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时间和空间.pdf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时间和空间.pdf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时间和空间.pdf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时间和空间.pdf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时间和空间.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时间和空间.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 0 j , t一 一 一 7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l y r i cn o v e l ,ak i n do fn o v e lw h i c hd i s p l a y si t su n i q u ea e s t h e t i ca p p e a ls i n c ec h i n a e n t e r st h em o d e m p e r i o d ,h a sh a da ne s s e n t i a li n f l u e n c eo nb o t ht h ec o n t e n ta n ds t y l eo f m o d e mc h i n e s en o v e l s t h ec h i n e s em o d e ml y r i cn o v e l sh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au n i q u e n a r r a t i v em o d eo nt h ea b s o r b i n ga n de m p l o y i n go ff o r e i g nn a r r a t i v e a p p r o a c h e s , e s p e c i a l l yo n eo nt h e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t i m ea n ds p a c e t h ef a c tt h a tt h et e m p o r a la n d s p a t i a lf o r mo ft h ec h i n e s em o d e ml y r i cn o v e l si sa b u n d a n th a s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w h i c h c a nb ei l l u s t r a t ,e da sf o l l o w s :f r o mt h ea s p e c to ft h et e m p o r a lp r e s e n t a t i o n ,t h ec h i n e s e m o d e ml y r i cn o v e l sh a v ee n r i c h e dt h e i rn a r r a t i v ef o r m sb yc o m b i n i n gt h et w ot e m p o r a l f o r m st h ea c t u a lt i m ea n dm e n t a lt i m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f o r mt h ea s p e c to fs p a t i a l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s p a c ei s e l e v a t e di n t oad o m i n a t i n gs t a t u sb yt h ew e a k e n i n go f “t i m e ”, b e c o m i n ga ni n d i s p e n s i b l ep a r to fan o v e l a st h et w od i m e n s i o n so fp r e s e n t a t i o n ,t i m e a n ds p a c eh a v es u c ha ni m p o r t a n te f f e c to nt h el a n g u a g ea n d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c h i n e s e m o d e ml y r i cn o v e l st h a tt h em u t u a l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t h et w oc o n c e p t sh a sas i g n i f i c a n t s t y l i s t i cm e a n i n g k e y w o r d s :l y r i cf i c t i o n s t i m e s p a c e i i i 、,i卫 、,一 中文文摘 中文文摘 本文只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分析中国现代抒情小 说所呈现的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以及这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它们所生成的文 体特征。中国近代以来,现实时空的急剧变化使得人们的时间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他们认知世界、感受世界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个体的主体意识 增强了。创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的变化也反映到他们的创作中,其中中国现代抒情小 说的时间和空间形式的创造就是这一现实巨变个体经验的独特性和有效性的最直接 的反映。他们的创作不拘一格,认为“小说不仅是叙事写景,还可以抒情”,他们的 创作在时间和空间方面有独特体验和表现,从而产生了中国小说另一种独特的审美 范式。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中国现代抒情小说进行分 析。 第一部分主要从时间的角度分析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分析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 时间形式和意义,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首先是分析小说时间形式,时间形式主要从现实时间和心理时间两个方面进行 分析。