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空白是一个重要的文艺理论范畴,传达着中国艺术精神,是艺术境界和人生境界 的体现,但是它在当代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只是被当作一种具体的艺术操作手段来处 理。在当代,人的主体受到受到物质的奴役,个人精神自由空间逐渐萎缩,如何超越现实 的种种束缚,达到一种高度自由和审美的境界,就成为当代人不断思索的问题,而空白恰 恰给我们提供了某种解决方式,那就是学会想象和学会放弃。此外,对于空白的审美感性 生成方式,人们往往习惯于用西方格式塔理论来解释,反而忽视了它的极富审美意蕴的美 学特征以及空白在中国艺术中的那种独特性。所以,系统研究“空白”范畴,还有很多的 工作需要深入去做。 本文结合“空白”范畴的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整个发展历程,对空白的思想渊源、审美 特征、艺术表现以及它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和人生境界进行系统而全 面的阐述。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空白范畴的内涵、思想渊源及发展。本文首先从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对 空白进行大致的界定。在浅层次上,它是指操作方式,即“不着笔墨处”;在深层次上, 指的是艺术作品在艺术空白的基础上给人造成的那种循环往复、恍惚幽眇、韵味悠长、难 以言传的精神体验和无限自由的想象空间,以及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进而,文章把空白的 思想渊源作为立足点,把空白的字源学解释作为切入点,由此对空白的整体发展脉络作一 个简单的梳理。 第二部分,空白的艺术表现。从横的方向阐述空白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表现,系统阐 释中国艺术对空白范畴的理解,比如文学中的艺术空白表现为“虚境 的创造,绘画中的 艺术空白侧重于作品结构及整体意境的营造,而园林中的空白艺术则从人的视觉出发,更 加注重人生境界的开拓。在研究空白艺术表现的基础上,不断向空白的涵义和审美特征延 伸,进一步理解空白的内涵和外延。 第三部分,空白审美特征。动态性,空白处并非一无所有,也非死寂的状态,而是灵 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模糊性,空白既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又是一个无限的范畴,它既 反应出一种省略,更代表着一种境界;超越性,空白是一个无限的精神空间,具有三维的 广度和四维的深度,能够超越无限空间和单向度的时间进行延展,让人们的精神拥有无限 山东师范人学硕+ 学位论文 的生存空间。 第四部分,空白的艺术精神。空白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在空白中可以见出“道 之精神,空白的无限生发性,时空的超越性,往复回环的动态性,都是对“道 之精神的 具体阐释。空白中可以品出无限的“韵 味,空疏寂静,萧条淡泊,玄远淡定,禅意悠长, 既有对宇宙万物的感悟,也有对人生状况的感喟。空白中可以体味“圆”之大美,它不是 一个向无限延伸的射线,而是一个无往不复的巡游空间,这就是中国空白艺术所体现的既 运动不止又循环往复的生命时间观念,这与中国艺术所钟情的“圆 美之情是分不开的。 空白中可以感触“逍遥游”式的快乐,无己、无功、无名是达到真正自由境界的条件,是 摆脱各种束缚的唯一途径;只有学会取舍,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快乐。 空白不仅仅是一个范畴,而且是中国艺术家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和人生境界。从精神 层面上说,我们要超越的是物质生活所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枷锁,大自然和中国古代艺术可 以成为我们自由精神的栖息地;从实践层面上说,学会取舍,给生命留有一定的空间。它 代表了人摆脱了为物所役以后的精神的高度自由,从而使研究“空白”范畴的当代意义得 到彰显。 关键词:空白;艺术精神;境界 分类号:1 0 1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b l a n ki sa ni m p o r t a n tt h e o r yc a t e g o r y i nm o d e r nt i m e s , p e o p l eo n l yu s e dt o p u t i ta sas p e c i a ls p a t i a ls t r u c t u r et ou n d e r s t a n d f o re s t h e t i cp e r c e p t i o n g e n e r a t i o nt y p e ,p e o p l et e n dt ou s ew e s t e r n g e s t a l tt h e o r yt oe x p l a i ni t w e o v e r l o o k e di t so n t o l o g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h i g h l ya e s t h e t i ci m p l i c a t i o n so ft h e a e s t h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i g n o r e dt h eu n i q u e n e s sa n dt h en a t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i n t h oc h i n e s ea r t t h e r e f o r e ,w eh a v eal o to fw o r kt od oa b o u ts y s t e mr e s e a r c h ,w h i c h h a v eag r e a tt h e o r e t i c a lv a l u eo fr e s e a r c hw o r k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b l a n ke m b o d i e st h es p i r i to fc h i n e s ea r ta n dr e