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专业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对古坡大坪村的民族志调查.pdf_第1页
(传播学专业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对古坡大坪村的民族志调查.pdf_第2页
(传播学专业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对古坡大坪村的民族志调查.pdf_第3页
(传播学专业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对古坡大坪村的民族志调查.pdf_第4页
(传播学专业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对古坡大坪村的民族志调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随着电视在乡村的逐渐普及,乡村社会也由口传时代进入了电子传播时代。 电视在近乎异质的乡村社会的进入必然引发许多变化,产生很多影响。电视以什 么样的“身份进入乡村;乡民们如何认识、使用电视这一现代传媒;电视对乡 村社会的人际交往格局和权力结构有什么影响;乡土民俗文化在电视的裹挟下发 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本土化的问题,很值得探究。 本文以民族志方法中的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我国西 北地区的一个汉族社区古坡乡大坪村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民族志调查,试图呈 现在电视业已普及的情况下,乡村社会在上述方面发生的变化。 研究发现,电视最早作为一种建构“面子 、“地位的家俱或奢侈品在农村 的非农家庭出现,由此引发了电视在乡村的扩散和普及过程,在普及过程中电视 的身份是复杂多元的;电视的普及加速着村落共同体的衰落和解体,村民们日益 独立、村庄权威不断衰败,乡村道德秩序和传统规则被打破,人们越来越原子化、 异质化;同时,电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乡土民俗文化存续的土壤,而对电视 的“观看 这一行为本身有被仪式化的趋势。 关键词:电视乡村社会日常生活民族志 a b s t r a c t a l o n gw i mt h et e l e v i s i o nb e c o m i n gp o p u l a rg r a d u a l l yi nt h ev i l l a g e ,t h ev i l l a g e s o c i e t yi sa l s oe n t e r i n gt h et i m eo fe l e c t r o n i c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f r o mt h et i m eo fo r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i ti n i t i a t e sm a n yc h a n g e si n e v i t a b l yt h a tt h et e l e v i s i o ni n f l u e n c e si n t h en e a r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v i l l a g es o c i e t y , b r i n g sm a n ye f f e c t b yw h a t “s t a t u s t h e t e l e v i s i o ne n t e r st h ev i l l a g e ;h o wd o e st h ec o u n t r y m e nu n d e r s t a n da n du s et e l e v i s i o n _ t h e m o d e mm e d i a ;w h a te f f e c td o e st h et e l e v i s i o nb r i n gt o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p a t t e r na n dt h ea u t h o r i t ys t m c t m co ft h ev i l l a g es o c i e t y ;w h i c hc h a n g e sd o e st h el o c a l f o l kc u s t o mc u l t u r eh a v ew i t ht h ec o m i n go ft h et e l e v i s i o n ? t h e s eq u e s t i o n sa b o u t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a r ew o r t hs t u d y i n gv e r ym u c h t h i sa r t i c l et a k e sp a r t i c i p a n to b s e r v a t i o nm e t h o da n dd e p t hi n t e r v i e w i n go f e t h n o g r a p h ym e t h o d 弱m a i n r e s e a r c ht e c h n i q u e a f t e rh a l fay e a r s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i na c o m m u n i t yo ft h eh a nn a t i o n a l i t yi nt h en o r t h w e s ta r e a - d a p i nv i l l a g ei ng u p o c o n t r y , t r yt o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ec h a n g e sh a p p e n e di nt h ev i l l a g es o c i e t yi nt h ea b o v e a s p e c t su n d e rt h ew i d e s p r e a do ft h et e l e v i s i o n t h es t u d yf o u n dt h a tt e l e v i s i o na sak i n do ft h ee a r l i e s tl u x u r yg o o d sw h i c hb u i l d s r e p u t a t i o n a n d s t a t u s a p p