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 e c to ft h e i rc h i l d r e l la r el o w ( 7 ) c o m p a r e 、 ,j 恤u r b 姐n o n p o o rf a n l i l i e s ,u r b 趾p 0 0 r f a m i l i e sn o tv e r yi d e m i 句、i t l lt 1 1 e m s e l v e s ;a i l dh a v es o m en e g a t i v et h o u g h t ,f o r e x 锄p l e ,1 ) e o p l es h o u l de n j o yt h c m s e l v e si nt i m e ”,“e a c hp e r s o n l a v et h e i ro w nl i f c , y o u c a i l td e c i d cy o ul i f cb yy o u r s e l f , t h ed 咖o n s 打a t i o no fs i n i a t i o na b o u t 口o o f b a nf 抽i l i e s e d u c a t i o nr e s o u r c e s o u g hn l i ss u r v e y ,h 叩em i ss u r v e yc a nc o n t d b u t i o nf o rr i c hi i l f o 舯a t i o no fr e s c u e t h eu n d e r p r i v i l e g e da n dt op r o m o t ef o rc i t y 趾t i p o v e 啊 k e y r o r d :p o o ru r b a l lf 锄i l i e s ;f 卸砌ye d u c a t i o n a lr e s o u r c e s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 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纽,五 日期: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型2塑日期: 胪i o6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 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予杂 志社)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等数据库 中,并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发行和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惫2 三望 日 期:趣望:乡6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签 弋刁乡 电话: 邮编: 灭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问题的提出 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由此也 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下岗、失业等,并导致社会贫困人口增加。同时随 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是导致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的重 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给城镇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 力,使就业机会更加减少,这无疑影响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使他们陷人贫困。 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流动人口,白他们流入城市开始,便成为贫困人口中的一员。 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尤其贫困的代际传递迫切需要更多社会关注。所谓贫困代际传 递是指由于父辈贫困引起的家庭教育能力和享有教育资源的局限,造成子代发展 的落后,即使贫困从父辈传递到子代。有研究( 杨莉,2 0 0 6 ) 表明,贫困家庭家 长的文化程度偏低、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或忽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以及亲予关系较 差等,是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的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打破贫困代际传递是城市反 贫困面临的新使命。1 而完成这一使命首先必须了解城市贫困家庭儿童的生存状 态,本研究是基于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促进子代发展的视角,探讨城市 贫困家庭中影响子代发展的家庭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其与非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的 差异,为提出子代干预措施、寻找促进子代发展打破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有效途 径提供重要依据。为此,首先对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1 1 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研究的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的研究寥寥无几,和本研究关系密切 的仅一篇文章,即“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资源现状研究一以南京市某社区两下 岗工人家庭为例”( 张永英2 0 0 3 ) ,相近的研究还有戴艳春( 2 0 0 5 ) 对苗族流动人口 家庭教育资源状况进行的个案研究;胡朝兵( 2 0 0 3 ) 对家庭教育资源结构、特点 及其与小学生心理素质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张玉芬( 2 0 0 5 ) 对酒泉市小学生家庭 教育资源现状调查研究。