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字学指南》音系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字学指南》音系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字学指南》音系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字学指南》音系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字学指南》音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字学指南》音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a b s t r a c t l i i i iii lli i i ii t1 1 1 1 1 1 1 l l i y 18 0 6 5 4 1 z zx u ez h in a nw a sw r i t t e nb yz h u g u a n g j i ad u r i n g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i n s h a n g h a i i tw a sp u b l i s h e di nw a n g r im i d w i n t e ro fm i n gd y n a s t yw a n l ix i n c h o u ,t h a ti s l u n a rn o v e m b e r1 5 t ha d 1 6 0 1 a l t h o u g ht h i sb o o kw a sv e r ys i m i l a rt oy u nx u ej i c h e n gw h i c hw a sw r i t t e nb yz h a n g mi na d 1 4 6 0m i n gd y n a s t y , i t sp u b l i s h m e n tw a s l a t t e rt h a ny u nx u ej ic h e n g , s oi t sc o n t e n t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r eb o mw o r t ho u r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i nt h i st h e s i s ,m e t h o d so ff a n q i ei n t e r e o n n e e t i o n , p h o n o l o g i c a l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 , s t a t i s t i c a la n ds oo na l eu s e dt oa n a l y z et h ep h o n e t i cs y s t e mo ft h eb o o k o nt h i sb a s i s , w en o to n l yc o m p a r e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州lm o d e r ns h a n g h a id i a l e c t ,b u ta l s oc o m p a r ei t w i l s h a n g h a i d i a l e c to ft h e m i n gd y r m s t yw h i c hw a ss u m m a r i z e db y b o t h m r x u b a o h u aa n dm r y o u r u d o n g , a sw e l la sc o m p a r ei t 们吐lt h ep h o n e t i cs y s t e mo f l a t e rm i n gd y n a s t ys h a n g h a id i a l e c tw h i c hw a ss u m m a r i z e db ym r m a c h o n g q i f u r t h e r m o r e ,w eh a v es u r m i s e di t sp h o n e t i cs y s t e ma n dt h e nc o n j c c t u r e dt h a ti t i sa s y n t h e t i c a ls y s t e mw h i c hi sb a s e do n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yl i t e r a r ys o u n da n da l s o c o m b i n e dw i t hm u c hs e v e n t e e n t hc e n t u r ys h a n g h a id i a l e c te l e m e n t g e n e r a l l ys p e a k i n g , t h ep h o n e t i cs y s t e mt h a tz zx u ez h in a nr e f l e c t sm o r ei st h e a