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pdf_第1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pdf_第2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pdf_第3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pdf_第4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l l e s l s 中文摘要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此过程中,我国空间开发无序导致的空间结构失衡已十分 严重,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区域资源环境问题严重等等。 在此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因此,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湖北省区域协 调发展为研究对象,概述了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分析了在传统区域协调发 展理论下,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困境,在结合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基 础之上,提出了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以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为研究对 象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介绍了我国传 统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演变情况,阐述了我国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演变过程,分析 了我国传统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缺陷,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理论提供了新视野;第三章介绍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主体功能区有 利于增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政策的相互结合、有利于缩小区 域发展差距以及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四个方面的区域协调功能;第四章通过实证研 究,系统地分析了在传统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指导下,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 第五章从合理规划、明确政府职权、完善区域合理分工以及建立合理的政绩考核和 绩效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a b s t r a c t c 卸唧n go u tc 0 0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酉o n a le c o n o m yi so 鹏o f t h ec e n 舰l p r o b l e m s l a th 勰b e e nar e 百。他le c o n o m i c sr e s e a r c ha n da l s om et 哪e tt l l a tm e i n t e m a t i o n a lc o m m m l i t ) rp u 瑙u e “n gt h ep r o c e s so ft l l ee c o r l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n c e m e 他f 0 册粕d0 p e l l i n gu p ,c h i n ah 勰o b t a i n e dg r c a ta c l l i e v e m e n t ,锄dt l i ep e o p l e sl i v i n g s t a i l 捌h 酗r a i dc o n t i n u o u s l yh o w e v e r m i r i i 培m i sp r o c e s s ,t h es p a c es 仇l c t u l l e b c c o m e ss e d o u s l yi m b a l 觚c e d ,c a u s e db yt l l es p 锄c ed e v e l o p m e n tw 1 1 i c hi so u to fo r d e r n m a i n l y 踟f b o d i e si nm eg r c a tg 印b e h 嘲m eu r b 肌锄dn l m l s i d e 舶i 眦o m e ,t h e s e r i o u sp r o b l e mo fr e 西伽m 阳s o u r c e sa n de i i r 0 姗e n t ,e t c i i l l i sb a c k 印m 斌n l ec h i n e s eg o v e m m 耐p u tf 0 n v a r d p r o g 姗o u t l i n eo ft l l e 1lmf i v e - y e 瓣p l 锄o fn a t i o m le c o m y 孤ds 0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l l ep e o p l e s r 印u b l i co fc h i 皿 ,吐坞o u t l i 豫p 9 i n t so u tm ec o n c e p to ft 1 1 em a i n 缸1 c t i o n a l 陀g i o 璐( t m f r ) f o rm ef i r s tt i m e ,粕dm a k e si t 硒o i 圮o fm em o s ti m p o n a r l tm e 硒u r et 0 p r o m o t et l l ec 0 0 删n a t c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百o n s t h e r e f o r e ,r e s e a r c ho nt h ec o n s t n l c t i o n o ft l l et m f ri so f p r o f 0 蚰dt l l e o r e t i c a l 觚dp r a c t i c a ls i 鲥f i c 孤c c t 量l ep a p e rc o n c e n 仃a t c s 0 nt l l ec 0 钾d i i l a t e dd e v c l o p m e n to fr e 百。璐o fhu _ b c ip r 0 v 证c e ,s 1 曲m a r i z e sm e m c t i o n o f 代画o i l a lc 0 0 r d i 豫t i o ft m f ra i l 宙【l y z e sm ep r e d i c 锄e n te x i s t i n gi i lm ec 0 0 r d i n a t e d d e v e l o p m e n t0 fr c g i o 璐o fh u b c ip r 0 v i n c e 岫d c rm e 硼i t i o n a lt l l e o r i e so fc 0 0 r d i m t e d d e v e l o p m e mo f 百。璐,p u t sf o n a r dn l ep o l i c y 锄ds u g g e s t i o nf 1 0 r 蜘g t l l e m n g c o n s 仃u c t i o ft m f r0 n l eb 弱i so fc o m b i 血培m e 陀百o n a lc 0 0 凼a t i o n 矗m c t i o no f t m f r 1 1 1 i sp a p c ri sd i v i d c di n t 0f i v cc h a p t i e 瑙a l t o g e t l l e r :c h a p t e ro 鹏i se x o r d i 岫,i t m a i l l l yi n 仃i d d u c e sm ep u 印o s c 柚dv a l u eo f l er e s e a r c h0 nm ec 0 0 r d i n a t e dd c v e l o p m e n t o ff e 西o n so fh u l 增ip m v i n c e ,l e 玛a r c hs 触塔a th o m e 觚da b l r o a d 锄d l e 他s r e a c h m e m o d sc h o s b y 廿l i sp 印肌d c l l a p t e r 铆oi i l 蛐c e sm ee v o l u t i o np r o c c s so f 吐l e 删t i o n a l l e 耐e so f 也ec c 砌r d i i l a 钯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百o r 塔o fc 址m ,柚m y z e st h e d e f e c to f 廿l e 咖i t i o 船lt l l e o r i e so f 吐圮c 0 0 r d i 眦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西o n so fc m n a ,觚d p 他s e n t sm a tt 量l ec o n s t l l l c t i o n0 ft m f rp r 0 、r i d i n ga wp e r s p e c t i v eo nt i l et l l e 0 d ro f t 量l e c 0 伽曲眈dd c v e l o p i i 斌l to fr e 西。嬲o fc l l i m c h a p t c rn l 】嗽锄d u c 懿m ec 0 印ta n d c l l a 均m 喇s t i co ft m f 凡w l l i c h 锄脚y z 嚣付圮f o u r 坞g i 伽i a lc 0 0 r d i n a t i 劬c 廿。