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i 中 文 摘 要 幼儿教育是对于一个学生认识和体验学校学习,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等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我国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人们开始在借鉴和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在这一过程也凸现出了种种问题。目的:研究者试图在不打乱正常 教学的情况下,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现行的幼儿社会领域课程中,形成多元优势 更优的社会领域课程体例,并通过自编问卷检验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社会领域中应 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用 spss11.5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幼儿进行教 学分组,对自编问卷进行探索分析、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以及实验数 据处理。 结果: (1)自编问卷 幼儿社会优势领域目标评定问卷 (大班/中班/小班) , 大班包括社会交往、 社会文化、 社会自我和社会知识四个维度, 信度 (内容一致性系数) 为 0.9239, 总分与维度间的相关在 0.6-0.9 之间,维度之间的相关在 0.4-0.7 之间,结构效度效度较好;中班 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自我、社会体验、社会道德、社会道德、社会能力五个维度,信度(内容一 致性系数)为 0.9496,总分与维度间的相关在 0.7-0.85 之间,维度之间的相关在 0.4-0.6 之间, 结构效度较好;小班包括社会道德、社会自我、交往对象、团体认知、交往活动五个维度,信度 (内容一致性系数) 为 0.9592, 总分与维度间的相关在 0.7-0.9 之间, 维度之间的相关在 0.54-0.76 之间,结构效度较好。 (2)从课程设计的整体构架上看,课程比较有层次性,既有基础的多元课 程, 又有较高目标的优更优课程设计, 能根据具体实践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干 预,体现出了多元课程的灵活性。 (3)通过实验干预,小班实验班幼儿社会领域发展高于对比班 幼儿, 但交往对象范围的发展受到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中班实验班幼儿社会领域发展高于对比 班幼儿,在社会自我、交往体验、交往能力维度上,实验班得分高于对比班得分,但二者不存在 显著性差异,中班处于一种发展的潜伏期,其整体上的优势只是小班发展的结果;大班实验班与 对比班在整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知识的获得上,多元课程并不具有绝对优势,而在社会 自我发展和交往的发展上却显示出了其优势。结论:自编问卷信度可靠,结构效度基本良 好,可以作为检验多元智能理论实验课程的工具;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较合理;课 程实验干预可以把多元智能理论较好的应用到幼儿社会领域当中,效果良好。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社会领域;应用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ii 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infant is important for a student to experience school learning, to form good living and learning habit. to boost the quality of infant education,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s adopted,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ed during this process. aims: to apply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o actual infant social domain curriculum, and form more multiple superior domain curriculum system. another aim is to test the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which is used in infant social curriculum, the questionnaire which is made by the author himself is adopted. this research is actualiz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t throwing the normal teaching into confusion. method: all the infant who anticipated in this research is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method they receive. the spss 11.5 is adopted to analysis the questionnaires psychometric index, which include exploring analysis, item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result: (1) the target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of infant social superiority domain (sud) include 3 sub-questionnaires: advanced class sub-questionnaire (asud), secondary class sub-questionnaire (ssud) and elementary class sub-questionnaire (esud). there are 4 dimensions in the advanced sub-questionnaire (asud): social intercourse, social culture, social ego and social knowledge. the reliability (inter-consistent coefficient ) of asud is 0.9239, the relation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iii coefficient between each dimension and total score is from 0.6 to 0.9, the 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each