一、现实时间。现实时间指客观存在的时间,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表现为无限延伸的线性结构,具有不可逆转、不可重复的特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常以钟表来计算时间,我们习惯以年、月、日、时、分、秒等单位来衡量时间的 长短和刻录时间段。主要作用是交代故事背景和为情节发展推进服务。二、心理时 间。心理时间是指存在于人意识中的主观时间,是人意识流的一种意象化的时间, 表现为人的所思所想,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展望。这往往是现实时间已经不能 很好展现主人公的感情,这些溢出现实时间的感情需要心理时间来弥补。心理时间 在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得到广泛的应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和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 不同时空的交融更加自由,一切随心理情绪的流动而任意拼接,小说的内涵也变得 更加丰富。 其次是分析小说时间形式的意义。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丰富多彩的时间形式展现 了重要的审美特征,特别是心理时间的运用,抒情小说的叙事技巧独特。由于作者 时间的把握不同,还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小说叙事模式。废名的静止式叙事方法,其 特点就是废名的小说叙事并没有遵循一般小说的叙事结构,以时间发生的前后为顺 v 福建师范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序和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为逻辑,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大起大落的 人物命运,小说突出的是非常平凡平静的生活画面,是时间直线里某个瞬间,这一 瞬间的画面凝固成一种情境,让读者在空灵宁静的情境中感受到永恒的魅力,而永 恒的时间就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废名的抒情小说也在看似静止的时间中获得了 更多的叙述空间和自由,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审美想象。另外一种叙事模式是回忆 式的叙事方法。回忆是对过去时间的一种追溯,这种回忆式的叙事造成叙事时间的 一种倒流,人们以当前的叙述时间去回顾已经逝去的岁月,带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和时间经历,各种思想、情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是由于这种时间距离感,容 易使叙述者在时间的两端产生一种怀旧的感情,这种感情自然也会多多少少渗透到 叙述过程当中的字里行间,使小说的文字充满抒情情调。这种叙事模式的主要作家 有沈从文、废名、鲁迅、萧红等。这些叙事模式丰富了小说的表现手法,抒情小说 叙事把时空自由化了,小说根据情绪安排叙事时间,不必固守时间的线性发展和具 体长短,时间可以倒流,可以静止,可以交错,单位时间可以拉长、缩短,抒情小 说的这种叙事方式开拓了小说新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接下来时是分析小说中时间里的空间生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分析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空间问题。分析小说空间的形式和意义, 还有抒情小说中的故乡意象以及时间和空间在小说中关系。 首先是分析小说的空间形式。空间形式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物理空间,一是内 在空间。一、物理空间。在抒情小说中,空间叙述不再是穿插故事情节中的愉悦读 者的闲笔,空间形象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抒情小说在空间叙述方式上 与传统小说最大的区别,空间成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抒情小说借助空间形象 把难以言说的东西表达的更加隐蔽了。抒情小说采用“并置 的叙事手法,在抒情 小说叙事过程中,小说所讲述的故事或生活画面被未加提炼地并置在一起,而之间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流畅的叙述整体,这些故事前后没有因果联系,相对独立,但是 这些故事或生活片段又为作品的意义和效果服务。在小说展现的空间形象中,抒情 小说往往选择具有浓厚生活情境的小场面、小地方作为小说展开的空间,这些小场 面、小地方最具生活气息,宁静祥和,充满诗情画意,倾注着作者浓浓的情意。二、 内在空间。抒情小说把注意力更多地从外在空间转移到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上。现 代抒情小说中自然存在的空间意象和内心主观的空间意象互相交错混杂,让人无法 分辨虚实,但在有限的篇幅里却展现了更加丰富的内容,简洁有力有令人回味。 v i p : l l 、 一 ! 中文文摘 其次是揭示空间形式的内涵和意义。空间形象在抒情小说中的作用被大大的凸 显出来,改变了传统围绕时间叙事单一模式,抒情小说以空间的形式来结构小说, 结构更加灵活,表达更加自由,内容更加丰富,抒情小说丰富的空间形式为小说提 供了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抒情小说这种空间描写也使小说既经济又意蕴深远。 接下来分析抒情小说中所展现的故乡意象。现代抒情小说大多展现的空间域是 作家所熟悉的故乡生活,特别是童年的故乡,作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故乡这个 魂牵梦萦的地方,诉说着作家的美好的理想,也寄托着浓浓的感情。人们在童年的 故乡这个时空契合点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最后总结小说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如何互相表现。 i 一 1;j 目录 中文摘要 目录 a b s t r a c t 中文文摘 目录厶 绪论 第一章时间。 i v 。 1 7 第一节时间形式7 一、现实时间 二、心理时间。 第二节时间形式的意义。 