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老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老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老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老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老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 受 摘要 城镇化对教育提出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更需 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城镇化不断迅猛发展的进程中,教育也在不 断地变革中,其变化的特征向乡镇中学教师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改 变教育思维方式的新要求,从而也向我国现有的传统教师继续教育观 念与模式发起了挑战。 本文以赣南乡镇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乡镇中 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背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城镇化对教育的挑战 和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必要性和特殊性的论述,在调查赣南乡 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赣南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 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在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的对策。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赣南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显性指标如学 历、继续教育参与、教科研参与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也暴 露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外部规范的、强制性的培 训,忽视内在的积极性;教师继续教育仍被视为教师个人的事,未能 与学校发展联系在一起;注重外在的形式追求,忽略了教师专业内涵 的发展;重理论轻实践;职后继续教育缺乏实效等鼍这些因素反过来 妨碍了教师继续教育的进步发展。 针对当前赣南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笔者认为,要提高乡 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就必须建立新的教师继续教育理念;同 时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宏观上给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重要支持; 教师教育机构要从比较单一的培训职能向多重组织管理职能转变;乡 镇中学要构建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实现学校和教师发展一体化;教 师要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特别强调在继续教育中增强教师的主体 作用,认为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教师自我发展 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城镇化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对策 多 、 、 ,奄 , q a b s t r a c t t h eb i g g e s tc h a l l e n g e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t h a tp u t sf o r w a r dt o t h ee d u c a ti o nisn o tt e c h n i q u e ,n o tr e s o u r c e s ,t h en e e do fa n e wk i n do ft h i n k i n gm o d e i n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c o n t i n u o u s l y f a s tf i e r c ed e v e l o p m e n t ,e d u c a t ei sa l s oi nc o n s t a n t l yc h a n g i n g , t h ec h a n g e a b l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r e q u i r e st h ec o u n t r y s i d et o w n t e a c h e r st oc h a n g ee d u c a t i o nv i e w s , c h a n g ee d u c a t i o n a l t h i n k i n gm o d e i ta l s oc h a l l e n g e st h ee x i s t i n gt r a d i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a lv i e w sa n dt h i n k i n gm o d eo fo u rc o u n t r y t a k i n g g a n n a n c o u n t r y s i d e t o w nt e a c h e r s c o n t i n u i n g e d u c a t i o na s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ia n a l y z e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 c o u n t r y s i d et o w nt e a c h e r s c o n t i n u i n ge d u c a t i o n , i l l u s t r a t e t h ec h a l l e n g e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t o w a r d se d u c a t i o na n d t h e n e c e s s i t ya n ds p e c i a l i t y o nt h eb a s eo f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i a n a l y z et h em i s t a k e sa n dd i s c u s st h ea d m i n i s t e r i n gs t r a t e g yo f g a n n a nc o u