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政治文明论纲.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政治文明论纲.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政治文明论纲.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政治文明论纲.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政治文明论纲.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内容摘要摘要 政治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包含着丰富 的内容。政治文明符合时代发展的具体需要。本文考查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 过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及成果的探索, 从逻辑上 和历史上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了双重梳理。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新时期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存在的机遇,并以近现代政治文明建设在发展过程中 总结的经验教训为前提条件,希望找到更适合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创新建 设。 本文主要分为四章: 第一章简要概述文明和政治文明,此外,还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内涵, 它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等。 第二章回顾了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即基础建设时期,改革创新时期,以及深入发展时期。 第三章是结合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与与机遇, 分析近 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历程带给新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及创新的启示, 并提出五条 可行途径。 第四章提出了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创新的总体构想和具体对策。 关键词:政治文明;新时期;建设;创新 abstrac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s the organic part of the social civilization, has its specific scientific connotation, contains rich con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ge specific need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political civil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chines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results of exploration, logic and history of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on the double comb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w period of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hallenges, and the existing opportunities, and to the moder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mmary experience as the prerequisite conditions, hope to find more suitable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nnovation of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summarizes civilization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addition, also discusses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of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atus in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econd chapter reviewed the chinese modern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namely basic construction period, the period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the third chapter is in this new era of chines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may be faced wi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nalysis the process of moder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innovation, and puts forward five feasible way. the fourth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new period of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the overall innovation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period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1 目 录 引引 言言 . 1 一、现时代与政治文明一、现时代与政治文明 . 6 (一)“文明”与“政治文明” . 6 1.“文明” . 6 2.“政治文明” . 7 (二)现时代之政治文明 . 8 1.政治文明之开端 . 9 2.党、人民与法制 . 10 3.人民性、规范性及开放性 . 11 4.位阶与意义 . 12 二、二、 政治文明之锻淬政治文明之锻淬 . 14 (一)奠基与创生 . 14 1.创造性转化 . 14 2.视界与局限 . 15 (二)转变改革与创新 . 16 1.重生社会主义民主之全新阐释 . 16 2.党、国家及政权 . 17 3.基层民主之保障 . 17 (三)法治、德治与科学发展 . 18 1.执政制度之完善 . 18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确立 . 18 3.法治之维 . 19 4.科学发展观 . 19 三、三、 政治文明之根基政治文明之根基 . 20 (一)前政治文明之启示 . 20 1.稳定之为前提 . 20 2.全整之政治 . 20 2 3.民为重 . 21 (二)断裂挑战和机遇 . 21 1.世界化、全球化 . 22 2.恒产与恒心 . 24 (三)途径规范与创新 . 25 1.审查与法制 . 25 2.制度文明 . 26 3.生产力与综合国力 . 26 四、古今中西之争视域中的政治文明四、古今中西之争视域中的政治文明 . 28 (一)中国与世界古今中西之争 . 28 1.反思实践 . 28 2.全球化、本土化互与政治文明 . 29 3.借鉴与吸收 . 29 (二)一点构想马克思主义之中的中、西古代资源 . 30 1.政治文化与政治主体 . 30 2.政治文明制度化 . 30 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3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6 致致 谢谢 . 38 政治文明论纲 1 引 言 一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新中国建国六十年来,历经风雨无数,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是世 界上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的典范。所以,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 所关注的主要对象,而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的政治文 明也成为了各国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从古至今,所谓人类社会文明必然包含政治文明, 不论是进行怎样的社会分型,构成人类社会有机整体的要素是一不可的。