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pdf_第1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pdf_第2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pdf_第3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pdf_第4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匠的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了 氏江流域的两个中心城市上海和重庆,作为东西部地区的两个典型,对它们 在“九五”期间( 1 9 9 6 - - 2 0 0 0 ) 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思考的主要问题有:沪渝两地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现状及相互间的差距:如 何衡量两地的金融发展水平?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两地有何差异? 造成 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这种差异在各个领域又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 如 何尽力缩小两地在这些领域存在的差异? 在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九五”期间的 相关经济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之后,从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方面得出一 些有关促如何进西部地区( 包括重庆) 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以有利于实现持续、 快速、高效的经济增长,从而尽快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政策建议。 在结构的安排上,本文首先就选题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就目前国内 外在这些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在第二章里,围 绕如何衡量沪渝两地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及相互间的差距,选取了一系列指 标并定义了有关的分析变量,接下来在本文的重点部分( 第三章) ,采用逐层剥离 的方法,运用了多个回归分析模型,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沪渝两地金融发展水平与 经济增长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异同及其内在原因,最后提出自己的结论及一些如何 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九五”沪渝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分类号】 f 8 3 2 7 “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k 的实证分析 a b s t r a c t o nt h eb a s i so fr e f e r r i n gt ot h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o n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f i n a n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i n d o m e s t i ca n da b r o a d ,t h i st h e s i sc h o o s e st h e t w oc e n t r a lc i t i e so f y a n g t z er i v e r - - - s h a n g h a ia n dc h o n g q i n g a s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 t h ee a s t e r na n dw e s t e r na r e a so fc h i n a ,d e m o n s t r a t i n g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 a n df i n a n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d u r i n g t h e“n i n t h f i v e y e a rp l a n p e r i o d ( 1 9 9 6 - - - 2 0 0 0 ) t h em a i nq u e s t i o n s w h i c ht h et h e s i sa n a l y z e sa r ea sf o l l o w s :t h e p r e s e n tc o n d i t i o no f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a n df i n a n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i ns h a n g h a ia n d c h o n g q i n g a n dt h eg a pi ns u c hf i e l da sw e l l ;h o wt om e a s u r et h el e v e lo ff i n a n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t h et w oc i t i e s ;w h a t st h ed e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t h er e l a t i o n sw h e ni t c o m e st ot h e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a n df i n a n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t w oa r e a ;w h a t st h e i n t e r n a lr e a s o nt h a th a sr e s u l t e ds u c hd e f e r e n c e ? h o wd o e st h ed e f e r e n c ei n f l u e n tt h e 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i nv a r i o u sr e l a t i n gf i e l d s ? a f t e rt h em e t r i ca n a l y s i so ft h er e l a t e d e c o n o m i cd a t a d u r i n g t h e “n i n t hf i v e y e a r p l a n p e r i o db yu s i n