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 关于条件三段论推理加工过程的研究 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研究方向:认知发展 指导教师:李红教授 研究生:丁月华 摘要 本研究以小学3 年级到大学2 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为被试,系 统探讨儿童青少年解决具体内容的条件三段论推理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依据 规则、内容和一致性三个维度编制出8 类题目,设置了激活规则、激活事实和 不激活三种处理,结合访谈法,研究了1 6 4 0 名儿童青少年我们从是否符合规 则这一标准来给被试对每一问题的反映按0 ,1 两级记分如被试的判断正确, 该道题判为通过,记1 分:如果判断不正确,则该逆题判为没通过,记0 分 测试题满分为8 分研究结果表明:( 1 ) 儿童在自然状态下有关推理作业的年 龄发展大致分两个水平:水平1 ,小学各年龄组( 9 - 1 2 岁) 的被试,由于他们 知识结构的单一,让他们无意识地注意了命题问的蕴涵关系,所以成绩较高; 水平2 ,小学以后( 13 2 0 岁) 的被试。由于发展中的被试其知识结构日趋丰富, 受外显模式的干扰,成绩渐渐下降;其中高二( 1 7 岁) 的被试由于生活知识日 益积累,形式运算能力已充分发展,并且辨证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所以在形式 和外显模式的双重干扰下,条件三段论推理正确率处在最低水平自然组的成 绩发展曲线成波浪形,但大体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走向这与许多研究得出的 “随年龄增长而增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从正确率方面分析,各年龄组大致 有半数左右的被试能够依据推理规则正确的推理,而其它被试则往往依据经验 理解而做出违背规则但却符合经验的推理。( 2 ) 不同的年级,不同的题目类型, 激活程序对被试推理的影响不同,有时,促进推理成绩的提高,有时对被试的 推理起干扰作用就推理作业的总成绩而言,相对自然推理组来说:小学被试, 除五年级外,内容激活和规则激活对他们的正确推理的作用不大,无所谓干扰 或促进:由此看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到五年级( 1 1 岁) 有一个飞跃,但到了六 年级有一个发展停滞期:初中以后,被试的规则意识增强,规则激活后,正确 推理的成绩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总体上来说,内容澈活的作用并不大, 激活被试规则意识比激活其内容真实意识的促进作用大( 3 ) 激活被试的规则 意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到大二的学生都注意到了逻辑有效和经验事实的区别, 解决问题时,在做符合规则的题目时,儿童青少年受信念偏见的影响较大,即 联想系统占上风。在做不符合规则的题目时,如若符合事实,有近一半的被试 在联想系统里进行推理,有近一芈的学生在规则系统里进行推理;如若不符合 事实,规则系统能抑制联想系统里的结论, , 关键词:条件三段论推理j 加工过程:发展 叁壁三墼丝堡墨蕉堡箜蕉墨堕塞 t h es t u d yo i lt h ep r o c e s s e so f c o n d i t i o n a ls y l l o g i s t i cr e a s o n i n g m a j o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a n d e d u c a t i o n a lp s y c h o l o g y s p e c i a l i t y :c o g n i t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 l ih o n g a u t h o r :d i n g y u eh u a & b s t r a c t t h em a ma i mo ft h e s t u d y i st o e x p l o r e s o m ei m p o r t a n ti n f o r m a t i o no i l c o n d i t i o n a lr e a s o n i n go fc h i l d r e na n da d o l e s c e n t s :t os e et h ed e v e l o p i n gr u l e sa n d s p e c i a l t i e sw h e nt h e yt r yt os o l v ec o n d i t i o n a ls y l l o g i s t i cr e a s o n i n g ( c s r ) p r o b l e m s w h i c hh a sc o n c r e t ec o n t e n t b a s e do nt h ef o l l o w i n gt h r e ea s p e c t s r u l e ,c o n t e n t sa n d c o h e r e n c 2 ,t h i ss t u d ys h o w e de i g h tk i r i d so ft o p i c sa n da l s os e tt h ef