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论文)博客的新闻传播功能研究.pdf_第1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博客的新闻传播功能研究.pdf_第2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博客的新闻传播功能研究.pdf_第3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博客的新闻传播功能研究.pdf_第4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博客的新闻传播功能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棒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弛拯导师签名: 日期:塑丕! :! ! 些奎銮茎至圭耋:耋鲨耋 中文摘要 博客自产生以来,日益凸现其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强大功能,这与博客独有的传 播特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博客历史的考察,首先对博客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并在此基础上对博客的传播特质进行了着重的解析。然后,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 角度切入,对博客的新闻传播功能进行了本体分析,并在对搏客传播要素分析的 基础上,对博客的新闻传播优势作了详尽的阐述。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更好的发 挥博客的新闻传播功能,提出了相应的探索途径。 博客最早在美国出现,并迅速风靡全球,被称为新的网络媒介的交流形式。 它的形态就是网页日志,主要是以日记的形式发布文章,并可以附加评论的个人 网页。博客的技术门坎极低,任何一位网民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拥有自己的个人 网站,自由挥写。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与传统媒体和其他门户网站相 比有其特有的传播特质。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博客有五个最重要的传播特质: 个人性、自主性、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博客的这些传播特质赋予了博客独 具优势的新闻传播功能。博客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写作、编辑、设计和出版自己的 新闻产品,并被数以百计的人阅读和品头论足。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如此众多的 热情的局外人向职业新闻界发起如此凶猛的冲击。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各种方式与 读者建立密切接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报道各类信息。他们的产品带有鲜明的个 性,同时注重眼见为实,并带给读者大量的新知识。 然而,我们在关注和研究博客新闻传播优势的同时,也不容忽视博客自身属 性所导致的在新闻传播方面的负功能。博客传播的公信力较差,导向力极易偏离, 持续力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新闻传播功能的发挥。因此,博客新 闻传播功能的f r 【i 现还有待博客及其博客群的成熟,有待于传播机制的不断完善。 只有在与传统媒体的互补和融合过程中,不断探索其在新闻传播方面新的张力和 应用前景,博客才能获得发展和延续的更大空间,在新闻传播方面才能拥有更大 的生命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博客将成为新闻传播的又一支生力军。 关键词:博客博客网站新闻传播功能传播特质博客评论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sb l o gc o m e so u t , i t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s h o w sp o w e r f u lf u n c t i o n a tn e w s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w h i c h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st ot h eu n i q u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b i o g f i r s to f a l l ,t h r o u 曲t h er e s e a r c ho f b l o g sh i s t o r yd e v e l o p m e n t , t h i st h e s i sd e f i n e dt h e c o n c e p to fb l o ga n dd e e p l ya n a l y z e db l o g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c h a r a c t 蒯c s t h e n , f r o mt h e p o m t o fj o u r n a l i s m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t h i st h e s i sm a d ee s s e n t i a la n a l y s i so fb i o g s j o u r n a l i s m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f u n c t i o na n dh a dd e t a i l e de x p l a n a t i o no nb l o g sf u n c t i o n a d v a n t a g e so nt h eb a s i so f a n a l y z i n gi t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e