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研究使用问卷法对东北电力大学和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6 2 2 名学生大一上 学期和大一下学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 1 、高职院校学生比普通高校学生有更强的“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的 愿望”的心理倾向,而在“过去的危机”的心理体验上弱于普通高校学生。在大一上学期 时,普通高校的学生在“过去的危机”上的心理体验显著高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体验; 在大一下学期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上的心理倾向显著高于普通高校 学生的心理倾向。 2 、对于自我同一性地位来说,高职院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 分布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3 、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有更强的“现在的自我投入”的心理倾向、更强烈地经验过 “过去的危机”的心理体验和更强的“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的心理倾向。除了在大一下学 期,普通高校的男大学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上的心理倾向高 于女大学生外,其他都是女大学生高于男大学生。 4 、男女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分布并没有表现显著的性差。此外,男女生在自我同 一性地位分布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5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三个尺度中,男女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的心理 倾向最强,其次是“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最后是“过去的危机”;普通高校学生的自我 同一性的三个尺度中,男生的趋势与高职院校的男女生趋势相同,而女生则是在“现在 的自我投入”上的心理倾向最强,其次是“过去的危机”,最后是“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 6 、普通高校的学生大一上学期的“现在的自我投入”的心理倾向非常显著高于普通 高校学生大一下学期的“现在的自我投入”的心理倾向。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 7 、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和大一下学期在各个自我同一性地位上的分布比 例差异显著。从具体数值上来看,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生在自我同一性地位上的变化 趋势相同,但普通高校的学生变化幅度更大。 关键词:高职院校;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蕴是 日期:口8 。f 劢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 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 、中国学位论文全 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等数据库中,并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 发行和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签名:叁至望叁 日期: ! f 垫一 电话: 邮编: 东北师范天学硕士学位讴量 堑一羹重蓁雾蚕塞菲型霎丽叁雾蓁秀器笛;氢是搿娄雾蓁刹魏;耩矍孺萋鞫耋懿篓娶 晕堡雩滔滔; 篓羁萌新茧赫崩烈墓韵环秀i 霜羹瞬鸯f 鸯库翻薹襟善尿车鬲酗刺搀蕞震酾千耍 蚕| 剖薹叶谣霎粼鲳拦灞烂 i 釜辇群型型巍| 匐主蓁! 毒辇萋i i 塞萋i 型鄹i 圣匿慢i j j j 奏j 毫言目l 孚角 淹篡,薹崔蓁一谭1 疆磐霪雾掣痧冬季刮彤j “篓季静羹强囊荆副彰赫冀我可雾耋 矬。唾冶辫埋耋阿一搿城骶朝鎏晕瓣旨持巨藩。翁霎弭坚哭 描罐萋蓁蔫皤溺誉薹薹【夏:i 餐嚣勰雷插理。衙鼎。崔渖。蚕型崔摧硼鲤霰篓蠢菱鞋堇两滔喜较鬟i 橱骜蓄蓄善渠颓 坠孺萎阵赢冬蓁强雾磐驯;薹咝藿趔疆疆甍鬻谭羹霎i 蜜夔耄篓翻越黟囊霪雕孤彰蒸 兽蒂;爪,人孙出基暨燮h 寸眵矜捌昵星茎鬻鬓劂到i 一确弛张雾荸莘蟛羲表裁翁霈器鬻磊蹙薹燮一堡型憾斟制信霭婚| | 蓁必鬈;掣期墅 蒂褓降粤篓薹一曼孺诼再绋幂j 薹集焉萧蔷镇形綦莉科荟奸薹薹| 霪髭薰循新撰h 所 酷球甏薹圾糙i ;公些霎雾错编裂i 嗜粥银禽塞鬟葡捌粥送撂銎留墨需霎鬟霆;善塞 祷薹棼缝纛制凿萎臻孤;鬟瞪理涨唧萎藜匿蒂尾幕蕃秦蠢冀产墨丞i 弼蟮吩稳城殛 翁轻i 鏊逐例翼荆蓟谬檩摧幂尺兮辑答若赫隔錾荟i 蒸蕊卑丽囊骱魏蕾产;囊一疆捌囊 到碧狮驯煎型霉鲍撇嵫婵羹! 嘿拟嫩她瑶蠼镬气硬雾曼纂槽篓御韵嚣錾! 性发展的敏鬟 种鞋邑霸稻荔崩黼彗邑若j 晶”鲥斟谢鏊蠹刎嗟雾蒌蟮唠蓁| | | 缫蓥j 刚1 霪暾j 签蠢提孺 羹砸? 硎刁塑蠢霎一聆兰譬尹暂贿薹曼毹蔼弧锱锋锚羹鬣颗;孺罐囊蒡麓酬霎一潍晚殳 蚓趋蓥翼稠凌擀障猿丽确i 唾曩彗陆翔蜊蒲薹一赢笺幂表蠡嗌耐糯鹾溺媾囊签车勺 龠;禾确带薹乾轿潞掘圣星酸酬i 皇l 至j 垂薹薹季薹荔塑鉴羹妻薹甬耐薹雾篡嚣 罂溪;冀囊冀i i i i j i 幽瞪臼自e 引囊晕薹阳型葡墓螫莩霎囊爹爱驯刭;ii ! 瓤蔼陋娅铡羹邈 嚣班煳麓靖剿乍干雾萋薹渐葡曙蠹萋鲤篓l 垂蘩;蓦li 蠹争曼l 鲤壁她释驯群”魁封甜奏鼯 萎一蘧錾劁蠹掣8 认塑螽i 篓孺唰潲薹一翻斟彰衔;鞘蚕垂勤判剥罂斟再鞘蓁蓁鼢 鬟帑,别毯硫搿雠薹铡融骊塞磋对霎堕。苇l 墓i 二一不;l 童髻曩圣掣变鲁羹囊一些藕鐾霹彪 协崩巍辖勰;鞍拍篓斧赢荔蒯骺掣偌蠼型葫j 苴箸墨葫蚕弹动i 修随醒蠖蜷q 磺冀勘薹 菇惯涩藩型誉船引j 的角度! 蓄i 鼍鼍篓鼍孽萋i ! 零零妻妻委譬;囊专量羲毒攀 x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域,离开了内在心理和现象学描述的水平,寻求可观察的行为,将其假定为自我同一性 结构的指标。 玛西亚在上述假设的前提下,根据个体应对自我同一性形成任务的策略和结果来给 自我同一性下了一个操作性定义,其中包括探索( e x p l o r a t i o n ) 和投入( c o 删 1 1 i 缸1 1 e n t ) 两个 变量。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进行各种可能的探索,并产生个体感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 色、经验跨时间的一致感和对自我选择的投入。