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pdf_第1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pdf_第2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pdf_第3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pdf_第4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 1 2 1 0 3 7 5 “农远工程 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中文摘要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实现终 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网络课程也逐渐成为人们在进行网络学习时的重要资源。本 论文所研究的“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不是特指某- - i 1 课程,是基于辽宁省农 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是辽宁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辽宁省农村中小学 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研究的子课题。 本论文在前期调研阶段,笔者作为省级培训的主讲教师走访辽宁省大部分农 远工程项目校,发放调查问卷,深入调研“农远工程”开展实际情况,获得大量 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对“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开设的可行性和内容体系的合 理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其次,在设计中主要采用主题式教学思想,对网络课程的 内容和结构都做了创新安排。内容方面主要围绕“农远工程”这一主题开展,以 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主线,强调学员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 在结构方面安排了以理论为主线的教师讲座,以教师讲座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及 与两者相配合的教学资源。在课程系统安排上,引入模块化思想,将几大主题模 块分别封装,以利于本网络课程二次开发及重用。在教学评价中,引入学习参与 度理论对学员成绩进行了综合评价。 最后在开发环节上,重点创设“讲演练”+ “活动”+ “资源”的课程学习系 统和“参与度”+ “活动作品”+ “综合作品与测试”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保证网络 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辅助教学方面开发“作业系统”、“在线练习”、“结业考试” 等模块以帮助学员顺利完成课程学习。 关键词:农远工程农村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培训 ”n o n gy u a np r o j e c t ”d e s i g na n d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n e t w o r kt r a i n i n gc u r r i c u l u m a b s t r a c t i nt h i sp a p e r ,”n o n gy u a np r o j e c t ”n e t w o r kt r a i n i n gc o u r s e si sn o tac o u r s eo ft h e n e t w o r kp r o g r a m s ,b u tap r o j e c t - b a s e do n e 。m o r e o v e ri ti st h es u b - t o p i co ft h el l t h f i v e y e a rp l a n ,c a l l e d ”m o d e md i s t a n c ee d u c a t i o nf o rr u r a l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 s c h o o l si nl i a o n i n gp r o v i n c e ” t h i sp a p e ri s m a i n l yb a s e do n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s i t ei n s p e c t i o n s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 , t r a i n i n g , i n t e r v i e w sa n do t h e r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t h ea u t h o r , ap r o v i n c i a lt r a i n e r , v i s i t e dm o s to ft h er u r a l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s c h o o l si nl i a o n i n gp r o v i n c e ,c l o s e l y e x a m i n i n gt h ea c t u a lp e r f o r m a n c e so ft h e i rf u l f i l l m e n tw i t hac o n s i d e r a b l ed e a lo f f i r s t - h a n di n f o r m a t i o n ,w h i c hi nr e t u m ,s u p p o r t s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o ft h ec r e a t i o no f i n t e m e tt r a i n i n gc o u r s e so f “n o n gy u a np r o j e c t ”a sf a ra st h ed e s i g ni sc o n c e r n e d , t h ea u t h o rn o to n l yh a sa ni n n o v a t i v ea r r a n g e m e n t so ft h en e t w o r ks y s t e ma n dt h e c o n t e n t ,b u ta l s ob r i n g si nt h em e t h o do ft h e m et e a c h i n g ,w h i c hi so n “n o n gy u a n p r o j e c t ”i n c l u d i n g1 0c a