马克思是无产 阶级的开拓者,他曾经就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但是 物质的进步, 文化的繁荣, 更离不开政治的进步, 文明和政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综合体。 当前,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物质文明建设的进步是成功 与否的关键,而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基石,当然也需要精神文明方面 的动力和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持。 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而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举足轻重。如何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民 主和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建设,是在新的 历史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和重大任务。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的起点,是从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开始的,因此研究政治文明思想,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中的必经之路,当然,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场、观点、方法来应对新的实践带来的挑战,然而这只有在完整准、确深入研究马克思 主义原著基础上,才可以实现。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首先,本文深化了对政治文明思想的认识,在揭示政治文明内涵与特征 的基础上,进而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文明理念。再者,作者旨在就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建设作为研究重点,有助于深化发展政治学理论,丰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现实意义。首先,本文研究了政治文明,探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马克思恩格斯 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并依据其思想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大方向,以保障我国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本文研究政治文明观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影 响,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二、研究现状综述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宏大理论体系中,虽然没有把政治文明作为独立的领域来研究, 但是在他们一系列经典论述中蕴涵着政治文明理念, 体现了政治文明是国家理论的价值 取向,政治文明的思想贯穿始终,内容相当丰富。政治文明的概念、内涵及价值有其不 断生成和完善的历史演进过程。 对该选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早已存在, 并一直延续至今。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论述 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文明思想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社会分成的几个发展阶段,而去研究政治文明思想。 主要是指人类文明社会接替了野蛮时期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魏万宏在政治文明的哲学思考中指出, “马克思、恩格斯曾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认为从人类开始迈出原始社会,也就是自有文 字记载以后,整个人类发展史统称为文明时代。社会文明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状态,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人类进步的表现” 。谢俊春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在试论马克 思恩格斯的政治文明思想一书中指出,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进步的表现,也可以称 为人类进行改造社会的成果。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济发展促进了政治文明的进 步,政治文明反过来又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马克思于 1844 年 11 月,首次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并写入了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一文中。 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多篇经典著作中,都论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阐明 了政治文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政治文明的表现,并规划了理想社会主义文明的主体,构 建了完整的关于政治文明的思想” 。 二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文明思想体系,对政治文明进行了研究,主要从理论 根基以及民主,自由,平等三个方面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文明思想。周述杰认为, “马克思恩格斯构架政治文明理论有其深厚根基,唯物史观的萌芽是其科学基础,对人 政治文明论纲 3 类文明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是其历史根据, 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革命批判是其现实保 障” 。许耀桐在马克思政治文明思想论析中指出, “马克思讲政治文明,就是指民主 政治。政治文明的产生自文字产生开始,也就是人类社会有阶级状态后,所谓民主,体 现在自由、平等、法治、正义、制度和行为的形成及其不断发展而呈现出的进步程度” 。 三是需要关注的是经济、政治、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社会文明结构也依据此 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部分,三者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系统,研究政治 文明必须要与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状况相适应。李国安在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 想的新境界中指出, “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 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其结构也是以经济、政治、 文化为支撑点,一方面经济基础对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起着制约和决定作用,另一 方面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又起着重要影响和反作用。 每一个社会形态都 是在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三者结合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协 调中向前发展的” 。 四是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文明思想的新境界,来研究了马克思 恩格斯的政治文明思想。戴先军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新成果中指出, “十六 大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工作重点,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初步确定了政治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而且还正确地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 当代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系列问题。