第三节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纪实性特征 第二章空间 第一节空间形式 2 1 一、物理空间 二、内在空间 第二节故乡意象 2 1 2 1 2 7 2 9 第三节空间形式的文体意义3 4 第三章结论 参考文献 4 3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4 7 致谢4 9 1 人简历5 l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独创性和使用授权声明。5 3 i x 、 hl? 绪论 绪论 时间和空间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维度,早在古代,人们就发明沙漏计时 法,这是人们最早的从时间的角度认识世界。时间和空间承载着物质世界的存在, 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也是通过时间和空间来获得认识的。恩格斯说过:“一切存在的基 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与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l l j 因此我们人类的存在也是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人类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到衰老以 至死亡这个过程,这个是从来都无法逃避的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因此,一切超时 间的存在都是无意义的;同样,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要获得一定的空间才能生存, 空间是提供给我们认识的载体。时间和空间作为存在,两者互相共存,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任何离开时间的空间是无可附着的,任何离开空间的时间也是空洞苍白 的。总之,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存在于我们人类的生活之中,我们 的生存经验是从时空体验中获取的,除此之外,我们将无从感知世界。 时空问题作为一个核心问题,中国人的时空观是怎么改变的? 这种改变对中国 人的生活习惯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这些时空体验对文学创作经验又有那些影响? 这 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无法在这里把它阐述清楚,我在这里只是对中国时空观的转 变过程作一个稍微的梳理。 中国人的时间观一般呈现“环 型结构,在人们时间观中,生命是一个轮回, 这跟佛学里前世今生,生命轮回一样的道理。在阿q 的时间意识里,时间只不过是 一个“圆”,在哪里结束,就在哪里开始。难怪在他临刑时无师自通喊出:“过了二 十年又是一个 2 j nq 的无师自通是中国人潜意识里的一种时间观念,即时间 是循环的,生命是周而复始的。人们的这种时间观的形成受中国的古文化影响极其 深刻,和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有密切的关系。在古代,中国的纪年法主要有两种:一 种是具有政治性的时间概念( 如根据朝代皇帝轮替而改变的康熙纪元) ;一种是文化 性很强的时间概念( 如循环的甲子纪年) 【3 】。这两种中国传统的纪年法蕴含着中国 人特殊的政治观、文化观和时间观。“改正朔,易服色 ,说明朝代的更替,时代的 【1 】【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恩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5 年版,第9 1 页。 【2 】鲁迅:阿q 正传【a 】鲁迅全集第一卷【q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5 5 1 页。 【3 】参阅杨匡汉( 2 0 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第6 5 6 8 页,2 0 0 6 年版。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变迁。而六十年甲子轮回,则象征着世界万事万物循环往复。中国这种时间观和政 治体验、文化经验联系在一起,带来了多元时间观和丰富的文化体验,承载了更多 的民族特色和精神内涵。这种纪年法使人们时间观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文化烙印, 主观性强,遮蔽了时间实体性一面,在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 性。因为不管是按朝代皇帝更替而变化的纪元,还是按六十一甲子纪年,都否认了 时间的客观存在,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不会因王朝的灭亡而停止, 也不会因王朝的开始而开始,王朝是时间到既定一点的产物,而不是时间附属于王 朝,时间它总是流动不息的,而中国传统的纪年法都把时间割裂了,时间是一段一 段,破坏了时间的延续性。后来随着西方公元纪年和世纪概念的传入,中国人渐渐 接受了西方的时间计法,这种和基督教体验紧密联系的时间观遮蔽了中国人特有丰 富而多元的时间观念,取而代之以线性“世纪 来计时。西方的时间观影响了甚至 改变了中国人的时间观,这种时间观的变化带来了西方的文化,正悄悄地改变着中 国人传统时间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中国文明在西方文明的渗透下显得落后迂腐了, 传统的东西在强大的西方文明的影响下被一点一点地剥蚀,取而代之的是光怪陆离 的现代都市文明。而都市文明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导致了生命的退化、 道德的败坏。在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时空的不同体验具有强大的塑造作用,时空体 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价值观、道德观,甚至改变了整 个国家的文化系统。 时间和空间经验作为人类感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影响着各地区文化的生成和特 色,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自然也无法避免。文学中表现人们的时间体验和时间观念, 早已被人们接受。人们的时间观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古代用日晷 或滴漏去感觉时间到现代听钟表感觉时间,这里不仅仅是时间体验方式的转变,人 们时间观的改变,这种随之带来是更深广的文化变革。