c t u a ls o u n da tt h a tt i m e b a s e do nf o r m e rr h y t h mb o o k s ,i ti n h e r i t e dt h e ma n di n n o v a t e d t h e m a l t h o u g hp e o p l ew e r en o ts oh i g h l y 印p r i s e do f t h i sb o o k , i th a sc e r t a i nv a l u ef o r t h es t u d yo fr e c e n tp e r i o dc h i n e s ep h o n e t i c s ,e s p e c i a l l yf o rt h es t u d yo fm i n gd y n a s t y s h a n g h a id i a l e c ta n ds t u d i e so fc o m m o nw o r d s a sar h y t h mb o o kr e f l e c t i n gr e c e n t p e r i o ds h a n g h a id i a l e c t , w es h o u l dp u te m p h a s i z eo ni t k e y w o r d s :z ix u ez h in a n ,p h o n e t i cs y s t e m ,h i s t o r i c a lc o m p a r i s o n i i i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v 中文文摘 中文文摘 字学指南由明代上海县( 今上海市) 朱光家撰写而成,该书虽将本书定名 为字学指南,实际该书前两卷才属于字书,而后八卷为韵书部分。就韵书部分而 言,其与章黼的韵学集成,陶承学、毛曾的 字学集要都十分相似:每卷之前 都有以小韵代表字列成的图谱,图谱又与正文部分相互呼应。在清代的五方元音、 音韵阐微等韵书中我们还可以见到这种编排体例。但与 韵学集成、字学集 要相比, 字学指南显然并不是对这两部韵书的简单重复,而是进一步反映了吴 方言的一些具体情况。同时由于该书作者是上海人的原因,该书中不可避免的存在 着明代中期上海方言成分。综合以上原因,我们认为,该书是我们研究十七世纪早 期吴方言音系,特别是吴语上海方言的有力参考材料。 全文共分四章: 绪论:首先简单介绍明清等韵学前期和中期发展的情况,明代前期的等韵学家 所留下的音韵著作比较少,但是他们在对宋元等韵学旧传统的扬弃以及对新时期等 韵学发展方向的探索方面,作出了自己的成绩。前期等韵学家们的探索为此后明清 等韵学进入繁荣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后来的审时派等韵学者指明了面向口语 实际,体现现实语音的变革前进方向。从明代万历初年( 公元1 5 7 3 年) 开始,明清 等韵学进入了繁荣期。万历年间涌现出的韵学著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注 重对实际语音的研究,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接着阐述 字 学指南的研究概况,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意义。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前人 仅仅是介绍此书的体例、成书过程、以及在文字学价值方面进行简单评价,而对于 字学指南音韵特点及其相关资料皆付之阙如。本文运用反切系联法、审音法、 音注类比法等方法,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探讨 字学集要的语音性质。 第一章:介绍概况。首先对字学指南的基本情况加以梳理,第一节主要介 绍编纂者的生平,字学指南的成书经过及版本情况。第二节介绍l :字学指南与 明末上海方言的关系。 第二章:介绍本书编排体例及注释方式。第一节介绍该书编排体例,分字书部 分的编排体例与韵书部分的编排体例两部分。字书部分为:注明读音、解释意义; 韵书部分为:按韵分卷、四声相承、按声排序、注明切语、列出助纽、加以注释。 v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主要介绍字学指南的音注与形注两个部分的注释形式。 第三章:字学指南的声韵调系统,该部分为论文的主体。 第一节:声母系统。本文运用反切系联法,将字学指南的切上字系联出二 十九声类,得n - 十九个声母。其次着重讨论声母系统的特点:l 、中古全浊声母的 保留,展现出中古“帮滂监,端透定,见溪群 的三分格局;若从发音方法上看, 也保留着“古全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浊擦音声母彼此对立 的现象;2 、中古非、敷 二母合流,从整体上看中古奉、微二母合流;3 、 字学指南中,大部分中古庄系 声母字与精系合流,另外一部分庄系字与章、知二系合流并形成对立;4 、中古从、 邪二母合流,但还有部分邪母仍然独立;中古船、禅、日三母合流,但部分日母也 有没有合流入船、禅母的;5 、中古泥疑二母细音合流,洪音对立;中古匣、云、以 三母合流。其中,保存全浊声母、奉微合一、禅日合一、知照系归精、邪母字分别 为浊塞擦音和擦音、船禅母各分别归于浊塞擦音和擦音等都是吴方言语音特征的体 现。