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明清私家藏书目录中的文化取向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明清是我国私家藏书发展的鼎盛阶段,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藏书家,书目编 制也空前繁荣。文章从明清私家藏书的文化历史背景、明清私家目录的文化形貌 以及文化内涵入手,分析并总结明清私家目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情状,归 纳和评述其作为目录的自然属性,更剖析了它与藏书主体之间的文化特质,明确 了明清私家目录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明清私家目录对文化的关涉为中国 古典目录学的研究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 关键词:明清私家目录;文化形貌;文化内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i e so fc h i n a sp f i v m ec o l l e c t i o no ft h eb e s ts t a g e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 t h ee m e r g e n c e o fal a r g en u m b e ro f o u t s t a n d i n gc o l l e c t i o n s ,a n d b i b l i o g r a p h yi sa l s op r e p a r i n ga l l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p r o s p e r i t y p r i v a t ec o l l e c t i o no f a r t i c l e s f r o mt h e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i e st h eh i s t o r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c u l t u r e ,t h ec u l t u r e o ft h e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i e sp r i v a t ed i r e c t o r ym o r p h o l o g y , 弱w e l la sc u l t u r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s t a r t ,a n a l y z ea n ds u mu pt h ep r i v m ed i r e c t o r yo ft h em i n ga n dq i n g d y n a s t i e si nt h ec o n t e x to fd i f f e r e n tc u l t u r e sl i k ed i f f e r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s u m m a r i z e da n d c o m m e n t e di ta sad i r e c t o r yo fn a t u r a l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i t a n a l y z e s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 b e t w e e nt h em a i nl i b r a r yo ft h ec u l t u r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d e f i n e dt h ep r i v a t ed i r e c t o r yo f t h e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i e si nc h i n a , t h ei m p o r t a n c eo fc u l t u r a lh i s t o r y p r i v a t e d i r e c t o r yo ft h em i n ga n dq i n gc u l t u r ec o n c e r n e db i b l i o g r a p h yf o r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 s t u d i e sh a sa d d e dn e wc o n t e n t k e yw o r d s :d i r e c t o r yo ft h e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i e sp r i v a t ec o l l e c t i o n ; c u l t u r e m o r p h o l o g y ; 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i i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i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墨蕴婆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昂多驾 签字日期:加一7 年f 月副e l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墨蕉婆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墨蕉堑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乃分砖 导师签名枷弘p 签字日期如。了年j 月叫日 签字日期训年厂月弓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绪论 l_ m_mmm mm m m 绪论 中国古代藏书以私藏最为丰富多样。