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论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pdf_第1页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论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pdf_第2页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论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pdf_第3页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论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pdf_第4页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论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要 人口老龄化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话题。养老保险作为老年人生活 的重要保障,对一个国家、社会的稳定,对保障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出现了老龄化问题,并且在不断地推出 新的政策。研究日本曾经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对于我国养老金制度未来的 发展是一个借鉴。这也正是本篇论文的写作目的。 本篇论文中,主要采用了资料分析、数据证明、实例证明等说明方法。 本篇论文中,主要分成五个部分进行分析阐述。作者首先叙述了日本国家养 老金制度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现状及特点等一些基本信息。日本国家养老金 制度有几个鲜明的特点,值得我国借鉴参考。比如,养老保险采取了双层结构、 养老保险覆盖全体国民等。然后,在二、三、四章中,重点分析了日本国家养老 金制度经历的五次主要改革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及其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点所在及相应的对策。最后, 结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了从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中可以借鉴的 几点。 由于日本与中国养老金制度结构上的差别,有一些说法在中国没有与之相对 应的,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译法。并且,文章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t 希望以后继 续深入研究。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导师的大力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绪论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保障老年人的 基本生活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国家公共养老保险是日本绝 大多数老年人重要的生活来源。 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即养老保险制度是从1 8 7 5 年的海军军人养老保险开始 的,经过不断的完善,于1 9 6 1 年开始实施国民养老保险,确立了日本的全民养 老保险制度。目前,从大的方面划分,可以分为国家养老保险和民间养老保险。 其中,国家养老保险根据加入人群的不同又可以细化为“国民养老保险”、“厚生 养老保险”、“互助养老保险”。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 龄人口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出生率下降使未成年人数量减少、 劳动人口数量减少,这样的状况导致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越来越不平衡,越来越 少的参保劳动者在支撑着越来越多的退休老龄者的生活:由于日本民众对国家养 老保险制度的不信任,导致了养老保险的不缴纳问题:同时,养老保险管理者缺 乏责任感、对养老保险资金的不当使用,造成了日本国家养老保险的资金赤字; 等等。 在日本国内,有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争论一直未断。对于国家养老保险制 度也进行过几次相应的改革,从1 9 8 5 年开始到2 0 0 4 年,共进行了五次国家养老 保险制度改革,几乎每隔四、五年就有一次。但是,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依然存 在很多问题。 本篇论文中,在对过去改革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重新认识现存的问题点 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第一章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概述 第一节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的形成过程 一、日本养老金制度的产生背景 明治时代的日本,大部分家庭都是农户和个体经营者。在明治时代的“振兴 产业”政策的推动下,伴随着明治中期开始的产业化,受雇于企业靠雇 f ;劳动 为生的劳动者逐渐增多。因为大多数的工厂都建设在市区,所以人口也就开始从 农村向城市转移。随着产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使日本的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的 变化,农村普遍存在的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制度逐渐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走向城 市的劳动者建立起来的一个个小家庭。 战前,虽然产业化、城市化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农户依然占据了大部分,在 城市里也是个体经营者比较多。务农者和个体经营者不像企业职工等有固定的退 休年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子女的成长状况,自己决定引退的时间。 