其中探索指个体对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 诸如社会角色、职业、理想、政治信念等是否有过茫然或迷惑的时期,个体需要在许多 有意义的选择中做出抉择。自我投入是指为认识自己、实现自我并达到某一目标而倾注 全力,表现为对将来要做的事情进行个体性的探索。 玛西亚根据青少年探索和投入的程度对个体同一性的发展状态进行了评定,分别把 个体归入了同一性的四种状态。同一性扩散就是指个体既没有探索( 即个体还没有探求 有意义的选择) ,也没有自我投入。他们不仅没有对职业和理想等选择做出抉择,对这 些问题也很少表现出兴趣。同一性早期封闭是指青少年做出了自我投入,但是没有进行 探索。当父母以权威的方式把义务传递给青少年时,往往会产生这种状态。同一性延缓 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危机之中,但是成人或社会没有给予他们责任或义务,或者对他们的 责任只是进行了模糊的定义。同一性完成是指青少年已进行了探索,并且也进行了积极 投入。 玛西亚的同一性操作定义使同一性的实证研究成为可能,使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 过渡到明确可验证的理论,奠定了玛西亚的同一性状态模式成为同一性研究的主流地 位,支配着同一性研究长达2 0 余年。 1 1 3w a t e r m a n 自我同一性发展模型 w a t e m a l l 【3 4 】对玛西亚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提出了2 个挑战:( 1 ) 个体在生活的所 有方面都表现为同样的同一性状态吗? w a t e 肌a n ( 1 9 8 5 ) 认为埃里克森和玛西亚把自我 同一性视为总的过程变量,主要关注同一性怎样形成,只满足于将个体做总体的同一性 分类,没有涉及不同领域的同一性的差异。w r a t e 衄趾( 1 9 9 0 ) 认为个人同一感不仅是反 映性的承诺,还可被体验为全部投入的承诺,积极保持的承诺,进而存在着决定自我同 一性状态的第三个维度:表现感( p e r r s o n a le x p r e s s i v e n e s s x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种危机和失败。对于同一性形成中的危机和失败,心理学家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论述。 1 2 1 埃里克森关于两个极端情形的研究 埃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中有两个极端情形。其一是“自我同一过剩,艾 里克森称之为“狂热主义”。它是指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中的特定 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这些人将一些人召集于自己的周围, 将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强加于人而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这种“过于自我”状态,容 易导致自我中心、个人崇拜、狂热主义等不良社会态度。其二是“同一性缺乏”,艾里 克森称之为“拒偿。它是指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 己的同一性需要。一些青少年将自己溶于某一群体中,尤其是那些可提供“同一性细节 的群体,如:崇拜并溶于暴力组织、吸毒组织、教会组织等,将自己从主流社会的规范 中分离出来。他们容易卷入和采取某种破坏性的行为,如暴力、吸毒、攻击。他们有自 己热衷的事情,但这些事情是反社会主流文化的。 1 2 2 玛西亚的研究 玛西亚( m a i a ) 的研究拓展了埃里克森关于自我同一性的定义。根据他的同一性地 位研究,青少年在寻求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类型的失败:早期完成和同一 性扩散。同一性早期完成状态的青少年,他们没有对有关自我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过自 己的思考,他们自我投入的目标、价值、信仰反应了父母或其他权威的期望,所以,又 被称为“权威接纳状态”。这是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一种中断,是过早地将一个人的自 我意向固定化,从而阻碍自我确定的其他发展的可能性。同一性扩散,即经历了一段颇 长时期仍未形成一种强烈的、清晰的同一感。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常常无法发现自我, 一直使自己处于一种散漫的无所依附的状态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表现,例如: 选择与家庭完全分离的态度,无法做到忠诚、没有信义,难以承担自己的义务和社会责 任,自尊心较低等。 1 2 3 小此木启吾关于同一性扩散的研究 日本精神分析学家小此木启吾认为同一性扩散主要表现为以下6 点: 1 、同一性意识的过剩:片刻不停地考虑自己“是什么人? 、“该怎么做等,本人完 全被其束缚,从而失去自我。 2 、回避选择的麻痹状态:有自我的全能的感觉或无限幻想,从而无法确定或限定自 我是什么,使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选择和决断也成为不可能的了。 3 、与他人的距离失调:无法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或拒绝与他人交往,或被他人 所孤立,或丧失自我而被他人所侵吞。 4 、时间前景的扩散:是时间意识障碍的一种,不相信机遇的到来,也不期待对将来 的展望,限于一种无力的状态。 5 、勤奋感的扩散:勤奋的感觉崩溃,无法集中于工作和学习,或发疯似地埋头于单 一的工作。 6 、否定同一性的选择: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集团,接受被社会所否定、排斥的生活 方式、价值观等。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3 各种不同类型群体自我同一性发展趋势的差异 1 3 1 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差异 张日异以中日青年为研究对象,对中日青年的自我同意性地位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 研究,揭示了中日青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不同国家的差异畸儿6 | 。 张r 异的研究还涉及了中日青年自我同一性与其他心理侧面( 包括自尊感、独立意识、 人生态度、价值观、社会认知等) 之间的关系。这种跨文化的研究证明了文化和教育环 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的重大影响。 1 3 2 不同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马存芳( 2 0 0 5 ) 在青海地区藏族、汉族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比较研究中的 研究结果表明:藏、汉族女大学生都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发展态势且存在着显著性民族差 异。