璐o f u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t m f r ,妇l u d i n gb e 她f a v o m b l et 0s 眈n 咖e nm eb e 撕n gc a p a c i t yo f t h er e s o u r c e s 锄d e r i r o m e n t ,t 0p r o m o t et l l ec o m b i m 【t i o no fr e 昏o i l a le c o n o m i cp o l i c y t 0n a r r o wt h eg 印 i i ld e v e l o p m e n tb e 似e e nr e g i o 胚觚dt oi m p r o v em er e 雒o m l b l er e 萄o n a ld i v i s i o n b a s e d 锄e m 讲r i c a lr e 私e a r c ho fh u b e ip r o v i n c e ,c h 印t c i 。f o u r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觚a 1 ) ,z e st l l e p 硎i c 锄to fc 0 0 r d i l l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g i o 璐o fh u _ b e ip r o v i n c ei n 廿l eg u i d a i l c eo f t 量l e 把l d i t i o n a lt 量l e 嘶e s c h 印t e rf i v e p u t s f o r w a r dt l l e p o l i c y 锄d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s 咖g t l l e i l i n gc o n s t m c t i o no ft m f rf j 的mf o u ra s p e c t s ,i n c l u d i n gm t i o n a lp l 砌i n g , m a l ( i n gt h ep o w e 塔趴d 如n c t i o n so ft h eg o v e m m e n tc l e a r i m p r 0 v i n gt 1 1 e 陀嬲0 n a b l e r e 舀o n a ld i v i s i o na n de s 切b l i s l l i n gr e a s o n a b l ea c h i e v e m e n t 硒s e s s m e n ta n dp e r f o m a n c e 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o f t l l eg o v e n l l m t k e yw o r d s : h d b e ip r o v i i l c e ;m ec o 璐觚1 c t i o no fm em a i n 如n c t i o n 他昏o n ; 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他g i o 璐 i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力龟磋日期:如诹年彳月f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 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作者签名:棱鸹 日期:) 8 年月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 ,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 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回塞诠塞理銮后澄卮! 旦圭生;旦二生;旦三生筮查! 、 , 。: 作者签名:梭蔼 日期:2 反8 年6 月f 日 导师签名: - ,。,二刈- 日期:丑褫年6 月f 日 ,铡!蚺 ,一 一 ,;午 r 砖 ,l h纂一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1 h e s i s 1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绪论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追 求的目标。作为多民族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 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此过程中,区域经济失衡现象日趋严重。正如著名经济学 家刘易斯所说,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地区比其他地区更富裕,一些地区( 不一定是最 富裕的地区) 比其他地区发展更快。因为,首先,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增长潜力, 某些地区的矿物资源或水资源丰富,或者具有良好的自然港口,而另外一些地区资 源极度贫乏;其次,即使所有地区都在同等的资源条件下起步,由于地理上的集中 程度不同,个别地区将会获得更快的发展。所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 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央政府和地区各级政府进行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于2 0 0 6 年3 月提出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指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 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 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 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战略,“十一五 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将此作为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主体功能区的提出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新 思路,弥补了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不足,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具 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表现在:( 1 ) 理论意义。主体功能区的提出丰富了我国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现阶段采用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把我国 区域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2 ) 实践意义。主体功能区 的提出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提供了多元化指标,除了传统的经济指标外,还补充了 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这对于生态环境脆弱、亟需进行生态保护的区域意义重大,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等需要保护社会环境、不宜大规模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域也 。刘方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 j 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 0 0 l ( 7 ) l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l l e r st h e s j s 具有重大的意义。另外,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对区域的定位更加明确,从而有利于制 定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区域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实施区别化的区域政策,同时利 用评价指标引导它们的建设。中国国土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 较大,作为中部大省的湖北,地处全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承东联西、南北交结的 结合部,其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全面工业化的过渡阶段。但其区 内发展差异较大,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经济、社会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困境。因 此,如何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新一轮规划,并利用新一轮规划的具体特征, 解决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这都是现有文献所欠缺的地方,也是本论文研究的 主要目的。 1 2 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综述 1 2 1 国外的相关研究 在本文的理论框架中,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是密切结合的,并在一 个统一的空间结构里得到讨论,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中,主体功能区建设才得以提倡和发展。 