这些论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社会全面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 华, 也是我们党总结发展规律, 对发展过程中的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做了归纳, 也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正确的认识。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观的新境界, 并以崭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 。 (二)国外学者的相关论述 西方学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文明思想的论述比较少, 没有具体的资料明确的 提出过这个概念,不过一些西方学者在他们的著作里有提及过类似政治文明这样的概 念。 西方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 “地域、宗教、民族和宗教团体都属于文化异质层, 且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 。 “文明其实也是实体,有时候文化的界限难以界定,但也有独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特地象征,所以说它是真实存在的” 。 1848 年德裔美国政治哲学家费朗西士列伯认为, “政治文明是指政治生活的进步 状态,而其内涵则是既包括政府干预社会制度(是极权政制抑或是贵族政制) 、政府干 预社会的目的(是在统治或治理中寻找自由) 、政府干预社会的方式(是暴政抑或是自 由)等三个方面,这也就是政治文明的三个层面” 。 美国当代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维巴认为, “公民的文明程度就是政治文明的表现, 所以说,公民是有文明能力的,这种文明能力可称之为政治能力”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和他的合作者托马斯认为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 容,他们认为, “制度创新是“西方世界的兴起”的原因。因为西方世界在不断的探索 和尝试中,找到了一种“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的 制度安排” 。 200 多年前,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提出了一个事关人类政治文明发展 的核心问题, 即 “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觉选择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 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 。 通过上述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分析,充分显示了政治文明的特点,以 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国内 的学者结合了中国的文化背景,制度现状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还不 够完善,不够系统,本篇论文将弥补这一点不足,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对马克思恩 格斯的政治文明思想的研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文明思想。国外 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文明思想”论述的比较少,有的学者只是单独对政治文 明的概念进行理解和界定,而且西方学者中有哪些人在何时论及过政治文明,没有精确 的资料,这就需要广大的学者能发掘更多这方面的资料以补不足。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政治文明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 政治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理论体系的组成, 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治文明思想的 观点,分析了社会主义下的政治文明的传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充分研究中国 政治文明论纲 5 国情基础上,分析了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法,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 (二)研究方法 第一,本文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对于政治文明思想国内国外学者已经做了一些 研究,这些研究对本文研究具有参考意义。同时,本人查阅了省市和学校图书馆,资料 室,以及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化信息资源,购买了有关书籍,在此基础 上笔者仔细研究和整理分析这些文献,基本形成了论文写作思路。 第二,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政治文明思想的阐述和分析基础上,结 合我国当前的政治状况,在此基础上构建本论文的理论框架。以期进行现实地、综合性 地研究。 第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本文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研究了国内外 学者对政治文明思想的研究,并清晰的阐明了各学者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马克思 恩格斯政治文明的理论体系。 四、创新点 第一,本文首先论述了政治文明的基本含义以及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政治 文明思想体系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并使这一思想更系统更完善。 第二,本文在阐述政治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对政治文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指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一、现时代与政治文明 (一) “文明”与“政治文明” 1.“文明” 在汉语中, “文明”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 ,这样来记载: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后来,唐代人孔颖达对此作出了说明: “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 文章而光明也。 ” 1 尚书舜典中也有专门的内容来解释“文明” ,认为“经天纬地 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并有“睿哲文明”这样的词语出现。由此可见,在汉语中, “文 明”的涵义仅限于教化性,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社会涵义。 西方论著中, “文明” (civiliaztion)的涵义较为宽泛和笼统,对文明概念的定义 超过二十多种。一部分学者认为,文明源于拉丁语词汇,有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 开化、教育等多种含义,基本功能是显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程度。如英语中的 civilise 有开化和教育的意思;civil 含义为政治和文雅,与武力、军事等词汇意思相反,与拉 丁语中的 civis(市民)和 civitas(城市)两个词属于同源词,与希腊语中的 polis(城 邦)含义相似。polsi 经过发展、演变,成为 pol1t1cs(政治)一词,由此可见, “政治” 本身就包含着“文明”的意思。 在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条件下, “文明建设”这一词汇出现,并且成为社会主义 建设中的重要词汇之一,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在充分结 合世界众多知名学者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文明”做了精准的定义: “文明是人类 改造世界的物质世界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 ” 2 除此之外,在众多“文明“定义中,影响力比较大的还包括: 第一种定义是文明代表了个人和社会一切活动的进步状况。