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情感体验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研究.pdf_第1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情感体验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研究.pdf_第2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情感体验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研究.pdf_第3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情感体验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研究.pdf_第4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情感体验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i i 摘要 本文在分析环境教育历史发展趋势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 国中学环境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对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完善了中学环境教育教 学目标;系统分析了环境教育教学内容;制定了四种有效的环境 教育教学策略;建构了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体验 为基本动力的、开放式的环境教育活动教学模式。初步实践表明 本设计成果有利于学生将支离破碎的环境概念和知识形成统一 的环境认知结构,进一步形成稳定而积极的环境态度,最终促使 学生建构起符合绿色文明要求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另外本文 不仅仅着眼于学生绿色素质的培养,还注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 、 综合实践能力及个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工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t h e d e v e l o p i n g t r e n da n d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a n dt h e p r o b l e m s i nm i d d l es c h o o l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o fo u r c o u n t r y , t h i sr e s e a r c h ,g u i d e db y l e a r n i n gt h e o r yo f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i m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d e s i g n sm i d d l e s c h o o l s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t e a c h i n g g o a l s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d u c a t i o na r ec o n s u m m a t e da n dt h ec o n t e n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d u c a t i o ni s e n r i c h e d f u r t h e r m o r e ,f o u rk i n d s o fs t r a t e g i e s a r e i n s t i t u t e da n da l le f f e c t i v ep a t t e r no fa c t i v i t yt e a c h i n gi ss e t u p ,i n w h i c h c o g n i t i o n sc o o p e r a t i n gw i t he m o t i o n i st r e a t e da si t sc l u ea n d t h ee x p e r i e n c eo fe m o t i o na si t s p o w e r t h ee l e m e n t a r yp r a c t i c e i n d i c a t e s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o ft h i s d e s i g n c o n d u c e st om a k et h e s t u d e n t s p i e c e m e a lc o n c e p ta n dk n o w l e d g ea b o u te n v i r o n m e n ti n t o u n i f i e d k n o w l e d g e f r a m e w o r ka n df u r t h e rf o r m h e a l t h y a t t i t u d e t o w a r d s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a tl a s te s t a b l i s ht h eh a b i to fb e h a v i o ra n d t h el i v i n gm a n n e rt h a ta c c o r dw i t ht h eg r e e nc i v i l i z a t i o n b e s i d e s , t h i se s s a yn o t o n l yp a y a t t e n t i o nt of o s t e r i n gt h es t u d e n t s d i a t h e s i so f g r e e nc i v i l i z a t i o nb u ta l s ot h ed e v e l o p i n gt h e i ri n n o v a t i o na b i l i t y , p r a c t i c ea b i l i t ya n d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k e y w o r d s :m i d d l e s c h o o l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d u c a t i o n , i n s t r u c t i o n a ld e s i g n ,l e a r n i n g t h e o r yo f 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i m l i 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朱镕基总理在2 0 0 0 年“世界环境日”的电视讲话中指出:“回首千年,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同时,也付出 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的确自工业革命之后,科技为人类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人类开始尽情 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并忘乎所以地狂称:自己是“万物之灵”,。是“宇 宙万物的主宰”,。“人类要征服自然”。于是人类开始掠夺、蹂躏自然环境: 到处乱垦滥伐、乱捕滥猎,随处排污排废,致使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生态 破坏、气候异常、污染严重。尤其是进入2 0 世纪六十年代,自然环境遭受 了难以忍受的破坏,环境的警钟在世界范围内敲响。在这种严峻背景下,越 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环境教育的 重要性和迫切性。