e a r si nt h en o n - f a r mf a m i l i e si nt h ec o u n t r ya n d i tb r i n g s o ft h et e l e v i s i o ni nt h ev i l l a g e d u r i n gt h ew i d e s p r e a dp r o c e s st e l e v i s i o na c t sa st h e d i v e r s i f i e di d e n t i t y ;t h ew i d e s p r e a do ft e l e v i s i o na c c e l e r a t e st h ef a d i n ga n dt h e d i s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t h ed o r f g e m e i n s c h a f t ,t h ev i l l a g e r sa r eb e c o m i n gm o r ea n dm o r e i n d e p e n d e n t ,t h ea u t h o r i t yo ft h ev i l l a g ei sd e c a y i n gc e a s e l e s s l y , m o r a lo r d e ra n d t r a d i t i o nr u l ei sb r o k e n ,t h ev i l l a g e r sa r em o r ea n dm o r e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a tt h es a m e t i m e ,t e l e v i s i o ni sc l e a r i n gu pt h ee x i s tb a s eo ft h ef o l k c u s t o m ,t h e r ei sat e n d e n c y t h a tt h eb e h a v i o ro f w a t c h i n gt e l e v i s i o ni t s e l fw i l lh ef i t u a l i z e d k e yw o r d s :t e l e v i s i o n ;t h ev i l l a g es o c i e t y ;d a i l yl i f e ;e t h n o g r a p h y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学位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 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 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捌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 权归属兰州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兰州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 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 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询和借阅;本人授权兰州大学可以 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 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 单位仍然为兰州大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敝储张拗耐新蹁攀眺型兰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的意义 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已经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中心位置,然而,它的涵义 和影响力却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具体生活环境而存在着种种差异,我们的生活环境 又受到我们所处的社会及文化环境的影响。 社会及文化环境是个体生活环境的 “母体,社会个体的生活环境作为社会整体过程的一个部分,无时无刻不处于社 会大环境的渗透和影响之下。社会个体的具体生活环境是大众传媒对其发生意义 和产生影响的现实起点和依据。 如果要对当下中国社会结构做最简单的分析,那么,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的原 因,“城乡二元结构 的制度安排以及由此造成的“城市中国 与“乡村中国 的 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无疑是最显著的特征。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城乡二元结构 这 个词的意义指向是明确的,它主要是指在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下,相对城市而言, 广大农村社会的贫穷落后状态。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据2 0 0 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 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大陆1 2 9 ,5 3 3 万人中,有8 0 ,7 3 9 万人居住在农村,占人口 总数的6 3 9 1 。圆对于一个农民占主体的国家来说,中国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上的结构性矛盾,在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中,中国城乡差距呈扩 大态势,造成了农村、农民的贫困持续恶化。那么,这种二元社会结构就是我国 城乡居民面对大众传媒时的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也就是大众传媒发生意义和产 生影响的起点和根据。 上述二元结构的现状,相关社会科学领域自有其衡量指标,可以肯定的一点 是,这种二元差异涉及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从大众传播的视角看,这种差异主要 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首先,在媒介资源的享受和利用方面,农村受众不如城市受众。