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广东省中医院范冠杰,2,中医糖尿病学的渊源、现状和特点,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增长及其并发症对人们健康生活危害的日益严重,2型糖尿病的早期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越来越充分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本病的早期防治上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优势。,3,中医糖尿病学的渊源、现状和特点,糖尿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在中国古代主要被称为“消渴”、“消疾”、“消瘅”、“消中”、“肾消”等。,从内经时代发展到明清以来,“阴虚燥热”的病机理论在辨治消渴中逐渐占有了绝对的主导地位。,4,中医糖尿病学的渊源、现状和特点,近、现代大量的研究进展却表明:糖尿病的临床证候特点十分复杂,其蕴涵的病因病机也是十分复杂和多样多变的,单一的“阴虚燥热”的病机认识与目前现代糖尿病人的发病特点不尽符合。,5,中医糖尿病学的渊源、现状和特点,实际临床上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病程中,尤其是早期、或者治疗后仅血糖检查水平升高,需要继续药物控制,可以无任何“三多一少”等临床表现,故这一类患者在中医学的既往所述和现代概念的“消渴病”范畴中都是没有被完全涵盖在内的。,6,中医糖尿病学的渊源、现状和特点,无数中医学家反复地临床实践、研究、总结,在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合变症及治疗等各方面的认识上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充实,尤其是近、现代研究所取得的进展更快,正不断突破既往认识上的一个又一个局限和不足。,7,当前中医药临床研究常见模式及困惑,单方单病单药单病复方单病“辨证论治”针对某个病分出几种证型,每个证型用某个方加减治疗利用西医“病“的研究模型(包括动物、实验模型、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实验指标的选择等)筛选研制有效中药及中药复方。,8,中医糖尿病学的渊源、现状和特点,我们在对糖尿病前期和早期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的临床观察中发现,纯中药治疗可明显降低血糖水平,而且还能调节人体整体的修复抗损伤机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以下是一些运用纯中药治疗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部分病例,均未曾使用过西药,或曾用过西药,在接受中药治疗后已经停用,且病情稳定3个月以上的。,9,10,11,12,13,“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的提出,从临床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单药、单方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辨证论治的加减治疗形成一套动、定结合的有序的优化治疗方案,14,“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的提出,“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是基于消渴病中医临床诊治经验,所创立的用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思维方法。它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证为主导思想,以动态把握核心病机内部规律为思维方式,以相对固定而又动态变化的中药药串为施治特点,从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医对药物、病因病机、辨证规律及治法方药的认识。,15,说文中说:动,作也,意即改变,变化。定,安也,与动相对,意即固定,不变。序,原意与房屋有关,指东西墙,引申为次第、秩序、规则之意。贯,钱贝之贯也,即串钱的绳子,引申为连续、贯通。,“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的提出,16,“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的提出,“动”指根据消渴病的不同阶段、病因病机及证候、体质的不同进行动态、灵活的辨证施治,选用相对固定的中药药串,而非一般常规的单药、单方的固定治疗。,17,“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的提出,“定”即是指根据“消渴”较明确的核心病机兼有本虚和标实的特点,确定以标本兼治为则的“八法”辨治方案,并拟定主证的辨证要点和组方固定的中药药串,从而规范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便于施治观察和重复。,18,“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的提出,“序”、“贯”指整个治疗过程有规律可循,有法可依,是有序的、连贯的、可管理的。,19,“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的提出,“范氏八法”原意是指在临证中针对消渴病最常见的症候类型而制定的八种基本治法,“八法”取八卦之变化无穷之意,可演变为千变万化的治法。,20,“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的提出,“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是中医临床辨治的新思路及新方法,强调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核心病机的动态把握,从实践中不断发掘、丰富中医病机、证候、药物的辨证规律,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中医临床、科研和疾病管理。