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交学院2012 2013学年第 一 学期期末考试成 绩评阅人签字复核人签字论文题目 浅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课程名称 国际一体化经济 课程号及课序号 12301034 学 号 201015018 姓 名 李玮琳 班 级 2010511 提交时间 2013/03/04 浅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摘要CAFTA是一种新型自由贸易区,内容不仅涉及到货物贸易,还包括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诸多方面。驱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的是经济利益,而只有双方的利益共赢才能使得各方合作更加深入。本文回顾了CAFTA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分析其建立取得的经济效应。并针对现今仍然存在的一些制约CAFTA发展的问题,找到适当的策略,以促进CAFTA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经济效应 中国推进CAFTA进程的策略选择引言1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3(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静态经济效应31.贸易扩大效应32.贸易重整效应43.社会福利效应5(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动态经济效应51.投资效应52.促进竞争效应63.规模经济效应7三、CAFTA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我国的策略调整7(一)CAFTA存在的主要问题7(二)推进CAFTA进程中我国的策略选择8四、结论9参考文献9引言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众多国家选择加入区域的一体化经济组织,以谋求更低的关税和更健康的经济持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也不例外。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认识到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并将东亚作为重点地区。中国作为WTO的一员,已经在融入世界经济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然而,随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贸易的数量急剧加大,仅仅加入WTO显然不能使得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取得更大的优势和利益。因此我们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而这一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在实施这一战略后首先进行商谈的自由贸易区,同时也是东盟的第一个单独国家同盟,对中国和东盟双边利益都意义重大。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CAFTA是中国同其他国家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大的自贸区,也是经济规模第三大的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网http://index/zhuangti/2010dmjrfh/201010/910612.htm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货物贸易自由,更是包括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很多方面,CAFTA的建设加强了双方经贸合作关系,也对亚洲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纵观中国和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从1975年中国正式承认东盟存在之日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走过了35年,下表是1995年至2010年的大事记和发展历程。表1 CAFTA发展历程1995年2002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15。2002年11月4日第六次东盟与中、日、韩“10+3”和第六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3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性的78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2.9。2004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实施,下调农产品的关税,到2006年,约600项农产品的关税降为零。2004年底双边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200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文莱、印尼和菲律宾时提出,到2010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2005年7月20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中国和东盟的7000种产品在大幅降低关税、免配额以及其他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更加顺畅地进入对方市场,这有利于东盟国家的产品扩大对中国市场出口,也有助于中国企业以更低成本从东盟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标志着CAFTA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07年7月服务贸易协议正式生效。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双方成功完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资料来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官网http:// contentid=58694及作者自己整理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静态经济效应1.贸易扩大效应据统计,1978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仅为8.59亿美元,而到1995年,已上升至184.4亿美元。从1995年到2002年,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框架协议以来,与东盟的贸易额更是大幅增长,2011年已增至3630.89亿美元,2002-2011年贸易总额增长5倍以上,年均增长25.11%。表2 1995-2011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率中国进出口总额与东盟贸易占总额比重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184.40203.90243.60234.80271.01395.22415.91547.81782.551058.671303.611608.382025.332311.162130.112928.613630.8939.610.619.5-3.615.443.935.323.123.425.914.1-7.837.524.02808.62898.83251.63239.53606.34742.95096.56207.78509.911545.514219.117604.021737.325632.622072.229740.03649.79.810.