基佐的观点是,如果仅 仅是物质和精神向前发展,不能算真正的文明,真正的文明还需要包含社会进步以及人 们之间的关系的进步的内容。所以,他认为文明主要通过下列条件显现出来:第一,个 人和社会活动的进步;第二,人性和社会进步。因此,如果某一地区的活动条件得到改 1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刊记,中华书局 1980 年影印本周易正义 。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924 页。 政治文明论纲 7 善, 并且该地区的人性显露出善良、 纯真的一面, 那么即使社会的物质文明不是很发达, 我们也要大声宣告文明到来了。 ” 3 第二种定义是文明指的是人类在品德和智慧两方面的进步。福泽谕吉的观点是,文 明具有相对性,属于人类逐步脱离野蛮的进程中的事物。文明能够体现出人类生活环境 和的安逸,或者物质生活的富足,可是这些都不能精准概括出文明的真正意义,因为动 物的要求是达到衣食无忧的层面,而人类需要依靠智慧实现精神的发展。所以,从实质 而言,文明属于人类智慧的发展 4。 第三种定义是文明代表的是社会秩序的稳定。杜兰的观点是,文明属于一种独特的 社会秩序,它能够增加文化成果,它主要由政治的组织、智识与艺术的追求、经济的供 应和伦理的传统四部分内容构成 5。 第四种定义是文明属于某种进步文化。拉尔夫以及伯恩斯发表观点说,当文化程度 发展到文字被利用、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且无论是经济制度还是社会制度 都能够适用于当前社会的发展,解决当前问题时,此时文化就步入了文明发展阶段 6。 以上针对文明所作出的多种定义,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文明的基本含义和独特之 处,有利于我们队文明作出更加科学、准确的定义。可是,以上几种说法都具有一定的 片面性,无法向人们展示文明的真正内涵。文明到底是什么呢? 作者认为,文明指的是人类在社会中的进步程度。用静态的观点来论述,文明包含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全部进步成果;用动态的观点论述,文明是人类不断进步、不 断发展的整个过程。文明属于一个综合的有机整体,主要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此 外还包括政治文明。 2.“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属于政治和文明的结合体,罗马的法学资料法学阶梯最早记载了“政 治文明” 。 法学阶梯由当时的皇帝主持编纂,主张在立法过程、司法过程以及行政过 程体现正义, 为罗马向法治国家迈进指明了方向, 而且论述法治国家时, 最早提出了 “政 治文明”这一说法。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者、政治家 3 法基佐:法国文明史 ,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第 11 页。 4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版,第 32 页。 5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上),东方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 页。 6 美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版,第 26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都会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由此出现多样化的观点。 有的学者站在公共权力在利益分配的角度,认为政治文明应该是人们在取得、运用 公共权力对利益分配造成影响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明程度, 他认为政治文明包含一系 列具体内容,如政治手段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此外,还包括政治体制文明和政治理念 文明等,属于物质文明结合精神文明,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属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精 神文明的集聚,还属于依托一定物质文明存在的制度文明。 有的学者站在现代政治文明的角度,认为政治文明应该是民主化、现代化和法制化 在政治中的体现。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也对此作了论述,认为政治文明是在人类社会进步的 发展过程中,人们所取得的一切政治成果的集合。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是,在特定社会 历史条件下,人们追求民主平等以及自由解放的过程中所达到的状态。在人类社会发展 中, 那些先进的阶级通过革命的手段打破落后的社会制度, 并成立新的社会关系和制度。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建立的相关政治制度、民主 制度以及法律制度必须符合现实需要,与当时的生产力相适应。人们在诸多社会体系中 不断提高自由权利、民主权利和平等权利,政治文明取得一定进步7。 在上文论述的诸多观点中,有相似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区别。简言之,政治文明 指的是人类在政治社会中的进步程度。用静态的观点来论述,政治文明包含人类在政治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全部进步成果;用动态的观点论述,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社会不断进 步、 不断发展的整个过程。 政治文明属于一个综合的有机整体, 主要包含政治制度文明、 政治意识文明,此外还包括政治行为文明8。 综上所述,政治文明不断趋向于进步,因此它是不断变化的,既包含动态变化,同 时也包含静态变化,人类所进行的所有的探索活动,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政治社会向着 更加文明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政治文明的真正内涵是那些有利于人类政治社会向着文 明化方向发展的所有的政治意识、政治行为以及政治制度。 (二)现时代之政治文明 7 李修生,朱安群.四书五经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8 日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政治文明论纲 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病不是凭空出现的, 它吸取了其他社会形态下的一切优秀的政治 成果,用批判的态度来继承,是在新的社会形态下的新型的政治文明形态,与社会历史 发展一般规律相符合, 包括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所创造的所有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治 成果。 1.政治文明之开端 尽管“政治文明”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就由马克思首先提出来,可是却并没有将其与 社会主义社会联系起来,而是把重点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对过共产党来说,对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召开十二大之后,针对物 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双方关系,出现了很多的讨论、研究。1979 年,为庆祝新中国建 立 30 周年,叶剑英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重视物质文明的建设,可是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同样不能忽视。 党在 1982 年召开的十二大中从理论的角度概括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涵,可 是当时的认识有限,另外,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所以当时将“提高政治水 平”划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范围,并认为一切关于社会的改造和制度的进步,都会以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形式表现出来。 自十三大成功召开之后, 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已经开始包含有关政治文明 的建设方向、方式,以及最终实现的基本目标等。