这种变革是农业时代到工业 时代的跨越,这种文化变革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方式,其中的感情因素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从悠闲从容的田园时空过度到紧张压抑的现代时空。现代 人感觉时空对自身的强烈压迫感,在工业时代,人们和时间在赛跑,为生活疲于奔 命,时间的观念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时间就是金钱的 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人们这种时间观念的变化也会 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在文学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同的时空 体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时间观和价值观。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六 2 p 参 一 _1;j 绪论 回写道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当她来到贾琏的大姐儿睡觉的房间的时候,刘姥姥 被堂屋中柱子上挂着的一个匣子吸引住了,原来那是一个舶来品的自鸣钟。这个稀 奇古怪的物件在刘姥姥的眼里,只不过是偶然的遇见,或许在刘姥姥心里自觉有些 可笑,笑自己是个乡巴佬,孤陋寡闻,心中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在那一瞬间也许占据 过她整个心灵,但是这一偶然的相遇不会改变刘姥姥的生活,当她回到农村,回到 那千年不变的中国古老文明中去的时候,那一霎的心灵震颤也会随之渐渐退掉,以 至消失殆尽。以前生活怎么样,以后的生活还怎么样,它不可能一下子改变刘姥姥 的时间观和价值观。但是自鸣钟的存在改变了荣国府对时间的感觉,人们不再依靠 传统的日晷和滴漏来判断时间,而改用听自鸣钟来感觉时间,从而来安排荣国府一 天的生活,荣国府在自鸣钟的影响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了。也许在我们现在入看来这 不算什么,但是它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荣国府这一堵围墙内,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 国上层王公贵族和下层老百姓的巨大差距,这里还有东西方文明中国农业文明 和西方工业文明的碰撞。落后的中国文明抵挡不住先进的西方文明的入侵,西方的 器物已经在中国渐渐传播,虽然只在王公贵族这一阶层,但是它已经存在并改变了 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时空观和价值观也悄然发生变化。 时间和空间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形式,也是文学存在的基本形式。人们很 早就发现了时间和空间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对文学中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形式 作了大量的探讨和总结。在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中,人们就对小说的时间进 行了研究,经典叙事学认为,时间是推动叙事行进的主线。但是经典叙事学和后经 典叙事学侧重的是时间在小说叙事的作用,这种叙事理论在小说研究中从它的诞生 以来一直成为人们研究小说的重要理论支撑和出发点,而忽略了空间在小说叙事中 的作用,空间在小说叙事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小说空间形式,1 9 4 5 年美 国著名文学批评家、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约瑟夫弗兰克提出小说空间形式 的理论,初步建立了一个新的小说理论范型。他在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中指 出,现代小说不是统一于时间关系中,而是存在于空间关系中。为了进一步揭示空 间形式在小说创作中重要作用和内涵,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并置 ,但是弗 兰克对空间形式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当时小说研究的重视。 不管是经典叙事学中时间叙事还弗兰克的空间形式,都只是侧重小说时间和空 间的其中的一个方面,时间和空间在小说被割裂开了。而在2 0 年3 0 年代,苏联文 艺理论家、批评家巴赫金提出了“时空体”理论,把时间和空间作为小说不可分割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 的整体进行研究,他认为文学中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具有重要联系,“在文学中的艺 术时空体里,空间和时间标志融合在一个被认识了的具体整体中。时间在这里浓缩、 凝聚,变成艺术上可见的东西;空间则趋向紧张,被卷入时间、情节、历史的运动 之中。时间的标志要展现在空间里,而空间则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 i x 】首先, 巴赫金时空体理论揭示了文艺作品中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性,尤其是把时间和空间作 为一个整体的时空体的重要性,并把这一重要性提高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其次,巴 赫金时空体理论把文艺作品中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起来研究。巴赫金强调时空体不 仅是形式的范畴,而且是内容的范畴。在巴赫金之前,评论家对时空功能的认识都 停留在形式上,即认为时空体仅仅是有形式上的功能,认为它在文学作品中只具有 外在环境的设置及情节结构的功能。巴赫金发现了这种不足,提出了时空体不仅具 有形式功能,而且具有内容功能。 文学中的时间和空间问题的研究正成为文学研究重要的领域,在外国是这样, 在中国,文学中的时间和空间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并取得重要的研 究成果。在小说时空观转变研究方面,时空观的转变对小说叙事的方式转变起到了 重大的影响,张卫中和龙迪勇在这方面作了重要的探索。张卫中中国现代小说时 空观念的变革认为中国小说从古代到现代在时空表现方面经历了一个较大的转型, 中国古代小说偏重从历时的角度来表现生活,而忽视了空间的表现。