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师陀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有着独特个性和创作风格的中原作家。1 9 3 7 年5 月,师陀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 时用笔名芦焚) 获得大公报文艺奖 金,这使初入文坛的他一举成名。他不矜于已有的名誉,仍然默默而勤勉地写作, 并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他的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泛, 从中原乡村到都市洋场,从行将朽木的封建小城到沦为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无 不向我们展现了包括小城下层居民、封建统治者、知识分子、都市冒险家、革命 者在内的众生相以及他们梦想永远无法实现的人生悲剧。师陀为中国现代抒情小 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小说具有浓重的诗意色彩,从古典美学意义上 来说,师陀吸取古代诗歌意象、意境等方法,使其小说含蓄深刻,充满诗情画意, 同时他的小说在抒情氛围的营造,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艺术以及语言的应用上 都表现出强烈的抒情小说的特征。在现代意识层面,师陀表现残缺,展示丑陋, 以一种冷静的,富有哲学意味的批判精神审视乡村和都市,反思宗法制文化之下 的民族命运,以及个人的生存状态,使其小说又充满现代诗性气息。作为一位颇 具诗性气质的作家,师陀诗意的反思使他陷入精神流浪的境地,构筑精神家园便 成为他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这一点上至今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对师陀的小 说做整体考察的基础上,从古典和现代诗意两方面着手,探讨师陀在构建诗意的 精神家园上所作的贡献,以及这种努力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师陀;诗意;精神家园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g t s h it u oo nb e h a l fo fat h r e et of o u rd e c a d e so ft h et w e n t i e t hc e n t u r yh a sau n i q u e p e r s o n a l i t ya n dw r i t i n gs t y l eo ft h ec e n t r a lp l a i n sw r i t e r s i nm a y19 37 ,s h it u o sf i r s t e o l l e c t i o no fs h o r ts t o r i e s ,”v a l l e y ”( t i m ew i t ht h ep e nn a m eo fl uf e n ) w a s ”t a k u n g p a o ,”l i t e r a r yp r i z e ,w h i c hm a k e se n t e r i n gt h el i t e r a r yw o r l do fh i sf a m e h ed i dn o t s y m p a t h i z e i nt h ee x i s t i n g r e p u t a t i o n ,i s s t i l l q u i e t l ya n dd i l i g e n t l yw r i t i n g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e dh i mi nt h eh i s t o r yo fm o d e m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u n i q u ep o s i t i o n h i sw o r k s r e f l e c taw i d er a n g eo fs o c i a ll i f e ,f r o mt h ec e n t r a lp l a i n sv i l l a g et ot h ec i t yf o r e i g n m a r k e t ,f r o mt h ew o r n - c o l o n i a l ,s e m i f e u d a lt o w ni n t oam o d e mc i t y , w i t h o u te x c e p t i o n , d e m o n s t r a t e dt ou s ,i n c l u d i n gt h el o w e rt o w nr e s i d e n t s ,t h ef e u d a lr u l e r s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 , u r b a na d v e n t u r e r , 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p h a s e ,i n c l u d i n ga l l l i v i n gc r e a t u r e sa sw e l la st h e i r d r e a m sw i l ln e v e rb ea b l et oa c h i e v ei nl i f et r a g e d y s h it u ol y r i c a ln o v e lo fm o d e m c h i n ah a sm a d ei m p o r t a n t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i sp o e t i cn o v e l ,h a sa s t r o n gc o l o r , f r o mt h ec l a s s i c a la e s t h e t i cs e n s e ,s h it u ol e a mt h ea n c i e n tp o e t r y i m a g e r y , m o o da n ds oo n ,s os u