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华夷变态》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华夷变态》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华夷变态》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华夷变态》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华夷变态》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华夷变态》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江户时代实行“锁国”政策,但从未懈怠对海外特另0 是中国大陆的政治、军事及社会动态的关注,注意搜集各种情报每当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商船驶达长崎港,便有唐通事登船询问并记录商船主及其它人员的“风说”,并将其译写成日文上报江户幕府这类文书被称为“唐船风说书”,后经当时参与风说书解析的幕府儒官林春胜、林信笃父子编集成册,遂成华夷变态及( 崎港商说作为以中日贸易为背景形成的口述史料一一唐船风说书在清初中日关系史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对( ( 华夷变态所存录1 6 4 4 - 1 7 2 8 年间23 0 0多件“风说书”,进行文献学的梳理,并初步尝试运用其史料对清初历史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序论”部分主要对学术史进行评述,并指出华夷变态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正文分四章:第2 章对( ( 华夷变态和崎港商说的编纂者林春胜和林信笃进行考述,着重探讨他们参与幕府海外情报解析的工作情况,并进一步阐述林氏父子辑录风说书的过程。在浦廉一对( ( 华夷变态所作的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风说书的传世辑本及其存佚作了探讨第3 章考察了风说书采录者“唐通事”的制度化过程,并从风说书与“唐船”的关系入手,认为“唐船风说书”的缘起在于明清鼎革之际剧烈变动的时局带给日本幕府的冲击,明确了风说书作为国际时事报道的属性,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贸易文献。通过对风说书内容结构演变及制作方式的分析,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风说书与唐船的数量、出发港、唐船的成分及船客的身份等进行考察。第4 章围绕欧洲商船在中国沿海的活动、风说书中的郑成功一族、三藩之乱及其对外关系等问题,考察了华夷变态所反映的时代通过对英国商船活动情况的考察,对早期中英贸易关系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数据;通过华夷变态存录的“阿兰陀风说书”,考察了荷兰与东南割据势力及清朝政府的关系第5 章风说书虽然不是贸易史的文献,但毕竞是在中日贸易活动中产生的本章通过对其内容的考察,从清日贸易的角度,对媛华夷变态中所反映的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区不同时期商船的活动情况作了初步的梳理。“结论”部分主要对进行简单归纳概括,明确本文取得的成果关键词:华夷变态唐船风说书明清易代清日贸易a b s t r a c ti ne d oe r a j a p a ni m p l e m e n t e dac l o s e d d o o rp o l i c y ,b u tn e v e rs l a c k e dt h ee f f o r t st oc o n c e r nt h eo v e r s e a sa f f a i r s ,e s p e c i a l l yt ot h ep o l i t i c s ,m i l i t a r ya n ds o c i a ld y r n a m i c so fm a i n l a n dc h i n a , a n dp a i da t t e n t i o nt oc o l l e c ti n f o r m a t i o no fv a r i o u sk i n d s w h e n e v e rt h em e r c h a n ts h i p sf r o mc h i n aa n ds o u t h e a s ta s i a nc o u n t r i e sa r r i v i n ga tn a g a s a k i ac h i n e s et r a n s l a t o rw o u l dg e to nb o a r d ,a s k i n ga n dr e c o r d i n gt h es h i p - o w n e r sa n do t h e rc r e wm e m b e r s “f u s e t s u ”w h i c hw e r et h e nt r a n s l a t e di n t oj a p a n e s ea n dr e p o r t e dt oe d ob a k u f u s u c hk i n do fd o c u m e n t sa r ec a l l e d t o s e nf u s e t s u g a k i a n dl a t e r l i nc h u n s h e n ga n dh i ss o nl i nx i n d u w h ow e r eb o t hc o n f u c i o u ss c h o o l a r si nb a k u f ua n di o i n e dt h eo t h