到了近代,受 西方文化和小说的影响,中国作家的时空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了西方实体性的 时空意识,在小说创作中也开始自觉地转变小说的时空模式,空间成为小说聚焦的 对象,时间在小说中收缩了。对这方面作相关探索的还有钱雯中西小说时空观比 较。小说的空间叙事学和空间形式研究则有:龙迪勇在论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学的空间转向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 究的新领域等一系列文章中对空间作了系统的论述,把叙事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空 间。他认为经典叙事学只注重时间维度上的研究,而忽视了从空间维度上的研究, 空间作为小说叙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张卫中和龙迪勇认为空间意识在小说创作过 程中正在崛起,空间叙事逐渐成为另一种新小说叙事模式,空间意识在小说中得到 空前的展现。对于空间形式的研究还有吴晓东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胡宗健文 学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和空间等。 1 】( 苏) m 巴赫金著:白春仁,晓河译:小说理论,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9 8 版,第2 7 4 - 2 7 5 页。 4 气 l 绪论 研究者在小说时间和空间理论建构方面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在具体小说文 本的时间和空间解读中也获得了丰硕的果实。王富仁时间空间人从哲学的 角度,另辟蹊径,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来把握鲁迅的思想文化内涵和精神世界, 打开了一扇进入鲁迅心灵的门扉。在王富仁看来,鲁迅的时间意识和对空间的独特 把握正是鲁迅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叶世祥鲁迅小说的时间形式鲁迅小说的空 间形式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行分析,他在分析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的时间时,指出鲁迅小说把“过去 “现在 “将来三种时间定位混杂在一起,在 现在的时间里包裹着过去,在过去的时间中包裹着未来,揭示了鲁迅小说的时间秘 密。在分析鲁迅小说的空间时,主要是从“并置 的角度分析了小说的空间形式, 叶世祥用参照阅读的方法把鲁迅的小说放在一起阅读,探索出鲁迅小说新的审美空 间。刘勇废名小说的时间和空间对废名的小说的时空形式作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但是,从整体上看,以上的研究领域还存在一定缺失:第一、对小说时间和空 间的研究大多是把时间和空间作为各自独立的部分进行研究,较少把时间和空间统 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二,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时空形式研究较多, 且相对集中于较典型的作家身上,比如鲁迅、沈从文、张爱玲、新感觉派等,而忽 视更大范围内的其他作家作品的研究。第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中国小说史上 某类型小说的时空问题进行研究,学者们大多关注某个时代小说的时空特点,因此 更多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整个时代小说的时空问题,从而忽视了从微观的角度对文 本进行解读分析。因此,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时空形式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如何能 从中国小说的具体文本出发,不是理论先行而是从大量的文本解读中概括出其时空 形式特征,并找出其隐藏在时空形式后面的文体特征和审美意义,以及时空形式背 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我的硕士论文的出发点之一。 由于小说的时间和空间具有重要形式意义、内容意义和文体意义,并与作家的 时空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具有密切的联系,在这里,选取一个独特而又典型 的小说类型显得非常重要。我选择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作为我的研究对象,就是出于 这方面的考虑。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作为现代文学中重要的一支,具有其独特的审美 特征。针对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时间和空间的研究尚属空白,人们习惯认为中国现代 抒情小说时空表现薄弱,甚至省略时间,留下时间空白,这也正是中国现代抒情小 说时空特点,从而产生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文体的独特之美。 对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界定,1 9 2 0 年周作人在( 晚间的来客) 译后附记 5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提出了“抒情诗小说”,他说:“小说不仅是叙事写景,还可以抒情这抒情诗的 小说,虽然形式有点特别,但如果具备了文学的特质,也就是真实的小说。内容上 必要有悲欢离合,结构上必要有葛藤,极点与收场,才得谓之小说:这种意见,正 如十七世纪的戏曲的三一律,已经是过去的东西了。”1 1 】周作人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 抒情小说的概念,虽然比较笼统,没有指出抒情小说的独特之处,但已经正视这种 文体的存在。2 0 世纪8 0 年代前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学术 界对“现代抒情小说 概念进行了整合并梳理了一批作家。在这方面,凌宇、张国 祯具有开拓的意义。