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南朝宋刘义庆的幽明录,在六朝志怪小晓史上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它 “是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它不仅可以与搜神记相媲美,而 且在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文笔之优美等方面,独具特色,成就显著。”。o 可以说,幽明录是六朝志怪小说的奇葩。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神 仙术士、预言h 梦、婚姻情爱、佛教道教之事应有尽有;但它不是记录鬼神迷信 的故事书,它与社会现实紧密相关,对社会上的重要现象也有所关注和反映,只 不过它是以神仙鬼怪的方式曲折反映社会现实的,需要我们透过它离奇古怪的外 农仔细体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名士的风流、女性的坚定执著、温柔善良以及当 时的社会背景下官场的黑暗和普通人民贫困交加的生活状况。它继承了六朝时期 小晚创作中普遍运用的虚构手法,部分篇章也具备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不仅篇 幅加长,而且情节完整,叙述委曲,形象鲜明,细节生动,突破了般志怪小泷 “残丛小语”的格局,表现出一篇成熟小说所应具有的模式;更重要的是作者开 始借助作品中的神仙鬼怪之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以一定的现实性作依据,以 怪异整合现实人事,用神仙鬼怪的意象折射出人民的希望与怨恨、热情与逃避、 赞美与谴责,表达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这说明作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创作,是 有意作小说,而不是“非有意为小说”。 关键词:幽明录志怪虚构艺术成就有意为小说 。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0 年3 月- 第1 3 8 页 m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六朝之鬼神志怪书( 上) ,上海古籀出版社,1 9 9 8 年6 月,第2 4 页。 a b s t r a c t ”r e c o r do f n e t h e rw o r l da n d 豫扭w o r l d ”t h a t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ys o n gl i u y i - q i n g c e l e b r a t e dt h ep o s i t i o nr e c o r d e do rw r i t ea b o u tw e i r d ,u n c a n n yo rs u p e r n a t u r a lt h i n g s i nt h en o v e lh i s t o r yi nt h es i xd y n a s t i e si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 i t n o to n l yc a r le a c h o t h e rc o m p a r ef a v o u r a b l yw i t h l o o k i n gf o rg o d r e m e m b e r s 7 t h er e c o r d i n go r w r i t ea b o u tw e i r d ,u n c a n n yo rs u p e r n a t u r a lt h i n g sn o v e lc o l l e c t i o nb e i n gt h em o s t o u t s t a n d i n gi nn o r t h e r na n d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p e r i o d ,a n da l s oi n c l u d e dt h ec o n t e n t e n r i c h e sa n df o r md i v e r s i f i e da n di tg r a c e f u le t ca s p e c to fs t y l eo fw r i t i n g ,a l o n e p o s s e s s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da c h i e v e sn o t a b l y ”c a ns p e a kt h a t ”r e c o r do f n e t h e rw o r l da n dt h i s ,l d i st h ee x o t i cf l o w e r so fh o v e lt h a ti sr e c o r d e do rw r i t e a b o u tw e i r d ,u n c a n n yo rs u p e r n a t u r a lt h i n g si nt h es i xd y n a s t i e s i t sc o n t e n ti sr i c h a n dv a r i e d ,a n da l l - e m b r a c i n g ,t h es u p e r n a t u r a lb e i n gc o n f u c i a ns c h o l a ra n dp r o p h e s y b um e n g ,m a r r i a g ef e e l i n gl o v ea n dm a t t e ro fb u d d h i s mt a o i s mh a v ee v e r y t h i n gt h a t o n ec o u l dw i s hf o r ;b u ti