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pdf_第1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pdf_第2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pdf_第3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pdf_第4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q- 中文摘要 随着英语的普及和应用,如何学好英语,教好英语成为目前国内英语教育学 家和学者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英语应用能 力差的根源就在于,国内传统的文化教学模式致使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脱节,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不强在大多数国内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是主体,他操纵着整 个课堂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缺乏自主探 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文化又是非常对广泛的,并不是靠课堂上老师传授就能 掌握。在此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英语国 家文化的能力,本人从认知角度出发,构建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 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 本篇论文总体分为三部分:首先论述了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国内 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并且构建了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结构,并分 析了此模式的特点及其教学策略。其次,详细分析了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 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具体过程,并在青岛学院0 8 级金融与会计专业两个班 级的大一新生的英语教学中进行了实施。最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本人对 实验后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测评,得出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 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教学模式;模式应用实验;实验结果与分析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n g l i s h ,h o wt ot e a c he n g u s hw e l lb e c o m e st h ek e y i s s u ea m o n gt h ee n g l i s he d u c a t o r sa n ds c h o l a r si n “c h i n a a tp r e s e n t ,c h i n e s e e n g l i s h - - - t e a c h i n g m o d e l s p a y m u c ha t t e n t i o nt om e c h a n i c a l m e m o r i z i n g a n d t e a c h e r - 一一o r i e n t e de d u c a t i o n ,a n dp a yl i t t l e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b e t w e e n e n g l i s ha n dc u l t u r e s ot h es t u d e n t s s o c i a l c u l t u r a l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b i l i t i e sa l e v e r yw e a k t h e r e f o r ei t c a n ts a t i s f yt h ea i mo fq u a l i t y 一- o r i e n t e de d u c a t i o n s ot h e a u t h o rc r e a t e st h er e s e a r c h 一- - o r i e n t e de n g l i s ht e a c h i n gm o d e li nc o l l e g e t h i sp a p e r i n c l u d e st h r e ep a r t s :f n s t l y , is u mu pt h es a m et h e o r i e sb o t hi nc h i n aa n df o r e i g n c o u n t r i e s ,a n dt h e ns e tu pt h er e s e a r c h - 一- o r i e n t e de n g l i s ht e a c h i n gm o d e li nc o l l e g e s e c o n d l y , ic a r e f u l l ya n a l y z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so ft h i sm o d e l ,t h es e q u e n c eo fo p e r a t i o n t h et e a c h i n gs t r a t e g y , a n di m p l e m e n tt h em o d e li nt h ef r e s h m e n sc l a s so fq i n g d a o c o l l e g e f i n a l l y , t h r o u g ho n es e m e s t e rr e s e a r c ha n dp r a c t i c e ,ia n a l y z et h er e s u l t sa n d p r o v et h a tt h er e s e a r c h - - o r i e n t e de n g l i s ht e a c h i n gm o d e li nc o l l e g ei sp r a c t i c a la n d f e a s i b l e k e yw o r d s :r e s e a r c h o r i e n t e de n g l i s ht e a c h i n gm o d e l :e m p i r i c a ls t u d y ;r e s u l t sa n d a n a l y s i s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墨蕉塑盔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主钕舻 签字日期: 扩7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墨垄江盔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墨垄迤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j 驮韦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嗲年多月少日 签字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烈川日 电话: f ,占彳dff ,砂矿矿9 邮编:厂卯肋 第一章绪论 一、问题提出 第一章绪论 目前国内的许多英语教育学家和学者们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们非常担忧“有口 不能言,有耳不能听”的现状。很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非常 不满,尤其是他们的口语和写作能力太差。1 9 9 8 年9 月2 日文汇报上曾经写 到“统计数据表明,只有5 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表示满意,而多 达3 7 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的口语极差,1 4 的单位认为毕业生能胜任工作需要,而 2 4 的单位则认为毕业生英语写作太差。然而这些毕业生往往都是同学中的佼佼 者,他们在考试中一般都取得好成绩,这说明好成绩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很好地胜 任社会和职业对他们的实际需求。 