two dimension is from 0.4 to 0.7, which show a good structure validity. there are 5 dimensions in the ssud: social cognition, social ego, social experience, social morality and social ability. the reliability is 0.9496, and the 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each dimension and total score is from 0.7 to 0.85, the 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each two dimensions is from 0.4 to 0.6, the structural validity is also very good. the esud include 5 dimensions: social morality, social ego, intercourse object, group cognition and intercourse action. the reliability of esud is 0.9592, the 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each dimension and total score is from 0.7 to 0.9, and the 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each two dimensions is from 0.54 to 0.76, which also show a acceptable structural validity. (2) from the whole structural of curriculum design, we can see that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is obvious, there is basic multiple curriculum, and also superior curriculum with a higher target. we can choose proper content to intervene according to specific practice and need, which show the flexibility of multiple curriculum. (3) by experiment intervention, the social domain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class infant is higher than these who were not taken part in the experiment, but their intercourse object range is restricted by their mental development level. the social domain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class infant is higher than these who didnt anticipated the experiment, and the score is also higher than the later in social ego, intercourse experience, intercourse ability, but the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iv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infant in secondary is under latent period, and it is totally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class infant. in whole, there is no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dvanced class infant who are taken part in the experiment and these who are not, in the acquiring of social knowledge, the superiority of multiple curriculum is not significant, but it come to significant when it is related to social ego and social intercourse. conclusion: the reliability and structural valid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made by the author himself is acceptable, it can be used as a valid tool to testify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experiment curriculum.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curriculum is reasonable.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an be applied to the infant social domain development when it come to experiment intervention during curriculum, and the effect is very good. keywords: :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social domain; application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1 1 前言 1.1 研究的起由 幼儿教育是我国学制教育的准备阶段,一度也是学生接受国家教育的开端,对 于一个学生认识和体验学校学习,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近年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正常轨道,把学校教育变成 了简单的分数线教育,致使学校、家长、教师纷纷开始抓分数,这一风气也大大波 及幼儿园,幼儿教育被简单的低年级知识替代,很多幼儿过早的失去了童贞,背负 起应试的重担,苦不堪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1999 年 6 月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造就四有新人的 口号,应声而起的各种教育改革在全国进行的风风火火,为此各地幼儿园也开始进 行了相应的探索,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 较低、家园之间的教育理念存在冲突、不关注幼儿个别差异的教育模式依然存在、 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只注重知识性教育,把幼儿教育小学化等。 