p r e s e n t s t h er e a l mo fli f ea n dl i f ep u r s u e a tp r e s e n t ,t h em a i nb o d i e so fp e o p l ea r ee n s l a v e d i b yt h em a t e r i a la n dt h es p i r i to ff r e e s p a c es i t u a t i o na r eg r a d u a l l ys h r i n k i n g h o wt ot r a n s c e n dt h ev a r i o u sc o n s t r a i n t so ft h er e a li t yt oa c h i e v eah i g hd e g r e e o ff r e e d o ma n da e s t h e t i cr e a l mi sc o n t e m p o r a r yi s s u e sw h i c ht h ep e o p l ec o n t i n u e t ot h i n ka b o u t w h e t h e rf r o mt h ev i s i o np o i n to fv i e w , o rf r o mad e e p e rr e a l mo f a r tp o i n to fv i e w , t h e ya r ea 1 1a b l et od e m o n st r a t et h es p i r i to fc h i n e s ea r t t h e r e f o r e , i t i sp a r t i c u l a r l yi m p o r t a n t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os t u d yi t i nt h i sp a p e r , ”b l a n k ”g i v et h e e l a b o r a t i o no ft h ei d e a o fb l a n ko r i g i n s , a e s t h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sw e l la si t sa r t i s t i ce x p r e s s i o ni nav a r i e t yo fa r t f o r m sr e f l e c t e di nt h ea r t so ft h ea n c i e n tr e a l mo ft h es p i r i ta n dl i f e ,t h ep u r s u i t s y s t e m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x p o s i t i o nt h r o u g h o u tt h ec o u r s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f u l l t e x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m a j o rp a r t s : t h ef i r s tp a r t ,t h ec o n t e n t , o r i g i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o u g h ta b o u tb l a n k i nt h i sp a p e r ,f i r s to fa l lig i v ead e f i n i t i o no fb l a n kf r o m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 e x t e n s i o no fa r e a s a t1 0 wl e v e l ,i tm e a n st h em o d eo fo p e r a t i o n ,t h a ti s ,一c o u l d n o ti n kt h ea g e n c y ”:a th i g h e rl e v e l ,i tr e f e r st oas u b t l es e n c e ,t h es p i r i to f f r e e d o mo fe x p e r i e n c ew h i c hi sd i f f i c u l tt os p e a ki nw o r d s ,u n l i m i t e di m a g i n a t i o n , a n dt h ep u r s u i to ft h er e a l mo f1 i f e f u r t h e r , t h ea r t i c l ep u to r i g i n so fb l a n k 3 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a saf o o t h 0 1 df o rt h o u g h tt oe x p l a 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b a n k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t h ea r t i s t i ce x p r e s s i o no ft h eb l a n k f r o mt h eh o r i z o n t a l d i r e c t i o no ft h eb l a n ki nav a r i e t yo fp e r f o r m a n c ea r tf o r m s , i n c l u d i n g1 i t e r a r y t h e o r ya n da r tt h e o r y , 1w i l le x p l a i nt h ec a t e g o r yo fb l a n ki ns y s t e r m ,w h i c hh a s c o n t i n u e dt oc o n t i n u ea e s t h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u n d e r s t a n d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 e x t e n s i o no fb l a n kb e t t e r t h et h i r dp a r t ,a e s t h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b