝纶命。虽然从唐初起,皇帝开始有意识地分割中书舍人的草诏出令之权, 广招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共同撰制文书诏命。但因中书舍人有代王言视之责,实 际上是皇帝的喉舌和耳目,是皇帝的亲信大臣,可以说始终活跃于国家政治舞台 的中心;又历任中书舍人均是硕学鸿儒,所谓“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 ( 新 唐书百官志) ,是文人士子企慕的清要之职,荣耀备至。 出贬岳州给贾至打击不小。王国维曾就治学与做官对蔡尚思先生说:“中国 古代的知识分子都是以做官为最大目的,所谓学而优则仕是也。”怀抱兼济 天下的宏愿,一旦遭贬,理想暂时或永久性破灭,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