教育改革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需要吸收一些先进的理念、经验,同时也 需要对引进来的东西本土化,形成自己的东西。制度上的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 教育现状,必须从观念着手,培养新人才,建立新体制。 自 1983 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多国 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它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心理学依据,人们开始据 此指导进行新的教育改革。我国的各大、中、小学也有很多人开始依据多元之能力 探索改革之路,但是很多只是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特别对于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 园操作应用的研究甚少。 从另外一方面讲,幼儿教育已有指导性文件;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要在幼儿 园实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多元新课程,势必会打乱幼儿园正常的教学活动,为教 师教学增加困难,所以本研究据此为切入点,寻找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现行指导 纲要的结合点,以把多元智能真正深入到幼儿教育,特别是社会领域当中,希望对 我国幼儿教育改革有所启发。 1.2 论文若干概念的界定 为了使研究能得以实施,研究者对研究中涉及到的重要概念和易混淆的概念进 行了操作性界定,不一定存在普遍意义,只是为研究得以顺利实施而规定的操作性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2 概念。可能与学术界提出的同名概念存在某些出入。 1.2.1 外围概念;智能与能力 智能是儿童具有的完成某种任务或形成某种产品的潜能,它是中性的,没有好 坏之分。这种智能既可以完成一个亲社会型任务或形成一个亲社会型产品,也可以 相反的做一些为社会观念所不允许的事或产品。能力是利用儿童的智能或潜能,对 儿童实施正向的教育,使其形成一种社会能接受的、能服务于社会和有利于个人生 存的技能。 可以说智能是先天的,而能力是后天的,但二者也是有联系的。智能要通过转 化为能力才能在个体的行为中起作用,而能力的高低和发展潜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依 靠智能的支持。比如一个具备较高人际交往智能的个体,他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中把 这种智能发挥出来,并通过交往的经验,形成一种交往能力。而这种交往能力可能 帮助这个个体去为人们排忧解难,协调人们的关系,也可以用来做不法之事。本研 究中涉及的能力是在教育指导下发展出来的,带有正向的属性,是为社会所接受的, 能服务于社会和有利于个体生存的技能。 1.2.2 核心概念 幼儿在本研究中是指我国 3-6 岁的学前段幼儿园儿童。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加德纳提出的,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其初步提出人的多 元智能包括 7 种智能,后来在研究和观察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 能。本研究所在课题组经研究发现在幼儿身上表现出的多元智能有 8 种,分别是音 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言语语言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 自省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自然观察智力。其中与幼儿社会领域发展直接相关的智 能有:自知自省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等。 社会领域能力: 是指在国家相关教育法规和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幼儿在教 师的引导下,通过适合幼儿发展年龄特征的游戏、学习等教学方法,帮助逐步获得 与社会有关对各类人或事物的认识和应对、交往的能力。 1.2.3 二级概念 本研究的自编问卷中设计到社会领域智能的 3 个概念:社会自我、社会交往和 社会认知。这三个操作性概念的提出是在整合访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概括、 综合而划分出的社会领域内容的 3 个维度:社会自我、社会交往和社会认知。 社会自我指幼儿逐步融入社会所需具备的个人知识、个人能力。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3 社会交往指幼儿社会性交往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策略。 社会认知指个体对对周围事物、环境及集体等的构建性认知,包括对身边环境、 集体、国家的认识和态度。 优更优教学:基于多元智能理论,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进个体相对 优势智能强项的发展,使其优势智能达到更优。加德纳教授在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 于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的教育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本研究提出“让优更优”的教学策略。智能强项有两层含义,一是智 能的绝对强项,即个体某一方面的智能超过了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在某一方面智 力处于绝对优势水平。二是智能的相对优势,即个体虽然没有一个绝对的优势强项, 但其 8 种智能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这样就有了个体的相对强项。所以本着让每个 孩子在自己的智能强项的基础发展的指导思想,无论是绝对强项的孩子还是相对强 项的孩子都应该引导其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有些儿童只具有一个智能强项,有些则 在几个领域都具有优势,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并凭借教师及家长的经验,筛选出每个 孩子的智能优势领域,并对该领域进行科学的教学干预,即采取加大难度、加快速 度的方法,让其优势更加明显,为儿童未来可能在该领域获得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智能强项恰好属于语言、数学等标准化 测试所涉及的领域,如果在教学中有意地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特征,加大学 习难度、加快学习进度,那么这些孩子的优势智能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孩子的智能 和在正常的教学进度下所达到的发展水平相比就会获得更快的发展。