ti sh o tt h es t o r yb o o kt ot a k en o t e ss u p e r s t i t i o u sh e t i e fi n g h o s t sa n dg o d s s ,a n di tc l o s e l yi sm u t u a l l yr e l a t e dw i t hs o c i e t yr e a l i t y , a n dt h e i m p o r t a n ta p p e a r a n c et ot h es o c i e t yi sa l s oc o n c e r n e da n d i sr e f l e c t e dt os o m ee x t e n t , o n l yi t sm e t h o d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w i t hs u p e r n a t u r a lb e i n gg h o s t sa n dm o n s t e r sr e f l e c t s s o c i e t yr e a l i t y , a n dn e e d su st op e n e t r a t ei t ss t r a n g ee c c e n t r i cc o a tc a r e f u l l yt ok n o w f r o me x p e r i e n c e ,t h e r e f r o mw ec a l ls e eu n d e rt h es o c i e t yb a c k g r o u n do f p e r s o nw i t ha l i t e r a r yr e p u t a t i o nr e f i n e da n dt a s t e f u la n dt h ef e m a l es e xf i r mp e r s i s t e n ta n dg e n t l e a n ds o f t g o o d a n dh o n e s ta sw e l la st h e nt h ei m p o v e r i s h e d l i f ec o n d i t i o n a c c o m p a n y i n ge a c ho t h e ro ft h ed a r ka n do r d i n a r yp e o p l eo fo f f i c i a l d o m i ti n h e r i t e d t h ef a b r i c a t i o ns k i l lu n i v e r s a l l yu s e di nt h es i xd y n a s t i e sp a r t i c u l a rp e r i o dn o v e l c r e a t i o n ,t h ef a i r l ym o r er i p ea r t i s t i cf o r mi sa l s oh a di nt h ep a r to fs e c t i o n s a n d c h a p t e r s ,n o to n l yt h el e n g t ha d d sl o n g ( t y ) b u ta l s ot h ep l o ti sc o m p l e t e ,a n dt h e n a r r a t i o ni sw i n d i n g ,a n dt h ei m a g ei sb r i g h t ,a n dt h ed e t a i l si sl i v e l y , a n db r o k e t h r o u g ht h ep a t t e r no f t h en o v e lg e n e r a l l yr e c o r d e do rw r i t ea b o u tw e i r d ,u n c a n n yo r s u p e r n a t u r a lt h i n g s ”i m c o m p l e t es m a l ll a n g u a g eo fc l u m p ”,a n ds h o w s o u to n ep i e c e o fm o d e lt h a tt h er i p en o v e ls h o u l dp o s s e s s ;t h em a t t e ro ft h eg h o s t sa n dm o n s t e r s t h a tm o r ei m p o r t a n ta u t h o rb e g i n sh a v i n gt h ea i do fi nt h ew o r k st h es u p e r n a t u r a l b e i n gr e f l e c t st h es o c i e t yr e a l i t yt h e n ,a n dw i t ht h ef i x e dr e a l i t yw o r kb a s i s ,w i t ht h e r e a lh u m a na f f a i r so fm o n s t r o u sc o n f o r m i t y , w i t hs u p e r n a t u r a lb e i n gt h ei m a g e s r e f r a c t i o no fg h o s t sa n dm o n s t e r si sg o n eo u tt h eh o p eo ft h ep e o p l ea n dh a t r e d , e n t h u s i a s ma n di se s c a p e d ,i sp r m s e da n dc o n d e m n s ,a n de x p r e s s i n gi d e a la n dt h e d e s i r eo ft h ep e o p l e ,t h i si se x p l a i n e dt h a ta u t h o rh a sb e g t mg o i n gt h ec r e a t i o n c o n s c i o u s l y , a n dh a s am i n dt od ot h en o v e l ,a n dr a t h e rt h a n ”n o th a sam i n dt of o rt h e h o v e l “ k e yw o r d s :r e c o r d o fn e t h e r w o r l da n dt h 妇w o r l d f a b r i c a t i o n m i n d t od o t h en o v e l 幽明录研究 引言 中国的志怪小说以战国时期的汲冢琐语为滥觞,经历两汉的发展成熟,至 魏晋南北朝达到鼎盛。