凌宇在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 择一文中较早以“现代抒情小说”概念整合、梳理了这批作家,认为其开源者是 鲁迅,经过废名、沈从文、萧红、艾芜、孙犁的自觉创造,“形成一条虽不宏大,却 清晰可寻的艺术之流”; 2 】不仅为现代抒情小说界说了一个基本的作家构成,也对小 说文体、内涵等层面作了开掘与界说,指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是“五四以后诞 生的、以小说为本,引入诗歌、散文因素而成的新文体”,【3 】表现了“形式美”和“人 性美”;而张国祯的郁达夫和我国现代抒情小说则致力于“抒情小说 源变的具 体问题,突出了郁达夫在现代抒情小说发生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在以郁达 夫为代表的一些五四作家创作里完成了它的初创阶段在倾向不尽相同的沈 从文、萧红等作家手里有了更广阔的发展而郁达夫抒情小说作品中始终一贯的对人 性美的追求,几乎给从沈从文到孙犁各种风格特点互异的抒情小说创作,提供了重 要的契机。力【4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摒弃了中国传统小说重情节,重人物的传统,而代 之以淡化情节、抒情为特征的小说文体特征出现,这些小说有明显的诗化特征:“语 言的诗化与结构的散文化,小说艺术思维的意念化与抽象化,以及意象性抒情,象 征性意境营造等诸种形式特征。 l 5 】因此,我把具体研究的文本集中在情节淡化、结 构散化、语言抒情化的现代小说,主要代表作家为鲁迅、郁达夫、废名、沈从文、 萧红、孙犁等。本文将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来探析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时空特色,并尝 试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时空特点中挖掘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文体特点和审美特征。 1 周作人: 晚间的来客) 以后附记c a 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 c 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1 9 9 7 ,第9 l 页 2 】凌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 9 8 3 。( 2 ) 。 3 】凌字: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 9 8 3 ,( 2 ) 。 4 】张国祯:郁达夫和我国现代抒情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 9 8 1 ,( 4 ) 。 【5 吴晓东:现代“诗化小说”探索,文学评论,1 9 9 7 年,( 1 ) 。 6 吩 第一章时间 第一章时间 自从2 0 世纪8 0 年代,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研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重要 的一支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在时间表现方面少有体现,人们也 很少从这方面进行研究。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在时间表现方面 没有可取之处,福斯特说:“_ 小说把时间完全摒弃后,什么也表达不出来。t l 】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时间特征也就在于其善于把时间隐藏起来,就像冬天在冰下 面的河水,看似已经结冰,其实河水还是在照常流淌,只是我们没能直观的看到, 但我们却能感觉到。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中的时间就是冰下的河水,似无存在却存 在。总之,现代抒情小说的时间更加隐蔽了。这也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在时间表 现方面的独特之处,时间在文本中隐藏,却在文本背后呈现,它把人们的眼球吸 引到了更丰富的文本背后所呈现的审美世界。 一、现实时间 第一节时间形式 现实时间指客观存在的时间,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表现为无限延 伸的线性结构,具有不可逆转、不可重复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以钟表 来计算时间,习惯以年、月、日、时、分、秒等单位来衡量时间的长短和刻录时 间段。 现实时间一般作为小说中具体指涉的客观时间,它作为小说中的一个时间 背景,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是小说叙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说故事情 节是在一定跨度的时间内完成,脱离了时间,小说什么也表达不出来。小说中时 间表现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时间刻度,一般是精确到哪年哪月哪日,甚至有的十 分精确地以诸如“几点几分 的形式表示出来。比如,乔伊斯洋洋洒洒四十万言 的小说尤利西斯就是以一天时间来构建小说的,主题谈的是一次旅游 个具有新思想的男子从清晨到午夜,从起床到从事日常工作,再到参加葬礼,然 后去报社、图书馆、公共场所、公厕、医院、海滩、妓院、咖啡档,再回到床上 【1 】 英】福斯特著,苏炳文译:小说面面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 9 8 4 年版,第3 6 页。 7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经历。【1 j 同样,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也少不了这个时间背景,虽然在抒情小说中, 情节不再是小说的主要部分,时间在小说中也变得弱化,甚至被隐藏起来。不过,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在时间表现方面具有独特之处。精确的时间标识在中国现代抒 情小说中也得到多处表现,比如,废名的小说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情绪的一种流动, 故事情节在小说中被淡化,小说随情绪任意流动,但他也不忘把小说的时间具体 到年月日等:竹林的故事从十二年前老程家有一个三姑娘讲起,到三姑娘八 岁再到三姑娘十二三岁,把故事的时间明确地表示出来;河上柳里先是从陈 老爹一天的生活写起,从初夏的一天清晨、中午再到夜里天的生活。再如郁达 夫血泪的时间标志:“有一年的秋天 “第二年的秋天这一年九月里 有 一天晚上九点钟的时候“第二天”这些时间在小说中出现,也许人们并不 会注意到它们,它们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时间,为了情节发展韵需要。 