l e m e n t s f i n a l l y , t h i st h e s i sb r o u g h t f o r w a r d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m e a s u r e so nh o wt om a k et h eb l o g sn e w sf u n c t i o nm o 陀p e b c t b l o go r i g i n a l l ya p p e a r si nu s ,w h i c hr a p i d l yb e c o m e sa c r a z ea l lo v e rt h ew o r l d i t i sc a l l e dt h en e we x c h a n g ef o r mb yt h en e t w o r km e d i u m b l o g sf o r m a t i o ni st h e h o m e p a g ed i a r y , i t i s s u e sa r t i c l em a i n l yb yt h ed i a r yf o r ma n dm a ya t t a c ht h e c o m m e n t a r yt oi t si n d i v i d u a lh o m e p a g e t h eb i n s st e c h n i c a is t a n d a r di se x t r e m e l yl o w , w h i c hm a k e se v e r yw e bu s e rh a v eh i si n d i v i d u a lw e b s i t ej u s ti ns e v e r a lm i n u t e s b ea n e wk i n do fm a s sm e d i a , b l o gh a si t su n i q u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e sc o m p a r i n g w i t h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m e d i aa n do t h e rg a t e w a yw e b s i t e s f r o mt h ep o i n t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b l o g h a sf i v e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p e r s o n a l i t y ,i n d e p e n d e n c y ,o p e n n e s s , i n t e r a c t i o n , a n d i n s t a n t a n e i t y t h e s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e n d o ww i t hb l o ga l lo b v i o u sa d v a n t a g eo nn e w sf u n c t i o n w i t hb i n s , e v e r y o n ec a nw r i t e ,e d i t ,d e s i g na n dp u b l i s hh i so w nn e w sp r o d u c tw h i c h w i l lb er e a db yh u n d r e d so fp e o p l e i nt h eh u m a nh i s t o r y , t h e r en e v e rh a v es o m u l t i t u d i n o u se n t h u s i a s mo u t s i d e r si n i t i a t es u c hf i e r c e n e s si m p a c tt ot h ep r o f e s s i o n a l p r e s s m a n yo ft h e me s t a b l i s hc l o s ec o n t a c tw i t ht h e r er e a d e r sb ye a c hw a ya n dr e p o r t n e w sb yt h e r eu n i q u ew a y t h e i rp r o d u c t sh a v eb r i g h t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 yp a yg r e a ta t t e n t i o nt oo w e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g i v er e a d e r sm a s s i v en e wk n o w l e d g e h o w e v e r , w h i l ew es t u d yb i n s sa d v a n t a g eo nn e w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w ea l s o s h o u l dn o tn e g l e c ti t s n e g a t i v ef u n c t i o nc a u s e db yi t so w ea d v a n c e m e n t b l o g s a u t h e n t i c i t ym i s s e s ,i t sc o n t r o l l i n gf o r c ei se x t r e m e l ye a s yt od e v i a t ea n di t ss u s t a i n i n g p o w e ro b v i o u s l yi n s u f f i c i e n t , w h i c hh a v el i m i t e di t sb g w sf u n c t i o ni nt h ev e r yg r e a t d e g r e e t h e r e f o r e ,t h e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o fb i n s sa d v a n t a g eo nn e w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l s o w a i t sf o rb l o g g e ra n db i n sg r o u p sm a t u r i t y i ti sb