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佳作迭出,幽明 录便是其中极为优秀的一部。它的作者刘义庆,因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 颇受小说家的关注,殊不知他的志怪小说幽明录也是同时代作品中的佼佼者。 魏晋南北朝小说大多篇幅短小,缺乏完整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被人称为 “粗陈梗概”之作,志怪小说更被认为是“张皇鬼神,称道灵异”的东西,因此, 长久以来,这二者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以之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几乎没有, 即或偶亦有之,亦为其他研究对象的附属品。对幽明录的研究更如风毛麟角, 少之又少。“魏晋南北朝小说,自鲁迅先生从太平广记诸类书中辑出唐前古伏 小说3 6 种,出版时题作古小说钩沉,嗣后作中国小说史略列专章评述之, 遂成为文史研究的一块有待熟耕的土地。”。自中国小说史略后,对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进行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如雨后眷笋般涌现,从桂林一枝发展成一片繁茂的 森林。作为这片森林中的一棵小树,幽明录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李剑国唐 前志怪小说史、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欧 附健中国神怪小说通史、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中都谈到幽明录李 著、吴著还都对它评价颇高,然而都不详细,只是粗略地介绍它的思想内容,举书 中比较好的作品稍加分析,没有深入论述。以幽明录作为单独研究对象的是两 篇论文,一篇是王国良先生的幽明录研究,载于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 2 ) , 另外一篇是山东师范大学王恒展先生的己始“有意为小说” 散论, 载于中国文言小说研究2 0 0 4 年4 月刊。前者从考据学的角度出发,考证书中某些 作品的真伪;后者则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叙述的诗化等方面论述这部小说的艺术成 就,并说明作者根据传闻对作品进行加工创造,已始有意为小说。 。这种观点引自李剑国先生唐前志怪小说史志怪叙略对志怪小说发展阶段的论述,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8 4 年5 月,第1 7 页,第2 2 页 。哀世硕 序,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t2 0 0 0 年6 月第2 卷第2 期。 幽明录研究 总体而言,学界对幽明录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只是处于分散的阶段, 还没有对之进行系统论述的专著和文章。鉴于这种研究现状,笔者拟写专篇,系统 论述幽明录,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幽明录及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 究的兴趣。文章从书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出发,说明幽明录不仅仅是记录鬼神迷 信的故事书,它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联,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社会上的重要现 象进行关注和反映;它以虚构为重要方式进行创作,其中的部分作品已经具有比较 成熟的艺术技巧,而且作者开始借助作品有意识地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的爱憎 与理想;这说明作者已经是有意作小说,而不单单是以前学界普遍认为的“实录传 闻”而已。 笔者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比较感兴趣,早有写点东西的欲望,奈何水 平有限,一直来能成文。这次能够借助毕业论文的写作完成长久以来的愿望,亦为 美事一桩。由于时间紧迫,能力不够,匆匆成文,定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希 望各位先生不吝指教。 幽明录研究 第一章刘义庆简介及逝明录的版本 一刘义庆简介 幽明录作者刘义庆,据宋书卷五一和南史卷一三本传记载,生于 东晋安帝元兴二年( 4 0 3 ) ,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 4 4 4 ) 。祖籍彭城( 今江苏徐州 市) ,后迁居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 今江苏镇江) 。义庆是南朝刘宋宗室,本为宋高祖 刘裕中弟道怜第二子,后过继给高祖少弟临川烈武王道规。他一直是刘宋王朝的主 要官员,宋武帝和宋文帝都对其委以重任。宋书本传称“幼为高祖所知,常日: 此我家丰城也。”