b t l ea n dp r o f o u n dn o v e l ,f u l lo fp o e t i c ,w h i l eh i sn o v e l si n c r e a t i n ga na t m o s p h e r ei nt h el y r i c a l ,s h a p i n gc h a r a c t e r s ,n a r r a t i v ea r t ,a n dl a n g u a g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sh a v ed e m o n s t r a t e da s t r o n gl y r i c a l n o v e lf e a t u r e s i nt h em o d e m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l e v e l ,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s h it u oi n c o m p l e t e ,s h o w i n gu g l y , i nac a l m , r i c hm e a n st h a tt h ec r i t i c a ls p i r i to fp h i l o s o p h yt oe x a m i n er u r a la n du r b a n ,t or e f l e c to n c a s e su n d e rt h er u l eo fl a wa n dc u l t u r a ld e s t i n yo ft h en a t i o n ,a sw e l la s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 i n d i v i d u a l st om a k et h en o v e la g a i nm o d e m p o e t r yi sf u l lo ff l a v o r a sar a t h e rp o e t i c t e m p e r a m e n to ft h ew r i t e r , s h it u op o e t i cr e f l e c t i o no nt h es p i r i to fh i mw a n d e r i n gi n t o ap o s i t i o nt ob u i l das p i r i t u a lh o m ew i l lb e c o m et h em a j o rp r o b l e m sh ef a c e s a tt h i s p o i n ti ts t i l ll a c k ss y s t e m a t i cs t u d y i nt h i sp a p e r , p a i r so fs h it u o sn o v e lt od oo nt h e b a s i so ft h eo v e r a l ls t u d y , f r o mc l a s s i c a la n dm o d e m p o e t r y , b o t hb e g i nt oe x p l o r et h e l i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s h it u op o e t i cs p i r i ti nb u i l d i n gah o m em a d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a n dt h i se f f o r ti t s e l fh a sa 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k e y w o r d s :s h it u o ;p o e t i c ;s p i r i t u a lh o m e i i i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住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栗,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j羹i7 | 二哆, j 矽:| j 之j 镰;i j :? j ? 7 | i j 学位申备人。( 学位论羔作者 签名0 。:鑫姿璺:l , j jl? ? ,_ |。j 、7 1 | ? 1j 7 i i 。* 。,j :jj _ i j j。? 、7 j :, ,、i ,。,j 7 7 ,7 :j :2 0p 年彳月蔓曰 争j :了。7 ;警黪莲一,o ,”j ) 筹一- ,。参! 箩穗;,7 ,、:,乏 季;i :j 善4 7 ,0 ,“,。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i j ,- ,j 中, :i i ;。,二。? ;、i i b j 。, ,! ;j :j ,:;7 ,7 ;、;: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奎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即、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釜名: 2 0 学住论文指导教师釜名:盈= 纽 2 0 卜年厂月夕日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师陀,河南杞县人,是上海“孤岛”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活动主 要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到四十年代中后期。其小说内容相当广泛,从中原 乡村到都市洋场,从行将朽木的封建小城到沦为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都有着充分 的展现。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是其乡土小说的杰出代表,通过对小城人宁静, 貌似和谐的生活状态的描写,深入探讨了宗法制文化的本质,批判了传统糟粕文 化对人性的戕害。