然后列出声母表,并分别拟音。最后将 字学指南中声母的特点与许宝华、 游汝东先生在 方志所见上海方言初探一文中通过方志的记载所归纳的一些明清 上海方言声母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节:韵母系统。该节中先对书中2 2 韵部进行分析,探寻其中古来源,并对 韵部的细分情况进行分析,列出韵类表。接着我们总结出韵母系统的特点:l 、 y 韵的形成,并影响到字学指南中开、齐、合、撮四呼的产生;2 、字学指南 中寒、山分韵,姜与江分立;3 、 :字学指南保留了入声韵,并将其与阳声韵相配; 4 、支、齐韵相互补充。其中,寒、山分韵,姜、江对立,庚韵二等韵独立,均是吴 方言语音特征的体现。然后进行韵母的拟音,并将韵母表列出。最后将 字学指南 中韵母的特点与许宝华、游汝东先生在 的编排体例及注释形式 第一节字学指南 及其编捧体例 第二节 第三章 的注释形式。 字学指南 声韵调系统 第一节字学指南 声母系统。 第二节字学指南) 韵母系统 第三节字学指南 声调系统及其特点 第四章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和使用授权声明 1 3 5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和使用授权声明 i x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x 一 、 , p 绪论 绪论 第一节引言 作为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汉语等韵学经过了唐五代之际的萌芽、探索 和宋、元两代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汉语等韵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耿振生 先生在 :明清等韵学通论中将明清等韵学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在明 清等韵学的起步期中,明代前期的等韵学家所留下的音韵著作比较少,但是他们在 对宋元等韵学旧传统的扬弃以及对新时期等韵学发展方向的探索方面,作出了自己 的成绩。正如耿振生先生指出:正统年间有兰茂编撰的韵略易通( 1 4 4 2 年) ,天 顺年间有章黼编撰的韵学集成( 1 4 6 0 年) 、嘉靖年间有王应电编撰的 声韵会通 ( 1 5 6 0 年) 以及毛曾、陶承学修订的 :并音连声字学集要( 1 5 6 1 年) 。“书虽不多, 但它们已经告别了宋元等韵的旧传统,开辟了审时派等韵学的基本流向。四种书中 对韵类的分析放弃了开合四等的旧模式,转向四呼体系;声母系统放弃了三十六字 母,除韵学集成外,都最大限度地贴近了现实语言。一 前期等韵学家们的探索为此后明清等韵学进入繁荣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 后来的审时派等韵学者指明了面向口语实际、体现现实语音的变革前进方向。从明 代万历初年( 公元1 5 7 3 年) 开始,明清等韵学进入了繁荣期。在这一阶段中,审时 派等韵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留下了大量等韵著作。他们没有因循守旧,而是根 据实际语音特点,对传统进行革新。他们所编著的等韵学著作是研究近代汉语语音 状况的珍贵资料。尤其在方言和音韵学研究中,此时的等韵著作因其多数取材于口 语,表现各自方言现实语音的特点,故而成为研究方言历史演变及汉语语音演变的 重要研究资料。刊成于明万历辛丑年( 公元1 6 0 1 年) 的字学指南正是此学术背 景下的产物。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我们检索的材料来看,学界基本忽略了对字学指南 的研究,更不要说系统全面的介绍本书的音系性质、基础方言、声韵系统等问题并 进一步对其深入讨论的著作了。本文尝试对字学指南的声韵调系统进行全面分 析,并推测该书的语音性质,以期对明中后期吴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行一些探讨。 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1 5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 字学指南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字学指南没有引起学界太多的注意。就我们能搜索到资料来看, 古来介绍此书时,前辈学者们对本书评价较低,因此多为概要性介绍,甚至有些论 述只是提及本书作者。具体情况如下: 四库全书总目小学类存目一训诂、字书中提到此书。“明朱光家撰。光 家,字谦甫,上海人。是书成于万历辛丑。首二卷:一日辨体辨音,次日同音异义, 三日古今变体,四日同音互体,五日骈奇解义,六日同体异义,七日正误举例,八 日假借从译。自三卷以下,则以韵隶字,并为二十二部,每一部以一字调四声,如 东、董、冻、笃之类。各标一字为纲,而同音之字列于其下,如螓从东、懂从董、 栋从冻、督从笃之类。盖本诸章黼韵学集成。惟黼聚四声于一韵,仍各自为部。 此则四声参差联贯,并为一部,为小变其例耳。其前二卷所列,大抵漫无考证。如 断断、燔灯、柬来。皆上正下俗。而此书断音短,断音段;燔为燔笼,灯为灯火: 柬为往柬,来为来牟;均以臆自为分别,非有根据也。