g t h e r e g r e s s i v e a n a l y t i c a lm o d e l s ,b a s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a n d f i n a n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t h e s i ss h o w ss o m ep o l i c ya d v i c et h a ti sh o wt oi m p r o v e t h ef i n a n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l e v e lo fc h i n a sw e s t e r na r e a s ( i n c l u d i n gc h o n g q i n g ) s oa s t oa c h i e v e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f a s t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w i t hh i g hq u a l i 可,t h e r e f o r em i n i m i z e t h eg a po f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b e t w e e nt h ee a s t e r na n dw e s t e r na r e a so fc h i n aa s s o o na sp o s s i b l e t h e a r r a n g e m e n t o f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t h i st h e s i si sa sf o l l o w s :f i r s t l y ,w ei l l u s t r a t e t h er e a l i s t i cm e a n i n go ft h et o p i c ,t h e nw ee v a l u a t et h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m a d ei nt h i s f i e l di nd o m e s t i ca n da b r o a d o nt h a tb a s i s ,i nt h es e c o n d c h a p t e r , o nt h et o p i c o fh o w t om e a s u r et h el e v e lo f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a n df i n a n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g a p b e t w e e ns h a n g h a ia n dc h o n g q i n g ,w ec h o o s eas e r i e so fi n d e x e sa n dd e f i n et h e r e l a t i n ga n a l y t i c a lv a r i a n t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 i sa v e r y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t h et h e s i s ,b y u s i n gs o m er e g r e s s i v ea n a l y t i c a lm o d e l sw ea n a l y z et h o r o u g h l y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o f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f i n a n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i nt h et w o c i t i e ss t e pb y s t e pa n d t h ei n t e r n a lr e a s o na sw e l l ,a tl a s tw ed r a ws o m ec o n c l u s i o na n dg i v es o m e p o l i c ya & i c e0 1 1 h o wt om i n i m i z et h eg a po f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b e t w e e nt h 。 e a s t e r na n dw e s t e r na r e a so fc h i n a k e vw o r d s :“n i n t hf i v e y e a rp l a n ”s h a n g h a ic h o n g q i n g f i n a n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t 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c l a s sn u m b e r :f 8 3 2 7 “儿五”期问沪渝余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及已有的研究成果 第一节引言 最近几年以来,有关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特 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研究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绩效、增长 差异的原因及如何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对策成了经济研究领域的热 点。其中,有关金融深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也不少,经济增长与 金融发展的关系可以从经典的生产函数如o = a ( 0 f ( k ,l ) ( a 代表技术进步,k 为资 本,l 为劳动) 可以看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总体上劳动力丰富、资本短缺、技术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又比较低的国家来说,要实现产出的快速增长,资本形成的 大小无疑是其决定性因素和关键约束。按照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在假定短期 内资本产出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形成率( 储蓄率) 成为经济增长率的唯一因素。 同样,在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中,资本稀缺( 低储蓄能力) 是发展中国家 经济贫困的直接原因和必然结果。再者,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把资本积累率 提高到1 0 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先决条件。而刘易斯则更直接地把一国从5 的储蓄 率提高到1 2 的储蓄率,称之为“经济增长的中心问题”。