长篇代表作结婚通过对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都市生活的 描写,揭示了上海殖民地畸形都市文化下,人们追逐欲望,践踏道德的丑态恶行, 是其文化批判的继续。作为一名从农村进入都市的现代作家,师陀的小说充满了 泥土气息,洋溢着诗性色彩。 关于“诗意 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古典美学意义上 的传统诗意,这是一种和谐静谧的美,表现为优美意境的营造,对自然景物的描 暮,还有语言文字的优美动听等等,沈从文、废名等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构筑 了乡土的田园神话,取得了古典美学中诗性特征的最高成就,他们用自己独有的 语言、修辞向我们展示了理想的乡土中的人性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社会的和谐之 美。师陀在这方面也成就非凡,刘西渭就认为“诗意是他的第一特征 ,此外师 陀“文笔典雅,饶有诗意 , 这些都是对师陀在诗意特征方面的肯定。然而单纯 从传统意义方面并不能说明诗意的全部内涵,在此为我们还应该将诗意的内涵作 进一步的扩展,李健吾曾经指出:“还有一种诗意,做成它的不是幻想而是真实, 而是向生活深处发掘的成就,它是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的果实。 这段话有助于 我们对诗意做进一步的探讨,即做现代意义上的理解,我们可以称之为“现代的 诗意”。现代诗意是高度现实主义的产物,它不仅仅要表现现实,更要探寻现实背 刘两渭:读( 里门拾记) ,刘增杰编:师陀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 9 8 4 年版。第2 0 5 页。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香港友联出版社1 9 7 9 年版。第1 2 4 页。 李健吾:戏剧新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0 年舨,第9 5 页。 。 l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后隐藏的东西,因此需要对现实做冷静的审视和批判,其中理性思维的参与是必 不可少的,通过理性思维来观照人类的生存方式,文化处境,以及精神状态。现 代诗意是作者内心矛盾纠缠、碰撞,无法释怀时的深层思索,是充满哲学意味的 理性思虑,当作者们面临故乡和现实的双重失落的时候,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故乡 的强烈情感互相抵触使得他们的作品拥有一种充满激情的理性精神和诗性气质。 师陀一方面批判乡村的愚昧落后,都市中物欲横流、道德沦丧,另一方面又从理 性的角度去思考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从文化的角度阐释民族性格命运, 因而使其作品洋溢着理性的灵光,充满了现代诗性色彩。 对师陀小说的研究,集中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寻找故园”出发, 通过对小城宁静美好生活的回忆,凸显作家的乡土情节,借以表现师陀小说的返 乡模式;二是探讨师陀小说的文学派别,是京派还是海派,或是居于两者之间; 三是从文化的角度,反思宗法制文化的本质;四是对小说艺术方面的研究,包括 叙事,人物塑造,语言等的研究。但是对师陀小说一个很重要的特征诗意, 尚缺乏系统研究。其实,师陀在抒情小说方面是有其独特的贡献的,他的小说有 古典意义上的诗意美,更有现代意义上的诗意美。师陀也和同时代其他的作家一 样,在寻求自己精神的家园,只不过不一样的是,师陀的寻求带有更多理性的参 与,他的精神家园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现代诗性的灵光。 2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一、抒情小说的艺术特征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深受西方小说理论的影响,尤其是十九世纪 以来西方经典小说理论对情节、人物、背景三要素的重视,更是对中国现代小说 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创作方法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一条主流,它 要求小说创作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生动的的人物形象,要有广阔的社会环 境,并能够多方面的反映社会生活。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小说还在另外一条 发展道路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类小说结构散文化,侧重于抒发个人感情,废 名、沈从文、郁达夫、萧红等作家是这方面的代表。关于这类小说的命名,说法 不一,有“抒情小说 、“散文化小说 、“写意小说”、“诗化小说 等,我们在此 统称之为抒情小说。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和中国的古典诗歌有着莫大关系,八十年代王瑶老先生就 曾经指出这一点:“鲁迅小说对中国抒情诗传统的自觉继承,开辟了中国现代 小说与古典文学取得联系、从而获得民族特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鲁迅之后,出 现了一大批抒情诗体小说的作者,如郁达夫、废名、艾芜、沈从文、萧红、孙犁 等人,他们的作品虽然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艺术上也各具特点,但在对中国诗 歌传统的继承这- 方面,又显示出了共同的特色。”抒情小说表现出强烈的诗性 特征,它们忽视结构剪裁,淡化故事情节,简化人物性格,追求完美的意境,重 视抒情意象的营造,语言上讲究凝练、含蓄。它们把人引入到诗的境地,使人在 诗情画意中留恋忘返。师陀是一个有着诗人气质的抒情小说家,他的小说毫无疑 问饱含诗意,古典诗歌的特质在他的小说中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王瑶:论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 9 9 8 年版。