据晋书张华传载,龙泉、太阿宝剑出丰城,刘裕在这 里用“丰城”来比喻刘义庆,以此显示对他的器重,可以想见他是非常出众的。他 “年十三,袭封南郡公”。永初元年( 4 2 0 ) 袭封t 豳j t l 王,征为侍中。元嘉元年( 4 2 4 ) , 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常侍并如故。元嘉六 年( 4 2 9 ) ,加尚书左仆射,主管京都事务。八年( 4 3 1 ) ,因太白星犯右执法,惧有灾 祸,乞求外镇,固求解左仆射之职。元嘉九年( 4 3 2 ) 。出任平西将军,荆州刺史。荆 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高祖 使诸子居之”,“义庆以宗室令美,故特有此授”,足见朝廷对其宠信。后在宗室 内争中获罪,内调回京,中途改授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在广陵,有疾, “固陈求还”,“太祖许解州,以本号还朝”。元嘉二十一年( 4 4 4 ) ,卒于京师建康 ( 今江苏南京) ,追赠侍中、司空,谥日康王。 从表面上看,刘义庆的政治生涯应该说是比较顺利的,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 高祖刘裕时期,他的境遇确实比较顾利,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在宗室子弟中确实 才华出众,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继父临川王道规一直追随刘裕左右,是刘宋王室的功 臣,为奠定宋朝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有这样两重原因,义庆受到重用是必然的。 但是宋文帝刘义隆上台后,因为惧怕重蹈少帝被废的覆辙,先后杀害了拥立他为帝 的大臣,也加紧了对自己兄弟和宗室的肄虐杀戮和严格控制。义庆是王室的主要成 员,文帝既要笼络他,利用他来巩固统治,同时又不得不防备他,以免他功高权大, 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在这种严酷的政治斗争中,刘义庆也明白自己地位的微妙,所 幽明录研究 以他一直都小心翼翼,以防被卷入斗争的漩涡。前面说元嘉八年( 4 3 1 ) ,“太自星犯 右执法”,他“惧有灾祸,乞求外镇”,实际上是不愿卷入政治斗争中,想远离京 城,全身远害。结果还是未能避免这场灾祸。元嘉十七年,彭城王义康“改授江州 刺史,出镇豫章,实( 文帝) 幽之也。”( 南史卷十三刘义康列传) “义庆时为 江州,至镇,相见而哭。为帝所怪,征还京。”( 旧唐书音乐志二) 此即前文所 讲在宗室内争中获罪之缘由。宋书本传说义庆一生,“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在 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能做到“无浮淫之过”,实属不易,这是义庆在政治斗争中处处 谨小慎微的结果。据此推测,他的后半生应该是在颇为压抑的生活中度过的,这或 许是他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刘宋王朝以武力平天下,宗室子弟只不过是一介武夫,文化素养不高,而且缺 乏文才,史称义庆父道怜“素无才能,言音甚楚,举止施为,多诸鄙拙”。,弟义綦 “凡鄙无识知,每为始兴王潜兄弟所戏弄”。虽然宋武帝刘裕称帝后,注意文治武 功,爱好文义,“颇慕风流”。,部分宗室子弟也有相当高的文化修养,并有文集传 世,如义欣集、 义宗集、义恭集等,但大多数子弟都资质平席,不爱 文籍,亦无甚著述。独义庆好文学,多著述,传称“才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 凭借自己的文学天份,义庆深受高祖和太祖的赏识,连“太祖与义庆书”,也“常 加意斟酌”。 他“为性简素,寡嗜欲”,。却喜欢招聚文学之士,与文士交流,当 时著名的文人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均被他罗致旗下。或许正是对文学的 爱好和对文人的器重,他才得以在中国小说史上留下了世说新语和幽明录 两部志人和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刘义庆的著作,宋书本传载有徐州先贤传十卷和典叙: 南史 本传载有集林二百卷。和世说十卷商。另外,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 载有江左名士传一卷, 幽明录二十卷,宣验记十三卷,两摩书子 ot 束书卷五十一宗室列传 中华书局出版社,1 9 7 4 年1 0 月,第1 4 6 2 页 o 同上,第1 4 7 0 页。 9 宋书卷六十四云:4 高祖少事戎旅,不涉经学,及为宰相,叛摹风流4 。宋书卷五十一刘义庆列传 中华书局出版杜1 9 7 4 年l o 月,第1 4 7 7 页 o 同上,第1 4 7 7 页 o 同上第1 4 7 7 页。 o 磷书经籍志集部总鬟娄作l 集转一百八十一卷 。隋书- 经箱志怍八卷刘孝标注世说十卷, 幽明录研究 部小说家类还载有小说十卷。今除世说外,其余均已亡佚。宋史艺文 志集部别集类著录有“临川王义庆集八卷”,均佚。今存文五篇,见清严可均辑 校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其中赋三篇,即箜篌赋、鹤赋、山 鸡赋,都是从艺文类聚中辑出的零星片断,看不出文章全貌;议、表等两篇, 即荐庾实等表、黄初妻赵罪议,是从宋书本传中辑出的。诗二首,见 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首是乌夜啼,旧唐书音乐志二 中曰:“乌夜啼,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元嘉十七年,( 文帝刘义隆) 徙彭城王 义康于豫章。义庆时为江州,至镇,相见丽哭,为帝所怪,征还宅,大惧。妓妾夜 闻乌啼声,扣斋阁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南兖州刺史,作此歌。故其和云: 笼窗窗不开,乌夜啼,夜夜望郎来。今所传歌似非义庆本旨。”