任何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 于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问题的专门学科,区域经 济学还是相当年轻的。但经济学历史表明,人们为搞清空间问题早就做过种种尝试, 如比较成本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等。而且,杜能( n l 岫e n ) 、韦伯( w | c b c r ) 、帕兰 德( p a l 觚d c r ) 、克里斯泰勒( c “s t a l l e r ) 、廖什( k s c h ) 和其他学者为空间经济分析 作出了各种开创性的工作。回总的而言,西方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 提出了一些理论,主要有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近现代的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 展理论。 虽然对于主体功能区建设问题的研究,区域经济学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 但对于区域空间规划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却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这些不 同学派、不同角度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2 1 1 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产生于1 8 世纪,形成于1 9 世纪初至2 0 世纪4 0 年代,它是关于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 _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l e r st h e s i s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空间法则的学说。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卜,资本、 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 假设条件之上的,其代表理论有: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 塔勒的中心的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这四个理论对资本主义工业、商业起到了 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只寻求单项的区位决策,在既定的理论假设下进行纯理论推导, 不涉及动态变化,没有将区位与总体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 1 2 1 2 近现代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要有五种代表理 论: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论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纳尔森的“低 水平陷阱 、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 以及斯特里顿的“完善的”平衡 增长理论。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 门或产业间的均衡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均衡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 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因此主张在区 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 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虽然这些理论为各国发展指明了道路,但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对于一般区 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 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其次,忽视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 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 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 域不均衡。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服务、市场和基础设施,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 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 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散效应,使区际不均衡发展 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 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同时也忽略了“公平与效率 问题,只注重公平,忽视效率,会阻碍国家整体经济的良好发展。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 单化了,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因此,西 方学者又提出了非均衡发展理论。 1 2 1 3 近现代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 间变量的,主要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 ,缪尔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l t e r st h e s i s 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以及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理论 ;另一类是有时间 变量的,主要以威廉姆逊的“倒u 理论 为代表。 1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p e n d u ) 【,1 9 5 5 ) 提出,其目的并不是为 了解决区域发展问题或具体的经济问题,而是试图对“经济如何增长 设计出一种 不同于凯恩斯和熊彼特的新构想。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 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 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佩鲁认为,增长极是一种推进型单位( p r o p u l s i v e u l l i t ) 。这种优势经济单位具有规模大、增长快、创新能力强以及与其他工业的投入 一产出联系广泛而密切的性质和特点。增长极就是围绕推动型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 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它本身能迅速增长并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 经济部门的增长。根据他的观点,“极 是工厂或厂商,而不是地理区位。佩鲁增 长极理论所关心的主要是增长极的结构特点,尤其是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但忽视了 增长极的空间含义。 6 0 年代初,罗德文( r 0 d 、j l ,i n ) 首次将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区域规划中,提出了增 长极的空间含义。6 0 年代中期,佩鲁的弟子、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 b o u d e v i l l e ) 重新探讨了经济空间的含义,提出并拓展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将其从抽象空间转 换到地理空间中,强调了增长极的空间特征。布代维尔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括与 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也包括经济现象的地域结构 关系。此后,许多经济学家对增长极理论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 2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 h i r s c l l i i l 姐,1 9 5 8 ) 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战 略中详细阐述了他的非均衡理论。把佩鲁的增长极的目标指向城市等地理单元。 赫希曼认为,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而且它一旦出现,强有力的因素 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于起点附近地域。