l a n k w eh a v e k n o wt h ec o n t e n t a n de x t e n s i o no ft h eb l a n ka sw e l la sv a r i o u sa r t i s t i c e x p r e s s i o n s p r e l i m i n a r i l y a n dt h e nw ew i l lg oo nt a l k i n ga b o u tt h ea e s t h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t h e j ri n d u c t i o n :d y n a m i c , s p a c ei sn o tn o t h i n g , b u ta l s on o n d e a ds t a t e ,b u t t h ef l o wo f1 i f e :f u z z i n e s s ,b l a n ki sav a g u ec o n c e p t ,b u ta l s oab o u n d l e s so n e i t i sak i n do fo m i s s i o n ,b u ta l s or e p r e s e n t sar e a l m :t r a n s c e n d e n c e ,一b l a n k ,i sa s p i r i to f i n f i n i t es p a c ew i t ht 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b r e a d t h a n df o u r d i m e n s i o n a ld e p t h w h i c hi sa b l et og ob e y o n dt i m ea n ds p a c e t h ef o u r t hp a r t ,t h ea r t i s t i cs p i r i to fb l a n k b l a n ki st h e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o f c h i n e s ea r ts p i r i t w ec a ns e e “d a o ,m e a n i n g s , f r e ea n db e a u t i f u lf r o mi t t h eb l a n ki sn o tj u s tac o n c e p t ,b u ta l s oa na r tr e a l ma n dr e a l mo f1 i f ec h i n e s e a r t i s t sa r ep u r s u i n g f r o mt h es p i r i t u a ll e v e l ,w es h o u l dt r a n s c e n dt h em a t e r i a l l i f ew h i c hb r o u g h ty o k et ou s n a t u r ea n dt h ea n c i e n ta r tc a nb e c o m eaf r e es p i r i t f o ro u rh a b i t a t :f r o map r a c t i c a l1 e v e l ,w em u s ts t u yt og e ta n dg i v eu p i t i s as y m b o lt h a tp e o p l eo b t a i nf r e ew h i c hh a v eag r e a tc o n t e m p o r a r ys i g n i f i c a n c e 4 i ( e y w o r d :b l a n k :a r t i s t i cs p i r i t :r e a l m c a t e g o r yn u m b e r :1 0 l 山东师范人学顾l :学位论文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墀秽皿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汀易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 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骡7 i j 签字日期沙7 年6 月f 日 疋 日 踢 可 年 力,一 9 字 猡 错 穆 山东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近来,文艺学美学元问题越来越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因为“其中隐含着对于文学性 的基本认识,对于理想文本的及其应有价值的基本的理解,甚至隐含着某种文化最内在的 形而上学价值追求和思维模式的核心成分,【1 1 ,而范畴研究则是元问题研究的基础和关键, 因为一种文学理论或美学体系的建构离开了范畴只不过是一座危险的空中楼阁。 这种特征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或美学体系中显得更为突出,几乎只用几个文学范畴就 能把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勾勒出来,比如说“诗言情 脉络,“诗言志”脉络等等。 但是,有时候我们大多数学者都在研究古人已经给我们提出的众多核心范畴,而对很多边 缘性范畴却很少去涉及,更不用说梳理其整个的发展脉络和内在的审美特征。这有三方面 的原因,第一是这个边缘性范畴在中国古代艺术中所占的地位不够重要,第二是其作为范 畴性特征不够明显,第三是学者的习惯性忽视。 但是,没有受到重视并不等于它不重要。首先,空白在具体的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经 常被使用。无论是绘画艺术,还是文学,离开了空白,那么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神韵、意 境,根本就无法谈起。其次,空白具有独立的审美特征。比如说,模糊性,动态性以及超 越性等。而且,我们完全可以给空白梳理出一条完整的发展脉络,虽然这项工作不是非常 容易,而且与其他范畴相比较也不是十分明显和清晰。再次,空白这个范畴可以连接古代 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比如说西方也提到过“空白这 个范畴,与我们中国古代艺术空白究竟有何不同? 究竟体现了怎样的艺术精神? 