在大多数的社会中,务农者和个体经营者都是以大家族制为支配的,赡养老人是 子女的义务。 6 0 年代,这样的日本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劳动者 从农村涌向城市,城市化与小家庭化的发展非常显著。产业化、城市化、小家庭 化大大削弱了家庭和地区赡养老人的能力。即使他们依然在工作,但随着身体能 力、精神能力的低下,劳动能力也越来越低下,能拿到的报酬也就越来越少。只 有少数人可以获得足够的积蓄维持退休后的生活。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将过去由 “家族赡养”的老人以社会保险的形式由全社会赡养,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二、日本养老金制度的变迁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对公务员的退职金制度开始的。继1 8 7 5 年颁布海 军退役令后,1 8 7 6 年公布了陆军退休金令、1 8 8 4 年公布了官吏退休金令。1 9 2 3 年将三个制度统一,制定了退体金法。但这些都是以军人和文宫为对象,而不包 括普通民众。 与“社会保险方式”相伴随的养老保险制度,最早是1 9 0 5 年由国营炼铁厂 的从业人员组成的职工互助会开始实行的。1 9 0 7 年,成立了帝国铁道厅现场工 作人员互助组合。明治时代,又依次成立了专卖、印刷、通信等互助组合。1 9 1 7 年,成立了警察互助组合;1 9 4 1 年,成立了政府职员互助组合。但当时只是短 期支付,养老会的支付是1 9 4 7 年国家公务员互助组合法制定之后开始的。 f危廿臼策政难炎欧 嚓 n ,#盯血f几 2 滁i l | | l 口 q 供“0 资 ,* 一 匀征弥以 p 晤济l 哲最髓政站北n l 必晰k 政 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开始时是养老保险制度与互助组合制度并存 的,战后,随着国家公务员法的制定、公共事业公司制度的引入,分别在1 9 5 6 年与1 9 5 9 年实行了公共企业职员互助组合法和国家公务员互助组合法,最终二 者在互助组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得到了统一。地方公务员,一直是适用退休金条 例、养老保险法、国家公务员互助组合法的,但1 9 6 2 年实行了地方公务员互助 组合法后,在制度上得到了统一。 民间被雇佣者的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最初的是1 9 4 0 年实行的船员保险。一 般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则是从1 9 4 2 年实施的劳动者养老保险开始的。劳动者养 老保险的适用对象是那些适用工厂法或者矿业法的、规模在1 0 人以上的工厂或 者企业雇用的男性劳动者。1 9 4 4 年,更改为厚生养老保险,也开始适用于一般 职员以及女性劳动者。 私立学校的教职员工养老保险,一直比较混乱。有些人适用财团法人私学养 老保险财团的养老保险制度、有些人适用厚生养老保险、还有一些人不适用任何 养老保险制度。直到1 9 5 4 年,才根据私立学校教职员工互助组合法制定了互助 养老保险制度。 另外,农林渔业团体的职员一直是适用厚生养老保险的。1 9 5 9 年开始,实施 了农林渔业团体职员互助组合法,从厚生养老保险中独立了出来,但之前的厚生 养老保险的参保期间还是有效的。 如上所述,针对公务员、民间被雇佣者,先后都制定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 并且,1 9 6 1 年,针对那些不适用任何养老保险制度的农业劳动者、个体经营者 等非被雇佣者,也制定了国民养老保险制度,从此,实现了“国民皆年金( 养老 保险) ”。 当时,养老保险制度细分为8 个制度,包括:厚生养老保险、国民养老保险、 船员保险、公共企业职员互助组合、国家公务员互助组合、地方公务员互助组合、 私立学校教职员工互助组合以及农林渔业团体职员互助组合。1 9 8 4 年,国家公 务员互助组合法与公共企业职员互助组合法合并,国家公务员互助组合法开始实 施:1 9 8 6 年,船员保险的养老保险部门被厚生养老保险合并;并且,国民养老 保险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全体国民,制定了全体国民共通的“基础养老保险制度”, 不同被雇佣者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再编制的。现在,国家养老保 险制度主要分为国民养老保险( 基础养老保险) 、厚生养老保险、互助养老保险 ( 其中包括国家、地方、私立学校、农林) 三部分。 三、有关养老金人口环境变化的分析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口老龄化急速发展。2 0 0 0 年的老龄人口比例为 1 7 4 ,预计今后还将继续上涨。根据2 0 0 2 年的人口推断,2 0 2 5 年将发展为2 8 7 ; 2 0 5 0 年将发展到3 5 7 ,届时,老龄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 从国际上来看,日本老龄化速度是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从老龄化比例由1 0 增长到2 0 所花的时间来看,据预测,美国、德国、瑞典分别用了5 8 年、5 8 年、 6 3 年,可是日本只需要短短的2 1 年。 日本老龄化的发展方面是由于平均寿命的提高。2 0 0 0 年时,日本人男女平 均寿命分别为7 7 ,7 岁和8 4 6 岁,均排在世界第一位。据预测,到了2 0 2 5 年, 日本人男女平均寿命将达到7 9 8 岁和8 7 5 岁,与2 0 0 0 年相比,又将提高2 3 岁。 另方面原因是出生率的下降。随着女性进入社会工作的发展,育龄女性的 未婚率的上升、平均结婚年龄的上井、平均初次生育年龄的上升等等,最近的 2 0 年间内,2 5 岁3 0 岁年龄段的女性的生育率越来越低,而3 0 岁年龄段女性 的生育率在逐渐上升。因为第一胎的出生越来越晚,所以,生二胎、三胎的入也 越来越少。平均出生率的减少,加上丁克家庭的出现,使日本的未成年人数量减 少,加速了老龄化的发展。 如上所述,老龄化仍在不断发展。根据2 0 0 2 年的人口预测,由于晚婚化、 以及已婚夫妇生育子女数量的减少也对日本的人口结构带来了明显的影响。1 9 5 0 年,6 5 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 ,1 5 岁以下的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 为3 5 。1 9 8 5 年和1 9 9 6 年,6 5 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为1 0 和1 5 。而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在6 0 年代还在3 0 以上,到1 9 8 8 年以后就跌迸了 2 0 。1 9 9 7 年1 0 月的统计,老人所占比重为1 5 4 ,儿童却只占1 5 3 ,两者 的比重出现了逆转。