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煤矿安全管理绩效体系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煤矿安全管理绩效体系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煤矿安全管理绩效体系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煤矿安全管理绩效体系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煤矿安全管理绩效体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煤矿安全管理绩效体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煤矿安全管理绩效体系研究 专 业:产业经济学 硕 士 生:黄娇 (签名) 指导教师:李红霞 (签名) 摘 要 煤炭一直以来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占据 70%左右,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 而煤炭生产过程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客观上增大了某些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为 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除了要保证技术、设备更新外,更需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安全 管理绩效是安全管理的关键,而建立安全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又是执行安全管理绩效评价 的基础。 所以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安全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题。 本文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绩效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合相应的评价方法 和评价模型,对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使企业了解自身的 安全管理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改进。主要包括:第一,界定煤矿安全管理绩效的 相关概念,包括事故、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绩效以及绩效指标,明确本文的理论研究基 础;第二,分别从管理层的安全支持、全员参与及沟通、安全培训、风险控制管理、事 故、事件管理以及事件应急与处理六个维度出发,并筛选 24 个二级指标,构建煤矿安 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相对熵群决策方法相结合确定 各个指标的权重,运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建立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第四,以铁 煤集团的三矿即:大隆矿、大兴矿、大平矿为对象,验证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对三个矿的安全管理状况做分析评价。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安全管理政策提供参考和依 据。 关 键 词:安全管理;安全绩效;煤矿;评价;指标 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subject :study on system of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specialty :industrial economics name :huang jiao (signature) instructor:li hongxia (signature) abstract coal has been the primary energy production structure in china occupies about 70% of energy, which is an important pillar. the coal production process complicated, poor working conditions, objectively increasing the likelihood of some disasters.therefore,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roduction, in addition to ensure that technology, equipment renewal, but also need to improve safety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s the key to safety management, bu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afet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dicator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based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safet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ystem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from safety management theories and safet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theories conducting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combined with the appropriate 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of model performance, to the min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arri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safet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can make enterprise to understand their own safety management status