我国私人藏书起源很早,战国时就有“今 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 墨子) ,惠施“行事多方,其书五车之说。 至明清时代私藏已达鼎盛。 明清两代是私家藏书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藏书家, 其藏书规模和藏书种类也远远地超过了前代,对古代典籍文献的保存与流传乃至 对学术文化的传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明清藏书家数量之多,前无古人。“整个明代,从王公贵族到布衣百姓,从官 场人物到山林隐逸,皆以藏书为尚。明初,就出现了不少有名的藏书家。明中叶, 藏书家更是层出不穷,数量众多。明万历以后,藏书家有增无减,私人藏书长盛 不衰。据清叶昌炽藏书纪事诗记载,明代藏书家达4 2 7 人( 不含藩王藏书家) , 而范凤书在进行资料统计分析后认为,明代私家藏书自又有发展,藏家更多, 总计明一代达八百多人。如此众多藏书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私人藏书已 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清代的藏书家若以乾隆的手谕( 一人而收藏百种以上者,可称为藏书之家) 为标准的话则是无法用数字统计的。常昭合志稿认为,藏书家,皆应有万卷书 以上,且收藏有其特色,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以此为标准,学者们做出了相应 的统计。 苏、浙、鲁三省历代藏书家人数统计表 先秦 魏晋 隋唐宋金元明清民国总计 两汉南北五代 朝 江苏 l42 21 51 6 02 9 04 9 2 。康芬明代私家藏书特点试析【j 】江西图书馆学刊,2 0 0 1 年,第4 期 。傅璇琮、谢灼华主编中国藏书通史i m 宁波:宁波出版社,2 0 0 1 年,第8 1 8 页 一l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 43 31 58 02 6 7 3 9 9 山东1 0181 22 11 78 43 4 94 85 5 9 可见,清代藏书家的数量为历代之最。 明清是中国古代文化积累到至极的阶段,因此私家藏书规模大大超越了前代, 也超越了同时代的官藏。私人藏书数万以上的有很多人。如:宁波范钦、山阴祁尔 光、南京黄虞稷、常熟毛晋、昆山徐乾学、长州黄丕烈等。 明清两代的藏书家大都有自己的收藏特色、文化取向,如天一阁重视明人著 述,所藏多为明代方志、政书、诗文拓片等等,其中明代方志达4 3 5 种;澹生堂 重视搜集不为大多数藏书家所接受的地方文献、小说、戏曲等等。高儒、赵琦美 等也多重视小说等俚俗书籍的收藏。钱谦益、钱曾等则更喜欢收藏宋元旧本。总 之,明清私家藏书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图书发展情况,还昭示了藏书家对书籍的热 爱追求。 明清私家目录是藏书家根据自己的某种需要以及所藏书籍的实际情况编制而 成的。因此,它不仅是明清私家藏书文化的基础,还是明清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 分,明清私家目录的文化内涵是深刻而丰富的。 就文化的范畴而言,它应该是伦理的、宗教的、政治的、经济的。明清私家 藏书目录作为时空坐标系中的一点,自然是这种文化态势下的产物。 政治上,明清私家目录对某种书籍著录的多少、著录这种书籍而舍弃别种书 籍、一种类目的兴起与另一种类目的消失、对本朝书籍的大量录入,对敏感书籍 的巧妙规避等等都或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 经济上,明清私家目录所收书籍的数量、种类,对宋元本的追求、对奇书孤 本的热爱、甚至是对通俗文学的关注,都反映出了一个时代、乃至藏书者的经济 情况。 宗教上,明清时期,佛道教的类目有所改变,由道书、释书,变为道藏、佛 藏。揭示了佛道教的成熟。我国历史上对宗教的态度是几起几落,佛教、道教的 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私家书目对佛道教书目的著录情况,某方面也反映了 绪论 统治者对它的态度。明代中期,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为我国的宗教发展乃至学术进 步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绛云楼书目等对西学的著录,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情 况提供了例证。 伦理上,明清私家目录的编纂者仍然是受几千年儒家文化熏染的文人,他们 有对新生事物的渴望,同时又有对旧道德、旧传统的坚持。因此,尽管他们在自 己编纂的目录中肆情的著录小说、戏曲、杂剧等与传统格格不入的文化,但是他 们对代表三纲五常的儒家经典也始终没有放弃过,其至尊的地位岿然不动。 明清私家目录的文化内涵,实际上是对藏书家的深层关照,其藏书目的与志 趣,对文化风潮把握程度,对新兴事务的接受程度,对所藏之书的利用程度以及 对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伦理的文化的取舍等,都是对明清私家藏书目录文 化内涵的真实反映。 明清私家目录的文化内涵归根结底是藏书家实现某种文化理想、进行某种文 化取舍的过程。明清私家藏书目录反映了一种或几种文化态度。这种文化态度即 是私家目录具有区别意义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目录是若干文献的整序体系,那么私家藏书目录理所当然就是藏书家 所收集的若干文献的有机排列,而文献的本质是其背后的文化。因此,私家藏书 目录的体系本质上是特定时空条件下文化秩序性和文化规整性的反映。明清私家 目录亦如此。 目录学史对明清私家目录的关照往往只停留在:明清是私家藏书目录的兴盛 繁荣阶段,出现了几部影响较大的私家目录,如高儒的百川书志、晁琛晁氏 宝文堂书目、祁氏澹生堂书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钱谦益绛云楼书目、 钱曾读书敏求记等。但却很少提及这些私家书目编纂的文化背景、编纂者的 学术造诣、好尚趣味等与书目所体现的不同价值取向的关系,至于这些目录中是 否反映了当时士人一定的风尚与追求,更是语焉不详。