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600×750复摆颚式破碎机设计【word+11张CAD图纸全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带任务书+开题报告+实习报告】【49页@正文16900字】【详情如下】.bat
B机架.dwg
C动腭.dwg
D偏心轴.dwg
E动腭齿板.dwg
F定腭齿板.dwg
G带轮.dwg
G端盖.dwg
G肘板.dwg
G轴承端盖.dwg
G飞轮.dwg
开题报告.doc
任务书.doc
总封皮.doc
总装图.dwg
毕业实习报告.doc
毕业实习报告封皮.doc
毕业设计小结.doc
毕业设计计算书.doc
目录.doc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复摆颚式破碎机(600×750)设计
1、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结合生产实际中提出的物料(矿石、建筑垃圾)等脆性材料破碎课题,设计复摆颚式破碎机。学生需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废旧物料破碎的理论、破碎机械性能、结构等方面的资料。结合生产实际,对课题要求的复摆颚式破碎机,设计其总体方案,将此方案用论文和设计图纸表示清楚。
通过本毕业设计,学生应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面得到较大的锻炼,特别是在围绕课题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方案建立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在用图纸、说明书等形式表达设计思想方面的能力也会有明显提高。
2、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设计复摆颚式破碎机,满足生产实际需要。
工作要求:
(1)通过毕业实习,了解复摆颚式破碎机的使用场合,工作要求,目前该类设备的发展现状。
(2)查阅有关资料,结合毕业实习了解的内容,提出复摆颚式破碎机的设计方案, 撰写开题报告。
(3)绘制复摆颚式破碎机设备总图,部件图、零件图。
(4)必要的性能、结构参数的确定和计算,一些零部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校核作为说明书的内容之一。
设计参数:
(1)进料口尺寸:600×750mm;
(2)最大进料粒度:500mm;
(3)处理能力:50-100m3/h;
(4)偏心轴转速:275r/min;
(5)排料口调整范围:150-200mm;
(6)电动机功率:55KW。
设计成果要求:
(1)计算说明书一份
内容包括:任务要求的选型论证、设计计算内容。做到内容完整,论证充分,字迹清楚,插图正规、准确。字数不少于20000字。
(2)图纸一套
A.颚式破碎机总装图一张(0号);
B.机体图一张(1号);
C.动颚图一张(1号);
D.偏心轴图一张(2号);
E.动颚齿板图一张(2号);
F.定颚齿板图一张(2号);
G.零件图带轮、飞轮、端盖、轴承端盖、衬板零件图各一张(3号)。
3、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
①主要任务: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与电气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有关图表。
②知识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
③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应学会依据技术课题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培养学生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综合素质要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应能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在工程设计中,应能树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与全局观点。
⑤设计成果要求:
1)毕业设计前期材料(选题表、任务书、开题报告、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翻译原文和译文,译文三千汉字以上)一份。
2)复摆颚式破碎机设备总图,部件图、零件图等设计图纸(折合A0图纸4张以上)。
3)毕业设计说明书(2万字左右)。
4、主要参考文献:
●要求按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
【1】於仁灵.矿山机械构造.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2】毛淑芳,张改卿,过秉坤. 延长颚式破碎机破碎板使用寿命的方法. 水利电力机械,2006,28(3):41-42
【3】杨绿云.复摆颚式破碎机的几何参数优化.煤炭技术,2003,22(3):11—13
【4】魏盛远.简摆颚式破碎机合理破碎腔的研究与应用.金属矿山,2000,284(2):51-54
【5】沈义俊.PE250×750复摆颚式破碎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机械,1994,21(4):21—23
【6】胡宗武 ,徐履冰,石来德.非标准机械设备设计.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7】赵兴仁译.通用机械与设备的安装.第1版.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
社,1985
【8】廖汉元,孔建益,钮国辉.颚式破碎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9】王启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第1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10】杜君文.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及设计.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11】J.L. Archard. Contact and rubbing of flat surfac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53(248):981~988.
【12】R.A.Bearman and C.A.Briggs.The active use of crushers to control product requirements.Mineral Engineering,1998,11(9),849~859.