大约是义庆鉴于 兄弟被幽,惧怕被卷入宗室内争以致自身难保,有感而作。另一首是写景诗游鼍 湖诗。从这些残存的文章和诗里,我们可以看出刘义庆的文学修养的确是很高的。 二幽明录的版本 幽明录约作于刘义庆晚年,即元嘉十七年( 4 4 0 ) 以后。宋书本传记载他 “晚年奉佛,颇致费损”,说明他晚年主要从事佛事活动。释慧皎高僧传也多 次提到他和僧人交往之密切,卷七“宋淮南中寺释昙无成”附昙同言:“时中寺复 有昙同者,与成同学齐名,为临川康王义庆所重。”卷十三“齐福寺释道儒”记“释 道儒寓居广陵遇宋, 临j l l 王义庆镇南兖,儒以事闻之。”。诸如此类记载还很 多,而且都是在元嘉十七年他任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之后,所以他创作关于鬼神 志怪的小说幽明录应该是在晚年。 幽明录,宋书与南史本传均不载。隋志史部杂传类酋次著录, 日“幽明录二十卷,刘义庆撰”。两唐志亦著录,作三十卷。且新唐书艺 文志归之于予部小说家类。法琳破邪论卷下云:“宋临川康王义度( 应为“义 庆”之讹j 撰宣验记一部,又撰幽明录一部。”但以后历代书目无著录者。 唯南宋庆元四年( 1 1 9 8 ) 六月八日洪迈写夷坚三志辛序,在引用幽明录中“贾 弼换头”事说明“古今神奇之事,亦有同者”之后,说:“幽明录今无传于世”, 。以上毫增传 中的几则例子,均转引自宁穗雨先生的论立刘义庆的身世境遇与c 世说新语 的编篓动因 载于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0 年1 月第2 7 卷第l 期 幽明录研究 可见,此书至迟在南宋初便已失传。幸而此书多为唐宋类书征引,北宋时编集太 平御览、太平广记时亦曾大量采录,使我们得以窥见其一斑。后世多有辑其 佚文者,曾髓类说卷一一录六条, 说郛( 商务印书馆本) 卷三录三条, 旧 小说( 民国本,1 9 5 7 年本) 甲集录十七则,陶埏说郛( 宛委山堂本) 白一百十七、 五朝小说魏晋小说志怪家、五朝小说大观魏晋小说志怪家,王仁俊玉 函山房辑佚书补编、琳琅密室丛书第三集及古小说钩沉均有辑录。其中 鲁迅先生吉小说钩沉,以前人辑本为基础,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 法苑珠林、北堂书钞、 初学记、艺文类聚等书中辑录二百六十五 则,是较完备的本子,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0 年出版。郑晚晴先生又依此作底本,把 唐宋类书中引世说而世说不载的志怪故事也辑入幽明录。,比古小说 钩沉本多辑二十条,是目前收文最多的本子,文化艺术出版社1 9 8 8 年1 2 月出版。 本文即以钩沉本和郑辑本为主进行论述。 书名“幽明”,取义于周易系辞:“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 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敲;原始反终,放知生死之说: 肃i 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往日:“幽明者,有形无形之象”。 从字面上讲,“明”指的是天文,“幽”指的是地理;推而广之,则生为明,死为 幽,人世间为明,阴世间为幽。俗称“幽冥”为鬼神之境,可知此书是记载冥冥之 中鬼神灵怪变幻奇异之事的。郑晚晴先生认为“幽明”是指鬼神灵怪( 幽) 与人们死 生祸福( 明) 的关系,这样理解也可以。诸书又作幽冥录、幽冥记。意同。 。郑晚晴先生辑注幽明录,在仙馆夫条下注目:“古小说钩沉按:吟本世说 无此文,唐束类书 引 出明录,时亦题世说) 也圳故邦先生把类书中引世说而世说不载的志怪故事也辑入幽明 录中。 。欧阳健 中国神怪小说通史,扛苏教育出版社,1 9 9 7 年第1 2 5 页 6 幽明录研究 第二章光怪陆离的神鬼世界 幽明录广征博采,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可以说是志怪的集大成者。 作者凭借极高的文学修养,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光怪陆离的神仙鬼 怪的世界。书中记载事件不仅涉及区域广,而且时间跨度也较大。从地点上讲,涉 及到今浙江、湖北、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四川、广东、湖南、 广西、甘肃、陕西、山西、福建等1 6 个省;从时间上讲,记载最早的是汉景帝时( 前 1 5 6 一前1 4 3 年在位) ,最晚的至作者生活的宋代文帝元嘉时期( 4 2 4 4 5 4 年) 。,时 间跨度达6 0 0 年之久。可见作者涉猪之广,搜求之勤,创作之艰辛。 书中的材料,有的来自民间的传说旧闻。如有关望夫石、焦湖柏枕、朝夕塘、 金牛等名胜古迹的传说,优美动人。而有关汉武帝、钟繇、顾恺之、晋孝武帝母李 太后等人的事,虽然是民间传闻,在我们今天看来颇为荒诞,但作者却以真事记之, 许多还被史家采八史节。唐代刘知几史通采撰篇说:“晋世杂书,谅非一族, 若语林、世说、幽明录、搜神记之徒,其所载或诙谐小辨,或神 鬼怪物。其事非圣,扬雄所不观;其言乱神,宣尼所不语,唐朝所撰晋史,多采以 为书。”支氏所言,正是指这种情况。有的来自旧时著述。如葛祚、劫灰、 河伯嫁女、费道思等出白干宝搜神记,赠钤出自刘敬叔异苑, 钟繇出自陆氏异林,望夫石、冯贵人出自列异传,龟息 出自汉末陈塞异闻记, 酒消积愁出自殷芸小说等,这些都是取自前人 作品的例证。但是采自前人著述的作品只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其余均为刘义庆采近 世之事创作而成,书中多述普通人的奇闻异迹,虽为志怪,却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 生活气氛。 细言之,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奇人奇事 幽明录中关于奇人奇事的条目共四十一则,占全书的将近五分之一。其中 。赵泰一则记作“宋太始五年”,即公元4 6 9 年拳,已在刘义庆死后2 5 年法苑珠林卷十二、太平广记 卷三七七均云出冥祥记,中国小说史路 亦以为是箕样记) 中语僵古小说钩沉 仍辑入幽磅录 宋代法苑珠林) 、太平广记均作譬太始五年( 2 6 9 ) ,刚刘义痰依然可以采录自己书中。 