第3 2 2 3 2 3 页。 3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传统意义上的诗意 2 0 世纪3 0 年代,师陀初踏文坛时,小说界对人物刻画的要求日益严格,典型 化理论深入人心。而师陀则能够在艺术上进行创新并极力表现出他的与众不同, 他的小说清新自然、善于营造氛围,始终饱含强烈的诗情,既没有贯穿全篇的完 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对人物性格的完整刻画,意象的着重使用使小说含蓄隽永, 寓意深刻。所有这些努力,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一) 意象的使用 在师陀的乡土抒情小说中,不止一次描写到废墟、弃宅、荒原、断墙、瓦砾 甚至死亡等等,这些带有浓厚抒情色彩的词汇的多次重复使用,早已使这些词汇 超出了他们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而成了一种意象,成了一种蕴含着更多复杂意义 的符号系统。在中外的文学史上,意象作为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备受抒情作家, 尤其是诗人的重视,优秀的诗人往往擅长在诗中使用意象。“一首诗中的意象就像 一系列放置在不同角度的镜子,当主题过来的时候,镜子就从各种角度反映了主 题的各个不同侧面。但他们不是一般的镜子,而具有惊人的魔力:他们不仅反映 了主题,而且也赋予主体以生命和外形,他们足以使精神形象可见。”意象的却 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显现出惊人的艺术效果,这一效果也被小说家所发现并使用在 小说的创作之中,他们通过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形象或物象,喻指出许多不宜道出 的思想,使文本简洁凝练,富有生命力,又增加了更大的阐发空间。意象究竟如 何定义? 康德的解释很是详尽,他曾说过:“我所说的审美的意象,是指想象力所 形成的一种形象的显现,它能引人想到很多的东西,却又不可能由任何明确的思 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现出来,因此,也没有语言能完全适合它,把它变成可理解 英 辛刘易斯:意象的定式,汪耀进编: 意象批评,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9 6 页。 4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的。 意象的神奇在于它能够以物达意,这物可以是具体的某种物体,也可以是 抽象的事物,它们的频繁出现正是作家内在情感的流露,是作家内在意志和外在 物象的结合,因此,意象便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师陀小说中使用的意象种类较多,在此仅抽出两种意想加以分析,一是废墟 意象,一是黄昏意象。废墟一方面象征着传统宗法社会的没落,另一方面也向我 们传达出作者的内心感受。废墟意象可以说是师陀小说中的核心意象,这一意象 贯穿于师陀小说创作的始终,联系师陀的家庭出身和生活经历,我们可以很清楚 的看到这一点。师陀的祖父是一个地主,但到了他父亲这一辈,由于不善经营, 家庭逐渐陷入困顿,师陀读初中时家里甚至要借债。后来父亲去世,又经历分家, 境况愈加萧条。家庭状况的步步衰落,使幼年的师陀很少体味到家庭的温暖,而 是时时被一种今不如昔的阴影所笼罩。另外,幼年的师陀还经常挨打,“特别是挨 了母亲的打,我便逃出去,逃上旷野去,直到黄昏过去,天将入夜,才悄悄回家。 幼年的孤独无助,破落地主家庭今非昔比的命运,加上故乡的破败萧条,这些在 师陀心中形成一种难以名状的深层体验。这种体验在幼年的师陀心中留下了巨大 而深刻的创伤,甚至后来师陀远离家乡,来到北平、上海时,这种创伤仍然挥之 不去。废墟意象,正体现着师陀这种来自幼年的心理创伤,以及由此引发的自卑 心理和对人事荒凉的无限感慨。我们可以看一下文本: 我怎样来说它这座地主的庄园的可怕或是说悲惨情景呢? 它的盖着 雪的屋顶是东一座西一座的,没有秩序的。你可以想象到他们中间有一部分是拆 去了,有的还留着凡垛墙,有的墙壁被捣穿了。在这些悲伤的老屋周围,用黄土 筑成的垣墙大部分已经倒塌了。然而使人最不能忘记的,却是他们没有东西遮掩, 全村庄都是赤裸裸的,令人觉得羞耻的,仿佛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火,把什么 都烧光了,人已经迁移了,连各种牲畜都逃亡了 康德:批判力批判,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3 9 0 页。 师陀:杂记我的童年,师陀全集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3 4 5 页。 师陀:无望村的馆主,师陀全集3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6 页。 5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又如: 无望村的馆主 颓坍了的墙,由浮着绿沫的池边钩转来,崎岖的沿着泥路,画出一条疆界。 残碎砖瓦突出的地上,木屑发黑,散出腐烂气息。太阳像燃烧着的箭猪,颤 抖着将烟火的光扑过来,随即仿佛很无味,寂寞的,厌厌然爬了过去。晚霞 照着瓦砾的碎片反光,将这废墟炫耀的如同玫瑰的广原一般 毒咒 废墟意象增添了师陀小说的诗意色彩和抒情性,成为潜藏在作家内心深处的 一种人生意结,或许性格使然,作家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农民、士兵、世家子弟、 知识分子还是众多的女性,无不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我们从这些人物身上感受 到的是人性的脆弱,是生存的艰辛,是人在命运前的渺小无助,而作家在面临这 些人物是所能给予的也只是同情和怜悯。废墟意象使师陀的小说始终透露着一种 悲凉的气息,这恰如当时广袤的中原大地,颓废衰败,聊无生气。独特的审美感 受正是在作家笔下随处可见的废墟意象中产生的。 师陀小说中的另一个常用意象则更充满诗意色彩,那就是黄昏意象。说到黄 昏,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落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古人的诗句早就 让黄昏和落日充满了抒情气息。