e l i e v e dt h a ti nt h en e a rf u t u r e ,b l o g w i l lb e c o m ean e wf o r c eo f n e w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b i n s ;b i n sw e b ;n e w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f u n c t i o n ;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b i n sr e v i e w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研究的缘起 第一部分绪论 博客( b l o g 或w e b l o g ) 是目前互联网发展最迅速的新应用之一,该词来源于 “w e b 和l o g ( 网络日志) ”的缩写,是一种网络个人信息的发布形式。它充分利用 了网络双向互动、超文本链接、动态更新、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将使用者的工作 过程、思路经历,思想精华、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萃取并链接全球互 联网中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信息和知识传播更加迅速、 直接、高效,并在相关博客技术的支持下,使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传播。 博客最早在美国出现,并且迅速风靡全球,日益凸现其在新闻传播方面巨大 的力量。克林顿绯闻案、9 1 1 博客报道,战争博客、政治博客,博客的触角无所 不及,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延伸。来自博客搜索公司的统计,目前全球博客总数 量超过一点四亿,博客数量正以每秒1 0 个的速度递增。这些博客的影响力,早己 超出了他作为个人、甚至作为自己所在行业的原有范围,开始引起主流媒介的强 烈关注,并明显感受到博客堀起对于传统媒介的冲击。同时,各个专业领域的博 客如。雨后春笋”,纷纷浮出水面,越来越成为该专业关注的焦点。除了美国,英 国、匈牙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博客也逐渐形成声势。在我国,博客的数 量也急剧膨胀,据统计目前中文互联网领域的博客站点达到3 6 8 2 万,博客人数已 达1 6 0 0 万。1 1 1 博客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甚至在许多国人还不知博客为 何物的情况下,博客就展示了其新闻传播的强大功能。2 0 0 4 年6 月的。李信事件” 使个人网站中国舆论监督网名声大噪,也成为凸现博客巨大传播功能的标志 性事件;2 0 0 5 年1 1 月江西南昌网名为“王津”的博友,在自己的博客“我的快乐 时代”上发出了题为“地震! ! l ”的博客日志,第一时问向外界传递了我国九江发 生地震的消息 综上所述,博客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以其超乎想象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强大传播力量引起了各方的普遍关注,也日益成为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不容忽 视的崭新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几年,博客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强大功能e 1 益凸现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传 播方式,其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传播特质都是史无前例的,被称为。信息时代 的麦哲伦”正是其独具的传播特质,赋予了博客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强大优势 博客自全面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受到许多网络爱好者的强烈追捧和网络出版 狂热者的忠心追随,同时也受到了网络业界、文化界的关注。但新闻传播学者对 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却非常有限关于博客的文章虽然充斥报端,但多为阐述式 的宣广文章,并不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特别是对于博客新闻传播功 能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本文希望借用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相关理论,用倾向于规范化和学术化 的角度对博客的新闻传播功能作一系统的研究 4 第二部分博客的概念确认和传播特质解析 。博客”最早在美国出现,并迅速风靡全球,被称为新的网络媒介的交流形 式。它的形态就是网页日志,主要是以日记的形式发布文章,并可以附加评论的 个人网页。博客的技术门坎极低,任何一位网民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拥有自己的 个人网站,自由挥写。 “博客”是一个生造词,其英文的原根词为“b l o g ”。b l o g 是“w e bl o g ”的 缩略语。在美国,b l o g 这一单词己经逐渐固定下来,将写b l o g 叫做“b l o g g i n g ”、 写b l o g 的人称为“b l o g g e r ”。我国到目前为止比较公认的译法为“博客”,这一 词最早由方兴东和王俊秀创造。由于“博客”较好地表达了b 1 0 9 的内涵和具有的 动名词特性( 博客在作为名词的时候指代这一网络交流传播群体,在作为动词的时 候则指采用这一网络交流方式的传播行为) ,因此本文在论述指代上采用“博客” 作为“b 1 0 9 ”的汉译名。 一、博客的历史考察 1 博客历史发展三阶段 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传播形式,博客的发展历史追溯起来,虽然只有短短的 十几年时间,但许多史料的分歧和争议颇多,本文对博客的历史考察只是梳理一 下博客发展的大体脉络,并不囿于对历史细节的考察和论证。