n t r y s i d et o w nt e a c h e r s c o u n t r y s i d ee d u c a t i o n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i s s t u d y : t h ec o u n t r y s i d et o w n t e a c h e r s c o n ti n u i n ge d u c a ti o no fg a n n 印h a sm a d eag r e a t p r o g r _ e s si no b v i o u st a r g e ts u c ha sr e c o r do ff o r m a ls e h o o li n g , t e a c h e r s , p a r t i c i p a t i n gr e s e a r c h i n gi ne d u c a t i o n a ls c i e n c e e t c b u ti ta l s oe x p o s u r e ss o m ep r o b l e m ss u c ha s :p a ya t t e n t i o n t oe x t e r i o r ss t a n d a r da n do b l i - g a t i o n s t r a i n i n gb u ti g n o r et h e t e a c h e r s i n t e r i o r se n t h u s i a s m :1 0 0 ka st e a c h e r s p e r s o n a l a f f a i rb u tn o tc o n n e c t e dw i t ht h es c h 0 0 1s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t t a c h i m p o r t a n c e t ot h eo u t si d ef o r mb u ti g n o r et h et e a c h e r s p r o f e s si o n : b es h o r to fe f f i c i e n c y ,a n ds oo n t h e s e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t h em o r ep r o g r e s so ft e a c h e r s c o n t i n u i n ge d u c a t i o ni n t u r n f o c u so nt h i sc o n d i t i o n s ,it h i n ki t i si m d o r t a n tt o e s t a b lis han e wi d e ao ft e a c h e r s c o n ti n u i n g e d u c a t i o n l i f e l o n ge d u c a t i o n : a to n et i m e ,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d m i n is t r a ti o n s ,m u s tc h a n g ei t ssi n 9 1 et r a i n i n gf u n c ti o ni n t o m o r e g o v e r n i n g f u n c ti o n s t h es c h 0 0 1 o u g h t t oc o n s t r u c t l e a r n i n gs c h 0 0 1o r g a n i z a t i o nc u l t u r et ou n i f y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s c h 0 0 1a n dt e a c h e r :t h et e a c h e r sc h a n g et h e i rd e v e l o p m e n t f o r mp a s s i v e n e s st oi n i t i a t i v e k e yw b r d s :u i b 赫娩a t i o n ,c o u n t 眄s i d e t o w n t e a c h e 璐,c o 耐n u i n g e d u c a t i o n ,a c t u a l 埘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c o u n t e 棚舱a s u r e i 理 r - t r - 参 p 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 引言 问题提出 2 0 0 0 年1 0 月1 1 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该建议指出: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 已逐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 化”,“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 化道路”,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 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 程,其发展过程必然会显现出从量变逐步走向质变的发育阶段。城镇 化是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正处在城 镇化的发展高潮阶段,到2 0 0 2 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3 9 0 9 ,已超 过1 9 9 8 年世界发展中国家3 8 4 的平均水平。 农村向城市的迈进必然带来农村经济的巨大变化:但近来却出现 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农民听不懂政府的话,换言之,即农民听不懂包 括官方话语和学术话语等的现代化程度高的话语。农村文化陷入了一 种尴尬的窘境。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必定反映到教育的差异上来,也反 映到教师的继续教育差异上来。迈向城镇化的乡镇教育不是要消除这 种差异,而是应该沟通两种文化,在吸取其先进之处的同时保留自己 的独有特色。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中学教师面对经济与教育的要 求必定要走一条具有其特色的继续教育之路。城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 社会的组织程度提高。农村的教育具有分散性的特点,而城镇化进程 必然使乡镇教师的继续教育更具有组织性;在继续教育资源上,乡镇 教师可以利用城市资源,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在技术手段上,由于科 技含量的增加,教师的继续教育手段也将大大得到改善。 赣南是一个农业大区,城镇化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 主要因素。