以上的调查说明,现行国内英语教学模式培 养出来的学生语言理解能力不错,但是在语言表达上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英 语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效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根源在于在国内传统 的文化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脱节,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时,没能 很好地掌握语言形式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们掌握的英语知识是僵化的,使用 起来不能做到灵活,恰当与得体。国内传统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 书本知识为媒介,由教师向学生单一地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 主动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这一特点。它只是专注于对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分析。其 结果就是使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脱节,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缺乏探究 和创新的能力,因此他们掌握的英语文化知识是僵化的,并不能做到灵活、恰当 和得体的应用英语文化知识。这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也严重地损坏了学生学 习的兴趣,减弱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国内传统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 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必须加以改变。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来研究大学英语文化教学问题,力求通过本文使大 学英语文化教学研究和实践操作获取一定的借鉴价值。 。王立菲现代外语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0 第2 2 页 1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近几年,学术界一直提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但是当我们把目 光转向各大学院校的英语教学,文化教学现状却并不容乐观:没有行之有效的教 学模式,教学质量有待于提高;并且大多数人虽然通过了四六级考试,但是跨文 化交际能力却让用人单位不太满意。本研究旨在探讨应该采用何种文化教学模式 来优化和提高文化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 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此本人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进行 了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把探究式教学理论与英语文化教学特点相结合,提出了 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它打破了国内传统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下被动 接受的局限性,把探究式学习方式应用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 探究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敏感度。 ( 二) 研究意义 1 、2 1 世纪,地球己成为人类居住的村落,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语言、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像“村民 一样朝夕与共,息息相关地共同生存、共同劳动。 不同国家的人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尤其是我国加入w t o 后,我国与国际上的合 作与交流更加频繁,时代的发展急需一些既懂专业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 人。而文化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探究式大学英 语文化教学模式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英语文化教学,探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思路, 提高我国外语教学质量,推进我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目前,中国对文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相当有限。一方面,文化教学尚 未得到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教学大纲没能体现文化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大 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大多数是传统的授受式,这种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 交际能力和文化敏感力,致使,我国文化教学实践步履艰难。本文对于提高我国 教育界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促进文化教学在我国外语教育中的推广都具 第一章绪论 有重要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谈到探究式学习首先要提到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他主 张引导学生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他虽然无知,却能帮 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然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 生,能够帮助新生命的诞生”。他主张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1 9 3 3 年,杜威创 立了“问题学习法 的探究模式,说到并且指出了当时许多人在科学教育方法上 的错误,他认为科学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积累,而对于科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 识态度,并强调科学不仅是要学习一堆知识,同时也是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他 + 是最早提出把探究方法应用于学校科学教育中的人,他是最早提出把探究方法应 用于学校科学教育中的人,他为正式提出探究学习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另外两 位为探究学习理论的提出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教育科学家卢梭和心理学家皮 亚杰。卢梭认为探究学习的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他的这种理论为探究学习 奠定了思想基础,皮亚杰提出认识阶段理论为探究学习奠定了心理学基础。随后, 2 0 世纪6 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他认为“发现学 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 行学习。”这一时期伊诺利大学探究训练研究所所长萨奇曼提出了“萨奇曼探究 训练模式 ,主张通过培养探究能力从自然中自主地发现规律。探究学习研究在2 0 世纪7 0 年代到8 0 年代发展到了构建模式及实施阶段,当时比较有名的探究教学 模式有:马希尔斯。考克的社会探究模式、施瓦布的生物科学探究模式以及学习 环模式。同时这一时期降旗胜、广冈亮等日本教育家也对探究学习的理论和模式 的建构进行了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探究学习得到了各国科学界的 大力和重视,美国国家科学课教育标准和英国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都 西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2 第1 5 页 回柴西琴浅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m 】中小学教育,2 0 0 2 第3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积极推崇探究式教学。国外的科学家和教育学家们对探究教学的研究从理论和实 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对国内课程改革起到了推动和借鉴作用。