对于智能强项 不属于标准化测试所涉及的领域的学生,如:健康、社会和音乐等方面,如果在教 学中教师能够有意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优势领域获得良好的表现,逐渐建立 对自己的自信,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对自己的自信会迁移到学业成绩上,将会促进 学习成绩的较大提高,这一点已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研究者试图在不打乱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现行的幼儿社 会领域课程中,形成多元社会领域课程体例,并用心理学方法科学地检验课程的合 理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立足于教学实验、实践,以促进幼儿优势语言智能更具有优势为研究目 标,探讨儿童智力发展理论与幼儿教学实践的指导与融合,研究结果为幼教部门、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4 一线幼儿教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人士,促进幼儿优势语言智能的提高提供一定 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帮助;丰富多元智能理论,使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能更好地适应 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本研究还试图与一线幼儿教师一起设计一系列能够促进幼儿 优势语言智能有较大提高的课程活动和评价指标,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幼儿教学 实践,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幼儿语言教育服务。 1.3.2.研究的意义 1.3.2.1 社会领域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虞永平2(2005)认为,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儿童获 得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社会情感,融入社会整体的过程,也是完善幼儿人格,健 全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德纳3看来,人际交往是人类生存之本。在史前 社会里,人类的生存与合作,团结、领导和群体间的有力组织是分不开的,而这些 活动离不开各个体间各种形式的交流和交往。 学会做人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教育的生命所在,基于社会领域的重要地位,笔 者认为应该把社会领域的教育作为幼儿教育水平提高的突破口。 1.3.2.2 有利于解决幼儿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幼儿教育中面临许多问题,包括幼儿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幼儿园办园 理念与家长要求之间的矛盾、忽视幼儿的个性、幼儿教育形式方法单一化、不注重 幼儿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全民 族幼儿教育观念的不断变革,需要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落实,也需要借鉴一些先 进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成果实践可以作为借鉴,使幼儿教育中能关注幼儿的 个性,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1.3.2.3 有利于纠正幼儿教育中运用多元智力理论的一些误区 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的应用中,产生了许多误区。首先,不能正确理解多 元智能理论的属性,把智力等同于教育目标。智力在人类社会中是一个中性概念, 它没有倾向性,但是个体运用智力所作出的社会行为便产生了倾向性。人们既可以 用自己的智力为社会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损人利己的坏事,所以不能把智力等同 于目标。第二,把八种智力等同于八大领域教学,割裂了智力之间的联系。李敏谊 4也指出在教育改革中对多元智力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几方面的误区:把培养幼 儿的多元智力等同于教育目标;把多元智力等同于教育内容中的各个学科或学习领 域等。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5 2 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社会领域课程 2.1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特点与属性 2.1.1 多元智能基本观点 多元智能的提出以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 1983 年 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为标志,书中提出多元智能包括 7 种智能:音乐节奏智 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言语语言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 逻辑数理智能。加德纳于 1998 年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智能-自然观察智力,其中与 幼儿社会领域直接相关的智能包括:自知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自知自省智能是指个体对内在心理活动有敏锐度觉察力,产生恰当的自我评价, 并能用这种能力指导自己的行为。这种智能通常在精神领袖、作家、心理学家、哲 学家等群体身上有突出表现。 人际交往智能是指能够觉察他人的情绪、情感、动机、意图等心理活动,并作 出恰当的反应。这种智能通常在政治活动家、教师、律师、推销员等群体身上有突 出表现。 2.1.2 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 新的教育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最少有 7 种以上的智力,而且这 7 种智力同 等重要,但每种智能在个体身上的发展水平有不同。我国的传统教育一直是以统一 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注重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知识的接受, 他们的创造力受到限制,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与目前的经济社会严重脱节。 因此新的教育应在考虑社会需要和学生本身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 新的学生观。