早在1 9 7 8 年我国政府就下发文件要求在中小学教育中增 添环保教育教学内容,1 9 7 9 年环保教育内容正式写入中小学教材,这是中 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开端。自此教育部、国家教委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讨中 小学环境教育,并下发有关文件:1 9 9 0 年国家教委下发文件要求高中开展 环境保护选修课;1 9 9 2 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各学科教学 大纲,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被明确而具体地写入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 中;最近教育部又做出决定从2 0 0 3 年春季开学起,在中小学开设环境教育 专题课,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旋建议。这表明我国政府和各级教育 行政机构对环境教育日益重视。但受功利主义影响环境教育的开展是雷声 大,雨点小,嘴皮上口号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差,环境教育成效不尽 人意,与2 l 世纪人类绿色文明的发展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要求还有很 大距离。因此环境教育必然成为2 1 世纪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加 强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具有现实性、重要性,更具有紧迫性。 目前中学教学大都是分科进行的。学生在各科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方 法往往是封闭的,互相隔离、互不相容的,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 。 叶国洪环境伦理与环境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 0 0 1 ,1 种知识、技能、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难于适应社会发展及 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实践表明这种分科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 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大。源于现实生活的环境问题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环境 问题的解决需要多门学科知识、技能、方法的整合。这就决定了环境教育具 有学际性,即环境教育是各学科协同进行的综合教育。所以开展中学环境教 育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各学科知识要素间的关系,觉察到一个学习领域与另一 个学习领域之间有意义的联系,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体验到人类知识的综合性 以及各部分要素问的相关性、一致性,增强他们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和横向思 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弥补了分科教学的缺陷,有力地支持了学生的全面发 展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探索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另 一方面,也可利用环境教育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时代气息,把 实施环境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有力因素,有力推动中小学素质 教育的整体改革、发展,使之逐步走向深入。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国环境教育起步很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在广东、上海、辽宁、 北京等地开展了中小学环境教育试点,此后又在全国各地相继展开。目前我 国的中小学环境教育仅仅达到了初步的普及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 验,但这些经验是零打碎敲的,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和升华,环境教育成效并 不理想,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方式及评价还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在倡导课程整合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 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方法,完善环境教育目标体系,充实环 境教育内容,探索环境教育学策略,构建富有成效的环境教育教学模式,以 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环境保护与改善的良性互动。 第一章中学环境教育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在对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进行设计和研究之前有必要从纵向回顾中学环 境教育的发展历程,以便把握环境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横向分析世界 各国的中学环境教育现状及我国中学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便查缺补漏, 2 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 趋利避害,使本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确,目标更加具体,设计方案和措施更加 可行有效。 一、中学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1 、环境教育事业的启蒙与诞生 进入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加速工 业化进程的同时,自然环境也遭受了严重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曾成为这些国 家的一大公害,并日益扩大。忍无可忍的地球环境在世界范围内给人类发出 了报复警告,在这种严竣背景下,于1 9 7 2 年6 月5 只1 6 目在瑞典斯德哥 尔摩召开了由1 1 4 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世界上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这次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 0 n l yo n ee a r t h ) ”的口号,通过和采 纳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为计划”,确认了环境问题是与人类 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指出了环境教育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 性。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保护地球环境的新时代,它既是国际环 保事业的出发点,也是国际环境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因此这是人类历史上划 时代的会议,为纪念此次历史性会议,联合国把每年6 月5 日规定为“世界 环境同”。