and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make improvement. mainly include:first,defined the concept of mine safet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that included accidents, safety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which cleared the basis for theoretical study this article;second,respectively from the management of security support, full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afety training,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ncident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response and treatment of the starting six dimensions and to select 24 secondary targets, build mine safet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third,the fuzzy ahp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relative entropy combining various indicators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the use of grey evaluation methods mine safet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urth,the three iron ore coal group, namely: dalong mine; daxing mine; daping mine, verify the target system and the model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ine safety management on the status of the three to do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develop safety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references. key words: safety management safety performance coal mine evaluation index thesis : application research 1 绪论 1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煤炭工业是基础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矿安全则是 煤炭工业稳定、持续、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由于煤炭开采属地下作业,生产环境恶劣, 生产过程复杂,受到水、火、瓦斯、煤尘和冒顶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致使煤矿安全 问题较其他行业更重要、更复杂、更难解决,因此,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除了要保 证技术、设备更新外,更需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我国历来重视煤炭企业的煤矿安全工作,为其制定了一整套煤矿安全生产法规,建 立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机构,配套安全技术的开发推广应用工作,投入了大量资 金进行煤矿安全设备和仪表的研制、使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事故发生 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保证了煤炭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但是近几年来,煤矿事故随着 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高产高效矿井的发展,许多重大恶性事故却频繁发生,严重威胁 着我国广大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给职工和家属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对社会的安定团结 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在 2004 年全国煤矿安全工作会议上提供的 数据显示:中国煤矿从 2001 年到 2004 年 10 月底,共发生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的特大事 故 188 起,平均每 7.4 天一起。20052009 年发生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特大事故统计如 表 1.1 所示。 表表 1.1 煤矿特大事故统计表煤矿特大事故统计表 时间 煤矿特大事故数量/起 死亡人数/人 2005 年 58 1739 2006 年 40 744 2007 年 78 1377 2008 年 26 523 2009 年 20 504 这一切均警示了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式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煤炭 企业应着力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探索适用于煤矿生产经营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有效 措施,全面提升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 安全管理绩效研究作为安全管理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使煤矿企业由传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转变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由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 安全管理方式转变为现代主动、 主导、 超前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方式1,从而有效地提高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绩效目前在我国主要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子系统进行研究 和应用的。