多元智能在个体身上的差异性,造就了他们的特殊性。教育要考 虑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一个人的能力如何高,如果社会是不需要,那么这个人才 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要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基本的能 力,只靠一种能力在社会上是不可能生存的。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多元智 能理论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该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是培养个体基本的能力, 不是全优,但要达到所在群体的平均水平。二是针对每个个体的智能优势,开发其 潜能使其智能优势得到充分发展。 新的评价观。传统教育更注重是语言和数理逻辑的表现,对学生的其他能力则 认为不那么重要,甚至被直接忽视。多元智能更关注的是学生 8 种智能各自的发展 水平如何,因此从多元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它让我们认识到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6 传统教育中被定为“差生”的学生的新优势,为教育正航。其次这种多角度评价使 一些在语言和数理测验中表现较差的学生找到了自信;同时也让在传统测验中表现 较好的学生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多元智能理论引导我们用多种尺度评价人,在一 个尺度下的失败者,可能是另一个尺度下的成功者1。 2.1.3 多元智能理论的属性 多元智能理论具有价值中立的属性5。多元智能理论强调的虽然是某种能力, 在智能确定上也注重能力所产生的结果:即解决某种问题的能力或生产出社会所需 要的产品,但是其本身是一种没有社会倾向性的潜能,这种潜能如果激发,既可以 用来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也可以做对社会有害的事。 而教育则是依据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特定价值取向来进行的,它的目的是让 个体在这种价值取向的环境下具有某种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即从智能到能 力的培养过程。 多元智能理论是中性的事物,但在各国具体的应用中会不自然的带有各国的政 治、文化、价值取向色彩,这就是本研究中智力和能力的不同点。 2.2 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 2.2.1 国外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 美国国家社会学科委员会(ncss,1971)提出的社会学习课程指南中,提出 社会课程的领域应包括知识、能力、价值观和社会参与。在 1983 年,该委员会6 把社会确定为一个领域,认为社会领域是以培养儿童成为民主社会公民为目标,从 社会学科和其他学科选取内容,让儿童获得生存所需要的个人、社会、文化经验。 stanley and nelson(1994)认为 80 年代的美国社会领域课程存在种种分歧,但 综合起来可以归为三大类7:1. “学科”型社会领域教育,这类教育注重社科知 识的学习,虽然各位学者强调的学习内容不同,有的注重历史、地理学科的学习, 有的注重经济、社会、人类学等学科的全面学习等,但他们观点中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注重幼儿社会科学知识的获得。2.“公民”型社会领域教育。这类教育注重 幼儿的社会行为、社会价值观等,以培养幼儿成为民主社会合格的公民为目标,但 在培养内容上也存在不同的分歧。3.“问题”型社会领域教育。这类教育关注社会 问题,以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幼儿的教育内容。 90 年代以来,美国幼儿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问题根源8是美国的国家体 制、社会结构和教育标准不统一所致。美国各州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利,而且有来自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7 全球各个国家的移民,社会意识不统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的教育各不相同,各 自发展,学校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全球化的新形势,使美国感到了重重危机,促 使美国决心统一教育课程标准,提高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 1992 年,国会通过了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 。虽然社会领域没有被列入 该法案,但其为美国社会学科委员会(ncss)制定社会领域课程标准提供了借鉴。 1994 年,该委员会正式通过了社会领域课程标准:追求卓越 ,为美国 21 世纪的 社会领域课程发展确定了方向。该课程标准9由十大方面组成,每一方面都提出了 对儿童的期望和可采纳的主题。这十个方面包括:文化;时间、连续性和变化;人 物、场所和环境;个人发展和身份;个体、群体和机构;权力、权威和管理;生产、 分配和消费;科学、技术和社会;全球联系;公民的理想和实践。 2000 年,日本文部省出台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把幼儿教育分为健康、人际关 系、环境、语言及表现等五个领域10。90 年代起,把“社会”改为“人际关系11” 一直沿用至今,表明对幼儿人际交往、人际技能的重视,也是为适应其社会发展的 需要而做的改动。人际关系的培养目标包括 3 个方面:体验幼儿园社会生活的乐趣 和自立所产生的充实感;主动和周围人交往,培养对他人的友爱和信赖感;良好行 为习惯和态度的养成。教育内容主要有: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生活的快乐;独立 思考、自主行动能力;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理解别人的想法;注意到 同伴的优点;规则意识;爱护公物;跟周围人又亲密的感情;做事能坚持的意志力; 同情心等。 2000 年,英国政府为了颁布的英国基础阶段教育(3-5 岁)课程指南 ,把幼 儿课程分为六个领域12:人格、社会性和情绪情感发展;交流、语言和读写;数 学;知识和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身体发展;创造性的发展,其中与幼儿社会有关的 主要是人格、社会性和情绪情感发展这一领域,另外知识和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交 流等领域中也有涉及。在每一领域中,指南列出了该领域中具体的学习目标、内容 和最终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如人格、社会性和情绪情感发展领域中,包括 5 个方面 的内容:倾向与态度;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建立人际关系;行为和自控;自我服务。 