具体表现在: 城乡广电网络建设投资主体不同;城乡卫星电视接收率差异大;广播电视少有为 农村受众服务的专业频率或频道;城乡受众选择媒介的自由度差距也很大。在接 回【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见封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 0 0 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单行本,2 0 0 2 年4 月2 日发布。 1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受工具的拥有量方面,农村受众不及城市受众;在享受媒介消费的时间方面,农 村受众少于城市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能力方面,农村受众弱于城市受众;在表达 意见的自我意识方面,农村受众不如城市受众等。就以电视媒体而言,农村电视 节目数量少,有效传播效果差。目前,全国电视频道已达3 5 0 0 个,其中开办农村 栏目的不到1 ,全国每天各个频道栏目播出数量大约4 万个以上,3 0 个左右的农 村栏目还不到其千分之一;农村节目形式单一,互动性不足;农村新闻节目成为 空白等。圆 其次,大众传媒在内容安排或者说媒体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城市价值取向” 以及农村文化的缺位和边缘化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大众媒介与大众文 化的崛起,当代文化的城市化、商业化和娱乐化、媒介化的特征凸显出来,现代 都市媒介文化成为一种主导型的文化形式,支配着中国当代文化传播的格局。城 市成为当代中国媒介文化传播的中心,而农村则呈现为明显的边缘化甚至缺位状 态。如果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为起点考察中国传媒的发展历程,应该说在中国 社会经济异常活跃的这些年,中国传媒也以此为背景获得了迅猛发展,其中最具 突破性的就是确立了中国传媒在经营上的市场机制。大众传媒在消费主义盛行的 年代成为“能指的盛宴 的炮制者,本应承担塑造公共领域和意见市场职责的媒 介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越来越远离自己的职能,奔走在市场的召唤下,成为生产 欲望的产业链条。对购买力的追逐,对广告商的讨好已使得当下的媒体沦为市场 的奴隶,驶向了非理性的方向。现实社会中的凡此种种,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 农村尤其是作为最庞大人群的农民在社会的实践生活当中受到了挤压和 抛弃,他们正日益地滑向社会和时代的边缘。 一般来讲,城市象征着现代文明的繁华、富裕与安逸的生活,本来就是贫困 的中国农民的理想之所。因此,城市化的媒介文化也极易在中国当代广大农村中 流行,“现代文化观念向农村的大举渗透,青年一代已不再全面认同传统生活方式 和文化观念,挟带着巨大经济利益的都市文化,在农村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接受者”; 另一方面,近年来民间宗法礼仪虽然在中国乡村有所回潮,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农村的社会组织关系,也无助于民间权威的重新树立,更谈不上对现行行政权威 。陈崇山:谁为农民说话农村受众地位分析现代传播2 0 0 3 年第3 期。 o 于德山:农村电视传播与中国当代电视文化 中国电视2 0 0 5 年第7 期。 。赵丽芳: 放弃与干预对农村传播问题的思考新闻大学2 0 0 6 年第2 期。 o 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广东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3 2 5 0 2 7 页 2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的制衡。正是乡村文化这种“虚弱”状态,使城市化的媒介文化成为中国当代农 村唯一的文化想象,宣扬着有关财富、权利与美色的未来幸福神话。甚至,某种 程度上可以说,当下的媒介内容安排和媒介价值取向已经造成城市对乡村文化的 “宰制” ( h e g e m o n y ) 局面。 此外,从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从一开始 便是以研究优势人群为主要目标的所谓优势人群大都以城市为中心 生活” ,而广大的乡村社会不但被媒体实施了“选择性放弃”的策略,就是在学 术研究中,也很少能进入传播学者的研究视野。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 在诸多的原因中我们不难发现“资本逻辑的蛛丝马迹。媒体对商业利益的追逐 造成了当前的传播格局,而此种传播格局又影响和牵制着传播学研究者的研究视 野,这是一个连锁反应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就是造成目前传播实践中 乡村社会的被漠视、放弃和乡村传播研究的严重滞后。方晓红博士曾有言:“农村 在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却常被忽视的地域 , 而且,“在媒介实践和媒介研究领域, 农村一直是相当边缘的地带”。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不同地区的“农村”或者说“乡村”决不是以均质、 同一的面貌出现的。就本研究所关注的主题而言,东部发达地区的乡村和西部欠 发达地区的农村在媒介资源的占有、使用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显然是有着天 壤之别的。从社会分层的角度看,“西南、西北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那里的贫困人 口还有约3 4 0 0 万(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 9 9 9 年底,中国绝对贫困人口为1 2 0 0 万) 他们是当前中国“底层社会”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缺乏参与传播 活动的机会和手段,缺乏接近媒介的条件和能力,主要是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 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也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俎一同时也主要构成了传 播学研究中的“信息弱势阶层 。