应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关心绩效的持续改善,为确保公司的绩效与公司的战 略及目标相一致服务,同时,也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人员选拔、奖惩、培训等)及 员工的职业生涯开发服务2。 绩效考核是员工和主管就绩效问题所进行的双向沟通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主管与员工在沟通的基础上,帮助员工定立绩效发展目标,通过过程的持续沟通,对员 工的绩效能力进行辅导,帮助员工不断实现绩效目标。在此基础上,作为一段时间绩效 的总结,主管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确立员工的绩效等级,找 出员工绩效的不足,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帮助员工改进绩效中的缺陷和不足,使 员工朝更高的绩效目标迈进。 从煤矿人员经常面对的工作安全及健康问题来看,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水平还处于 比较低的水平,管理方式较为单一,有必要在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中进一步探讨绩效考核 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1.1.2 研究意义 安全管理绩效作为企业营运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体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 现状,可以使企业决策者及时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使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安全 管理绩效指标就成为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了。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具有以下的研究意义: 建立现代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可以定性、定量地表征企业的安全管理 工作,同时也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估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其一是评估既定 绩效目标的实施效果;其二是评估企业的综合安全管理水平。评估目的是在于了解实施 安全管理目标后达到的安全管理水平,找出安全管理目标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后的 安全管理目标工作提供依据。建立企业安全管理绩效体系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形势下新时 期的安全管理理念,是现代企业管理和安全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企业安全工作实现标准 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基础。 从理论角度,煤矿安全管理绩效分析作为安全管理的研究范畴,无论从理论体系还 是在方法研究上目前都尚处于发展阶段。本研究将丰富安全管理理论体系内容,同时也 在安全管理的方法研究上进行创新。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绪论 3 1.2.1 国外安全绩效研究综述 国外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较快,较之中国也更早注意到生产安全问题,在安全绩效 方面研究起步较早。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全绩效进行研究。 (1)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wright(1986)3 和 donald & canter(1994)4都讨论了员工及管理者的安全态度对安 全绩效的影响,前者还认为员工有安全动机的进行思考做到行为上也安全也同样都会对 安全绩效有影响。 ramani and mutmansk(1999)认为矿山的管理和实施,新技术、新设备、采矿方 法的变更都会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绩效产生影响5。 sawacha e(1999)认为最能影响企业安全绩效的是安全政策,应该从这点来衡量其 绩效水平6。 erickson ja(2000)认为可以从组织结构的提升、安全责任、交流、管理行为、员工 参与、员工的行为和反应 6 个方面来评估7。 美国的 peter hoonakker(2005)在研究建筑业中安全主动性对经验修正率的影响表 明,从长远看来,安全主动性、安全经济投入对企业安全绩效有重要影响;同时指出评 估企业安全绩效时应收集职业伤害指标,包括:事故率、伤害率、损失天数以及事件率 8。 西班牙 m.marono(2006)等人提出了“proceso”指数方法(procedure for the evaluation of operation safety) ,用于评估化工业的运行安全。该方法主张用系统的方法 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绩效评估,指标是由所有影响安全的相关因素互相整合而成的, 包括设计、运行、安全管理 3 个方面,各指标的权重通过一种专业的判断技术得出9。 suphi ural、sitki demirkol(2008)通过研究土耳其矿业生产的职业健康安全评估情 况,提出对事故数据的评估以表现企业的安全绩效,包括工作中事故、致命事故、通勤 事故;并认为采矿方法也影响企业的安全绩效10。 德国 b.wilpert(2008)认为根据德国 rractor safety commission 的有关规定,所有属 于德国核电厂安全系统(german nuclear safety system,gnss)的技术或社会因素都对 企业的安全绩效有重要影响,并且认为除了技术、人(组织影响、企业结构、管理决策) 的因素外,有功能障碍的企业间(和政府、生产商、外界公司间)因素也对安全绩效有 重要影响11。 (2)安全绩效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在安全绩效指标的制定方面,grimaldi 和 simonds(1984)提出了若干发展安全绩效 指标应须考虑的原则11。美国工业卫生协会总结安全绩效之评估项目包含损失工时、安 全行为百分比、最近发生事故数目、员工建议与批评的接受性、法定安全卫生训练实施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百分比、完成校正性行动所需平均日数、暴露监测结果、员工听力损失、劳工补偿损失 及其它客观指标等十项。cooper(1998)则主张安全绩效的评估项目应包含事故统计、最 近发生事故数目、无事故日数、事故成本、安全稽核分数、安全检查次数、员工安全训 练次数、管理高层安全巡视次数、员工安全行为水平、员工安全态度调查分数及安全示 范等十一项12。