现实时间在小说中不仅有交代故事时间背景的作用,还有情节和结构意义。 如郁达夫的茑萝行从“三点三十分 开始,回忆过去和妻子之间的点点滴滴: 前年秋天回国、去年六月在上海、阴历六月十八的晚上、去年六月主人公在 时间流中梳理自己的感情。 现实时间的小说结构作用还体现在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中。这种以书信的 格式和结构写成的小说,其中的人物、故事、情节都是通过一封封书信表现出来 的。它的时间表现主要是一日一封信,日期就是小说的时间,一封封书信就是小 说的结构,日期是串起书信体小说的线索。这种时间类型的小说创作有郭沫若的 落叶、庐隐的或人的悲哀、王以仁的孤雁等。落叶由菊子姑娘的 四十一封信构成,时间从九月七日夜到十二月二十五日( 圣诞节) ,时间跨度三 个多月。信讲述了日本看护小姐菊子对一位中国留学生的爱恋而不可得到自暴自 弃,最后远走他乡的心路历程,每封信都是主人公的真情告白,热烈、纯真的语 言让人读来刻骨铭心。孤雁主要由七封信组成,前面一篇我的供状为代 序,后面是五封“我”写给径三的信和一封“我”弟弟写给径三的信。小说主要 讲述了畸零者“我”由于家庭遭外人破坏导致家破人散,成为了一个无家可归的 漂泊者,事业无成,衣食无着,备受凌辱。在外流浪辗转一年后,在除夕之夜即 将来临的时候回到家乡,但是“我”终于自暴自弃,堕落到沉湎于酒精和赌博, 最后吐血而亡。六封信叙说“我”一年多来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的痛苦煎熬,读来 如泣如诉。而日记体小说的时间形式与书信体小说的时间形式相近,它也是一日 1 】【英】福斯特著,苏炳文译:小说面面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 9 8 4 年版,第1 0 6 页。 8 第一章时间 一记,日期是小说的时间,每天一记,独立成章,把所有的时间连起来又成为一 部完整的小说。这种时间类型的小说创作主要有庐隐的丽石的日记父亲 蓝田的忏悔录等。这种日记体小说按日记记录的时间先后顺序谋篇布局,主 要是把每天发生的事记下来,或连续几天记下来,或隔天记事。丽石的日记 由丽石的十六篇日记组成,时间从十二月一日到次年的二月五日,是个典型的悲 剧故事,叙述丽石与沅青的同性之爱,最后沅青嫁人,背弃了两人的深情,丽石 抑郁而终。蓝田的忏悔录包括蓝田的五篇忏悔录。蓝田经历了逃婚到向往婚 姻到恋爱失败,孤独无靠的蓝田,无奈之中只好选择了独身主义的现实生存方式, 最终宣告了她理想主义的彻底失败。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改变了传统小说以章节 为结构的形式,由于书信和日记本身的特点,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在内容上也转 换了小说的表现重心,小说从重故事情节转换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书信体、 日记体小说抒发的感情真挚直自,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现实时间在小说中有时也与感性生命联系在一起,充分显现其物候特征及 其流动过程。这个特点在我国文学中古已有之,一些涉及到有关时间方面的问题, 我国传统文学往往不是开门见山,一语点破,而是充分运用自然环境来交代时间。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l 】诗虽说旨在表现特定的心 境,却在杨柳和雨雪的感性形象及其意趣中透露着时间的观念。在老舍的 月牙 儿中的“月牙儿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种象征意义。带着寒气的“月牙 儿”“穿着短红棉袄的小姑娘 【2 j 指明时间不是夏天,小说就是利用这些环境的 描写来交代,读者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环境描写中判断时间。同时,月牙 儿这个时间意象在小说中营造了一种低沉压抑的环境气氛,具有象征意义。月牙 儿本冰清玉洁,柔美纯真,但是悬挂高空的月牙儿,孤苦伶仃,光线微弱,常为 乌云所遮盖。月牙儿正如她的命运,善良纯洁的她在黑暗社会的逼迫下,为了生 计不得不沦为暗娼。作者把这充满诗意的意象毁灭给人看,更加强了小说的艺术 效果。总之,这种与感性生命联系在一起的现实时间形式,既有其感性的意义, 同时也具有象征意义,意境幽远,撩人心怀,具有极佳的抒情效果。 【1 】罗青编著:诗经百首选讲,北京:中国盲文出版杜,2 0 0 0 年版,第2 3 9 页。 【2 】老舍:老舍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2 6 3 页。 9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心理时间 心理时间是指存在于人意识中的主观时间,是人意识流的一种意象化的时 间,表现为人的所思所想,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展望。这往往是现实时间已 经不能很好展现主人公的感情,这些溢出现实时间的感情需要心理时间来弥补。 作为一种主观存在的时间形式,心理时间与现实时间最大的区别是时间带有心理 色彩,可以被任意拉长、缩短、凝固、省略、停滞。心理时间在中国现代抒情小 说得到广泛的应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和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不同时空的交融 更加自由,一切随心理情绪的流动而任意拼接,小说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个 人的人生经验和心灵体验广泛地进入文本,情感更具个性化,使小说的情节趋于 舒缓、结构趋于松散,节奏不再那么紧凑,有利于作者注入深广的文化人性 关注,在文本中或抒情或议论,这些更具个人化的情感因素也使小说负载有更深 刻的意蕴和内涵。心理时间的大量介入,放慢了读者的阅读脚步,读者可以在文 本中阅读到更多更深刻的元素。 心理时间大量运用在抒情小说中,叙述时间从故事时间中解放出来,叙述方 式变得多元化。以鲁迅的故乡为例,故事一开头写到主人公回到了离开二十 多年的故乡,现在的故乡在主人公的记忆中是陌生的,与自己记忆中熟悉的故乡 相距太远,然而真要说出故乡的变化,主人公一时又难以用确切的语言来表达, 这时主人公脑海中浮现了一幅神奇的图画:。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 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又,向 一匹猹尽力的刺去【1 】 这是主人公记忆中的闰土:聪明机灵、活泼可爱。这里小说采用回忆的手法 插入少年闰土的形象,为后来中年闰土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前后形成了巨大反差, 给人一股强大的震撼力。