幽明录研究 除了历史人物的奇特事迹之外,还包括神仙木士及其法术变化之事,前者多数采自 民间传说,虽然多含怪异色彩,却可以使我们从另一侧面了解历史人物。如“簪画” 条: 顾长康在江陵,爱一女子,还家,长康思之不已,乃画作女形,簪著壁上;簪 处正刺心,女行十里,忽心痛如刺,不能进。 顾长康即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古人认为艺之至精者可通于神,故有“画 龙点睛”而龙腾空飞去之说。所以顾长康画所爱女子像,也可与本人相感通。晋 书顾恺之传亦载此事,但把顾讲成有意为之,并借此要挟对方的无赖,实在大 煞风景。 “五色卵”条记桂阳罗君章,“二十许都未有意,不属意学问。”一日“昼寝, 梦得一鸟卵,五色杂耀,不似人间物,梦中因取吞之。于是渐有志向,遂勤学,读 九经,以清才闻。”罗君章亦实有其入,名含,被桓温称为“江左之清秀”,这里 说他因吞鸟卵而文思大进,可谓奇特。晋书罗含传采入其中。 此外,“劫灰”和“酒消积愁”条。表现汉武帝大臣东方朔的博学多识,“羊 祜”条”言羊祜能记忆初生三日之事,借以宣扬祜的夙慧,“阿马”条记桓玄母吞流 星而生玄事,虽无甚意义,但可作为正史的补充。 写神仙的可分两类:一类落入神助贵人或神助有德行之人的俗套,如“贻枣” 条写太原王仲德年少时遭乱,绝粒三日,正在草中卧,有小儿送一囊干枣,食之有 气力,遂活命。王仲德在宋元嘉时曾为镇北大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宋书卷四 十六有传。“斗山王”条写家里贫穷的沈综得斗山王指引,得一玉豚,“从此所向 如意,田蚕并收,家遂富”,成了富人。另一类写神显神威惩罚那些不给祭品的人。 例如“水神”和“侯官县神”两条: 袜陵人赵伯伦曾往襄阳,船人以猪豕为祷,及祭,但豚肩而已尔夕,伦等梦 见一翁一姥,冀首苍素,皆著布衣,手持挠裤,怒之明发,辄触沙衙石,皆4 b , c 力所禁;更施厚馔,即获流通 侯官县常有酾下神,岁终,诸吏杀牛祀之沛郡武曾作令,断之。经一年,曾 。4 酒消狈愁”条,黢芸小说) 和干宝t 搜棒记卷十一亦有相似记戴,且文较详,可参看 o 钩沉本来收,据邦辑本补入。 幽明录研究 迁作建成参军,神夜来问曾:“何以不还食? ”声色极恶,甚相谴责。诸吏便于道中 买牛共谢之,此神乃去。 这些神不像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神,高高在上,庄严神秘,神圣不可侵犯,他 们都是民间所祠之神,带有世俗人的某些品性,所以水神会因船中人食言而发怒, 侯官县神则因未受祭品而亲自来索要,这样的神反而更容易让人接近。 关于术士的事,多为术士施展法术救人或除妖,以此显示他们法术之奇,体现 了人们希望“神人相通”的愿望。其中有三条是关于吴猛的: 王敦召昊猛,猛至江口,入水中,命船人并进。船至大雷,见猛行水上,从东 北还逆船。弟子问其故,猛云:“水神数兴渡浪,贼害行旅,暂过约敕。”从真珠 一握为信 王敦近吴猛,恶之于坐,郯然失去;乃附栽还南,一宿行千里,同行客视船下 有两龙载船,皆不著水。 晋有干庆者,无疾而终,时有术士吴猛语庆之子曰:“干侯算未穷,方为请命, 未可殡殓。”尸卧静舍,惟心下稍暖。居七日,时盛暑,庆形体向坏;猛凌晨至, 教令属候气续,为作水,令以洗,并饮漱,如此便退日中许,庆苏焉,旋遂张目 开口,尚未发声,合门皆悲喜猛叉令以水舍洒,遂起,吐腐血数升,稍能言语, 三日,乎复如常说:初见十数人来,执缚桎梏到狱,同辈十余人以次语对,次 未至,俄而见吴君北面陈释断之,王遂敕脱械令归。所经官府,莫不迎接,请谒吴 君,而昊君皆与之抗礼,即不知悉何神也 吴猛乃东晋术士,晋书卷九十五称其“少有孝行,年四十,邑人丁义始授 其神方。”故有神术,可与神交通,不仅入水中,与水神约敦不可贼害行旅,还入 地府与神周旋,救出已死的千庆。而“贾雍”条记雍失头后依然可与人语,“劾魅” 条记巫捉住蛇、龟、篷三妖,救回一失性女子,这些人学了法术之后,不仅可以降 妖除怪,还可以轻轻松松上天入地,与神交往,教人怎不心驰神往? 二预言卜梦之事 这类故事多为神人现身预言,或相士占卜预言,亦或是托梦预言,而且预言往 9 幽明录研究 往一一应验。目的是宣扬“休咎之征”。,即凡事都是命中注定,事先都会有征兆。 “忠孝侯印”条。记鸟坠地化为圆石,常山张颥破之得金印,文曰“忠孝侯印”,后 官至太尉:“鸠八怀”条。记长安张氏得鸠入怀,以手探之,不知所在,而得一金带 钩,从此之后子孙昌盛;“交刀”条记新安太守爰琮在石下蒜,有人于石下得剪刀, 后为交州王。此皆瑞应符命之事。“徐羡之”条记徐羡之梦父谓之匆渡朱雀桁,即 可富贵,羡之依言,后为宰相;“谢安石”条记谢安梦乘桓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 而止,不可再向前。后安代温为相十六年,得疾而卒。此皆借梦预言之事。还有相 士占h 预言,神仙现身预言之事,大同小异,兹不一一赘述。此类故事短小简略, 大都缺乏故事性,小说意味极少,是全书价值较低的部分。 三婚姻情爱之事 婚姻和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先秦两汉时期没有爱情小说,人们用诗歌表现 爱情。诗经“国风”中的许多爱情诗是众所周知的,到汉代,乐府中还保存了 一些爱情诗,有些还颇具故事性,像孔雀东南飞。六朝时,志怪小说又代在婚 姻和爱情上深受压抑的女性传出了心声。志怪小说虽然披着神仙鬼怪的奇异外衣, 但是| 亟受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影响,它以异化的形式,独特的视角为 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幽明录中这类作品虽然数量不多,却是全 书写得最精彩的一部分,佳作甚多。具体而吉,这类作品又有三种表现形式: 1 人神、人仙之恋这类内容是在魏晋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与 之相比又自有特色。幽明录中写人仙结合的有三条:“刘晨阮肇”条、“妙音” 条和“徐郎”条。它描写人仙结合,主要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宣扬仙凡相通的主题, 而是增强了爱情成份,更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o 将这类故事的主题向前推进了一 大步。