e r si ni n t e r p r e t i n gt h ef u s e t s u ,e d i t e dt h e mi n t ok a i h e n t a i ,a n dl a t e ro n i t ss e q u e lk i k o s y o s e t s u a sm a t e r i a lo fo r a lh i s t o r yb a s e du p o n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s i n o j a p a n e s el r a d e t o s e nf u s e t s u g a k ih a sag r e a th i s t o r i c a lv a l u ei nt h ef i e l do fr e s e a r c ho nt h eh i s t o r yo fs i n o j a p a n e s er e l a t i o n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 ,a n a l y z e st h el i t e r a t u r eo fm o r et h a n2 3 0 0p i e c e so f “f u s e t s u ”i nk a i h e n t a ir e c o r d e db e t w e e n16 4 4 17 2 8 w h i c hi sa ni n i t i a la t t e m p tt ou s eh i s t o r i c a id a t at od i s c u s ss e v e r a l i s s u e si nt h eh i s t o r yo ft h ee a r l y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i sd i v i d e di n t o4 ( i i v ) c h a p t e r s c h a p t e ri ii nt h i sc h a p t e r , t h ee d i t o t so ft h ek a i h e n t a ia n dk i k o s y o s e t s ul i nc h u n s h e n ga n dl i nx i n - d ua r ee x a m i n e da n dr e v i e w e d f o c u s i n go nt h e i r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i nt h ea n a l y t i c a lw o r ko fi n f o r m a t i o ni nb a k u f u ,a n df u r t h e re x p l a i n i n gt h el i n se d i t i n gp r o c e s so ff u s e t s u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d i s c u s s e st h ec o l l e c t i o np a s s e dd o w na n dl o s t , i nl i g h to fu r a r e n i t s u sl i t e r a t u r es t u d yo fk a i h e n t a i c h a p t e ri i ii i lt i l i sc h a p t e r , t h ep r o c e s so f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t r a n s l a t o ra sf u s e t s ur e c o r d e ri si n s p e c t e d 。a n dp r o c e e d i n gf r o m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f u s e t s ua n dt o s e n ,i ti sb e l i e v e dt h a tt h ea p p e a r a n c eo ft o s e nf u s e t s uw a sc a u s e db yt h ei m p a c to nt h ej a p a n e s eb a k u f ub r o u g h tb yt h et u r b u l e n ts i t u a t i o nf r o mt h ec h a n g eo fm i n gd y n a s t yt oq i n gd y n a s t y i tm a k e sc l e a rt h a tt h ef u s e t s ui st h er e p o r t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u r r e n ta f f a i r s r a t h e rt h a nt r a d el i t e r a t u r ei ng e n e r a ls e n s e 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c o n t e n t ,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t h ef u s e t s u g a k i ,t h en u m b e r sa n dc o m p o n e n t so ft o s e n ,t h ed e p a r t u r ep o r t sa n dt h es t a t u so ft h ep a s s e n g e r sa r ei n s p e c t e dw i t hs t a t i s t i c a lm e t h o d s c h a p t e ri vi n