藏族男女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各测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汉族女大学生自我意识 发展水平弱于男大学生。并且存在显著差异。藏、汉族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具有复杂 性、同一性及辩证性等特础2 5 1 。在自我意识研究中应改变把女性放在与男性并驾齐驱的 地位上。否则研究结果既无理论意义,又会失去社会意义。研究确证了文化是影响自我 意识发展的一个变量,具体包括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特质、民族历史及社会 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 1 3 3 个性心理特征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 崔光成( 2 0 0 0 ) 在性别、年级、人格特征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关系的研究 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格越是偏于内向,其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就越低;情绪 稳定性越差,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就越低。人格是在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不断 完善和发展的,自我同一性作为各人生发展阶段必须确立的人格状态,它的形成也离不 开人与人的交往过程,外向者比内向者更善于交往,所以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水平高于 内向者【2 0 】【2 1 1 。许多研究表明,高情绪不稳定性( 高神经质特点) 与神经官能症及社会适应 不良密切相关,因此,个体的情绪稳定性越差,他与社会同一的难度就越大,其自我同 一性发展水平就越低。 1 3 4 性别差异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 张旭锦( 2 0 0 6 ) 职校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对自我和谐水平的影响中的实证研究得 出结论:男女生在“过去的危机”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在“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 来的自我投入愿望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女生比男生更积极地投身于现实生活,并有着 更强烈的愿望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投入自我n 0 | 。 1 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目前我国大学生入学时一般在1 8 岁左右,经过4 5 年的大学学习,毕业时2 2 岁左 右。入学前,尽管有的学生已经超过了1 8 岁的年龄,但无论是其家长,还是本人,都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将其( 自己) 视为孩子。而大学毕业时,几乎所有的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都将其看作是 成人了。所以,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从青年期( 1 2 岁2 2 岁) 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9 j 。 从个体的发展阶段看,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形成其固 定的心理结构之前的不稳定时期f 】扪。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年时期需完成的最重要的任 务就是人格重组,即从不需要承担责任的童年期向承担责任的成年期过渡,逐步形成稳 定的成人人格结构,并基本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 7 】。在这一时期,大学生要在自 我认识、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异性交往、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取得经验和发展的基础 上,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真j 下摆脱对外界的依赖而全面成熟起来,并进一步完善自我和形 成健全的人格,最终建立独立完整的人格体系。根据艾里克森等现代心理学家的看法, 青年时期个体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个体发现、塑造和巩固自我同一性的需要【l 2 j 【l3 | 。一些研 究可以表明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 一定的预测作用,它影响并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应成为心理学、教育学的重要课题。 1 5 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近几年高职生的队伍不断扩大,由于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以及社会期望等因素的不 同,高职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l 、自我认识的迫切和片面共存 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随着独立生活的开始,高职生进入“自我发现”的新时期, 急于想认识自己、评价自己【2 0 1 。这种认识和评价不仅仅针对仪表外貌,更多的是对自己 的能力、性格、人生价值等深层问题的探讨,如“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应该成为 什么样的人”、“我的前途在哪里”等。 由于个体认识能力的局限,高职生对自我的理 解和判断常常会流于浮浅和片面。