而作为一名诗情洋溢的小说家,师陀则对落日有 着独特的感受,师陀曾说过:“对于落日,我有着特别的偏爱 , 这些和师陀的童 年经历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前面说过,师陀小时候经常挨打,挨过打后就逃进 旷野,一直到了天黑才敢悄悄回家。黄昏宁静安逸的气氛让孤独的d , n 陀心里充 满了美好的感受,白天现实生活中的巨大落差让这一刻成为师陀一生的记忆,温 暖、静谧、和谐,这种美妙的记忆在师陀后来的创作中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被反 复描摹、重现,成为作者创作心理的支撑点和他诗意的源泉。“这中间,有时采集 一点自己认为稀奇的野草;有时做一 支】笛;有时手不安分起来,捉弄捉弄小虫; 师陀:里门拾记毒咒,师陀全集1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9 8 页。 师陀:( 落日光) 题记,师陀全集l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0 6 页。 6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有时静静地躺着,望望流云,听听飞鸟;有时自然也入邻舍家孩子的伙。但当同 辈的散了场,能玩的也玩厌的时候,就又感到自己的孤独与悲愤,而落日却给了 我不少的安慰。 有时,“眺望着大野上的村落和大野后面的荒烟,倾听着原野上的 一派静寂,观赏着天空如山的红云,有时也谈一些不关重要的话。渐渐地树影长了, 牛犊鸣了,砍草的孩子负着满满的荆篮在回家的路上走着了,直到黄昏”黄昏 给师陀带来美好的回忆,但在这些充满诗意的优美意境之中,却总有一种挥之不 去的悲凉情调,这是师陀的独特气质使然,正是这独特的气质使他的小说有可能 向现代诗性扩展,比如: 夕阳不知是几时在我们的背后落去的,黄昏带着静寂同和平已经来了。鸭在 岸上蹒跚的散着步有的则将头埋藏到翼下打盹白鹭正从我们前面的水上飞过, 徐徐的鼓着它银红色的翅。寺里的晚钟正在空中响着,颤抖着送下山坡,缓 缓地散到湖上。湖水闪耀出橘红色的光,受了惊似的微微波动着娇艳的霎着眼。 空中时常发出鸿雁的鸣声,报告着日暮的降临。秋风吹过,芦苇则瑟瑟的叹息。 寻金者 意象的使用极大的增强了师陀小说的抒情色彩,不但展现给我们一幅幅如诗 如画的优美风景,更让我们能从文本中体味到更多余味,作者内心的隐衷,和缓 的流露出来。 ( 二) 抒情氛围的营造 1 、优美原野的抒写 师陀是非常善于描写风景的,在他的小说中,处处可见如诗如画的美妙风景, 朱光潜就曾说过,师陀“爱描写风景甚于说故事 ,小说中美妙的景物描写给读 师陀: 落日光) 题记,师陀全集l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0 5 页。 师陀:( 里门拾记) 序,师陀全集l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9 5 页。 师陀:寻金者,师陀全集1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4 0 5 页。 孟实: 题记 师陀热爱着自己的故乡,凡是涉及到故乡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他那充满 诗意的语句。一方面乡村风景优美,如同世外桃源,静谧而又和谐。另外,风景 在这里有了别样的意义,成为作者抒发感情的载体。优美的原野被夕阳西下的温 馨的黄昏所笼罩着,面对此景,师陀的感情是复杂的,他的理想、怅惘与自卑情 绪全都融进眼前的景物之中,景物便是一种氛围,一种情调,一种意境。 2 、意境 意境是抒情性文学的审美范畴之一,是在情与景的交融中,虚与实的相互生 发中所开拓出的独特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所独创的一个概念, 体现为情和景的完美结合,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曾被广泛应用,极大增强了文学 作品的抒情色彩。我们知道,叙事性文学作品为了达到用特殊表现一般,由个别 体现普遍,塑造塑造了众多的文学典型来实现这一审美理想,而在抒情性文学作 师陀: 乡路, 师陀全集5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5 8 页。 师陀:( 落日光) 题记,师陀全集l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0 5 页。 9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品中,意境恰恰起着相似的作用。意境中的情和景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殊,是 平凡中的不平凡,意境,几乎成为古典诗词刻意的美学追求,成为诗歌中极为重 要的一个美学特征,并加深了诗歌的无穷韵味。如贺知章的七绝:少小离家老大 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传颂千百年的吟 唱,道出了游子们的沧桑与悲凉,他们内心的复杂感受正是通过人所熟知的场景 表现出来的。 师陀的小说充满诗意,自然少不了意境的运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作 为抒情性文学作品,其笔下的人物并没有典型性的特征,人物性格缺少复杂性和 丰富性,存在简化和类型化的倾向。但是师陀的作品同样能够引人入胜,其原因 就是,师陀在描绘自然景物、人物行为、风俗习惯时不但倾注了自己丰富的感情, 而且运用了实写和虚写,回忆与想象等写作技巧,通过对经历的回昧与咀嚼从而 生发出诗一般的意境。比如: “红日西坠,原野一望橙色,空阔悄寂,静静流着豆棵的芬芳。树木则醉醺 醺反着光。蚱蜢在田里低鸣。鹪鹩在林中哑唳。微虫结伍成阵,烟似地在路 上】 的人的头顶飘扬。村舍隐匿林中,炊烟缕缕,升入晚空。迎面送来乐声,有 些像羌笛、哨【唢】呐,犹近乎胡茄、管子。音调洪润哀婉,如在溪水滨,绿荫下, 草地上呜咽,是村童用粘土捏得,上面钻孔,蜜柑大小的泥壶。 路上 又如雾的晨中对雾气笼罩的宁静乡村的描写,所传达的是师陀内心的感 受,是他对宁静安逸的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生活的厌恶: 深秋清晨,雾浓重得像烟,一缕一缕从树梢,从半空中扑下来,成了烟的团, 云的团,缓缓地在地面上溜,然后再卷上去。逢着这样天气是不会有风的,所以 便立成了雾的世界。