大多数学者更致力于从“辨 章学术,考镜源流 出发,机械地谈论书目的功能。但是这样的研究结论忽视了 特定的文化机制中明清私家目录的存在价值,从而使私家目录的文化内涵得不到 完美的彰显。 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事实上,滥觞于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显赫于明清的目录典 籍的历史折射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向。这正如概念的深层是客体及主客体之间 的关系,目录的背后也是一定历史时期文化事业的某种状态。目录学奠基之作七 略就被范文澜先生誉为“是一种完整的巨著,它不只是目录学、校勘学的发端, 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部极可珍贵的古代文化史,它“综合了西周以来主要是战 国的文化遗产。 明清私家藏书目录同样具备这样的特质。它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横截面。单 从其目录的分类中就可以看出,目录所记录的书籍的涵盖面包括经、史、子、集 各个方面,涉及哲学、经学、宗教、文字学、风俗、考古、科技等几乎古代文化 史的各个领域。这足以说明,私家目录不仅具有目录学的价值,还可以作为一种 历史的积淀。目录中往往保存着人们容易忽视的文化史料,一经“钩沉”,便是珍 贵的宝藏。 总而言之,从文化取向的视角来研究明清私家目录,可以有更全新的视野和 更深入的路径来认识私家藏书目录的丰富内涵及其深刻含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 对私家目录体制的阐述上。把私家藏书目录作为一种或几种文化现象的产物,我 们可以将它放在文化历史环境的总相中进行考察,分析二者间的关联,作用与反 作用等情况。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可以研究私家藏书目录作为藏书家的长期 活动的结果,究竟形成了什么文化特色与积淀,并从文化取向的视角,对私家藏 书目录中形成的种种文化类别做出合理的,准确的解释。 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明清私家藏书目录文化内涵的认识是不够的,综观二十 世纪以来的古籍目录的研究,尽管成就裴然,但仍存在着重前代而轻明清、重官 修而轻私家、重体例而轻内容的缺陷。大多数学者都停留在目录学的狭窄空间内 去认识明清私家目录,这样我们更多地并不厌其烦地陈述着某一本或某几本私家 目录的体例,与此同时毫不留情的割断其与编纂者的联系、其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从而使私家目录的研究永远滞留于一个空间内,文化价值无从实现。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一方面,通过对明清藏书家的文化心态、 学术倾向,以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个人背景的探寻,勾画出其所编目录的文化 4 绪论 取向;另一方面通过对明清私家目录的具体认识,包括编纂理论、著录方式、著 录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力求展现出明清私家目录中独特的文化特质,以填补学术 界对明清私家目录文化取向研究的空白。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明清私家藏书的文化历史背景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空间。文化在一定的 时间、空间里产生、积累、发展、传播、扩散,有些保留了下来,有些慢慢消失, 有时在交互作用中又获得再生 。目录首先是文化的产物。明清私家藏书目录与 其文化历史环境的变化是一致的,它的全部内容都是文化历史环境的体现。 第一节经济发展是明清私家藏书繁盛的前提条件 “社会经济发展是私人藏书的重要条件。这里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商品经 济的发达促进图书流通,为藏书家提供大量的藏书来源;二是社会经济水平的提 高,使藏书家具各更强的实力来进行图书的收集、整理和保管。从宋明清三代私 家藏书的飞速发展中,不难看出经济杠杆所起的关键作用。 国 早在宋代商品经济就呈现较好的态势,人们从重农抑商的陈旧思想中解放了 出来,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商业区。商店、货摊、茶坊、酒肆等热闹非常。以销 售为目的的书坊刻书便应时而生。科举制度不衰,书肆行业自然长兴。因此不免 有大批的图书进入流通领域,拓宽了藏书来源,大大的方便了私人收藏。如“明 代的南京城内,便是书肆如林,有积善堂、富春堂、世善堂等9 3 家书肆,这些书 籍铺星罗棋布,形成了密集的图书销售网络,促进了书业的繁荣,给藏书家们提 供了极大的方便。 时至清代,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更胜前代,印刷、造纸 等手工业的不断改进,书坊以及装订、糊裱书籍作坊的逐渐增多,对于图书的出 版、流传和收藏都极为有利。 藏书要花钱,往往一卷宋元善本的价值就是钱若干,田地数顷。即便如此, 明清二朝的藏书在规模与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私人藏书数万以上者很多,如: 明代的钱塘人方九叙、绍兴人杨维祯、金华人宋濂、昆山人叶盛、济南人边贡、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 m i 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 0 0 7 年,第1 4 3 页 。周少川藏书与文化【m 1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第1 2 8 页 。周少川藏书与文化【m 1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第1 3 l 页 第一章明清私家藏书的文化历史背景 宁波人丰坊、兰溪人胡应麟、长乐人谢肇潮等。清代的常熟人钱谦益、钱曾;昆 山人徐乾学;浙江人朱彝尊、黄宗羲;山东人王士祯等。