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2年的数据整理所得由上表可以看出,1995至2011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此间仅有两年为负增长,即受到两次金融危机影响的1998年和2009年。而在2002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之后,贸易增长更是突破30%。由此可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给中国与东盟带来了贸易扩大效应。2.贸易重整效应除贸易扩大之外,贸易重整也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面,主要表现为双边贸易地理方向的改变和贸易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而对CAFTA来说,贸易结构确实得到了优化,但贸易地理方向的改变不是很明显。(1)贸易地理方向的改变资料来源:ASEAN Chartbook 2010 从上图可以看出,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中国也正是如此。虽然东盟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东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相互贸易所占比例不是很高。这样,就使得中国和东盟进行关税减让之后,贸易地理方向的改变不大。 (2)贸易结构的优化伴随着制成品进口关税的下降,在东盟区内贸易中,制成品,特别是资本机械设备所占比重上升明显。其中,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盟四国进口的资本机械设备占其GDP的比例,便从1995年的5%上升到了1996年的20%,超过了同期从日本、美国的进口升幅;与此同时,柬埔寨、越南、老挝等国家的此类设备也主要是从东盟区内进口,已经部分优化了的区内贸易的商品结构有助于实现“贸易重整”。3.社会福利效应组成自由贸易区后,各类商品的关税将被逐渐取消,这样CAFTA贸易中的商品价格会下降,消费者能够花费更少的支出就可以买到相同价值的产品,同时关税的取消还会使得很多以前因价格过高而没有被引进的产品,使得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产品进行选择,由此而带来的社会福利效应显而易见。(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动态经济效应1.投资效应(1)区外对区内的投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许多商品的关税取消,区外跨国公司产品若选择进入这块市场,那么就会处于劣势,因此会有更多的区外跨国公司在中国及东盟投资建厂。 表3 中国和东盟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单位:亿美元;%年份中国东盟世界总FDI中国占世界东盟占世界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4534554034074695275356067247278351083341230274235204180242353396550695606477969091086814096832261775652734997331461119788169749.486.593.712.895.648.539.478.257.444.984.226.387.143.332.521.672.452.914.284.804.073.763.513.57数据来源:参考UNCTADSTAT http://TableViewer/tableView。aspx中国统计年鉴外商直接投资以及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8综合作者自己整理 由于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笔者仅能找到的资料极为2009年的版本,这里数据仅分析到2008年。如上表所示,自2002年框架协议后,中国与东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额都呈现攀升趋势,中国吸引FDI更是达到1083亿美元,东盟则达到606亿美元,可以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CAFTA对外资的吸引力。然而,这一投资效应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其增长率在1998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时收到了冲击。(2)区内对区内的投资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市场更加开放,关税的取消使得投资中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小,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区内投资。东盟国家对华投资的前三名依次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而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快速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东盟国家作为主要投资目的地。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以及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20082.促进竞争效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区域内的竞争。由于90%的进出口产品取消了关税,这部分产品逐渐在区域内部实现了自由贸易,成员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化,从而使资源能够更有效地配置,专业化程度也进一步加深,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经济压力指数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情况。在中国对东盟五国的贸易竞争压力指数中,除2007年对印尼和菲律宾出现下降外,自1992年至2007年中国对东盟五国的贸易竞争压力一直在不断提高,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2004年,中国对东盟五国的贸易竞争压力指数均超过0.7,对菲律宾的高达0.975。这说明中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给东盟五国造成的压力不断提高,竞争在加剧。 资料来源:李晓,全球金融危机下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选择,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九届三次会议论文集,20093.规模经济效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形成了一个拥有19亿人口的市场,消费规模如此巨大的自由贸易区使得之前单个的国内市场的限制被突破了,成员国内的市场逐渐形成统一的大市场。这种大规模经济会使得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那些受益于这种扩大的市场规模的产业,会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而提高效率,从而最终使得平均成本下降。三、CAFTA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我国的策略调整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正式建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自2002年框架协议签署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获得了经济利益。