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主题便凸现了出来:乡村受众是如何认识大众传媒的? d 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广东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3 2 5 3 2 7 页。 口在一般词典中,宰制一词意味着领导权或霸权。葛兰西在使用这个词时强调的是如何经由意识形态的抗争, 而达成其领导地位。该词也可以表示某种抗争的结果,亦即获取了社会主控权( d o m i n a a c 宅) 的状态。本文 在上述事实的呈现和分析的基础上,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该词的。 国谢咏才李红艳:中国乡村传播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 0 0 5 年9 月版第3 页 o 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前言”第1 页中华书局2 0 0 2 年版。 o 谢咏才李红艳: 序第1 页知识产权出版社2 0 0 5 年9 月。 西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1 9 页。 o 段京肃:社会的阶层分化与媒介的控制权和使用权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4 年第1 期。 3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大众传媒对农村传统礼俗社会的交往格局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作为城市文化或者 说工业文明的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对完全近乎异质的乡风民俗而言,又意味着 什么? 以及,作为在内容安排和价值取向上都明显城市化、商业化的大众传媒, 它们在农村的进入对农民或者乡村社会而言意味着什么? 这些,也将是本文 要试图力争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日渐提上议事日 程的今天,无疑是重要的。因为,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而言,所谓“本 土刀,毫无疑问应该在农村。在西部,广大的乡村社会几乎都是由“口传时代”跨 越式地进入到“电子传播时代 的,这一“跨越 必然会带来很多值得研究的问 题,这些问题中的一部分,如上所述,即构成了本文的研究主题。 二、研究方法及说明 本研究的展开运用了民族志和文献法。 民族志( e t h n o g r a p h y 也译“人种学 、“方志学”) 是文化人类学的经典研究方 法。狭义指通过田野采集工作,对一个特殊文化的记录与分析研究;广义指利用 各种文献资料与文化实践相融合,梳理出民族文化的整体内涵。民族志是西方人 类学家对“他文化”( o t h e rc u l t u r e ) 进行考察与分析时所采用的一套方法论,来 自于人类学对于“族内人惆内人 ( i n s i d e r ) 和“外来者v 曷外人 ( o u t s i d e r ) 如何 分别看待他们的思维和解释立场及话语表达的问题,有学者概括为“e m i c e t i c ”( 即 主位、客位引者注) , 科学主义民族志的开创者是马林诺夫斯基。他所创造 的“参与观察法”是这一方法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严格来说,参与式观察并不 是一种单一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搜集与分析研究素材的路径,是一种社会学、 人类学的研究范式。民族志主要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途径获取资料,用 笔记、照片和录音带纪录参与者的语言、交谈、行动和姿态等。因此民族志方法 的数据来源包括说、问、视、听、感觉方面的,一般被认为是“主观的 、“印象 o 【美】柯克约翰逊著: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序言展明辉张金玺译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8 月第1 版第9 页。 o 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转引自谭华关于乡村传播研究中“民 族志”方法的一些思考以一个土家村落的田野工作经验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0 6 年第5 期。 国郭建斌:“民族志”之于传播研究的实践话语中国传媒报告2 0 0 6 年第3 期。 4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的 、“轶事记录 的数据。民族志方法总体上属于质化研究( q u a l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 的范畴。 民族志既可指一种特殊的学术研究方法,又可指运用这种方法而取得的研究 成果。作为方法,民族志要求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事象找一个可以将自己沉浸于 异文化中的工作场所,并参与当地人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他们的思考方式和 行动方式进行细致的观察、频繁的非正式访谈以及翔实的记录一亦即“参与观察” ( p a r t i c i p a n to b s e r v a t i o n ) 。这一系列的活动亦被称为“田野工作 或“田野调查 ( f i e l d w o r k ) 。郭建斌认为民族志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想方设法融入研究对象的 日常生活中,即“融入 ;二是考察研究对象生活的方方面面,即“遍查 ;三是 以具体翔实、原汁原味的描述作为解释现象的学理化追求,即“深描( t h i c k d e s c r i p t i o n ) 。对于本选题将要进行的现代传媒在村落中的影响而言,采用“民族 志刀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方便探索“大众媒介 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分析传 统的、非主流的民间社会及乡土文化在大众传媒的介入下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等 问题。 