o l l o w i n gt h r e e d i s p e s a l s ,a c t i v a t i o nr u l e s ,a c t i v a t i o nf a c ta n dn o n a c t i v a t i o n at o t a lo f1 6 4 0c h i l d r e n a n da d o l e s c e n t sw e r et e s t e d w s c o r e d 0 a n d “l ”t oe v e r yt e s t e da t , c o r d i n gt ot h e c r i t e r i o no f w h e t h e rt h ea n s w e rc o n f o r m e dt ot h er u l e s t h r e ec o n c l u s i o na r em a d e :( 1 ) t h e r ea r ct w os t a g e s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l d r e n sr e a s o n i n ga b i i i t y :s t a g eo n e , p i m a r yp u p i l ( a g e d9t o1 2 ) t h e i rs c o r e sw e r eh i g hb e c a u s eo ft h e i rs i n g l e n e s so f k n o w l e d g e ;t h e yp a i da t t e n t i o nt h ec o n m i n m gr e l a t i o n so ft h et e s t s s t a g et w o ,i u n i o r h i 曲s c h o o l ,s e n i o rh j i g hs c h o o la n d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 a g e d1 3t o2 0 ) t os e n i o rh i g l s o h o o ls t u d e n t s ,t h 吖h a v ep e r f e c to p e r a t i o nc o m p e t e n c ea n dai i t t l ed i a l e c t i cl o g i c a l t h i n k i n g ,t h e i rr a t eo f r i g h to f c s r i st h el o w e s t w ec a ns e et h a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s c o r e so fn o n - a c t i v a t i o ng r o u pw a sr o l l i n g g e n e r a l l ys p e a k i n g l e i ra b i l i t yo f r e a s o n i n gb e c o m i n gw e a kg r a d u a l l yb e c a u s et h et e s t e dh a v em o r ek n o w l e d g cy e tt h i s c o n c l u s i o ni sn o tt h es a m ew i t hm a n yc o n c l u s i o n sf r o mt h es t u d i e sw h i c hs a yt h e r e a s o n i n gs c o r e sb e c o m eh i 幽e rw h e n t h et e s t e da l ee l d e f a n a l y s e df r o mt h er a t eo f t h ec o r r e c t n e s s ,a p p r o x i m a t e l yh a l ft h et e s t e do f e a c ha g eg r o u pc a nr e a s o nc o r r e c t l y 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r i g h tr e a s o n i n gr u l e s ,w h i l et h er e s t , b a s i n go nt h e i re x p e r i e n c e , a l w a y sg e tt h er e a s o n i n g sw h i c ha c c o r dw i t ht h ee x p e r i e n c eb u tv i o l a t ew i t ht h e r e a s o n i n gr u l e s ( 2 ) t h ei n f l u e n c ef r o ma c t i v a t i n gp r o c e d u r et or e a s o n i n gi sd i f f e r c n t b e c a u s eo fd i 虢r e n t s u b j e c t sa n dd i f f e r e n tt y p e so fq u e s t i o n s s o m e t i m e si t c a l l a c c e l e r a t et h er e s u l to fr e a s o n i n g , a n ds o m e t i m e si ti n t e r f e r et h er e a s o