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CAFTA的进一步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应根据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需要,适当调整相关策略,以推动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一)CAFTA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除了金融危机影响带来的短期问题,从较长期来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还有以下问题:第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对区域外国家都比较依赖,来自区外的巨大引力削弱了CAFTA成员的向心力。尽管近几年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实现了快速发展,相互间贸易额及所占比重都有了大幅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内部贸易所占比重还是较低,中国和东盟国家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的重视程度要大于对对方的重视程度,因此造成成员国对CAFTA向心力的不足,不利于自由贸易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东盟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虽然各方数据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而这种状态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将会影响到贸易逆差方对贸易联盟的热情,这将不利于CAFTA的建设。第三,东盟与其他国家的FTA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CAFTA的重要性,中国只是东盟众多合作伙伴之一,这样的状况对东盟是有好处的,但对中国而言就不是那么乐观了,中国的重要性被降低了,也使得CAFTA的重要性没有那么明显。第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相互投资额还比较低,特别是中国对东盟的FDI在数量上与东盟对中国投资相比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未来如何进一步扩大双方之间的投资,特别是如何大力促进中国对东盟投资是一个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二)推进CAFTA进程中我国的策略选择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国应针对目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对相关策略进行必要的调整,具体如下:第一,努力扩大与东盟间的内部贸易。短期内来看,扩大中国与东盟间的内部贸易可以抵抗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抵御贸易保护主义。长期来看,努力扩大内部贸易是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走向深入的关键。只有区域内部贸易比重不断提高,才可以提升成员间的凝聚力,强化东盟国家对CAFTA的重视。随着CAFTA的正式建成和各项协议的实施,未来内部贸易的进一步扩大还是可以预期的,关键是要保证各项协议的具体落实。政府有关部门还可以考虑在双方某些适宜深化分工的产业实施协议性国际分工,明确各自分工的角色,这样既可以促进区域内部贸易的发展,还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第二,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到东盟国家投资。中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发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宣传与引导,搭建中国企业与东盟企业间沟通的平台,促进双方企业互利合作。第三,尽量做到与东盟国家间贸易的平衡。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初衷是,中国从中获益30%至40%,东盟国家从中获益60%至70%,最好的可能性是通过东盟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来吸引东盟,达到经济共赢、政治互信的综合目的。按照中方统计,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中方一直保持逆差,而按照东盟方面的统计,中国则保持顺差。这需要中国与东盟进一步沟通,特别是统计口径的协调。如果这方面做不好,将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此外,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全面落实签署的各项协议,为东盟产品顺利进入我国市场提供支持和服务,并监督国内出口企业在东盟国家市场正常竞争。第四,除了经济合作,还应加强同东盟国家在环保、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长期友好合作,不仅仅涉及经济领域,更应该延伸到文化领域。与双方之间快速发展的经贸合作相比,中国一东盟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要落后得多,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尽管目前中国与东盟在文化领域有一定的往来,但相对而言彼此间的了解还相对较少。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积极制定与东盟的文化交流计划,并适当给予资金支持。在促进旅游等服务贸易合作的同时,带动文化的交流,使各国人民加深了解。此外,还要加强在环保领域的合作。在低碳经济成为热点的今天,环保问题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和东盟国家应尽早制定在环保领域的合作,以共同应对未来该领域的挑战。四、结论CAFTA是新型自由贸易区,不仅涉及货物贸易,还包括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诸多方面。驱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是经济利益,而双方的利益共赢才能牵引带动合作更加深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取得了贸易扩大效应、贸易重整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效应等静态经济效应,同时带来了投资效应、促进竞争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动态经济效应。针对现今仍然存在的一些制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问题,中国应通过扩大内部效益,加大相互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集体资金入股合同范本
- 鱼船买卖合同协议书模板
- 船员的正规劳务合同范本
- 芯模板行业期货合同范本
- 游艇修理合同协议书模板
- 照明灯安装合同补充协议
- 高速便道租用协议书范本
- 肇庆正规劳务派遣协议书
- 高价回购铝合金合同范本
- 理发店长期消费合同范本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出口退税培训》课件
- 雾化吸入疗法课件
- 高考补习班招生策划书策划方案
- 康明斯产品合格证
- 矿山废水处理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DB13 5808-2023 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五升六暑期阅读】专题10.环境描写及其作用-2024年五升六暑期阅读专项提升(统编版)5
- 【电商直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以抖音直播为例开题报告1800字】
- AQ 2003-2018 轧钢安全规程(正式版)
- (高清版)WST 348-2024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