一 清同治十年( 1 8 7 1 年) 修纂的上海县志艺文志中也提过这本书。“字学 指南,十卷,朱光家撰。自序云于经书子史通用之字札而记之,字分句析,依韵注 释一成帙,初名字学指掌,王圻为更今名o 。 方以智在其著作通雅小学大略中曾略微提起本书著者。“辩许氏者,郑 氏、颜之推已然矣。当时赵古则著六书本义,魏校著六书精蕴,造形 附理。王应电因作同文备考,吴元满有溯原正义、i :六书分类,宗夹涤 而更创之。杨升庵有转注古音略、字说、l :六书索隐。朱谋埠、焦弦间 论。皆拾前人之辨。况李士龙、张位、朱光家、程至善辈乎? 诸家推论字原者,不 肯并列,听人折衷,乃尽废以往,独立臆说,徒乱学者耳目,反不如恪守陈迹为愈 矣 。 由此可见,以往的著作仅仅是介绍此书的体例,成书过程,以及在文字学价值 方面进行简单评价。至于现代的研究情况,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特别是 音韵学书目介绍的相关书籍资料,如赵荫棠先生的 等韵源流、李新魁先生的汉 ( 清) 纪昀等著,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 整理本)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7 年版,第 5 8 2 页 ( 清) 应保时等修,俞樾、方宗诚纂:中国方志丛书) 华中地方第1 6 9 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 9 7 0 年 版。第2 4 2 9 页 o ( 明) 方以智:通雅,北京:中国书店,1 9 9 0 年版。第“页 绪论 语等韵学、耿振生先生的明清等韵学研究亦或马文熙、张归鐾先生编著的古 汉语知识详解辞典,对于 :字学指南音韵特点及其相关资料皆付之阙如。因此, 我们将对字学指南的声韵调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求对该书有一个系 统的研究和大致的认识。 第三节本文的写作意义 如上文所述,虽然本书在l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就有提及,但古来学者更注 意的是字学指南在文字方面( 前二卷) 所进行的整理,却很少提及 字学指南 为了更好的教人识字正音,而作的八卷等韵化韵书。我们认为或许是字学指南 属于流行于民间的方音韵书一类,前人认为其不登大雅之堂,并且古之学者对此书 文字学方面的成绩评价历来不高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 四库全书仅仅在存目 中提到此书,加之散落民间、收集不易等因素作用下,在 :续四库全书未出版前 一般学者鲜有机会见到此书。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人们对其在文献价值、韵书史 价值、方言语音史价值方面重视不够也是自然之事。 ” 文献价值: 字学指南不仅仅是部教人辩字识字的字书,更是一部反映明代语 音现象的韵书。特别是韵书部分,在为文字注音释义的同时,也标注了文字的古今 字、异体字、通假字以及俗字等情况。这为考察文字,特别是俗字的发展演变研究 提供了参考资料,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因此我们认为 :字学指南是一本可以为文 字学和音韵学的学者提供重要参考的不可多得的书籍。 参 韵书史价值: 字学指南在整体上依照韵学集成定例,另外我们通过其与 :并音连声字学集要的对比也能看出其体例极其相似。古来学者也认为其与韵 学集成为一系的韵书。但字学指南显然并不是对韵学集成和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3 页 o 耿振生:( 2 0 世纪汉语音韵学方法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6 3 页 绪论 进行辅助检查,同时我们在对l :字学指南进行声类分合的古今对比和韵类的分析 时,也运用这个方法。 三、音注类比法 按耿振生先生的说法,音注类比法就是“把研究对象跟某种参照系统进行对比, 从注音用字的类别异同来分析语音特点。 也有人将此方法定义为“反切比较法 , 但正如耿振生先生指出那样:我们研究所用的材料不仅仅是反切,也有直音。因此 我们采用耿振生的定义称之为“音注类比法一。 较早运用此种方法来研究韵书的是邵荣芬先生,他在 五经文字的直音和反切 一文中运用此法来进行研究并取得很好的效果。运用音注类比法进行研究时需要注 意文字的形音义对应关系,只有在字形、字义相当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字音的对比, 得出声韵调演变的情况。本文有选择的将 字学指南的一些反切与 广韵反切 进行对比( 广韵没收录的就查 集韵) 并且运用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潘 悟云先生研制开发的汉语方言处理系统进行辅助,试图一窥其声韵调变化特点。 四、统计法 统计法是贯穿全文的一种研究方法。统计法纯粹是数学方法,把它移植到汉语 音韵学领域以处理大规模的音韵资料,可以说是现代音韵学与传统音韵学的重要区 别之一。我们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并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很好的提高所得出结论的准确 度以及可信度,因此此法受到现代音韵学者们的青睐。