因此,加速城镇化是赣南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赣南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课题组我国城镇化的进展、问题和政策选择中国经贸导刊,2 0 0 4 ( 1 0 ) 硕士学位论文 城镇化是一个集经济、文化、社会于一体的综合变革过程,要有利于 优化赣南产业结构和有效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城乡一体化,以提高城 镇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赣南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其进程 中教育与城镇化经济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要繁荣赣南经济,就必须 大力发展教育,要发展教育,就必须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充分发挥 教师的能动性。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来探讨城镇化进程中的教师继 续教育问题。 研究现状 在我国,“教师进修”作为我国的一种教育制度已经在法律上得 到确认,但有关教师在职进修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国内许多学者对此 作了不少研究。 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钟启泉等学者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 是贯穿于职前培养和职后进修的全过程。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教师继 续教育体系必须认识到教师教育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 化、专业化的教育,进而摆正教师继续教育的地位。一体化的继续教 育观念在形式上为教师继续教育指明了方向而更新继续教育观念的 实质,则反击在对与其相关的一些具体内容的把握上。 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 张贵新,2 0 5 ;杨启亮,2 0 0 0 4 ) 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宜再以学历教育为重点,而应转向非 学历教育,切实发展教师的思维和教育能力,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着眼,培养高标准、复合型的教师。 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 王晓辉,2 0 0 0 3 ;张贵新,2 0 0 0 5 等) 提出了灵活多样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归纳了五种主要的教师进 修方式:一是“课程本位”模式,二是“教师本位”模式,三是“学 校本位”模式,四是协作模式,五是网络培训模式。特别强调了“学 校本位”模式。从8 0 年代初开始,经过l o 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几种 主要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导师指导模式,课程培训模式,专题研究 模式,研训一体化模式,校本培训模式,案例教学模式等( 郭景扬, 2 0 0 1 ) 。 另外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教师继续教育文化合作体系以 。瞿葆奎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 0 0 0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 ( 1 2 ) 3 4 2 3 6 2 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 及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国内学者也进行了有意义的总结 和探索。 关于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钟启泉,2 0 0 1 ) 从教师教育的现状 看,在观念、政策、内容、方法方面,都进一步改进、充实。 研究意义 在城镇化背景下来探讨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有助于从发 展的角度进一步丰富教师继续教育理论,更有助于帮助出在城镇化进 程中的乡镇教育部门和乡镇教师更有效地进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 养,繁荣乡镇文化教育事业,从而更好地为城镇化发展服务。这也是 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所在。 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一以赣南为例 1 城镇化发展与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关系 1 1 城镇化 1 1 1 城镇化定义 对于城镇化的涵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我国建设部1 9 9 8 年颁布的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 b t 5 0 2 8 0 _ 8 ) 中对“城镇化”的解释是:“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 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 城镇化过程是农村不断被城市同化的过程,它不是城市消灭农村, 而是城镇的先进生产力、现代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与扩散,最后达到 城乡共享的过程。这一同化过程的本质是城乡差别消失,城乡文明共 享,而不是由城市“消灭”农村。 城镇化意味着公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意味着公民文明程度的 提高和平均文化水平的提高,它必然带来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 改变,知识含量的猛增,使乡镇和城市有更多的关联、交流与合作。 这种共同性、关联性和交流性同时又是对公民平均文化水平的促进。 城镇化主要表现为乡镇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城镇的转移,其次向 城市转移和城市自身的发展完善。这样,在现阶段的农村地区就出现 了城镇化农村( 又称城镇) 和乡土农村( 又称乡村) 两种有明显差异 的类型区,其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人口集聚程度以及相应的文化教育 事业发展程度等,也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1 1 2 城镇化对乡镇教育发展的挑战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进步,其高速发展必然给教育提出更 高的要求。 1 1 2 1 佘民受教育程度及其综合素质需有较大提高 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的集聚过程,而且应该是集聚资本和可利 用资源,发展二、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 实现农村社会转型和传播城市文明的过程。