这里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和学生本人都 希望考上本科院校,但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又迫于家庭压力( 如复读的经济压力和风险 等) ,才勉强旧都高职,因而对自我认识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这类问题以来自普通高 中的学生居多【14 】;另一种问题来自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在职业学校时期多为学校的佼 佼者,对大学生活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憧憬,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教 学设旌、教学管理和师资条件等都有待改善,与学生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他们 认为这些因素将影响到自身的未来发展,因此失落感油然而生【1 9 】。至于普通高校附设的 高职,学生更能时刻感受到自己与本科生的差距,看不到自己的特长与潜能,其失落感 更为强烈,甚至自我厌恶、自我放弃【1 1 | 。 2 、自我体验的强烈与焦虑相依 随着自我评价由自我的外层深入到自我的的内层,青年学生的自我体验也渐趋深刻。 高职生也不例外,开始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和位置,对他人的言行和态度十分敏感, 对涉及自己的名誉、地位、前途、理想及异性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更易引起强烈的关注, 常面临“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 、“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等矛盾,表现出心理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的不平衡,情绪体验强烈【2 3 1 。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中盲目追求高学历, 社会对高职教育不甚认可,甚至把高职院校与职高相提并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高 职生,使他们感到前途渺茫,感到正当的自我实现愿望得不到舒展,情绪处于青春激情 与焦虑乃至恐惧感交织的状态之中【1 8 1 【2 4 l 。 3 、自我调控的自觉和薄弱同在 由于知识经验的逐步丰富、思维水平的提高和活动范围的扩大,高职生的心理和行 为活动,已从过去的模仿、顺从、外部控制、转向更多的自我调节和控制【7 【8 j 。他们倾 向于更多地按照自己的认识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希望独立自主地处理生活和学习中 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自我调控上开始有了明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但是他们在走向独立 的过程中有时会矫枉过正,表现出对家长和教师盲目的、非理智的反抗,总而给独立意 识的正常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另外,高职生整体的文化底蕴、思维方式、情商水平等跟 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定位较低,认为不需要学习太多知 识,只要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将来能找到工作即可,缺乏奋发向上的动力,自我调控 能力总体还比较薄弱【l6 j 【2 2 i 。表现在学习活动中缺乏刻苦精神、遇难而退;表现在环境适 应方面,消极避世、怨天尤人;表现在成长成才方面,缺乏进取精神、散漫怠惰【1 4 】【2 0 1 。 形成原因是多种的,其中来自家庭的父母的教养方式、来自学校挫折教育的不足和来自 社会负面影响等是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且与普通高校大学 生自我意识发展有着很大的差异。那么,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是否也存在着差 异? 如果存在差异,两种学历层次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速度是否同步? 发展方向 是否一致? 发展起点是否相同呢?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以及相关资料的查找,发现国 内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很少,本研究通过对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大学生做有关自我同一 性的发展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希望能对回答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有所帮助。 1 6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本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1 6 1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3 6 年的系统研究瞳8 。3 0 1 ,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以及 极其丰富的自我同一性研究文献。内容包括自我同一性的内容、过程、结构、功能、形 成与发展、影响因素、心理机制等基本问题以及自我同一性与人格、行为、认知、社会 环境、人口统计学等变量的相关研究口3 j ,逐步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向成人自我同 一性研究延伸口5 啪1 。1 9 9 2 年在维多利亚大学以青少年同一性与心理健康为题召开国际会 议,论题涉及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教育对策、同一性关系的根源、同一性的功能、同一 性的结构、民族同一性、建构主义同一性以及同一性的研究方法,会后出版了有k r o g e r ( 1 9 9 3 ) 主编的自我同一性的探讨( d i s c u s s i o no ni d e n t i t y ) ( 文集) 啪3 羽。2 0 世纪以后出现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如美国大学1 9 9 8 进行的大学生成功适应同一性训练 计划( a s i p ) 。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6 3 本研究的假设 1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的同一性发展无论是整体水平上还是各具体 尺度上可能存在差异。 2 、性别因素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通高校的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产生一定的 影响,但这种影响体现在同一性各具体层面上,而非整体水平上。 3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入学时间的延长,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的同一 性发展趋势可能不同。