除以上研究外,其余大量研究都是从家庭教育资源的某 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展开的。诸如从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文化环境 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1 1 1 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资源现状研究 张向葵,城市贫困家庭儿童生存状态与促进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蘑点课题, 2 0 0 6 ,5 l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永英( 2 0 0 3 ) 从社会学视角运用了质化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城市弱势群体( 城 市下岗工人1 家庭教育资源现状的结构及运作状况,得出以下结论:弱势群体家 庭因其家庭教育资源的薄弱,导致其子女在学校教育场域中遭受起始不平等和过 程不平等的待遇;导致弱势群体家庭子女教育难的最主要原因是家庭具体化状态 的文化资本。由于家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方面的弱势, 导致孩子本该享有的入学机会均等的权利受到侵害。研究者通过个案研究认为弱 势群体家庭子女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家庭的影响,家庭经济的弱势与家庭 教育失败没有必然的联系,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家庭文化资本的运作。 戴艳春( 2 0 0 5 ) 从社会学视角运用质化研究方法,对苗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 资源状况进行了个案研究,其结论是苗族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资源对子女的入学 机会产生着不利影响,对苗族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机会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经济资 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与张永英f 2 0 0 3 ) 的研究结论一致。 杨莉( 2 0 0 6 ) 的研究指出,部分贫困家庭因为忽视家庭教育,或者教养方式 不当,或者亲子关系差,或者统而有之,使部分贫困子女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是导致贫困代际转移的重要原因。 1 1 2 家庭教育资源结构及其作用的研究 胡朝兵( 2 0 0 3 ) 从教育心理学视角运用量化的研究方法,对家庭教育资源结 构、特点及其与小学生心理素质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家庭教育资源是 由客观性资源和主观性资源两个基本维度( 含1 0 个因素、2 0 个成分) 构成的较为 复杂的结构。客观性资源维度是由影响者构成、文化程度、职业构成、经济与社 会地位、学习条件、居住条件及书报音像资料等7 个因素或成分构成:主观性资 源是由积极教育因素、中性教育因素和消极教育因素构成,具体由学业支持、保 护、学习气氛、羞辱、教育观念、社会态度、家庭气氛、放任、惩罚、教育信念、 溺爱、情感温暖和教养动机等1 3 个成分构成。在整体上,客观性家庭教育资源 与小学生智力和适应性心理素质极显著相关,家庭主要教育影响者构成、家庭的 经济与社会地位与小学生个性品质显著相关。主观性家庭教育资源与小学生智 力、个性和适应性心理素质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胡朝兵( 2 0 0 3 ) 的研究结论中,客观性家庭教育资源与小学生智力和适应性 心理素质极显著相关,家庭主要教育影响者构成、家庭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与小学 生个性品质显著相关。这一点与张永英( 2 0 0 3 ) 的研究结论“家庭经济的弱势与 家庭教育失败没有必然的联系,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家庭文化资本的运作“存在 2 张永英,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资源现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 0 0 3 。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矛盾之处。 张玉芬( 2 0 0 5 )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酒泉市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现状,其 结论是酒泉市家庭教育资源具有如下特点: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加强, 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家庭教育方式有了显著改善,家庭教育 的内容渐趋丰富完善。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偏高;忽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越俎 代庖,助长了孩子的依赖行为;家长过度庇护,忽视孩子受挫能力的培养等。 1 1 3 从家庭教育资源的某方面展开的研究 ( 1 ) 家庭教育观念方面的研究 关于家庭教育观念方面的研究包括家庭教育观念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实证研 究。