显然,低文化程度低素质 人群,是难以适应这种集聚和发展需求的。因此,农村教育应在巩固 普九成果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包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和逐 硕士学位论文 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1 1 2 2 加强对乡镇居民的“离农教育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从农村走向城镇或 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或城镇居民。这种“离农 不仅是一种工作的 变动,空间的移位或称谓的变化,而且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 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这种重大转变需要有新的教育 “离农教育 。乡镇逐步过渡到城市,农民逐步成为市民,“离农教 育 是他们从事某种职业,掌握一定技能的需要。同时,城镇化并不 意味着农村的消失,但即使农民不离开农村,我国当前正如火如荼进 行的新农村建设更需要新农民,也要有“离农教育”。这种“离农教 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形式变化,更是内容的变化。 1 1 2 3 要把克服“小农意识力和倡导“城市文明 的教育提上日程 尽管城镇化发育程度不同的区域,其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 有很大的差距,但面临农村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挑战,各乡镇应把克服 “小农意识 和倡导“城市文明”的教育提上日程。“去农”并不是 “灭农”,而是要在保留农村文化中最质朴,最具人文魅力的东西,剔 除落后的,不合时宜的小农思想和小农意识。在价值观念上,如自我 意识、环境意识、开放意识和求知意识上都应有明显的转变,加强农 民的现代文明教育。 1 1 2 4 调整乡镇教育布局 我国农村教育历来以行政区划分基础毫以布局,这一观念已陈旧 落后。城镇化要求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不是按行政 建制的乡、村分散人力、财力、物力,而是撤乡并镇或在中心镇重点 加强初中校建设,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设置与发展高中校,在乡 镇或中心村办小学,取得教育发展的主动权和良好的办学规模。 对于城镇化发展较低的地区,其教育格局应以县城为重点发展区 域,形成以县城为龙头,由基础教育和职成教育两个系列组成的县、 乡、村形成的教育网络,并在大有发展前景的乡( 镇) 或新兴集镇的 学校,预留出教育发展空间,以便随城镇化的进程而与时俱进。对于 城镇化已经进入稳步发展区域( 如京津沪) ,应按县城或中心城镇、 建制镇、乡或中心村这三级,稳定中、小学教育规模,着重提高教育 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一以赣南为例 对现代化建设的适应度,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对于城镇化水平较高 而又发展迅速的地区( 如闽粤江渐) ,除了在义务教育范围注意均衡 发展,保证办学质量外,非义务教育阶段也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 依靠有效机制引导教育投资向市场带动、工业带动、外向带动等有发 展前景的区域集聚,以使这些区域的教育发展与其成为中心城镇的地 位相称,发挥其作为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对周边城镇和乡村的示范与带 动功能。 1 - 2 教师继续教育 城镇化是一个过程,一个动态,它对教育提出的挑战也是一个过 程,一个动态。教师本身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动态,这就意味着教师 在变化着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接受新的教育,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经济 环境、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等。 1 2 1 教师继续教育定义 教师继续教育指“对达到一定知识水准的在职教师进行的知识更 新、补缺和提高的教育。目的已不单纯是补足学历,补充新知识,或 改进目前的教学工作,而是改变教师进行教学的知识、能力、态度、 行为等条件,以提高教育对社会和新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的总体适应 性。在教师任教期间不断进行,甚至延续到退休,乃至终身。 这里主要指涉及教师任职后所参加的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继 续教育a 其中包括没有取得合格学历者所参加的学历继续教育、从事 教师专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岗位继续教育;以及以教师的专 业发展为一目的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的外部继续教育、校本继续教 育、自我继续教育等。其中最高境界为教师的自我继续教育,它应是 一个终身的、自觉的、不断自我挑战、自我发展的过程。而狭义的继 续教育就是指集中培训。集中培训是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中规定的中小学教师每5 年为一轮,到指定培训机构接受固定课时的 培训。新任教师培训不少于1 2 0 学时,教师岗位培训不少于2 4 0 学时。 1 9 7 9 年中国派出代表赴墨西哥参加世界第一次继续教育工程大 会后,开始正式把“继续教育”一词引进中国。1 9 8 6 年1 0 月,国务 院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规定成人教育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 9 9 0 ,第6 页 主要任务之一为:“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 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继续教育。”1 9 8 7 年1 2 月,国家教育委员 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语言委员会、劳动人事部、财政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6 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暂 行规定指出:“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对象是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 级以上技术职务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重点是中青年骨 干,任务是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等得到扩展、加深和提高,使其结构 趋于合理,水平保持先进,以便更好地满足岗位职务的需要。”