、 博客的发展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1 ) 孕育阶段( 9 0 年代初期) 最早的博客是作为网络。过滤器”的作用出现的,那就是挑选一些特别的网 站,并作简单的介绍其实,万维网的发明人蒂姆贝纳斯一李mb c m e 睁i 毵) 所开设的h a p j i n t o c 鲫c h 实际上就是最早的博客网站,因为里面的内容就是列出 所有出现在网上的各类网站。也有人认为浏览器发明人m a r ta n d r e e s e n 开发的 m o s a i c 的w h a t sn e w 网页是最早的博客网页,主要是罗列w e b 上新兴的网站索引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9 9 4 年1 月,j u s t i nh a l l 开办了“j u s t i n sh o m ep a g e ”( j u s t i n 的个人网页) , 不久里面开始收集各种地下秘密的链接,这个重要的个人网站也可以算是最早的 博客网站之一 1 9 9 7 年,由u s e r l a n d 公司c e od a v ew i n e r 运作的s c r i p t i n gn e w s ” ( 霄孵s c r i p t i n g c o m ) 开始真正具备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但从形式上说,有人 认为是j o r nb a r g e r 于1 9 9 7 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网站的基本模样 ( 2 ) 准备阶段( 9 0 年代中期到9 0 年代末期) 这个阶段毛要是一批i t 技术迷、网站设计者和新闻爱好者,不自觉、无理论 体系的个人自发行为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群体,也没有具备一种现象的社会影响 力在悄悄的演变过程中,也有一些事件和人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启蒙与带头作 用。这是为博客崛起准备条件的阶段,因而被称为准备条件阶段。 1 9 9 7 年1 2 月:j o r n l a r g e r 最早用“w e b l o g ”这个术语来描述那些有评论和 链接,而且持续更新的个人网站他将l o g 的意义从接近航海日志那种无人称、 拟客观、机械式的写作,转换成较接近旅游日志的“有人称、有个性”的自由书 写1 9 9 8 年1 月1 7 日,美国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摹绯闻案被德拉吉网站率先。博 客”报道后弓l 起轩然大波。1 9 9 9 年p e t e rm e r h o l z 以缩略词。b l o g ”来命名博客, 成为今天最常用的术语。 ( 3 ) 催化崛起阶段( 2 0 0 0 年至今) 2 0 0 1 年9 月1 1 日,美国。9 i i ”事件爆发这场恐怖袭击使人们对于生命 的脆弱、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最即时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然而。对其最真实、最生动的报道不是纽约时报,而是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 从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第一次成为主流媒介新闻的来源 2 0 0 3 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传统媒介公信力遭遇空前质疑,博客大获全胜 托尼帕金斯推出博客网站a l w a y so n ,并提出博客是。媒介开放源代码运动”的 观点;2 0 0 4 年博客对美国政坛的影响与日俱增总统大选揭幕以后,政治博客 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生事物,已经成为一股影响选举的新锐政治势力他们正在 迫使主流的新闻媒介跟踪他们关注的消息;2 0 0 5 年博客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北 京时间7 月7 日1 6 时,英国伦敦地铁发生大爆炸第一个拍摄照片和报道该事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已不是传统媒体而是博客。 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发展,博客已经作为一种新的媒介现象,作为专业领域的 一种新的知识传播模式,与e - m a i l 、b b s 、i c q ( i m ) 并列为四大网络传播交流方式。 2 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概述 与国外相比,中国博客的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2 0 0 1 年1 1 月2 0 日, 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 a ng i l l m o r 先生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 题是“9 1 1 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网络日记”,并 且向大家显示了他自己的网络日记,至此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网络日记”这个概 念。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 极大的关注,并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 国”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2 0 0 2 年7 月,b l o g 的中文“博客”由方兴东、王俊秀正式命名;8 月,。博客 中国”( b l o g c h i n a ) 开通,开始了博客在中国的全面启蒙和推动:2 0 0 3 年8 月, 国内第一本介绍搏客发展的书籍博客( b l o g ) 一e 时代盗火者出版。 考察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不得不提及那些对中国博客发展起到催化作用的 事件。主要以2 0 0 3 年的木子美性爱日记、王吉鹏的反网络色情事件、2 0 0 4 年的。