n i n g t ot h e t e s t e do fp r i m a r ys t u d e n t s c o n t e n ta c t i v a t i o na n dr u l ea c t i v a t i o nd ol i n l et ot h e i r r e a s o n i n ge x c e p tg r a d e5 t h e r ew a sn oa c e e l e m t i o n o ri n t e r f e r e n e e s o ,t h e d e v e l o p i n go ft h i n k i n gw 鹊m u c hq u i c k e rw h e n s t u d e n t sw e r ei ng m d e5 b u tt h e m w a sas t a 印a n c yw h e nt h e yw e r ei ng r a d e6 a t i e rt h a t t h e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o fr u l e b e c a m es t r o n g e ta t i e rt h er u l ew a sa c t i v a t e d ,t h es c o r e si m p r o v e dw h e nt h ea g e b e c a m eo l d e ri na 1 1 t h ea c t i v a t i o no fc o n t e n td i d n td om u c ht h ee f f e c to f a c t i v a t i n g r e g u l a r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i sg r e a t e rt h a na c t i v a t i n gt e a l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 3 ) o na c t i v a t i n g t h et e s t e dt h er e g u l a r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a l lt h es t u d e n t sf r o mg r a d et h r e eo f e l e m e n t a r y s c h o o it o s o p h o m o r en o t i c e dt h ed i f i e :r e l w e b e t w e e nl o g i ca n de x p e r i e n c e w h e n d o i n gr e g u l a re x e r c i s e s t h ec h i l d r e na n da d e l e s c e n t sw e r ei n f l u e n c e dg r e a t e rb y e x p e r i e n c eo nt h ec o 毗r a r yll,whent h ee x e r c i s ew a sa c c o r d e dw i t ht h eh u t 3 墨壁三垦堡壅里垫堡塑垄垦墅塞 a p p r o x i m a t e l y h a l ft h et e s t e dw o u l du s et h e i ra s s o c i a t i o i lt or e a s o n :w 球m t h ee x e i a s e w a sn o ta c c o r d e dw i t ht h et r u t h , t h ee x p e n e n c ew o u l ds u p p r e s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o f a s s o c i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c o n d i t i o n a ls y l l o g i s t i cr e a s o n i n g ,m e n t a l p r o c e s s , d e v e l o p m e n t 4 拳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人们是如何解决条件三段论问题的? 以什么标准来判断此类问题的正确与 否呢? 这些问题是条件三段论推理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直接涉及到人们解决条 件三段论问题的心理机制和判断标准 正确推理涉及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前者指前提和结论在事实上的真假, 涉及各种具体知识,后者是指推理形式或推理结构问题。条件三段论推理有四 个格式或四种不同的命题组合,与此对应,具有四条不同的规则,印规则1 ,承 认前件就承认后件;规则2 ,否认后件就否认前件由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 件不一定是后件的必要条件,后件不一定是前件的充分条件,由此导出下列两 条规则:承认后件,前件不一定是真( 规则3 ) ,否认前件,后件不一定是假( 规 则4 ) 。 二十世纪初叶,逻辑学和思维学还被认为是完全等同的,后来,越来越多 的证据表明,人类并不总是依照逻辑规律进行演算但在改善自己的头脑时, 人们总是试图将自己训练得更符合逻辑,因此,逻辑仍被看作是个体思维的准 则。