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探究学习活动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中,他提 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教学要求。学记中也提到“道而弗牵,强而弗 抑,开而弗达”的思想,阐明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鼻 子走,强迫或代替学生学习。宋代朱熹认为“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强调“教师教学要从疑问入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并主动探究,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有所收获。 可见探究学习思想很早就存在于我 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中了。 在近代,探究学习理论界的主要代表是蔡元培和陶行知。蔡元培主张“教学最 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做教师的不能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地都讲给学生 听。最好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师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 去帮助他们。”陶行知提出了五个解放:“一是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提倡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的能力,反对对学生封闭式的注入,甚至压制的教育方法;二是要解放 学生的双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三是要解放学生的嘴,使学生得到言论 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四是要解放学生的空间, 使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和社会,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以发挥其内在 的创造力:五是要解放学生的时间。就目前国内教学界的情况来讲,我国对探 究学习的研究才刚刚起步。1 9 8 3 年广东德顺发起“以实验为基础的引导探索”,同 一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来自美国的兰。 本达在北京举办的探究研讨教学法讲习班实验,促使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不断地 对探究学习的研究和探索。受国外探究学习教育理论的影响以及国内学者自身的 不断研究和探索,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调在教学 。庞维国中国古代自主学习思想探析【m 】上海:心理科学出版社,2 0 0 1 第5 1 8 页 。施良方学习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4 第3 9 页 。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 9 8 8 第2 8 页 第一章绪论 i i i 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 获取知识、驾御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只有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获得。在我 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写入各门具体学 科的课程标准内容之中,可见,探究学习的研究在我国已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文献是记录相关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对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使用 文献法中,本人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探究式教学的相关内容,并研读了大学英语文 化教学有关的书籍,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对本文有借鉴和启示的相关资料。 2 、调查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 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在使用调查法中,本人 重点考察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和研究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中存在 的问题,从中总结和发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3 、实验法 实验法是自然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近代由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科 学研究的扩展,实验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解决社会科学的问题,包括教育 领域的问题。实验研究方法是通过认为地控制某些因素,揭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因 果关系的方法。在使用实验研究方法中,本人主要采用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实 验,在实验研究中尽量减少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研究结果在逻辑上 得到充分证明。 五、创新之处 目前,我国对于探究学习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一般对探究学习的特征研究 较多,对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是太多,而大多数学者都只是研究探究模式在 科学学科中的应用,很少研究其在文史类学科,语言学科中的应用。尤其是其在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几乎是空白。本文以国内外著名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出发,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大学英 语文化教学模式,以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注入式,填鸭式的大学英语文化教 学模式,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主导者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探索、 共同学习。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知能力,认知策略,增加学 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探究意识,使学生向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一、探究式教学 第一节概念界定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课堂为主要的活动场所,以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形式,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让学生周围世界和生 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自主质疑、探究、讨论问题,并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 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 探究式教学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 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促进者和合作者,其任 务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 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要求教师有敏锐的眼光, 在与学生的合作时,能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接纳学生们的独到见解,以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圆此外,教师还要明白探究活动的规律,把握探究的深度, 并对探究活动的规律,把握探究的深度,并对探究活动的成败进行评价。 