t h i sc h a p t e r ,t h es i t u a t i o ni ns o u t h e a s ta s i ar e f l e c t e di nk a i h e n t a ia r ei n s p e c t e dt h r o u g ht h ea c t i v i t i e so ft h ee u r o p e a nm e r c h a n ts h i p so nt h ec o a s to fc h i n a ,z h e n gc h e n g g o n ga n dh i sf a m i l ym e m b e r sm e n t i o n e di nf u s e t s u ,t h er e b e lo fw us a n g u i ,g e n gj i n g z h o n ga n ds h a n gk e - x ia g a i n s t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f o r e i g nr e l a t i o n sa n dn lo t h e ri s s u e s b yw a yo ft h ee x a m i n a t i o no ft h ea c t i v i t i e so ft h eb r i t i s hm e r c h a n ts h i p s ,s o m em e a n i n g f u ld a t ao ft h ee a r l ys i n o b r i t i s ht r a d er e l a t i o n sa r ep r o v i d e d t h r o u g ho r a n d af u s e t s u g a k ir e c o r d e di nk a i h e n t a l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n e t h e r l a n d sa n ds o u t h e a s ts e p a r a t i s mf o r c e s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n e t h e r l a n d sa n dq i n gg o v e r n m e n ta r ei n s p e c t e d c h a p t e rvf u s e t s u ,t h o u g hn o tt h el i t e r a t u r eo fh i s t o r y , a i d e ra l l ,a p p e a r e di nt h ea c t i v i t i e so fs i n o j a p a n e s et r a d e t h i sc h a p t e r ,t h r o u g ht h ei n s p e c t i o no fi t sc o n t e n t s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t r a d eb e t w e e nq i n gd y n a s t ya n dj a p a n ,o f f e r sap r e l i m i n a r ya n a l y s i so ft h ea c t i v i t i e so ft h em e r c h a n ts h i p si ns h a n d o n g ,j i a n g s ua n dz h e ji a n gi nd i f f e r e n tp e r i o d ,r e f l e c t e di nk a i h e n t a i k 呵w o r d s :k a i h e n t a i ;t o s e nf u s e t s u g a k i ;t h ec h a n g ef r o mm i n gd y n a s t yt oq i n gd y n a s t y ;t r a d eb e t w e e nq i n gd y n a s t ya n dj a p a ni v图表目录表1 风说书自长崎送达江户幕府所需时日表5 7表21 6 7 4 年至1 6 8 4 年到达长崎商船数量统计表6 4表3 到达日本唐人数量统计( 示范表) 8 1表4到达中国沿海地区的英国船数量统计表9 4表5 华夷变态存录荷兰风说书一览表9 8表61 6 7 4 - 1 6 8 3 年间赴日各港商船比例1 19表7 郑氏所属商船到达长崎数量统计表1 2 0表8沿海各省主要贸易港及其赴日商船数一览13 4表9 山东出发赴日商舶一览1 3 6表101 6 8 5 - 1 7 2 8 年各地区赴日商船数量对比1 4 3v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逝婆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g 心志签字日期:2 0 0 9 年5 月2 6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鎏态堂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滥鎏盘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甄之导师签名:签字日期:2 0 0 9 年5 月2 6 日签字日期:2 0 0 9 年5 月2 6 日凡例一,本文所据华夷变态版本为:林春腾、林信篇褊,浦廉一解税荤夷变熊( 全三册) ,柬京:柬方菩店昭和五十六年( 1 9 8 1 ) 再刊“柬洋文库鼗刊第十五獯”本引文凡出于此者,不出文献编码,但以角标注出页码。又浦廉一所作荤夷变戆解题置于莘夷銮熊第一册卷首,自起页码,本文凡引浦廉一解题中的观点或文句,均略称解题,并出示该解题中页码二、本文所有引文中括号【】内的文字均为原文旁注,或双行小字注释;( ) 中的文字,除特别说明者外均为笔者所注三、中国古代及日本年号均使用中文数字,并于首次出现时加括公元纪年。