3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维持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那么对老年人的生活、 对现役劳动者的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的结构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国家养老保险和民间养老保险。而国家养老保 险又分为国民养老保险、厚生养老保险、互助养老保险。 现行的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是双层结构。国民养老保险作为基础养老保 险,就是第一层次:厚生养老保险和互助养老保险第二层次。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结构比较复杂,可以按性质进行划分( 如图一) ,也可 以按加入人群的不同进行划分( 如图二) 。 z 数据来源:2 0 0 2 年1 月,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发表的有关未来人口动向的预测 报告 3 数据来源;吴寄南日本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影响 互助养老保险:在日本称为“共济养老金“,互助养老保险为笔者的翻译。 4 一国民养老保险 ,国家养老保险l 厚生养老保险 l。互助养老保险 l ,一厚生养老保险基金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 、 对于市镇村的职员是根据其市镇村的划分等来进行组织的;私立学校教职员互助 制度是以私立小学到私立大学所有的教职员为对象的制度:农林渔业团体职员互 助组合是以农林渔业的合作组合的职员为对象的。 互助养老保险主要包括退休互助养老保险、残疾互助养老保险、遗属互助养 老保险三种。 互助养老保险与厚生养老保险一样,以6 5 岁为分界线。6 0 到6 4 岁领取特 别支付退休互助养老金,主要包括定额部分、报酬比例部分、职业加算”、加给 养老金这部分养老金的领取条件有两个:一是要具备老龄基础养老金的领取资 格:二是要参加互助组合一年以上。6 5 岁之后,国民养老金部分领取老龄基础 养老金,互助养老金部分领取退休互助养老金、职业加算、加给养老金。这部分 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也有两个:一是耍具备老龄基础养老金的领取资格;二是要参 。报酬比例部分:按照在职时的报酮以及缴纳保险费的年致的一定比例领取的部分 9 加给养老金:参加厚生养老金2 0 年以上,有依靠被保险者维持生计的6 5 岁以下的配偶、或未满1 8 岁的 子女、或相当于一、二级残疾的不满2 0 岁的子女的情况下。可以领取加给莽老金 ”职业加算:即职业加算养老金具有一定韵职业特点其额度相当于报酬比例葬老金的2 0 。 7 加互助组合一个月以上。 第三节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的特点 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是双层结构。 第一层次是国民养老保险,也就是基础养老保险,是针对全体国民的;第二 层次包括厚生养老保险和互助养老保险,主要是针对公司职员和公务员的。这样 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虽然照顾到了各类人群,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为公 司职员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和厚生养老金:公务员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互助养 老金,但其他国民只能领取基础养老金。正因为如此,才引出了后面的国民养老 保险基金。 第二、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是以全民养老保险为原则的。 日本在1 9 6 1 年就实行了“全民养老保险”,理论上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养老保 险普及。1 9 8 5 年改革中,确定了一元化的基础养老保险,年满2 0 周岁的国民都 必须参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养老保险。但由于国家养老保险运营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政府官员的丑闻、养老保险资金赤字等导致了日本民众的不信任, 使得有近4 成的日本民众出现了不缴纳养老保险的问题。 第三、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下代养上一代”的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制,就是以参保劳动者缴纳的养老保险来支付老龄者的养老金。这 是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大特点,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这也成了日本国家 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大闯题。因为,出生率的降低、平均寿命的增长导致老龄化的 发展,使日本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人口人数在减少,而领取养老金的老 龄者人数增加,于是出现了负担与支付的不平衡问题。 第二章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回顾分析 日本的国家养老保险锘度,直在不断修改和完善。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 9 4 z 1 9 6 1 年) ,从养老保险制度的起始到全民养老保险 的实现:第二阶段( 1 9 6 5 1 9 7 3 年) ,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第三阶段( 1 9 8 5 今) ,针对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进行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在本章里,主要针对第三阶段的几次大改革进行回顾分析。 第一节1 9 8 5 年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分析 一、改革背景 上个世纪8 0 年代日本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养老金领取者增多,各 养老保险制度,尤其是国民养老保险制度发生了财政困难;产业结构的变化,又 造成养老保险制度财政基础的不稳定。