即使在知识经济发展迅 猛的今天,高科技产业和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成长如果没有风险资本的投入或 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要想取得快速进步也是很难想象的。所以。一个国家( 或地 区) 经济发展的快慢及其与它国( 或地区) 的经济差距从根本上取决于其资本形 成能力的高低。而国内资本来源于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吸引外国投资又需要 有完善的投融资环境( 包括金融工具的发展) ,金融制度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发达 可以使得储蓄水平提高、促进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差距的重要原医之一在于西部地区自身积累和投资的能 力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发展滞后、金 融体系效率低下造成的,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有5 鳓储蓄找不到有利的投资渠 道,不但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本地区的投资( 投资效率低下、重复建设、规模不经 济、企业效益差、银行坏帐多) ,反而外流到其他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投资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条件恶劣,投资环境得不到改善,对投资者的 吸引力下降,从而导致新的资本外流,形成恶性循环。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历史地 理条件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好、倾斜投资政策、率先对c b ,- f 放等因素,金 “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 圭的实证分析 融体系和制度建设的起点比西部地区高,人均收入和存款能力远超出西部地区, 投资报酬率高,投资环境好,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基础设施、人力资 本条件和产业结构在大量资本的支持下有了很快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也比西部 地区高。尽管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也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投 融资力度,但是由于中央财政能力有限、各地方政府之间的争利和政府投资的边 际效率递减,对民间投资的拉动作用小,对于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效 果不太明显。 本文选取了长江流域的两个中心城市上海和重庆,作为东西部地区的两 个典型,对它们在“九五”期间( 1 9 9 6 - - 2 0 0 0 ) 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 进行实证分析,两地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中国的直辖市,国有经济都占有较高的 比重,都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密集地,人口规模也相差不大( 特大城市) ,经 济发展的初始条件比较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两地在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达 程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依存度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差距,所以有必 要对东西部地区的这两个典型城市进行分析,从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相关性 方面得出一些对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政策建议。 第二节国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争论一直持续不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的关系在西方经济学家中的意见是不统一的,熊彼特( j o s e p h s c h n m p e t e r ,1 9 1 2 ) 和希克斯( j o h n h i c k s ,1 9 1 3 ) 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是 有促进作用的,它使得那些最有机会在创新产品和生产过程中成功的企业家能得 到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生产,使经济增长得以实现。与此相反,罗宾 逊( j o a n r o b i n s o n ,1 9 5 2 ) 则认为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的根源,金融发展只是作 为前者的附属物而出现。芝加哥学派的卢卡斯( r o b e r t l u c a s ,1 9 8 8 ) 更断言经济 学家过高地估计了经济增长中金融部门的作用,他根本不相信金融与经济增长的 联系有什么重要性,声称经济学家“恶劣地过度强调”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 的作用。但上述结论都没有实证研究相配合,还仅仅是纯理论性的判断。 尽管西方学者在理论上争论不休,实证的结果却更多地支持了熊彼特 ( j o s e p h s c h u m p e t e r ) 和希克斯( j o h n h i c k s ) 等人的观点。在实证研究方面,艾 “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伦盖尔博( a l a n g e l b ,1 9 8 9 ) 为世界银行作的一项跨国研究成果表明,他所选的 3 4 个欠发达国家从1 9 6 5 。1 9 8 5 年的回归结果证实了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经济增 长正相关1 。l e v i n e ( 1 9 9 7 ) 月1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对金融体系的作用做了全新的解 释,他认为由于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的存在而产生了市场摩擦,金融中介的作用 在于消除这些摩擦,起到融通储蓄、优化资本配置等作用。金融发展( 包括金融 工具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制度的发展) 则降低了信息与交易费用, 进而影响到了储蓄水平、投资决策、技术创新以及长期增长速度。金融体系对经 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风险管理、储蓄聚集、资本配置、公司治理、商品和金 融合同交易等方面,而最终都是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这两条途径来 实现的。