5、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
起 迄 日 期工 作 内 容
2.25-3.29
3.30-4.12
4.13-5.2
5.3-5.23
5.24-6.6
6.7-6.21
外文翻译,毕业实习。
查阅有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开题,制定设计方案。
按复摆颚式破碎机有关设计参数设计,设计其结构组成并绘制其总图。
绘制部件图、零件图。
写设计说明书。
论文答辩,整理交接全部资料。
目录
第1章 前言1
1.1 引言1
1.2 复摆颚式破碎机的特点1
1.3 国内外颚式破碎机的发展与现状2
第2章 总体设计3
2.1 基本结构3
2.2 工作原理5
第3章 主要参数的确定5
3.1 已知参数5
3.2 部分结构参数的选定5
3.3 电动机的选择与确定8
3.4 复摆颚式破碎机生产9
3.5 确定四连杆机构各杆的长度10
3.6最大破碎力11
3.7各部件的受力分析11
第4章 传动装置设计13
4.1 带轮的设计13
4.2 偏心轴的设计17
4.3 飞轮设计21
4.4 轴承的校核23
4.5 键的校核25
第5章 各基本结构的设计26
5.1 动颚的设计26
5.2 尺板的设计30
5.3 推力板的设计31
5.4 调整装置的设计33
5.5 破碎腔型的设计35
5.6 机架的设计38
第6章 安装维修及改进措施41
6.1 改变飞轮端密封套与锥套螺纹旋向41
6.2 修复偏心轴与锥套配合面41
6.3 对颚版材质的选择42
6.4 破碎机出口扬尘的解决42
6.5 破碎机的噪声危害及防治途径44
第7章 毕业设计小节45
参考文献46
毕业实习报告47
附录或后记12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破碎机械和筛分机械这两类机械设备,同属于矿山机械范畴,在各种工业生产线上通常前后工序布置使用,故有密切的关联。破碎机械和筛分机械的联合使用,可以把各种天然的矿物、或者工业生产中间过程物料,通过破碎和筛分,成为最终产品或者进一步深加工原料。因此这两类机械设备在冶金、建材、化工、能源、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和环保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在改革、开放的国策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各行各业都以先进的机械来装备。在破碎和筛分方面也不例外。这种市场需求促使有关高等院校、科研设计院所和工矿企业对破碎机械和筛分机械做大量的研究工作。近十几年来,这些研究成果的论文纷纷发表在各种出版物上,这些成果表明,当前国内破碎机械和筛分机械的某些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2 复摆颚式破碎机的特点
它们适用于冶金、矿山、建筑、交通、水泥等部门,作为粗碎、中碎抗压强度在300Mpa以下的各种矿石或岩石之用。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产量高、破碎比大、齿板寿命长、成品粒度均匀、动力消耗低、维修保养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机型。
其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1.破碎腔深而且无死区,提高了进料能力与产量;
2.其破碎比大,产品粒度均匀;
3.垫片式排料口调整装置,可靠方便,调节范围大,增加了设备的灵活性;
4.润滑系统安全可靠,部件更换方便,保养工作量小;
5.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运营费用低。
6.设备节能:单机节能15%~30%,系统节能一倍以上;
7.排料口调整范围大,可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8.噪音低,粉尘少。
1.3 国内外颚式破碎机的发展与现状
国外从上世纪中后期开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颚式破碎机机构、腔型、产量和磨损等进行优化,研制开发出无塞点、高度低、重量轻、产品粒型好、产量高的高性能、低能耗的新型颚式破碎机,从而大大提高了破碎机的性能,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国内对颚式破碎机的仿真优化设计的研究主要限于对特定型号的颚式破碎机编写相应程序进行优化设计,这些程序大多重用性差,只能解决特定型号中的特定问题。然而破碎机的优化内容是根据不同客户要求需要经常变化的,因而仿真优化设计工作经常要重复大量而繁锁的编写程序工作,费时费力,而且还延长了产品开发周期。本文尝试利用先进的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设计工具对新型颚式破碎机进行快速开发,对机构设计参数进行仿真优化设计,从而大大减小了仿真设计的工作量,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仿真模型重用率。本文利用先进的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优化设计软件ADAMS对新型复摆颚式破碎机机构设计进行仿真优化,其主要任务是优化破碎机给、排料口水平及垂直行程和行程特性系数,从而提高破碎机处理量,减小破碎机重量,增强破碎机结构强度,减小破碎机衬板磨损,从而大大提高破碎机工作性能。
我国自50年代生产颚式破碎机以来,在破碎机设计方面经历了模拟,仿制、图解法设计阶段,目前正向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过渡。生产制造的颚式破碎机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好,品种越来越多,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定的市场。我国曾以前苏联颚式破碎机标准TOCT7084-80为依据,制定了颚式破碎机国标送审稿,对颚式破碎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0年,由中国矿山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国内主要厂家制造的中小型颚式破碎机的技术性能进行了检测,只有若干颚式破碎机达到TOCT7084-80和国标送审稿中规定的指标。因此全面总结颚式破碎机在设计、使用和测试方面的经验,积累合适我国破碎机结构特点的实验数据和数据,建立破碎机最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使之推广普及是提高我国颚式破碎机技术性能,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