不论是什么理由,一个经济要提高其国民收 入水平,必须首先发展其内部一个或几个地区中心的经济力量。赫希曼自己明确声 明,他的观点接近于佩鲁的增长极概念,但是他把“增长极 看成是极化空间或极 化区域的节点,即城市等地理单元,把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描述为城市中 心对周围腹地的影响。赫希曼还以“北方刀作为经济增长( 城市中心) 的地区,“南 方 代表落后的地区( 周围腹地) ,认为北方的增长对南方会产生利弊兼存的经济影 响,即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在此基础上,赫希曼认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 曾菊新区域经济学 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l 7 4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济的发展应当实行非均衡增长战略,并且利用“联系效应 理论来确定选择优先发 展的部门。 总之,赫希曼的理论力图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产业的优先发 展以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但是他高估了落后地区市场 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市场残缺,价格刺激不灵敏等问题,低估了由于资源稀缺而使 地区间、产业间非均衡差距过大而导致经济总体发展的不协调等。 3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 gm 弘d a l ) 针对增长极理论的某些缺陷,运用动态的非 均衡分析和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 结构( g e o g r a p m c a ld 谳 e c o m y ) 理论,并利用“扩散效应 ( s p f e a de 仃e c t s ) 和“回波效应 ( b a c k w 髂he 脆c t s ) 说明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如何既 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头作用,又采取适当的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消除 发达与落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主张。 缪尔达尔用“循环累积因果 关系( c 啪u l a t i v cc 妣l e 柚dc a l l s a t i o n ) 说明了不发 达国家经济中存在的“地理上二元经济 的形成问题。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 间上不是同时发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地区 由于某种最初契机( i i l i t i a l 硒g g e r ) 促使,获得增长过程中早期优势( 初始优势) ,就会 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优势区域会因市场作用而持续累积地 加速增长,并同时产生两种相反效应;一是回波效应,表现为资本、劳动力、技术 等要素受收益差异吸引而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结果造成落后地区的 衰退,区域差距扩大。二是扩散效应,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资本、劳动力、 技术等要素出现一定程度的从发达地区又流向落后地区的现象。缪尔达尔认为,地 区间相互作用的纯效应是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合效力。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可能 相互抵消,达到暂时的平衡,但回流效应总是远大于扩散效应,市场力所起的作用 是趋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 根据上述理论,缪尔达尔提出了他对区域经济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当某些地区已累积起发展优势时,政府应当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 重点投资,优先发展这些有较强增长势头的地区,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 增长速度,并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及其扩散效应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同时他指 出,各地区发展的差别也不宜拉得过大,当发达地区发展起来后,为了防止累积性 因果循环造成的贫富差距无限制扩大,不应消极地等待枯扶蚋反产牮扩散兹应来消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 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 5 硕士学位论丈 m 人s t e r st l e s i s 除这种差别,而应由政府采取一定的特殊措施来刺激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尤其是不 发达地区的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这种差异。 4 威廉姆森的倒“u 字型理论 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w i l l i a n l s o n ,1 9 6 5 ) 的倒“u ”字型理论则是 一种长期的非均衡理论。威廉姆森根据世界2 4 个国家截面和时间序列资料,对区 域增长的趋势进行分析后得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其内部的差距不大,随着经济 发展,这种差距必将扩大,但是,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这种差距会逐渐缩小。 这种倒“u 变动趋向是以下四个因素决定的:一是人口迁移成本;二是投资收益 率;三是国家发展目标:四是区域之间的连锁效应。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能够使发展中国家将有限的资源投向效率高的区域,实行 有重点的发展,它还能用于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以帮助解决区域问题。在发展 中国家,增长极战略的运用意味着,滞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向领先城市的 集中,就像繁荣地区的大都市一样( c l l a r d s o n ,1 9 7 8 鼬c h 鲫i s o n & t o m d e ,1 9 8 6 ) 。 但是,不平衡发展理论存在着忽视市场作用,过度强调政府干预的倾向,而且,上 述学者对于其理论的阐述脱离了标准经济学的范式,因而受到很多质疑,更重要的 是,不平衡发展战略在实践中取得了多大的成效,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疑问。 5 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模型是地区二元结构的主要分析框架,而完整提出该理论模式的,是 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1 9 6 6 年弗里德曼根据对委内瑞拉区域发展演变特征的 研究,以及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等人有关区域间经济增长和相互传递的理论,出版了 他的学术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一书,系统提出了中心外围的理论模式( f r i e d i i l 觚, 1 9 6 6 ) 。 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 “中心 ,其它地区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 。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 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 围之所以能够产生统治作用,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利因 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 中心。中心依靠这些方面的优势而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 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中心与外围的这种关系还会因为推行有利于中心的经济 和贸易政策,使外围的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的趋势得以强化。但核心与 。陈秀山,石碧华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j 教学与研究2 0 0 0 ,l o 。曾菊新区域经济学 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7 6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边缘区的空间结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核心与外围的边界会发生变化,区域的空间 关系会不断调整,经济的区域空间结构不断变化,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 1 2 2 国内的相关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在中国应用也非常广泛,在国外区域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 国的区域发展也经过了几个阶段( 详见第二章) 。