探究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他们的任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 要探究的目标,积极思考探究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交流探究内容,进行 总结思考,以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中,把教师从知识权威 的神坛上拉了下来,他不再是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有利的促 进者和合作者,而学生也不是处于被动地位的接受者,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非 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与 别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 参与的活动,他们将以导师和主任的身份进入课堂。 。王姗等。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忉上海: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0 1 ,( 8 ) 。 。唐智松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川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 0 0 1 ,0 0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教学模式 关于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许多学者把教学模式与教 学方法等同,强调模式就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教学情境。 还有的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范型或计划。模式是由英文m o d e l 译过来的。它还可 以译成:模型、典型、范例、型号、模特儿等。“教学模式是思考课堂教学的一种 工具,它用一组精心安排的基本概念,也就是几个主要的变量来解释课堂教学师 生的活动”。按照韦尔和乔伊斯的说法,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 选择教材、提高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 p 9 0 他们对教学模式的理解是对教学 系统中的各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因此具有系统结构的特点。 以上的种种观点,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教学模式的本质,但是在科 学性和系统性还尚有欠缺。要科学地定义教学模式必须从模式的定义入手。日本 的大河内一在其教育学理论问题一书中指出:“我们在观察复杂的事物时,常 引用比较简单的,能够较好地了解事物内部结构的规律或条理化的理论,以便能 够求得较正确的认识。这时,已有的理论起着模式的作用。可见,模式是一种理 论,它的最明显特征是它通过类推所表达的思想。 这个概念强调了模式的现实 性、简化性、理论性的特征。综合以上观点,所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 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 知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化的教学结构。“由于学生的需求不同,不 同的教学内容指向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工具提供不同的教学模式,故不 存在使用于一切的教学环境的最优化教学模式。” 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系列适 用于不同目标、工具、内容及对象的各种教学模式,才能在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 选取并综合运用各种模式,创造出最佳的教学环境,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前两节对探究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界定,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模式其 。( 美) 乔伊斯等著花清亮等译教学模式【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 0 0 2 第6 5 页 。林存华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概念分析【m 】上海:上海教育科研出版社,2 0 0 1 第2 3 页 。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 0 0 4 第5 6 页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实是连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人们借助于模式这个桥梁才能顺利地把一种理 论附诸于实践。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探究教学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化。探究 式教学理论规定了探究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明确了探究教学的基本原则,为教 学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如何开展具体的学科教学? 如何将原理转化为 实践,就是探究式教学模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是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探究 式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它反映了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规律。 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探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探究教 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其科学态度和精神,按模式 分析等方法构建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和策略体系。 四、语言 对于语言,学术界其实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国内外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 角度,对语言作了论断。斯大林曾经说过:“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从有社 会存在的时候,就有语言存在。”语言的存在依赖于社会的存在,某一具体语言的 存在依赖于某一具体社会的存在,语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恩 格斯曾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了著名的观点:“语言是在 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的。为了协调人与人之间迫切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一种 社会现象”。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然而,这么定义 语言并不完整,它只概括了语言的一部分本质特征。 列宁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出发,第一次提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随后,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思想,在斯大林选集中又具体地阐述了列宁的论 断,他说:“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 解。 交际功能是语言基本功能。它决定了语言的生命力旺盛与否。没有交际功能 的语言,就只能灭亡,变成死语。因此,交际功能也是语言不可缺少的特征。 除此之外,许多心理学、哲学例如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等认为语言不仅是人 类交际的工具,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家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符 函林立、王之江探究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f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5 。