受这次会议的影响,世界各国逐渐把环境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 体系的一部分。但这一阶段的环境教育大都停留在环境政策的认识和宣传 上,没有形成完整的环境教育理念和体系。 2 、环境教育基本理念和体系的确立 1 9 7 5 年1 0 月1 3 曰2 2 日,u n e p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和u n e s c o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原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共同主持召开了由6 0 个国家9 6 位专家参加的“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会上制定了“贝尔格莱 德宪章为了环境教育的全球规模框架”,在国际环境教育史上,该宪章 首次提出了全球规模的环境教育基本理念和框架( 环境教育的目的、目标、 对象及指导原理) ,并达成了共识。因此日本文部省对该宪章寄予了高度评 价,视之为环境教育的理论规范。1 9 7 7 年1 0 月1 4 日2 6 日,在前苏联格 鲁吉亚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由u n e s c o 和u n e p 共同主持召开了由6 6 个国家参加的“政府问环境教育会议”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国际环境教育 会议。u n e s c o 将会议成果总结为最终报告,明确指出了环境教育的作 。蔡亚娜世界环境教育会议一览环境教育1 9 9 7 ,4 。蔡亚娜世界环境教育会议一览环境教育1 9 9 7 ,4 。蔡亚娜世界环境教育会议一览环境教育1 9 9 7 ,4 3 用、性质和特征,明确规定了环境教育的任务、目的、目标、指导原理以及 国家水平的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等。确立了国际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体系。 尽管这个基本理念和体系继承和沿袭了贝尔格莱德宪章的基本思想,但因这 次会议是政府层次的专门性国际环境教育会议,与贝尔格莱德会议只是专家 水平的准备会议不同,所以该会议所确立的国际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体系 也是政府水平的。因此,第比利斯的会议宣言和建,i;! 被认为是国际环境 教育基本理念和体系的基准,成为许多国家推进,曦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 针,有力地影响和推动了8 0 、9 0 年代的世界各国的环境教育的开展。受其 影响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真正把环境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视野,从教 学的层面上来探讨环境教育,使得环境教育的理念和体系不断的完善和发 展,并最终孕育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她n t 既不损害满足后代人要求 的可能性和能力而又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 观点最早是“环境和发展世界 委员会”于1 9 8 7 年4 月提出的,着重强调了要重视和加强全球性相互依存 关系以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与定义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地球环境有限性的认识。以此观点为基调于 1 9 9 2 年6 月3 日1 4 臼,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1 8 0 个国家代表 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是人类史上空前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 国际环境会议。会议采纳了著名的“里约宣言”及其行动计划 2 1 世纪议 程为了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可以说 2 1 世纪议程为人类奔向可 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指明了方向和措施,并对教育泡括环境教育) 提出了新 目标、新课题和新任务构筑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因此环境教育已不 再是仅仅应对环境问题的教育,它与和平、发展及人口等教育相融合,共同 指向总的教育发展方向为了可持续性发展教育。从此“可持续发展”概 念与思想逐渐成为世人的共识,并作为新时代的环境观和价值观的象征,逐 步融入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孕育于环境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给当今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已成 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基点和出发点就是受 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包括环境教育在内的整个中学教育教学的终极目 标就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所以中学环境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可持续 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展,这不仅是环境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也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 社会的必然要求。本课题的研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二、中学环境教育现状及其分析 环境教育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为推行环境教育均成立 专职机构从事政策之制定,计划之规划,资料之沟通以及推行网络之建立, 还都通过制定文件,发布指示,强调把环境教育并入中小学课程。有的国家 还设立了独立的环境教育课。从整体上看,发达国家环境教育开展得早,成 效好;发展中国家起步晚,需进一步完善发展,往往借鉴甚至依赖发达国家 的理论和实践模式,缺乏适合本国环境特点的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世界上 公认的环境教育开展较为成功的国家有美国、德国、英国等。下面摘要予以 介绍。 美国是开展环境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发布环境教育法的 国家。除了在课堂上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外,美国各地非常重视开 展以野外活动为重点的环境教育,许多州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学习环境知识的 野营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了解:“我的生命是自然的赐物,自然的 和谐和自然的恩惠哺育着我,自然的破坏是我的致命伤痕”。,“我是自然 的一员,我决不破坏自然”。从而使学生体验自然环境,亲近自然环境, 保护自然环境,理解自己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众所周知,德国的环保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来自于 几乎无处不在的环境教育。德国各州中学的各门学科的教学纲要都规定了相 应的环境教育目标和内容。