本文中对字学指南收录 字数、小韵首字总数、反切上下字分类分析中都运用了数据统计与量化分析的方法。 同时我们由作者籍贯所透露出来的地域信息,以许宝华、游汝东先生方志所 见上海方言初探( 1 9 9 8 ) 、马重奇先生l :明末上海松江韵母系统研究一晚明施绍莘 南曲用韵研究( 1 9 9 8 ) 、钱乃荣先生上海语言发展史( 2 0 0 3 ) 中所介绍的1 9 世纪中叶的上海方言音系以及刘民钢先生 上海话语音简史( 2 0 0 4 ) 中所介绍的 现代上海方言音系为重要参照,以同样反映吴语方音性质并且时代相近的明代韵书 并音连声字学集要为参证,以期能清楚考察l :字学指南的音系性质。 耿振生( 2 0 世纪汉语音韵学方法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4 8 页 李无未。汉语音韵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生,2 0 0 6 年版。第2 7 1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第一章字学指南概况 第一章l :字学指南概况 第一节编撰者、成书经过及版本情况 字学指南,共十卷。明朝朱光家撰。刊成于明万历辛丑仲冬望日( 即公元 1 6 0 1 年农历1 1 月1 5 日) 。 有关于编订者生平事迹的相关资料,我们虽经多方查找但仍无以得知。因此, 我们只能在本书序言、作者引言、跋语中总结出关于朱光家的一些信息: 一、其好友王圻在为其写的跋文中提到:“余友槐里朱先生,少间博士业,与 余坎坷词场者二十余年,余幸博一第,而先生竞以儒官屏迹私门穷研典籍一意著述, 尤究心于六书之学 。 二、署名为海埽逸叟朱光家所写的引言也提到作者自己的状况:“家世习举子业, 八试不偶,知无分矣 。 三、其同乡友人张仲谦在为 字学指南写的序言中提到:“余友海上槐里朱先 生,少负材谓弗究于用。晚岁掩关谢事独留心书法,汇成一编,名日字学指南 。 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朱光家的情况:朱光家,字谦甫,自号海蠕逸叟。明朝 嘉靖、万历年间上海县人。出生于读书人家庭,作者本人或有些许才名,先后八次 参加乡试,皆是落榜。作者最终闭门谢客,专心于编写l :字学指南一事。 作者在卷首:字学指南引言中说明了自己编书的原因:“尝谓读书必先识字。 字要在正音,而正音考义须从翻切,虽胡僧了义之字母泄其秘而隐微罕究,进 士郭恕之 佩瞒袭其迹而挂漏不经,至于 直音篇海、 字学集成则音正旨 明,义详体备,其书既浩汗而难穷,尤非寒素之所能辨也。余得睹是书之全,捡阅 反复,研穷考究,幸悟其机、明其理矣。然我明之,人亦明之而后我之所明者,信 一人明之;人人明之而后我之所明者,公而溥。刀由此可见,作者参看了前人的字 学、韵学著作,主要有宋代郭忠恕的 佩鹏、 :直音篇海( 不知作者) 以及l :字 学集成( 不知作者) 等。在吸收前人编辑字典韵书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同时也 因为“字学有关世教而人持异说,各执己见,难乎家谕户晓,是编若出则世无不识 之字,人无不正之音。从邑而郡自近而远,坦坦周行,人皆可由,无惑于他歧,不 0 字学指南每卷卷首都标注有。上海后学谦甫朱光家辑注杜友洪州王圻、自齐陆从平校正一字样 结合序文,可能朱光家的同乡好友王圻,姻亲陆从平等人也参加了最后的校正工作特作说明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迷于曲径”。怀着帮助后学识字正音进而通经作诗,读书达理进而有裨世教的愿望, 作者开始其辛苦的著述生涯。 另外在书前有作者与其学生所写的序言,其中详细的交代了成书经过: 一、王学诗在 原六书中谈到:“学诗弱冠时,从先生游。先生于传经授业之 隙,即留意于字书,凡字书有资检讨、可广见闻,不惜金为先生致之,至充架满笥。 先生每检讨有得疑义当参考者,即条分缕析粘之案头,不旬月间窗牖户壁皆满,随 命学诗辈分类录之。次月复然,积有年岁,渐成帙矣。学诗窗友俞显卿、朱应麒皆 以科第离函丈。学诗与先生俱坎坷场屋,学诗历赀受一职归,而先生亦弃去举子业, 日益肆力于字书。学诗亦以闲旷助先生卒前业” 二、作者本人所写 字学指南引言也提到:“乃稽古考文之暇,于经书 子史通用之字,有体一用殊,声同义别或点画辩于毫毛,音韵分乎唇舌者,即札而 记之。家世习举子业,八试不偶,知无分矣。即援例就闲,退而检平昔所札记者, 字分句析,依韵注释,汇以成帙,帙之不盈尺,置之案头,省翻阅之烦而得开卷之 便。无束修之费而有指示之益。名之日字学指掌,言易见也。往谒洪州王公。公总 角时与予同游黉序,英资睿质、博学多通。余心师之,时宦成家居,兹以就正焉。 公又为之请裁于郡侯太宗师相与参互,考订删繁正讹拾遗补阙。诚中国之指南, 为更其名日字学指南,家深契焉。命家梓以行世。家辞以耋耄昏荒,力所不逮。 即邀家入郡,捐赀发粟鸠工聚材,一力任之。家持以裁之自齐陆公。自齐公者,余 姻联至戚也。高才邃养、远览博综,亦谬与是编,为有补后学,且日字学之书不贵 于博在于简而当,不尚于奇在于正而显。是编简而显,当而正矣。欣然协赞其成, 遂卜肆长春馆,庀徒供役给以饩廪,乃口以初夏肇工,仲冬望日竣业编成。一 由上可知 字学指南是作者一生心血的结晶。作者在还未放弃科举时就留心 于此,利用读书教学的间隙,在学生们的协助下完成了前期资料的收集、整理、修 订工作。在著者放弃科举之后,更是闭门谢客,一心将所收集到的资料汇集整理, 编写成书,并把书命名为字学指掌。