petersen(1998)引述众位学者的论点,支持组织、管理、实体危害控制、 职业环境危害控制、投入与发展、鼓励、以及事故评鉴与报告等七个效标 13。 schneid(1999)认为安全评估项目应是管理阶层安全职责、安全目标、事故调查、监督训 练、劳工经常训练、火灾控制等六个14。对安全绩效的评估方法的探讨,phiilips 和 wiiliams(1999)提出了安全绩效评估的若干标准15,对我国安全绩效评价有很大的指导 意义。 在评估方法方面,cooper(1994)等以员工的安全或不安全等行为模式作为安全系统 衡量的准则,并将该研究方法成功地应用探讨16,然而安全行为模式的研究需要花费较 为昂贵的研究费用。 为了克服传统安全行为测量方法的不足, motowidlq 和 scotter(1994) 提出了两种行为的构成成分:任务行为和情景行为。在此基础上,neal 和 griffin(1997) 提出了一个安全行为模型,行为的内容代表了在一项给定工作中与任务相关的主要维 度,该模型整合了安全绩效的两个维度:安全服从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18。这些非传统 的安全行为测量方法也有局限性, 即仍然将没有事故当成良好安全行为的特征。 可以说, 到目前为止,任何安全行为的测量方法都是有缺陷的。 1.2.2 国内安全绩效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其安全生产情况,国内对安全绩 效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尝试。 (1)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毛苏琴(2004)从企业安全效益角度呼吁企业安全绩效的量化,并建立企业安全效益 计算与考评体系19。樊晶光(2008)等通过对 16 个行业的 660 家生产经营单位的调研, 对比安全评价前后企业的安全绩效改进状况,指出安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安 全评价机构收费较高、评价人员服务态度差等都会影响安全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并针对 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20。 安全绩效的影响因素很多,对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安全绩效的研究较多。神东 煤炭分公司鲍绥斌(2008)从公司实际情况出发,对比安全投入和经济社会效益,指出安 全投入是取得良好安全绩效的保证21。 郭魁建(2007)从宏观角度定性地阐述了观念的转 变和全面的基础安全建设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绩效中的重要意义22。 李山汀(2007)应用 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组织安全意识与组织安全绩效的关系,得出安全意识的提高能明显 提高安全业绩表现的结论23。章鑫等(2006)针对工程项目安全,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1 绪论 5 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分析了业主的各种不同安全态度及措施对项目安全绩效影响的显 著性,获得了业主显著影响项目安全绩效的 8 项态度和措施,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4。张双文(2004)对组织氛围与安全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培训、沟通能有效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组织氛围与安全绩效互为影响,共同促进和发展25。台湾成功大学 谢美凤(2003)、林兰雀(2001)也对组织氛围与安全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26-27。 朱明明(2003)对企业文化和安全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28。汪德宝(2008) 赞同将安全绩效从安全行为角度划分为“安全服从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 ,并以安 全知识和安全动机为中介, 研究了安全氛围对安全绩效的影响29。 孙淑英、 申利明(2008) 从心理学角度将群体动力学理论引入到家具企业安全管理中,提出以班组为单位设计适 当的安全目标,提高班组凝聚力,发挥非正式群体作用等,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绩效30。 (2)安全绩效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国内有关安全绩效指标设计与评价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安慰等人(2005)认为安全绩 效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企业安全目标管理工作,其一是评价既定安全目标的实施效 果;其二是评价企业的综合安全水平。评价目的是在于了解实施安全目标后达到的安全 水平,找出安全目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后的安全目标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安 全指标的评价,其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31。 于广涛等(2004)认为安全绩效评定是对组织或个人与安全有关的优缺点进行系统 描述。传统的安全绩效评定基于事故等客观结果,存在诸多弊端。随着研究地深入,人 们开始重视过程控制,提出行为标准的安全绩效评定。一是用安全文化作指标,基于员 工的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定;二是鉴于不安全行为与事故的直接关系,提出行为观察方 法。这种行为标准的评定是以人为主体的过程评定,有助于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水平 的持续提高32。中国民航大学张朋鹏(2008)对航空公司安全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其将 安全绩效指标体系分为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并采取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航空 公司安全状况进行了局部和综合地评估,从而做到有针对性持续提高航空公司安全水平 33。 王长建、傅贵(2008)等认为安全绩效是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在运作上的整体表现, 借助行为科学的方法能够提升安全绩效。其在研究国内外安全绩效要素及分类方法的基 础上,结合平衡计分卡要求,提出了包含 10 个一级要素及 50 个二级要素的企业安全绩 效指标体系,并就指标的设立原则、定义、权重的确定和应用、考核与维护进行了阐述 示例34-35。