从环境教育方式看,德国非常重视学生的情感体 验,德国的环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它注重引导学生 感受自然的美丽,使学生建立起对自然、对生命的恰当的态度和情感,调动 他们探知自然奥秘的积极性,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如果说环境教育要 在理论认知、态度和情感、行为方式三个环节上展开的话,我国的环境教育 在态度和情感教育上的滞后是显而易见的。德国人的经验和方法很值得我们 借鉴。 英国的环境教育学者构建了最完善的环境教育理论框架,他们认为环境 教育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关于环境的教育( 知识) ;为了环境的 教育( 价值观,态度和积极行为) ;在环境中的教育( 教学资源) 。以此为依 。各国环境教育的实施大连教育网2 0 0 1 5 基于情感体验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研究 据,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学纲要,在中学 课程中开设“环境科学”与“环境研究”,并在相应的会考中增加此类新设 科目。从环境教育方式上看,英国的环境教育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者认为,环境教育的重点之一,应放在学生对生活环境的体验和感 受上,由学生自己去调查研究环境问题,在实际活动中增长对环境问题的认 识。 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较 晚,环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结合我国环境教育的问题 现状,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建立适合我国环境现状及 国情的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是我国环境教育开展的捷径。目前我国中学 环境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1 、环境教育缺乏应有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首先表现为环境教育目标的 片面性和封闭性。环境教育的各项教学目标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他 们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中学环境教育教学中应 采用系统的思想方法设计出完整的教育教学目标。另外在各门学科中渗透环 境教育是目前环境教育的主渠道,这样师生往往站在学科知识的角度片面甚 至孤立地看待环境问题,而不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 化传统等各方面因素,这就造成环境教育内容较为散乱,不系统,未能形成 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完整体系。具体施教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最终不利 于学生为自己或团体的行为采取正确的决策。系统观念是教学设计的重要思 想方法,所以本研究要以教学设计的思想理论为依据,完善、系统环境教育 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在中学环境教育中存在科学至上主义倾向。许多中学把环境教育视 为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个主题。因此,环境教育常被认为是物理、化学、生物、 地理等学科教师的事。自然科学学科并不构成整个环境教育,人文科学也是 其中的一部分,环境教育应涉及社会和自然科学两方面。因此在环境教育实 践中应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以科学人文主义精神为本研究的指 导思想,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环境态度有着重要意义。 3 、正如上面提到的一样,我国的环境教育在态度和情感的教育上是严 重滞后的。在环境教育实践中,教师不善于创设具体的情景,不注重真实情 景的利用,惯予环境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培 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 养,使得环境教育成为只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未 经学生体验的环境知识和技能不可能扎根于其情感或心灵深处,很难形成稳 定而健康的环境态度,更难于形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使得学生对环境的 机械认知和其日常环境行为脱节,无力支持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 的滞后不仅仅存在于环境教育中,从目前我国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模式 的聚类分析不难看出:当前的课堂教学设计缺乏情感目标和内容是普遍的现 象。目前,我们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适于完成认知和技能目标的系统 控制论和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这种教学设计主要以“技术”的眼光 看待和处理教学,强调的是教学方法、媒体等“物”的因素,而忽视了人的 价值和情感。与此相联系,中小学教学模式虽然名目繁多,但其实质是关于 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理论化、系统化了的方法体系和固定化了的课 堂教学程序,以学生的情感、意志及态度等心理因素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明显 缺乏。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的思想态度、情 感、体验和行为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极力强调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 地位和作用。另外国外的些实验也表明情感体验在环境教育中更具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中必须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但 不能矫枉过正,过分强调情感体验往往导致忽视环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西 方发达国家的那种“情感第一,认知第二”。的做法有其片面和局限性。因 此探求一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体验为基本动力的环境教育教学 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高效地掌握环境知识、习 得环境技能、养成良好的环境态度和行为习惯,而且还能突出学生的个性之 张扬。 第二章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过程 在2 0 世纪9 0 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系统设计发展起了很大作 用。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 知识意义的过程。这里意义的建构可以是“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 。祝怀新瑛国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分析步 国教育资料2 0 0 1 ,3 。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7 一 一 基于情感体验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研究 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 思维,更易于满足个体的学习风格。