在人际关系这一子学习目标中,除要求达到信任感、分享、与同伴建立依恋等 5 各 方面的具体目标外,还指出了基础阶段的终极目标: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能够轮 流、公正地分享;理解和遵守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2.2 国内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 幼儿社会领域教育从幼儿园初创时期就备受重视,在教育思想中处处体现,这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8 一阶段的课程体系受日本的影响较大。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个幼儿园于 1903 年在武 昌成立,其办学宗旨中就有“开导事理,涵养德行”的说法,认为“习惯善良之言 行,德育发达基此” ,7 门课程中与社会教育直接相关的有“训话” 、 “行仪” ,间接相 关的有“唱歌” “游嬉” 。1904 年我国第一个针对幼儿的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 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出台了,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对社会教育的重视,如提出了个性 良好、行为端正的教育目标要求,提出了游戏和谈话等幼儿活动均需以幼儿爱众乐 群、涵养德行为宗旨。湖南蒙养园13的教课说略即教育纲中也设立 7 课,其 中谈话、行仪两课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 20 世纪 20 年代后,我国的幼儿课程进入了独创阶段,这一时期经过陶行知、陈 鹤琴、张宗麟等人的不断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了中国化的社会领域课程。陶行知 认为 6 岁前是实施人格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一阶段培养的好,人的习惯、态度、 品格等以后只需要继续的往上增高就行了,但是如果培养的不好,教师就需要费九 牛二虎之力去纠正,而且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陈鹤琴也认为幼儿时期是个体发 展的最好时期,学习速度快,习惯养成易。他提倡的活教育三大纲领、五指活动中 很多方面体现着对社会领域的重视。三大纲领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其中包括社会性情感的培养:热爱人类、培养“世界为一家”的思想、热爱自己的 国家和人民。有社会能力培养:有合作精神。五指活动2指健康、社会、科学、艺 术、语文。他于 1932 年公布的幼儿园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社会内容主要为社会 认知领域的常识, 张宗麟则提出了要重视良好习惯培养的看法,这一思想源于其对幼儿生活的重 视。在他看来,每个幼儿都有其社会活动,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幼儿将其社会活动 迁移到学校,从而学会更广泛的社会技能。杨卫卫14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 3 个方面阐述了张宗麟的幼儿园社会课程思想。张宗麟在社会课程编制上把预成课程 和生成课程相结合,注重时令,注重因地制宜。 1952 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15下,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和幼儿园暂 行教学纲要(纲要) 在全国颁布。在培养目标上与社会领域有关的主要有:要求增 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幼儿爱国思想,国民功德和诚实勇敢、团结、友爱、守纪律、 有礼貌等优良品质和习惯。下设的 6 项教养活动项目中与社会领域课程有关的有: 体育,包括日常生活、卫生习惯、游戏;语言,包括谈话;认识环境,包括日常生 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50 年代的幼儿教育文件中,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分 散在了体育、语言、认识环境等课程中实现。这一时期正处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建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9 设时期,在政治上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因此所制定的教育文件也带有当时浓厚 的政治色彩,如注重社会主义的德育教育。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的制定第一 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幼儿教育标准,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 用。 1976 年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幼儿教育进入了恢复时期,对文革中的种种 错误进行拨乱反正。 1979 年 11 月, 教育部颁发了 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 2,规定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团结、友爱、活泼、 有礼貌等品质和行为习惯。1981 年 10 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 案)15.该纲要在分析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后,提出了幼儿的教育任务,其 中与幼儿社会教育有关的内容除上面提到的五爱教育外还有: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 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等。教育内容分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 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八个方面。从这一文件开始,德育成为了独立的课程内 容,社会领域的课程分布在了思想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当中。各项教育内容按照小、 中、大三个班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团结、友爱的品质,小班的要求是“能和小朋 友一起友好地玩,不争夺和独占玩具,不打人,不骂人” ;中班的要求是“能和小朋 友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大班的要求是“互相谦让,自己有进步不骄傲, 愿意学习小朋友的优点,能为同伴的进步而高兴” 。这一时期是幼儿教育逐渐恢复的 时期,也是我们开始摒弃照搬苏联教学模式,探索自己的幼儿教育发展道路的开始, 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幼儿年龄特征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但其中仍然混杂着成人的道德观。