董正亮等人(2007)也认为平衡记分卡应用的范围与安全绩效管理有契合点, 阐述了如何以平衡记分卡为中心来构建安全绩效管理系统,而且针对平衡记分卡在构建 企业安全绩效管理系统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36。陈隆展(2004)详细 介绍了杜邦公司安全绩效评体系,杜邦全球各事业单位均采用统一的安全准则和绩效标 准,其安全是整合在事业管理系统中,并赋予各级主管相应的安全责任,此外,稽核是 提升安全绩效的良方,所有的安全活动都通过稽核来评估是否达到计划目标37。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1.2.3 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绩效指标与指标的制定及其原则、安全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均已有一定的 研究成果。传统对安全管理绩效的评估主要依赖事故频率及其严重率,目前学者的研究 倾向于将安全或不安全等行为模式作为安全系统衡量的准则;从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运行 现状来看,安全管理绩效己经提上日程,但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其实际实施与 运行还需要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对于安全管理绩效、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安全管理绩效概念模糊 从以上研究成果来看,安全管理绩效指组织整体安全水平或安全目标实施效果,针 对的是整个组织或单个部门。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是指员工 通过其行为、技术、能力和知识的应用,对工作团队目标及单位目标的贡献程度,此概 念中绩效所指的对象是“员工” 。此外,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也不单指安全管理绩效考核, 而是整个安全管理系统。因此,对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首先必须对安全管理绩 效的概念和内涵有准确的界定。 (2)安全管理绩效指标设计具有局限性 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重点应放在事故发生前的可控因素上,而不是局限于简 单的事后统计。即安全绩效考核不仅要注重结果性指标,还要注重过程性指标,才能秉 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达到减低风险水平,提高安全效益的最 终目标。 (3)忽视了安全管理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与反馈 对整个单位或部门的安全管理运行现状、安全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单位安全风险状况,起到比较和警示的作用,但没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对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工作人员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并不大。 综上,国外对安全绩效的概念及应用的研究较为深入,同时对如何进行安全绩效评 估也有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相比而言, 我国对安全绩效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指标的含义、 重要性等基础概念上, 而对安全绩效评估的理解上也还处于国外安全绩效评估的初级阶段,所以我国在安全绩 效的研究应用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对安全绩效的理解存在偏差:目前国内的很多 企业在述及安全绩效时往往会认为绩效考核就是安全绩效评估,其实不然。企业现行的 绩效考核是一种针对员工工作能力及完成情况的考核与评估,是一种人事评估;而安全 绩效评估是对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其次,对于安全绩效指标 的理解过于狭隘:单纯的认为表现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安全绩效指标就是死亡率、伤亡 率等指标。这样的数据只反映了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结果,并不能完全表现企业的安全管 1 绪论 7 理的状况,作为表征企业安全管理绩效的指标有欠完善。 因此,本文从管理层的安全承诺与支持、员工参与及沟通、风险控制管理、安全培 训、事故与事件管理、事故应急与处理等 6 个维度构建安全管理绩效体系模型进一步完 善煤矿安全管理绩效的指标,更全面的表现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路线 1.3.1 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将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文献调查和专家问 询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使用,为论文的理论、数 据、实践等方面论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证。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是论文的主要指导思想和基本骨架,也是 一定价值、观念判断的标准。实证分析是对这种理论的一般性和客观性的检验,也将对 理论起着一种修正作用。从现场资料和文献资料调查入手,通过安全管理理论对煤矿自 身特点的分析,以绩效评价理论和多指标综合评价为理论基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 用灰色关联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为本论文煤矿安全管理绩效指标 体系的设计建立现实平台。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完善评价模型。 将煤矿安全管理绩效定性指标定量化, 同时,采用模糊层次和相对熵群决策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 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 1.3.2 研究内容 本文的内容主要有: 第一章,绪论。分析本课题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 第二章,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相关概念的界定。