研究者们将人类的心理操作与逻辑推理作了大量研究m ,概括起来主要涉 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成人推理心理机制的研究;一是关于思维矛盾性 的研究。 1 1 关于成人条件三段论推理的心理机制的研究 1 1 1 形式规则理论 人们一般认为推理者运用形式规则推导结论n e w e li 和s i m o n l 2 1 对人类条件 推理中的问题解决进行了研究,他们用一些抽象字符如p 、q 和r 等组成的命 题呈现给被试,被试的任务是根据给定的规则,经过推理得出结论 b r a i n 3 1 认为,推理者运用一种理论证明的方法来进行推理,推理者首先辨认各个前提 条件的逻辑形式,然后运用形式逻辑的规则,从前提推理出有效的结论他们 的理论被称之为规则理论这种早期的规则理论实际上是形式逻辑理论在心理 学研究中的具体表现,认为人类的推理依然是依据逻辑规则来实现的后来的 大量研究表明,这种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1 1 2 四卡问题的研究 p w a s o n h l 采用了“四卡问题”来研究条件三段论推理研究结果表明,人们 在命题检验中常表现出偏离逻辑的倾向,表现出强烈的寻求肯定的倾向,很少 做出否定的尝试之后,围绕四卡问题,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地研究,涉及到 了推理中的内容因素,指出人类条件推理中有着许多与推理内容相关的错误嘲, 如前提解释的错误、匹配偏向、命题换位表征、不善于运用形式逻辑知识、不 善于运用日常图式知识,不善于运用甘常经验等等。这些研究表明,条件推理 中的内容因素也影响推理成绩,研究者们相信,增加对条件推理中的内容的理 解将有助于促进推理但张庆林等“1 发现具体材料的命题内容并未产生促进效 应。“四卡问题”的研究得到一个普遍结论:除逻辑规则会影响推理过程外,知 识经验,也会影响推理过程,所以,人们并不拥有脱离内容的( c o n t e n t i n d e p e n d e n t ) 纯形式的心理逻辑。 1 1 3 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理论 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 a n d e r s o n n l 指出,人们从事推理活动时所涉及的主要知识有两类:一是关于 推理形式方面的知识,印程序性知识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涉及 的大量推理活动,总会自然而然地由于知识的积累而形成一定的关于推理形式 的知识,并在大量的推理练习中不断地熟练和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一旦遇到类 似的推理任务,这些关于推理形式的知识就会自动地被激活,影响到个体的推 理活动;z - 是关于推理内容的知识,印陈述性知识在人的知识结构中,关于 推理内容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一旦人们接触到与内容相关的推理任务,就必 然要在其知识结构中搜寻相应的知识来进行匹配加工和解释,并结合关于推理 方面的知识共同完成推理任务这种理论暗示出:个体先能利用具体的陈述性 知识解决条件推理问题,而后才在大量的推理活动中抽象出了程序性知识 1 1 4 心理模式理论和新心理模式理论 j o h n s o n l a i r d 及其同事“1 提出心理模式理论来解释推理的语义加工过程, 指出演绎推理不仅是要么应用形式规则,要么应用内容一特定化( c o n t e n t s p e c i f i c ) 规则的思维活动相反,它包括对与结论相反的前提寻求解释的程序 ( 或心理模型) 的应用按照他们的解释,演绎推理包括了三个阶段:( a ) 应用语 言和普遍化知识来理解一个情景,并为该情景形成一个或多个心理模型;( b ) 为 这些心理模型形成一个简短的、假设性的结论;( c ) 在该假设性结论的多种模型 中寻求可取的模型。这形成了对反例的寻求这种理论与来自各种推理任务的 大量数据是相符的它强调了在思考各种范畴和各种事件的关系时,人们对所 使用的多种心理表征的强烈直觉和知识经验的作用 在模式理论基础上,j o h n s o n l a i r d l 9 1 提出了新模式理论,认为演绎推理是 一种基于心理模式的语义加工过程在推理过程中,被试首先阅读和理解前提 条件,但由于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被试总是尽可能以一种内隐方式( i m p l i c i t w a y ) 来形成关于第一前提条件的心理模式的表征。例如,对前提“如果p ,那 么q ”,被试头脑中最初形成的心理模式的表征是“【p 】q ”,这种“初始模式”中 隐含了一些可推论的条件,但尚未明确意识到如果第二个前提是“p 为真”, 那么就可以根据“初始模式”直接得出结论“q 为真”。如果第二个前提是“p 为 假”,这时被试就检测到第二前提和第一前提之间的不一致,从而发现“初始模 式”不能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把内隐的“初始模式”充分扩展为多种外显模式 ( e x p l i c i t = o d e l s ) ,即把初始模式中隐含的所有模式都明确表示出来外显 模式越多,推理任务越困难,推理的正确率就越低张庆林等人在自己的实验 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点“】j o h n s o n - l a ir d 所说的心理模式其实与个体的经验有 关,其内隐的“初始模式”是关于条件句的初始经验表征,表明推理者阅读条 件句后所形成的最直接的理解,而“外显模式”则是将瞧含的一些其它的可能 性经验理解表征出来 o h n s o n - l a i r d 的理论进一步显示出入类解决演绎推理问题可能涉及到两类 不同的影响因素:推理的形式因素和内容因素。