它把当时关于石窟洞府神仙家的传说和人仙相恋故事糅合起来,既折射出求 仙得长生的时代愿望,也反映了对美好姻缘的追求。故事意境优美,人物形象丰满, 情节也曲折生动。例如“刘晨阮肇”条: 。千宝搜神记,征绍槛校注,中华书局,1 9 7 9 年9 月,第6 7 页“妖怪”条 。搜神记卷九亦载 o 同上 。这种观点引自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时庆炳先生为中雹古典小说中的爱婕论丛) 写的引言-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8 4 年5 月第3 5 8 页 幽明录研究 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毅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 粮食乏尽,钒艘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 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 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糁,相谓日:“此知去人径不远。” 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资质妙绝,见二人持 杯出,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采”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 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 ”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南壁及东壁下 各有一大床,皆施绎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 二郎,经涉山蛆,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 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 乐,刘阮忻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至十 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采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 ”遂停半年。气候草 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日:“罪牵君,当可如何? ”遂呼前 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 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 不知何所 山中半年,而世上七世。刘、阮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不仅是同时期此类作品 的杰出代表,而且成为典故,被文人墨客广泛引用,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裴绷“深 洞莺啼恨阮郎”的诗句以及张薷的传奇游仙窟都源于此,元束王子一更把它演 化成杂剧刘晨阮肇误入桃源。 “妙音”条记黄原带犬逐鹿,误入洞穴与仙女妙音结合之事,虽然篇幅不长, 只有三百多字,却宛曲有致,新颖生动: 汉时太山黄原,乎旦开门,忽有一青犬在门外伏,守备如家养原绁犬,随邻 里猎,日垂夕,见一鹿,便放犬,犬行甚迟,原鲍力逐,终不及行数里,至一穴, 入百余步,忽有平衢,槐柳列植,行墙追币。原随犬入门,列房栊户可有数十间, 皆女子,姿容妍媚,衣裳鲜丽;或抚琴瑟,或执博棋至北阁,有三闽屋,二人侍 直,若有所伺见原,相视而笑:“此青犬所致妙音婿也! ”一人留,一人入圈须 臾,有四婢出,称太真夫人白黄郎:“有一女年已弱笄,冥数应为君妇”既暮, 幽明录研究 引原入内。内有南向堂,堂前有池,池中有台,台四角有径尺穴,穴中有光映帷席, 妙音容色婉妙,侍婢亦美。交礼既毕,宴寝如旧。经数e l ,原欲暂还报家,妙音目: “人神异道,本非久势。”至明日,解埔1 分袂,临阶涕泗,后会无期,深加爱敬, “若能相思,至三月旦,可修斋洁。”四婢送出门,半日至家。情念恍忽。每至其 期,常见空中有耕车,仿佛若飞 虽然仙乡环境优美,生活舒适,还有姿容妍丽的仙女相陪,是许多人向往的“温 柔乡”,但是无论刘晨、阮肇还是黄原,经过一段时日之后,还是思念故乡,希望 回到人世中去,最后人仙之恋不得不以分离宣告结束。这说明仙乡也并非久待之地, 而人仙结合也并非人人艳羡。“徐郎”条中徐郎听说被天女选中,先是“入屋焦, 隐藏不出,母兄妹劝励强出”,进入天女船上之后,“唯恐惧”,吓得“累膝床端, 夜无酪接之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综合起来看。人仙相恋的故事有三个特点:一、宣扬人与神仙结合乃“命中注 定”,如“妙音”中太真夫人言妙音“冥数应为君妇”,“徐郎”条言“天女今当 为徐郎妻”,“刘晨阮肇”中虽朱言明仙女与刘、阮结合乃命中注定,但从“晨肇 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及后文一群女持桃笑吉“贺汝婿来”, 可以猜测二仙女早已知道刘、阮二人身份,且早知彼此之间有此一段姻缘。二、神 仙多为女子,神秘高贵,高高在上,而男子往往是平民小吏。徐郎是“家甚徭缕, 常于江边拾流柴”的贫民;刘展、阮肇二人地位亦不会很高,否则根本不用亲自去 天台山取毅皮。三、人仙结合都是中道仳离的,因为“入神异道,本非久势”。 关于人神之恋的故事有“河伯嫁女”和“甄冲”两则: 宋时,余杭县南有上湘湖,中央作塘有一人乘马看戏,将三四人至岑村饮酒, 小醉,暮还时炎热,因下马入水申,枕石眠j 马断走归,从人悉追马,至暮不返。 眠觉,日已向晡,不见人马,见一妇来,年可十六七,云:“女郎再拜,日既向暮, 此间大可畏,君作何计? ”问:“女郎姓何? 