叙事或引用史料中出现中国或日本纪年时,若为中方史料或事件,则以中国纪年加括公元纪年,如“康熙二十三年( 1 6 8 4 ) ”;若为日方史料或事件,则以日本年号加括公元纪年,如“贞享元年( 1 6 8 4 ) ”中日史料中的年月日,均为阴历,行文、引述史料中的时间表述一仍其旧。四、有关专有名词( 人名和地名等) 一般遵从史籍中的表述,如“万丹”、“咬嘧吧”等,还有如。阿兰陀”、“唐船”、“唐入”、“南蛮”等,均照原文献表述,如非必要,不事变更。又引用日文文献及其汉译本是,作者姓名遵从所据版本的表记。如日本学者。大庭惰”之名,其著作之中文译文分别有写作“大庭惰”和“大庭修”者,本文从所使用刊本的表记,未事统一五、行文中引用风说书或其他日文文献时,正文中一律译作中文如“六十七番山柬船之唐人共申1 :3 ”,译写作“六十七番山东船之唐人口述”。惟对原文标题进行讨论一一如本文第二章第二节在讨论“风说书命名规则”时,则按原文形式写作“甙番福州出l 船乃唐人共申口”六、页脚注释中凡是引文出处或参照日文文献之作者名称、书名、出版机构、版次等,均用日文书写,版权信息亦照日文原版标示录出。笔者在正文或脚注中的说明性文字则不在此例七、本文使用简体字排版,个别地方因特殊需要而使用繁体字或俗字,如“咬嘧吧”的“唁”等又,日文史料中的“脑船顽”一词,国内学界有译作“协船头”者,然本文为体现风说书的表记习惯,只改为简体汉字表记作“胁船v头”八、为行文简洁,文中称引前修时贤之说,皆直书大名,不赘“先生”字样,敬请谅解。1 序论1 序论1 1 研究对象与问题的提出明末清初的中国和江户时代( 1 6 0 3 - i8 6 7 ) 的日本都实行某种程度的海禁或锁国政策,这正是海外贸易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之一明末国运衰微,遭逢乱世,一向以“朝贡”名义进行的海外贸易活动,亦告式微。清初国内局势动荡,满清政权倾全力平定沿海复明势力及地方割据势力的叛乱,一时无暇顾及恢复与重建传统的朝贡贸易体系,而且严厉实施海禁,试图阻断内地民众与沿海敌对势力的联系但是,以私人商船为主体的民间海外贸易活动,却在种种限制下逐渐壮大,成为清初对外关系的主流。江户时代的日本严禁本国国民出海,因此绝少日本商船赴海外贸易。完全依靠外来商舶的海外贸易被严格地限定在长崎一地,贸易的对象国为中国、东南亚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荷兰等个别西方国家日本学术界用“长崎贸易”来指称江户时代发生在长崎的对外贸易活动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以清初中国( 也包括东南亚华侨) 商人的对日贸易一一长崎贸易为背景形成的一种口述史料一一唐船风说书,这是对到达长崎港的中国商人进行询问之后记录下来的有关来船情况及中国国内时局、东南亚各国情况的报告。因其询问对象为“唐人”,所以也叫。唐人风说书”已故日本学者大庭修在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云:“所谓唐入风说书,是指唐通事经询问入港唐船船头后写成的报告书其内容包括中国国内形势、他国形势、航海情形、船头与其役人情况、乘员情况等。报告书写成后,必须提交给长崎奉行,再由长崎奉行向江户报告。”。风说书要上呈江户幕府,其性质在当时属于机密文件大部分风说书经江户幕府儒官林春胜( 1 6 1 8 - 1 6 8 0 ) 及其子林信笃( 1 6 4 4 - 1 7 3 2 ) 编辑,结集收入华夷变态和崎港商说:中结集后的风说书,仍作为。罕传之秘籍”,虽“间亦有传抄本流传于外”。,但民闻人士实难寓目。直到1 9 5 8 年,这两中私人奔赴海外进行贸易活动,并成为对外贸易的主流,乃是明中晚期以来中外贸易的新趋势林仁川撰有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一书,专论此问题,请参看。江户时代的锁国是通过幕府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法令逐步实现的1 6 3 3 午颁布最初的锁国令,随后于1 6 3 4 、1 6 3 5 1 6 3 6 、1 6 3 9 年又相继颁布一系列的锁国令旨在禁止日本人出航海外,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和限制外国商船( 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船) 的贸易请参看【日】信夫清三郎著程日本政治史第一册,页1 9 - 2 0 【日】大庭惰著江户时代日中秘话,页2 1 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页9 9 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种资料集经广岛大学教授浦廉一博士等整理( 校订编纂,浦廉一逝世之后,由中村质等续完) o ,作为“东洋文库丛刊”之第十五种以排印本的形式面世其内容包括内阁文库本华夷变态三十五卷和崎港商说三卷,并利用岛原市立图书馆松平文库本华夷变态和内阁文库藏“长崎御用留”中的相关记录补充了若干资料。以三巨册另附一册补遗的形式首次刊行的华夷变态,无疑在中日关系史研究领域开启了一扇通往史料秘藏的大门。1 9 8 1 年,日本东方书店限定发行1 5 0 部,出版了华夷变态的再刊( 第二版) 本。该刊本在东洋文库初版本的基础上,增补了中村质从山口县文书馆藏“毛利家文书”中发现的若干资料,以及大庭修发表的“岛原松平家本唐人风说书”这个再刊本号称搜罗了现存所有与“华夷变态”有关的资料。本文的研究即根据这个再刊本。进行。历史科学的研究有赖于史料的保存、整理、公开和科学地使用,史料的性质及其价值直接影响着历史研究的结论。华夷变态因其所录风说书是日本在锁国时期以来白海外的商船为对象采录的口述资料,内容广泛而且多是船员的亲历亲见,具有较高的时事性和真实性,在清初中日关系史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日本学者浦廉一在华夷变态解题一一唐船风说书之研究。