t e g o r i e s i np r a c t i c e t h ec o r ei sl o t so fa c t i v i t i e sw i t hal o to f r e s o u r c e sa s 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l e a r n i n gm a t e r i a l s m e a n w h i l et h ep a p e ri n t r o d u c e s m o d u l a rt h i n k i n g ,w i t ht h en e t w o r km o d u l e se n c a p s u l a t e dt h et h e m eo fs e v e r a l c o u r s e s ,s ot h a tt h en e t w o r ko fs e c o n d a r yc u r r i c u l u m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r e u s ec a nb e o b t a i n e d w h a t sm o r e ,i ti n t r o d u c e st h et h e o r yo fl e a r n i n gt op a r t i c i p a t et oa s s e s st h e m a r k so fh i g h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a n dt h a to ft h ed e s i g no ft e a c h i n gp r o c e d u r e st of o r ma s y s t e m a t i ca r r a n g e m e n to ft h en e t w o r kc o u r s e s 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l i n k si nt h en e t w o r kf u n c t i o no nt h eb a s i so fac o m m o n c u r r i c u l u m ,i ti sc o n c e n t r a t e do nt h ec r e a t i o no ft h e ”e x e r c i s e sa f t e ras e r i e so f i n s t r u c t i n ga n dp r e s e n t i n g ”+ ”a c t i v i t i e s +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o ft h e ”l e a r n i n gt op a r t i c i p a t e ”+ ”w o r k ”+ ”f i n a lw o r ka n d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t e s t ”t h ea b o v ea r ee v a l u a t e ds u c c e s s f u l l yt h r o u g h a c t u a lt e a c h i n g k e y w o r d s :n o n gy u a np r o j e c t ,d i s t a n c ee d u c a t i o ni nr u r a l a r e a s ,n e t w o r kc o u r s e ,t r a i n i n g 2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引言 一、背景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以下简称“农远工程”) 是新世纪我国农村教育的 标志工程。它的实施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改变农 村教育现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地区跨越式发展,缩短东西部差距的重 大举措;是在新世纪为适应全球化的挑战,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必须要做的一件 大事;是突破农村教育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限制,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竞争力的 最佳途径。该工程主要通过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三 种模式,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送到农村中小学。 教学光盘播放点为模式一,它为国家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及教学点 配置大屏幕电视机、d v d 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通过电视机、d v d 播放机、教 学光盘进行授课和辅导。农村小学( 及教学点) 教学光盘播放设备每套包括一 台电视机、一台d v d 播放机及一套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 卫星教学收视点为模式二,它为在西部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建设远程教育 教学接收点,配置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 v d 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 等一系列教学设备。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接受网上优质教育资 源,并传输到电视机,d v d 播放机和计算机上进行教学。服务于周边学校和教学 点,提高当地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进入数字化环境。 中心学校计算机室为模式三,它在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地区,选择具备一定 办学规模,办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与管理水平较高的农村中心学校,配置卫 星接收系统、无盘工作站教室,网络计算机教室和教学光盘播放等设备,建成 一个简单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室。通过无盘工作站的网络服务器,将教学内容传 输给每个教学点,共享优质资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 功能。 二、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过程 辽宁省于2 0 0 5 年完成了7 9 7 所农村初级中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室、4 4 6 3 所小 学卫星教学收视点、1 0 5 6 个教学光盘播放点等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的配备 工作“1 。