由此可见明清藏书家的 经济实力。 此外,明清私人藏书也多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他们大都集中在江苏、浙 江以及福建一带。如图: 常杭常海嘉无昆松绍苏太扬江南秀宁 熟州州宁兴锡 山 江兴州仓 州 阴尿水波 宋 271l1311l1 明 1 31 61 5389 7 424 633355 清 2 42 41 12 39l3244 5451331 3 江苏与浙江是当时的经济中心。南京、扬州、杭州等城市常有大批学者涌入, 或为读书、校勘,作诗品画、或以富商大贾为依托,治学、交游、攻关扬名。“康 乾时期,科举殿试前几名多为江浙子弟,曾一连4 0 届状元都是苏南人。圆不管是 学术交流,还是科举殿试,江浙地区的繁荣客观上都促进了图书业的发展。藏书 家们对书籍的所求也因此得到便利。 总之,经济发展是私家藏书发展的前提条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 条件,它的文化事业必然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而作为文化载体的书籍更不可能有 广阔的生存空间,那些爱书、爱学的藏书家们也不可能使自己的追求得到满足。 一个人如果还没有解决温饱,就谈不上藏书了。即便费尽心力得以藏之一二,也 多半成不了藏书家。藏书作为一种事业,没有相当丰富的经济储备是不能够得到 全面发展的。明清两代正得利于此。 第二节政治环境对明清私家藏书事业的影响 政治环境对私家藏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政治的稳定是私家藏书事业得 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二、明清最高统治者对藏书行为的奖掖。 d 桑良至藏书与经济发展安徽大学学报 9 9 7 年第2 期 函同上 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政治稳定是明清私家藏书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阻碍藏书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战乱与纷争。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其少室山 房笔丛经籍会通中日:“等而论之,则古今典籍盛聚之时、大厄之时各有八焉。 春秋也,西汉也,萧梁也,隋文也,开元也,大和也,庆历也,淳熙也,皆盛聚 之时;祖龙也,新莽也,萧绎也,隋炀也,安史也,黄巢也,女真也,蒙古也, 皆大厄之会也 。o 胡应麟的这段话其实是针对官藏而言的,但我们可以从中窥见 私家藏书的历史痕迹及其兴衰消长。“春秋时期,虽有列国纷争,但各国政治家追 求富国强兵允许百家争鸣,因此诸子蜂起,著述群出,私家藏书由此导源。 西汉至武帝时,天下承平七十余载,为私家藏书提供了再生恢复的机会 ,反之, 隋末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等,无论是官藏还是私藏都难逃战火燔荡。 明清两代都是统一的封建王朝,但在统一之前都经历了硝烟弥漫的阶段,这 对私家藏书迫害是巨大、酷烈的。朝代的更替,随之而来的便是私家藏书毁灭性 的灾难,“兵火焚掠,弥亘四方”、“奇书秘籍,灰飞烟灭 。明代的诸藩富藏,仕 宦家藏大都荡灭其中,不留寸蹄片纸。“据范风书中国私家藏书史统计,有明 一代,遭战乱罹祸且有明文记载的有二十九宗, 文献不可考者,尚不知有多少。 明清最高统治者对藏书行为的奖掖。 明代为巩固自己的统治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图书发展的政策:据龙文彬明 会要卷二十六载: 洪武元年八月,诏除书籍税。( 本纪) 二十四年六月戊寅,命礼部颁书籍于北方学校。谕日:农夫舍耒耜无以为 耕,匠氏舍斤斧无以为业,士子舍经籍无以为学。朕念北方学校缺少书籍,向尝 颁与五经四书,其他子史诸书未赐,宜购与之。( 大训记) 嘉靖十五年,御史徐九皋上议,欲查历代艺文志书目参对。凡经籍不全者, 行士民之家,借本送官誊写,原本给还,且加优赏。又乞上御便殿,省阅章奏, 处分政事,赐见讲读诸臣,辨析经旨。下礼部议。( 野获编)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f m l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1 9 5 8 年,第8 页 。周少j l i 藏书与文化叫】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第1 3 8 页 国范风书中国私家藏书通史【l 1 郑州,大象出版社,2 0 0 1 年,第2 6 8 页 第一章明清私家藏书的文化历史背景 明代的统治者免收书籍税、赐书、购书、刊书并嘉奖藏书者的文化政策促进 了典籍的生产、书业的发展,为藏书家们的收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文化制度 的宽松又刺激了藏书家们自己抄书、刻书、校书、著书的积极性,从而使文化的 传播、典籍文献的保护、流传得以实现,并成为清代私家藏书事业鼎盛的根源之 一。 清政府最大、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举措,便是乾隆年间四库全书的修纂 工作。它充分体现了图书积累的意义与作用,推动了清代私家藏书的发展。私家 藏书从形态来说,是静态的、自发的、个人的,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政 府既不过问也不奖励,但是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使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了起 来,最高统治者亲自出马,鼓励藏书家呈献书籍,并对献书者给于一定的奖掖。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载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上谕日:“今阅进到各家 书目,其最多者如浙江之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马裕四家,为数至五六七百 种,皆其累世彝藏,子孙恪守其业,甚可嘉尚。