我国 是1 9 8 7 年开始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国家 教委成立了“中心小组”,而“中心小组”全称还是“全国中小学教 师进修研究中心小组”。国家教委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在 1 9 9 0 年1 0 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座谈会。从此,我国开 始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1 2 2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 9 9 9 年9 月1 3 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定义为“指对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中小学在职教 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的培训”。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 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需要。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进行继 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1 2 2 1 终身教育思想的要求 终身教育的使用最早出现在1 9 5 6 年法国议会立法文佳中。此后 1 9 6 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处长保罗朗格朗首先提出。1 9 6 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终身教育作为国际术语使用,并明确了终身教 育的概念。1 9 7 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学会生存报告书, 确定了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定 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到目前为止,终身教育作为一种世界教育思潮 已进入理论化的高度并广泛地得到推广i 终身教育是“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 。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0 l ( 4 ) 。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1999 年9 月 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 性教育”,“是进入2 1 世纪的关键所在”。终身教育要求人们充分地 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接受各种训练和培 养,在时间上它包括人的一生,在空间上,它包括各种场所。终身教 育思想的提出使得人的受教育阶段不再局限于职前,不再局限于学 校,继续教育必然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1 2 2 2 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在2 0 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欧美教育界一 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在我国还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教师专业 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 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指: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 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 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 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 格的认定,更是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而继续教育是 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专业化要求教师继续教育要以教师发展为 本,通过继续教育让教师认识到教师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专业人员。 继续教育要特别注重加强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 是个终生的过程,其发展包括专业发展阶段和专业发展内涵两方面。 教师专业发展有自己特定的周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专业成长问题和 需求。继续教育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按需施教,必须要研究教师的专 业发展规律,要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并对 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进行研究,以便对可控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要指出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轨迹,在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从书: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 9 9 6 第 9 0 页 。郑勇军专业化进程中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新探 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 学: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 0 0 3 1 0 9 硕士学位论文 定程度上既有共同的一般规律,又因时间、地点不同而存在着特殊规 律。国内和国外不同,城市和农村不同。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体 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同一个体在不同环境下,其发展轨迹是不同 的,不同个体在同一环境下其发展也是不同的。