2 0 0 6 年完成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省、市、县三级培训,保证每一所 学校都至少有一位掌握计算机、网络和卫星i p 资源接收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师。 目前第一批“农远工程”的培训工作已经结束,那么在大规模培训结束后,如 何确保“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呢,如何继续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有效培 【1 】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培训工作方案,辽教发【2 0 0 5 】1 6 1 号文件 1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训,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如何让农村教师便捷的 使用电教馆的优质资源。这一系列的问题,构成了“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 建设的基础。 为了完成本论文,笔者为网络课程的开发作了大量调研工作。担任省级培 训的主讲教师,与校长、教师作了大量座谈;参与“农远工程”的督导与验收 工作,走访辽宁省大部分项目校,实地考查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教师掌 握教育技术能力的情况,设备配备情况;担任“农远工程”送教下乡活动主讲 教师,发放大量调查问卷。这些第一手数据资料,为本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提供充分数据支持,是网络课程的指导思想、应用原则的基础,并指导网络课 程的教学设计、模块开发及其后期应用的全部过程。 2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第一章“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前期调研分析 一、“农远”工程现行培训的不足 辽宁省于2 0 0 6 年1 月1 5 日开展省级培训,截至目前,省里共举办了2 9 期 项目实施地区管理者、培训者和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培训教师达7 7 1 3 4 人。 同年l o 月8 日至2 5 日,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办公室对省 内3 6 个项目县( 区) 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进行了验收。 通过前期省级培训和后期的项目校评估报告分析,发现进行“农远工程” 培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 一) 省级培训由于时间短,培训内容不够全面 省级培训采用集中面授的培训方式,一期8 天,学习时间7 天。培训学员 有管理者、培训者、骨干教师三大类,学员种类复杂,培训内容要兼顾各个环 节。为了在一周时间内完成农远工程的培训内容,只能将一些关于农远工程最 重要的内容培训下去。 ( 二) 市县级培训缺少本地特色 在培训安排上,省级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指导性的重要内容,市县级在这基 础上进一步补充,体现本地特色。然而很多市县的培训内容基本上重复了省级 培训,缺乏理论培训和对培训的跟踪反馈。有的甚至出现没有参加上一级培训 的就直接培训别人,培训者的水平难以保证,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了,还耽误教 师大量宝贵时间。 ( 三) 项目校的培训内容中资源应用方面缺乏 一些项目校的培训内容还停留在设备和软件操作的初级层面,缺乏对教学 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应用培训;大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 意义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对不同媒体的功能还不甚了解,对媒体的选择、使用 时间和时机还缺少科学的设计,对多种媒体组合应用优化教学过程、遵循教学 规律、启发学生思维、解决教学难点、强化教学重点的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 ( 四) 教师关于教学资源应用认识程度不够 资源应用意识较强,但理性应用不足,一些教师单纯追求应用资源的多样 性。不能理性地分析是否与教学内容适合;忽视应用原则和教学理论的指导, 导致课堂盲目追求热闹,缺乏对知识点的理性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缺乏对下 3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载教学资源进行符合本地教学实际的二度加工能力蜘。 二、“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调查问卷分析 针对现行“农远”工程培训的现状,笔者对我省“农远”项目校实施基于 “三种模式”的教学情况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发放调查问卷教 师1 1 0 0 张,回收调查问卷9 7 0 张,客观地获得了我省项目校开展基于农远资源 教学和培训的情况。同时笔者还与项目校的校长、一线教师开展座谈活动,了 解当前“农远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我省项目校的一线教师,其调查问卷包括四个主要 部分。 ( 一) 个人基本情况 个人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我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项目校教师的学历和年龄结构,因为合理的学历结构和年龄是农远项目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网络课程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的重要依据,具体情况如表 卜1 所示。 教师学历 a 硕士以上b 大学本科 c 大专 d 大专以下 43 3 35 6 06 3 1 不足 3 5 5 8 7 教师年龄 a 3 0 岁以下b 3 1 4 0 岁 c 4 1 5 0 岁 d 5 1 岁以下 3 6 73 9 21 8 62 4 3 8 4 1 1 9 2 表卜1 项目校教师学历、年龄分布情况 从上述统计结果来看,我省项目校教师学历分布较合理,其中9 3 的教师学 历在专科以上,有3 5 在大学本科以上。同时,我省项目校的教师的年龄结构也 较合理,4 0 岁以下教师占7 9 。 ( - - ) 信息技术能力情况 7 信息技术能力是农远项目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只有拥有较强信息技术能 力,才能够深入开展基于资源的教学活动,才能使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在本 次调查中,主要以办公条件、计算机使用能力和教育技术能力为信息技术能力 “辽宁省农远工程省级验收报告,辽教办 2 0 0 6 1 3 1 号文件 4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调查的参考点。 1 、办公条件 办公条件调查主要包括教师的办公室拥有计算机的比例,教师家庭拥有计 算机情况,具体情况如表卜2 所示。 教师办公室( 教研室) 上网情况 a 能够上网且经b 接有网络,但 c 有计算机但没 d 无计算机无网 常上网很少使用有接网络络 2 0 61 1 82 5 33 8 9 2 1 1 2 2 6 4 1 教师中是购买了电脑。、上网情况 h 有电脑上网b 有电脑无网络c 没有电脑 3 8 61 4 24 2 2 4 1 1 5 4 4 表1 - 2 教师办公条件 从上表可以看出教师办公室拥有计算机占5 9 ,拥有网络的计算机达 3 3 ,同时5 6 的教师家里拥有计算机,并且有4 1 r 。j t 够上网。 2 、计算机使用能力 计算机能力是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只有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处理能力 才算得上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本次调查中主要以教师使用计算机最常做 的工作、利用互联网查资料、下载处理情况、计算机处理各类文件,如打字、 统计数据、观看图片、光盘等情况为调查对象,具体情况如表卜3 所示。 教师利刚互联网查资料。下载处理情况 a 上网查资料b 撰写文字c 制作课件d 其它 4 2 2 ( 3 7 )3 6 7 ( 3 2 )2 0 9 ( 1 8 )1 4 4 ( 1 3 ) 教师使用计算机最常做的工作情况 a 能够熟练操作b 基本操作c 很想利用,但不会操作方法 3 7 2 ( 3 9 )4 1 0 “3 )1 6 9 ( 1 8 ) 教师用计算机处理各类文件情况 a 能够熟练操作 b 基本掌握 c 很想利用,但不会操作方法 4 3 9 ( 4 7 )4 3 1 ( 4 5 ) 7 9 ( 8 ) 表卜3 教师使用计算机能力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项目校的教师使用计算机最常做的是上网查资料,收发 邮件和撰写文字材料,只有1 8 的教师经常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8 2 的教师基 本掌握了利用互联网查资料、下载处理资源的能力,但只有3 9 的教师能够熟练 5 “农远工程”同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操作;9 2 的教师基本掌握了利用计算机处理各类文件,如打字、统计数据、观 看图片、光盘的能力,但是只有4 7 的教师能够熟练操作。 3 、教育技术能力 教育技术能力包括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课件能力、常用软件应用能力、教 育技术基本理论、参与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等,本次调查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课 件的设计与制作、软件熟练程度、网页制作能力、教师b l o g 情况、教师掌握教 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科研情况,具体情况如表卜4 所示。 教师目前的课件制作情况 a 教学设计和b 自己完成教学c 自己完成教学d 教学设计和技术 技术制作均由设计,技术部分与设计,技术部分制作均委托别人完 自己完成别人合作完全委托别人成 2 6 53 1 41 6 71 9 9 2 8 3 3 1 8 2 1 软件熟练使用情况 a f l a s hbd r e a m w a v e rcp p tew o r dfe x c e lgp h o t o h 不会 1 5 43 6 5 3 8 7 3 75 4 91 8 81 5 5 1 6 3 5 5 7 6 5 6 1 9 9 61 6 教师制作网页情况 a 能够制作且b 能够制作,但未c 委托别人制d 不会制作,未涉 有自己的网站开自己的网站作,但白己能维护及过这类工作 5 21 9 44 76 6 0 5 2 0 5 7 0 教师b l o g 情况 a 有,且坚持撰写b 有,但很少写c 没有,但知道博客 4 51 2 15 7 4 5 1 3 5 9 教师了解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情况 b 基本了解,但不精 a 有过专门学习,非常了解c 略知一二 通 6 24 3 23 7 6 6 4 5 3 9 2 0 5 1 2 9 表1 - 4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表 6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从上表可以看出,7 9 的教师可以独立制作教学设计方案,但是教学用课件 多数需要与他人合作或找他人来做,只有2 8 的教师能够独立完成教学设计方案 和制作课件;广大一线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5 5 的教师能够熟练 使用p o w e r p o i n t ,7 6 9 6 的教师能够熟练使用w o r d ,5 6 的教师能够熟练使用e x c e l , 但其他素材处理软件能够使用的人不多,均低于2 0 ;2 5 的教师能够开发网页, 但只有5 的教师开发过网站;9 0 的教师不同程度上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但 是有过专门学习、深入了解的教师占6 。 ( 三) 教学资源应用情况 教学资源应用情况以农远设备使用能力、农远资源使用情况和农远资源使 用评价为主要调查内容,其中农远设备使用能力是开展基于农远资源教学的物 质保证,而农远资源是开展农远教学的重要资源。 1 、农远设备使用能力 与农远设备配置相对应,农远设备使用能力主要包括d v d 播放机的使用技 术、卫星教学资源的下载技术以及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技术,调查对象为教师, 具体情况如表卜5 所示。 教师掌握d v d 播放机的使用技术情况 a 熟练掌握b 掌握基本功能c 不会操作 6 0 43 1 33 8 6 3 3 3 4 教师掌握农远中卫星教学资源的下载技术占况 a 熟练掌握b 基本掌握c 略知一二d 不会操作 1 8 73 8 9 2 6 11 4 6 1 9 3 9 2 7 1 5 教师掌握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技术情况 a 熟练掌握硬件 b 掌握硬件使用,c 只会操作计算d 完全不会 和软件的使用但不会使用电子机,其他控制系 教室等配套软件 统均不了解 2 4 72 2 84 1 86 2 2 6 2 4 4 4 6 表卜5 农远设备使用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9 6 的教师掌握了d v i ) 播放机的基本使用技术,有6 3 的 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包括菜单选项、更换字幕等各种功能:5 8 的教师基本掌握了 7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农远中卫星教学资源的下载技术;2 6 的教师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教室中的硬件和 软件的使用,三类模式的农远设备在项目校中均能够得到使用。 