在一个金融不断深化的经济体中,金融体系所能起到的润混作用将不断 增强。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育良 好的金融市场以及畅通无阻的传导机制有利于储蓄的增加以及储蓄向投资的有效 转化,进而推动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2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g u r l e y a n ds h a w ( 1 9 5 5 ) ,m c k i n n o n ( 1 9 7 3 ) ,g o l d s m i t h ( 1 9 6 9 ) 等,认为金融市场是经济活动的 中心。根据他们的观点,金融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可以部分解释经济增长率。他 们对于金融结构、金融压制、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分析,使人们进一步深入 地探讨促进金融发展的路径3 。尤其是戈德史密斯g o l d s m i t h ( 1 9 6 9 ) 的研究,具有 开创性的贡献,他利用金融中介资产的价值与g d p 的比值来衡量一国金融深化的 水平。通过对3 5 个国家1 8 6 0 1 9 6 3 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跨国实证研究,他得 出结论即金融体系规模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这奠定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 研究的基石。但是,根据这一研究,还不能确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4 。 针对这一薄弱点,8 0 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继续进行实证研究以弥补这一不足 5 。这些研究已基本上推翻了罗宾逊( 1 9 5 2 ) 做出的被动结论,将金融发展视为经 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可以减少信息与交 易成本,进而影响到资本积累、投资效率、技术进步和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在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方面,我们可以回溯到六、 七十年代戈德史密斯( g o l d s m i t h ,1 9 6 9 ) 、麦金农( m c k i n n o n ,1 9 7 3 ) 和爱德华 肖( s h a w ,1 9 7 3 ) 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的“金融抑制” ( f i n a n c i a lc o n s t r a i n t ) 和“金融深化”f f i n a n c i a ld e e p e n i n g ) 的理论引起了广泛 的关注。麦金农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割裂”的, 大量的经济单位所处的技术条件不一,因而资产的回报率也不一样。由于发展中 国家的金融市场不完善,大量的中小企业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不完 全的市场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本来就稀缺的资本流向了一些拥有“特权”而 “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妖的实证分析 又不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的阶层,使资本与良好的投资机会相分离。一方面,极 需要资金进行投资活动的个体得不到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资金又在特权阶层 ( 如政府偏好的国有企业) 得到低效率的使用。得不到资金的个体( 如民营中小 企业) 只能通过“内源性融资”进行技术创新和发展。更为糟糕的是,这些国家 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较高,实际利率经常为负值,这就进一步打击了居民储蓄的积 极性,使得资本积累缓慢。“金融抑制”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增长。麦金农进 而强调了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实行较高的实际利率对消除金融抑制的作用,高利率 的存在真实地反映了资本的稀缺性,提高了人们储蓄的积极性,同时又抑制了低 效率的投资活动,使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肖( s h a w ) 的观点与麦金农非常相似, 他强调金融自由化对金融深化的作用,以及高利率对鼓励储蓄和抑制低收益项目 投资的有益作用。银行体系来源于较高利率的债务增加是它们能够以更有效的方 式把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性的投资。在此后的2 0 年里,“金融抑制”和“金融深 化”理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阿根廷、台湾、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得到 了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理论也受到 了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怀疑6 ,正如多恩布什和雷诺索( d o m b u s c ha n d r e y n o s o ,1 9 8 9 ) 评论的那样,“相信高利率能够调动储蓄是令人奇怪的”。他们认 为,利率的变化都有收入和替代效应。替代效应( 利率提高) 由于当前消费变得 更“昂贵”而促进储蓄增加,但收入效应却阻碍了储蓄的增加,因为在更高的利 率上,更少的储蓄可以获得同样的收入,这两种效应可能相互抵消了7 。乔万尼尼 ( g i o v a n i n i ,1 9 8 3 ) 从他对8 个贬洲国家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说,他的结果“对发展中 国家储蓄的利率弹性是正数并且仍然找到这样的证据这个观点持有严重的怀疑态 度”。如果利率的提高不增加总量储蓄,它对发展的正面影响必须是更有效的资源 配置即提高了投资的效率8 。换句话说,正如肖强调的那样,金融自由化应该集中 于投资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关于这个论点,世界银行在 1 9 8 9 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专门对金融制度和经济发展这个题目进行了研究,该报告宣称,在具有正的实 际利率的国家,投资的平均生产率是具有显著负实际利率的国家的4 倍高9 。但是 一些凯恩斯主义者却认为利率对投资水平有强烈的负面影响,高实际利率对投资 的净影响是不利的,因为高资本成本对投资的负效应超过了可投资资金更大供给 的正效应,从而不利于增加有效需求。