因此,开展继续教育, 既要借鉴一般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周期的研究成果,又要在广泛进行初 评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本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定周期,以便对处于 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特定的培训,使继续教育更有针对性和 实效性。 1 3 城镇化与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关系 作为基础教育的乡镇中学担任着培养乡镇建设者的任务。城镇化 发展使乡镇的经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必然导致乡镇中学的变化,教 育对象的变化。乡镇中学的学生正经历一个思想变革的时期,一方面 他们仍受父辈农民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城市文化的吹熏 之中成长。乡镇中学也在变化之中,它们的规模正在逐步变大,条件 正在慢慢改善,整体教学质量正在上升。作为其主要成员的乡镇中学 教师应该如何对面这一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跟上城 镇化和现代化的步伐,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首先,城镇化正在改善乡镇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条件。城镇化带 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财政投入必然得到增 加,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条件因此能得到改善。 其次,城镇化带来的文化冲击要求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要与时俱进,要加强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加强教育 学和心理学的学习,把握乡镇中学生的特点,更好地进行教学。 第三,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 平,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乡镇中学的学生,而他们又间接地影响他们的 父辈。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带来的是文化的发展、乡镇的进步,从而 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1 4 赣南乡镇教师继续教育的特殊性 赣南是江西的南大门,它东邻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是江 西省最大的行政区和第二大城市。赣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 是“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扼闽粤之咽喉,据五岭之要会”的战略 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 要地。京九铁路贯穿,四条国道纵横,是内地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通 道,已越来越成为福建、广东、湖南、江西四省交汇处的重要交通枢 纽,是对接我国东、西部经济,“承东接西”的一个“桥头堡”。赣南 是一个革命老区,有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出发地瑞金;有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兴国县。和其光辉的革命历 史相比,赣南无论在经济发展上还是文化发展上都处在比较落后的水 平上。近年来,赣州积极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大赣州”主战略, 以大开放推动经济的大发展,把封闭落后的赣州逐步推向了改革开放 的前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赣南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到2 0 0 5 年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59 00 万人,占总人口的3 1 7 。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11 18 个百分点。9 相比1 9 7 8 年江西省的平均1 4 4 提高了近 1 6 。这一数字和全国3 6 0 9 相比还处在相对落后的水平。统计数据 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 39 万人, 占2 74 ;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4 43 万人,占9 11 ;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72 ,24 万人,占33 32 ;小 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0 43 万人,占36 7 7 。与第五次 人口普查相比,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增加10 23 万人,高中文化 程度的人口增加11 89 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增加36 3 2 万人,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减少4 07 万人。因此,赣南乡镇 教师的继续教育既不同于已经处在较高发展水平的城市或城镇化程 度较高的乡镇,也不同于仍处在较低水平上的乡村教师继续教育,要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其特色的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之路。 1 4 1 继续教育的投入不同 继续教育的投入主要由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和高度城 镇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于继续教育的投入无论从资金还是 2005 年赣州市1 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赣州市统计局 ( h t l p m 哪w g z 8 9 c o m 铀f o s h o w a s p ? i d s1 8 8 ) 同上 硕士学位论文 人力上来说都要大大高于农村和城镇化相对落后的乡镇,而乡镇在这 一方面的投入又要高于农村。缺乏培训经费、高质量的培训机构和 灵活的培训方式是赣南很多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大困难。 1 4 2 继续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对城市中学教师和城镇化程度高的乡镇中学教师来说,他们本身 的学历层次已达较高水平,这些地区很多教师目前参加的是较高层次 的研究生班学习,很多中小学教师甚至达到研究生学历。