第8 4 页。 雪柬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j 】外语界, 1 9 9 6 ,( 1 ) 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号的形式是语音,语言符号的内容是语义。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有一个恰当的 比喻“语言可以被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 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 开声音。 综合以上关于语言的论断,我们这里这样界定语言这个概念,语言是一 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并同人的思维密切联系,是音义结合的 符号系统。 五、文化 对于文化的看法,人们众说纷纭,观点不一,各个学科从不同角度对文化所 下的定义不少于2 5 0 种。这里我们引用现代汉语词典里关于文化的定义,这是个 非常宽泛的定义:“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或指教育、 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 有些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 化的概念正在不断的变化。在西方的著作中,早期对文化的定义偏重于精神和观 念形态方面。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 b t y l o r ) 是最先提出文化定义的学者。他认为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 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将文化分为外 显文化和内隐文化。所谓外显文化就是眼睛看得见的文化,如宗教、礼仪、语言 交际、文体活动等,所谓内隐文化就是一种眼睛所看不见的文化,它通常指的是 隐藏在习惯性的行为、语言行为背后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 后来有些学者又把文化分作两类:“一类是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哲学、 科学技术成就等集中反映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被称为“大写字母的文化 。另一 类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社会组织、相互关系,被称为“小写字母的 文化 。” 。吴友富外语与文化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 0 0 0 第1 1 0 页 宙钱穆 文化与生活【j 】 中华文化之特质,台湾:世界书局,1 9 6 9 ,第9 0 页 国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出版社,1 9 8 9 第4 5 页 回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f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 8 8 第4 页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总结上述观点,我们可以概括出文化的几个特点:“( 1 )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是人们自己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同时,文化对于人各个方面的成长也起着重要 的作用。一个人从幼时起就受到文化熏陶,他的举止言行都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的 约束。因此,人是社会的人,也是文化的人。( 2 )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传承 的,是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 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 ) 文化是社会成员所共有的,即 使某个人掌握了特殊的行为方式,如果不为广大的社会成员认可并且共有的话, 那就不是文化。 六、英语文化教学 所谓英语文化教学是指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的同时,适当地讲授英语国家或 民族文化。提出这样的教学要求,旨在通过文化教学! 帮助英语学习者用英语国 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来制约自己的言语行为,以避免因文 化差异而造成的语言错误。 英语文化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英语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行为模式等,这样的目标是非常大的,英语文化教学不能脱离英语教学,不应该 超越英语教学的范围。仅靠英语教学搜索涉及的文化内容要让同学达成对英语国 家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认识,特别是在非英语专业中的一般英 语教学中,这样的目标更加难以实现。因此,在适量的讲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培 养学生能够独立地从英语材料中理解文化的主体认知能力是英语文化教学的更为 重要的另一个目标。这也是本人构建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目标。 第二节研究理论基础 一、认知结构理论 自从2 0 世纪初认知结构理论产生以来,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m a x w e r t h e i m e r ( 韦特墨) 在1 9 1 2 年提出格式塔理论后,引起了美国心理学家的注 。吴友富外语与文化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 0 0 0 第1 0 1 页 1 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意。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个体所表现的行为取决于解决当前问题时对眼前情 景结构的分析,以及对过去经验的利用。在他们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 这是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和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顿悟”,在 于感知情景时,对事物关系的重新组织。 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个体和环境是在继续的相互作用中结合起来的,引向对世界的重新感知和对知 识的重新组织。新经验与过去存在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结构使之更适 当。这种经修正的结构,反过来对个体新的感知产生影响。 这样,个体与环境 的相互作用中,保证了他们自己的发展,引起环境的改变。皮亚杰的理论把认知 和成熟结合起来,认为环境为有机体生来就有的潜能提供营养,学习能力是环境 与先天的潜能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他还认为,人的每一个认知活动都有一定的 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主体认识不断发展的平衡不平衡一 平衡的过程,也就是适应的过程。 另一位学者,布鲁纳也强调“顿悟 学习,他大力提倡发现学习,认为在教 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究者,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创立一种情境引导学 生独立探究,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布鲁纳认为,学 生是积极的主动的知识探究者,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学习的主 要目的是参与建立该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皮亚杰是瑞典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 为个体和环境是在相互作用中结合起来的,个体对世界进行重新感知并对原有知 识进行重新组织,在新经验与个体经验的相互作用中,既保证了自己的发展,同 时也引起了环境的变化。皮亚杰认为学习能力是先天潜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的每个认知活动都有一定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主体认知不断 发展的平衡一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也就是适应过程。 由此可见,认知结构理论家们提出个体认知结构是学习所必备的能力,认知 结构理论是对传统的江r 的行为主义学说的一种挑战。