高利率不仅阻碍了投资,而且可能由于吸 引了海外资本而导致币值高估,这将会使出口下降,不利于经济增长。 笔者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实行利 率市场化,实际利率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1 0 ,这可能会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受 到不利的影响。因为西部地区如重庆的国有企业比重较大,作为三线建设和计划 经济的遗留问题,产权不清晰,经营机制不灵活,预算约束软化,债务负担重, “九五”j 1 月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眭的实证分析 赢利能力有限,而且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利率的提高会使其道德风险和逆向 选择加大,迫使其选择一些高风险的项目进行投资,投资效率也不一定能够提高, 经营更加困难,破产倒闭风险加大,资本进一步外流,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西 部地区金融市场发展滞后,投资渠道单一使得居民储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低,提 高实际利率增加储蓄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在近年来央行利率大幅调低的情况下, 居民储蓄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原因就在于金融发展滞后,金融工具单一,资本市 场( 主要是股票市场) 信息披露和监管机制不完善、风险很高,除了储蓄之外, 其他具有安全性、收益性的投资渠道缺乏而被迫进行的储蓄。 第三节国内有关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 遗憾的是,国际上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及转轨经济的国别实证研究成 果虽然已有不少,但对于中国金融发展与地区差距方面的探讨则比较少,这一方 面可能是因为中国2 0 多年来的改革实践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太多,还无暇顾及这一 层面;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获取中国金融系统的数据太过困难,难以进行定量 研究1 1 。在国内,对于整体金融发展状况的研究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周业安( 1 9 9 9 ) 实证分析了中国政府的金融抑制政策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市 场上的利率管制、价格和数量歧视导致了企业过度负债、逆向选择、寻租等现象, 浪费了信贷资源:资本市场的行政管制则增加企业直接融资成本,损害投资者利 益,弱化企业外部治理机制。两类市场抑制还直接阻碍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这 些结论基本支持金融抑制论。宾国强( 1 9 9 9 ) 运用g r a n g e r 检验方法对我国 1 9 7 8 1 9 9 6 年的g d p 增长与实际利率( r r ) 、金融深化程度( m 2 g d p ) 的时间序 列进行了因果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实际利率、金融深化在g r a n g e r 意义上构成了 经济增长的原因。韩廷春( 2 0 0 1 ) 在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有关研究成果 以及国际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计量 模型,运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论是:技术进 步与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金融深化理论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必 须与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不能单纯追求金融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数量扩张,应更 加重视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谢平( 1 9 9 2 ) 、易纲( 1 9 9 6 ) 、张杰( 1 9 9 7 ) 、赵志 君( 2 0 0 0 ) 等对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定量分析,推动了研究金融发展问题的深入。 胡鞍钢( 1 9 9 9 ) ,王绍光、胡鞍钢( 1 9 9 9 ) 等对中国通货紧缩、资本投入与经济增 长贡献的定量研究,使宏观金融研究与宏观经济研究在方法论上得到了很好的结 “儿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j - j 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合。 谈儒勇( 2 0 0 0 ) 也从实证t 研究了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 证关系、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以及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 和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实证关系,结论是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问 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国金融中介体的发展有可能促进经济 增长,同时也意味着金融中介体的发展不能滞后于经济增长。江其务( 1 9 9 8 ) 、樊 纲等( 2 0 0 0 ) 对金融发展与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说明了将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 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孙杰( 2 0 0 2 ) 用一系列相关指标来描述 和量化金融结构、股票市场的发展、公司融资行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的结 论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上,与银行体系密切相关的机构投资者是股 票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的规模并不是促进经济增长和 公司行为规范的主要因素,因而金融深化的主张需要进行重新的审视。以上这些 研究基本上还是将中国金融业当作个整体来探讨,没有深入到中国各地区的层 面。 