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磁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2、知道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3、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4、知道磁场具有方向性;5、知道磁感应线;6、知道磁化现象。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铁的相互作用; 磁场、磁感线。难点: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确定;磁场、磁感线。教具准备蹄形磁铁,条形磁铁,磁针,磁感应线演示仪,小铁钉教学过程一、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1、演示实验(1)蹄形磁铁两端吸铁屑等轻小物体;(2)条形磁铁两端吸铁屑等轻小物体;(3)一个条形磁铁用细线吊起来,用另一个磁铁磁极去靠近吊着的条形磁铁,观察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4)磁针放在支架上,观察它静止时指南北。2、归纳各种磁现象,并总结:二、新课讲解(一)认识磁体提问:1、你见过哪些磁体?它们的磁极在什么地方?2、什么是磁体的磁性?讨论: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1、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2、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磁体的周围有磁场。(二)磁场周围有什么1、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2、磁场的方向:规定: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提问:如何形象表示磁体周围空间各点的磁场方向和强弱?(多摆一些小磁针,但小磁针不可能过密怎么办?引导学生想到让铁粉被磁场作用,通过铁粉的排列来显示磁场的大小、方向)演示:在一块玻璃板上均匀撤一些铁屑,然后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上,观察铁屑的分布有什么变化。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有什么变化。提问:轻敲玻璃板的作用是什么?(使铁屑离开玻璃板可以自由转动,最后按磁场的分布排列,从而显示磁场的分布)3、磁感线:磁感线是人们为形象描述磁场而人为画出的一组曲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4、简单介绍地磁场。(三)磁化的秘密提问:1)什么是磁化?2)磁化与磁性它们有什么区别?演示实验:1、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下面放着盛有铁屑的容器用磁极靠近铁棒的上端,铁屑被铁棒下端吸起,把磁体拿开,铁屑又落回容器内。2、钢棒的一端靠近铁屑并不吸引,用磁极由钢棒左端向右端摩擦几下之后,用钢棒一端靠近铁屑,铁屑就被吸了上来。教师小结:磁化是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铁棒离开磁体磁性立即消失;钢棒被磁化后磁性不消失1、磁性与磁化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磁性是磁体的性质,表现为吸铁性和指向性;磁化是一个铁的或钢的物体磁性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三、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四、随堂训练1、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确实存在的线 B、没有磁感线的区域就没有磁场C、磁体的周围都存在着磁场 D、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可能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不一致2、下列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正确的是( )3、如下图、根据图中放入的小磁针的指向,画出磁感线的分布,并在图中标出两个磁极的极性。N S 五、作业布置课堂训练:自我评价1、2、3题比热容 课题3. 比热容 执教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容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4.加深对比热容的概念的理解,学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计算。5.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重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难点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教具演示试管两支、酒精灯、水和铁砂、温度计、停表学生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一.复习 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 二.引入新课 大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可见,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和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别的物质也是这样的 。那么,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 三新课教学 1演示实验:P14图1-3-3实验 实验结果:沙子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在升高相同的度数时,水吸收的热量比沙子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怎样来表示各种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的这种性质呢?-在物理学中就用比热容来表示。如果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了t,则Q/m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3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J/(kg)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4查比热容表:(1)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焦。(2)查铜、铝等物质的比热容,并与水的比热容作比较。得出水的比热容最大。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3)为什么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4)讨论交流:海陆风和陆海风的形成。四小结 :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五布置作业。回想生活经验观察实验,思考得出结论练习比热单位的写法与读法查表试解释现象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什么?怎样读? 2水的比热容是多少?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3比较下列物质谁的比热容大:一滴水和一桶水?一枚铁针和一根铁棒?0的水和100的水?二新课引入以水的比热容为例,说明它的物理意义,使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4.2103 焦的热量,完成下列表格质量升高温度吸收热量1 kg14.2103 J2 kg12 kg2通过填写以上表格引入热量的计算,并启发学生得出热量计算的公式。三新课讲授1.吸热公式及理解。(1)Q吸cm(t-t0) , 用t升=t-t 0表示升高的温度,公式也可写成Q吸cmt升.式中的Q吸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J;c是物质的比热容;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t0初温,t是末温,单位是。(2)公式的应用。例:(幻灯显示)。2.放热公式的理解。(1)Q放cm(t0t) 用t降=( t0t)表示降低的温度可写成Q放cmt降(2)公式的应用。例:(幻灯显示)。注:1。学生容易把t0和t混淆,所以要告诉学生记忆的方法:有标脚“0”的就可想到“一切从零开始”就表示开始的温度即初温。没有标脚的就是末温。)2区别“升高”“升高了”“升高到”和“降低”“降低了”“降低到”。“升高”“升高了”或“降低”“降低了”都指的是变化的温度,即t;升高到或降低到都指的是末温。四练习、布置作业完成复习提问完成表格内容得出热量的计算式记忆公式记忆公式注意学法注意分辨易混概念练习六、词语点将(据意写词)。1看望;访问。 ( )2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 ( )3竭力保持庄重。 ( )4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 ( )5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 )七、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冷静 寂静 幽静 恬静 安静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 )的微笑。2贝多芬在一条( )的小路上散步。3同学们( )地坐在教室里。4四周一片( ),听不到一点声响。5越是在紧张时刻,越要保持头脑的( )。八、句子工厂。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陈述句)_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写句子)_3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4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把”字句:_“被”字句:_九、要点梳理(课文回放)。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_,_,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_和_,以及她_、_和_;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综合能力日日新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4教学设计-4.3.4 创建“密码验证”窗体-
- 第四节 现代通信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鲁科版五四学制2012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等腰三角形》专项检测卷(附答案)
- 2.2.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说课稿-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全国育婴师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平面向量与复数(试卷+解析)
- 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小班师德师风题目及答案
- 《2025企业员工聘用劳务合同》
- 电子课件-《英语(第二册)(第三版)》-A01-4402 英语 第二册 第三版 课件-Unit 2 lesson 2
- GB∕T 17794-2021 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
- Q∕SY 01747-2020 热力采油过热蒸汽锅炉运行规程
- CRT植入推荐步骤和工具课件
- 建筑施工岗位安全风险明白卡
- Q∕GDW 10827-2020 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 空气轴承技术培训教程
- (完整版)法理学试题库附答案
- 客户服务管理10421考试大纲
- 典范剧本Coming Clean
- 硫酸生产工艺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