李 信事件”、竹影青瞳裸照风波、博客作品中国农民调查等为代表。以及后来激 荡中国社会思潮的“孙志刚案件”、“宝马撞人案”等事件中。也活跃着博客们的 身影,他们开始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崭露头角、施加影响。正是这些事件的催化, 我国博客在互联网上从安营扎寨、星星点点,到遍地开花逐渐呈燎原之势。 2 0 0 4 年6 月,个人网站中国舆论监督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下跪的副市 长一山东省济宁市副市长丑行录的文章,其中详细记载了济宁市副市长李信和 举报人李玉春之间的恩怨纠葛以及李信涉嫌贪污、受贿、绑架、故意伤害等多种 违法乱纪行为。文后还附有数张这位副市长下跪的照片:李信满脸忏悔之色,神 情异常沮丧,甚至涕泪横流。该文很快在各大网站的网页上广为流传。南方周末 迅速介入,在调查取证后,于7 月2 2 日刊出副市长跪向深渊一文此事引起 r 1 山东省委的高度重视,李信很快遭查处。”。“李信事件”可谓“一博激起千层浪”, 它让人们在震惊愤慨于事件本身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博客这一全新传播方式的巨大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感召力。如果说之前的某些博客事件还只是小群体的关注目标,。李信事件”则直 接令博客传播进入了不同背景、不同层次、不同目标受众群体的广泛视线,从此 博客的声音日益响亮。 过去的2 0 0 5 年,更是被人称作“博客元年”,博客横扫中华大地,从小群体 逐渐走向了大众,开始了“全民博客”的历程。2 0 0 5 年9 月2 4 日,搜狐举办首届 全球中文博客大奖赛。2 0 0 5 年9 月2 6 日,新浪推出首届中国博客大赛。2 0 0 5 年 l o 月1 2 日,博客网与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 0 0 5 中国网 络传播学院奖第二届全球中文博客大赛”开幕。三场大赛热热闹闹地相继开场, 使得博客在中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以新浪为例,在近一个月的大赛时间,新 浪注册用户增至l o o 万,报名参赛人数达到9 5 6 7 人,日发文数在3 万到4 万间, 在网民中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博客热潮。此外,在比赛期问新浪还推出了名人博客, 靠名人吸引人气。这其中,吴小莉和徐静蕾的博客在开通首日即分别突破8 万、 1 0 万的访问量。更值得注意的是2 0 0 5 年2 月对“盛大新浪事件”的报道,博客第 一次成为第一信息源,超越传统门户和传统媒体,从而见证了博客的价值。 二、博客的概念确认 与其他事物一样,博客刚一出现,人们便迫不及待地对这一新生事物纷纷进 行解释和定义。因此关于博客的定义多种多样,据说目前已有1 0 0 多种。现选取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或解释。 网络翻译家( h t t p :w t w c y b e r t r a n s l a t o r i d v t v ) 的解释是:“一个 b l o g 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 o s t 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 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 l o g 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 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 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 l o g s 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 l o g s 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 l o g 好象对网络传达 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 e b l o g 或b l o g 的人就叫做b l o g g e r 或b l o gw r i t e r ” 市场术语( h t t p :w w w m a r k e t i n g t e r m s c o m d i c t i o n a r y b l o g ) 的解释 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 8 省奎盔兰! l 主主鳘鲨耋 版方式。” 我国学者孙坚华这么界定:“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 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 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一h 1 中国研究博客这一新生事物的资深人士方兴东,于2 0 0 2 年1 1 月在清华大学 的讲课内容对博客一词有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和详实的内容。他认为博客概念的二 要素是:( 1 ) 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帖子”组成;( 2 ) 它 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 最下面;( 3 ) 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 容必须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关于博客的形象化描述,主要有; 硅谷最著名的i t 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提出: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 o ”: 1 0 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 o l dm e d i a ) ,2 0 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 e w m e d i a ) 或者叫跨媒体,而3 0 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 w em e d i a ) 的个人媒体或 者叫自媒体。 