俞国良、辛涛( 1 9 9 5 ) 对家长教育观念的内涵、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父 母对儿童发展的观念、家长对自己养育能力的观念、家长教育观念对儿童发展的 影响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研究指出,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家长基于对儿童 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儿童教养的理解。它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儿章进行教育 的目标、方向、手段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观念包括家长的人才观、亲子观、儿童发展观和教子观等内容。 关于家庭教育观念实证研究较多。李凌艳、庞丽娟( 1 9 9 7 ) 李洪曾、吴玉琦、 谢光庭( 1 9 9 6 ,1 9 9 9 ) 等研究指出教育观念是指父母在抚育子女过程中所持有的有 关儿童发展、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及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家长的教育观念往 往影响着他( 她) 们对子女的教养态度,而教育态度往往影响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 行为。教育观念是家长家庭教育素质众多构成成份中的核心。 李百珍、关颖( 1 9 9 5 ) 的研究表明家长教育观念呈现以下特点即对儿童高期 望、重智能;家庭教育以品德为重:承认儿奄自主与要求儿童依附成人并存。家 长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其对儿童的认识和态度有一定关系。黄娟娟、李洪曾( 1 9 9 5 ) 对上海、台湾幼儿家长教育观念比较研究的结论是:在成才观上,上海家长希望 孩子成为劳心者,能光宗耀祖、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台湾幼儿家长注重孩子自 身的发展,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自我的完善。在教育观上,上海家长把孩子当 作木头,教育是去雕刻他,不尊重孩子,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等特点:台湾幼 儿家长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人,对孩子比较尊重,教育是去适应孩子的发展、促进 孩子的发展。在这些观念中,显然尊重孩子、注重孩子自身发展的观点有利于儿 童的发展。 杨丽珠、李灵、田中敏明( 1 9 9 9 ) 对中、日、韩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跨文 化比较研究表明,三个国家的亲子关系已由长者本位向幼者本位改变,从旧式封 建型长者尊严、幼者绝对服从的关系转化为较为平等的、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的新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型亲子关系。中国、同本、韩国幼儿家长对其子女就学、择业有高期望。绝大 多数都希望自己孩子念大学,考研究生。在择业方面,虽然各国排序不同,但都 希望选择高学历的有社会地位的职业。 有研究者( j o l l l l s o n1 9 9 2 ) 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儿章发展影响研究表明,对 儿童发展所持观点不同,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也不同,持发展论观点对儿童发展产 生积极影响,持遗传论观点对儿童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纵观以上对家长教育观念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可归纳得出家长教育观念 的主要成分应包括家长对人才价值的理解、家长的教子观和儿童发展观,家长的 教育观念影响几章的发展。 ( 2 ) 家庭教养方式方面的研究 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可分为:家庭教养方式类型研究和家庭教养方式与 儿童发展关系研究。关颖、刘春芬( 1 9 9 4 ) 将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 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陶沙( 1 9 9 4 ) 从七个维度 即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及教育的不一致等分析幼儿母亲的 教育方式。 国外有学者( p a r k 鹄p ,1 9 8 9 ) 、( g r e e n ,rj 1 9 9 0 ) 研究表明,不同的父母教 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我国学者林磊、董奇、陶沙、曾琦f 1 9 9 6 ) ; 王耘、王雁苹( 1 9 9 8 ) ;俞国良( 1 9 9 8 ) ;赵静波;梁军林;刘珍妮( 1 9 9 9 ) ;郑淑杰、 陈会昌( 2 0 0 3 ) ;郑航( 2 0 0 3 ) ;王赤贞、周林刚( 2 0 0 3 ) ;王娜( 2 0 0 6 ) 等从父母教育 方式与儿童社会性、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心理和行为以及人格发展的关系等方面 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社会性以至儿童人格的发展,不同 教养方式家庭的儿童其心理的发展存在显著差异。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社 会性发展好于溺爱型和专制型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方面的研究表明,无论是把教养方式从类型方面研究,还是从 维度方面进行研究,都能使人认识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儿童 的发展。