这种理论还强调教学的整体性,使教学 设计的内容与特定的教学情境相联系,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整体的获取和运 用,有力促进了教学系统设计思想的转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成为目前教 学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在中学环境教育教学中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 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原则。 一、建构主义教学原则 1 、设计真实的任务 真实的活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在 教学中利用较为真实的情景、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 或实践。这些来源于生活真实而复杂的活动任务整合了多门学科的内容或技 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 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另外在实际情境或接近实际的 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 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 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 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 根据这一原则在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在实际生活和自然环境中 给学生设计真实的环境活动任务,促使学生已有的环境及其问题的认知结构 不断地同化或顺应自己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从而“建构”起积极的环境 态度和友善的环境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环境教育必须是“在环境中的教 育”。 2 、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加工的主 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从学生那里获得问题,并用这些问题作 为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拥有自主权。教师 应该刺激学习者的思维,激发他们去自己解决问题。显然,这一原则就是要 求我们在环境教育教学设计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 、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 与传统教学原则只注重知识、技能等学习结果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还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因此在环境教育教学设计中应对学习活动过程进 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 行精一心设计,不但使学生能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要让他们掌握隐含 学习过程中的方法以及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使 其知识、能力、方法及情感得以整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原则 提示我们应对学习活动进行多元性的全面总结评价。 4 、把所有的学习任务置于较大的任务或问题中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任何学习活动的目的对于学 习者都应是清楚的。关键的问题在于学习者清楚地感知和接受特定学习活动 与较大的复杂任务间的相关性。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有利于把学生的环境 学习活动置于较大的环境任务或问题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环境的复 杂结构,还可以培养其全球规模的环境价值观。 以上是几种主要的建构主义教学原则,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 设计思想,应把这些思想原则贯穿在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的始终。 二、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的模式及过程 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发展至今日,已出现了数百个教学设计过程的模 式。是否存在一种万能的、最优的模式呢? 不同的教学过程具有不同的动态 过程,涉及到的具体环境、学习者、教学内容等各个因素都是处于变化之中。 因此教学设计工作应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不能干篇一律地生搬硬套种固定 程式进行设计,而应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决定设计从何着手, 重点解决哪些环节的问题,因地、因时、因入而宜地选择或开发自己的模式, 创造性的开展教学设计工作。就环境教育教学设计而言,经精心挑选史密斯 雷根模式是最有借鉴价值的模型,如下页图示。 这种模式注重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及学习特点等学习者 特征,并把“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 包括“教学目标分析” 和“教学内容分析”两部分) 都归入“教学分析”模块,并对这一模块补充 了“学习环境分析”框,显然这种“教学分析”模块内容比较充实,保证了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同时也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发 展实际。另外这种模式突出了教学策略的设计及教学过程设计,是种比较 完整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忽视了教学模式的设计。何克 抗教授认为只要是有教师参与的教学过程( 不是纯粹的自学过程) 就存在对 教学过程即教学活动进程的控制与优化问题,也就是存在具有动态性和系统 性的教学模式( 何克抗教授称之为教学结构) 设计问题。于是何克抗、李克 9 一一 基于情感体验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研究 史密斯一雷根模型 东进行了大量试验探索,提出了一种新的、经过扩展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型, 称之为扩展后的教学设计模型。该模型与史密斯雷根模型大体相同,主 要区别在于增设了“教学结构”( 即教学模式) 环节,并把它纳入“教学策 略”模块中,置于“编写与制作教学资料”之后,如下页图示。 根据扩展后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型,何克抗、李克东带领课题组及广大试 验教师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证明教学结构设计确实是教学系统设计中最 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他既是整个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核心,也是教学设计的 最终结果。扩展后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对于广大教师既有理论上的指导意 】0 鎏j :銮兰鍪耍主鳘圭兰簦竺兰 义,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 扩展后的史密斯一雷根模型 、 根据这种模型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应主要包括四个基本环节:教学分 析、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模式( 即教学结构) 的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分析的任务是进行学习环境分析、学习者分析以及学习任务分析。 