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方法 2 1 研究工具的选择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进行研究。采用的是由加藤厚1 9 8 3 年编制,张日舁教授1 9 8 9 年修订的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 本量表共计1 2 个测查项目,测查项目由“现在的自我投入 、“过去的危机”、“将 来自我投入的愿望 三个量表尺度组成,根据各量表尺度得分的组合,决定了6 种同一 性地位。各组的构成及含义如下:同一性形成地位( a 地位) :在体验了过去高水平发展 危机之上,现在进行着高水平的自我投入者。这一组人,他们努力寻求最符合自身的前 进方向和价值观,经过积极的自我投入和各种不懈的努力,体验着各种发展危机,终于 选择了自我投入的目标和方向。权威接纳地位( f 地位) :只体验过去低水平的发展危 机,现在进行着高水平的自我投入者。本来称为早期完成地位( f o r e c l o s u r es t a t u s ) , 这一地位从重视其成立过程的角度又被译成“权威接纳地位 。这一组人,他们没有经 历过危机体验,他们所选定的自我投入的目标和方向,不是经过再三思虑之后由自己亲 自选择的,大多是迎合或接纳父母、社会理念所支持的。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 间地位( a f 中间地位) :在体验中等程度的发展危机之上,现在进行着高水平的自我投入 者。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位) :现在没有进行高水平的自我投入,但有强烈地要求“将 来自我投入的愿望 者。延缓地位,本来其含义本身就包括积极的、建设性的努力成分 的,其实可以理解为延缓和同一性扩散的中间状态。在这里,将m o r a t o r i u m 译为“积 极的延缓地位。这一组人,他们正处在体验着各种危机之中,但他们也正在积极地自 我投入和努力实现着主体的自我。同一性扩散地位( d 地位) :现在只进行着低水平 x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结果与分析 3 1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的比较 3 1 1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特点 表1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各尺度得分比较 注:们”代表0 5 水平差异显著;“”代表0 1 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由表1 可以看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发现,在自我同一性各尺度得分上,高职院 校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大一上学期,也就是第一次测量的时候,在“过去的危机”上的 得分差异显著( p = o 0 3 3 o 0 5 ) 。在大一上学期时,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处于同一性扩散一 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d m 地位) 的人数是最多的,其次是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 间地位( a f 中间地位) ,之后是权威接纳地位( f 地位) 、同一性形成地位( a 地位) 、 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位) 、同一性扩散地位( d 地位) ;而在普通高校中,处于同一性 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 a f 中间地位) 的人数却是最多的,其次是同一性扩散一 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d m 地位) ,之后是同一性形成地位( a 地位) 、权威接纳地位( f 地位) 、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位) 、同一性扩散地位( d 地位) 。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位) 和同一性扩散地位( d 地位) 的人数都不足5 。在大一下学期,高职院校与普 通高校各自我同一性地位中,排在前四名的相同,分别是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 地位( d m 地位) 、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 a f 中间地位) 、同一性形成地 位( a 地位) 、权威接纳地位( f 地位) 。在职业院校中,处于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位) 的人数大于处于同一性扩散地位( d 地位) 的人数,而在普通高校中,处于积极的延缓 地位( m 地位) 的人数小于处于同一性扩散地位( d 地位) 的人数。 3 1 2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特点 表3 学生自我同一性各尺度得分的性别差异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表害塑型塑型;骜劳班骣争蕊;邈鲤;翳酊野番;璧雨殳f 喜型器仁茫蚕型薹 耍舅掣纂售蕉斯明箩挞五险最大亡i 到丽;繁堂旱譬;谨薹型男勰券;嚣型磊陵k 窝掣售烈铺魏描尉爱季雾浮呱2 禽弱域皆蠹西“* y 型霾5 鹩辎箍觜妻事雨| 羹哆毋蹲; 丝蓄盈盛意摹翟螽俺烈趟健型鼋搿铉; 苗麻鑫首稼羹萋瑷羹一雅按研银劲峨蓁;荔勤刮棚萋翊型鞋薹验和更强的“将来 自我投入的愿望”的心理倾向。 表4 男女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 百分比) 注:“a 地位”代表同一性形成地位;“a - f 中间地位”代表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f 地位” 代表权威接纳地位;“m地位”代表积极的延缓地位;“d m 地位”代表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 间地位:“d 地位”代表同一性扩散地位。 根据表4 ,采用卡方分析发现,男女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分布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 性别差异( 妒= 5 5 62 ,d 仁5 ,p o 0 5 ;# = 3 1 4 5 ,d f = 5 ,p o 0 5 ) ,但各自同一性地位分布是不平 衡的。