,21,“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理论核心,是中医临床研究向中医理论精华的回归。,22,“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的提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及研究认为:糖尿病不仅病因复杂,而且病机特点多样多变。尤其是不同病人的年龄、遗传背景、体质状态、饮食生活习惯以及病程阶段、合并疾病和用药特点等都密切影响患者的疾病特点,而且这种影响是不断动态变化的,不能以一概之。,23,“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的提出,“消瘅”、“消渴”较明确的核心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肾虚、脾虚、气阴亏虚“标实”主要为:气滞、湿浊、瘀血、郁热,24,以补肾、疏肝、润肺、养心、运脾五大理脏法为基本治疗大法,根据证候演变兼夹加减理血(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法、调气(导下)法和畅三焦法等为基准八法同时固定相对应的组方药物,组成作用显著、功效强大的中药药串进行针对病机特点的治疗用药。,“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的提出,25,八法辨证的主证及其诊断要点1)主病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甜,或伴疲乏无力,视物模糊等;如无典型症状:血糖水平符合西医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可。2)八法主证及症状特征:肾虚证:腰膝酸软,倦怠乏力,小便频数。气阴两虚证:能食与便溏并见,四肢乏力,口干或渴,舌质淡,苔薄。肝气郁结:性情易怒烦躁,或郁郁寡欢,女性月经不调。血分热郁:面红唇赤,舌红。肺胃燥热:多食易饥,口渴喜饮;可兼有阳明腑实:大便干燥或秘结难行,脉滑实。心神失养:心烦,多梦,睡眠不安。湿热内蕴:口干不欲多饮,或纳食不多,小便黄,苔黄腻血脉瘀阻:舌暗,舌底脉络粗大曲张,或伴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26,八法辨证的主证及其治疗药串:肾气不足证:补肾固本法:狗脊,川断,女贞子,旱莲草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法:北芪,生地,地骨皮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法:柴胡,白芍,薄荷,郁金血分热郁:清营凉血法:丹皮,麦冬,玄参,赤芍,27,肺胃燥热:清热润燥法:石膏,知母,葛根,连翘心神失养:调养心神法:夜交藤,远志,酸枣仁湿热内蕴:清热化湿法:苍术,黄柏,苡米,车前草,绵茵陈如兼有湿盛困脾:茯苓、炒白术、法半夏、神曲兼见腹胀加莱菔子、枳壳、川朴;胸闷加瓜蒌皮、薤白血脉瘀阻:活血化瘀法:丹参,三棱,莪术,泽兰,28,“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的理论渊源与学术传承,施今墨为清末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创中药药对施治,认为将二药视为一物,二药各自独立的功能可转化成一种更新更强的功能,对治疗具有极大的益处,在方剂组成中可发挥重要核心作用。,29,“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的理论渊源与学术传承,师从施今墨前辈的弟子吕仁和教授多年,深受施今墨、吕仁和等前贤们学术思想的启迪和影响,在临证中坚持积极把握和认识疾病分期辨证的规律,尤其强调疾病前期和早期纯中医施治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形成相对固定的中药药串的组方思想,老先生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施老的学术特点,并在“药对”的基础上,提出了“药串”的概念。即针对主证和兼证的不同,可由组成大于2个以上的中药形成药串,灵活地加减变换,进一步增强药物间的协同和配伍作用。,30,“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的理论创新,1)注重脏腑辨证论治补肾、疏肝、清心、润肺、运脾的五大理脏法就是针对消渴病复杂的病机特点而制定的从脏腑辨治糖尿病的基本治法规律。,“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的理论创新,2)坚持辨病与分期辨证论治相结合糖尿病的治疗强调首先辨病,可以结合现代西医学的检测手段和认识,其次要采用中医传统的四诊合参方法再进行辨证,以进一步指导中医药的立法处方;在分期上一般多结合现代的理化检查指标为明确依据,以综合判断疾病所处的相应时期和阶段,从而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31,32,“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的理论创新,3)恒动的中医辨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玛丽波尔卡打击乐课件
- 市场监管放心码信息归集和公示规范编制说明
- 安全教育活动培训制度内容课件
- 狼和鸭子课件
- 高校青蓝工程方案(3篇)
- 电池碰撞实验工程方案(3篇)
- 牧场安全规范培训内容
- 农业品牌创新驱动:2025年资金申请战略研究报告
- 历年保研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通知书课件
- 脓毒症指南课件
- 生产副总经理岗位职责标准版本(五篇)
- 对颈椎概念和命名的再认识
- 淀粉与变性淀粉知识
- 华为信息安全宣传
- 物业管理供方管理程序
- GB/T 37642-2019聚己内酯(PCL)
- GB/T 3730.2-1996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 GB 2558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氯化钾
- 国防科技大学介绍
- 设计文件审核记录表(模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