分析学习环境的任务是分析学习者进行学习的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是教 学起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策略设计的基础;分析学习者的特 1 1 基于情感体验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研究 征的任务是分析学习者是否具有学习当前内容所需要的预备知识,以及具有 哪些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分析学习任务是分析学习者所学课程的学科特点 及教学目标,即考虑该学科的基本内容并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设计的任务是为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而确定教学活动的方式、 方法,即教学的指针和处方。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内容。 教学模式的设计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这部分设计中要构建一个基于建 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教育活动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的任务是评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和检查教师的教学效 果。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目标不应是非常具体而固定的,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 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评价非常复杂,它不是本文探讨的内容,需另作专门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前三个环节的内容。 第三章中学环境教育教学分析 环境教育教学分析是教学设计进行的第一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学设计的 主要任务是对学习者的特征、学习环境及学习任务进行具体的分析。这些分 析为教学策略的制定和选择提供可靠性和适宜性,同时也是构建有效的环境 教育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 、 一、学习环境分析 学习环境分析是指对支持环境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及非物质条件( 思想 认识、政策导向、学习氛围等) 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 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 发达国家为开展环境教育都设立了很多野外环境教育基地,让学生进行 野外考察和野营,并且在校内也有大量的、先进的视昕技术支持环境教育的 开展。相比之下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口众多,总体经济水平低,开展环 境教育的物质条件比较落后。即便在现有的经济物质基础上各地的办学条件 差异也很大,存在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以及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 不均衡的现象。但对中学生进行的环境教育主要是“在环境中的教育”。因 此物质条件并不是制约环境教育开展的关键因素,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 1 2 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展支持环境教育的物质条件将越来越好,而教育的政策导向、师生的思想 认识、学习氛围等非物质条件才是影响环境教育的关键因素。目前各级教育 行政机构都制定了相关的法令制度,从政策层面上把环境教育纳入了中学教 育体系,并形成了积极的环境教育舆论导向。从思想认识的层面上看环境教 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师生的重视。但从教学实践的层面上看环境教育的开展 不尽人意,部分城市中学和重点中学的环境教育的开展较为扎实,而大多数 乡村中学和普通中学教师没有把它作为自己工作中的组成部分落到实处,环 境教育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探讨。 教师的素质是开展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的条件。目前我国专职的环境教育 教师的数量微乎其微,大多数都聚集在城市重点中学,且这些教师大部分是 其他学科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转行过来的,农村中学的专职环境教育教师更是 凤毛麟角。在环境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环境教育的开展日益迫切的今天, 加强广大教师对环境教育知识的学习尤为必要。令人欣慰的是这一问题已经 引起了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早在1 9 9 7 年国 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就分别与两个国际性非政府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 会和美国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签署了合作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项目的协 议。这两个项目的名称分别为“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和“保护野生 生物教育”,开展这两个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我国正规教育系统,特别是 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的能力,主要内容为编写教师培训手册、培训教师等, 目前项目正按照协议的要求有序地进行。这些项目使教师获取了大量信息, 丰富了环保知识,提高了从事环境教育的积极性及自觉性,使他们能更好地 承担起环境教育工作,深受教师的欢迎。从教师教育方面看无论是职前教育 还是在职培训、离职进修环境教育知识都已成了广大中学教师学习的重要内 容,一个大力学习环境教育知识、在教学实践层面上自觉开展中学环境教育 的局面已初见端倪。最令人高兴的是目前在中学里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 它为环境教育的开展构筑了一个平台。因此从学习环境分析中我们可以完全 相信环境教育的学习环境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非物质条件都将越来越完备, o 杨帆中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绿色学校网站 一 基于情感体验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研究 开展中学环境教育的前景看好。 二、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包括分析学生的一般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特 点、认知能力及学习方式。其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 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模式的建构、及 教学策略的制定等提供依据。