在大一上学期,在男生方面,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d m 地位) 的 人数居多,占4 3 o ,然后是依次是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 a f 中问地位) , 权威接纳地位( f 地位),同一性形成地位( a 地位) ,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位) ,最 后是同一性扩散地位( d地位) ;在女生方面,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 a f 中间地位) 的人数居多,占3 8 3 ,然后依次是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d m 地位) ,同一性形成地位( a 地位) ,权威接纳地位( f 地位) ,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 位) ,最后是同一性扩散地位( d 地位) 。在大一下学期,男女生在自我同一性地位上的 分布趋势相同,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d m 地位) 的人数居多,超过总数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讨论 4 1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差异原因分析 4 1 1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的差异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学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 上的得 分都高于普通高校的得分,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过去的危机 上的得分却低于普 通高校的得分。说明,高职院校学生比普通高校学生有更强的“现在的自我投入”和 “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 的心理倾向,普通高校学生比高职院校学生更强烈地经验过“过 去的危机 的心理体验。由于所有被试都是大一新生,所以因为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升学 时,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才能考上普通高校,所以在“过去的危机”上有更强烈的心理 体验。尤其是,在大一上学期时,普通高校的学生在“过去的危机”上的心理体验显著 高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体验。而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在“过去的危机”上的心理体验相 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较弱,但他们希望在大学期间及以后的发展上与普通高校的学 生相同,所以他们就会做出更大的努力,因此,在“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 入的愿望”上有更强烈的心理倾向。特别是,在大一下学期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现 在的自我投入”上的心理倾向显著高于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倾向。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从院校整体来看表现出相近的趋势。无论是高职院校的 学生还是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和大一下学期都表现为,其自我同一性地位分 布趋势都是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d m 地位) 和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 中间地位( a f 中间地位) 最多,其次是同一性形成地位( a 地位) 和权威接纳地位( f 地位) ,再次是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位) 和同一性扩散地位( d 地位) 。可见,处于中 间水平的人数比例相对还是较大,多数学生处于中间地位。表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 形态。根据我们的研究,无论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还是普通高校的学生,同一性扩散一 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d m 地位) 和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问地位( a f 中间地位) 二者之和都在7 4 以上。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d m 地位) 和同一性形成 一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 a f 中间地位) 都属于一个中间地位,这两个地位者居多在一 定程度上说明,无论是高职院校学生还是普通高校学生,他们的自我同一性还未最后定 型,处于一个动荡期。 4 1 2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的差异原因分析 在研究中,我们也对不同性别是否存在着发展差异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 全体被试不仅在自我同一性的整体发展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而且在各同一性尺 度得分上也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高职院校、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各尺度得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 1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总的来讲,无论是大一上学期,还是大一下学期,女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 的危机 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 三个尺度上的得分都高于男生,说明女大学生比男 大学生有更强的“现在的自我投入”的心理倾向、更强烈地经验过“过去危机”的心理 体验和更强的“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的心理倾向。