这种手法在故乡中还有多处,如豆腐西施杨二嫂。除此 之外,故乡还采用联想的手法表达“我”的愿望:希望下一代不要互相隔膜 起来。最后小说又采用意识流的手法展现了蓝天圆月下的沙地的神奇图画,前后 互相照应。小说采用了联想、内心独自、回忆等多种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对二十年 【1 】鲁迅:故乡【a 】鲁迅全集第一卷【q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5 0 2 页。 1 0 第一章时间 前的故乡和二十年后的故乡的不同感受,小说中不断出现的心理活动或内心独自 把现实时间和心理时间拉近了,大大拓展了小说的表现手法,改变了传统小说单 一的叙述方式。小说的叙述变得更加灵活,不以线性时间为序,而是把过去、现 在、未来在小说中互相交叉错置。 心理时间的介入大大丰富了小说的时间形式和表现方法,在抒情小说中,心 理时间的表现也不断多样化,以郁达夫为代表的以表现情绪为主小说大大丰富了 心理时间这种叙述方式。郁达夫的抒情小说常以联想、自我剖析的方式结构全文, 结合梦境、幻觉等手法,展现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使小说的时间形式更加主观灵 活。 有时候他想改过这恶习惯来,故意到图书馆里去取他平时所爱读的书来 看,然而到上灯的时候,他的耳朵里,忽然有各种悲凉的小曲儿的歌声听见 起来;他的鼻孔里会有脂粉,香油,油沸鱼肉,香烟醇酒的混合的香味到来。 他的书的字里行间,忽然会跳出个红白的脸色来她那一双迷人的眼睛,一 点一点的扩大起来同蔷薇花苞似的嘴唇,渐渐儿的开放起来,两颗笑靥, 也看得出来了洋磁似的一排牙齿,也看得出来了他把眼睛一闭,他的面 前,就有许多妙年的妇女坐在红灯的影里,微微的在那里笑着也有斜视他 的,也有点头的,也有把上下的衣服脱下来的,也有把雪样嫩的纤手伸给他 的到了那个时候,他总会不知不觉地跟了那只纤手跑去,同做梦的一样, 走出了图书馆。等到他的怀里有温软的肉体坐着的时候,他才知道他是已经 不在图书馆内的冷板凳上了。t 1 1 这是郁达夫小说银灰色的死一段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小说主要以主人公 内心活动为主轴来展开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主人公内心情感、欲望,通过表现“幻 觉”来展示的。在短短的篇幅里,这种幻觉或联想随时被唤起,与现实互相交叉 叠加在一起。银灰色的死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三个基本情节:初冬的某天早 上“他”跑到外面去;又是一个初冬早上“他 去找静儿;十二月二十六日早晨 “他”被一张告示证实死亡。这短短故事时间里,作者借用“他”酒后的幻觉或 联想插入了两个情节:去年他与妻子结婚的情景;几天前的一场情景。现在与过 去在他的幻觉中互相切换、互相交融。小说改变了从前往后、逐一陈述的结构, 1 】郁达夫:银灰色的死郁达夫小说全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 9 9 6 年版,第8 2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有限的情节时间中,融入大量相关情节,延展了情节时间,扩大了小说表层时 间上的内容和意义容量。这种表现手法在其他抒情小说常能见到,如茑萝行、 茫茫夜等等。抒情小说中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还有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 王以仁孤雁、庐隐丽石的日记、冯沅君旅行等。喀尔美萝姑娘以 日记体的形式,叙述了一对男女主人公无望而执著的爱情悲剧:一位学工科的中 国留学生,对一个卖糖姑娘的苦苦爱恋,放弃了妻子,放弃了家庭,在爱恋不可 得的时候,又做梦又幻想,最后在幻想的诱惑下跃进了大海。喀尔美萝姑娘 整篇小说从头到尾以意识流的方式剖析自己,抒发爱恋不可得的苦闷心情、背叛 妻子家庭的负罪感,缠绵悱恻。孤雁丽石的日记分别以书信体和日记体的 形式直抒胸臆,记录了主人公细腻的情绪变化和曲折的心路历程,其间不时的穿 插梦的描写,更丰富了小说时间的表现方式。 心理时间的广泛运用给抒情小说带来更丰富的表现方式的同时,也造成了多 种时间现象:时间空白和凝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讲究语言简洁,简洁之处又要 求有丰富的内涵,做到意到情浓。文字经济,又能传达出最丰富最精彩的内容, 怎么才能做到呢? 从小说的形式上讲,在有限的时间跨度里表达出最精彩的“一 段 或“一面”就是既经济又丰富的抒情小说。抒情小说大多篇幅比较小,时间 跨度不大,不像古典小说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的历史时间。古典小说总是从 历史的某一时刻讲起,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成长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而 抒情小说只关注当下现实的一部分,写最精彩的“一段 或“一面”,很少面面 俱到,即使涉及到“过去,也是描写与当下联系紧密的最传神的那一笔。抒情 小说的这种追求必然要求重新对小说的叙述时间进行有选择地调整分配,这种选 择性的调整不可避免产生部分时间空白。比如,故乡记忆中故乡和眼前故乡、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这之间有着二十几年的时间空白。故乡把最精彩最重 要的部分放在二十年前后这两个点上,但是这分隔二十年的两个时间点并不是毫 无联系的独立存在,前后二十年过渡自然,并不会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或感情突 兀,小说把两个时间点连成一条时间线,点与点之间又形成一种强大的对比作用, 读者在这二十年的时间空白中有自己的审美想象,造成更大审美张力。还有桥 上部和下部“只隔着一页的空白,这个空白实代表了十年的光阴 。【1 】可见, 时间空白在抒情小说中的运用在小说有限的叙述时间中呈现了更多元更丰富的 内涵。 1 】废名:桥【a 】竹林的故事【q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2 2 7 页。 1 2 第_ 章时间 在现实客观世界中,时间是绵延的,具有运动不息的特点。然而,在小说叙 述中,作者对叙述时间的特别处理,直接影响了我们对时间的感受,我们对时间 的感受常有一种凝固、停滞的感觉。这一点在抒情小说中尤为明显,抒情小说大 量运用心理时间,直接影响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和判断。因此这种感知也是相对 于客观存在的现实时间而言的,带有主观的心理色彩。桥主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