由于日本的养老保险呈三大类八个制度分 立的局面,因此在支付与负担两方面,产生差异和重复支付的现象。于是,在 1 9 8 5 年进行了旨在实现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化、稳定化的改革,并于第二 年开始实益新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 二、改革内容 这次改革被称为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根本性改革。其内容主要如下: 1 、确立基础养老保险 由于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分立,引起了制度间的差别、过剩支付及重复支付、 财政基础的不稳定等问题。此次改革,最主要的就是将之前的国民养老保险定为 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基础养老保险,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中有了全体国民共通的 基础养老保险,也就是说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一层次得到了统一,即作为基础 养老保险,任何一个加入者都可以领取每月5 万日元的养老金。通过此次修改, 之前各个保险制度中的定额部分被统一为基础养老保险。 同时,厚生养老保险以及互助养老保险作为基础养老保险的追加按照报酬比 例进行支付,这也就是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层次。另外,互助养老保险的计 算方式与厚生养老保险基本相同,这样,在支付方面就确保了各个制度之间的公 平化。 2 、确立女性养老保险 此次改革的另个重点就是参保者等人的配偶也可以领取固定的养老金。保 障了女性领取养老金的权利。 修改之前的女性养老保险问题比较复杂,个体经营者的妻子,可以以自己的 名义缴纳养老保险;薪金工作者的妻子依靠的丈夫的养老金获得保障。然而,女 性在婚姻中受到伤害或者离婚的情况下,无法获得丈夫那部分的养老保险保障。 修改之后,原来可以按自己意愿参保的家庭主妇更改为强制参加国民养老保 险,每个参加养老保险者以自己的名义参保和领取养老金。 3 、残疾养老保险的充实 残疾人虽然可以领取国民养老盒的残疾福利养老金,但根据伤害发生之盼是 否加入了国民养老保险。可以领取的养老盒额度有很大的差别。这样对先天的残 疾或者参加养老保险之前造成的残疾是很大的不公平。此次改革修改后的养老保 险制度规定幼儿时开始残疾的残疾者也可以领取残疾基础养老金。 三、改革意义 1 9 8 5 年改革,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引入了基础养老保险的概念,实现了基础 养老保险的一元化,确立了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二层结构。直到今天,同本的国 家养老保险制度依然是二层结构。同时,确立了女性养老保险,这在一定程度上 保障了女性的生存权益。可以说,1 9 8 5 年改革是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大改革 的开始,此后,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进入了有规律的改革进程。 第二节1 9 8 9 年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分析 一、改革的背景 由于日本人口老龄化的急速发展,确保养老保险财政的健全性成了重要的课 题。为了对此进行研究,日本政府决定进行财政再计算“,并且每隔五年进行一 次。其目的主要是在该计算的基础上,重新估计缴纳的养老保险与支付的养老金 额度。而1 9 8 9 年刚好是财政计算年。 二、改革的内容 1 9 8 9 年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厚生养老金的领取年龄提高到6 5 岁的 提案披露后,引起了极大的争论。结果,这一提案被搁置了。除此之外,其他的 提案均得到了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保障学生残疾养老保险 2 0 岁以上的学生强制加入国民养老保险,解决了学生就学期间遭遇伤残时无 法领取残疾养老会的问题,同时,退休后还可以领取全额的养老会。所有2 0 岁 以上的学生都作为第l 号被保险者,不但在发生伤残事故当时可以获得养老金保 障,退休后也可以领取全额的老龄养老会。虽然学生有缴纳保险费的义务,但视 情况不同,没有负担能力的情况下- 0 。以申请免缴。 2 、设立国民养老保险基会 蚶政 汁拌:是揪猁f l 奉柏拌济状r 圮,| 、f l 世4 j 、h rr 圮迸 的埘政“铮。箨岂;出昂希望般拙: 1 0 公司职员在基础养老金之外可以获得厚生养老金、公务员在基础养老金外可 以获得互助养老金,但对于个体经营者等第一号被保险者只能领取基础养老金。 因此,为了保持国民之间的平衡,让第1 号被保险者也可以获得充分的保障,设 立了国民养老保险基金,作为对第1 号被保险者的追加养老金。 国民养老保险基金包括地域型国民养老保险基金”和职能型国民养老保险基 金”两种。 3 、实行物价浮动制 在i 9 7 3 年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修改时,引入了物价跟踪制度,即保证 养老金不随着物价上涨丽贬值。但当时规定在消费者物价指数“超过5 时才能运 用这一手段。在1 9 8 9 年改革中,取消了5 的规定,改为根据前一年的消费物价 指数变动率自动确定养老金的额度。 4 、提高保险费 到1 9 9 4 年为止,每年提高4 0 0 日元的保险费。 另外,此次养老保险改革中,还涉及到了改善在职老龄养老保险、调整养老 保险费用负担等问题。 三、改革的意义 1 9 8 9 年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机能 的发挥极其财政的长期稳定。将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收入作为前提改善养老金 的支付。国民养老保险基金的设立,实现了国民的平等性,进一步保障了个体经 营者、个人职业者等第1 号被保险者的权利。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的居民,其意义 更为巨大。 第三节1 9 9 4 年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分析 一、改革背景 日本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使得老龄人口增加、劳动人口减少。并且,泡沫经 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经济衰退导致税收收入减少,人口老龄 化的发展导致养老金支付的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1 9 9 4 年国家养老保险制度 的改革就是为了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定、确保养老金支付和养老保险负担的平 衡,避免下一代负担过重,在确保老年人就业场所的同时,促进老年人就业,创 造一个富有活力、老年人能够安心和有意义地生活的长寿社会。 