除了在大一下学期,普通高校的男 大学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 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上的心理倾向高于女大学生外, 其他都是女大学生高于男大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大一下学期时,男大学生 开始关注就业,考虑将来的社会责任,因此有更强烈的“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 我投入的愿望”。 男女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分布并没有表现显著的性差。此外,男女生在自我同一性 地位分布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其分布趋势都是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 d m 地位) 和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 a f 中间地位) 最多,其次是同一 性形成地位( a 地位) 和权威接纳地位( f 地位) ,再次是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位) 和同一性扩散地位( d 地位) 。这与高职院校大学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总体趋势相同。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三个尺度中,男女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 的心理倾 向最强,其次是“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 ,最后是“过去的危机 ;普通高校学生的自 我同一性的三个尺度中,男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的心理倾向最强,其次是“将来自 我投入的愿望,最后是“过去的危机”,而女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上的心理倾向最 强,其次是“过去的危机”,最后是“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普通高校的女生之所以“过 去的危机”强度大于“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是因为女生在考大学时,相对于考进高 职院校的学生、普通高校的男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在“过去的危机 上的心理 体验强于“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的心理倾向。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体男女生在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上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说 明在整个大学阶段,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整体水平上并未表现出性别差异,说明无 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经历着相同的关于自我确立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性别不是 影响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决定因素。 4 2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变化趋势分析 普通高校的学生大一上学期的“现在的自我投入”的心理倾向非常显著高于普通高 校学生大一下学期的“现在的自我投入 的心理倾向。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这说明, 普通高校学生在刚入大学时,有更强烈的“现在的自我投入”心理倾向,但是随着时间 的推移,普通高校的学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上的心理倾向显著下降。 从总体趋势来看,大一上学期和大一下学期相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在“现在的自我 投入 、“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 三个方面上的得分都是下降趋势。而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上的得分是下降趋势, 但在“过去的危机”上的得分是上升趋势。这是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经过大一上学期的 学习,了解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处于更大的不利地位,因此在“过去的危机 上 1 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得分是上升趋势。 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和大一下学期在各个自我同一性地位上的分布比例 差异显著。从具体数值上来看,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生在自我同一性地位上的变化趋 势相同,同一性形成地位( a 地位) 、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d m 地位) 和同一性扩散地位( d 地位) 的人数比例上升,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 a f 中间地位) 、权威接纳地位( f 地位) 和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位) 的人数比例下降。 但普通高校的学生变化幅度更大。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结论 1 、高职院校学生比普通高校学生有更强的“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 的愿望”的心理倾向,普通高校学生比高职院校学生更强烈地经验过“过去的危机”的 心理体验。在大一上学期时,普通高校的学生在“过去的危机”上的心理体验显著高于高 职院校学生的心理体验;在大一下学期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上的心 理倾向显著高于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倾向。 2 、对于自我同一性地位来说,高职院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 分布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其分布趋势都是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d m 地位) 和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问地位( a f 中间地位) 最多,其次是同一性形成地位( a 地位) 和权威接纳地位( f 地位) ,再次是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位) 和同一性扩散地 位( d 地位) 。 