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 马裕四家,著赏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以为好古之劝。又如进呈一百种以上 之江苏周厚埔、蒋增营亦俱藏书旧家,并著每人赏给内府初印佩文韵府 各一部,以示嘉赏。 乾隆帝对献书者的奖掖大大地鼓励并推动了私家藏书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 的藏书家,同时促进了图书行业的发达和兴旺,又为私家藏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总而言之,统一后的明清两代的社会逐渐稳定,政治日趋清明,客观上为私 家藏书再创高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三节明清私家藏书的兴盛繁荣 明代私家藏书兴盛的标志:“一是收藏面的扩大,特别是小说、戏曲和书画的 收藏;二是抄刻并重,增益图书,出现了不少名抄名刻 。国 在小说收藏上贡献最大的是高儒。他收藏了丰富的小说戏剧书籍,包括三 国志通俗演义二百四卷、忠义水浒传百卷、湖海奇闻五卷、怀春雅集、 。傅璇琮、谢灼华主编中国藏书通史【m 1 宁波:宁波出版社,2 0 0 1 年,第6 5 8 页 9 黑龙江大学硕士掌位论文 双偶集等。 朱权、朱有墩、赵琦美等藏书家则偏好戏曲。朱权著有杂剧十二种,所藏戏 曲书籍甚丰,李开先张小山小令后序有“洪武初年,亲王治国、必以词曲一 千七百本赐之 之句,可窥见其戏曲收藏一二。朱有嫩致力子戏曲创作,因此家 藏戏曲书籍丰富,一生所作杂剧三十余种,影响颇大。赵琦美亦偏好戏曲,于脉 望馆中藏元明杂剧甚多,“今尚存戏曲二百四十二种,包括古今杂剧选本一十五种, 古名家杂剧本五十四种,抄内府本、于少谷本一百七十三种。这些多为明代宫廷 演出本,保存了许多很少流传的剧本。其中有九十二种抄本及部分刻本,附注剧 中角色服装。”其余,如杨循吉、高儒、祁氏父子等亦收藏了不少颇具特色的戏 曲著作。 明代藏书家不仅藏书而且参与到抄书、刻书的活动中去。 明代一些藏书家摒弃了“借书与人为不孝”的陈旧观念,开始利用所藏进行 文化交流,晚明时期还出现了一些以抄校书籍互通有无为目的的组织。明代藏书 家这种“天下好书,当与天下人共之”的开放的藏书观念促进了明代抄书与刻书 活动的发展与兴盛。 明代的抄本著名的有叶盛赐书楼抄本、吴宽丛书堂抄本、文征明玉兰堂抄本、 沈与文野竹斋抄本、杨梦羽七桧山房抄本、姚咨茶梦斋抄本、祁承口澹生堂抄本、 毛晋汲古阁影宋抄本、谢肇涮、钱谦益绛云楼抄本等。刻本著名的有毛晋汲古阁 刻书、沈与文野竹斋刻书、叶氏菜竹堂刻书、安国桂坡馆刻书、王延酷恩褒四室 之堂刻书、袁襞嘉趣堂刻书、晁琛宝文堂刻书、项笃寿万卷堂刻书、高承埏稽古 堂刻书等。其中常熟毛晋的毛抄、毛刻最为后人称道。 毛晋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出版家。清人吴伟业汲古阁歌称其藏书活动 曰:“此闻充栋虞山翁,里中又得小毛公。搜求遗佚悬金购,缮写精能镂板工。 近人庞鸿文常昭和志稿毛风苞传云:“藏书数万卷,延名士校勘,开雕 十三经、十七史、古今百家及从未梓之书。所用纸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日毛 。傅璇琮、谢焯华中国藏书通史d 川宁波:宁波出版社,2 0 0 1 年,第6 6 8 页 - 1 0 - 第一章明清私家藏书的文化历史背景 i mmm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边,薄者日毛太,至今犹沿其名不绝。 可见毛刻为世人推崇的缘由。 汲古阁毛抄本,特别是影宋抄本更被视为精品。毛晋尚宋本,但宋本世所罕 见,多数不能得,于是请名家抄手以佳纸墨影抄。毛氏影宋抄本其字画、纸张、 乌丝、图章尽数追摹宋刻,与宋刻本无异,有古今绝作之誉。 明代藏书家偏爱俗文学、重视抄刻本,私家藏书的范围也变得更宽更广、更 丰富。 清代藏书家有与明代不同的特点,一是醉心于特色收藏,尤其是对宋元旧本 的追求。二是重视对文献的收集、整理,即对所藏书籍进行考订、校勘。 清代藏书家大多迷恋宋元旧本。中国私家藏书史载:“清代藏书家普遍重 视宋雕元刊,搜求善本的嗜好,不惜重金,尽力购求,以多获为荣。有的建立善 本书库、有的编纂善本书目、有的钤印宋元专章,特为标记,以示珍重。好之之 深,更有祭书之典。黄丕烈自称佞宋主人,购专室百宋一廛,陆心源更有 醑宋楼吴骞则自诩千元十架、杨以增建宋存书室、四经四史之斋, 潘祖荫有佞宋斋,而丁丙则有善本书室一。可见清代的藏书家对珍本的热 爱之情。此外,我们亦可以从清代的私家藏书目录中窥见其重视宋元本的藏书风 尚,如钱曾的述古堂书目、也是园书目、读书敏求记收录了大量的宋元 旧版,更有直接著录宋元本的目录书籍,如徐乾学的传世楼宋元本书目、毛廒 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丁丙的善本书室藏书志等。总而言之,清代藏书 家们数年如一日地多方觅购,使清代的私家藏书形成以珍本、善本为重的藏书特 色。 另一方面,清代的藏书家多半亲自并持续对所藏书籍进行校勘整理。 首先,清代藏书家大都编制了私家藏书目录。如钱曾的述古堂书目、也 是园书目、读书敏求记;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徐乾学传是楼书目、吴寿 肠拜经楼藏书题跋记、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荛圃藏书题识、孙星 衍孙氏祠堂书目、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陆心源酾宋楼藏书志、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等。 。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f m 】郑州:大象出版社,2 0 0 1 年,第2 6 9 页 1 l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次,藏书家们常对所藏的书籍进行考订、校勘。以清代著名的藏书家黄丕 烈的考校工作为例:其于校勘书籍,“先是探寻各书的源流,比较各本的异同,然 后查找他书中引用本书的内容,校出应校之处,并在校勘记中说明、考证,或作 详细的疏解 。如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之纂图互注重言重意周礼下有:“宋 刻周礼所见三本,一为余仁仲本,藏于小读书堆,系中本,独缺秋官;倚 树吟轩有蜀本,止秋官二卷,则大版也,现为余有;陶筠椒有纂图互注本, 却无缺卷有缺页,版子适中,为此又系巾箱中本。