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套柱销联轴器零件工艺规程及加工精镗孔Ф40轴孔液动夹具设计
TL6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轴孔液动夹具设计【夹具类优秀设计】
【36页@正文16800字】【word+12张CAD图纸全套】【任务书+外文翻译】【详情如下】.bat
TL6弹性套联轴器夹具装配图及零件图总汇12张.dwg
任务书.doc
外文翻译.doc
正文.doc
毕 业 设 计(论文)任 务 书
设计(论文)题目: TL6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零件工艺规程及加工轴孔液动夹具设计
一、设计的要求
1. 根据设计资料要求,完成被加工零件图的绘制,并正确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2. 根据零件图的要求,分析零件的工作条件,确定实现零件各个外形、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加工方法,并编制加工零件
的工艺,并对工艺的主要加工用量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
3. 对指定的工序进行夹具设计,提出夹具设计的方案,并绘制夹具图,要求夹具设计实现工件的定位、夹紧以及自身与机
床的联结等几个基本要求;
4. 要求在设计说明书中配以必要的图、表进行计算、设计说明。
5. 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参照《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实施细则》附录2: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书写格式。
二、设计的原始数据
1、联轴器的年产量为2000套/年;
2、要求使用液动夹具;
3、要求夹具设计具有联动功能。
三、参考资料及说明
[1] 蔡春源. 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张捷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
[3] 吴宗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 姜继海等. 液压与气压传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5] 韩秀琴等.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6] 邹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2
1.1 零件的作用2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2
1.3 零件的生产类型2
第二章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4
2.1 选择毛坯4
2.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4
2.3 设计毛坯图5
第三章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6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6
3.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6
3.3 制定工艺路线6
3.4 工序设计7
第四章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14
4.1 工序Ⅰ切削用量的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4
4.2 工序Ⅱ切削用量的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8
4.3 工序Ⅲ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9
4.4 工序Ⅳ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21
4.5 工序Ⅴ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21
4.6 工序Ⅵ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24
第五章 夹具设计25
5.1 问题提出25
5.2 定位基准的选择25
5.3夹具的设计25
5.4 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30
设计心得体会33
致谢34
参考文献35
引言
飞梭弹指度,四年的大学生活接近尾声时,我们进行了为期近四个月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来我们所学到的基
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次系统性的总结与综合运用,同时也是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的机会,而且毕业设
计也是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认真踏实地做好这次毕业设计不仅意味着我们能否顺利毕业,而且对今后我们
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很出色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有十分重要意义。另外,毕业设计还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开发思维和协
调工作的能力,这对今后踏入社会以后能否尽快地适应社会也有很大的帮助。机械工业的生产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水
平的主要标志之一。这是因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程度,都会通过机械工业的发展程度反映出来。人们之
所以要广泛使用机器,是由于机器既能承担人力所不能或不便进行的工作,又能较人工生产改进产品的质量,特别是能够大
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劳动条件。机械工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和促进技术改造的重要任务,在现代
化建设的进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通过大量设计制造和广泛使用各种各样先进的机器,就能大大加强和促进国
民经济发展的力度,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
作、生产安全、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
技术保证。然而夹具又是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系统,夹具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好
的夹具设计可以提高产品劳动生产率,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等,还可以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从而使产品在
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企业对夹具的设计及制造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我们这些即将大学毕业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要进行对本专业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和掌握,为此
我们要进行毕业设计,要自己动手进行思考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贡献力量,也要从此迈出展现自己价值的第
一步。
通过到的实际学习,大量资料的查阅,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次设计任务,根据生产的要求,设所用机床是加工中心。本
次设计要求是单班制年产2000件;夹具设计须定位准确,夹紧可靠。以及节约劳动力,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但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结合生产实际应用设备的能力有限,故没有能够做到很详细的设计,而且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请
老师给以指导和批评。
第一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是TL6弹性套联轴器,它主要用于轴与轴之间的连接,以传递动力和转矩。由于弹性套易发生弹性变形及其外径
与圆柱孔为间隙配合,因而使联轴器具有补偿两轴相对位移和减震缓冲的功能。且不用设置中榫机构,以免丧失补偿相对位
移的能力。
1.1.1 主动端
中心有长L=84mm直径为?40mm的孔,它与轴为间隙配合,用A型键固定连接,起传递扭矩的作用;零件四周上有8个?12.8→?