关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问题,葛兆强( 1 9 9 7 ) 在分析了中国一元化货币 政策与二元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之后认为: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金 融成因是由于东部地区的市场金融成份较高,计划金融成份微弱;中西部的计划金 融程度占支配地位,而市场金融发育程度极低。区域金融制度( 金融监管和调控、 金融组织、金融市场制度等) 的严重差异,诱发了一系列地区经济金融利益的冲突 与摩擦,最终加剧了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不足,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拉大。但这也 只是停留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而在已有的对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中, 在样本区间、衡量方法以及系统性方面,还存在某些欠缺。例如,对于中国区域 间的资金配置和流动,唐旭( 1 9 9 5 ) 和贝多广( 1 9 9 5 ) 的研究较早,唐旭研究的 样本区间为1 9 8 5 1 9 9 4 年,贝多广研究的样本区间为1 9 9 7 1 9 8 6 年。由于使用的 统计数据较为零散,没有形成统一的衡量指标,没能刻画出中国改革以来资金区 域间配置的根本特征。 张军洲( 1 9 9 5 ) 和殷德生、削顿喜( 2 0 0 0 ) 都以“区域金融”分析与研究为 题,用了较大的篇幅去探讨各地区的金融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但张军洲缺乏对 中国各地区金融数据的计算与分析,殷德生等虽收集整理了一些地区金融发展的 数据,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和可信的衡量方法。李宏宇等( 2 0 0 1 ) 通过对近1 0 年来( 1 9 9 0 1 9 9 9 ) 西部地区六个省和三个自治区的各项金融发展指标和经济增长 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西部地区直接融资体系发展滞后,需要完善多元化的 投资体系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在对一些回归数据的解释上有点牵强附 会。阎庆民( 2 0 0 1 ) 实证分析的结果则认为资金短缺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提 “几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升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储蓄资金来源匮乏,资本市场发育滞后,直接融资比重 较小,具体表现为一是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较低,历史包袱沉重,银 行业长期超负荷经营,贷款大于存款,而其他金融机构较少,发展困难;二是西 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证券筹资规模小。他主张在 发行地方债券和其他直接融资方面给西部地区以更大的支持。周立等( 2 0 0 2 ) 通 过对中国各地区1 9 7 8 2 0 0 0 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所做的最新的实证分析和 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认为促进金融发展,有利 于长期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一个 地区金融发展初始条件低下,对其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开 放金融业,推进金融市场化可以有效提高金融发展质量,实现持续快速的经济发 展。尽管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中国东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 关性,但是由于中国地区金融统计资料的残缺,他们只对部分数据系列完整、可 信度较高的省份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将重庆市并入了四川省的统计范围,这一方 面虽然在数据取得方面减少了困难,但是在另一方面毕竟对于重庆和上海这两个 长江流域的直辖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分析不够深入,而且其结论如开放金 融业,推进金融市场化等与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有着同样的弱点, 对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初始条件低下、不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来说,忽视政府 的“看得见的手”的支持,过度开放金融业无异于雪上加霜,有可能引发金融机 构的破产和金融风险,对经济增长的持续和稳定不利。 第四节本文的研究重点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对中国东西部地区间金融发展与经济 增长相关性的分析,已类似于跨国研究,对中国金融发展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国家 层面,必须深入到地区层面甚至于典型城市之间的差距的研究( 正如本文研究的 沪渝两个东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直辖市) ,才有可能细致入微地看清楚问题的实 质,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研究结论。以往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从整体上对中国金 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的定性分析,而对于各地区或主要城市之间的比较分 析力度不够,在统计数据上,沪渝两地的经济差距和金融差距在时间上是否具有 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这种一致性背后是不是有着内在的 因果关系? 这些都是本文思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了沪渝两地经 济增长、金融发展现状及相互间的差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两地有何 差异? 这种差异在各个领域又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 如果实证分析的结果是大 “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睦的实证分析 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即上海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重庆的话,进一步 的分析就是如何促进重庆的金融发展,以有利于实现持续、快速、高效的经济增 氏,从而得出一些如何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的有益肩示。 