书籍不轻假人,筠椒以待 贾而沽,未能借校。致令槎翁之书留余一廛中,仅得与蜀残本一校,未尽其善又 可惜也。 又后汉书一百二十卷( 元大德本) 下有:“今本郑康成 传云:师事京兆第五元,是本元下多先字;又云:吾家旧贫,不为 父母群弟所容是本无不字,俱与唐史承节所撰郑公碑合。 可见, 黄丕烈颇为重视校勘版本。 总之,中国私家藏书的历史到了清代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无论从藏书整理还 是收藏志趣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傅璇琮、谢灼华主编中国藏书通史【l 川宁波:宁波出版社,2 0 0 1 年,第9 3 9 页 。黄丕烈撰潘祖荫辑周少川点校士礼居藏书题跋记【l 川匕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 9 8 9 年,第1 页 黄丕烈撰潘祖荫辑周少川点校士礼居藏书题跋记【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 9 8 9 年,第1 2 页 第二章明清私家目录的文化形貌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一 i i i 宣i 第二章明清私家目录的文化形貌 “文化形貌,主要指文化组合形成的面貌,或样式、或布局。 明清私家目 录的文化形貌,则具体表现为:明清私家目录的发展情况,明清藏书家的藏书活 动,以及二者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编制特点等等。 明清两代是私家藏书目录兴盛与繁荣的阶段。较有成就者有:黄虞稷千顷 堂书目、范钦天一阁藏书目录、高儒百川书志、陈第世善堂藏书目、 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黄丕烈百宋一廛书录、钱谦益绛云楼书目等。 这些目录,不仅反映了私家藏书的藏书规模和藏书特色,让后人了解藏书家得书 之不易、治学之勤奋以及志趣之所向,还可让后人较全面地了解一个时期的文化 概貌。 、 、 第一节明代私家目录的发展概况 明代是私家藏书目录的兴盛阶段,“据范风书先生统计,在明代有明确文献著 录或记载的私家藏书目录、藏书题跋者共计1 6 7 种,其中确有刻印或抄本流传存 世者4 8 种,约占全部书目的三分之一。刀 而这四十余种的书目,全部是万历以来 编制而成的。七十几年的时间有这样的成就足见明人对书目编制的态度。 明代私家藏书目录现存的主要有:朱勤美西亭中尉万卷堂书目十六卷、 叶盛菜竹堂书目六卷、陈第世善堂藏书目二卷、晃璨晃氏宝文堂书目 三卷、高儒百川书志二十卷、李如一得月楼书目一卷、祁尔光澹生堂 书目八卷、徐兴公红雨楼书目七卷、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四卷、赵琦美 脉望馆书目、毛晋汲古阁珍藏书目一卷等。 明代私家目录的发展与明代兴盛的藏书活动是分不开的。“据王河主编的中 国历代藏书家辞典记载,明代知名的藏书家有3 5 8 人,其中江苏1 4 2 人,浙江 1 1 4 人,福建2 2 人,江西2 0 人,上海1 8 人,山东7 人。涌现出了一大批蜚声中 。王玉德文化学f m 】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1 9 9 6 年,第9 0 页 。康芬明代私家藏书特点试析【j 】江西图书馆学刊,2 0 0 1 年,第4 期 1 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i i 外的大藏书家,其藏书之巨,甚或富比朝廷。明代私家藏书不仅规模超前,数 量巨大,种类浩繁 ,而且书目编制之繁盛也远胜前代。详见下表: 明代主要私家藏书目录详览表 泌 明初明中叶明末 江苏叶盛菜竹堂书目顾磷顾尚书书目六赵琦美脉望馆书 存( 昆山) 、桑悦桑卷佚,苏州、罗风 目存,常熟、李鹗 悦家藏书目佚( 常金陵罗氏书目 狮得月楼书目存、 熟) 、陆容士斋藏佚,上元、陆深江 丁雄飞古今书目 书目录佚( 太仓) 、 东藏书目录佚,( 上佚,江浦、黄虞稷千 吴宽丛书堂书目海人) 、徐献忠华顷堂书目存、钱曾 佚,( 长洲)亭徐氏书目佚、孙也是园书目、述 楼博雅堂藏书目古堂书目、读书敏 录佚,常熟人、王求记皆存。 世贞王世贞藏书目 录佚,太仓人、顾 从义芙蓉庄书目 佚,上海、吴岫姑 山吴氏书目佚,吴 县、朱察卿朱察卿 家藏目录佚,上海、 赵用贤赵定字书 目存,常熟、黄洪 宪黄葵阳书目佚 泰兴、施大经施氏 。宋国臣明代藏书楼书目编制之考述川四川图书馆学报,2 0 0 6 年,第6 期 o 据王国强明代目录学研究编制,其中作者不详、存佚不详者未录。 1 4 - 第二章明清私家目录的文化形貌 获阁藏书目录佚, 上海、董其昌玄赏 斋书目存、焦弦焦 氏藏书目佚,江宁、 钱谦益绛云楼书 目存,常熟。 江西杨士奇文集志严嵩严氏书品删页陈宏绪酉阳山房藏 佚( 泰和)目佚,( 分宜) 。书记佚,新建人、 周廷槐大业堂藏书 目佚,金溪。 浙江徐贲蜀山藏书目吴琉环山楼书目胡彭述好古堂书 佚( 吴兴) 、杨守陈佚,( 长兴) 、茅坤白目佚,海盐人、唐 杨守陈家藏书华楼书目佚,归安、尧臣万卷楼书目 目佚( 鄞县) 、商钮纬世学楼藏书目佚,武康人、祁彪佳 辂商文毅公家藏录佚,会稽、沈节 八求楼藏书目录 书目佚,杭州淳甫玩易楼藏书目佚,山阴人、徐介寿 安谢铎朝阳阁书录佚,乌程、沈启百城楼藏书目 目佚,( 天平) 、原存石草堂书目佚、茅元仪九学十 洪梗洪子美书目佚,秀水、项笃寿项部目佚,归安、曹 佚,( 钱塘) 、范钦氏万卷楼书目佚,溶静惕堂书目存, 四明范氏书目秀水、姚翼玩画斋秀水、高承埏稽古 佚( 鄞县) 。藏书目录佚、胡应堂书目佚,嘉兴、 麟( - - 酉山房书目周氏香梦楼藏书目 待考、祁氏澹生堂录佚,海宁、沈嗣 藏书目佚,山阴、选法宋楼书目佚, 潘承后林潘氏书秀水、姚漳 赖古堂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佚,乌程。书目佚,秀水、祁 理孙奕庆藏书楼书 目存,山阴。 福建黄居中千顷斋藏书徐兴公红雨楼书 目录佚,晋江、谢目,重编红雨楼题 肇潮小草斋书名跋存,闽县、童佩 佚,长乐人、陈第世童佩书目佚,龙 善堂藏书目录存,丘。 连江。 山东李开先李中麓书 目佚,( 章丘) 、于 慎思于文定公书 目佚,东阿、王道 明笠泽堂书目佚, 蒙城。 山西薛碹河东书目 河南朱槁周府书目贾泳临颖贾氏藏书耿震国富春轩藏书 佚、朱厚瑛衡府目佚、李廷相李 目录佚,襄城。 