茅舍的顶上,有的也冒起炊烟,青色的,慢慢混进乳白的雾 师陀:路上,师陀全集l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4 9 页。 l o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里。整个村社被雾卷着,遮掩着,像是在半空中。赶集的人,打水的人或捡粪的 人,简直是神仙。 雾的晨 牧歌般的情调,优美和谐的境界,让人沉醉着迷,留恋忘返,师陀对家乡黄 昏时原野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意境之中,除了实景,还少不了虚景,少不了作 家的想象,我们以师陀的长篇结婚为例。师陀纵然在上海生活多年,但是由 于生活贫困,所去的地方非常有限,大概只去过股票号和舞厅,所接触的人群也 是有限的,他很熟悉胡去恶这个阶层的生活情况,但是对钱亨等人的生活是相当 陌生的。这正如师陀自己所说:“我尽管在上海住了好几年,对于上海的所谓上层 社会并不了解,对于上海的下层社会知道的也很少,只有中层社会,我接触 的比较多一点。 有所虚构也是在所难免。另外即使写他熟悉的乡村,由于时隔 多年,并且还受了眼前景物的影响,乡村的景物也少不了虚构的成分,但正是这 些实景和想象,生成了独特的意境,情和景的完美交融,让师陀对乡愁的抒写, 诗情洋溢,并且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韵味,成为师陀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 三) 叙事的淡化 诗人长于抒发感情,叙事往往为抒情服务,情节则是处于非核心的地位,鉴 于此,叙事往往被淡化。与五四以来流行的重视小说情节、以情节为核心的小说 模式不同,师陀的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叙事模式,他淡化故事情节,不追求故 事的曲折动人,而是以充满诗意的细节描绘来吸引度读者的眼球。我们以师陀的 代表作果园城记做一分析。果园城记共包括十八个短篇小说,以返乡游子 “马叔敖 的所见所忆为主线将其将其串联起来。十八个短篇则独立成章,从不 同侧面展示了小城的生活风貌,呈现出一种横断面式的共时性特征,极具特色, 颇有创意。在人物和事件的设置上,小说没有贯穿首尾的人与物,故事与故事之 师陀:雾的晨,师陀全集1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5 0 页。 师陀:结婚,师陀全集3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8 8 页。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间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因果关系。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也可以用在果园城 记上,他曾说“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的,都是片段 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 ,这种结构模式和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氛围具有内在 的联系,小城人单调乏味、停滞沉闷的生活状态也被形象的表达出来,抒发感情 或是以感情而不是以情节引领读者成为文本的要义。 小说果园城记以“我”返回果园城作为时间上的切入点,而“我”是一 个不参与情节的虚设人物,是阔别家乡七年的游子,“带着对于童年的留恋之情 重返“果园城 ,以一种忧郁的情感观察着城内的景物人情,依旧矗立着的塔、尘 土覆盖的街道、凋谢的凤仙花等等,更增添了小城的衰败气象。这些零碎的描绘 恰恰形成了一种氛围,形成了一种象征性,像一首诗在描绘,有着很大的包容性。 这之间,作者对故乡复杂的情感犹如轻烟徐徐释放出来,故乡对师陀来说是充满 着伤痛,又充满着眷恋,小城人的生老病死,离乡与归乡之中所回荡的世事无常, 命运的不可捉摸,青春易逝、红颜不再的悲叹,都以一种微小的细节传达出来, 如同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又如和缓的轻音乐,盛满感情的音符,绕梁不绝。 其实,师陀在创作早期,也曾致力于小说创作中的“戏剧化”冲突,但愈到后来 “情节 逐渐被“细节”所取代,温婉细致的生活场景成为作者表现的重点。如 同陈平原所说:“对风土人情的重视,不再只是为了增加小说的真实感,而是承认 其具备美感价值”。师陀用诗歌的写法来写小说,所追求的不是曲折动人的故事 情节,也不是着力于表现人物,以人物的独特的个性来打动读者,而在于反映一 种人的生活状态,并由这种状态传达出独特的审美情调。这里我们引用一下心理 学上的名词“情调”,它是指“人的一种情感特征,在心理学上通常指同感知觉密 切联系着的某种情绪性体验 。 师陀在小说创作中往往是用审美的眼光选择最富 诗意的细节,而后借助这些细节把主观感受外化,以此传达出独特的审美情感和 审美体验。文本中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画面是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审美 茅盾: 呼兰河传) 序,萧红全集( 下) ,哈尔滨:哈尔滨: 版社1 9 9 1 年版。第7 0 4 页。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1 3 2 页。 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2 3 6 页。 1 2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体验,力图渲染一种抒情氛围,从而抒发作者着力营造的一种情调,以此来结构 全篇,师陀小说独特的风格特征正是这样形成的。 果园城记十八篇独自成章,但又能成为一体,所依靠的就是这种用充满诗 意的细节所传达出来的情调,并不强调井然有序的情节安排。其实在师陀1 9 3 8 年 的一篇后记中,就流露出这样写小说的想法,“用旧说部的笔法写一部散文体的小 说,每节都能独立;后来因为东奔西走,没有了先前的兴致,便不再写,恐怕以 后也永不会再写。 散文体的小说和诗化小说在抒发感情上殊途同归,都是不注 重情节,偏重于情感的抒发。让师陀没有料到的是,上海八年的“蛰居”生涯让 他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这一宏愿。