那得忽相闻? ”复有一年少,年可十e - 匹, 甚了了,乘新车,车后二十人至,呼上车,- l - :“走人暂欲相见”因迪车而去 道申骆驿把火,寻见城郭邑居,至便八城,进厅事上,有信幡,题云“河伯”俄 见一人,年三十许,颜容如画,侍卫繁多,相对欣然+ 敕行酒炙,云:“仆有小女, 乃聪明,欲以给君箕帚”此人知神,敬畏不敢拒逆便敕备办,令就郎中婚,承 幽明泵研究 白已办。送丝巾单衣及纱袷绢裙纱衫挥履屐,皆精好,又给十小吏,青衣数十人 妇年可十八九,姿容婉媚,使成。三日后,大会客,拜翻,四e l 云:“礼既有限, 当发遣去。”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塥别,涕泣而分,又与钱十万,药方三卷,云:“可 以施功布德。”复云:“十年当相迎。”此人归家,遂不肯别婚,辞亲出家,作道 人所得三卷方者,一卷脉经,一卷汤方,一卷丸方,周行救疗,皆致神验后母 老迈,兄丧,因还婚宦 甄冲字叔让,中山人,为云社令,未至惠怀县,忽有一人来通,云:“社郎。” 须史便至,年少,容貌美净,既坐寒温,云:“大人见使,贪慕高援,欲以妹与君 婚,故来宣此意。”甄等然日:“仆长大,且已有家,何缘此理? ”社郎复云:“仆 妹年少,且令色少双,妊欲得佳对,云何见拒? ”甄日:“仆老翁,见有妇,岂容违 越? ”相与反覆数过,甄殊无动意社郎有恚色,云:“大人当自来,恐不得违尔” 既去,便见两岸上有人著帻,捉马鞭,罗列相随,行从甚多社公寻至,卤簿导从 如方伯,乘马疆,青幢赤络,覆车数乘;女郎乘四望车,锦步障数十张,婢十八人 来车前,衣服文彩,所未尝见。便于甄傍边岸上,张慢屋,舒荐席社公下,隐膝 几坐,白旃坐褥,玉唾壶,以琦瑁为手巾笼,捉白麈尾女郎却在东岸,黄门白拂 夹车立,婢子在前社公引佐史令前坐,当六十人,命作乐,器悉如琉瑁社公谓 甄曰:“仆有陋女,情所钟爱,以君体德令茂,贪结亲援,固遣小儿已具宣此旨。” 甄日:“仆既老悴,已有寥室,儿子且大,虽贪贵聘,不敢闻命”社公复云:“仆 女牟始二十,姿色淑令,四德克备,今在岸上,勿复为烦,但当成礼耳! ”甄拒之转 苦,谓是邪魅,便拔刀横膝上,以死拒之,不复与语社公犬怒,便令呼三斑两虎 来,张口正赤,号呼裂地,径跳上,如此者数十次。相守至天明,兄如之4 - - t ,便去 留一幸车,将从数十人,欲咀迎甄甄使移惠怀上县中住所迎车及人至门,中有 一人,著单衣帻,向之揖,于此便住,不得前甄停十余日,方敢去,故见二人著 帻,捉马鞭,随至家至家少日而妇病,遂亡 中国人信鬼神,人们的鬼神观念也产生很早, 札记中就有“夏道尊命,事 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鬼,先鬼而后礼”。的记载,可以看出人们 对神的崇敬。在古代,人们认为神是权威的象征,又有数福降灾的能力,具有至高 。( 清) 朱彬札记训纂1 1 卷三十二表记) ,中华书局,1 9 9 6 年,第 n r z 页 幽明录研究 无上的权力。在强大神威的笼罩之下,人们心存“背天不祥”的观念,多半不敢违 抗神意,即使面临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不敢一抒己见,只有唯唯应诺。这在人神之 恋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如“河伯嫁女”中,河伯说完“仆有小女,颇聪明,欲以给 君箕帚”之后,“此人知神,不敢抗逆”。而甄冲斗胆违抗神意,对社公提出的联 姻要求予以拒绝,结果妇染病身亡。 2 人鬼姻缘 列异传中的谈生是文学中人鬼婚恋故事的滥觞,以后 历代志怪小说创作中均收录有此类故事。幽明录中人鬼姻缘的基本形态有两种: 一种是鬼现形或托梦与人类相识相恋,这种形式多为女鬼主动接近男子,与男子交 接,目的是为了阴阳调和而复生。 广平太守冯孝将男马子,梦一女人,年十八九岁,言:“我乃前太守徐玄方之 女,不幸早亡,亡来四年,为鬼所枉杀:按生燕乃寿至八十余,今听我更生,还为 君妻,能见聘否? ”马子掘开棺视之,其女已活,遂为夫妇 钟繇忽不复朝会,意性有异于常。寮友问其故,云:“常有妇人来,美丽非凡。” 问者曰: “必是鬼物,可杀之。”后来,止户外,日:“何以有相杀意? ”元常曰: “无此。”殷勤呼入,意亦有不思,乃微伤之使出去,以新绵拭血,竟路明日, 使人寻迹,至一大坶,棺中一妇人,形体如生,白练彩,丹绣褊裆,伤一髀,以褊 裆中绵拭血。自此便绝 古人相信入死可以复活,就象相信人可以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动扶梯梯级防夹手的检测与预防措施考核试卷
- 玻璃太阳能电池制备考核试卷
- 环保项目实施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考核试卷
- 矿产制品批发考核试卷
- 漆器制作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考核试卷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对电网的影响考核试卷
- 热电联产在微网系统中的整合考核试卷
- 网络直播平台旅游主播目的地推广合作合同
- 网络内容监控技术算法授权租赁协议
- 游戏内道具特效定制化开发与技术支持协议
- 小学数学培训微讲座
- 《电子产品简介》课件
- 赛迪顾问一线调研第36期: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前路漫漫仍需披荆斩棘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任务5)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广州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健康照护师技能大赛刷题(四)附有答案
- 聚乳酸纤维的可持续生产和应用
- 9+2×0.75m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计算论文
- 网课智慧树知道《计算机科学导论(聊城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无人机打药协议书
-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