3 、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有更强的“现在的自我投入”的心理倾向、更强烈地经验过 “过去的危机”的心理体验和更强的“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的心理倾向。除了在大一下学 期,普通高校的男大学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 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上的心理倾 向高于女大学生外,其他都是女大学生高于男大学生。 4 、男女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分布并没有表现显著的性差。此外,男女生在自我同 一性地位分布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其分布趋势都是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 d m 地位) 和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 a f 中间地位) 最多,其次是同一 性形成地位( a 地位) 和权威接纳地位( f 地位) ,再次是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位) 和同一性扩散地位( d 地位) 。 5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三个尺度中,男女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的心 理倾向最强,其次是“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最后是“过去的危机 ;普通高校学生的 自我同一性的三个尺度中,男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的心理倾向最强,其次是“将来 自我投入的愿望”,最后是“过去的危机 ,而女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上的心理倾向 最强,其次是“过去的危机”,最后是“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 6 、普通高校的学生大一上学期的“现在的自我投入”的心理倾向非常显著高于普 通高校学生大一下学期的“现在的自我投入”的心理倾向。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从总 体趋势来看,大一上学期和大一下学期相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过 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三个方面都是下降趋势。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现 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上是下降趋势,但在“过去的危机”上是上 升趋势。 7 、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和大一下学期在各个自我同一性地位上的分布比 例差异显著。从具体数值上来看,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生在自我同一性地位上的变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趋势相同,同一性形成地位( a 地位) 、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 d m 地位) 和同一性扩散地位( d 地位) 的人数比例上升,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 a f 中间地位) 、权威接纳地位( f 地位) 和积极的延缓地位( m 地位) 的人数比例下降。 但普通高校的学生变化幅度更大。 2 1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美 埃里克h 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 9 9 8 2 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心理科学进展,2 0 0 3 1 1 ( 2 ) :2 2 7 2 3 4 【3 】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一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 博士论文) ,2 0 0 2 1 1 4 韩晓峰,郭金山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心理学探新,2 0 0 4 ( 2 ) 第2 4 卷:7 1 1 【5 】张日舁,陈香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河北大学学 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1 1 6 陈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一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相关专业试题及答案大全
- 小学语文四年级《天窗》教育教学课件
- 针灸推拿专业试题及答案
- 考研的专业试题及答案
- 财务专业笔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广东省东莞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闵行区庭院施工方案公示
- 铺警示砖施工方案
-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学校(上沙)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适老化家居市场分析报告
- 社区宣传工作知识培训课件
- 瑜伽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导乐师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ETL开发规范流程与案例分析文档
- 高校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 贷款熔断管理办法
- 2025年公安部交管局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