此次改革的方针主要有两个,第一,建立种制度,适应老龄化的发展,与 “地域型国民养老保险基金:居住在同一都道府县内、1 0 0 0 人以上参加的嗣民养老金基金 ”职能型国民养老保险基金:从事同一职业或担当同一职务韵、3 0 0 0 人以上参加的翟民养老金基金。 “消费者物价指敷:物价指数的一种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的变动情况。由总务厅统计 局计算每月发布一次 1 1 雇用形势相协调。第二。确保劳动人口的养老保险负担与老龄者的养老金支付之 间的平衡。 二、改革内容 此次改革的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1 、重新设定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年龄 此次改革最大的要点就是决定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阶段性地提高到6 5 岁。 2 0 0 0 年之前,依然是从6 0 岁开始领取全额的养老金,但2 0 0 1 年之后,就将阶 段性地提高到6 5 岁。雨6 0 到6 4 岁之闫,领取特别支付养老金。 从促进老年人就业的观点出发,修改了在职老龄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改革之 前,工资与养老金的合计收入并不会随着工资的增加而增加,这大大地抑制了老 年人的就业意欲;改革后,工资与养老金的合计收入随着工资的增加而增加,刺 激了老年人的就业欲望。 2 、确保支付与负担的平衡 ( 1 ) 改善基础养老金的支付标准 考虑到1 9 8 9 年开始,国民全体的消费水平都有所上涨,基础养老金从原来 的每月5 5 ,5 0 0 日元增加到6 5 ,0 0 0 日元,残疾人养老金和遗属基础养老金也进行 了同样的修改。 ( 2 ) 实施纯收入浮动制 为了预防将来老龄化社会的带来,参保劳动者一代的税金和社会保险的负担 越来越重,在这种背景下,名义工资的增长不一定带来实际工资的增长。为了确 保养老金支付与养老保险负担的平衡,实篪了纯收入浮动制。就是说。对作为养 老金额度计算基础的工资制定了新的规定。改革之前,是随着参保劳动者名义工 资的增长而重新计算标准报酬5 ;改革之后,是随着参保劳动者实际工资的增长 而相应地更改养老金领取者的工资。 ( 3 ) 设立特别保险费 厚生养老保险的保险费只将月收入作为计算保险费的对象。但是,为了控制 按月收入比例计算的保险费、确保负担的公平性,开始从奖金中征收1 的特别 保险费。 ( 4 ) 修改保险费 这里主要包括厚生养老保险和国民养老保险:厚生养老保险的保险费,将5 年一次的增长幅度从原来的2 2 修改为2 5 。国民养老保险的额度,1 9 9 5 年每 月额度为儿,7 0 0 日元,以后每年提高5 0 0 日元。 三、改革意义 ”标准报酬;标准报酬是为了计算在民间企业上班的上班族参加健康保险和厚生养老金的保险费而设计的 报酬等级。目前。共有3 0 个等级。 1 2 日本老龄化的发展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必然的。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之 后,就意味着劳动人口越来越少。为了维持经济的发展,保证必要的劳动者数量, 促进老年人就是非常重要的课题。1 9 9 4 年改革中,从促进老年人就业的立场出 发,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对策,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四节2 0 0 0 年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分析 一、改革背景 国家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财政方式是以赋课方式”为基础的,即一定时期内, 以参保劳动者缴纳的养老保险作为支付给老年人养老金的来源。因此,从长期来 看,负担保险费的参保劳动者与领取养老金的老龄者之问人数构成比例的变动对 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急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养老保险制度进行 过几次改革。但i 9 9 4 年改革后,老龄他的发展比预计的要严重、经济长期不景 气,社会、经济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2 0 0 0 年改革旨 在维持养老保险财政的正常运营、保持支付与负担的平衡。 二、改革内容 此次改革分为两大部分:支付和负担。 支付方面,为了减少未来参保者的负担,在2 0 0 0 年改革中对支付总额的增 长进行了调整。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l 、关于报酬比例部分,支付标准削减了5 ;并且支付年龄阶段性地有6 0 岁提 高到6 5 岁,从2 0 1 3 年到2 0 2 5 年,每3 年提高l 岁。 2 、6 5 岁以后的养老金原则上随物价浮动而修改。 3 、6 5 到6 9 岁的年龄段内设立在职老龄养老保险制度”。 负担方面主要是扩大了养老保险缴纳群体的范围: l 、延长了养老保险缴纳年龄。改革前,6 0 岁以上的老年人再就业后无需缴纳养 老保险,改革后,规定6 5 至7 0 岁的就业者也必须缴纳养老保险,并根据收入 情况削减他们在工作期间领取的养老金额度。 2 、设立学生保险费的补交制度。改革前,没有保险费负担能力的2 0 岁以上的学 生可以向地方政府申请减免养老保险费,改革后,提出申请的学生必须在就业后 l o 年内补齐该缴纳的养老保险。 ”老龄化社会:根据国际标准6 5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 、6 0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 0 时,就标志毫社 会已进入了老龄化阶段。 ”赋谍方式:咀现役劳动者负担的保险费作为支付给老龄者杜会保障的来源的财政方式,属于一种收入再 分配的形式e 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大部分都是以赋谭方式来运营的 礓在职老龄养老保险制度:以在职韵老年人为对象,在征收保险赞的同时,减少支付的养老金额度 1 3 3 、2 0 0 0 年改革中,为了不使将来劳动者的负担过重,将未来保险费负担设定在 年收入的两成。 三、改革意义 此次改革,目的明确。为了避免人口变动带来的巨大影响,从支付和负担两 方面进行了修改。为了保持养老金负担义务的公平性,参保劳动者与老年人互相 让步,力求保证支付与负担的平衡。 第五节2 0 0 4 年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分析 一、改革的背景 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一直以来都在依据对未来人口结构和工资上升率等情况 的预测,大概5 年一次进行修改。