由于个体的认知结构是有 层次的,不同个体认知结构层次水平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9 第1 0 4 页 。王丕主学校教育心理学【m 】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 9 8 9 第4 5 页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设计和组织要合乎逻辑,又要同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相适应。认知结构理论家 们对学生个体认知过程及结构的分析,符合语言学习的特点,为探究式大学英语 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早期的认知结构理论中就已经有了建构主义思想,建构主义是继认知结构 理论后进一步发展,认知结构理论强调通过个体与客观知识的相互作用而内化为 知识结构。然而建构主义更加关注的是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 础来建构知识,他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 许多新的见解。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行为主义的s r 过程,学习是学生自己构 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同时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学生自身新旧经验之间的作用 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空着脑袋,因为学生在 以往的日常生活中,学习中经过不断积累已经形成了一些丰富的经验知识。例如, 对于一些自然现象、自然现象等,学生们几乎都有自己的见解。如果遇到一些他 们以往没经历过的事情,没接触的问题,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概念做出 对问题合乎逻辑的推断和假设。因此,学生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教师不应简单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 识经验,并以此为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并且引 导学生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经验。要做到这点,需要师生针对某个 存在质疑的问题,相互沟通、交流合作,了解彼此的想法。另外由于学生的个性、 家庭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会存在差异,而 这种差异正是教师和学生们的一种宝贵资源。建构主义着重研究学生个体的自我 发展,但另一方面却并不否认外部引导的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在学生自我发展探 究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不能强制性的向学生灌 o ( 美) 布鲁克斯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 0 0 5 第5 6 页、1 1 0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输知识,而应当加以引导和疏通。 建构主义知识观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 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因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他的知识观基本原则可 概括如下: 1 、知识是在具体情境中是有自己的特性的,因此,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 式的掌握,而是要不断深化,把握知识在具体环境中的复杂变化。因此,可以说 建构主义者强调情境教学。 2 、知识或个体经验的建构是新旧经验相互作用形成的。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和 知识结构是建构新知识的基础。因此,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或知识结构是建构新知 识的基础,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而成。 3 、知识不能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 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 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与判断。” 三、终身学习理论 关于什么是终身学习,学者和一些组织机构的解释不尽相同。其中最具权威 的“终身学习 定义,是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的,并经1 9 9 4 年1 1 月在意 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采纳的定义:终身学习是2 1 世纪的生存概 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活并使人们有 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务、情况和 环境中有信息、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去应用它们。 可见,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一 种生存方式,是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历程。 这一概念的提出,对教育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学校。 1 9 9 2 年,日本文部省在年度报告我国的文教政策中指出:在终身学习中,学 校承担两个重要角色的职能。第一,它培养人们终身学习的基础。第二,向社会 成员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学校是向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的一种形式。 。袁新宇。基于建构性教学活动的理性学习评定【j 】,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0 1 ,( 8 ) 。顾志跃科学教学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9 9 第1 0 0 页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e i e ii i 因此,学校教育应做到以下两点:1 、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作为人的一 种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而存在的,因此,在学习化的社会里,作为主体的学习者 的学习欲望便至关重要。2 、教师要重视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尤其是学习能力很强 的儿童和青少年。由于传统教育中,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的获得现成的知识。 因此,在他们看来学习是件很痛苦的事。我们的学校教育应当帮助学生培养良好 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如今,终身学习理论已经开始影响和改变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尤其是在知识和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周期 日益缩短,传统的模仿性、完全继承的学习方式已无法适应。尤其是在知识和技 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学习方式 是无法适应的。尤其是语言的学习,由于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名词,新文化 层出不穷,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知识发展的步伐了,它使学生 思维僵化,只钻研于书本,结果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了重要的障碍。而探究式学 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探究知识的最佳途径。 