12的圆锥孔,起固定连接作用。
1.1.2 从动端
同上中心也有直径为?40mm而长L=112mm的孔,同样它与轴也为间隙配合,用A型键固定连接,起传递扭矩的作用;零件四周
上有8个?28mm孔,它主要是用于装弹性套。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以上两种零件属盘套类回转体零件,它的加工表面需要切削加工,各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造度都不难获得,零件的工艺
性较好。
1.3 零件的生产类型
依设计题目知:Q=2000套/年,n=1件/台;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α和废品率β分别取为10%和1%。代人公式:N=Qn(1+α
)(1+β),得该零件的生产纲领
N=2000×1×(1+10%)×(1+1%)=2222套/年
参考表3-1,确定为成批生产中的中批生产。
年产量为2222(件/年),现通过计算, 生产纲领对工厂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组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包括各工作点的专业化程
度,加工方法,加工工艺设备和工装等。同一种产品,生产纲领不同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生产过程和专业化程度,即有着完全
不同的生产组织类型[3]。根据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生产组织类型可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其中
成批生产可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下表1是各种生产组织管理类型的划分,从工艺特点上看单件生产与小批
生产相近,大批生产和大量生产相近,因此在生产中一般按单件小批,中批,大批大量生产来划分生产类型,这三种类型有
着各自的工艺特点,如表1。
表1 生产组织管理类型的划分
生产类型
零件年生产类型(件/年)
重型机械
中型机械
轻型机械
单件生产
≤5
≤20
≤100
小批生产
>5~100
>20~200
>100~500
中批生产
>100~300
>200~500
>500~5000
大批生产
>300~1000
>500~5000
>5000~30000
大量生产
>1000
>5000
>50000
所以综上所述,根据生产类型和生产纲领的关系,可以确定该产品的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4]。
参考文献[1]P表2—3可知:
(1)毛坯的制造方式及加工余量
部分铸件用金属模,部分锻件用模锻;毛坯精度中等,加工余量中等。
(2)机床设备及其布置形式
采用部分通用机床和部分高生产率机床;机床按加工零件类别分工段排列布置。
(3)夹具
广泛使用夹具,部分靠划线到达加工精度。
第二章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2.1 选择毛坯
参考文献[3]P表8-8,该零件材料选30CrMnSi钢。由于该零件年产量为2222套,属批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
可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2.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参考文献[1]第五章第一节,钢质金属模铸件的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按GB/T 6414—1999确定。要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
加工余量,应先确定如下各项因素
(1) 铸件公差等级CT 由表5-1,选CT为10。
(2) 求最大轮廓尺寸 据两张零件图可知,两零件最大轮廓尺寸均为160mm。
(3) 求铸件的尺寸公差 由表5-3查得?28mm的尺寸公差为2.6mm; ?40mm尺寸公差为2.6mm;?71mm尺寸公差为3.2mm;?80mm
的尺寸公差为3.2mm;?160mm的尺寸公差为3.6mm。
(4) 求机械的加工余量等级 由表5-5,铸造方法为砂型铸造的金属模铸造,材料为30CrMnSi钢,得机械加工余量等级范
围为E-H级,取为F级
(5) 求RMA(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对所有加工表面取同一数值,由于最大轮廓尺寸为160mm,由表5-4,F级的加工余量等级
取RMA为1.5mm;两端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均取为2mm。
(6) 求毛坯的基本尺寸
销孔、键槽的尺寸太小,应铸成实心。
?28mm的销孔属内孔加工,应由5-3求出,
即:R=F-2RMA-CT/2=28-2×1.5-2.6/2=23.7mm
?40mm也属内孔加工,公式同上,
即:R=F-2RMA-CT/2=40-2×1.5-2.6/2=35.7mm
?71的外圆,应由式5-2求出,
即:R=F+2RMA+CT/2=71+2×1.5+3.2=75.6mm
?80的外圆,公式同上,
即:R=F+2RMA+CT/2=80+2×1.5+3.2/2=84.6mm
?160的外圆,公式同上,
参考文献
[1]李洪.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1
[2]孟少农.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一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3]孟少农.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二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4]贺光谊,唐之清.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5]沈康.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6]李洪.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指导[M]. 东北工学苑出版社,1988
[7]张耀宸.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实用说明手册[M].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1993
[8]徐发仁.机床夹具设计[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1993
[9]长春第一汽车制造长工装设计室.机床夹具设计原理[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76
[10]HIRAM E.GRANT.夹具━非标准加紧装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5
[11]机械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2]张捷,赵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3]张进生.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14]张展.机械设计通用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
[15]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