民主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对儿童 的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而溺爱型和专制型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儿童产生 任性、自我中心、依赖性和缺乏韧性、缺乏自信等不良的人格特点 ( 3 ) 家庭环境、家庭资源方面的研究 衣明纪;冉霓;付苋;方淑霞;邹巧云;魏书珍( 2 0 0 1 ) 、付海荣;陈学彬;秦 晓民;潘爱英( 2 0 0 6 ) 、王慧( 2 0 0 6 ) 、胡春雁( 2 0 0 6 ) 研究指出家庭环境由家庭物质条 件、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家庭心理环境等要素构成,家庭环境对儿童 的心理健康、人格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孙殿凤;衣明纪;李堂( 2 0 0 2 ) 、张素 华( 2 0 0 2 ) 、马梁红;骆桂秀;唐柳云( 2 0 0 5 ) 、王传升;崔玉中( 2 0 0 5 ) 、李梅香;梁 艳枝( 2 0 0 5 ) 、吴晓颖( 2 0 0 5 ) 、涂晓慧( 2 0 0 5 ) 、白春玉;张迪;周红;刘新月( 2 0 0 6 )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等研究表明,差生、学习障碍及儿童行为问题都与家庭环境有关,家庭环境影响 学生创造力和学习动机、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 张登印;俞国良;陈诗芳;林崇德;罗晓路( 1 9 9 7 ) 的研究表明家庭资源对儿 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习不良儿童的认知发展落后,其原因既有 儿章本身个体差异的,也有来自不利环境的影响,揭示出家庭资源对学习不良儿 童认知发展和学习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余洁玉、温忠麟( 2 0 0 5 ) 对学习不良儿 童家庭资源的元分析显示,儿童各种家庭资源的效应值变异程度不大,总体来说, 学习不良儿童和一般儿童的家庭资源差异显著,一般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和教养 方式优于学习不良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和教养方式。 以上关于家庭环境、家庭资源方面的研究显示,家庭因素不但影响儿章认知, 而且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这些因素包括诸如家庭物质条件、家庭文化氛围、家 庭教养方式、家庭心理环境等。 ( 4 ) 家庭经济方面的研究 鲁洁( 1 9 9 0 ) 认为,家庭经济极端贫困时,经济水准在温饱以下,就不能为 其子女提供正常或必要的学习条件,这将严重影响子女的教育和身心发展。 1 2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意义 综观以上研究,关于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状况的研究屈指可数,仅( 张永 英2 0 0 3 ) 一篇文章,即“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资源现状研究一以南京市某社区两 下岗工人家庭为例”,该研究对两个下岗工人的家庭教育资源从社会学视角作了 质化分析,该分析充分体现了质化研究的人文性,正如陈伯璋( 1 9 9 0 ) 指出:质 化研究强调主体性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企图在方法、语言及真理之问的辨 证关系中,把握更真且更具人味的真理。3 但个案能否代表城市弱势群体的总体? 从社会学视角的质化研究能否详尽展现家庭教育资源的结构成分? 城市弱势群 体与城市非弱势群体家庭教育资源有什么差异? 另外,城市贫困家庭是城市弱势 群体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群体,是城市反贫困研究中值得关注的焦点。基于此, 本研究从教育心理学视角,运用量化研究方法探讨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状况, 弄清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其与城市非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的差异,明确 制约城市贫困家庭儿童发展的家庭教育资源特点,并分析其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 的影响。 本研究的意义:( 1 ) 弥补关于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量化研究的不足;( 2 ) 弄清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其与城市非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的差异,为寻 3 陈伯璋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质的研究方法【m 】台湾南宏图书公司1 9 9 0 1 4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找促进予代发展打破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有效途径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通过本研 究所获得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现状的实证材料,为提出干预措施提供基础。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 研究的目的 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明确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的现状、特点,了解城市贫困家庭教 育资源与非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的差异,提出优化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的建议和 措施。 