只有对中学生各方面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 才能确保环境教育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基础上高效地进行。说到底开展中学环 境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学习者分析应是中学环 境教育教学设计的基点和出发点。 1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可知中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在 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喜爱通 过假设进行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且思维具有预见性。在思维活动中,自我 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化,即中学生能反省和调节思维活动的进程,使思路更 加清晰、判断更为准确。另外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喜欢 追求新颖、独特的因素,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乐于追求个人色彩、及系统 性和结构性。根据这些特点开展环境教育应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能力 的发展,并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占 优势,但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高中生的抽 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他们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 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讲,环境教育的重点 是让他们直接面对与环境相关的事物和现象,使之形成对环境的具体的认 识,同时指导他们养成把握事物和现象相互间的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讲,应使之掌握综合地思考和判断环境问题, 以及进行合理的决策和选择行为方式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创造性地保护和改 善环境的方法和能力。 在情感方面初中生和高中生也略有不同。初中生自我意识更为明确,统 一性、勤奋感是情感发展的重要方面。他们富于激情,感情丰富,爱冲动, 1 4 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 爱幻想。并开始重视社会道德规范,但对人和事的评价比较简单和片面。他 们在自我对知、情、意、行的整体调控中意志行为日益增多,抗诱惑能力日 益增强,但高层调控仍不稳定。因此对初中生进行环境教育应注重其自我意 识、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使之养成良好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习惯。从这一 意义上看初中生的环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养成教育。对高中生而言其 独立性、自主性是情感发展的重要特征。学生的意志行为愈来愈多,他们追 求真理、正义、善良和美好的东西。所以高中阶段的环境教育应重视学生审 美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崇尚正义的环境决策参与 能力。比如在进行森林及其作用的有关教学中,在学生充分认识森林作用的 基础上,对初中生而言应着重培养其在生活中采取有益于树木的行为习惯和 生活方式;而对高中生来说则应重点培养其保护树木的决策能力和社会参与 能力及保护森林的信念。 2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能力等相关的学习准备特点 1 9 9 8 年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在3 1 个省、直辖市进行了我国首次范围 最广、样本量最大的全国规模公众环境意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对 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环保行为等各方面均高于成人;在“对世界面临 问题的重要程度”、“我国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排序中,青少年均把“环境 保护”排在第一位,而且7 0 3 的青少年认为他们的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 课堂教学渗透。这一结果表明广大中学生对环境教育有着强烈的动机,同时 广大中学教师也有意识地在不同学科教学中进行了环境知识的渗透,这为本 研究的开展及实施奠定了基础。另外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对一些基本的 环境概念、环境知识是有所了解的,其基本来源渠道除了课堂学科渗透外还 有各种媒体( 尤其是电视) 的宣传。但我们也不难看出学生所了解的环境概 念及环境知识是支离破碎的,不系统的,并且也是未经体验的。因此这些概 念、知识既不能形成系统的环境认知结构,也不能形成稳定而积极的环境态 度,更不可能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采取对环境友爱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 惯。根据这种情况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建构主义学 。周笑冰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 0 0 2 ,3 基于情感体验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研究 习理论指导下,通过给学生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提供真实的情景) 、让 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中获得系统环境知识的整体建构,并通过其体验将环境 认知结构内化到学生的情感体系中,形成稳定而积极的环境态度,最终促使 其建构符合绿色文明要求的个人、社区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 3 、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特点及其负担 首先分析一下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负担。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刘启迪对学 生目前的学习特点及负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1 ) 学生考试负担重, 生活负担轻。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有读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背不完的公 式、定理和概念,他们几乎成了应试的机器。与学生的考试负担相比,学生 的生活负担过轻,他们在课外很少甚至没有任何学习任务。( 2 ) 智育负担重, 德育、体育、美育和劳技教育负担轻。( 3 ) 分科课程负担重,综合课程负担 轻。4 、学科课程负担重,活动课程负担轻。5 、动脑负担重,动手负担轻; 左脑负担重,右脑负担轻。( 6 ) 记忆负担重,创新和实践负担轻。上述所列 的学生负担问题,说明学生负担畸轻畸重,很不合理。基于这种情况中学环 境教育教学的开展应重点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弥补生活教育的不足,避免 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造成学习压力。