因此,本人以终身学习为理论基础,本着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学习能力的原则, 构建了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 本章小结 本章分别对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相关概念界定为更好地界 定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终身学 习理论是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概述 第一节模式构建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解决了如何把探究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这 一难题,它在探究学习和探究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探究式教学模式除了具 有可操作性、简约性、针对性及整体性等特点。通常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学习环 模式,这种模式始于2 0 世纪6 0 年代,它是由罗伯特卡普拉斯及其同事在“科 学课程改善研究 中发展起来的。学习环有三个阶段:探索、创造和发现。其次 还有5 e 学习模式,探究训练模式等,总结以上的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主 要有以下特点:1 、它的前提是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 创设一定的情景,使他们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使 他们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形成科学的探究技巧和方法,并最终形成科学的态度 和精神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每个程序都是围绕着学生发 挥主体性这个主题展开的,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决定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成 败。2 、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给学生 提供主动探究的机会,使学生自主把知识归入逻辑系统,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结 构,使认知结构、认知技能都得到发展。3 、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探究 过程中,要求学生们合作交流,一起尝试讨论。在交流与合作中可以让学生倾听 别人的想法,审视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学会接纳别人,与别人分享互助等。在合 作交流中,作为探究者的学生可以更好地自我反思,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4 、 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定位。教师在探究教学模式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引 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想要获得高效率的学习效果是不可能的。在探究式教学模式 中,教师的职责是:指导、诱导、引导、疏导作用。教师们由知识的灌输者,课 堂的统治者,变成了学生的辅导者、教练。但这并不是说教师的地位下降,教学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 j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5 第9 0 页 1 6 第三章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概述 工作难度降低了,而是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 之前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对整个学习过程进 行精心设计,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正确的评价,并要时常进行自我反思,对整个教 学工作不断进行总结反思,给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 我国学者崔相录先生在其关于探究教学专题研究著作中,从认知过程的角 度,解释了探究式教学程序。即:“感知、疑惑、冲突、暗示、联想、推理、审思 。 本人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这种解释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程序和 教学策略,如果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更有利于解决当今国内大学英 语文化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病,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因此,以下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结构就是以学生的认知心理为基 础并结合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特点建立起来的。 ( 图i ) 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结构 队知角度的教学程序ii 具体教学程j 芋| 教师主导 囫- 匝圈 卤- 由圆- 匦圈 j上 圈,圈 jj 囡- 圃 j上 圆- 匹圜 ji 幽- i :垦笙适剑 r 1r j 二1 j i i 竖| 一- l 鱼皇堡到 r 1r 】二 教学活动 直观教学 卜 巧妙设疑 i _ 对比分析 i - 自主专研 卜 合作交流 _ 应用反馈 | _ 反思评价 学生主体 匝亘珥 中甲甲甲圃南 黑龙江大掌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模式特点 一、强调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我们首先强调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探究目标,安排探究活动是因为任何探究 活动的首要前提就是知识,缺乏必要的知识,探究活动就无法展开。再次,对学 生的英语文化的探究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本模式的核心所在。在这一教学过 程中,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通过收集资料,合作讨论 来解决一个新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和探究能力会得到双重发展。 二、强调探究环境的开放性 在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探究的限制。 这十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潜力。英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按他们自己的方法对 某个问题进行探究,必须允许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寻找各种方法 去阐明他们所观察到的东西。只有这样,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才 能处于一种开放状态。教师的任务除了在于研究学生现有知识储备、设计教学内 容、选择教学手段,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要给学生以自由讨论的探究空间。但 是,这种开放性的探究环境,并不是放任自流,整个教学活动必须处于教师的引 导下,当学生开始选择探究的目标、活动、项目、问题时,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 指导,给学生帮助。如果学生要求,教师还应该提供辅助资料或线索,甚至给予 更加细致的引导和帮助。 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和结论也都是开放性的。首先打破课内与课 外的界限,使课堂教学适度向社会延伸,并且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问题相联系。 其次,是让学习途径开放,教室、图书馆、报刊、电视等都是探究英语文化知识 的途径。 第三章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概述 三、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讨论 ( 图i i ) 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下的合作交流形式 在以往的探究式教学中,主张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教师只是在一旁 注意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需要,而不是一个参与讨论的成员。探究式大学英 语文化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学生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