参与观察。笔者选择的田野作业地点与笔者的家乡同属一个县区,因此在语 言的掌握或者说文化的“融入劳上不存在多大的问题。2 0 0 8 年8 月至2 0 0 9 年2 月初,笔者先后多次来到田野点,以古坡乡文化专干、大坪村村民李永宁家为考 察的“据点 和主要的信息提供者,对电视与村民日常生活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影 响做了长时间细致的观察。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主要用来搜集和获取在电视普及之前社区的集体记忆或 通过观察不能解决的一些与本研究有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民族志方 法共时性的、忽略历史的缺陷,同时也是本文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即对电视普 及前后有关情况的比较研究。 文献。文献主要指当地的方志和史料,但从检索结果看,有关本文田野点的 记载在当地方志和史料中很少,一般都是寥寥数笔,语焉不详。 研究方法是展开研究的具体途径和手段。方法的选取决定研究本身的可操作 性及研究价值。任何一种方法在拥有某种优势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 。吴飞:也谈传播的民族志研究方法中国传媒报告2 0 0 5 年第4 期。 零谭华:关于乡村传播研究中“民族志”方法的些思考以一个主家村落的田野工作经验为例湖 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6 年第5 期。 5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缺陷。 1 、可行性论证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量化( 实证) 研究和质化研究两大类。实证主义者认 为,人类传播是由因果模式来控制的,每一个传播行为都有其明确的动机,确定 动机即可控制和预测传播行为,其目的在于发现人类传播的“通用规律”。因而他 们主要通过精心控制环境并以问卷调查、实验法等经过验证的研究工具进行量化 研究。而诠释社会学者坚持认为,人类传播是一个意义协商和意义建构的过程, 是发生在特定社会、文化和特定语境中的。作为特定语境的人类传播没有放之四 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因而诠释社会学者偏爱诠释的、质化的研究方法,在特定 语境中阐释行为和建构意义。前者追求研究的广泛性,后者追求研究的深入性。 由于本文将要研究的田野素材来自于西北地区国家级贫困乡中的村落,又定 位于“微型社会学” 研究的方法论取向,因此,本文只是试图清晰地描述出大众 传媒对这个村落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格局以及乡风民俗等方面所产生的明显改 变和影响,所以,本文将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和入户访谈的方法来完成。之所以 选择这样的研究方法,是因为: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采用何种方法取决于研 究者提出的课题, 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为了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 究,研究人员有必要把自己的调查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内来进行。这是出于 实际的考虑。调查者必须容易接近被调查者,以便能够亲自进行密切的观察。另 一方面,被研究的社会单位也不宜太小,它应该能提供人们社会生活的完整切片”。 由于上述方法“可以深入探究和理解原原本本的传播过程, 同时也能够“提供 人们社会生活的完整切片 ,所以能够保证本研究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大量的以 “大众传播与农村”为主题的研究中,“人们明显偏好可以由受雇的访员搜集、可 。参见常燕荣、蔡骐:民族志方法与传播研究载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2 期。 雪“微型社会学”是英国人类学者弗斯( r f i r t h ) 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用来专指马凌诺夫斯基所说的“社会 学的中国学派”的特点。微型社会学是以一个人数较少的社区或一个较大的社区的一部分为研究对象,研究 者亲自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进行亲密的观察。关于微型社会学的论述,详见费孝通 附录: 重读 。 雪郭建斌:传媒与乡村社会:中国大陆2 0 年研究的回顾、评价与思考现代传播2 0 0 3 年第3 期。 o 费孝通: 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 0 0 5 年1 月版第2 4 页。 移【美l 柯克约翰逊著: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8 月第1 版第3 7 页。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以在舒服的办公室里处理的数据正统的调查方法( 这里指量化研究的数据收 集过程引者注) 提供的简单明了的关系既吸引下令开展某项调查并使用调查 结果的官员,又吸引社会学家,而这些社会学家没有注意到,他们可能提供了一 副过于简单的现实画面,并因此产生了误导效果。 正是出于对本文选题的考虑 和不同研究方法可能对研究结果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影响,本文选择了参与式观 察和入户访谈的研究方法,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和“探微寻具的精神,考察 大众传播与农村社会日常生活在上述诸方面存在的明显的影响与被影响关系。 2 、局限性认识 民族志( e t h n o g r a p h y ) 英文中,e t h n o 意指“一个民族 、“一个文化群体 ;而 g r a p h y 有像的意思,所以,e t h n o g r a p h y 的意涵便是“人类画像 ,是文化和生活 方式的画像。即它是研究者深入某个特殊群体的文化之中,详细描述和诠释其意 义与行为的调查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质疑: 第一,民族志过于专注地方性,一定程度忽略了广阔的社会关联、历史背景 和政治作用。