不过,j o h n s o n l a i r d 等的理论 似乎更强调推理内容心理加工在推理的作用。 1 1 5 语用图式理论 h 0 1 y a o k 和c h e n g 【l ”提出了语用图式理论来解释推理的心理规则这种与逻 辑规则不同的心理规则以比较抽象的或高水平的语用图式( p r a g m a t i c ss c h e m a ) 的形式存在。他们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概括性知识( 图式) 如: 6 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 允许图武( 只有,才能) ,义务圈式( 如果,就应该) ,因果 图式( 因为,所以) ,如果条件三段论推理问题刚好与某种语用图式相 符,那么就能对解决该问题产生促进效应因此,促使f 1 题得到解决的不是逻 辑规则,而是以语用图式为核心的经验的心理规则 1 ,1 6 两个推理系统理论 s l o m a n ”总结了前入的研究,把人类推理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以规则为基 础的推理系统( r u l e b a s e ds y s t e m ) ;一是经验联想的推理系统( a s $ o c i a t i v e s y s t e m ) 规则系统是建立在逻辑结构基础之上的,其运算是指向规则而忽视具 体事实的;联想系统反映出材料与被试已有认知结构中某种经验有相似的结构 和短暂的接近关系,被试依据经验的联想解决推理问题而忽视逻辑规则s l o m a n 认为两个系统有着互补的功能由于不同的被试可能有着不同的推理系统,因 此,对于同一个推理问题,不同的推理者可能产生不同的结论虽然规则推理 系统能抑制联想推理系统,但不能完全制止联想推理系统产生的结论 s l o m a n 的研究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人类演绎推理的不同判定标准构成了两个 不同的推理系统。这一理论对演绎推理研究的系统化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成人推理过程涉及到了两类不同的心理机制:一是规则推理机 制,一是经验推理机制由于两种不同的心理机制并不总是协调一致的,所以, 当推理问题既符合规则,又与个体经验相符时,个体会产生相当确信的结论; 而当推理问题要么符合规则,要么符合经验时,以规则推理机制为主的被试将 忽视经验事实而按规则推理;而以经验机制为主的被试则倾向与忽视规则而按 经验进行推理;两种推理机制力量相当的被试则将陷于矛盾而不愿得出结论 由此而产生了成人思维的矛盾问题 1 2 关于成人思维的矛盾性 1 2 1 有效性与可证明性理论 s t e r n b e r g & s m i t h f l 2 1 提出有效性和可证明性作为演绎正确性的判断标准。 在事例 如果卡尔文存5o 美分他将买一赢可口可乐 如果卡尔文存5o 美分 卡尔文将买锄一瓶可口可乐 膨提 结论 中,卡尔文将买到一瓶可口可乐无疑是正确的他把达到这种正确程度的论据 称为演绎有效性。s t e r n b e r g 等同时提出一个疑问:这种演绎有效性是不是适合 于任何情形的生活事件中呢? 他通过具体的研究,明确的回答了这一问题,即 演绎有效性不是适合于任何情形的部分被试拒绝这个被称为“m o d u sp o n e n s ” 式( 肯定前件) 的规则。他们认为在推理时,人的经验和信念知识是不容忽视 的。依据经验和信念,就会有如下的推理: 7 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 如果卡尔文存5o 美分。铯符买一瓶可口可乐、 卡尔文存5o 美分 蒋提 卡零文不一定褥飘一瓶司口疆乐结论 尽管人们很难看到谁反对前者或赞同后者,但却不难发现有很多人同意下 面所示的推理: 如果卡尔文存5o 美分,他将买一瓶可口可乐 卡尔文得魏一瓶芎扫霹乐 蓠提 j 卡尔文存35o 美分结论 可见,不是所有的演绎有效结论都是生活情景可证明的,而生活情景可证 明的结论在逻辑上又不一定是有效的判断一个三段论推理正确与否,演绎有 效和事实真实两者不一定能够统一所以,“我们仍希求这两条标准能够一致, 若一切有效论点是可证明的,或凡是可证明的观点都是有效的,那就更方便了” 事实上,s t e r n b e r g 和s m i t h 所说的有效性是指依据规则推理机制解决问题: 而可证明性则是指依据经验推理机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成人思维中 存在矛盾的特性 1 2 2 两种判定标准理论 胡竹菁、张厚粲“”为解决在问题的“形式”和“内容”的正误有冲突的情 况下,推理者如何选用已有知识结构中有关“形式”和“内容”这两种判定标 准来对推理的正确性做出判定的问题,以化学系和哲学系学生为被试,研究得 到如下结论:两种判定标准对判定结论的正确性都有影响,哪个标准的影响更 大依赖于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邓立平1 对两种判定标准理论提出质疑, 认为大学生被试在内容有误而形式正确的推理题上不会产生内心矛盾我们认 为,究竟会不会产生矛盾,还有待研究证实 1 ,2 3 信念偏见效应理论 e v a n s “”认为,推理过程受表面策略( s u p e r f i c i a ls t r a t e g i e s ) 和各种 偏向( b i a s e s ) 的影响,所以推理中会出现前提气氛效应,有关推理内容的先 前信念也会影响推理过程有的研究发现信念对成人推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评 价结论和产生结论的过程中n 6 】【1 7 】【”】。 