2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以往家庭教育资源、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以及相关研究文献 进行分析,编制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调查问卷,运用文献分析和量化研究相结 合的方法,采用半封闭半结构式问卷进行调查,收集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状况 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 2 3 研究对象 因为本研究者生活的城市是赤峰市,赤峰市作为我国中小城市之一也同样经 历了经济改革大潮的洗礼,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发生下岗、失业,并导致贫困人口 的增加。加之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丽导致新的城市贫困人口的产生。本研究眷认 为,赤峰市城市生活也是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研究赤峰市城市贫困家庭教 育资源现状能够为我国反贫困作出一点贡献。所以以赤峰市城市贫困家庭为调查 对象。样本的选取是从市民政局提供的赤峰市红山区2 0 0 5 年享受城市生活最低 保障金并有小学生的家庭中随机抽取1 0 0 户,对这1 0 0 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为 和贫困家庭进行对比,从同一城区的有小学生的非贫困家庭中随机抽取1 0 0 户进 行问卷调查。被试取样情况见表1 。 表l 被试取样情况表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4 研究程序 2 4 1 概念的界定 2 4 1 1 城市贫困家庭 本研究对“城市贫困家庭”所作的操作性定义是指享受城市生活最低保障金 的家庭。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根据1 9 9 9 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的城镇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政府对城市中的贫困居民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基本 生活保障。所以,享受城市生活最低保障金的家庭即为城市贫困家庭。 2 4 1 2 教育资源 教育大辞典( 顾明远主编,1 9 9 9 ) 中把教育资源解释为教育经济条件,即 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教育人力资源、物 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 2 4 1 _ 3 家庭教育资源 目前对家庭教育资源的系统研究较少,有学者对家庭教育资源作了初步的界 定。俞国良、张登印、林崇德( 1 9 9 8 ) 认为,家庭资源指的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 各种家庭因素的总和。胡朝兵( 2 0 0 3 ) 把家庭教育资源定义为:在家庭教育过程 中,一切潜在的或显现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客观的或主观的、可以发掘利用的, 对儿章教育和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家庭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总和。 张永英( 2 0 0 3 ) 从社会学的角度将家庭教育资源定义为:对人的发展有影响的与 家庭有关的一切因素、是指由家庭所具备的各种资本( 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 符号的1 所规定的家庭在场域中的位置及其特有的惯习以及由此指定的全部生活 方式。 综合分析以往研究,关于家庭教育资源的界定,本研究综合了俞国良、张登 印、林崇德( 1 9 9 8 ) 以及胡朝兵( 2 0 0 3 ) 的观点,认为家庭教育资源应具有以下含 义:( 1 ) 家庭教育资源囊括家庭中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 2 ) 家庭教育 资源中的各因素按其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因此,本研究 中的家庭教育资源定义为: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家庭因素的总和,包括客观 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长文化程度、家长职业、经济收入、 居住条件、学习条件等。主观因素包括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长的人生 观、家庭和谐度、家庭学习氛围、家长期望、家长学业支持等。本研究把家长的 人生观列为家庭教育资源主观因素构成成分,这一点与以往研究不同,因为家长 的人生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儿童的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本研究把家长的人 生观列为家庭教育资源主观因素构成成分。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4 2 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现状调查问卷的编制 2 4 2 1 家庭教育资源结构成分及其释义 依据本研究对家庭教育资源的界定,家庭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客观性资源和主 观性资源两个方面,其结构成分及其释义如下: 1 、客观性家庭教育资源 ( 1 ) 家庭结构:指和儿童经常生活在一起的主要家庭成员构成状况。 ( 2 ) 家长文化程度:指家长受教育的年限及其文化水平。 ( 3 ) 家长职业:指主要家庭成员的比较稳定的或从事相对时间较长的职业。 ( 4 ) 学习条件:指孩子学习的空间、学习用具的满足程度、学习环境的受 干扰情况。 ( 5 ) 居住条件:指家庭居住面积和所处的社区环境和邻居对孩子的影响。 ( 6 ) 图书资料:指给孩子提供的学习资料或教育性书籍、报纸、杂志或音 像制品、电子设备等情况。 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是已经区分开的城市贫困家庭与城市非贫困家庭,所 以在本问卷中,没有家庭经济收入题项。 2 、主观性家庭教育资源 ( 1 ) 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 值标准和认识。 ( 2 ) 家长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家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 种对待孩子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可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忽 视型。 ( 3 ) 家庭和谐度: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 ( 4 ) 家庭学习氛围:指家庭中的学习气氛。 ( 5 ) 家长期望:指家长对孩子成长与发展的一种期待。 ( 6 ) 学业支持:指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鼓励与帮助等。 ( 7 ) 家长的人生观:指家长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 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 2 ,4 2 2 家庭教育资源调查问卷题项的编制 根据以上家庭教育资源结构成分选择问卷题项。首先从以下量表中选择相同 或相似特质的题项,这些量表包括4 :( 1 ) 沈其杰、赵靖平、费立鹏翻译,邹定辉、 周远东、费立鹏修改的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 e s c v ) ( 第三次修订) 。( 2 ) 沈其 杰、赵靖平、费立鹏翻译,邹定辉、周远东、费立鹏修改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 量表中文版( f a c e s i i c v ) ( 第三次修订) 。( 3 ) 刘培毅、何慕陶修订的家庭功能评 定( f a d ) 。( 4 ) 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 m b u ) 。( 5 ) 于欣修订的子 4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 9 9 3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 p l ,o c ) 。( 6 ) 季益富、于欣修订的自尊量表( s e s ) 。其 次根据家庭教育资源结构成分自编题项。问卷题项数量见表2 。 表2 问卷题项数茸结构表 变量问卷题数 1 客观性家庭教育资源 ( 1 ) 家庭结构 ( 2 ) 家长文化程度 ( 3 ) 家长职业 ( 4 ) 学习条件 ( 5 ) 居住条件 ( 6 ) 图书资料 2 主观性家庭教育资源 ( 1 ) 家长教育观念 ( 2 ) 家庭教养方式 ( 3 ) 家庭和谐度 ( 4 ) 学习氛围 ( 5 ) 家长期望 ( 6 ) 学业支持 ( 7 ) 家长人生观 3 测谎题 2 4 2 3 家庭教育资源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在正式调查前进行试测,问卷的同质性系数( a ) 为o 7 5 3 6 和分半信度系数为 o 7 1 2 8 都在o 7 以上,说明问卷是可用的。 2 4 2 4 家庭教育资源问卷调查的计分 问卷中的“一、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以下各题的相应的字母上画圈。” 部分,收集计数资料,问卷中的“二、以下各项陈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您的观 点或家庭的实际情况,请在相应的字母上画圈。”部分,按五级计分,即a = 5 分, b - 4 分,c = 3 分,d = 2 分,e = 1 分,但其中“偶尔我也会想一些不可告人的事”、 “我也曾经在背地里说过别人一些坏话”两项反向计分。 2 4 3 调查的实施 根据本研究对城市贫困家庭的界定标准,从赤峰市红山区2 0 0 5 年享受城市 生活最低保障金并有小学生的家庭中随机抽取l o o 户,对这1 0 0 户家庭进行问卷 调查,为和贫困家庭进行对比,从同一城区的有小学生的非贫困家庭中随机抽取 1 0 2 7 7 3 3 l4他2 4 2 6 4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0 0 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在学校集中发放,由学生带回请家长完成后回收。依 据回收问卷的填答质量,共获得有效问卷1 8 2 份,其中贫困家庭9 0 份,非贫困 家庭9 2 份。问卷有效率为9 1 。全部数据采用e x c e l 、s p s s l o o 软件进行分 析。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研究结果 3 1 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与非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的差异 3 1 1 城市贫困家庭与城市非贫困家庭客观性家庭教育资源比较 3 1 1 1 家庭结构、家长文化程度与家长职业 对城市贫困家庭与城市非贫困家庭中经常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分 析,可以看出9 0 以上的家庭为完整家庭( 见表3 ) ;但对城市贫困家庭和城市 非贫困家庭中非单亲家庭与单亲家庭作x 2 独立性检验,结果显示:城市贫困家 庭的单亲家庭比例( 8 9 ) 高于城市非贫困家庭中单亲家庭的比例( 2 2 ) ,差 异著( x 2 = 3 5 4 ,p o 0 5 ) 。 表3 城市贫困家庭与城市非贫困家庭的家庭结构比较 注:+ p o 0 5 p 0 0 1 + ”p o 0 0 1 ( 下同) 对城市贫困家庭和城市非贫困家庭与家长文化程度的关系作x 2 独立性检验, 结果显示两类家庭的文化程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 ( 2 _ 4 4 6 4 ,p o 0 1 ) 。