中所说:即便是拿出每一件风说书来看,其大部分也绝非街谈巷议之集成,而且,除了一般的口述之外,甚或有时一并提呈诏敕、檄文、公函等的原文,因之绝不可轻视其史料价值。而且即便是街谈巷议之类,也具有其相应的史料价值。页7 1 1对明清史料搜辑颇勤的谢国桢是较早对华夷变态作过评述的中国学者他在增订晚明史籍考中对华夷变态作了解题,云“是书为日本德川幕府锁国时期,吾国闽粤福漳等地商船及南洋群岛吕宋、咬i i f f 吧、和兰各国船只,来往长崎,其通事即调查其情况,征收税额,防止金银流出,加以限制;并将各地消息,海外风说,传闻之辞,据以汇报政府。”并进一步判断“是项资料主要为唐船风说书,并杂以和兰陀风说书,其中所记者多为中土当时之敕谕咨文、檄浦糜一博士于1 9 5 7 年1 2 月2 7 日病逝,未能看到华夷变态的出版。东方书店的再版本补充了新发现的资料,堪称完备,但因其主体沿用了东洋文库初版本的内容。因此本文在行文中称引这个版本时,在无特别必要的情况下,使用。东洋文库本”或。整理本。的省称。浦廉一莘夷变熊解题一唐船凰税害。研究( 以下简称解题) 一文,载东洋文库本莘夷变熊上册卷前,与风说书正文自起页码凡本文称引、参考浦康一之观点或词句,若行文已标明出自。则于引文后以角标标示其页码;着行文末标明出白,则以脚注标明所自及页码21 序论文、实务论策等。”并指出:“清乾隆间严文网之禁,藏吴三桂檄文者罪且至族,今此本俨然具在,不可不谓珍本;且其他海外诸风说,亦皆研究中日及南洋交通之重要资料也。”。谢国桢的论断基本是正确的,他还对华夷变态流传的几个版本做了简略的介绍。但是,谢国桢的论断是根据早期流行的一个五卷本华夷变态得出的,从目前通行的“东洋文库本”所提供的资料来看,他的结论需要进行补充和修改。因为大多数风说书的内容并不是“多为中土当时之敕谕,咨文檄文、实务论策等”,更多的是“各地消息,海外风说,传闻之辞”。虽然其中包含有太多的敷衍不实之辞,甚至还有许多荒诞不稽的奇闻逸事。,但是对于明末清初中国社会状况的反映却是多方面的。因此,前引大庭修的看法更为全面,也比较符合风说书的事实情况继谢国桢之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周一良也曾指出华夷变态的重要价值并期望史学界能将其译介到中国来。如前文所述,明末清初的中国和江户时代的日本都施行程度不等的海禁或锁国政策,两国之间虽无正式邦交,中日交流却不曾断绝,而且成为历史上中国文化对日输出的第三次高潮回,而促成这种局面的正是中国沿海地区赴日进行贸易活动的商船。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选择唐船风说书为研究对象,试图了解锁国时代日本海外情报搜集状况,更通过对风说书及其相关问题的考察,为清初中国史、对外贸易史乃至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等开拓一个新的史料来源,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数据。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页9 9 4 9 谢国桢( 增订晚明史籍考,页9 9 5 o 事实上,谢国桢所谓“各地消患,海外风说,传闻之辞”的论断既不是他考察了五卷本( ( 华夷变态之后得出的一一因为,这与五卷本的内容不相符合,也不是他对现存所有风说书进行全面考察之后得出的,而是借用了林春胜华夷变态序中的表述。例如,卷十四栽。六十七番宁渡船口述”提到渐江山阴县有金氏妻,一胎生五子,。三男二女,与寻常人异,色殊黑,成奇态,。还说此事乃“古今之稀有事”,因此惊动官府云云。叫类似风说虽属荒诞无稽,然关涉中国社会的民风土俗,自应受到重视诚如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在镬1 5 至1 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中所云:这些历史中的。个别事件或者种种杂事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取得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它侵入社会的每个层次,在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刻下印记有时候,几桩传闻轶事足以使某盏信号灯点亮,为我们展示某些生活方式。【髓】【x 训”。周一良评 ,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一,页3 2 1 参见郑彭年誓日本中国文化摄取史第六章。中国文化第三次大摄取”一节的论述3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 2 研究史的回顾1 2 1 日本学界:文献学和史料学的研究与利用清初中日关系史的核心内容是贸易史,长崎是中日贸易发生的现场,也是日本江户时代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唐船风说书是在作为明末清初中日贸易航路终端的长崎形成的,换言之,风说书是长崎贸易的产物。以长崎贸易史为中心的研究是日本学界对外关系史研究和近世史研究中一个积累丰厚的领域。在此先就日本学界对风说书和长崎贸易的研究作一简单述评唐船风说书的研究最初是在幕府高层幕僚之问进行的,其目的不过是期望从中获得制定政策的某些参考例如有关鸦片战争的风说被荷兰船带到日本之后,幕府担心其影响会波及日本,于是准备加强九州长崎一带的海防。这不过是风说书对日本幕府制定相关政策产生影响的一个事例,要对其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进行准确的阐述,必须在全面而深入地了解风说书内容的基础上,仔细考察日本江户幕府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之制定与海外世界动态的关联,并找出风说书在这种关联中确凿无疑的作用。