学历补偿教 育已不再是这些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点,重点应在前沿教育理 论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学习上。而对于乡村中学教师来说,学历补 偿教育仍是很多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赣南的乡镇中学教师 因城镇化程度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乡镇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 正处在从传统文凭学习向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 学能力的再继续教育、再进修和再学习过渡阶段。 1 4 3 继续教育的内容不同 由于继续教育的重点不同,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自然也 有较大差别。具体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宜应根据各地教育发展的需要制 宜。城市和发达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更丰富,教育资源更充 足,教师也更有条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进行各种研究与实 践。他们所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也更有条件运用到 教学实践当中。赣南乡镇中学教师需要的是更贴近乡镇教育实际的课 程,过于追求新、前、高只会让教师觉得学不致用而逐渐失去兴趣。 而如果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也会让教师反感甚至这种落后的继续教育 产生抵制心理。 1 4 4 继续教育的方式不同 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城市和发达乡镇中学更有条件运用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师的继续教育,也更有条件组织教师到外校 和外地参观、访问学习,也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继续教育以 及获得更多的继续教育资源。相比而言,赣南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 的方式因经济条件限制更局限于本地学习,网络资源的利用也更有 限,校本培训也因经济与师资力量的局限开展较差。 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 2 赣南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1 赣南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 2 1 1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赣南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 问题,为探寻适合乡镇中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为教育行 政部门领导与管理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继 续教育提供依据;试图为转变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观念与现状作出 些努力,促进赣南乡镇中学教师适应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建设对乡镇教 育提出的挑战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 2 1 2 调查对象 赣州市教育局中小学继续教育负责人、赣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务 处主任、乡镇中学校长和乡镇中学教师。 2 1 3 调查内容 乡镇中学教师所接受过的继续教育的情况 乡镇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要求 乡镇中学教师对现行教师继续教育的看法。, 2 1 4 调查方法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以获取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第 一手资料,同时结合随机访谈形式对问卷调查的相关信息进行补充了 解。( 问卷见附录) 2 1 4 1 被试: 采用分层抽样,抽取赣州市章贡区8 个乡镇的8 所乡镇中学,对 这8 所中学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 4 0 份,收到有效问卷 2 2 8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 8 3 。 2 1 4 2 工具:采用自编问卷 第一部分:教师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教龄、学历及其变化等教 师个人信息。 第二部分:教师总体发展情况 第三部分:教师继续教育情况 2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 2 1 问卷基本构成 2 2 1 1 调查样本描述 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 2 8 份。从学校类型、性别、教龄三个维度 考察。 表2 1 学校类型 、 ,、1 r - i 12345678 合计孚仪矢型 人数 3 02 63 02 52 83 03 02 32 2 8 百分比 1 3 1 61 1 4 01 3 1 61 0 9 61 2 2 81 3 1 61 3 1 6l o 0 91 0 0 学校类型中,1 、2 、3 为城镇化程度较高,规模较大,教学水平 较高的乡镇中学,4 、5 为城镇化程度一般,规模居中,教学水平中 等的乡镇中学:6 、7 、8 为城镇化程度较低,规模较小,教学水平也 较低的乡镇中学。 表2 2 教师教龄构成 教龄3 年以下4 8 年9 1 9 年2 0 年以上合计 人数 4 85 68 53 92 2 8 百分比 2 1 0 52 4 5 63 7 2 81 7 111 0 0 综合借鉴各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本研究将调查教师按 教龄分为3 年以下的新教师_ 、4 8 年的青年教师、9 1 9 年的中年教师、 以及2 0 年以上的老教师,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年龄段教师分布基本 均衡,以中青年教师人数稍多。 2 2 1 2 调查样本具有几个特点: 样本学校分布广泛。 调查对象教龄跨度大。 调查对象学历层次高低不一。 2 2 1 3 乡镇中学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2 2 1 3 1 教师学历情况: 表2 3 被调查教师第一学历构成 学历中师大专本科合计 人数 1 9 1 7 53 42 2 8 百分比 8 3 3 7 6 7 51 4 9 21 0 0 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 表2 4 被调查教师第二学历构成 学历中师大专本科合计 人数6 9 0 1 3 22 2 8 百分比 2 6 3 3 9 4 75 7 9 0 1 0 0 从调查结果看,赣南乡镇中学教师的起始学历以大专层次为主, 通过各种方式的学历补偿有近4 0 的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现学历低层 次教师所占比例差异不大,基本都在2 一4 。