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 p e g g y 、n o o n a n ) 这样解释:“博客是每周7 天,每天2 4 小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 r c l 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博客中国( w w b l o g c h i n a c o m ) 的比喻如下:博客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 文摘”;博客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博客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国内外学者对博客的定义给与了许多解释,如果要对博客这一概念进行确认, 可以从传播学和词汇学的角度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 ( 1 ) 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博客是指这样一种网络传播,它以网络日志和尊重链 接的格式来进行组合排列,包括网络出版、发表和张贴,是一种满足“五零条件( 零 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 ”1 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其英文对应 词为“b l o g w e b l o g ” ( 2 ) 作为一个群体:博客是指从事以上行为的网民因其共同特性而成长起来的 9 山东大学硕士掌位论文 群体。其英文对应词为“b l o g g e r b l o gw r i t e r ”。 ( 3 ) 作为一种媒介:博客是指博客群体得以实现博客传播的网络媒介平台,包 括相关的博客专门网站、网络站点的博客区和系列的博客网页其英文对应词为 “b l o g o s p h e r e ”。 三、博客传播特质解析 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与传统媒体和其他门户网站相比有其特有的 传播特质。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博客有五个最重要的传播特质:个人性,自主 性、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 1 个人性 博客的个人性传播特质主要指博客不同于广播、电视、报纸、媒体网站、商 业网站等,或属政府所有,或归社会组织、企业所有,总要代表政府或团体的利 益。博客则完全由个人所拥有,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创作成果。博客技术第一次 赋予了个人真正的传播力量,没有上司领导,没有公司束缚,甚至没有工作要求, 纯粹是一个自由状态的人的自发行为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媒体,个人性 是其最鲜明的传播特质。博客的信息发布方式极为简易,任何人都可以像注册、 写作、发送电子邮件一样,完成个人博客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在博客这一 个媒体传播方式中,作者身兼主编、编辑、记者,写作就是自我存在的表现方式, 是个人展示给所有网上读者的自我家园。 2 自主性 基于博客传播方式的个人性特点,博客的传播内容也具有极大的自主性没 有内容主题的要求,也没有文体限制,完全个人性的行为、个人性的角度、个性 化的思想、个性化的爱好和兴趣,正是博客文体能够吸引博客本人和读者的力量 源泉,也是其他传播方式都无法替代的。无论是博客的命名,博客页面的外观风 格、多媒体链接方式,还是所选择记录的事件、发布的新闻、发表的评论,都由 博客创建者个人决定。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只要有条件进入个 人博客,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新内容。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是一句话新闻,甚 至上传几张照片、链接一首歌曲作为这一天的心情写照,完全是自主发挥的结果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其他博客的选择关注与参与评论也体现了博 i o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客传播的自主性特点。许多博客网站的主页上设立了不断更新的博客列表,有的 还附设了点击排行,但究竟哪一些人的博客( b l o g ) 会成为其他博客( b l o g g e r ) 的 互动目标,则完全是自主选择的。 3 开放性 开放性的特点是搏客作为网络日恚不同于私人日记的主要特点,在博客里, 作者将自己看到和感受到的精彩内容,以链接的形式放在自己的博客上和读者一 起分享,使其具有更高信息共享的价值。面对网络,装在个人脑袋里的东西再丰 富,如果不及时分享出来,就相当于你是空荡荡的白痴一样。在网络,你知识渊 博的衡量标准,就是你奉献的程度。” 传统媒体和媒体网站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总有一个“把关人”的存在,具有中 间修改和控制的过程。博客作为一种“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传统 的“把关人”已经不复存在。作为一名博客,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新技 术,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许多软件工具,被称为“两 分钟上手的发报台”m 。博客的个人出版从内容到形式,完全没有任何限制,个 人空间直接变成了公共领域。传统意义上个人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和机制完全消 散于无形。 