2 、对资源需求情况 农远资源评价主要包括农远资源的优点、缺点以及实际中需要的教学资源、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调查对象为教师,具体情况如表1 - 6 所示。 教师制作课件工具情况 hf l a s hbp o w e r p o i n tca u t h o r w a r e d 永中o f f i c ee 其它 1 0 2 5 4 44 9 2 7 9 1 1 3 9 5 0 5 2 6 1 0 学生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 包括光盘) 进行教学反映情况 a 十分欢迎,并b 感到新奇,但c 受制作质量、技术条件d 不习惯这种方 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效果一般的影响,感到观看疲劳式 4 1 04 6 13 93 9 4 3 4 9 4 4 实际教学中最需要的资源是调查情况 a 完整的课件b 论文c 教案d 题材e 素材f 优秀课例录象 6 8 91 4 7 3 9 5 2 8 64 8 65 9 l 7 1 1 5 4 1 3 0 5 0 6 1 从教学资源应用的整体情况看教师遇到的最突出问题调查 a 资源的实用性问题b 设备问题c 应,h 技术缺乏d 理论基础不足 3 3 6 1 0 35 1 4 1 0 7 3 2 1 0 4 8 1 0 表1 - 6 教师对资源需求情况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4 3 的学生对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反映较好,十分 欢迎,认为提高了教学效果,4 9 的学生对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表示新奇。 7 6 的教师使用p o w e r p o i n t 制作课件,7 1 的教师认为教学中最需要的资源是完 整的课件,6 1 的教师认为实际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优秀课例录像。4 8 的教 师从教学资源应用的整体角度认为,教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应用技术缺乏。 ( 四) 培训开展情况 培枷是开展基于农远资源教学的先期保证,有效地培训能够提高教师的教 学能力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本次主要调查了项目校开展校本培训的情况、 参加农远项目培训的意见和提高教师能力的途径和内容,具体情况如表卜7 所 示。 8 嗷远工程”舟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对参加农远项目培训。意见调查情况 积极主动 b 视培训内容不c 服从安排d 认为增加负担, 同,态度不同内心抵触 6 3 1 2 3 56 32 2 6 6 2 5 7 2 培训内容调查情况 a 硬件设备的使用b 课件制作技术c 教学资源的应d 教学设计理论 技术用模式与方法 2 5 15 4 23 0 99 5 2 1 4 5 2 6 8 提高教师教学资源应用水平的途径统计表 a 上级部门的培训b 校本培训及活动c 教师自学总结提高 4 9 83 8 91 6 7 4 7 3 7 1 6 表卜7 农远工程培训情况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6 6 的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农远项目培训,2 的教师认为增 加了负担,内心抵制;4 5 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应以课件制作技术为主,2 1 的 教师希望得到硬件设备使用的培训;4 7 的教师认为上级部门的培训是提高教师 教学资源应用水平的有效途径,高于认为应以校本培训为主的1 0 。 二、“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 一) 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通过第一部分对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调查基本情况的分 析,可以发现当前辽宁省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具有以下几个 优势。 1 、丰富合理的人力资源 我省项目校教师学历分布合理,9 3 的教师学历在专科以上,有3 5 以上在 大学本科以上。同时,我省项目校的教师年龄结构较合理,4 0 岁以下教师占7 9 。 项目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历水平保证了教师能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造 性的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从而提高项目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 、项目校教师大胆创新,积极开展基于资源的创新教学 1 0 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进行过专题研究,4 3 的教师已经系统学 9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习过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而有1 7 的教师虽然没有学习过相关理 论,但是敢于探索,大胆试验。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能够保证项目校教师大胆 创新,积极开展基于资源的创新教学。 3 、初步形成了物质保证体系 教师办公室拥有计算机占5 9 ,连有网络的计算机达3 3 。但是5 6 的教师 家里拥有计算机,并且有4 1 能够上网。学校和家庭拥有的计算机能够促使教师 学习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技术能力,从而开展基于资源的教育、教学活动,为 网络课程的开展提供硬件条件。 ( 二) 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不足 通过第一部分对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调查基本情况的分 析,可以发现当前辽宁省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具有以下几个 问题急需解决。 