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我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入,带动了教 育界的改革。另一方面,80 年代的幼儿教育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偏重对知识 的灌输,而缺乏对幼儿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受苏联分科教育的影响,幼儿的教 育课程之间严重割裂;课堂教学僵化,严重的以教师为中心16,学生缺乏主动性 等。基于此,1989 年,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幼儿教育指导文件幼儿园工作规程(试 行) , 经过几年的试行, 在 1996 年 6 月 1 日正式颁布了 幼儿园工作规程 17 (以 下简称规程 ) 。 规程的教育目标中包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培 养正确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 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 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等。这一时期的教学实践中开 始注重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15,拓宽了我国学前教育对德育内涵的认识,更加注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10 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但在课程目标中忽视了幼儿社会技能的培养,对幼儿社会性发 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进入 21 世纪后, 改革带来了新局面, 全球化影响越来越大, 国际学术交流频繁, 我国学前教育也开始吸收和采纳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如、终身教育、以人为本、 整体观、学习观等。为了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在 原有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基础上,于 2001 年制定了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新纲要 )18,它是规程的下位文件。 新纲要明确规定教育内容分 5 大领域,社会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领域。 社会教育目标包括: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同情心、责任感;互助、合作和分享等个 性品质;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等社会情感。该纲要第一次较系统、全面的阐述了幼儿的社会领域培养目标,把幼 儿的个体发展和德育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在教育内容上,新纲要只是给出了方向性的框架,以克服以往幼儿教育的 僵化现象,为教师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空间。同时, 纲要强调幼儿的 活动,给幼儿提供条件、机会,创设适当的环境,通过引导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 培养幼儿社会能力的目标。 幼儿社会领域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分裂的课程到系统课程的过程,这 一过程中,幼儿社会领域内容逐渐丰富、从分散在各课教育发展到德育最后形成了 独立的领域。新纲要有其先进之处,但也存在不足:不能注意到幼儿个性的差 异,做到因材施教;幼儿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奠基阶段,难以摆脱应试的阴影,存在 重认知,轻能力培养的现象,难以做到纲要中要求的全面的和启蒙性。 2.3 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2.3.1 国外多元智能在幼儿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智能的结构出版后的十几年里,多重智力理论被广泛运用于美国的学校教 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至少 500 所学校19在应用多元智能理论。 1987 年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 8 位教师以多重智力理论为基础,开办了一个公立 学校他们称为 “重点学校”3,创建的宗旨之一就是每天都要激发每一名学生的 多种智力。这里的孩子除了除了读、写、算等一般的学校课程外,每一民学生都要 参加计算机、体育、音乐等活动等多元课程。在这个学校里每一名学生每天都要参 加一个类似师徒式的小组,学习一门他们感兴趣的技术或学科;学校每周请一位专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11 家向学生介绍一门技能或一种职业,并通过社会见习,参加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以 获得某种经验或技能;学校开展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每学年都从事若干主题活动, 通过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行动中自主的掌握阅读、写作等技能。 “多彩光谱项目” 是哈佛大学 “零点项目” 的多位研究者和塔夫兹大学的大卫 费 尔德曼教授共同进行的一项长期研究,它最初目的主要是了解智力在幼儿中的身上 的早期标志,但他们很快发现能够从每一项智力中识别出几种基本能力。这一项目 中,除了观察智力表现外,加德纳还将幼儿的行为方式和认知风格考虑在内,其目 的是为了明晰幼儿完成一项任务所采用的方法。在多彩光谱项目的教室里有各 式各样的活动角,以激发各种智力或智力的组合。如“自然学家之角”可以激发感 官的敏锐和逻辑分析能力;“建造角”通过建造房子的模型,来激发幼儿的视觉空间 智能、身体动觉智能及人际交往智力。 他们还通过师徒式的游戏、活动和设立学习中心来让幼儿学习和掌握各种技能。 学期结束时,老师将每一个幼儿的记录资料汇集成册,用这些资料向家庭、学校等 描述儿童个人智力的强项和弱项。 2.3.2 国内多元智能在幼儿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20正当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之时,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为这次改革增添 了新的指导思想,从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热潮。