表现为城市 贫困家庭高中及以下学历所占比例高于城市非贫困家庭,而高中以上学历所占比 例显著低于非贫困家庭( 见表4 ) 。由此可知,城市贫困家庭家长学历分靠处于偏 低水平。 表4 城市贫困家庭与城市非贫困家庭家长文化程度比较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城市贫困家庭和城市非贫困家庭与家长职业的关系作x 2 独立性检验,结 果( 见表5 ) 显示,城市贫困家庭与城市非贫困家庭家长的职业在一下方面存在 显著差异,城市贫困家庭家长打工的比例( 5 8 3 ) 显著高于城市非贫困家庭 ( 9 ,6 ) ( x 2 = 1 0 3 8 ,p 0 0 1 ) ,而城市贫困家庭家长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 1 0 ) 明显低于城市非贫困家庭( 6 6 7 ) ( x 2 = 1 8 6 ,1 3 ,p 0 0 1 ) 。城市贫困家庭无职业 比例( 7 3 ) 明显高于城市非贫困家庭无职业比例( 1 5 ) ( x 2 = 7 8 ,p 0 0 1 ) 。 表5 城市贫困家庭与城市非贫凼家庭家长职业比较n ( 呦 3 1 1 2 家庭居住条件、学习条件与图书资料比较 调查发现,城市贫困家庭和城市非贫困家庭的居住面积有显著差异口= 6 7 1 5 护 0 0 5 ) 差异不显著, 在研究生的期望层次,城市贫困家庭的家长人数分柿显著少于非贫困家庭 ( x 2 = 3 6 0 9 ,p 0 0 1 ) ,专科层次上,城市贫困家庭的家长人数分布显著高于非贫 困家庭( x 2 = 3 3 1 2 ,p 0 0 1 ) ,高中层次( x 2 - 4 3 5 ,p o 0 5 ) 也存在显著差异。 表1 2 城市贫困家庭与非贫困家庭对孩子的学历期望比较 在对孩子的职业期望方面( 见表1 3 ) ,城市贫困家庭与城市非贫困家庭总体 上存在显著差异( x 2 = 3 3 4 3 ”护 0 0 1 ) 。城市贫困家庭的“国家公务员”期望比例 ( 1 7 8 ) 显著低于城市非贫困家庭( 4 0 2 ) ( x 2 = 1 3 0 7 ”,p o 0 5 ) 等方面差异不显著。 表1 3 城市贫困家庭与非贫困家庭对孩子的职业期望比较 本研究对家庭学习氛围的调查包括a 家庭成员经常讨论与学习有关的事情 b 家庭成员每天有较固定的学习时间c 家庭成员在学习上相互鼓励d ,家庭成员对 学习产生乐趣等四个方面。表1 4 显示城市贫困家庭和城市非贫困家庭的家庭学 习氛围方面,在“a 家庭成员经常讨论与学习有关的事情”项和“b 家庭成员每天有 较固定的学习时间项上差异显著( 户1 0 0 6 3 ,户一2 8 9 r ) 。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 4 城市贫困家挺和城市非贫凼家庭的家庭学习氛围比较( m 士s d ) 在对孩子的学习支持方面的调查包括a 经常辅导孩子的学习b 经常主动了 解孩子的学习情况c 设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机会d 对孩子的学习总是持鼓 励的态度e 尽力满足孩子在学习方面的正当要求帮助孩子分析其学习方面的优 势和不足等方面。城市贫困家庭和城市非贫困家庭比较,各个分项都存在显著差 异。( 见表1 5 ) ,在“a 经常辅导孩子的学习”、b 经常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d 对孩子的学习总是持鼓励的态度”、“e 尽力满足孩子在学习方面的正当要求”、 “f 帮助孩子分析其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等项上,城市贫困家庭得分显著低于 城市非贫困家庭。 表1 5 城市贫困家庭和城市1 f 贫凼家庭的学习支持比较( m 士s d ) a p k2 1 4 士1 0 42 1 8 士1 0 42 0 3 士1 ,0 03 6 2 士1 0 9 2 8 8 士1 1 62 8 0 士1 2 49 0 f p 3 0 1 士1 1 9 2 8 6 士1 2 52 4 8 士1 2 14 5 l 士0 9 33 8 9 士1 2 43 7 8 士1 4 4 9 2 ,5 4 1 4 ”_ 3 9 9 1 ”2 7 0 3 5 9 2 6 5 6 8 0 - 4 9 4 0 d f - 1 8 0 对家长人生观调查包括a 我时常感到自己毫无用处b 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 值的人c 人生应该及时享乐d 我确信:“人生有命,富贵在天。”等方面。从表 1 6 可以看出,城市贫困家庭家长的人生观与城市非贫困家庭家长的人生观比较 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在b 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项上,城市贫困家庭 得分显著低于城市非贫困家庭( ,一1 1 9 4 3 ”) ,在“a 我时常感到自己毫无用处” ( 户6 6 3 2 ”) 、“c 人生应该及时享乐”( 户6 6 7 8 ”) 、“d 我确信:人生有命,富 贵在天,。,( 产6 2 7 2 ) 等项上,城市贫困家庭得分显著高于城市非贫i 羽家庭。 表1 6 城市贫困家庭和城市非贫困家庭家长人生观比较( m 士s d ) 1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分析讨论 4 1 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的特点 本研究显示,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资源有着与城市非贫困家庭教育资源不同的 特点,具体体现在客观性教育资源和主观性教育资源两个方面。 4 1 1 城市贫困家庭客观性家庭教育资源的特点 城市贫困家庭客观性家庭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庭结构、家长文化程度、家长 职业、家庭居住条件、学习条件、图书资料等方面。 对城市贫困家庭的家庭结构分析表明,完整家庭占9 0 以上;单亲家庭占 8 9 ,显著高于非城市贫困家庭( 1 1 ) 。这一结论与尹志刚、洪小良( 2 0 0 6 ) 的研究结论一致。有学者( gs ,c o l e s ,1 9 8 7 ;r j g r e e n ,1 9 9 0 ;林崇德,1 9 8 7 ,1 9 8 9 ;俞国 良,1 9 9 5 ) 的研究表明,家庭的完整性和非完整性( 父母离婚、父或母死亡和其他人抚养) 对儿童有着很大的影响。5 单亲家庭中的教育资源缺乏促进儿章发展的因素,一方 面,单亲家庭往往经济收入偏低,这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同 时也影响到对儿童的教育投资;另一方面,无论是离异还是丧偶导致的单亲,由 于家庭的破碎给家庭成员带来精神上的创伤。