m a r k o v i t s n a n t e l “”的研究明确提出了信念偏见效应理论( b e l i e fb i a s e l f c o tx 他们认为,在抽象问题上能正确推理的人遇到有具体内容的推理问题 时,可能因为受信念偏见的影响而不能正确推理有关具体内容的信念成为一 种妨碍推理的心理因素,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受信念偏见的影响的大小有着正相 关,受教育程度越高者受信念偏见的影响越小。m a r k o v i t s 等的研究表明,经验 推理机制干扰了规则推理机制。 1 3 关于儿童青少年三段论推理的研究状况 到目前为止,条件三段论推理的心理学研究还主要集中在成人推理过程的 研究从发展角度对儿童青少年的研究相对不足,一方面研究数量不多,另一 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 方面也还不够深入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儿童推理与成人推理作比照,以 此探明儿童推理的特点 李丹等人“”根据儿童所熟悉的日常事物编制一些假言推理的测题。其中充 分条件( 即“如果p 则q ”类测题) 和必要条件( 即“只有p 才q ”类测题) 备1 0 条, 结果发现,假言演绎推理能力在小学9 岁组到1 5 岁组之间随着年龄而增长,儿童 熟悉的内容促进了推理成绩的提高,并且在小学六年级到13 岁组之问出现加速 现象方富熹、方格等人【2 ”的研究中指出:儿童对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的掌 握没有固定的难易顺序,这取决于课题任务的水平和主体思维发展水平9 - 1 5 岁儿童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能力的发展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水平:( 1 ) 大部分9 岁儿童,水平较低( 2 ) 大部分1 2 岁儿童假言推理能力属过渡阶段,各命题 组合推论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但其思维活动往往还不能使事物问的。关系。从 他们具体的或知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3 ) 大部分1 5 岁儿童,成熟水平 m a r k o v i t s 和n a n t e ln ”的信念偏见效应理论开始注意了把青少年同成人加 以对照研究研究表明,事实论据和信念在年幼儿童的思维中可能不是相互独 立的m o s h m a n f r a n k s f 2 “发现儿童在1 0 岁以后,能把经验事实与逻辑有效 区分开来。m a r k o v i t s 等m l 【2 ”研究进一步指出,青少年在完成需要根据逻辑关 系才能得出有效结论的题目时受信念偏见的影响较大,而成年人在完成逻辑上 不能得出有效结论的题日时受信念偏见的影响较大,这些影响取决于推理题目 的难度和推理者所具有的知识结构。澈活推理者已有的知识能促使他们对命题 做进一步思考,从而推理成绩提高实质上,信念偏见效应理论进一步强调了 个钵思维具有矛盾性且指出了青少年和成人在解决矛盾时各自存在差异。 认知激活理论通过强调激活被试的规则意识或者激活被试的经验知识来观 察对个体推理过程的影响一些研究指出,激活被试相应的元认知知识,使被 试把注意力聚焦在逻辑有效性和事实真实性的区别上,能减少信念偏见效应对 推理的影响,从而提高推理成绩。b a k e r 【2 “、l a p s o n w i x o n 和l e f c b r c p i n a r d & p i a n d n ”等认为个体能激活相关的元认知知识,能促使个体以最理想的顺序完 成推理任务。b e r e i t e r s c a r d a m a l i a ”指出,被试在解决推理问题时,大量 的相关知识处于惰性状态,并不能自动地在推理过程中得到运用m o s h m n & f l a n k s 的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能产生元认知监控,能在逻辑有效和实际真 实之问做出区分但仍不能确保他们能恰如其分的运用这些元认知知识,特别 是在没有明确要求的情景中更是如此。m a r k o v i t s & v a c h o n 【2 ”宣称,如果先 给被试一个抽象的问题,后给他一个包括信念偏见的具体内容的推理题,那么, 受过教育的成年人,能运用一种抽象的表征模式来减少信念偏见效应的影响。 综上所说,个体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系统来进行演绎推理活动有些个体 倾向于规则推理系统,有些个体倾向于联想推理系统,有些个体可能在一些情 况下倾向于规则推理系统,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倾向于联想推理系统这些 理论大都是以对成年人的研究为基础的,揭示了成年人的推理倾向儿童是以 何种方式进行演绎推理的? 