第二章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差距的对比及衡量指标 第一节“九五”期间沪渝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状况概述 “九五”期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 g d p ) 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按可比价 格计算,每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 3 、1 2 7 、i 0 1 、i 0 2 、和1 0 8 ,年均增长 1 1 4 。2 0 0 0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 5 5 1 1 5 亿元,比1 9 9 5 年增长7 1 2 ,全市人均 g d p 达3 4 5 4 7 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为4 1 8 0 美元,接近世界中等收入国家( 地区) 的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从1 9 9 5 年的2 2 7 3 亿元上升到2 0 0 0 年的4 9 7 9 6 亿元, 年均增长1 7 ,财政收入占g d p 的比重为3 8 5 ,其中源自三资企业的税收年均 增长2 8 ,源自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税收分别年均增长4 9 6 和6 2 7 。非公 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在2 0 0 0 年底为2 6 ,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上升到5 5 6 ,首次突破5 0 9 6 。非公有制经济的加速发展与“九五”期间上海金融 环境的日益宽松( 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 是分不开的。“九五”末期,上海全市有 各类金融机构3 3 0 0 多家,6 6 家外资金融机构在沪经营金融业务,其中,获准经营 人民币业务的有2 5 家,有2 l 家在沪外资银行被其总行确定为中国境内业务的主 报告行,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和金融业务均占全国5 0 9 6 以上,截至2 0 0 0 年底,各金 融机构存款余额7 7 7 1 5 0 亿元,贷款余额5 9 5 9 5 1 亿元。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 区已达9 5 个,7 8 家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先后落户,“九五”期间上海实际吸 收的外资达3 0 0 多亿美元,外商投资平均项目规模由“八五”时期的1 6 0 万美元 提高到3 5 0 万美元。“九五”期间,上海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达1 7 1 7 亿美元。“九 五”期间上海本地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筹资3 9 1 3 2 亿元1 2 。 “九五期间,重庆市g d p 由1 9 9 5 年的1 0 0 9 4 7 亿元增加到2 0 0 0 年的1 5 8 9 3 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9 3 ,全市人均g d p 由1 9 9 5 年的3 3 7 2 元增 加到2 0 0 0 年的5 1 5 7 元,年均增长8 7 ,但是只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的7 2 9 , 远低于上海的水平。全市财政收入由1 9 9 5 年的8 5 2 9 亿元增加到2 0 0 0 年的1 8 5 4 2 “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亿元,年均增长】6 ,8 ,财政收入占g d p 的比重为7 4 。非公有制经济由1 9 9 5 年的2 2 2 0 8 亿元增加到2 0 0 0 年的5 6 2 1 5 亿元,占g d p 的比重由1 9 9 5 年的2 2 o 增加到2 0 0 0 年的3 5 4 ,其中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年均增长2 3 o ,在经济 总量中的比重由1 9 9 5 年的1 9 o 上升为2 0 0 0 年的3 1 - 3 ,成为“九五”期间发展 最快的一支生力军。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比重虽有所下降( 由1 9 9 5 年的7 8 下降为2 0 0 0 年的6 4 6 ) ,但比起上海、北京等直辖市来说,仍然偏高。外资经济 在整个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仅占4 1 。“九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达7 2 9 3 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 6 4 9 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 5 1 7 亿美元。截 至2 0 0 0 年底,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 9 0 4 7 0 亿元,贷款余额为1 8 8 1 3 0 亿元, 各类金融分支机构4 1 7 2 个,其中各内资银行省级分行1 5 家,外资银行分行家 ( 加拿大丰业银行) ,外资银行驻渝代表处4 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中,保险公司 分支机构1 4 9 家,信托投资公司3 家,证券公司6 6 家,期货公司5 家,农村信用 社1 0 0 1 家,财务公司2 家,邮政储蓄所7 4 4 个,各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4 6 7 6 9 人。 “九五”期末,重庆市上市公司共2 8 家( 含b 股和h 股) ,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资 金仅8 2 8 1 亿元,融资额仅仅为上海的1 5 1 3 。 第二节衡量指标及变量设定 l 、衡量指标。为了揭示沪渝两地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水平的现状及差距,并有 利于进一步分析其内在联系,本文选取了一系列指标。在衡量经济增长方面,采 用了通行的做法,即g d p 的增长率,无须多做说明;在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方面, 本文使用了金融相关比率( f i r ) 作为两地金融发展水平的尺度,这里借鉴了戈德 史密斯和麦金农以及国内一些学者如易纲( 1 9 9 6 ) 、周立( 2 0 0 2 ) 的通行做法。戈 德史密斯( 1 9 6 9 ) 创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 量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相关比率( f i n a n c i a li n t e r r e l a t i o n sr a t i o ,f i r ) ,金融相 关比率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 外净资产之比”。