作者编书之事告知其好友王圻后,王圻十 分认可本书的价值,并认为此书为“中国之指南 ,于是将书更名为字学指南, 并在自己帮忙推敲的同时也将本书介绍给知府许氏号绳斋者指正。作者本人也请其 姻亲陆从平帮忙订正,最后在王圻与陆从平的资助下,本书才得以刊成并流传于世。 此处文字,可能由于年代以及影印问题,已经不能看清因此付之阙如 o 王圻在跋字学指南 中提到。因以就正于郡侯绳斋许老公祖,复为指示疑义,重加裁定 一 _ 第一章i :字学指南概况 据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介绍,目前此书流传于世的版本仅有一种,即明 万历辛丑( 二十九年) 刻本( 八行,大字十二,小字双行,每行多至二十二字,左 右双边,无刻工) 。此刻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安徽师大图书馆。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一九二册与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二三八册都 收有此书,都是据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影印,原书版框高二百一十毫米,宽二 百九十毫米。 本文所采用的:字学指南本子是藏于本校图书馆的齐鲁书社出版 :四库全书 存目丛书经部第一九二册。 第二节 字学指南与明代上海方言 朱光家先生是上海县人。结合字学指南正文之前的序文来看,作者生活及 游历的范围亦不广,大概终其一生都在上海一带。耿振生先生认为:“各个作者总是 把他熟悉的方言作为著书的重要根据圆。 林庆勋先生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受母语影 响相当大,无论成长后在什么方言地区发展,当他编辑韵书或韵图时,必然多少受 到母语的制约 。 因此字学指南所反映出来的音系,很可能与明代吴语上海方 言关系密切。 根据钱乃荣先生研究:“以上海相称的聚落,最早见于北宋熙宁十年( 1 0 7 7 ) ,武汉t 湖北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4 页 耿振生z 论近代书面音系研究办法,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语言文献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3 5 6 页 林庆勋t 明清韵书韵图反映吴语音韵特点观察 ,声韵论丛 。2 0 0 5 年第1 4 期第9 l 页 钱乃荣。上海语言发展史) ,上海l 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1 2 页 q 刘民钢t 上海话语音简史 ,上海l 学林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3 6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外几位校改者的母语应当相差不远。 对于明代上海方言的研究的成果比较少,据我们搜索,主要有两篇论文:分别 为许宝华和游汝杰两位先生所写的 方志所见上海方言初探以及马重奇先生所写 的明末上海松江韵母系统研究一晚明施绍莘南曲用韵研究。 许宝华和游汝杰两位先生根据所能见到的现代上海市所辖地区的方志中关于方 言的记载为依据,对明清上海方言做了尽可能详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马 重奇先生则是通过系联明万历天启年间著名南曲作家施绍莘的作品韵脚,并结合明 清戏曲理论及现代松江方言,考证出明末松江方言拥有韵部1 7 个、韵母4 7 个。这 些都是我们考查字学指南语音系统的重要参考。 但是我们注意到,作者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无不正之音”、为“中国之指南 。 且书中延续明朝官韵洪武正韵2 2 韵部的安排而非以马重奇先生所考证的1 7 个 韵部为准,由此可知本书不应是一本仅反映上海方言的韵书,而可能是本读书音与 方音相混合的综合性的韵书。至于具体的情况如何,我们还需要迸一步探讨,以便 更好地确定其音系性质。 第二章 及其编排体例 字学指南是一本将字书与等韵化韵书相结合的字典。卷首收录有作者的弟 子王学诗、亲友张仲谦为其所写的序文,作者本人所写的引言以及好友王圻所写的 跋文,此后即是作者所写的 :字学指南例论,大致叙述本书的编排体例以及用意, 然后列有字学指南目录,共分十卷。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十卷中的前两卷,这部分主要是将一系列容易混淆的字词、古今字、 假借字、异体字、多音多义字、容易读错的字词等等列举出来,方便读者辨字别词、 读书习字。因此我们称这一部分为字书部分。此部分由辩体辩音、同音异义、古今 变体、同音互体、骈奇解义、异体同音同义、同体异义、正误举例、骈字转注以及 假借从译等十个部分组成。 骚 其中辩体辩音、同音异义、古今变体、同音互体、异体同音同义与同体异义等 六个部分辨析对象是字:而骈奇解义、骈字转注与假借从译等三个部分辨析对象是 词组;正误举例部分即辨析字也辨析词组。故卷一、卷二共收录字3 6 0 1 个,词组 1 4 4 5 个。因此作者也注明:“一卷二卷揭出九条,非谓足以尽天下字也,特举以见 例,使观者类而推之,则字易识,自无鱼鲁之讹矣 。