但是,由于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对未 来人口的推测常常有所保留,所以,每次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修改时,保险 费的增加都会超出预计。由于不断地提高保险费,普通国民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 的不信任感是越来越高了。因此,2 0 0 4 年改革中尽量避免保险费的增加,主要 从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可能性等方面出发进行探讨。 因此,2 0 0 4 年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主要有两个基本方针。第一,构筑持 续可能的养老保险制度,重新获得国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赖和信任。第二,构 筑一种与多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相适应的制度。 二、改革的内容 对于2 0 0 4 年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1 、养老金额度 ( 1 ) 国民养老金额度 当时,国民养老金额度为每月1 3 ,3 0 0 日元,从2 0 0 5 年4 月开始每年增加 2 8 0 日元,直到2 0 1 7 年,上限为1 6 ,9 0 0 日元。 ( 2 ) 厚生养老保险的保险费 2 0 0 3 年年末,政府与执政党达成协议将当时的厚生养老保险缴纳比率从 1 3 5 8 提高到1 8 3 0 。从2 0 0 4 年4 月开始每年提高o 3 5 4 直到2 0 1 7 年达到最 终的保险费比率。 2 、在职老龄养老保险 以在职老龄者为对象的在职老龄养老保险制度也适用于7 0 岁以上的老龄 者,减少了高收入者的养老保险额度。 3 、夫妻间的厚生养老金分窖4 关于夫妻的养老金分割问题,如果妻子是家庭主妇,就只能获得老龄基础养 老保险,厚生养老保险部分全部由丈夫领取。因此,即使对婚姻状况不满,妻子 也不得不在离婚和享受养老金之间做出选择。2 0 0 4 年改革中,认定养老金由夫 妻二人共同负担,离婚或配偶下落不明时,妻子可以分得丈夫的厚生养老金的二 分之一。 4 、出生率下降问题的对策 产假休养期间厚生养老保险的减免期间从1 年延长为3 年。这个政策主要是 因为当时日本的合计特殊出生率为1 3 2 ,与国外相比极为低下。所以,为了减 轻女性负担、阻止出生率的继续下降而制定的。 5 、遗属养老金 当时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丈夫死后遗留的妻子如果已经 参加了厚生养老保险,那么妻子可以有三个领取养老金的方式。 第,自己本人的厚生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第二,丈夫的厚生养老金的四 分之三积自己本人的基础养老金;第三,丈夫的厚生养老金的二分之一和自己本 人的厚生养老金的二分之一和基础养老金。 修改之后,将妻子自己的厚生养老金作为基础,与现行制度的差额部分作为 遗属厚生养老金追加支付。 三、改革意义 从上述改革措施中可以看出,2 0 0 4 年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对女性的 养老保险问题比较重视。减轻女性负担,对提高出生率是有帮助的。提高出生率 就意味着未来劳动人口的增加,对于日本经济、日本财政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三章日本国家养老金制度的问题点 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直在不断地进行修改,每次改革都是有针对性的。 这些年来,影响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因素主要有几点:第,出生率降低和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是以参保劳动者缴纳的养老保险来支 付老年人的养老金。所以,这两部分人的结构比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老龄化 的加速,导致了参保劳动者人数的减少,也就导致了缴纳的养老保险的减少;另 一方面,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数量在增加,造成毋j 政需要支付的养老金数额的增 加。这一增一减给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巨大危机。第二、养老保险资余 的赤字。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引发赤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国民对养 老保险制度的不信任导致的不缴纳:管理者的渎职带来的养老保险运营的低效等 等。此外,还有养老保险负担义务的不平等、保障制度本身的问题等等。 在这一章里,将从几个方面对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点进行分析。 第一节出生率下降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 同本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北城各太郎曾经预言:如果照现在的情形发展下去 的话,大概1 0 到1 5 年之后,国家就再无力支付养老金了。这都是因为出生率降 低造成了参保劳动者的人数逐渐减少,而退了休领取养老金的老龄者人数却越来 越多,并且寿命越来越长。这样,参保劳动者的负担越来越重日本少子化“如 此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另外,日本经济同友会的渡边正太郎专务理事也曾经指出:由于出生率降低 和人口老龄化这两个要素极端地发展导致了构成养老保险制度的人口在结构上 发生了变化。“ 一、老龄化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日本的入口仅8 0 0 0 余万人。6 0 年代末,日本成 为世界e 少数几个人口超过1 亿的国家之一。据1 9 9 8 年的联合国世界发展报 告,日本的人口居世界第九位,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基 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巴西。但是,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人口增 长速度趋缓。从7 0 年代以来,日本总人口大体维持在l ,2 亿人的规模。据厚生 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截止2 0 叭年l o 月1 日日本全国总人口为1 2 ,7 2 9 万。 