因为时隔多年,作者有了更多的人事和情感积累, 况且创作中一些文体上的问题也寻求到了解决的办法,这些更有助于果园城记 这一名作的问世。师陀是一个在小说创作中有着自觉的文体意识的作家,这从果 园城记的创作和师陀以后的创作中可以看出来,果园城记中的每一个短篇, 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都展示了一类人物的命运。这种系列化的小说结构模式打 破了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的界限,不但可以容纳更多的人物与事件,并从中透视 出时代风云和历史变迁,而且有利于主题情感的抒发,突出情调,强化诗意色彩。 其中,对时间因素的凸显,强化了这一功能。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的故事和人 物都是出现在一个相同的地点小城内,这有助于维持小说叙述空间上的整体 性;但是,在时间的安排上,作家的叙事可以在过去和现在之间自由出入,在时 间的长河中展示人物和事件的前因后果。另外,师陀笔下的小城,并不是师陀的 故乡,他的故乡河南杞县位于黄河之滨,站在家乡的旷野上举目望去,满眼黄沙, 灰蒙蒙的一片,师陀从小生活的环境也是单调而且荒凉。在他的小说中,他有意 舍弃故乡的地方色彩,把自己的故乡泛化为中国所有乡村的代表,虽然师陀说过, 其作品的许多素材是“随手从家门前捡来的 , 但显然不是他的故乡。地域色彩 的淡化,使得小城成为旧中国所有小城的代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作品获得了 更高意义上的能指,也为叙事情节的淡化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些,不能说 师陀: ( 江湖集) 编后记,师陀全集5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1 5 页。 师陀: ( 里门拾记) 序,师陀全集1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页。 1 3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不是作者在文体革新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也正应为如此,师陀的小说才能拥有巨 大的容量,才能感情四溢,充满诗意。 ( 四) 人物塑造 师陀笔下的人物,不论地主、绅士、娼妓、水手、仆从、贩夫走卒、知识分 子、民间艺人等都表现出许多相同之处。正如作者所说:“我并不着意于写典型人 物”。所以,他笔下的人物不以形象取胜,也没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和独特的性格 特征,而是存在极为明显的类型化倾向。师陀小说中的人物我们可以简单归结为 三类:“世家子弟系列 ,以胡风梧、陈世德为代表,他们大部分是富家子弟,飞 扬跋扈,为害乡里,最后都落得下场悲惨,不是死于非命,就是沦为乞丐;另外 是“乡村知识分子系列”,在师陀笔下有两个类型,一是以葛天民为代表的放弃理 想,安于平庸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是以何文龙、“傲骨”为代表的为现实生活压力 所迫,穷困潦倒,满腹抱怨的知识分子形象;还有就是“人下人系列 ,是众多的 小城居民。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师陀“最擅长的是单锋直入,在同一氛围中写 出同一类人物的厄运, 不同于传统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着力展示人物性格 的复杂与丰富的倾向,这一点,正是抒情小说中抒发感情的需要,它简化了人物 形象而代之以丰富的感情描绘。因此师陀小说中的人物是属于一类,在“性格上 大同小异,命运彼此相仿,甚至有些行为细节也一摸一样”, 这些是师陀诗化小 说的重要特征。我们可以看乡村知识分子系列中的人物形象,葛天民本是一个雄 心雄心勃勃,充满迸取心的人物,立志要办农村试验场,最后却成为一个好庸医, 老爱给病人吃甘草和冬麦片。年轻有为的周易安,只五年时间,就由一个进取的 青年变成一个没有进取欲望的庸人。而小说人物描写中,更让人关注的是作者为 了达到抒情的目的,让小说充满诗性,在心理描写和人物的肖像描写上都进行了 非常有益的尝试,并且这些尝试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师陀: 马兰) 成书后录,师陀全集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6 2 页。 孟实:( 谷) 和 落日光) ,师陀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 9 8 4 年版。第2 3 5 页。 余党续:跋涉与沉思论师陀小说的文化品格, 上海大学学报1 9 9 7 年第2 期。第8 5 页。 1 4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传统的小说模式中,心理描写是用来展示人物性格复杂性的有力工具,但在 师陀的小说中,心理描写却是另开蹊径,心理描写不再是那么直自和直接,而是 借鉴古代诗歌起兴之法,以外物烘托或反衬人物的精神活动,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以巨人为例,它讲述了一个老长工“抓”的故事。从年轻时的负气离家出走, 漂泊一生,再到年近花甲时重返故里,留恋于平静安逸的生活,“抓”的心理活动 被作者描绘的惟妙惟肖。写他对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人好就好在会忘上面,哪 怕恨死了那个地方,隔的日子一久,也就觉得还有点可爱。假如推测的不错,抓 也正犯了这症候。岁月既遣散尽一股燥【躁】,气时光的浮尘又暗暗遮掩住人间的怨 怼、胸中的鳞伤;于是田野上的笑声,平原的风光,故人的面貌又在他心头显现, 烧起怀恋的火,他想看看故土可还是当年的样子。 又如写“抓”的坚韧刚毅:“那 时这颗燧石已是五十岁上下的人了,饱尝了人间的冷暖,经历过世事的大小变迁, 但岁月并没有衰老这个人,驯服这个人。他工作,他走路,脚手全同年轻人一个 样轻便,总听不出声息。一身的邪精力,充溢着野性的锋芒,好像连时光也怕他, 不惹他,只好偷偷躲避开从身边溜过”。 