产生于简单部落或群体,致力于对文化事象全方位深描的民族志, 传播到中国就成为“微型社区研究法( 微型社会学) ”,这种“置换”实际上包含 着一个浪漫的“隐喻”,中国的村落社会与太平洋诸岛上的部落社会有着某种 程度的“同质性 。这种置换至少产生了三个问题:首先,民族志过分专注于“地 方性知识 ,无数个地方性知识能否“拼贴”或者“堆积”出整个中国? 其次,民 族志参与观察的是某一特定时期的文化事象,具有共时性的本质。这种共时性的 叙述框架是以忽略历史为代价的,而中国没有一个村落或社区不受传播历史和传 统文化的影响。第三,民族志形成发展于无国家的原始部落,在传统人类学者眼 中,部落是一个自在封闭的一体化体系,是一种“无国家”的社会范式,亦即传 统民族志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去政治去国家的倾向。然而中国毕竟不是简单社会, 任何一个社区、家庭、个人的生命历程无不与国家的变迁紧密相关,国家行政力 量渗透到每个社区甚至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产生于简单部落社会的民族志方 法能不能达到对中国这样幅员广大、历史悠久、文明程度复杂的国家整体进行研 。【美】柯克约翰逊著: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8 月第1 版第3 8 页。 7 兰问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究的预期? 显然,民族志尚需关注国家的权力结构与逻辑关系如何作用于社区, 作用于社区生活,同时又不能忽略国家象征体系如何被转变为具有不同意义的地 方文化即地方如何对国家象征进行重新阐释和意义改造而将之转变为地方性 知识等等。 马锋认为,要超越民族志,首先,以事件为路径,形成“多点民族志,以透 视更为广阔的区域。其次,在社区传播记忆中,尝试书写“作为历史的现在”的 传播,以克服民族志无历史的缺憾。忽视历史的民族志书写难以理解和解释社区 的传播状况。主要途径是地方志和社区口述史。如何利用方志中的传播历史资料 以及社区口述史中丰富的传播记忆,以理解和解释社区当下的传播状况是民族志 传播研究方法的重要路径。再次,通过宏观与微观的权力分析突破民族志忽视政 治之倾向。社区民族志研究需要考虑国家行政网络的“铺设和权力渗透及运作 对社区传播的作用;同时借鉴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来分析与解释社区成员媒介消 费活动中的权力关系,如报道人物、事件时,哪些内容被放大? 哪些内容被忽略? 为什么? 其间传媒的操作流程怎样? 受众又如何解读这些信息? 谁于其中受益? 谁又是受害者? 第二,结论的普适性,亦即“一滴水能不能代表整个海洋 的问题。中国学 者一般认同以村落或社区为研究单位。民族志的社区研究是一种解剖麻雀式微观 研究,“主张的是地方视角,本土文化,其研究结果往往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性知识 。 对于民族志之微型社区研究能否透视大社会现实这一问题,“拼贴 成“堆积” 的论辩一方面表明民族志对地方性知识的追求遭遇到合法性的质疑,另一方面也 透露出民族志学者有通过小社区胸怀大社会的理论雄心。民族志是典型的诠释典 范。阐释偏重个案,难以概括和建构理论。这实际上也是个案的弱点:能够深入, 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质化研究强调自然环境下的体验性研究,研究者对文化 事象进行大量、反复的观察、分析、然后得出合理性解释框架或概然性结论。质 化研究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推出具有普适性、历史性意义的结论,而在于对个案的 深入观察和分析后,形成具有解释力的描述,给理论研究者提供鲜活的经验事实 和新颖的理论视角。“民族志的价值,恰恰在于恰如其分地处理特殊性与普适性之 西参见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寻求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载中国传媒报告2 0 0 6 年6 越第2 期。 。李春霞:媒体与受众人种学研究的进路,载于中国传媒报告2 0 0 5 年第4 期。 8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间的张力 。 第三,关于研究者个人的问题。民族志融合了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总体上 属于质化研究。 民族志研究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工作,不论参与观察还是深度访 谈,研究者都集观察者、访谈者、记录者、分析者于一身。这样,有关研究者个 人研究素质问题、研究者个人倾向和介入程度的问题不断引起争议。李春霞认为, 田野考察中研究者“进入”被研究对象的可能性或“进入的程度,民族志文本 写作中研究者对被研究对象文化的主观描述,以及对其文化模式的主观建构,对 研究结果真实性都造成影响。 因而民族志研究只能是一种文化阐释活动,它不是 寻求规律性的实验科学,而是寻求意义解释的科学。民族志工作者进入田野的程 度问题,实质是“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晃”问题,即民族志研究者要以“当地人 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文化事象。这是马凌诺夫斯基所强调的一种人类学研究视角。 其实,任何研究都难以在。客观的真空中进行。研究者个人特征、生活经历、 思想观念及看问题的角度,个人动机和“前见”、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 接触方式都有可能对研究结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不容回避也难以避免的。至 于研究者介入程度问题,也就是如何看待“自者 和“他者 的问题。在田野调 赢 查中,真正的“局内人一是不存在的,这种区别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己,并不存在 本质的差异。固 此外,人类学研究中大传统( g r e a tt r a d i t i o n ) 和小传统( 1 i t t l et r a d i t i o n ) 的分析框架对本研究也很有借鉴意义。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本意指少数有思考能力 的上层人士创造的文化系统是大传统,而下层农民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社会 风习是小传统。