战后,随着经济的成长、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水平的提高和医学及医 战后,随着经济的成长、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水平的提高和医学及医 ”少于化:由于也生卓的低下导致的子女越来越少的现蒙 2 0 咄处:北城各太郎年金再生论p l “ 2 1 f 【 处:北域各太郎 年金再生论p 1 4 4 。 1 6 疗技术的进步,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有了显著的增长。战后不久的1 9 4 7 年,男女 的平均寿命分别为5 0 0 6 和5 3 9 6 岁,到了1 9 9 4 年已经分别增长到了7 6 5 7 和 8 2 9 8 岁,战后短短的5 0 年里,日本的男女寿命分别增长了2 6 5 1 和2 9 0 2 岁。 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平均寿命可以称得上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 伴随着这种长寿化的发展,老龄者人口也在急速地增加。1 9 5 0 年,6 5 岁以 上的人口总数为4 1 6 万人,到了1 9 9 4 年就已经达到了l ,7 5 9 万人,这4 4 年内, 实际增长了1 ,3 4 3 万人,增长率达到了4 2 倍。特别是7 5 岁以上的后期老龄者 人口的增长更是显著,同样的4 4 年内从1 0 7 万人增长到6 8 7 万人,实际增长了 5 8 0 万人,增长率达到了6 4 倍。 总结日本的老龄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老龄化的发展主要 是1 9 7 0 年以后开始的:第二,日本老龄化的速度在世界上是最快的,预计到2 0 l o 年左右,目本的老龄化率将是世界第一位的;第三,后期老龄者2 2 的增加尤为显 著。这样的话,预计到2 0 1 0 年,日本的老龄化率将达到世界第的2 1 3 ,到 那时,6 5 岁以上的老龄者2 ,7 7 5 万人中7 5 岁以上的后期老龄者将达到l ,3 0 2 万 人,占所有老龄者总数的4 7 。 据预测,曰本的老龄化率在2 0 2 5 年会达到2 5 8 9 6 个小高潮,之后将继续 上涨,到了2 0 4 5 年左右,将达到最高峰的2 8 4 。然后,维持在这个水平一段 时间后,2 0 9 0 年左右有可能回落到2 5 以下。每四个人手中就要负担一名老龄者 的状况大概要持续近一个世纪,可以说2 l 世纪将是老龄者的世纪。 从6 5 岁以上老龄者人口的情况来看,1 9 9 5 年,6 5 岁以上的老龄者的人数为 l ,8 6 0 万人占当时总入口的1 4 8 。从男女比例上来看,男性为7 6 2 万人,女 性为1 ,0 9 8 万人,男女的比例大概为7 :1 0 。另外,根据总务厅1 9 9 7 年公布的 人口推计中,6 5 岁以上老龄者的达到了l ,9 5 4 万人、占总人口的1 5 5 0 ,而1 5 岁以下儿童的人口总数为l ,9 4 9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 5 4 6 ,老龄者人口数量 首次超过了儿童,这种倾向将继续,这也证明了真正的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从前期老龄者”人口和后期老龄者人口的情况来看,1 9 9 5 年时,前期老龄者 人口为1 ,1 2 2 万人、后期老龄者人口为7 3 7 万人。根据总务厅的未来人口推算 的预测,前期老龄者人口在2 0 1 6 年时将达到最高峰的l ,6 9 7 万人,之后会逐渐 减少:而后期老龄者人口将在2 0 2 2 年时超过前期老龄者人口。老龄者人口的增 加中,后期老龄者所占的比例将会变得更大。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人口老龄化率从7 上升到1 4 所需的时间来看,法国1 1 4 年、瑞典8 2 年、德国和英国都是近5 0 年,而日本在1 9 7 0 年超过7 ,2 4 年后的 1 9 9 4 年就达到了1 4 。从今后的发展形势来看,2 l 世纪初叶,日本就将体验到 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真正的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2 2 后期老龄者:年龄在7 5 岁以上的老年人。 玎前期老龄者:年龄在6 5 岁到7 4 岁之间的老年人。 1 7 二、出生率的降低 一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取决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额。一般来说,出生率越高, 死亡率越低,人口增长就快。反之,则呈持平或下降趋势。日本的出生率在战后 一度曾达到3 4 3 的峰值( 1 9 4 7 年) 。这是因为战对被征召到军队去的青壮年大 量复员,长期被压抑的生育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形成了“生育热”。1 9 5 0 年 日本的入口出生率也有2 8 1 。但是,随后就开始急剧下降。到1 9 6 0 年,日本 的人口出生率降到了1 7 2 。这也就是说,人口出生率在不到1 5 年内下降了一 半。这样的速度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1 9 8 0 年,日本的出生率为1 3 6 。进入 9 0 年代以后,出生率更是跌进了1 位数以内。1 9 9 0 年是9 9 ,1 9 9 6 年为9 7 。 出生率的下降与男女青年的晚婚、不婚和婚后不愿生育的倾向也有很大关 系。1 9 8 5 年时,3 0 至3 4 岁的男性中,未婚者所占比重仅为2 1 5 ,在3 5 至3 9 岁的男性中,未婚者更是只占8 5 ;可是,到了1 9 9 5 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上 升为3 7 3 和2 2 5 。也就是说,3 0 至3 9 岁的男性中,未婚者已经占到6 0 。 而且,由于结婚后不愿意要孩子的青年男女增加,导致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如今,在日本老龄化正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无法类比的速度在发展。出生率 已经处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低的水平,并且丝毫没有减弱的征兆。( 见表一) 近年来,在德国、意大利出生率低下的状况已经有所减缓,可以说日本的现状就 更为突出了。 国名出生率 日本1 2 9 ( 2 0 0 3 年) 美国2 0 1 ( 2 0 0 2 年) 澳大利亚1 3 l ( 2 0 0 2 年) 法国1 8 8 ( 2 0 0 2 年) 英国 1 6 3 ( 2 0 0 1 年) 德国1 4 0 ( 2 0 0 2 年) 意大利1 2 6 ( 2 0 0 2 年) 瑞典 1 5 7 ( 2 0 0 1 年) 芬兰1 7 3 ( 1 9 9 9 年) 表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生率” 一般来说,若要想维持现在的人口状况出生率就要维持在2 以上。