1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足 教育技术能力包括教师设计、开发教学课件能力、常用软件应用能力、教 育技术基本理论、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等。7 9 的教师可以独立制作教学设计方案, 但是教学用课件多数需要与他人合作或找他人来做,只有2 8 的教师能够独立完 成教学设计方案和制作课件;广大一线教师虽然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 但是能够熟练使用素材处理软件的人不多,均低于2 0 ;2 5 的教师能够开发网 页,但只有5 的教师开发过网站;深入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有过专门学习 经历的教师占6 ;有5 0 的教师和3 5 的教师没有参与过现代教育技术方而的课 题研究工作;2 9 的教师,同时5 1 的教师认为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与其他教师 水平相近,不具备指导能力。 2 、有效教学资源不足 农远工程的深入发展,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虽然有4 0 的教师认为本次农 远工程资源丰富,但是有6 8 的教师认为资源与教材不配套,缺少新课改内容, 4 8 的教师认为应用技术缺乏。可以看出,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和应用技术培训力度。 3 、农远培训制度有待完善 培训是开展基于农远资源教学的先期保证,有效地培训能够提高教师的教 学能力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然而有1 3 的教师认为本校没有开展校本培训。 有4 7 的教师认为有效地培训主要来自上级部门的培训。目前,我省关于农远的 培训制度虽然初步建立,但是仍然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l o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 三)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是最佳选择 通过对我省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两方面分析,建立网络培训 课程是现阶段“农远工程”培训工作的最佳选择。 1 、有利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 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提升,建立以农远工程为 依托的网络培训课程,整合“i n t e l 未来教育”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 训”这两种不同的培训形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 师的索质和教师教育技术起到重要的作用。 2 、有利于优质资源送到农村中小学 农远工程的工作重点就是资源建设,而资源缺乏严重制约农远工程设备在 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影响着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网络培训课程来加大 资源建设力度,并以之为载体,将有利于大量优质资源送到农村去,解决农村 资源不足的问题。 3 、有利于完善农远培训制度 教师培训是开展基于农远资源教学的先期保证,有效地培训能够提高教师 的教学能力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当前,省市县三级培训体系已经建立,但 是这三级培训主要以面授培训为主,在培训的衔接上不够协调,缺少一个培训 内容的主线。建立农远培训网络课程,便其成为各级培训参考标准,能够很好 的将各级培训串在一起,减少低效率培训和重复培训。网络培训由于其成本低、 时间空问不受限制等特点,是辅助面授培训和继续教育最佳的培训手段。它可 以给农村教师更为直接的学习体验,提高其对农远工程的兴趣。 三、“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内容体系分析 本“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培训对象主要有农远工程的项目管理员和 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其中主要以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为主,对内容体系的创 新安排,在省级培训基础上重点加强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内容。培训内容分为 “媒体技术与应用”和“教学设计与方法”两大类计1 0 门课程。 媒体技术主要包括“卫星接收技术”、“办公备课系统的使用”、“计算机网 络教室的功能与应用”、“网络技术与管理”、“教学设计与方法主要包括”、“卫 星资源应用”、“光盘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资源库的使用与管理”、“信息化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 等课程。培训在安排以三种模式为基础,具体如表卜8 所示。 1 1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光盘播放点( 模式一) 培训 光盘教学应用模式与方法1 2 课时 卫星收视点( 模式- - ) 培训 卫星接收技术4 课时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 8 课时 卫星资源应用 8 课时 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 8 课时 光盘教学模式与方法 4 课时教学课件设计与开发4 课时 办公与备课系统的使用 8 课时 计算机教室( 模式- - ) 培训 卫星接收技术4 课时卫星资源应用 8 课时 光盘教学模式与方法4 课时办公与备课系统的使用8 课时 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 8 课时 资源库的管理与使用 8 课时 网络技术管理 4 课时 多媒体教师应用方法 4 课时 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8 课时教学课件设计与开发4 课时 表卜8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教学内容模式分析表” 纠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培_ l i 工作方案,辽教发 2 0 0 5 1 1 6 1 号文件 1 2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第二章“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 本网上课程无论在内容和结构都做了创新尝试。