纵观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可知, 不同区域、不同政府部门出于不同的目的,依据不同的原则,划分了不同的功能区。 有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有 城市政府划出的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生态功能区等。这类功能区一般都不会 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大格局的调整,缺乏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缺乏对 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全局的系统性思考和前瞻性谋划。建国后,农业区 划、生态功能区划、空间开发功能区区划和建设曾一度成为我过经济生活和理论研 究的热点。 实践表明,缺乏前瞻性思考和系统思考的功能区建设不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 不能解决我国的空间失衡问题。目前,我国空间开发无序导致的空间结构失衡已十 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区域资源环境问题严重等等。“十一 五 规划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予以准确的界定,区域发 展不协调,不简单是各地区之间经济总量之间的差距,而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 之间的空间失衡。 为了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十一五 规划中首次提出了 主体功能区建设,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国际上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照搬, 也不同于国内已有的各种区划和规划,将其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 施,对传统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主体功能区的提出为促进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反映了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必然对我 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设立主体功能区的提法在我国的发展战略规 划中还是首次,对于主体功能区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和讨论阶段,归纳起来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得到高度认可 理论界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创新性和重要性从多纬度进行了阐述:第一,主体 功能区的新提法意味着我国政府政策模式的转变。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出现从 “切块式 发展向更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的趋势。第二、主体功能区将成为政府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 o 马凯主编十一五纲要辅导读本 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7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进行宏观调控的新途径,将对我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产生深远和实质性的影响。第 三、主体功能区建设可有效发挥区域协调功能。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经 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协调。 2 、初步明确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十一五 规划纲要指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原则主要有三个:国土部分覆盖 原则、适度突破行政区原则和自上而下原则。 3 、探索了主体功能区的层级和单元划分 初步设想为构建国家和省两级主体功能区划体系。省级以下各级政府主要围绕 已经确定的国家和省两级主体功能区划体系,承担包括贯彻落实、具体执行、配合 实施、数据统计、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职能和服务。 4 、初步对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是主体功能区研究的重点,是主体功能区具 体实施的依据。有研究认为:由中央政府制定划分国家一级主体功能区的全国统一 标准,省级政府制定划分省一级主体功能区的各省不同的标准。主体功能区划分指 标体系要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简明实用,需要建立一套简明实用的指标体系 作为支撑。 5 、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设计得到了重视 中央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配套政策措施,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 政策实施细则和条例,共同形成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体系,省级政府负责 制定和实施针对省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其要求必须要符合国家级主体功能区 对于该区域的政策要求,同时又能根据本省实际情况保持政策设计上的灵活性和自 主性。 在实践上,浙北省、江苏省、重庆市等八个省市率先进行了主体功能区划编制 工作,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江苏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口的分布、人口的流动和人居的适宜性作为 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最主要因素;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城乡、区域作 为一个整体,突破行政区界限,突出主体功能的要求,进行全盘考虑;坚持效率最 大化的原则,对各地工业化、城市化的适宜程度和效率高低进行综合性评价;坚持 保护资源环境的原则,要以较少的资源环境的代价实现更多的经济产出,提高可持 续发展能力;坚持尊重客观的原则,以客观分析为主,减少人为主观性,提高划分 的科学性、公正性。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则采用了相对概念,重点是通过对试点 地区的试点,归纳、提炼集成一套规范的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方法和技术规范。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浙江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标准和指标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放在资源禀 赋、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密度、人口集聚趋势、未来发展潜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等方面;认真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潜 力的分析评价;真正体现把区域空间开发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合 理开发和科学发展之上。 但是这些研究多数集中在区划方面,湖北省的主体功能区研究主要有曾菊新、 刘传明等的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方法探讨,指出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应该分为6 类,区划时选择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分析单元,并遵循“复杂性系统工程简单化 假设处理舍理化分析识别 的总体思路,采用各种数统方法研究湖北省具体的 主体功能区划。而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研究较少。 从国内目前的研究来看,总的来说,政策导向的规范性研究较多,而解释性的 实证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将以湖北省的实证分析为主,并结合一些规范性的讨论, 力图在理论方面能有所突破和创新。 