“虽不能尽余,可类推矣 。 一、所谓辩体辩音即是辨析形体相近,容易混淆的字。依据与该字相近的字的 个数分为二字、三字乃至五字辩,在每字底下用直音或反切注音,并且解释意义o 。 有些字还用文字说明其差别,但也有无任何注释的。举例如下: ( 一) 巳:音以,左无缺;已:音纪,左微缺,说文,满口巳日开口日已。 ( 二) 暖:日气之暖:暖:音缓,目訾。( 三) 泵:音森;采:音迷。 ( 四) 蚕:他典切,寒娟也;踅:或省作蛋,作蚕非。 ( 五) 美:美:小羊也,音羔。( 六) 断:音短,截也;断:音段。 d 一卷二卷总共有十条。但考查文本一二卷中除辩体辩音中二字辩与正误举例下有小字说明需要类推之外其余 条目皆无小字说明足见作者把正误举例单独列出之意,故说一卷二卷揭出九条 此部分中,并非每字都有注音释义,有的只注音不释义有的只释义不注音。以下几个部分亦同对于此作 者在例论 中对本书收字与释义的原则具有说明t “是编杜撰不经之字悉芟落不载l 字义人所通知者,不注; 四书有注,无别解者不注l 惟稍僻者注之义有二三,与夫人知其一。不知其他者,亦并注之;有字义所该甚 广未易注尽者,此即常用字。亦不注,以省繁文”根据我们考察。作者在卷一、卷二中注音与否的原则亦与其 释义与否的原则相同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七) 段:音断,段疋也:限:音假。 ( 八) 拆:音策,拆卸;析:音托昔,有二义;折:音舌,涮二义,又音智。 ( 九) 几:音巳;凡:音烦;几:音如,鸟飞貌;) l - 音人,义同。 ( 十) 毒:音每,草盛也;毒:音蔼,缪毒;毒:音独l 毒:音希,姓;毒: 音育,毒。 二、所谓同音异义即是辨析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的字。依据与该字读音相同的 字的个数分为二字、三字乃至四字异义,每字底下解释意义,并在后一字下用直音 或反切注音。举例如下: ( 一) 殴:打也;殴:吐也,同乌苛切。( 二) 柬:柬往;来:套也。 ( - - ) 蝴:寄食:糊:粘也,同音胡。( 四) 灯:灯火;熄:烃笼。 ( 五) 碱;馘:献俘,以耳则从耳,以首则从首,同音国。 ( 六) 修:修理:惰:束惰。( 七) 柬:枯木,槁同;禀:禾,稿同。 ( 八) 诃:大言而怒;呵:笑,同虎何切。 ( 九) 蒲:菖蒲;采莆:连壳果日楠,同朋孤切;蒲:樗蒲。 ( 十) 朦:月朦胧不明;嚎:日嚎不明:朦:大貌;噱目有童而无见,同音蒙。 三、所谓古今变体就是指古今字,书中先列今字,字下列作者所认为的古字一 般以“古某字 ,一般不释义,也不注音,只有几个字例外。举例如下: ( 一) 芰:古文天字。( - - ) 壑:古文地字。 ( 三) 豆:古斗字,后误作俎豆之豆,今不能改。 ( 四) 墨:古星字,亦作垦,唐武后作垒。 ( 五) 厮:古作唇,又作屑。 ( 六) 厝:古错字,音措。 ( 七) 箸:古著字,服衣于身也。( 八) 内:古纳字。 ( 九) 曼:友。 ( 十) 蚕:走。 四、所谓同音互体即是异体字。需注意的是,此处的异体字与同卷中异体同音 同义不同,此处中的字其构字部件基本相同或仅是结构位置不同。其体例为将互为 异体的字组合为一对,有一些在后一字以反切、直音或者声调注音,并释义。但也 有一些字无任何注释。其中“鲧繁一此组特殊。举例如下: ( 一) 晒爵:音炳,明也。( 二) 飒飑:悉合切。 第二章字学指南的编排体例及注释形式 ( 三) 鏊墩: ( 四) 蠢崎: ( 七) 蟆基: ( 九) 岢蚵: 大对切,又都回切、都昆切, 山名,又山貌,平上二音。 嘏蟆。 音可。 矛戟下铜饰。 ( 五) 和昧。( 六) 妊嬖。 ( 八) 铩:音烦,马饰;繁。同上音,多也。 ( 十) 票沓:酒同。 五、所谓骈奇解义就是指一些出现在经典中不常用的词组钩沉出来,注释词义, 常见字不注音,一些不常见的字或易读错的字用反切、直音或者声调注音。举例如 下: ( 一) 毅猩:上呼木切、下厥缚切。南都赋:毅猩猱狂( 音庭) 戏其巅。毅, 犬属似豹而小。猩,大猿。猱挺,俱猿属。 ( 二) 胎蟹:上黑一切、下音向,知声虫也。甘泉赋:胎蟹言振作如群重纷 起也。 ( 三) 喑鸣:音荫,恶咤声。魏都赋:睚眦则挺剑,暗呜则弯弓。, ( 四) 梏拳:下音铜,两手拱械。柳子: :梏摹之惨。 ( 五) 漾灞:音蒙、下胡孔切。漾灞,水相通貌又流转貌。 ( 六) 痴偻:居吕身曲病。 庄子:痴偻承蜩。又音伛偻。 ( 七) 崆蜕:空羊山峻貌。 韩诗:拒敢陵崆蜕。又山名。 ( 八) 冯相:上音平、下去声,冯相,世登高台,以视天文,出礼记。 ( 九) 唛嘈:上胡陌切,大呼也;下侧百切,大声也。 ( 十) 咬哇:乌巧、乌爪切。邪声。 六、所谓异体同音同义即是列举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异体字。依据该字所拥有的 异体字的个数分为二字同、三字同乃至十三字同,一般情况下无注音释义,但有些 字下用反切、直音或者声调注音,并释义。有的也注明出现语境。举例如下: ( 一) 船胭:音貂,吴船。( 二) 柘耗:他各切,衣托肩也。 ( 三) 睚压:也介切。( 四) 突窒:音要。( 五) 憾忡:忧心。 ( 六) 和稣( 七) 实寰( 八) 稳跽德穗( 俗) 室奎窒蜜。 ( 九) 舜撵磷莽鳞薅:淮南子:又血为磷。又平上二音,野见鬼火。 注音时若没特别标注,所注的第一个音为第一个字的读音,以此类推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十) 翦翔翩翦( 俗) 剪刺劁( 严助传j 劁发文身之民) 前( 亦作翦) 践( 周礼不践其类。) 