同时,开展环境教育必须以学生 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以综合实践课外活动为主要形式,把 学生领出课堂,引向生活,领进社区,融入自然,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 中手脑并重的进行创造性学习及探究性学习。这不仅是“关于环境的教育” 和“为了环境的教育”的需要,更是避免学生负担畸重畸轻、促进学生有效 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适应以变革性、复杂性、系统性为特点的 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再来看看学生的生活特点。目前学生的生活已越来越城市化、网络化和 信息化,充斥着高科技的模拟、仿真和合成,大自然日益成为一个抽象的概 念,即使游戏这一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也越来越依靠电子技术和幻想两离 直接体验越来越远。当学生被书本、电脑和电视包围,人的文化素养几乎完 全城市化或者是以电视为基础时,更有必要扭转不重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直 。刘启迪试论学生与课程实施的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 0 0 2 ,2 河北大学教育学硕:仁学位论文 接体验、不重视野外环境教育的倾向。我们必须把自然带到学生身边来,把 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开展环境教育。让学生在环境中 体验环境,获得经验,形成环境意识。 三、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主要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分析,即分析在环境教育 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基本内容及应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态度,同时制定出系统的 教学目标( 或学习目标) 。虽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不应制定过于具体、 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它仍然承认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调节作用,仍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下面首先分析教学目标。 ( 一) 教学目标分析 1 、确定教学目标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 脱胎于环境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己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 思想。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为了保持和提高我们及后代的生活质量所必 需的教育。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学生学 会如何可持续地生活和做事,同时理解周围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以便 为将来生活的世界做准备为目的,主要培养学生为解决未来日常生活中遇到 的实际问题而应当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及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消费方式和 认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等。学生所接受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将有助于他 们创造和维持世界的可持续变革,有助于他们去理解并具备能力去参与他们 生活中将面临的社会和经济的变革。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基点和出发点就是 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环境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环境教育 不能仅仅为了环境而教育,更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在制定环境教育目标时 应把教育的环境功能和环境的教育功能结合在一起支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2 、确定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众所周知,布鲁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 而每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这样分类提示我们从三个 主要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考虑,但这三类教学目标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 在必然的联系。因为每项教学内容并不仅仅具有单一的含义,往往具有多 种目标功能。因此我们在确定环境教育教学目标时应综合考虑某一教学内容 的多方面的教育含义,把环境教育教学视作一个促进学习者全部个性发展的 过程。基于这种认识环境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应包括环境知识教育、环境价 值观和态度教育及环境技能和行为的培养三部分。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缺 不可。但实际上,我国教育工作者比较注重于知识教育和技能的培养,而 忽视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 与此相反,西方有些国家往往侧重于价值观、 态度的培养,而忽视对环境的认知) 。比如,学生都知道青蛙是害虫的天敌, 可捕捉甚至餐食青蛙的大有人在。之所以出现这种环境知识和环境行为脱节 的现象就是因为忽视了环境教育中的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 环境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而环境价值观和态度是环境教育能否成功的先决 条件,它是把学生的环境知识导向环境行为的一座“桥梁”。因为,“在决定 人们是否参与维护环境质量方面,价值观和态度是关键,它们是环境知识和 环境行为之间的焦点。”“价值观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意 义判断和评价,并有积极获得它的倾向。”“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 的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它们对行为起着定向、调节和控制作用。因此在 中学环境教育教学中必须突出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更为重要、更本质的是 只有充分落卖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才能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活的生命 体,开发其内在潜能和创造性,培养其主体意识,帮助其形成独立人格,张 扬其个性之发展。当然,如果强调价值观和态度教育是以牺牲知识教育为代 价,那么学生的环境行为可能被错误认识引导,这也是很危险的。显然,偏 重知识教育和偏重价值教育的方法都不是成功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需要采 用系统的方法统筹兼顾的把三个领域的教学目标作为统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