是否也和成年人一样具有两个不同的推理系统? 不 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在推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 这些问题是先前的 研究所没有解决的。 本研究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1 儿童在自然状态下根据命题间的蕴涵关系进行推理的能力的发展特点。 9 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 2 激活规则意识对被试在条件三段论的问题解决是否具有促进作用? 3 激活内容真实意识,对条件三段论的问题解决是否具有干扰作用? 4 激活儿童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及内容真实意识被试的头脑中是否会产生矛 盾? 几童青少年如何克服这种矛盾? 2 研究方法 2 1 被试 在重庆市烈士墓小学、6 9 中学和重庆市第一中学及重庆师范学院历史系、 数学系随机选取八个被试组印9 岁组、1 0 岁组、1 1 岁组、1 2 岁组、13 岁组、1 4 岁组、15 岁组,17 岁组,2 0 岁组下面列出各年龄组的被试情况。 表1 备年级组的被试情况 j 3 6 12 9 】0 l 1 0 3 s 1 :5 4 6 1 :5 2 5 7 :5 1 12 5 :1 2 3 1 5 l :1 2 3 1 0 7 :1 2 1 15 :1 5 1 2 2 试题编制 根据规则、内容和一致性三个维度构建成8 种题型,印:符合规则且内容 真实,符合规则但内容不真实,不符合规则但内容真实,不符合规则,内容也不真 实f2 种规则x2 种内容真实程度2 符合规则程度。8 种题目形式) 每种形式 备2 题,共1 6 题,随机选取每种题型一题共8 题组成一套试卷每个题目后面 有三个选择( 、正确的,b 、错误的,c 、不确定) ,要求被试判断该推理题目 的正确性本套题目的基本特点是迫使被试要么依据规则进行推理判断,要么 依据经验进行推理判断例如,鼍妇果磁彳套谢谚,那么磁是受巴磁套塘谚 所以毡不是哩g 。”( 、正确的b 错误的c 不确定这是一个否足蘸译 的题日,根据规则,是不能得出必然结论的推理但在事实上,这确实是正确 的如果被试选择“旷或者“r ,那么他是依据规则回答的;如果被试选择“ ”, 弛弛昭靳如n盼”弘弼”曲站 m m m拼m姘鼎蝌酚 m u n ” 抛 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 择“ ”,那么说明他是依据经验回答的。 试题在编钢过程中,征求了一些专家的意见,保证了题目的效度和信度 在局部测试了一些被试后加以修订,保证了题目的内容都为被试所熟悉最后, 为了能更深入地分析被试选择的具体的依据,要求被试叙述选择的理由表2 例示了一份完整的测验题目结构 表2 条件三段论推理测验题目结构 假言推理的是日结构列举 命题鲺台1 :承认前侔 如果p 那么q p 所以q 命题组合2 :否认甫件 如果p ,那么q 并非p 所以,q 不一定假 命题组奢3 :承认后件 如果p ,那么q o 所以,p 不一定真 命题组合4 :否认后件 如果p ,那么q 并非q , 所以,并非p l 大莆提:如果一个人用艳打死了人,鄂么他她) 一定 会被判刑 小酋提:现在一个人用枪打蔸了人 结论:所以饱t 拖) 必定会被判刑t 非事实) 2 大莆提:如果天下甫那么比暮就不能牍荆进行 小蕾曩:现在天在下雨 结论:所以比奏不能版劐进行t 舍事实) 1 大莆提:如果他带牟,那么天要下甭 小曹舞:他没有带伞 结论:所以天不会下雨( 非事实) 2 大蕾提:如果他不会说话,那么他是嘎巴 小t 提:他会说话 结论:所l ;c 他不是哩巴( 舍事实) 1 大酋曩:如果那人肚子疼得厉害那么就要上医院 小莆提:邦入上医院了 结论:所以他肚子疼得厉害非事实) 2 大莆提:如果将闹钟定在早上六点钟闱,郏么捌早上 六点钟闱钟兢会嗣起来 小曹羹:早上六点阐钟闱起来了 结论:所以用钟酵阃是定在早上六点的( 合事实) 1 大前提:如果有人拉电灯开关那么电灯兢会亮 小首提:理在电灯没有亮 结论:所以没有人拉电灯开关( 非事实) 2 大莆曩:如果他上课认真听讲那么他在诹堂上兢不 会老是东张西望, 夺莆提:他上课老是东张西望 结论:所以他上课不认真听讲( 合事实) 2 3 指导语 指导语分为三种:一种指导语是在题目之前激活被试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 激活题目) ;一种指导语是在题目之前激活被试内容真实意识( 内容真实意识激 活题目) :第三种是普通指导语,既不激活规则意识也不激活内容真实意识( 普 通指导语题目) 。 2 3 1 激活规则意识的指导语 你将完成一系列有趣的推理作业为了使你更好地了解如何完成这些作业, 我举几个例子请看下面例子下面例子的左边是具体的推理内容,右边是该 推理的逻辑表达形式。在右边的逻辑表达形式中,英文字母“r 表示前件,“q ” 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 表示后件请看: 查垫查垫 大薏提:如果天下雨运动会就会廷鞭举圣亍。 如慕p 。稻,厶q 夺麓鬟:无下雨jp。 结论:所以运动会延期举行儆以。q 大家想一下,这爹撵塑j 蛾辱,( 等待1 分钟,让大家想) 越个j i 窖凄赡考震矽大 家再想一想,这个推理为什么是有效的呢? ( 等待1 分钟) 它有效的原因是它遵守了逻 辑推理的:童塞蓝佳耋:超捌,即盘采詹箩步定劳斧,月锩辫詹箩步忘学萨,这是 符合逻辑的在例子的左边的大前提中,“天下雨”是前件,“运动会就会延期举行” 是后件。