显然,这项工作需要旷日持久的钻研,非本文力所能及,只能留待今后的研究幕府儒官林春胜、林信笃父子将唐船风说书辑录成华夷变态和( ( 崎港商说,是风说书整理阶段的重要成果,也是其后风说书研究及利用其史料开展相关历史课题研究的必要前提至少在江户时代后期,华夷变态的史料价值就已经受到历史编撰家们的注意。由于唐船风说书在当时是机密文件,不可能轻易流入民间,除了在现场问询记录的唐通事及长崎奉行之外,能了解其内容的也仅是幕府将军及其周围的几位高级幕僚,民间学人根本无法利用它来进行研究,因此,首先利用华夷变态的是那些享有特权的学者。如水户藩修史馆彰考馆总裁川口长孺奉命撰修的汉文史书台湾割据志。,就引用了华夷变态中与郑氏一族相关的史料在此基础上,川口仍用汉文于1 8 2 8 年撰成( 台湾郑氏纪事三卷。这虽然昭示了唐。参见土井康弘京都商人高昌勘兵衔;二土石对外情根乃入手巴考察一( 青菰稚苗) 天保改革期就事力、b兄定一一文中的相关考述,参考害葛研究第6 5 号,1 3 本国立国会囡喜螗,2 0 0 6 年1 0 月3 0 日。是书成于18 2 2 年,以编年体记载台湾史事,尤详于郑氏家族三代之事迹日本内阁文库藏有抄本一册,今较易获得者为台湾文献丛刊( 第一种) 排印标点本。通行本为台湾文献丛刊( 第五种) 排印标点本文按,本书所述起自日本庆长十七年( 明万历四十年) 郑芝龙初谒日本幕府,迄于元禄十三年( 清康熙三十九年) 清帝诏令郑成功父子归葬南安,用编年体记八十九年间郑氏四世之事行文皆注明资料出处,并附有考异式的注释41 序论船风说书的史料价值,但川口长孺的著述仍不脱旧史学的史料类纂性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唐船风说书的利用与中日关系史和贸易史研究,真正取得进展是在明治以后早期中日关系史研究的开拓者中,浅井虎夫的中日通商史o 充分注意利用风说书的史料木宫泰彦的日中交通史。也辟有专门章节讨论明清中日关系与贸易问题,对( 华夷变态中的资料颇多引用。但是传统史学家们历来重视政治史的研究,即使在论及明末清初中日关系的贸易层面也总会表现出他们固有的学术兴趣,其研究重心多置于丝割符法、唐人会馆的设立以及相关贸易法规的变化等问题上出于对在中日贸易( 长崎贸易) 史研究中过分强调贸易法规和贸易方式的历史演变,而忽视与之相适应的具体贸易实态的研究倾向的不满,日本学者岩生成一发表了关于近世日中贸易的数量考察一文。这是一篇具有相当分量的论文岩生成一在该文中取得了关于唐船数量、出发地、贸易额及贸易品进出口数量等的具体数据唯须注意的是,岩生成一研究的出发点是“荷兰商馆日志”研究,其结论主要依据荷兰方面殖民地文书( k o l o n i a a la r e h i e f ) 的记载其成果对于华夷变态风说书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某些数据甚至可以弥补唐船风说书的记录缺失。因此,岩生成一的成果时至今日仍被研究中日贸易史的学者引用东洋文库排印本华夷变态的整理者浦廉一博士为( ( 华夷变态所作的长篇解说华夷变态解题一一唐船风说书之研究,至今仍是有关华夷变态及唐船风说书文献学研究的最重要、最权威的研究成果,也是利用风说书及华夷变态进行史学研究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是在充分吸收和利用浦廉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下面对其略作绍介,更详细的内容将在本文的相关章节进行引介评述。浦廉一的( ( 解题由以下内容构成:o 原题支那日本通商史。o 原题日支交通史,最早由金刺芳流堂刊于昭和二年( 1 9 2 7 ) 该书1 9 3 1 年被译成中文,题作日华交通史( 陈捷译) ,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刊出后来作者继续对该著进行修订,增补史料,广泛吸收当时最新研究成果,于1 9 5 5 年更名为日摹文化交流史再次出版,该书经胡锡年翻译,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7 8年刊行中译本o 岩生成近世日支贸易忙窝中否数量的考察,史学稚嚣第6 2 辐第1 1 号,昭和2 8 年( 1 9 5 3 年)1 1 月,1 - 4 0 页例如,由于唐船风说书采录的目的不在贸易方面。而是为了获得关于海外时局的消息,因此,很少涉及船载货物的内容及其数量等贸易史研究所需的数据,从贸易史研究的需要审视唐船风说书时,就会发现我们无法将其当作纯粹的贸易史料看待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唐船之意义唐船风说书的目的、起源唐船风说书的写定程序从中国史料来看唐船风说书与荷兰风说书的关系以及锁国时代唐船风说书的利用唐船风说书的史料价值及其研究的意义综合起来,浦廉一在所撰解题中厘清了风说书最基本的几个问题。首先,他对“唐船风说书”作了定性:“是日本锁国时期,长崎奉行令唐通事向进入长崎港的唐船问询记录其带来的海外消息,并上呈江户幕府的文件。”。由是观之,风说书是具有国际新闻性质的,而且是直接上报最高政府首脑的“内参”。那么日本方面究竟希望通过风说书了解一些什么呢? 浦廉一认为唐船风说书的采录是基于幕府施政的需要,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当时日本施政需要获得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内外形势的消息;其二是为了防止天主教( 耶稣会) 势力随唐船一同来到日本。显然,正是上述目的淡化了唐船风说书作为贸易史料的价值,而使其具备海外新闻的性质。其次,浦廉一还详细考察了风说书的写定程序和风说书数量的年代推移,指出从正保元年( 顺治元,1 6 4 4 ) 开始,直到享保九年( 雍正二,1 7 2 4 ) 的8 1 年间一一虽间有阙,但大体连续不断地一一约2 3 0 0 件风说书被收录在华夷变态) 三十五卷和( ( 崎港商说三卷中了浦廉一认为,享保九年以后风说书的采录工作虽然依旧,但是多为片断性的、不连续的了,而且数量不多。在元禄末年至宝永年间,甚至出现了“有时风说书亦虽有如无”。的状态。对此,浦廉一认为原因在于中国大陆方面清朝统治基本稳定,内无大规模的动乱,外来西方势力也没有给清朝统治带来特别的影响,平安无事的时期使风说书的内容也显得平淡苍白。