因此,单亲家庭往往不利于儿童身 心发展。 研究表明,城市贫困家庭家长学历分布处于偏低水平。表现为城市贫困家庭 高中及以下学历所占比例高于非贫困家庭,而高中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显著低于非 贫困家庭;城市贫困家庭家长职业分布显示,打工的比例( 5 8 3 ) 高于非贫困 家庭( 9 6 ) ,而城市贫困家庭家长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 1 o ) 明显低于非 贫困家庭( 6 6 7 ) 。以上两种现象是密切联系的,学历偏低可能是导致贫困的一 个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学历低而导致下岗失业,在再就业过程中,又由于学历低 而不能从事较稳定的专业技术性工作,因此打工的比例较高。 5 转引自:胡朝兵家庭教育资源结构、特点及其与小学生心理素质关系的研究 d 】:【硕士论文】西南师范 大学,2 0 0 3 1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贫困家庭居住面积相对狭窄,但8 8 的家庭都能够为儿童准备学习的空 间,也能够满足儿童学习用具方面的需求,但被调查的7 1 1 的家庭为儿童准备 的图书、资料、音像制品等却很少,这显然不利于儿童获得丰富的教育信息。 4 1 2 城市贫困家庭主观性家庭教育资源的特点 城市贫困家庭主观性家庭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及家庭 和谐度、家长期望、家长的人生观、学习氛围、学习支持等。 研究显示城市贫困家庭在“职业不分贵贱,行行都能做出贡献”项上得分较 低,反映了城市贫困家庭对职业的看法是有“贵贱”之分的,这也折射出他们对自 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自卑心理;在“养儿教女为防老”项上得分较高,反映出城市 贫困家庭较低的经济收入难以保障老年生活,因而必然滋生“养儿教女为防老” 的小农经济意识。 调查表明,城市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的家长教养方式比较,在“民主型”、 “专制型”、“忽视型”方面差异不显著,而在“溺爱型”方面城市贫困家庭得分显著低 于城市非贫困家庭( 扣- 4 5 3 6 ”) ,这反映了城市贫困家庭因为经济贫困,他们 不会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在困境中经受磨练,独立自强。 在城市贫困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期望方面,在研究生层次上,城市贫困家 庭的家长人数分布显著少于非贫困家庭( x 2 = 3 6 0 9 ,p o 叭) ,专科层次上,城市 贫困家庭的家长人数分布显著高于非贫困家庭( x 2 = 3 3 1 2 ,p o 0 1 ) ,高中层次 ( x 2 = 4 3 5 p 0 0 5 ) 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对孩子的职业期望方面,城市贫困家庭 与城市非贫困家庭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x 2 = 3 3 4 3 “,p 0 0 1 ) 。城市贫困家庭的 “国家公务员”期望比例( 1 7 8 ) 显著低于城市非贫困家庭( 4 0 2 ) ( x 2 = 1 3 0 7 ”, p 每个问题都要作答,不要有遗漏。 一、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以下各题的相应的字母上画圈。 1 您是孩子的 a 父亲b 母亲c 爷爷、奶奶d 姥爷、姥姥e 其他 2 您的家庭中经常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有 a 我、爱人b 我、爱人及孩子的爷爷奶奶( 或姥爷姥姥) c 我、孩子的爷爷、奶奶( 或姥爷姥姥)d 我e 其他 3 塑蒸壬经堂生适查二起趁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 如果没有,则选其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大专及以b 高中( 中c 初中d 小学及以e 其他 上专)下 孩子的父亲a b cde 孩子的母亲a bcde 孩子的爷爷a b cd e 孩子的奶奶a bcde 孩子的姥爷a bcde 孩子的姥姥abcde 其他a bcde 4 塑蒸王丝堂生遗在二起鲍家庭成员的职业( 如果没有,则选其他) a 干部b 专业技术人c 工d 个e 打f 无职g 其他 贝人体 工 业 孩子的父a bcdefg ; 亲 m 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商业地产项目股权收购与商业品牌入驻协议
- 2025版事业单位人员国际学术访问与交流经费保障合同
- 2025年度注塑车间设备更新改造承包合同
- 2025版土地租赁合同范本:网络安全培训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土石方施工劳务分包及合同终止条件合同
- 2025版环保材质墙纸墙布安装及维修服务合同
- 2025版能源项目汽车吊车租赁服务合同版
- 2025版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协议
- 2025产品价格保密协议(含技术秘密保护)
- 2025年互联网平台法律顾问服务合同-用户权益保护
- 工业管道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措施
- 林业发展“十五五”发展规划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规范
- 2024年四川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 彩钢顶翻新施工方案
- 2022标准化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 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班会课件
- 建筑工程八大员岗位职责
- 消防工程全套报验资料
- 建筑模型手工课件
- 创客空间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