1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框架 本文的目的是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 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主体功能区建设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本文无法也不可能 做到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本文研究的是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同时又是以 湖北省的区域协调发展困境的实证分析为切入点的,这是因为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协 调功能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困境最直接和最主要的体现。 还须说明的是,本文研究的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是以湖北省为对 象来展开的。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空间范围,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平台上,能够更清 晰地看出在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影响下,湖北省的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困境,同时 结合“十一五 规划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加强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 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 首先,对我国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演变过程及缺陷进行分析,认为主体功能区 建设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重要基础。 第二,结合“十一五 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基本内容,具体分析了主体功 能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并指出在传统区域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湖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困 境。 9 硕士学住论炙 m a s t e r s1 h e s i s 最后提出了加强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1 4 研究方法 本文是在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运用标准的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主体功能区 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试图从多个层 次对相关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系统分析。 首先,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起来,以促进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与 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在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使研究更 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本文将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结合起来。从宏观角度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入 手,层层推进;并通过微观角度的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提供了 宏观分析基础,并在最后给出了宏观上的总结和深化。 第三,本文运用了大量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研究,提高了研究的准确性和直观 性。 1 5 论文的创新 本论文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l 、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与研究了传统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的演变与缺陷,并对其展开多维度的剖析。 2 、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内容,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出发,对 其展开一系列的理论分析。 3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下,以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湖北省区域协 调发展的困境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l o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2 我国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演变与缺陷 2 1 三个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 2 1 1 建国初的区域发展 建国初,社会生产力的分布极不平衡,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新中国成立后 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面对着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格局,毛泽东等中国领导 人以均衡发展为指导思想,提出以发展内地为区域发展的重点,以国家重点投资为 主要措施的区域均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思想主要通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体现出来: 搿一五 期间( 1 9 5 3 一1 9 5 7 年) ,采取了内地倾斜的生产力布局,重点加强内 地投资建设,希望实现生产力平衡分布,改变生产力区域分布不均的状况。按照“尽 可能接近原料、燃料地 、“有利于国防安全”和“有利于经济落后地区改变面貌 等原则进行生产力的布局。 。二五 时期,设立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经济 协作区。强调各经济区的平衡布局和综合发展,建立自给自足的“大而全 的经济 结构;强调大经济区内部的农、轻、重产业协调发展,主张充分发挥各协作区中经 济较发达地区、老工业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积极作用,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和 经济体系以促进各区域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相对忽视经济协作区之间的区域分工 和合作,但七大经济区区划对设立跨行政区管理机构,促进行政区联合进行了大胆 的尝试。 一 “三五 和“四五 期间,我国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生产力布局 作了跳跃式的战略转移。将全国按照一、二、三线进行整体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三 线”地区,从而形成中国工业建设进程中一次空间上的战略转移。 这些阶段计划的实施和沿海对内地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初 步实现,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中西部工业和经济薄弱的面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确实地推动了我国内地的经济发展,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但是,这种理论也存 在着根本性的缺陷: 首先这种理论带有极强的主观性,没有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平衡 是通过限制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强化内地发展实现的,它实际上是一种低水平的平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t e r lst h e s i s 衡。 其次,过分强调均衡而忽视了效率,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再次,为了追求 “公平 ,在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大力发展经济,这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 2 1 2 改革开放初的区域发展 随着1 9 7 8 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原有的区域经济政策首当受到了严重挑战。首 先,随着一系列简政、放权及市场机制的引入,各级地方政府日益成为相对独立的 经济利益主体,具有追求地区自身经济利益的强烈内在动机。所以,过去那种以中 央政府为主体,以集中统一和自上而下发展的特征,不顾各个区域具体情况搞“均 衡”发展,带有浓厚产品经济色彩的区域经济政策,显然已不适应经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