描( 史记蒙恬传:周公自描其爪,沈之河。) 栈( 刘向注:栈与翦同。) 前( 寿即前) 需( 礼:不蚤需。蚤爪同。) 七、所谓同体异义即列举辨析多音多义字。每字底下用反切、直音或者声调注 音,并注释字义。举例如下: ( 一) 屏:音冰,屏盈傍但也;又上声,蕃蔽;又萧墙也,天子外屏,诸侯内 屏,大天以帘,士以惟;又除也,斥也。诗:作之屏之;又去声,弃也。 书:屏弃典刑,礼王制:屏之远方:又音平,屏风,罘恩谓之屏。 ( - - ) 数:本读素;一音促,审也;一音索,烦数也;一音苏古切,从一二数 至百千数之纪也;一音速,贾谊赋迟数有命。又曾子问不知其已之迟数。 ( 三) 能:能,才能也;一音台, 天官书日:三能色齐,君臣和:一音奴该 切,三足箍也:又兽名:一音奴寄切,夷语;一音耐, 诗注:根深而 能风雨旱也。 ( 四) 副:二也,称也;一音扶救切,佐也,称也;一音塥,促也。 ( 五) 玉:一音御;一音速,复姓,汉有公玉带;一音许究切,玉工又朽玉也。 ( 六) 弁:音甘,盖也;一音拚;一音厌。 ( 七) 员:员官数;一音云,伍员;一音运,唐有员半干。 ( 八) 蜕:税、退、唾三音。( 九) 忘:意迷平声;忽遗去声。 ( i - ) 王:君也;君有天下,则去声。 八、所谓正误举例,就是将容易读错的词组,以及容易写错的字举例罗列出来。 注释词组的时候主要以直音,注出易读错之字、词的读音,多数词有释义。例如: ( 一) 蒇事:音阐,倍也。( 二) 夫差:读无钗。 ( 三) 峥嵘:音层弘,误争荣。( 四) 楚些:所个切,哀词,误些小之些。 ( 五) j 取訾:音邹咨,鲁分野。( 六) 宴嫔:音嬉,神乐。 ( 七) 沈蔷:古炎字,洪水为患。 ( 八) 方与:音房预,邑名。 ( 九) 龙且:且读疽。 ( 十) 烽煌:烽音五哀切,相如颂炳焕烽煌,读辉误。 在辨析词组后,作者辨析易写错之字,每字下标明易错之处,除了斯藉戛两字 第二章字学指南的编排体例及注释形式 有直音注音,廒字释义外,其余皆无注音释义。举例如下: ( 一) 美:从火非。( 二) 缝断:从隘从断者具非。 ( 三) 寻:从口不从几。 ( 四) 模:凡皆从串,从误,数同。 ( 五) 废爱:俱从心,从必误。( 六) 献:俗作献,误。 ( 七) 辈:从比误。( 八) 廒:马舍,从厩非。 ( 九) 断:侧角切,鳇音徒口切,从斤从盟。 ( 十) 藕:音祥,从爿、从回、从爿、从回非。 九、骈字转注即是将读音相同、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词组分别罗列出来,一 般在第一个词下用直音、反切或声调注音,并且释义。同时在词组下大多注明出处。 举例如下: ( 一) 倪仉:音臬兀,不安貌。1 :易释文;陧阢;兢飚( 易文) ;隍杌( 汗 简) ;桌兀( :内典) :孰虺( 古 :易文) ;黜虮( 集韵) ;蟠虮。 ( 二) 彷徨:音旁黄,犹徘徊也;仿惶( 相如赋:仿惶乎海内) 傍傻( 史记: 傍惶不能去) 方皇( 苟子:方皇周浃于天下) 。 ( 三) 耱轲:辖轲俱上声,车行不利,亦作坎坷;焰坷;蟪坷。 ( 四) 俜律:上披兵切,下方中切,使也。粤车l 荠蜂( 诗作葬蜂) 。 ( 五) 啄檄:上音卓,下虚宜切;标蠡( 曹大家 东征赋:登巢标蠡。胡人 燥蠡,中国亦有取蜂萤为醢者。即古人登巢标蠡之遗) ;啄蠛。 ( 六) 依傣:上於岂切,下虚岂切,依傣不明貌;馒傣;毁魏( 海赋:仿像 其色,依傣其形) 。 ( 七) 要妙:谨要而精妙也;纫眇;窈眇。 ( 八) 驺虞:骚吾( :山海经) ;骚牙( 贾子) 。 ( 九) 惆怅l 倜倡( 1 :太玄) 。( 十) 糟核: 汉书注:糟鬏。 十、假借从译即是罗列汉译词。在翻译的时候,有时会用汉语中音近的字来进 行翻译,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些词可能读不准了,因此需要将这些词进行辨 析。词下以直音注音,多数有释义。举例如下:。 ( 一) 咎繇:即皋陶。( - - ) 龟兹:音丘慈,夷国名。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日碑:音密底,史记金日碑, ( 四) 虑厩:卢夷,邑名。 ( 六) 糊涂:音忽突。 ( 八) 褒余:下音斜,褒余谷名。 胡人俘汉,以功封侯。 ( 五) 隆虑:林闾,邑名。 ( 七) 柁侯:上音姬。 ( 九) 行拳:拳,古使字。左:行李之往来,当作行拳。 ( 十) 揖厌:音邑菜,推手日揖,引手日厌。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后八卷,此部分是一本等韵化的韵书。据我们统计,此部分 共收1 6 6 5 5 字,其中收小韵首字2 2 1 7 个。韵书部分共分为七十六韵,分成二十二组。 平上去入四声相承,其中四声皆备的有十部,无入声相配的有十二部。 字学指南 采用韵图与韵书相结合的编排方式。韵图就是每卷卷首的目录,目录将韵书中的各 个小韵首字列成一个图谱,按平上去入顺序排列,并在每组字下标明次序,若本处 有音而无字的用空白表示,如“东董冻笃一、空孔控酷二、翁埝瓮屋三从口 从族九 圆。此图谱与正文的语音系统相呼应,可视其为各韵部的音节表,使人查 阅更加方便,因此也可以认为它是一种韵图。正文是一部韵书,各小韵首字下注明 反切,并于平声的小韵首字下注明助纽,绝大部分的字皆以双行小字略加释义。小 韵所辖之字皆是小韵首字的同音字,皆以大字黑体标出。各音节中的字有多音的, 则以声调、直音或反切等形式注音。若此字有俗体或异体的,标出此字的俗体或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