本章对事故、安全管理、安全管 理绩效的概念进行界定,为构建安全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章,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参考相关文献、理论分析, 并考虑煤炭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绩效评估指标,构建煤矿安全管理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根据专家的判断 矩阵,在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利用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规范化特征向量作 为专家指标赋权的依据,并应用相对熵信息集结方式,集结专家偏好,求得指标的综合 权重;最后根据一级指标权重和各指标的灰色关联度计算出各评价对象的综合关联度。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第五章,实证研究。选定了铁煤集团三大矿即大隆矿、大平矿、大兴矿作为研究对 象,采用灰色关联法对三大矿的安全管理绩效进行评估,验证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 第六章,结论。本章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1.3.3 研究路线 本文所采取的研究路线如图 1.1 所示。 图 1.1 研究路线图 绪论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相关概念界定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绩效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权重的确定(模糊层次分析、相对熵群决策) 建立灰色关联评价模型 结论与展望 实证研究 2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相关概念的界定 9 2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相关概念的界定 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之后,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本 文将在这一章对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进行界定。 2.1 事故及安全管理的含义 2.1.1 事故的含义 事故是企业安全管理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广义的事故定义有如下几种: “所 谓事故,就是可能涉及伤害的、非预谋性的事件” ; “事故是指个人或集体在时间的进程 中,在为了实现某一意图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 这种行动暂时地或永久地停止的事件” ; “事故是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突然发 生的违反人们意愿,并可能使有目的的活动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中止,造成人员伤亡或 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事故的解释是: “事故多指生产、工作 上发生的意外的损失或灾害”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 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事故是意外事件,该事件是人 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该事件产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 事故可按下列 3 种形式来划分: (1)以人为中心来考察事故后果,可分为两种:伤亡事故和一般事故。伤亡事故 简称伤害,是个人或集体在生产过程中,接触与周围条件有关的外来能量,该能量若作 用于人体,致使人体生理机能部分地或全部伤失的现象。一般事故是指人身没有受到伤 害或受伤轻微,停工短暂或与人的生理机能障碍无关的事故。 (2)以客观的物质条件为中心来考察事故后果,也分两种: 物质遭受损失的事故。如由于火灾、冒顶、爆炸、倒塌等所发生的事故。因为生 产活动的物质条件都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有时 供给动力不符合要求,致使能量的突然逸散而发生了物质的火灾、冒顶、爆炸、倒塌等 现象,以致迫使生产过程停顿,并造成财产的损失。 物质没有受到损失的事故。有些事故虽然物质没受损失,但人机系统中不论人 或机哪一方面停止工作,另一方也得停顿下来。同时,生产现场的机械设备和装置在使 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有一个可靠性问题,伴随着其可靠性降低,则难以永远保持 正常状态,因而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总之,无论从人的伤害与否,物的损失与否, 都应彻底地从生产领域中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才能防止事故发生,做到安全生 产。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3)按事故后果主体受损的严重程度分为:人身事故和物的事故。把造成人的损 失的事故称之为人身事故,造成物的损失的事故称之为物的事故。 2.1.2 安全管理的含义 所谓安全管理,就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 列活动,以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保 证生产顺利进行,从而创造优良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根本目标。安全管 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有效的管理机制遏制事故的发生,达到防患未然、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其对煤矿企业 这类特殊行业更显重要。 加强安全管理,是实现安全化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安全管理的任务从广义上讲, 一是预测人类活动中存在的危险,进一步采取措施,使在生产活动中不致受到伤害和职 业病的危害;二是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和消除危害因素所采取的各种办法、措施;三是 使人们认识危险和防止灾害。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2)制定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 (3)积极采取各种安全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机械设备、设施达到本质化安全 的要求,保障职工有一个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减少和杜绝事故。 (4)采取各种劳动卫生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定期检测,防止和消除 职业病及职业危害,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5)对职工伤亡及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进行调整、处理和上报。 (6)对企业领导、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素质。 (7)推动安全生产管理,推广和应用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与方法,深化企业安全 管理。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应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管理部 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功能的作用,搞好安全生产。 2.2 安全管理绩效及绩效指标的概念 2.2.1 安全管理绩效的含义 本文的主题是研究安全管理绩效,首要条件就是要搞清楚安全绩效、安全管理绩效 的基本概念与含义,以下就是国内外对安全绩效的不同阐述: 作为我国政府机构的权威性文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将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定义为“基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 2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有关的,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的结果。 绩效是可测量的, 如职业病减少多少, 未发生事故等。 ”38在国外的安全绩效研究中,top、michaud 认为好的安全绩效应该是 没有人员伤害、没有设备和设施及工具的损坏、没有对环境的危害、没有对市场竞争力 的损害、没有对公司形象和品牌竞争力的损害、没有对生产力的损害。3940 这些对安全绩效概念的理解说明了企业安全绩效并不只是简单的死亡率、伤害率, 而是有着更深更广的意义;并且表明了安全绩效不仅对人、还对环境、对设备设施,以 至于对企业竞争力都有着很大的意义。企业安全绩效已经不仅仅只关乎于是否发生事故 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因此,本文中将安全管理绩效的概念定义为:按照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在控制和清除职业安全卫生危险方面建立的一系列用于衡量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现状 的可测量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了企业在对人员的伤害、设备设施的危害、环境的危害 方面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政策和执行力度,是对企业安全政策方针落实情况的成效表 现。本文中对安全管理绩效的讨论即基于这一概念,即如何建立一套指标和方法来评估 企业在对人员、设备、环境等综合方面所进行的安全管理的成效。 2.2.2 安全管理绩效指标的含义 (1)绩效指标的确定方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认为表征安全管理绩效的量即为安全管理绩效指 标,可分为事故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工时损失) 、工伤事故率(如轻伤事故率、重伤 事故率、万人死亡率等) 。当然,安全管理绩效指标可以是定量的指标,也可以是定性 的指标。38由此可见,我国普遍对安全管理绩效指标的含义存在了理解的偏差,而本文 即是针对这一现象设计出一套安全管理绩效指标衡量企业安全管理的综合状况,而不仅 只是对事故信息的统计。 安全管理绩效指标的确定方法通常有两种,即可以参考相关文献确定,也可以从企 业以往的历史事故原因分析从中提炼得出41。本文主要采用第一种方法,即通过分析目 前国内外安全管理绩效指标的相关研究,通过提炼与筛选的方法,并结合煤矿自身的生 产特点,总结出适于煤矿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绩效指标。 (2)绩效指标的分类 安全管理绩效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级指标也称主要指标(leading indicators)和二 级指标也称滞后性指标(lagging indicators) 。42 一级指标是描述事件发生前的一种状态或措施,并且对事件能够起到预示作用,是 一种对事故、事件、未遂事件、不可接受的安全状态的表现;如 near miss 管理的事件 报告系统、核安全中的事故预先性评估和预先有效性分析、nasa 中的对调查中的事件 进行检查的项目和高强度的工作量、英国的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中用到的危险源辨识与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分析等32。二级指标则是通过事件的发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用来测量事件的发生和 结果的;如可记录的伤害频率、损失时间的频率、总伤害频率、损失时间的严重度、交 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员工赔偿损失、财产损失、事故调查的数量和频率等。42 两者对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绩效评估时的侧重点也有不同:前者主要针对的是个人、 部门水平,是从小处着手表现企业的安全管理,其对个人、部门、现场、企业层面的适 用情况分别是 100%、80%、50%、20%;而后者主要侧重于对企业层面的表现,是从整 体上体现企业的安全管理,其对个人、部门、现场、企业层面的适用情况分别是 0%、 20%、50%、80%。二者可说是互有侧重,而且根据 petersen 的研究证明,这两者是可 以互有补充的,因此可以在同一个企业组织内部实施,互相补充和平衡43。 同时,对于每一个指标而言,又都可以按照目标分成两种类型:短期目标(工作型) 指标;长期目标(策略、战略型)指标。 44前者顾名思义即是指根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是较短的一段时期内可达到的目标而设定的指标,表达短时期即时效果的指标。后 者即根据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而设定的可测量的指标。 综上所述,不同的安全管理绩效指标反映了企业安全管理绩效的不同方面,也体现 了企业在不同管理上的表现。这些指标有的是可以通过改进在短期内实现提高的指标, 有些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见效的;有的反映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政策,有的反映了企业安 全管理的结果。 