在内容方面力图以教育革 新思维为主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主线,强 调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在结构方面安排了以实践为主线的学习活动,以理论 为主线并与活动相协调的专题讲座,以及与学习活动和专题讲座相配合的资料 宝库。 ( 一) 主题式教学思想 主题式教学思想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 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 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主题式学习的前身可追溯自2 0 世纪6 0 年代的 医学院教育,但其理念则可追溯至杜威的进步主义学派,强调“做中学”的学 习方法,并以活动专题及解决问题等方式作为学习的主轴“3 。 主题式学习摆脱了“以教材为中心”封闭式学习,学习者可以自山的探究 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资料,学习是完全开发的;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传统 的以教科书为依托的学习,知识陈旧老化,主题学习可以真i f 实现学习内容选 择与科学文化发展同步。主题式教学主要有:主题、活动、资源、评价四个构成 元素嘲。 ( 二) 模块化思想 模块化思想是指针对目前网络课程结构通用性的特点,对本网络课程的体 系结构进行重新划分,将其分为课程学习模块、互动教学模块、资源模块、帮 助模块、评价模块五大通用模块,课程学习模块是网络课程的特色模块,主要 用来呈现教学内容。其余四个是通用模块,将其单独封装,脱离课程学习模块 单独存在。 应用模块化思想开发的网络课程能够大大提高网络课程的开发效率。制作 者可以采用“拿来主义”使用,可以节省大量的宝贵时间用于网络课程内容的 开发上,真正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在网络课程的发布方面可以实现 多个网络课程共享这三个通用模块。 1 4 1 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课程阴,高教社,2 0 0 5 :1 3 3 嘲肖平:基于主题教学的教学设计应用研究,2 0 0 9 9 :1 8 - - 1 9 。农远工程”网络培_ i l 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二、“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建设网络课程的目的主要在解决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它主要分为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本网络课程定位是非学历教育,用于农村教师的 继续教育。在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主要 遵循以下原则。 ( 一) 实效性原则 目前很多网络课程都是把技术放在第一位,在界面设计、论坛、资源中心、 考试系统等门面上下足功夫,让人眼前一亮,然而其内核的教学部分仍以单一 的文本形式星现,如果撕掉这层华丽的界面外衣和技术包装的话,仅仅只是印 刷教材的翻版,使用者在短暂的愉悦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本网络课程提 出的实效性原则是指网络课程建设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 问题,把教学内容放在网络课程制作的第一位。为此设计“讲演练”为核心的 立体化学习模式和“参与度+ 活动作品十综合作品与测试”三维评价体系,学评 结合以确保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 二)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网络课程要利于学生使用、教师管理、节约二次开发成本、 提高网络课程的重用性和开发效率。因此本网络课程在开发时,大量使用了数 据库技术,使学员可以根据需要学习相应的内容;教师可以方便删除教学时不 需要的部分,及时更新,给学员最及时准确的教学内容;四大主题模块,各自 封装,方便了网络课程的重用及二次开发。 ( 三) 协作性原则 网络课程的学习,一般都是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处于永久分离 状态,长时间的学习会增强学习的压力和烦躁情绪。通过协作学习能够让学习 者之间可以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 任务,这样将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习者健康 情感的形成。为此本网络课程开设互动平台中,学员可以使用b b s 、q q 群、聊 天室和博客进行互动交流,方便协作学习。 ( 四) 界面友好性原则 界面是网络课程直接跟学员面对面的窗口,作为学员总是希望界面能够清 楚的展示学习内容,能够清楚展示软件的操作方法,能够符合学员的认知习惯。 如果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中色彩过于繁乱,布局不符合学员认知习惯,没有明 1 4 “农远工程”网络培v l i 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确的导航提示。那么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的烦躁情绪。本网络 课程的使用对象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很多年龄很大,教育技术能力差,对网络 课程的认知较少。如果界面过于复杂,将直接导致其放弃网络课程。因此,设 计网络课程时,一定要注意界面的友好性,尽量做至0 界面简洁,导航明确,最 大限度地减少学员的操作负担。 一- -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理论基础 ( 一) 教学理论 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要实现有意义学习有两种不 同的途径或方法,即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基本特点是所学知识的 全部内容是以确定的方式由教师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只需把呈现出来的材料 加以内化或组织,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它或把它呈现出来。发现学习的基 本特点是要学习的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 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 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 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习的新内容加以定向和引导,而且是在介绍当前的学 习内容之前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适当的媒体呈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先行组织 者。