4 交互性 “读者比我知道得更多,比我能够表达的更多”,博客与读者的交流是关键, 在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看来,“博客是博客网站的核心,而围绕 着博客与博客,博客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问多重交流互动的沟通,是关键。”1 8 1 同 传统媒体相比,博客应该归入所谓的“新媒体”。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下的 定义很简单: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旧媒体使用两分法把世界划分为生 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我们不是作者就是读者,不是广播者就是观看者,不是 表演者就是欣赏者。这是一种一对多的传播,而新媒体与此相反,是一种多对多 的传播。它使每个人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有说的条件。传统媒体作为一种大众 媒体,采用的是一种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而博客群采用的是一种面对面的传播方 式,兼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性。与传统的单向媒体不同,博客出版是真正 意义上的在线互动,读者和编者的关系已经消失,大家都是博客,都是读者和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者,人们能够前所未有地进行横向交流。 博客的交互性还体现在其具有的超强的链接性。在国内外的蹲客网页上,充 斥着大量主观写作的网页,但其。发言”和。表达”的特色手段是超链接性。主 观写作和客观链接代表博客文本中主观成分内容和客观成分内容的两个极端。“最 少量的提示文字加配丰富链接的文本,是最具代表性的博客样式。” 9 1 5 即时性 博客网页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排列的方式,即最新的排在最上 面,最旧的排在最下面;博客网页内容不断更新,不断积累,是博客问题区别于 其他个人文章、著作的关键。正如前述,“博客是每周7 天,每天2 4 小时运转的 言论网站。”正是这种即时性,使得博客及时记录个人的行为,信息和思想。“因 为即时,所以新鲜,因为新鲜,所以独特。将博客作为习惯,也使别人阅读博客 成为习惯。”1 1 0 l 四、博客与其他网络传播方式的差异 博客被视为继e - m a i l 、b b s 、i c q ( i m ) 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另一方 面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传播方式,与上述网络传播方式相比,又有很大不同。 在了解了博客的概念和传播特质之后,我们尝试着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博客与其他 刚络交流传播方式的区别做迸一步的探讨。 1 博客与b b s 的区别 b b s ( b u l l e t i nb o a r ds y s t e m 的简称) 是一种提供发布帖子的信息平台,其成 员只有在正式注册之后才能发贴,帖子的内容又受到了论坛管理员包括总版主和 版主的限制,在总论坛里面都会有一些集中某个领域的分论坛。两者虽然都同样 以时阃为序,由一些简短明了的帖子组成,但两者之间还是有许多迥异之处: 首先,从单个帖子来看,在内容标记上b b s 的主题是按照作者排列,而博客 是按照内容。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决定了b b s 在关于同一主题的展开势必没有博客 来得深刻和复杂,尽管由一个作者最先发布的帖子通常在下面的回复中也是围绕 一个主题展开的,可是在b b s 里盛行一种说法叫做“顶”帖子,因为帖子有越多 越新的回复就越会被排列在一个版面的最上面,所以在极端的“顶”帖子的过程 中很容易使下面的帖予游离于原帖的内容之外。博客则不然,对于同一主题的留 当耋盔主j l 主兰! 圭兰耋 ,。 言的帖子几乎都会围绕着原文的内容来进行 其次,从帖子之间和文本之间的关系看,博客文本相对独立,排序方式也与 b b s 不同。b b s 的帖子是按逆时间序列安排的,前后帖子的话题可能连续,也可能 转换。有关同一主题的不同帖子,常常散落在不同的位置。因此b b s 帖子存在这 样的现象,大量的话题转换加剧了话题的衰变速度,对单个主题的讨论支离破碎, 整合困难。而博客网站的不同文本,通常聚焦于不同主题,文本之间相对独立, 每个文本本身就是一个主题的展开和深化。 第三,从目的来看,b b s 更侧重于发言、评论,而博客文本则追求共享性网 络b b s 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意见表达渠道为少数集团垄断的局限, 而赋予大众在互联网这个公共传播媒介上,平等发言的机会。而博客网站则是充 分利用了互联网赋予个人的发布信息寻求共享的可能性,这其中包含着强烈的信 息扩散欲望,有一定的读者针对性,这是与b b s 不同的。 2 博客与个人主页的区别 在网络的所有表现方式中,个人网站与博客最为相似,作者都是个人化的写 作方式,且都在写作中表达了一种主体的个性化,同时也都是用一个网页来包涵 自己的全部思想信息。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博客与过去一般性的个人网站 又有了一定意义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僳一,个人网站由于其对网民的技术水准、资金条件、维护资源的高层次要 求,而注定只能为少数人拥有,但是博客网站的低门槛,则使其具有很高的开放性。 任何人只要去一个博客托管网站简单地注册个帐号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博客网站。 第二、在内容更新上,个人网站一旦建好了,如非特殊需要,作者很少会去 频繁更新里面的内容,往往都是很僵硬的放在那里。博客则不同,作者几乎每天 都会去更新博客上的内容,发表新鲜有趣的帖子,就是最懒惰的博客也会至少一 个星期更新一次自己的博客网站。 第三、博客网站还具有个人主页所缺乏的公共性。博客网站的低进入成本特 点,吸引了难以计数的博客参与,它的读者号召力、内容包容度、网络点击率是 个人网站所不能比拟。如果说,个人网站只是一对多的传播出口,其涉及的多是 有关个人生活、事业和情感方面的私人话题、私人创作和私人资讯的话,那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博客网站则是无数人对无数人的传播社区,这里既有个人爱好,也有公众趣味; 既有私人观点,也有群体争论;博客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为个性化,另一方面,这 种个性化又要被多数人认可。 