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以都市为中心,社会中少数内省的上层士绅、 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大传统反映的是都市知识、政治精英文化。小传统则指 散布在村落中多数非内省的农民生活文化或者“俗民文化 ( f o l kc u l t u r e ) 。 如 。郭建斌:“民族志”之于传播研究的实践话语中国传媒报告2 0 0 6 第3 期。 o 质化研究方法常见的有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和案例研究等。参见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 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 o 李春霞:媒体与受众人种学研究的进路。载于中国传媒报告2 0 0 5 年第4 期。 回参见陈向明质的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载社会学研究1 9 9 7 年第6 期。 o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 r o b e r tr e d f i e l d ) 在对墨西哥尤卡坦洲乡村和都市进行研究时。比较 了封闭同质的社会与变动异质的社会的区别,开创性地使用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分析框架。他在1 9 5 6 年出 版的农民社会与文化( p e a s a n ts o c i e t ya n dc u l t u r e ) 一书中首次提出大传统与小传统概念,用以说明在复 杂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另见费孝通江村经济附录之重读 第 3 3 5 至3 4 0 页。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7 月舨第1 4 0 页。 9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是,则这种分析框架正好暗合了当下媒体所宣扬的价值取向和所表现出来的媒介 文化,揭示了小传统在媒介文化和媒介内容安排所建构的大传统中的被动地位。 对于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而言,上述问题显得过于“宏大叙事”和难以把握, 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因为畏惧困难而裹足不前,对前人已经研究过 的问题做重复研究,或是做从理论到理论的“空对空一研究,有什么意义昵? 虽 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将近2 0 年的乡村生活经验和对农村社会的熟悉,相信 会对本研究的完成提供很大的帮助,这或许也是我执着于本选题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话说回来,本选题的最终完成,单凭执着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选择和运用 科学、适当、严谨的研究方法才是完成本选题最有力最可靠的保证。 三、文献综述 大众传媒与农村社会作为一类研究问题在我国被提出并开展实际的研究工作 已经有2 0 多个年头了。自1 9 8 2 年开始的有关传播事业现状、受众与传播效果等 诸多调查研究中,均涉及乡村地区的大众传播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些研究称为传 媒与乡村社会的“早期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有四项:1 9 8 2 年杨云胜、程世寿对 湖北襄阳地区农村进行的读者调查;1 9 8 3 年祝建华等人对上海郊区农村进行的传 播网络调查;1 9 8 5 年张学洪等人在江苏的苏南、苏北、苏中等地农村进行的受众 调查;1 9 8 6 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行的全国性农村听众调查,以及1 9 8 7 年中共 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调查组开展的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农民居民 的比较调查。这可视为我国“传媒与乡村社会研究的第一阶段。 1 9 8 8 年至1 9 9 5 年问,大陆传播学研究受挫,跌入低谷。但相对而言,传媒与 乡村社会的研究却是“冷门中的“热点 问题,仍然有较多的研究成果问世。 最重要的研究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裘正义的博士论文“大众传播与中国乡村 发展”研究。还有稍早一些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王佑红的硕士论文论 农业新技术传播,以罗杰斯的“创新扩散”模式为理论参照,以天津武清县 等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采纳新事物的过程。这是第二阶段。 1 9 9 5 年至今是第三阶段。此间,由于新媒介、新话题的不断涌现,传媒与乡 村社会的研究有被冷落的迹象,这表现在开展的相关研究项目以及出版的研究成 1 0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果数量有限。但是,以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为核心的研究群体中还 有人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传媒与乡村社会的问题,如张国良教授主持的“新闻媒介 与扶贫 ,李双龙博士后主持实施的“江西赣南调查一、“上海青浦调查”,由复旦 大学新闻学院与云南大学新闻系联合开展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 发展关系研究 等等。 j 近几年来,从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看,大众传播与农村研究又 有“升温”的迹象,这或许是“新农村建设 的政治议程对学术议程影响的表现。 但从发表的论文质量看,也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下面对搜集到的文章进行简 单的分类与梳理: 1 、低层次、低水平的简单重复研究。这类“研究 数量很庞大,研究者笔下 的农村面目很模糊,完全是一个“想象的社区 ,论证过程中既没有调查数据做支 撑,也不交代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想当然”的主观色彩很浓厚。