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 规划的重点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在全国 18 个省市的 78 所项目学校, 进行了多个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并翻译出版了一系 列国外论著。 李会杰、沃建中21等采用聚合交叉实验法对幼儿多元智力理论及社会性发展 的整合做了较具体的研究。他们运用三棱智力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成功智力 理论以思维为核心构建培养模型,涉及培养方案,用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 对实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均得到了提高,有些 方面达到显著水平。 李海红22提出了多元智能里应用于幼儿园主题课程的设计思路,包括五个步 骤:1.幼儿多元智能分析。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确定幼儿的智能强项。2.确定主题 活动目标。主题来源于幼儿的职能特点、兴趣和需要及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目标 的确定是以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为基础。3.选择和组织活动内容。内容应围绕活动促 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目标进行选择。4.活动内容的选择。采用双焦点式课程内容 组织形式,注重多元智能和多维知识的统一,生产课程和预成课程的统一。4.选择 第一章 正文格式要求 12 活动媒体。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主题活动,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5.活动策略的设 计与实施。通过强项的智能带动弱项智能的发展;利用多元智能促进多维知识的建 构。6.评价。作者设计了较系统的实施多元智能培养方案,但在某些方面缺乏科学 性,如分析幼儿多元智能上,缺乏定量研究的支持,且在幼儿智能强项的定性上也 缺乏可靠性考察。 刘红艳23做了多元智能理论用于个性化教学的探索,通过理论探讨提出了实 施策略,通过把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策略、学习风格、课程涉及、真实评价、项目 学习等整合,进行个性教学,并进行了实践研究。首先,对幼儿教师进行多元智能 理论培训。其次,选择测量工具,采用了山西大学星少颖老师主持编制的3-6 幼儿 多元智力评定问卷 。再次,施测、分析后对智能弱势儿童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学按 照以多元智能来教的策略进行,最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次研究在采用了量 化工具,但在教学策略干预上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黄竞24用前后测对比实验设计对 2-5 岁和 6-12 岁两组儿童进行了儿童英语多 元教学干预。在实验组中,以 7 种智能为途径,进行英语情景、主题教学,并在实 验干预后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学生的能动性、皮纹测试 类型、英语学习成绩进行了比较;另外还通过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及结合学生多方 面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儿童英语教学,既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包括语 言智能在内的多元智能全面发展。虽然作者声称本研究操作性强,但从其教学干预 和评价上来讲,难以复制。另外在评价上的科学性也有待确定。 陈文琦26从分析我国幼儿园教学改革中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四个方面存 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吉林省医药学院附属幼儿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探索,提 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幼儿园教学改革的策略。在目标上:以幼儿智能的和谐发 展为核心;以多元智能结构为依据;突出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内容上:贴 近幼儿生活;创设情境,促使幼儿动手动脑;以多元智能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在 方法上:以智能发展为归宿;关注每一位儿童,包括优异儿童;可借助半成品学习 用具;把多元智能作为目标同时也是工具。在评价上:以智能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 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要多样。最后指出加强教师培训、科学利 用教育资源、优质的幼儿园环境是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幼儿园教学改革的必备条件。 作者系统的讨论了幼儿园改革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学上课件
- 初一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驾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化工产业新质生产力测评体系
- 新质生产力×文化创新:融合赋能新未来
- 新质生产力五大生产要素
- 博鳌论坛:新质生产力对话
- 职教助力新质生产力
- 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5年急救护理医学实战技能操作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2030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整合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成长》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有机化学-药用化学基础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国土空间规划概述课件
- 消费者心理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新编实用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
- 阴式子宫全切术
-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
- 某大酒店弱电智能化系统清单报价
- 2023年兴文县中医院康复医学与技术岗位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阿联酋法律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