第四、提供内容的方式上,个人网站通常都是由作者自己个人所写的些文 章资料堆积起来的,无论他有多优秀,如果采用的是传统模式的话,那么蕴涵在 网站里的信息含量都还是有限的,有时还会造成网站栏目下一些内容的重复。可 是以超文本链接为主要特点的博客则不然,不断地持续使用超链按方式将会无限 大地扩展自己的信息群,从而在一层层的博客链接中形成的相当可观的博客群落。 这样的信息含量是无法计量的,因为我们无从知道信息的链接在哪里才会终止, 同样我们也没有能力去预测读者的链接取向。 3 博客与e - m a i l 、i c q ( i m ) 的区别 e - m a i l 是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出现以前被最为广泛接受并使用的网络服务形 式,是人际传播的一种很好的网络形式。以i c q ( i m ) 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 给人际传播提供了反应快捷方便的服务。由于e - m a i l 、i c q ( i m ) 都是点对点的网络 传播形式,所以把它们归为一类与博客进行比较。 首先,博客传播是公共性、民主性、开放性的要求,是对人性中发表欲望和 民主权利的满足;而e - m a i l 、i c q ( i m ) 是人性中的私密性、安全感的要求。尽管这 几大传播交流方式都代表了网络技术的延伸与应用成果,都为人类的工作、生活、 感情交流、政治参与、社会融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三者的开放尺度却是天 壤之别,三者对于社会生活、政治和文化世界的参与度,对于上层建筑的影响力 量,对于意识形态的左右能量,都是不同的,博客传播要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绝 对上风。 其次,由于三者之间对传播要求的不同,导致了网络传播阵营的分化,更导 致了网络传播交流内容的巨大差异。博客传播的内容虽然广泛,但是主要还是追 求对注意力的牵引。而e - m a i l 、i c q ( i m ) 的传播内容则具有鲜明的指向性,为其传 播对象而发,内容或与自身或与对象或与双方密切相关。 再次,博客传播与e - - m a i l 、i c q ( i m ) 传播的最大的共同点只是对网络交流的可 行性和便捷性的利用。这种最大的共同点在技术上的体现,只能说明其在传播文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化上的迥异性。甚至是在技术上,博客传播的排序,软件应用、对支持平台的要 求也是不同的。博客传播的伟大之处也是对于链接技术的革命性采用。e - - 衄i l 、 i c qc i m ) 更多的倾向于对网络传输协议的支持。 1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部分博客新闻传播功能的本体分析 博客具有的个人性、自主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即时性等传播特质赋予了博 客独具优势的新闻传播功能。博客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写作、编辑、设计和出版自 己的新闻产品,并被数以百计的人阅读和品头论足。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如此众 多的热情的局外人向职业新闻界发起如此凶猛的冲击。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各种方 式与读者建立密切接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报道各类信息。他们的产品带有鲜明 的个性,同时注重眼见为实,并带给读者大量的新知识。一位研究博客的学者说: “为什么博客如此受欢迎? 那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可以把被传统媒体过滤掉的 大量的观点和生活呈现给人们。”当然,客观地说,9 0 的博客网站都是很一般的, 充满了文字差错、偏见和自以为是。但顶尖的1 0 确实向新闻界展示了一些最令 人激动的新趋势。博客日益凸现的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强大力量越来越受到新闻传 播界的关注。 当下,博客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强大影响力主要来自三类博客,一是发表在专 业新闻网站的j - b l o g s ,如由e r i ea l t e r m a n 在m s n b c c o m 网站上建设的 a l t e r c a t i o n 博客,这类“博客”,实质上是新闻网站开的作家专栏或记者专栏; 二是新闻记者的个人博客网站;三是独立发表的j - b l o g s :如德拉吉报道 d r u e g e r r e p o r 。c o m 。这一类博客都是非专业记者白行建设的新闻网站,利用个人 的力量进行新闻发布,他们中的少数取得了比较大的影响力,也得到了新闻界的 关注,以上三类博客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博客新闻传播功能的传播要素分析 博客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新闻传播功能,这是与博客作为种全新的传播方式 所具有的传播特质分不开的,因此本文就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博客新闻传播功能 的传播要素进行本体分析 1 传播者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博客的传播者也就是博客的写作者,人员众多,成分复杂,“精英”与“草根” 共存按知识层次来划分社会阶层的话,“精英”,是泛指处于社会上层,具备一 定社会话语权的高级知识分子;“草根”是指处于社会下层的相对普通的一般社会 人员,具备基本的知识水平现实中的博客传播者,这两部分人并存。从传播新 闻的角度来说,博客中虽有专业媒体的新闻从业者,如影响力巨大的记者博客群; 但更多的是非职业新闻工作者的普通网民,这类普通网民组成的博客多具有以下 特征:非职业新闻工作者:有薪闻敏感性,随时关注最新的新闻事件,即有潜在 的新闻工作者素质;花费大量时间在新闻的搜寻和挑选上;对新闻的挑选严格把 关,不会漏掉重大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