或者是“述而不 作 ,仅仅停留在对别人研究结果的引述和汇总上,看似研究综述而又不是研究综 述。这类低层次的研究很多,如:电视农民的“眼睛 浅议电视对农村 的影响( 张莉科教文汇2 0 0 6 年1 2 月下半月刊) 、“信息狂欢时代 的落寞 农村信息传播缺位思考( 尹敬嫒,焦德武新闻知识2 0 0 5 年第8 期) 、从 受众角度看农村电视节目的传播问题( 余秀才现代视听2 0 0 7 年第2 期) 等 等都属此类。 2 、大众传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自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政 治议题提出来后,“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个政治色彩十分浓厚的词开始作为学术话 语频频出现在各领域的研究性文章中,新闻传播学界当然也“未能免俗。这些“应 景 式的研究大多是作为一种“时髦的学术话语或是特定政治气候下的产物存 在的,而作为学术研究的价值并不明显。 点、值得借鉴的研究,如:候博、谭英、 当然,在这种研究中,也有一些可圈可 奉公的电视文化传播及其在新农村建 设中的作用来自全国2 7 个省市区农户的调查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哲社 版2 0 0 6 年第3 期) ,文章采用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采集数据,了解农村 电视信息服务需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探讨电视文化传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 作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李红艳博士的关于乡村传播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本部分内容参考了郭建斌传媒与乡村社会:中国大陆2 0 年研究的回顾、评价与思考现代传播2 0 0 3 年第3 期。 1 1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 0 0 6 年第3 期) 从乡村传播与乡村社会学的兴起、 乡村传播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乡村传播与新农村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乡 村传播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3 、较为规范的实证量化研究。这类研究的数量也很多,研究者较好地掌握了 量化研究方法,能对调查数据做较深入的处理,从而也能挖掘出数据背后的意义。 如:王锡苓、李惠民、段京肃的互联网在西北农村的应用研究:以“黄羊川模 式 为个案( 新闻大学2 0 0 6 年第1 期) 和“创新扩散 中的组织结构分析: 以“金塔模式为个案( 新闻大学2 0 0 7 年第4 期) 两篇文章,可以看出三位 研究者对落后地区的甘肃农村持续的关注,研究本身也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 其他如浙江传媒学院课题组的大众传播对农村青少年世界观的正面影响( 载中 国广播电视学刊) 、冯广圣的桂东南农村信息传播现状调查及分析( 玉林师 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2 0 0 8 年第1 期) 、杜建华、钱永平、资建民的大众传播 与农村社会变迁对绵阳市两个村庄的实证研究(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0 7 年第1 2 期) 、方晓红的农村的变革与大众媒介发展的互动关系江苏农村受 众调查的启示( 新闻知识2 0 0 3 年第l 期) 、顾炜程、朱娇娇的社会转型中 农村的传播媒介与观念变迁、交往格局的关系研究以青浦农村家庭调查为例 ( 新闻大学2 0 0 7 年第2 期) 、闵阳的陕南农村传播媒介生态分析与对策( 陕 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7 年5 月卷) 、强月新、张明新从“使用与满 足论 视角看我国农村受众的电视收看动机( 现代传播2 0 0 7 年第5 期) 等都 属此类。 4 、量化基础上的批判研究。这类研究的研究者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严谨的 关注现实的学术立场,批判的矛头主要指向当前大众传媒在市场的裹挟和对商业 利益的追逐下,在内容安排和媒体所表现出来的整体媒介文化的城市化、商业化、 娱乐化和低俗化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这种媒介内容安排对农民的选择性放弃导致 农民和农村社会被严重边缘化,农民群体成为当下中国失去表意渠道的“沉默的 大多数”。当然,这些批判不是空穴来风,它们都建立在大量的调查数据基础之上。 这类研究目前还不是很多,现有的如:赵丽芳的放弃与干预对农村传播问 题的思考( 新闻大学2 0 0 6 年第2 期) 、于德山的农村电视传播与中国当代 电视文化( 载中国电视) 、陈崇山的谁为农民说话农村受众地位分析 1 2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 现代传播2 0 0 3 年第3 期) 等。 专著方面,近几年出现的代表性著作有:方晓红博士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苏南农村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的成果 大众传媒 与农村;益西拉姆的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以及姚军喜 博士的甘肃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报告( 2 0 0 2 - 2 0 0 3 ) 等。上述著作在研究方法 上都以量化为主。 不管是从世界范围看还是从国内看,关于“大众传播与农村 的研究几乎都 是放置在“发展传播学劳的理论框架内进行观照的。从目前看,国内的这种“传 播与乡村发展研究模式和量化为主的研究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业已形成了“传 统 ,而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运用到传播与农村研究的成果可以说风毛麟角。其实, 英国文化研究中的很多成果都采用了这一方法,如理查德霍加特的文化的用 途、威利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