但各学校之间学历构成 比例差异较大,有的学校( 城镇化程度较低,较偏远的中学) 起始学历 为本科的一个也没有,而中师学历教师达1 2 。有的学校( 经济发展 水平较高,离城区最近的中学) 起始学历为本科的则高达1 8 。而且 现有学历本科段差异也较大,有的学校仅为2 0 ,有的学校高达6 0 多。教师学历构成与教师年龄显著相关。8 4 2 1 的低学历教师是教龄 2 0 年以上的老教师,而被调查对象中第二学历为本科的8 5 位教师中 没有1 位是2 0 年以上的老教师。3 年以内新教师第二学历达本科的 占8 0 2 2 1 3 2 教师在职学历培训情况: 曾经参加过在职学历培训的教师为6 8 1 9 j 其中6 2 5 的教师在 职学历培训形式是自学考试,8 3 7 5 是函授形式,其余为电大等,未 参加学历培训的教师中7 1 1 9 是教龄2 0 年以上的老教师,其次是:目 前学历层次己较高的新教师。 调查对象中有4 2 9 8 的教师己通过在职培训获得了高一级学历, 其中教龄9 至1 9 年的中年教师有3 0 3 8 是通过在职学历培训获得 现有学历的,6 9 6 2 的青年教师通过在职学历培训获得现有学历的, 老教师通过职后教育获得学历的比例为0 。 2 2 1 3 3 教师参加非学历培训的现状 1 0 0 的教师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在职继续教育。教师参加得最多的 非学历培训是由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 主要是区教育局教研室) 组织 的培训( 8 6 ) 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 1 0 0 ) :其次是市教育学院组织 的培训( 2 4 ) :有1 0 1 2 的教师参加过省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机 构组织的培训:4 5 5 的教师参加过外地高校或学术单位的培训。前三 项构成当前赣州市章贡区乡镇教师在职非学历培训的主体。 硕士学位论文 2 2 1 3 4 教师参加教科研情况 最近三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科研成果3 篇以上的教师有 5 3 6 ,发表了卜2 篇的有2 7 5 2 ,无成果发表的6 7 1 2 。各学校取 得科研成果的教师比例无显著差异,任教学科对科研成果也无影响, 但各年龄段教师表现出显著差异。新教师中有科研成果的人数最少 ( 4 7 3 ) ,其次是老教师( 8 6 6 ) ,中青年教师有半数以上获得过成果。 2 2 1 3 5 中学教师对工作量的感受 乡镇中学教师普遍感到工作量大,工作负担重。对于“我感觉总 有干不完的工作,常常加班加点”表示非常赞同的教师有2 4 6 3 , 有4 8 8 5 的教师表示较赞同,两部分合起来,感到工作负担过重的 教师高达7 3 4 8 。 2 2 1 4 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2 2 1 4 1 乡镇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要状况 当前来看,乡镇中学教师维护自身专业发展最主要的途径是参加 继续教育和进行教育科研,因此,问卷首先通过调查乡镇中学教师在 这些方面的态度了解乡镇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表2 5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需要程度 需要程度强烈需要有时很强烈很少需要从无需要合计 人数 5 81 5 6 : 1 042 2 8 百分比 2 5 4 46 8 4 24 3 91 7 51 0 0 对于问卷中“在工作中你感到参加某种继续教育的需要”这一问 题,选择“非常强烈”的教师有2 5 4 4 ,选择“有时很强烈 教师 有6 8 4 2 ,同时也还有4 3 9 的教师选择了“很少有需要”,有1 7 5 的教师选择“从无需要”。把选择前两顶的教师合并为一类一继续教 育需求强的教师,把选择后两项的教师合并为继续教育需求弱的教 师。结果显示,当前乡镇中学教师中绝大多数( 9 3 8 6 ) 都有较强的继 续教育需要。 表2 6 教师教龄与继续教育需求 教龄3 年以下4 8 年9 1 9 年2 0 年以上 需求强烈人数 4 8 5 4 8 13 1 百分比 1 0 0 9 6 4 3 9 5 2 97 9 4 9 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以赣南为例 教师培训需求与教龄有显著相关,呈现出随年龄增长递减趋势。 2 2 1 4 2 教师参加非学历培训、教育科研的动机 表2 7 教师参加非学历培训动因 动因上级指令学校要求自己申请其他合计 人数 1 3 5 6 91 952 2 8 百分比 5 9 2 13 0 2 68 3 42 1 91 0 0 从表中可以看到有8 9 4 7 是由于政策规定或学校指派,只有 8 3 4 的教师是自己申请,还有2 1 9 是由于其它原因。这和9 3 8 6 教师需要培训的愿望相冲突。 表2 8 教育科研的动因 动因领导要求职称需要自己感兴趣竞争合计 人数 9 76 45 21 52 2 8 百分比 4 2 5 42 8 0 72 2 8 16 5 81 0 0 各个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动机差异不大,从教龄看,理应是教科 研骨干的中青年教师却更多地选择“领导要求”和“职称需要 ,达 到7 0 多。而“自己感兴趣”的教师中新教师选择比例稍高,超过3 0 , 中青年教师只有不到2 0 。 、一-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当前乡镇中学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 力,但具体的动机大都由于上级要求和职称需要。调查表明很多教师 在心态上均依赖于上级提供资源来协助自己本身的成长,认为学校或 教育行政部门有义务提供进修或继续教育的机会,而不是主动追求自 我的发展,也没有把专业成长视为自己的义务。 2 2 1 4 3 乡镇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 表2 9 乡镇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 继续教育目的人数百分比 自我实现 41 7 5 提高理论水平 2 51 0 9 6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41 4 9 1 提高教科研水平 1 25 2 6 知识更新 1 46 1 4 学历达标 8 63 7 7 2 硕士学位论文 职称评定3 51 5 3 6 兴趣爱好oo 脱离教学工作83 5 1 反思教育教学问题1 04 3 9 合计2 2 81 0 0 调查表明,在诸多选项中,乡镇中学教师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学历达标、职称评定等作为首选目标,而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在提倡反 思性教学的今天乡镇中学教师普遍没能认识到反思教育教学问题在 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