日本在 1 9 7 0 年左右,出生率也是一直稳定在2 上下的,之后就开始持续下降,到了1 9 9 5 左右。终于降到了1 4 以下。 可是,在2 0 0 0 年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是在“长期来看出生率可以恢复 抖出处:托城各太郎年金再生论口1 4 5 。 1 8 到1 6 左右”的前提下制定2 0 2 5 年前的国家养老保险财政计划的。跟表一中的 数据作个对比就不难看出,这个数字已经和资本主义国家维持较高水平的芬兰、 瑞典不相上下了。 但实际上,1 9 9 9 年的出生率已经达到了过去最低的i 3 4 第二年的2 0 年出生率为1 3 6 ,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化。所以,在2 0 0 2 年的未来人口推计中, 政府对未来的预测作了修改,认为从长期来看出生率将稳定在1 3 9 上下的水平。 就是在最近一次养老保险改革中,也是将2 0 2 5 年出生率能够恢复到1 3 9 作为预 算的前提的。但事实上,养老保险改革法寨被强行通过后,2 0 0 3 年的出生率从 前一年的l _ 3 2 下降到了1 2 9 。 由于长期的出生率降低使得日本的人口总数不断下降。2 0 0 0 年,日本的人 口总数为l 亿2 6 9 2 万人,预计日本的人口总数到2 0 3 0 年有可能减少到1 亿1 7 5 8 万人。如果以五年为一个刻度来看一下年龄适合生育的人口( 1 5 6 4 岁) 的话, 1 9 9 5 年人口总数最多,为8 7 1 7 万人;之后持续减少,到了2 0 0 0 年已经减少到 8 6 3 8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 8 1 :据估计,年龄适合生育的人口到了2 0 2 5 年约 为7 2 3 3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 9 7 :到2 0 3 0 年会降至47 0 0 0 万以下,约为6 9 5 8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 9 2 :到2 0 5 0 年约为5 3 8 9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 3 6 。 在日本,子女抚养照顾老人被认为是种美德。所以,赋税方式在国民中才比 较容易被接受,并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采取赋税方式的。但是这是以人口的 持续增长为前提的。如今日本的实际情况是出生率已经降到了1 2 9 了,这种美 德也就成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了。 现在的国家养老保险平均不到四个人就要负担一名老龄者,勉勉强强可以维 持。但是,预计2 0 年后二个人就耍负担一名老龄者了。在这么严酸的情况下, 如果政府和厚生劳动省还说什么在坚定地执行少子老龄化对策就没什么说服力 了。以后出生的孩子,2 0 年后还没有满2 0 岁,还没有到缴纳税金的年龄,怎么 可能承担得起这份重任。 三、对国家养老金制度的影响 随着高龄人口的增加,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老龄化的发展导致养老保险负 担加重;二是不同年龄的人口间负担与支付出现明显的不平衡。 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由于平均寿命的延长,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在到达 支付年龄后尚能生存数十年,他们向养老保险机构领取的金额势必大幅度增加, 从而拉高了养老保险负担率。养老保险负担率的提高,不仅给家庭、企业带来沉 重的经济压力,还增加了国库的负担,扩大了财政赤字。1 9 9 3 年度末,共有2 ,8 9 8 万人领取国民养老金、厚生养老金等国家养老保险机构的养老金;1 9 9 4 年度末, 这部分人口增加到3 0 4 2 万人2 5 。 巧数据出处:摘自 民尉日文版2 4 年i f 月3h h 本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其彩螭 1 9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大特征是国库负担的比重较大。基础养老保险的二分 之一由国库负担。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领取养老金的队伍不断扩大,势必给日 本的财政当局带来沉重的负担。 第二个问题也是由于高龄化的迸展而日益突出的。这就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权 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性。目前领取养老金的人,其领取额不仅远远超过历年缴纳的 保险费总和且其超出金额还有不断增加之势;另一方面,目前正在缴纳养老保 险的人口将来领取的肯定要少于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这就产生权利与义务的 不对称、不平衡关系。根据三和综合研究所的测算”,1 9 9 7 年为6 0 岁的人,如 果他是大学毕业,妻子为家庭主妇的话,他一生缴纳养老保险为2 1 6 4 万日元, 按照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在他去世之前一共可以领取7 1 5 9 万曰元的养老金,比 他当年支付的保险费多出将近5 0 0 0 万日元。而从1 9 6 6 年出生的人为界,保险费 与养老金领取总额的关系出现逆转。1 9 7 2 年出生的人,其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总 额要比他缴纳的保险费少8 0 7 万日元。 日本政府以往推行高福利、低负担的政策,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支付水准一再 提高,导致社会负担日益加重,而这些帐单最终是要由下一代人来承担的,这就 势必会影响年轻一代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日本引以为 自豪的养老保险制度将难以为继。 第二节国家养老金的资金赤字 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另一大危机就是瓷金赤字问题。由于资金赤字不仅 带来了财政上的危机,也威胁到了依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造成养老保险资金 赤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不认真解决,将对未来的国家养老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