在网络课程中应注意:( 1 ) 科学选择和设计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2 ) 在 接受学习中恰当确定先行组织者。 ( 二) 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将人类认识的起点和心理发展的过程放在活动上,认为心理发展 源于人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人的主体活动是人发展的基础。活动理论者认 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完全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靠的。活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 1 ) 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2 ) 活动具有多种类 型多种层次;( 3 ) 活动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多种影响:( 4 ) 教育应该对学 生的学习活动予以关注。 活动理论所主张的活动强调知识能力态度在个体活动中的有机整合。活动 理论认为,知识和意识是共存的,是相互依靠的。知识和活动之间存在有规律 的相互反馈运动。在活动中获得理解,理解又影响着活动,活动又改变理解, 反复循环。 活动理论是在不断批判以呆读死记、被动接受为特征的旧教育体系的过程 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以活动理论为基础,现代教学正力图突破“知识接受”的 嗍谢幼如( f l - 算机辅助教育研究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j 。第五届全球华人学习科技研讨会c , c c _ 您2 0 0 1 5 。农远工程”两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传统框架构建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核心的新型实践范式。这种新型教学范式的 基本特点是强调教学动力的内源性;凸显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关注教学目标的 整体性、发展性;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性”1 。 活动理论实现了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观的 转变,它关注的不在是知识本身,而是为了获取知识所进行的一系列支持工具, 活动中共同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活动分工情况,活动的目的和意图以及活动的客 体或结果。 ( 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认为:学生自身具有学习的能力;当学习符合 学生自身目的时才会有意义;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 涉及学习者整个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的学习;同伴学习和小组学习, 可促进学习。应用上述的观点,在网络课程中应体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 ) 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 2 ) 学习动机的激发;( 3 ) 学习主动性的调动;( 4 ) 协 作学习的设计。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教师与同 学的帮助,通过协作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 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在网络课程中 应体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 ) 情境的创设;( 2 ) 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体现;( 3 ) 教师作为主导作用的体现;( 4 ) 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的呈现。 ( 五) 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他们的教 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 程序。对于网络时代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说,主要的设计对象有三个,分别是学 习活动、学习环境和媒体传递m 1 。 l 、学习活动( 1 e a r n i n ga c t i o n ) 设计 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者认知 机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应归因于这种相互作用。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 这种相互作用便是学习活动。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 内容来看待。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 州项国雄活动理论及其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 j 】,电化教育研究,2 0 0 5 6 :9 1 0 嗍杨开城网络时代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应关注的问题,2 0 0 2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1 6 。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 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 2 、学习环境设计 从设计的角度看,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 特指媒体资源) 和学习工具的组 合,这种组合实际上是旨在实现某种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学习活动发生时,学 习环境又被称为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