通常,将其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量与g d p 之比,以衡量国 金融深化的程度。麦金农( 1 9 7 3 ) 则重点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 化问题。他在衡量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时,主要使用了货币存量( m 2 ) 与g d p 的比 率作为衡量其经济货币化的尺度。国际上通常采用戈氏和麦氏这两种指标来衡量 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但是显而易见地,这两种指标都是从整体上去衡量一国的 金融发展程度的。在分析中国东西部地区或者是各主要城市的金融发展差距时, “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由于缺乏各地区金融资产和m 2 的统计数据,无法直接使用戈氏和麦氏这两种指 标,而只能向国内一些学者那样1 4 ,利用金融机构的存贷款的数据作为金融资产 的一个窄的衡量指标,来对沪渝两地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这样,我们就可 以将金融相关比率( f i r ) 定义为: f i r = ( d r + l t ) g d p 其中,d t 代表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d e p o s i t s ) ,l t 代表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 额( l o a n s ) 。除此之外,为了全面衡量两地的金融发展水平,本文还选取了实际利 率( r r )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a f d i ) 、股票市场融资额( s v ) 、地方财政支 出( g ) 、固定资产投资( f a i ) 以及两地内外资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从业人员数等 作为辅助衡量指标。下面对这几个指标稍作说明: ( 1 ) 实际利率( r r ) ,这是麦金农在分析金融深化时提出的一个指标1 5 ,r r = d p ( d 为存款利率,p 是通货膨胀率,用c p i 指数来衡量) ,在沪渝两地,由于中央银行 实行统一的利率管制和利率的非市场化1 6 ,实际利率的差异就只能反映在两地的 通货膨胀率的差异上。这有可能使得反映两地真实资本供求所决定的真实利率在 数据上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 2 )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a f d i ) ,这个指标在两地的差异非常大,可以从 一个侧面反映了沪渝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因为外商在选择投资区位时,能否有 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以方便融资、结算、利润汇出和再投资以及风险评估是其重 要的考虑因素,但由于该项指标易受到国际经济政治环境( 如金融危机) 的影响, 所以波动性较大。 ( 3 ) 股票市场融资额( s v ) ,两地国有企业的比重较高,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进程中,通过改制上市融资、资产重组、降低资产负债比 率已经成为促进企业转换机制、发展资本市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一条非常重 要的途径,这在以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速度远快于传统银行为中介的 间接融资体系的“九五”期间,是一个衡量两地金融发展程度的较好的指标,但 是因该指标易受股票市场景气的影响,存在较大的波动。 ( 4 ) 地方财政支出( g )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市场发育比较完善的地区, 财政收入占g d p 的比重高,地方政府财力雄厚,财政支出的效率也高,挤出效应 小,少量的政府支出可以带动相关银行信贷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 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金融体系落后的地区,财政收入 占g d p 的比重低,而且金融系统在动员储蓄和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方面的效率 不高,要促进经济的增长,不得不过多的依赖政府支出这种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 彩的投资方式,财政投资效率低下,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所以地方财政 支出也是反映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一个指标。 1 0 “九五”期间沪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5 ) 固定资产投资( f m ) ,在拉动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贡献率最高, 特别是对于中西部居民收入水平、经济丌放程度不高的地区来晚,由于消费和出 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综合反映了一个地区的金融系 统(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系统) 在促进资本形成和投资转化方面的效率,因此也 是反映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 ( 6 ) 其他辅助指标:内外资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从业人员也可以从直观上反映出 一个地区金融业的发展规模,但是对于金融系统在促进资本形成的效率的衡量方 面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指标。 2 、自变量及因变量。为了解释金融发展对沪渝两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选取了 两地的6 d p 增长率( l g d p ,即对6 d p 取对数) 作为因变量( 被解释变量) ,而将金 融相关比率( f i r ) 、实际利率( r r )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a f d i ) 、股票市 场融资额( s v ) 、地方财政支出( g ) 、等作为自变量( 解释变量) ,并以重庆的固 定资产投资( f a i ) 为因变量,金融相关比率( f i r ) 为自变量做了相关分析。 第三节统计数据 上海市“九五”期间相关经济指标统计数据( 表一) 年份g d p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