书目佚、朱厚爝蒲汀家藏书目存, 徽府书目、王鸿( 濮州) 、沈竹东沈 儒王文庄书目竹东书目佚,( 京 佚,南阳。师) 、晁琛宝文堂 分类目录存,开州 人、张卤张卤四柜 书目佚,仪封。 海南王佐经籍目略 第二章明清私家目录的文化形貌 佚,琼州临高。 陕西乔世字乔三石书 目佚,耀洲。 河北 高儒百川书志存,梁清标蕉林书目 涿洲。佚,直立直定。 安徽刘城刘氏藏书题 跋佚、贵池。 可见,明初著名的藏书家主要集中在江苏地区。如昆山叶盛、太仓陆容、长 州吴宽等。叶盛,明正统年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生平好书,所藏达数万卷。 叶盛的藏书楼号为“菜竹堂”,故其所编的家藏目录为菜竹堂书目。该目凡六 卷,著录书籍四千余册,两万余卷。陆容,成化进士,浙江右参政,藏书甚富。 有士斋藏书目录,今亡佚,卷数亦不详。吴宽,成化问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其人嗜好收藏,于书无所不读,有丛书堂书目流行当世,今亡佚。 明代中期,由于南方经济的持续发展,藏书家数量明显增多,藏书量增长迅 速。相对而言这一阶段的私家藏书目录在数量和质量上也有显著的提高。最著名 的是范钦所编的范氏东明书目1 卷和四明范氏书目2 卷,惜亡佚。王世贞 天禄琳琅书目,所收宋本甚多,皆为精品。书中不乏作者小跋,可知其藏书之 概貌。此期北方的藏书家较为突出的有边贡、李廷相、晁琛、高儒,李开先。李 廷相的李蒲汀家藏书目,凡2 卷。收录集部书、宋元本颇多。晁琛所纂的晁 氏宝文堂书目,凡3 卷,收书达七千余种。该书体现了明代社会文化的鲜明特色, 收录了大量的明话本、小说、杂剧以及传奇类书籍,是研究古代小说史和戏剧史 的重要资料。 明代中期另一具有代表性的私家藏书目录就是高儒的百川书志。该书不仅 著录了二千多种图书,直接反映了作者的广收博采;还间接地昭示了当时流行的 文化形态如小说、戏曲、传奇等,为后世研究元明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该书 于体制上每录一书,后便附有提要,可据此了解一些亡佚之书的情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明代晚期仍以江苏、浙江两地的私家藏书最为繁荣。江苏常熟赵氏父子的赵 定宇书目、脉望馆书目无论是在分类体系,还是图书编目上都有长足的发展, 而在保留图书文献方面的贡献更大为后人所称道。浙江山阴祁尔光的澹生堂书 目凡十万余卷,收录图书九千余种,规模宏大。该书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设立丛 书类的书目,对后世书目的立目影响甚深。 明万历以后,出版业繁荣兴盛,私人刻书寻常可见。随即出现了一大批的出 版家,如毛晋、吴勉学、陈仁锡、胡文焕等。毛晋,常熟人,是当时最为著名的 藏书家、出版家之一,积书8 4 万册,购汲古阁、目耕楼藏之。编有汲古阁珍藏 书目。这一时期福建的藏书家异常活跃,私家藏书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有较大的发 展,著名的有,连江陈第、闽县徐兴公。陈第,“明时武人喜藏书者,自称:“吾 性无他嗜,为书是癖。虽幸承世业,颇有遗本,然不足以广吾闻见也。 故其奔 走南北,于书孜孜以求,积书三十四年,遂至万有余卷,并编有世善堂书目2 卷。徐兴公为福建藏书家之冠,好藏书,并注意对所藏书籍的整理与校勘,有红 雨楼家藏书目4 卷,目录学价值极高。 第二节清代私家目录的兴盛局面 清代是中国私家藏书发展的高峰,私家目录自然更为发达。据统计,著名私 家藏书目录有1 6 0 种之多,流传至今且著名者有: 钱曾述古堂书目四卷 钱曾也是园藏书目十卷 钱曾读书敏求记四卷 毛康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一卷 徐乾学传是楼书目八卷 吴寿呖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六卷 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六卷,续编五卷 。陈第世善堂书目见丛书集成新编p 川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 9 8 5 年航第二册,第5 2 页 第二章明清私家目录的文化形貌 l l _ 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十卷,续录四卷 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内编四卷,外编三卷 汪宪振绮堂书目六卷 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二十四卷 杨绍和海源阁藏书目一卷 陆心源萌宋楼藏书志一百二十卷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四十卷,附录一卷。 其中以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黄丕烈百宋一廛书录等最为世人称颂。 清代私家藏书目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清初、乾嘉时期、晚清。 清初的私家藏书基本上以南方的江苏和浙江两地最为兴盛。“而且因处于两朝 交替的转变时期,所以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首先,可能是受朝代更替的影响, 清初藏书家集中大都会较少,小都市则较多,其中如江苏常熟、浙江宁波较著名, 但是由于北京是政治中心,官吏集中,文人众多,也逐步成为北方藏书家集中地 区。其次,由于明亡,士大夫感受到的是天崩地裂,一部分遗民出于对故国情感 的寄托,专门收集明代史料、地方史料的藏书家不乏其人,在这点上说明藏书家 保存文化遗产的特殊作用非常突出。第三,承继明代遗风,清初部分藏书家讲求 宋元旧刻、明刻精印精抄本,其传统影响于后世,并成为藏书家中的鉴赏家一类。 而藏书家的这种存在意义与价值多半保留于其藏书目录中。我们可以从清代藏书 目录中探寻到清代藏书家的坚持与忍隐。 由于私家藏书在清初就表现出了其非凡的生命力,私家藏书目录在此阶段也空 前的繁盛,涌现出了大批有历史价值的私家目录。“最具代表性的私家书目是钱曾 的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述古堂宋元本目录和读书敏求记。