2.3 绩效评价过程 绩效评价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确立绩效评价的目的及评价对象。评价目的是指进行评价的理由,所回答的是 为什么要进行评价。评价目的是评价的前提。评价对象是指活动的整个过程和活动的结 果。评价对象的特点直接决定着评价的内容、评价方式及方法。 (2)获取评价信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信息,指的是由评价目的约 束的、由评价参照系统所要求的,有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及参照客体的信息。获取评 价主体信息的实质是把握评价主体需求,设计对评价对象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即评价 指标)。 (3)建立评价的参照系统设置绩效评价标准。评价参照系统是评价者作出价值 判断所参照的条件,是进行评价的逻辑框架评价过程的其他环节就是在这个逻辑框架中 展开的。任何一种评价活动都是以评价参照系统为依据的。绩效评价标准是判断评价对 象绩效优劣的基准。 (4)建立评价模型逐层得出绩效评价结果。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还要把 握这些指标之间的轻重关系,即评价主体对各种指标的权重。另外各个评价指标属性值 的量化,有时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有时还需要将定性的概念转化为定量的指标,因此在 2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建立指标体系之后还需要对指标进行数据整理。单项评价就是对系统方案的某一具体方 面进行详细地评价。单项评价不能解决最优方案的判定问题。综合评价就是在各单项评 价的基础上按照评价标准,对系统整体进行全面地评价。 (5)形成价值判断分析影响绩效的有关因素。价值判断,是评价主体经过一系 列的评价环节而得到的关于评价客体与评价主体价值关系的结论。在评价人员按规定的 程序完成收集信息、加工整理、计算对比、综合分析等工作后,得出评价对象绩效优劣 状况,按一定的格式汇总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3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反映了一个煤矿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概 念。因而少数几个指标往往难以做出全面的判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绩效指 标体系来进行评价。 3.1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适用性、 客观性等原则。 (1)系统性原则。任何管理都是由若干个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系统。所以在选取指标时要遵循系统性原则,这样才能对企业做出系统评价。 (2)全面性原则。指对评价对象属性的覆盖及刻划深度。虽然煤矿安全管理包含 的因素众多,要建立一个广义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难以完全,但要尽量根据管理科学研 究的特点,进行全面考虑,避免以偏概全。 (3)科学性原则。包括信度和效度两个方面。信度是指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 性, 即同样一个项目的不同专家在不同场合、 时间进行评价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效度是指该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评价的准确性程度,即指标含义需具有单一性特 征,评价指标的定义无兼并、交叉、重复。效度的作用比信度作用更为重要。 (4)客观性原则。指项目评价的指标体系所涉及的事物属性应能全面、真实地反 映事物的本质和评价的目标。 (5)适用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突出重点,并且计算简便,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 指标并考虑数据的可收集性,以适应对不同管理评价的需要。 3.2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维度的总结分析 本文通过阐述核工业、化工业、建筑业、采矿业等事故高发行业关于安全绩效的研 究,并结合煤炭行业自身特点从中总结分析出适合煤矿安全管理绩效的指标维度。 (1)核工业的研究。最早研究绩效指标的应该是核工业指标9,其系统指标出现在 二十世纪 80 年代,inpo(institute of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提出的一组测量核电厂 绩效的指标45。同时,iaea( “operation safety indicator” ,osi)46设计了一系列指标 评估核电厂的安全绩效。以上两个先驱性指标项目所提出的维度主要涉及安全功能的可 靠性、事件预防与安全培训和事故准备管理的有效性、监督维护、安全提高几方面9。 3 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5 进入 90 年代后,lehtion 基于预防深度的原则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这些进展主要包 括提高参数评估安全文化、安全管理、运行控制、安全功能或提高47。德国 b.wilpert 认为根据德国 rractor safety commission 的有关规定,所有属于德国核电厂安全系统 (german nuclear safety system,gnss)的技术或社会因素都对企业的安全绩效有重要 影响,并且认为除了技术、人(组织影响、企业结构、管理决策)的因素外,有功能障 碍的企业间(和政府、生产商、外界公司间)因素也对安全绩效有重要影响48。 综上所述,对核工业的绩效指标研究表明,企业安全绩效可以有以下几方面:安全 文化、安全管理、安全功能、职业培训、监督维护、安全功能、事件预防与事故管理、 技术等如表 3.1 所示。 表表 3.1 核工业核工业安全绩效评估汇总表安全绩效评估汇总表 行业类型 评估安全绩效的考虑方面 核工业 安全管理、安全功能、安全文化、员工培训、监督维护、事件预防和事故管理 (2)化工业的研究。化工业对绩效指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特定反方面的指标: 对企业整体安全绩效指标的研究,如 donald & canter4950和 wright5149都讨论了员工 及管理者的安全态度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前者还认为员工有安全动机的进行思考做到行 为上安全也同样都会对安全绩效有影响。近年来随着安全科学的不断发展,对化工业的 安全绩效评估也进入了更深化的研究阶段:如英国的 linda j.bellamy 等人提出将人因、 安全管理系统、 组织因素都整合起来评估检查英国主要的化工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