党在十五大会议中,把加强社会主义 法制建设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 这就站在更高层次的角度论述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最关键 内容就是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 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在于 2001 年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中,他将“政治文明”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在“5.31”讲话 中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 为工作目标,同年 7 月,他视察中国社科院时也谈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 党在十六大中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要重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 主政治建设并将其作为重要目标来实现,并在新党章中做了相关规定。这一重要部署是 党在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文件的形式确立下来。 把社会主义与政治文明紧密结合起来,并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符合社会 主义发展建设的现实需要, 还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其他社会形态下的政治 文明之间区别,所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属于新历史条件下的新型政治文明,能够精确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地概括出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状况。 2.党、人民与法制 所有的社会形态都有政治文明形态,其制度也与政治文明相符合,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也不例外,它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方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进步的 表现, 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政治实践活动中的成果, 这种文明体现在政治方面, 有制度、 文化、行为、思想、道德、传统和结构等,且成果卓著9。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与社会政治文明一起成长的大树,既是促进人类社 会更加文明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阶段。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政 治文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进步过程中历经奴隶社会政治文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 会政治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明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通过总结和吸取历史 上的社会政治文明的经验或教训而进步的。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鲜明的个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高度强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必要因素10。”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实现。坚持党的领导,既 是历史选择的客观结果,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要求。回顾 90 余年的风雨历程,中 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命运为己任,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驱逐日寇、结束内乱、缔 造国家、开创辉煌,用事实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近年来,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 领导下,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内自然灾害,妥善处置国际争端彰显出高超的政治 远见和应变能力。举办奥运会、抗震救灾、神九升天、蛟龙入海、航母列装凸显出卓越 的领导能力和创造能力。持续改善民生、坚持反腐倡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稳 步推进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则展示出完美的执政能力和革新能力。国家的强盛,取决于 党的正确领导,社会环境的稳定与党的领导是分不开的,所以,党是我们国家的核心, 不但是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也决定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9 张鹏,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 理论探讨 ,2003 年第 3 期。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1 页。 政治文明论纲 11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针,是我国进行政 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所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决定的,我 国国家的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人,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就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的 一种体现就是共产党执政,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也只有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才 能实现人民群众的价值利益, 人民才有权利享有一系列的劳动成果。 事实上, 党的领导, 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就是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 也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不同之处。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需要,也是政治文明的表现。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是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顺利发展的基石。法治的依据就是民主,法治也是民主的一种 表现形式。无法可依的治国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更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而 是容易走向专制的“法治”。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 理国家,就要健全组织和程序制度,运用法治方式约束公权力,依法治国,民主要有制 度可循,民主形式也要多种多样,诸如人民有选举、决策的权力,也有民主管理和监督 的资格,民主国家人民有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的权力,也要维护国家尊严和权威,实现 政治民主国富民强的目标。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是 国家进步的基石, 是国富民强的根本, 要立足人民当家作主的信念, 依靠党的正确领导, 以实现人民的各项权利为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路。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三者 密不可分,不但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依据,而且是唯一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 3.人民性、规范性及开放性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属于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崭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