她们 从体制上初步构拟了普通书目、善本书目和题跋目录的格局。而读书敏求记 不仅恢复了私藏书目的解题传统,更开创了藏书目录题跋题材的先例j 并为清代 私家目录讲求版本、突出版本的风格奠定了基石。圆另外,传是楼书目、季沧 。傅璇琮、谢灼华主编中国藏书通史f q 浙江宁波:宁波出版社,2 0 0 1 年第8 4 2 页 。严佐之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口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4 年第2 页 一1 9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苇书目等,则分别在图书著录和图书分类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绩。 清代中晚期的藏书家们仍然以江苏、浙江为藏书据点。但这一时期四库全书 的修纂工作轰轰烈烈的展开了,许多大学者大藏书家纷纷来京献书,或参与编纂。 一时,北方的藏书活动活跃了起来。 乾嘉时期,读书题跋记和藏书志目录的出现成为私家目录兴盛的主要标志。 吴骞拜经楼藏书题跋记、黄丕烈的士礼居藏书题跋记题跋与书目合二而一, 使解题内容更加丰富,规范。而使传统目录体制得有更大突破则得益于张金吾的 爱日精庐藏书志和周中孚的郑堂读书志。二书妥善解决了“开聚书之门径” 与“标读书之脉络”的关系,创造出了藏书志目录体制,为几代目录学家的目录 探索的实践作出了完美的总结。藏书志目录体制是目录学成熟的标志。 晚清最有代表性的私家目录当属清末四大藏书楼的藏书志。他们都不约而同在 各自原有目录的基础上,根据所藏和所需做了体制上的修订和补充。“铁琴铜剑 楼藏书目录附校勘记、体例极善,也是创例,读一书可得数书的功用,在近世 藏书志中,尚没有超过他的。酾宋楼藏书志载旧刊旧钞之流传罕见者,惟张 氏以元为断,此则断自明初。善本书室藏书志实能上窥提要,下兼士礼 居之长,赏鉴、考订两家合而为一m 。可见,这段时期私家目录虽然在体制上不 如前两个时期时有创新,但其不断的求善求美的发展亦为后世目录学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三节明清私家藏书目录的特点与成就 明清是私家书目编纂的繁盛时期,不仅数量大大超过了前代,而且有很多发明 和创新,对近代目录学有重大影响。 “明代私家书目对传统四部分类法作了较大增删分合,并创造了许多新的图 书分类体系。明代私家目录大都抛弃了解题和注释,但书名、卷数、著者、著录 方式等基本著录项目大致齐备。把书目分类体系和著录视作一体,让书目的两个 。严佐之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4 年第3 页 - 2 0 - 第二章明清私家目录的文化形貌 组成部分分担不同的任务而完成书目的各项功能 。清代私家藏书目录不仅是目 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基础的部分,“它对清代目录学的其他部分的发生 发展有着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 清代私家书目在体裁、形式、方法、 内容上都做出了不同于前代的创新,为四库管臣编纂总目提要作了很好的铺 垫与补充。 一、明清私家目录的特点 ( 一) 类例编制 明代私家藏书目录的类例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自创新法不以四部为次;其二 是依循四部分类但大肆变更子目。大致如下表 所列: 年代著者书目名称类例 成化七年叶盛菜竹堂书目4 部 正德三年陆深江东藏书目录1 4 类例 嘉靖十九年高儒百川书志4 部9 4 类 嘉靖中晁琛宝文堂藏书目3 4 类 嘉靖三十年孙楼博雅堂藏书目录1 8 类 嘉隆沈节甫玩易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安徽淮北师范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9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黑龙江鸡西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市平房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讲解员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的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宁德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江苏淮安市淮阴城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拟聘用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公安局第一次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8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安康石泉县两河镇中心卫生院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届春季雅砻江公司校园招聘正式启动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施工队进场安全教育培训
- 海绵印拓画课件
- 2025年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知识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秩序员休假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惯性导航行业投资现状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耳机品质协议书范本
- 2025版VI设计合同范本
-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等奖教案设计
- 从法律出发理解与应用新清单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