第2章 总体设计
2.1 基本结构
复摆鄂式破碎机主要由机架、颚板和侧护板、传动件、调节装置、飞轮、润滑装置等部分组成。
1.机架
机架是上下开口的四壁刚性框架,用作支撑偏心轴并承受破碎物料的反作用力,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一般用铸钢整体铸造,小型机也可用优质铸铁代替铸钢。大型机的机架需分段铸成,再用螺栓牢固链接成整体,铸造工艺复杂。自制小型颚式破碎机的机架也可用厚钢板焊接而成,但刚度较差。
2.颚板和侧护板
定颚和动颚都由颚床和颚板组成,颚板是工作不分,用螺栓和楔铁固定在颚床上。定颚的颚床就是机架前壁,动颚颚床悬挂在周上,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破碎反力,因而大多是铸钢或铸铁件。
3.传动件
偏心轴是破碎机的主轴,受有巨大的弯扭力,采用高碳钢制造。偏心部分须精加工、热处理、轴承衬瓦用巴氏合金浇注。偏心轴一端装带轮,另一端装飞轮。
4.调节装置
调节装置有楔块式,垫板式和液压式等,一般采用楔块式,由前后两块楔块组成,前楔块可前后移动,顶住后推板;后楔块为调节楔,可上下移动,两楔块的斜面倒向贴合,由螺杆使后楔块上下移动而调节出料口大小。小型颚式破碎机的出料口调节是利用增减后推力板支座与机架之间的垫片多少来实现。
5.飞轮
颚式破碎机的飞轮用以存储动颚空行程时的能量,再用于工业形成,使机械的工作符合趋于均匀。带轮也起着飞轮的作用。飞轮常以铸铁或铸钢制造,小型机的飞轮常制成整体式。飞轮制造,安装时要注意静平衡。
6.润滑装置
偏心轴轴承通常采用集中循环润滑。心轴和推力板的支撑面一般采用润滑脂通过手动油枪给油。动颚的摆角很小,使心轴与轴瓦之间润滑困难,常在轴瓦底部开若干轴向油沟,中间开一环向油槽使之连通,再用油泵强制注入干黄油进行润滑。
2.2 工作原理
复摆鄂式破碎机的破碎方式为曲动挤压型,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驱动皮带和皮带轮,通过偏心轴使动颚上下运动,当动颚上升时肘板与动颚间夹角变大,从而推动动颚板向固定颚板接近,与此同时物料被压碎或劈碎,达到破碎的目的;当动颚下行时,肘板与动颚间夹角变小,动颚板在拉杆、弹簧的作用下,离开固定颚板,此时已破碎物料从破碎腔下口排出。随着电动机连续转动而破碎机动颚作周期性地压碎和排泄物料,实现批量生产。
第3章 主要参数的确定
3.1 已知参数
1、进料口尺寸:600×750mm;
2、最大进料粒度:500mm;
3、处理能力:50~100m3/h;
4、偏心轴转速:275r/min;
5、排料口调整范围:150~200mm;
6、电动机功率:55KW
参考文献
【1】高澜庆.王文霞.马飞.破碎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冶金设备.2001年8月,第4期。
【2】母福生.破碎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要求.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6年,第4期。
【3】董书革,饶绮麟.粉碎机构学研究的内容和发展前景.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4月,第8卷第4期。
【4】郎宝贤.颚式破碎机现状与发展.矿山机械.2004年1月。
【5】银纪普,肖六均.高效细碎机生产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矿业快报.2000年6月,第12期。
【6】李本仁.当前国际破碎机毓前动态及破碎技市加发展趋势.矿山机械.2002年7月。
【7】赵昱东.破碎机械在金属矿山的使用与发展.矿业快报.2004年5月,第5期。
【8】郭莉英.浅谈碎石化技术及其应用.山西建筑.2007年9月,第25期第33卷。
【9】唐敬麟.破碎与筛分机械设计选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5月。
【10】廖汉元.颚式破碎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9月。
【1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联接与紧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12】濮良贵,纪明刚.机械设计.第七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13】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常用工程材料.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14】陆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5月。
【15】胡宗武,徐履冰,石来德.非标准机械设备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6】杜君文.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及设计.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17】苏翼林.材料力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9】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轴承.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20】崔建勇,印建平.机械制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
【21】马海荣.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22】张艳双,高林.750-1060破碎筛分系统技术改造.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2期。
【23】刘群山,张双杰.工业生产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