这些描写正如一些评论所说,过多的议 论让小说带有理念化倾向,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这议论之中,作者已经将自 己对生命的深切体验灌注进来,文本也因此而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并没有让人 觉得有生硬教条的感觉。况且,由于强烈感情色彩的流露,让文本呈现出“诗” 的特征,简化和议论也因此而有了存在的恰当理由。同时,具有概括性且带有议 论色彩的人物刻画,让人物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不再是一个具体形象,而成 为一类,成为具有象征色彩的一种类型,这从另一方面也增添了文本的诗意色彩。 又如小说桃红中的主人公孟林太太的的女儿素姑,眼见着岁月一天天的流逝, 而她却只能在年复一年的缝绣嫁衣之中衰老,伴随着他的是寂寞空旷的老宅,凋 零干枯的丝瓜藤,将要凋谢的凤仙花,以及巷子里沉重的木鱼声,所有这些展现 给我们的是一个老姑娘青春流逝的悲哀和终日寂寥的无奈。文本的描写是充满了 诗意色彩,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空闺少女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 师陀:巨人,师陀全集l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2 9 页。 师陀:巨人,师陀全集l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2 8 页。 1 5 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寂寥无奈,感受到了作者对未来的诗意憧憬。比如以下描写:“接着,她的手又废 然垂下去,他的眼睛难道这不是很自然的吗? 它移到前面摆着的镜上去了。在镜 里,一个长长的鹅蛋型脸蛋;一绺散乱的头发从额上掉了下来;一双浅浅的眉上 画了两条弧线;眼的周围有一条淡黄的灰晕;她的嘴唇仍旧是好看的,却是褪了 色的一个中国的空闺里憔悴了的少女。” 隋与景,人与物的完美融合,使抒情和 塑造人物浑然一体,人物的心理和作者的心理息息相通,隽永而含蓄,犹如一首 含义深刻的诗,清新亮丽,让人回味无穷。 至于人物的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一样也是重于抒发感情,因此对人物外貌 的描摹重在对神韵的刻画,而不是细节的精雕细琢,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所 取只在其意境和神韵,和西洋画之心理人物妙肖浓重纯为两路 。 写年迈的徐大 爷两口“站在门口向外望着,好像一对从窠里探出头来的小燕, 写年轻时的素 姑“像春天一样温柔,长长的像一根杨枝,”写邮差“从抽屉里摸出邮票,当真 用唾沫湿了给你贴上。 对人物行为肖像的描摹,惟妙惟肖,形神俱备,人物的 性格被强化突出,作者的感情被深深镶嵌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上。 ( t i l ) 语言 师陀的小说受五四时期文学理性色彩的影响,即便是诗情横溢,也总是少不 了理性主义的影子。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作者经常将小说的内涵浓缩成哲理性的 议论,这一方面为小说情节的发展起了支撑作用,同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它削 弱了作品的文学色彩。但是,师陀那充满诗意的语言恰恰又弥补了这一缺憾。师 陀的语言如同诗歌语言富有跳跃性,并且不太连贯,同时还暗含有许多机关,在 叙述方式上也不同于一般小说所采用的全知的叙述方式,而是含蓄蕴藉,富于诗 意。颜料盒中说到油三妹的悲剧,又涉及到了其他的几位女性,看似哕嗦,其 师陀:果园城记桃红,师陀全集2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4 8 7 页。 杨n - 里门拾记,师陀研究资料,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1 5 页。 师陀:果同城记期待,师陀全集2 ,开封:河南人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5 2 7 页。 师陀:果园城记桃红,师陀全集2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4 8 3 页。 师陀:果园城记果园城,师陀全集2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农家院餐饮住宿一体化租赁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度专业厨房承包与食材配送服务合同
- 2025房地产销售代理与法律咨询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单位食堂单位订餐配送合作协议
- 2025年国际标准车辆及设备租赁服务合同
- 2025版通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服务合同
- 2025版轻钢隔墙抗震加固与改造合同
- 2025年度绿色有机粮油大宗购销合作协议
- 2025年智能化场地硬化施工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城市更新项目电力低压线路改造与安全检测合同
- 人事经理工作汇报
- 项目实施进程汇报
- 2025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小学组)
- 中小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概述
- 官方兽医考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医学检验质量安全管理培训
- 2025年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基因分析服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公安行政案件办理务实课件
- 2025仓库保管员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样板间装饰工程重点难点及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