直到清道光以后内外多事,风说书也对此有所反应,其数量亦骤然增加。浦廉一还考察了华夷变态传世诸本的关系从华夷变态文本整理的角度,对浦廉一的工作可以做如下评价:一、浦廉一将其所见各种传本一一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在指出各传本差异的同时,o( 解题。页2 o 详见解题,页2 4 ,4 4 解题,页4 4 61 序论也明确了各传本所具有的价值;二、将各种传本的风说书进行文本对勘,去同存异,提供了一个相对完备而且眉目清晰的定本;三、对华夷变态中风说书的错简作了相应的纠正。如内阁文库本卷二十四所录三十七番船至四十番船之间的风说书多有错简,浦廉一在整理过程中均已重新作了编排。浦廉一对唐船风说书的研究和对( 华夷变态的整理工作是权威性的,大约与其同时及其后从事长崎贸易和清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学者无不受惠于他的研究成果在唐船贸易相关史料的文献学研究领域,另一位必须提到的学者是大庭修。大庭修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为他赢得1 9 8 6 年日本学术研究最高殊荣一一日本学士院奖的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中一书,将唐船输入的汉籍作为基本课题,通过大量文字、图像史料的考证、抉剔发微,对赴日贸易的中国商船及商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特别是利用中国史料雍正朱批谕旨、大清会典和日本文献中的记录,对十数位唐船头的行迹进行了考证,使以往隐没在历史洪流中的这些普通人物的形象清晰明朗起来。另外,大庭修还有德川吉宗与康熙帝一一锁国下的日中交流。汉籍输入的文化史。、江户时代唐船持渡书之研究回等著作行世在这些著作中,大庭修始终将汉籍输入日本的过程以及输入汉籍的流向作为考察的对象,同时也涉及唐船本身的一些问题,如赴日唐船数量、人物等等大庭修对于( 华夷变态和唐船风说书的更直接的贡献是从“岛原松平家本唐人风说书”中发现了可以补充东洋文库刊行本华夷变态的资料,并将其于1 9 7 4 年( 昭和四十九) 3 月作为。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资料集刊九”发表,后被编入华夷变态再刊本中村质是专门研究长崎贸易史的学者,同时他也对唐船风说书资料的完善做出了贡献。早在九州大学读书时代,他就协助浦廉一进行华夷变态的整理工作,并在山口县文书馆所藏毛利家文书中发现了一些可以补充东洋文库刊行本华夷变态的资料,后来收入东方书店刊行的华夷变态再刊本中村质以江户时代中日关系史,特别是长崎贸易史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其代表作近世。原题江声畴代i 二招i 寸石中国文化受容乃研究 ( 江户时代接受中国文化之研究) 该书中文通行版书名是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本文行文使用中文通行译本的名称口原题( ( 德川吉宗e 康熙帝鳓国下o 日中交流。曲原题漠籍输入力文化史型德太子力、6 吉宗一。原题江乒畴代i 二挡i 于否唐船持渡謇乃研究k7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长崎贸易史研究。一书,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广泛搜集散见日本各地的相关史料,分析综合,对江户时代中期以后代表长崎贸易官营化的中枢机构一一长崎会所的经营内容、财务资料作了细致的分析,对“丝割符制”的研究状况等作了较系统的梳理,推进了舶来商品在日本国内市场上的价格问题的研究。论著显示了作者对琐碎零星史料的缜密分析能力和深厚的考证功力任鸿章的近世日本与日中贸易。,山胁悌二郎的( 长崎的唐人贸易。川胜守的日本近世与东亚世界。等著作,专门讨论江户时代日本对外关系以及中日贸易问题。此外,必须提到的一部文献是唐船输出入品数量一览1 6 3 7 - 1 8 3 3 年,编著者永积洋子利用荷兰商馆日记、巴达维亚城日志及东印度到着文书( o v e r g e k o m e nb d e v e ne np a p i e r e nu i tl n d i 弓) 等史料,从中检出有关唐船装载的进出口商品的记录,试图对荷兰人从唐通事手中得到的文件一一唐船货物改帐、( ( 归帆荷物买渡帐进行复原。永积洋子的工作可以补华夷变态中唐船风说书所记之缺松浦章是近年来以清代中日关系史为课题进行相关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的学者。,他发表的一系列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海外贸易史的研究回,对于这部著作国内已有评论。松浦章在这部著作中多处引用华夷变态中风说书的记载,从多方面显示了风说书内容的丰富及其史料价值。特别是在该书第二部第二编中,松浦章指出清史稿邦交志对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的记述,极其简略。为此,他以华夷变态中提供的史料为依据,考察了自康熙二十一年以后英国人在中国沿海一带的活动情况,并进而描述了十八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浙江一带的贸易活动,以及在广州建立瑞典东印度公司的活动概要及其经营中国茶的贸易情况曲原题近世畏崎贸易史乃研究 。o 原题近世日本e 日中贸易。o 原题 畏崎乃唐人贸易。o 原题( ( 日本近世岂柬7 夕7 ,世界。曲关于松浦章的评论请参看杨国桢撰松浦章与中国海洋史研究一文,誓中国史研究动态2 0 0 7 年第3期,2 1 2 6 页o 原题清代海外簧易史乃研究。o 黄启臣张德信一部揭示贸易全球化的佳作一一读松浦章 ,史学集刊2 0 0 3 年第4 期,1 0 2 - 1 0 3 页;段桦松浦章( 清代海外贸易史。