由于例子左边的小前提“天下雨了”肯定了前件,所以,就必然可以得出 “运动会延期举行”的结论所以,月赛妒定7 劳萨,詹矿妒定后萨,越是芝聱 掘爿掘毫移所以,这个推理是有效的 好,大家再看第2 个例子 圭垫查垫 大曹蓑:如果明天是星期天。那么他去公园玩如果p ,器么毽, 夸蓠鬟:现在匏没有去公园玩浆q , 结论:所以现在不是星期天该以,靠p 大家想一下,这个箍墓j 缓垮( 等待1 分钟) ? 嗯,过于雀鬻瘟是秀者矽大家再 想想,这个推理为什么也是正确的呢? ( 等待1 分钟) 它有效的原因也是遵守了逻辑规 则,但这次遵守的不是“肯定前件式”规则,而是:查塞履往耋:赶魁,就是说, 血果否定7 后斧,翊么世矿鼬i 芋求麓否定考萨在第2 个例子的大前提中,“明天是 星期天”是前件,“他去公园玩”是后件,小前提是“他没有去公园玩”。这个小前 提否定了“他去公园玩”的后件,所以,就可以必然地否定“是星期天”的前件, 而得到4 不是星期天”的结论因此,这个推理也是有效的下面再看2 个无效的 推理请大家边看边想,这2 个推理为什么是无效的 1 大蓄鬟:如果继奔空辘会带儿子去公园玩 小尊鬟:他霓在菠青空 结论:所以他不带见子去公圊玩 2 大蓠羹:如果北京正处在晚上,零么纽约辘正跫在白天。 小1 嗡鬟:瑰在纽约正处在白天 结论:所以就京正处在晚上 这2 个推理都是无效的原因是它们露不移爹步定影斧冀虎爿,瘟万 符舍i 否定器件武。毵蠢 大家明白了吗? 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大家一定要记住,不仅要判断每个推 理是否有效,还要求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 3 2 激活内容真实意识的指导语 你将完成一系列有趣的推理作业做趱时,先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l 大蓠鬟:如果北衷正处在晚上。那么纽约就正处在白天 小繁提:瑰在纽约芷处在白天, 结论:所以北京芷缝在晚上 2 大蒋提:如果北京正处在晚上,那么纽约就正楚在白天。 小麓羹:现在北京不处在晚上, 结论:所以缍约歪处在晚上 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 上述两个推理在“事实上”都是正确的因为当北京处在晚上时,纽约就 处在白天;而当北京处在白天时,纽约就处在晚上同时,当纽约处在白天时, 北京兢处在晚上;而当纽约处在晚上时,北京就处在白天大家明白了吗? 看 看还有什么问题? 大家一定要记住,不仅要判断每个推理是否有效,还要求简 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 3 2 普通指导语 你将完成一系列有趣的推理作业,对每个作业题目,你都要根据自己的思 考来判断其推理是否有效,并简述判断理由。大家明白了吗? 看看还有什么问 题? 大家一定要记住,不仅要判断每个推理是否有效,还要求简要说明你的判 断理由 2 4 方法 处理有三种,一是激活规则意识,一是激活内容真实意识,一是不澉活被 试的任何意识,让被试在自然状态下做题测试时,从每个年龄段的三个被试 组中随机选择一组完成规则意识激活题日,称为激活规则组:另一组完成内容 真实意识激活题目,称为激活内容组;第三组完成普通指导语题目,为自然推 理组采用纸笔的团体测验法对时问没有严格限制,一般地说,1 3 岁组以下 各年龄组约半小时左右,其余年龄组为二十分钟左右测试后,各年龄组各选1 0 人( 男女各半) 进行访谈,了解儿童的解题过程和依据 2 5 记分标准 依据是否按照命题间的蕴涵关系进行判断的标准,按o 、1 两级记分。如被 试按照命题闻的蕴涵关系进行判断,记1 分;如被试不按照命题闻的蕴涵关系进 行判断,则记0 分测试题满分为8 分 3 结果分析 条件三段论推理过程的发展研究 3 1 各种因素对推理成绩的影响 表3 各种因素对推理成绩的影响 变异来裸 年龄 处理 命题组合形式 性别 年龄x 处理 年龄x 题目结构 处理x 题目结构 年龄x 处理x 题目结构 年龄x 性别 处理x 性别 年龄x 处理x 性别 题目结构性别 年龄x 题目结构x 性别 处理x 题目结构x 性别 年龄x 处理x 题目结构x 性别 误差 总变异 自由度均方 16 6 6 4 23 2 3 4 6 1 23 619 8 j 4 4 2 53 1 9 9 o 4 6 0 0 1 0 3 0 0 4 9 0 3 6 1 17 0 3 6 0 3 8 洼:曩5 r o0 0 1 “曩f r o 0 1 。p o0 5 j e 从表3 可以看出,年龄、处理、题目结构的主效应非常显著( p o 0 0 1 ) :性 别的主效应不显著这说明: 第一、不同年龄段的被试在条件三段论推理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处 理显著地影响被试的推理成绩:不同的题目类型对被试的推理也有显著的影响, 而性别因素对条件三段论推理成绩的影响不显著 第二、题目结构与年龄交互作用显著( p o 0 0 1 ) ,题目结构与处理交互作 用显著( p o 0 0 1 ) ,年龄与处理交互作用显著( p 0 0 0 1 ) 年龄、处理与命题 的组合结构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 p o 0 0 1 ) :处理、题目结构和性别三者的交 互作用显著( p o 0 0 5 ) 这一结果表明,年龄、处理、题目结构三者及其交互 作用是影响被试推理成绩的重要因素 3 2 条件推理三段论作业成绩的年龄发展趋势 我们考察了推理作业总成绩的年龄发展趋势,为此统计了在不同处理下不 同年龄的正确率。正确率是以该年龄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