研究) 评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 0 0 6年第2 期,1 0 4 - 1 0 6 页单详见松浦章清代海外贸易史刃研究。页5 2 4 - 5 4 2 1 序论1 2 2 中国学界:汉译与应用中外关系史,包括中外贸易史一向是中国学界十分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出现了几部通论性的著作( 包括译著) ,如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史、中国对外贸易、中国国际贸易史、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 1 8 4 0 - 18 9 5 ) 、中国对外贸易史简论等,各书所述时代、角度各有偏重,筚路蓝缕,有开创之功。但是,对于中日贸易特别是明清中日贸易史的关注均显不够。明清时期,中国商人的对日贸易活动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范围内白银货币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对明清两代海外贸易史研究作些回顾,将有助于认识清初对日贸易发展的状况。1 9 5 6 年出版的张维华著( 明代海外贸易简论一书,是新中国学术史上第一部断代的海外贸易史著作此书虽然不专门以中日贸易为对象,但是对明代“海禁政策”下海外贸易的范围、方式以及发展过程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并对明代海外贸易的性质及其对中国和南洋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作了阐述张维华认为,明代国家专制政权控制下的“朝贡贸易”是海外贸易的主流,而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直到明末,由于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才使得明廷在一定程度上开放。海禁”,私人海外贸易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张维华对明初海外贸易发展趋势所作的总体评价是:“明朝前期的一百四十余年中,随着手工业和商业资本的发展,私人海外贸易的活动也逐渐扩大。不过这时海外贸易的主要活动地带,是在西南印度洋面和印度支那半岛沿海的某些港口,对于东洋日本的贸易活动,还不十分发展。”。上世纪8 0 年代初,陈高华吴泰合作撰写的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一书对宋元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活动情况、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和法令、贸易港口的发展状况等,作了较详细的考察还对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空前繁荣的原因、社会影响等作了论述。该书代表了当时中国学界海外贸易史研究的水平,打破了一向由日本学者在宋元海交史学术领域独擅其步的局面;同时,也让我们对明清两代海外贸易的起源有了比较清晰的把握。1 9 8 7 年,林仁川著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一书的发表,是中国明清海外。张维华著( 明代海外贸易简论,页5 3 。张维华著证明代海外贸易简论,页9 2 - 9 3 9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贸易史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作者系统而详细地考察了私人海上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私人海上贸易集团的形成、私人海上贸易港口的形成,并对“倭寇”的真相及其产生的原因等进行了考述。尤其是作者对私人海上贸易的商品、贸易额与利润率、私人海上贸易的管理条令等所作的研究是引人入胜的。林仁川还对私人海上贸易活动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进行了专门论述和评价,指出:“如果没有中国海商的往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僧人去日本,也就不会对日本文化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从史料运用来看,作者对中国史籍有相当深入的挖掘,但是,对于日文史料的利用则显得不够,只停留在对木官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和岩生成一等人的相关成果的引述上,这是令人遗憾的。李金明是对明末清初中日贸易史研究有较多开拓的中国学者之一1 9 9 0 年,李金明发表明代海外贸易史一书,在对明代海外贸易兴衰的原因,海禁与开禁的影响、市舶制度之演变等进行论述的同时,指出明朝后期“对日本贸易仍实行严禁,一切开往日本贸易的商船皆属于犯禁的走私贸易然而,由于往日本贸易路近利厚,因此明代后期的中日贸易实际上还是比较繁盛的”。此外,他还有一系列的论文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如清初中日海上贸易。、明初中日贸易与倭寇。、清初迁海时期的海外贸易形式。等。他在清初中日长崎贸易一文指出:清初的中日贸易实际是中国商船到长崎的贸易,在制约中国赴日贸易的因素中,除了日本方面实施的以防止白银和铜的大量外流为目的的各项限制外,还有来自西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竞争。文中,李金明还将长崎贸易的盛衰与清朝对铜的需求量联系在一起作了考察。2 0 0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