这都需要 我们对其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空白”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虽然出现的比较晚,直到清代才在艺术理论中逐 渐出现。但在历代画论和文论中,与空白相近的术语却出现了很多,“简、“疏”、“淡 、 “隐”、“藏”、“略”、“虚”、“空”、“白”等,这些实际上都是对“空白 内涵的某一方 面的阐释,甚至还包括文论中的“虚实 理论、“言象理论等。大多数学者对空白的研 究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空白的道家哲学渊源,比如说“阴阳之谓道”,“知白守黑。 张玲玲认为“中国诗画对空白的完美经营可谓源于中国人最根本的宇宙观,一阴一阳谓 之道中的“道”就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精神极致,是万物自由自在的生存空间,也是我们 无边无尽的心灵宇宙,这种原初的宇宙观深植于中国人的精神之中并贯穿于中国艺术。【2 】 第二,空白的造境作用,比如说意境理论中的虚和实关系。钱钟书曾说:“诗中言之而未 s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尽,欲吐复吞,有待引申才能圆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此一事也。诗中未 尝所言,别取事物,凑泊以合,所谓言在此,意在于彼,又一事也。前者顺诗利导, 亦即蕴于言中,后者辅诗齐行,必须求之文外。含蓄此于行之于神,寄托则类形于影。一【3 】 第三,用格式塔理论解释“空白 的感性生成。杨全红认为:“诗的意义不是景物的相加 和堆砌,而是各部分的相互交融、渗透,成为一种诗的格式塔。文学作品的格式塔质便是 它的神韵,属于作品各部分但又超越它们,统摄它们的整体精神。一【4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与其说论述的是“空白 ,不如说论述的是道家思想,意境理论以及对格式塔理论的应用, “空白一只是被当作上述理论的一个积极的建构因素罢了,也就是说,大多数学者仍然从 操作层面上来谈论空白这个范畴的,而没有真正深入到它的内在的审美特征,没有挖掘到 内在的艺术精神。而且,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对中国式空白的解释是否真正符合中华民 族的艺术精神的内核,仍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总之,“空白 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包括书论、画论、诗论、舞论、曲论以及小说 理论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而“空白 本身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得到所应有 的价值定位,所以把空白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来阐释也许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对“空 白”美学形态的形成,“空白 的审美特质,美学价值的评定以及“空白”的现代性阐释 作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研究。 一、空白的思想渊源及发展脉络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无论是艺术实践的具体操作还是纯粹的抽象艺术理论,“空白 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真正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种种内涵。一个人是由肉 体和精神组成的,艺术品也是这样。任何一幅艺术作品都是由“虚”和“实两个部分构 成的,虚和实的关系类似于有和无的关系,具有相互生发的阐释作用。而且艺术空白中的 “虚 和艺术作品中的“实 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一幅艺术作品,而空白却恰恰是使艺 术作品显现空灵、灵动的关键部分。“空白 是无,但是又不是纯粹的无,“空白中包蕴 着丰富而又深刻的艺术美的极致。所以,从具体的视觉层面看,“空白 是在探讨作品构 成的具体结构问题,例如绘画中的如何“布白 等:从“空白的精神层面而言,又不 是单纯的作品结构问题,也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不是毫无生气的死寂,而是一个充满了 生命、韵味、自由、和谐的永恒的运动空间。 6 山东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一) “空白刀的内涵 首先,空白即不着笔墨处,这是和有笔墨处相对而言的。空白首先指的是艺术作品中 的不着笔墨之处,是整幅作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 是构成艺术美的一种艺术操作手段。这种“不着笔墨”处不仅是结构形式上的“空”和“无, 更是精神内容上的的“虚 和“融 。“空 和“无”是在强调视觉上的“残缺”,而“虚 和“融 强调的是精神上的“充实”和“和谐 。笪重光在画筌中说:“位置相戾,有 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5 1 ,“无画处”即是我们在最表层含义上理解 的空白,但仍然是整幅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组成部分却往往具有无限的阐发性,意 境也大多由此而生。中国传统书论认为,“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6 】,书法的“奇趣 就 隐藏在无墨的“空白 之中。在音乐方面,如自居易在琵琶行里形容琵琶的声音暂时 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种声音的停顿也是空白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所以才会有“唯见江心秋月自”的意 境的诞生。叶燮原诗内篇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缈,其寄托在可言 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与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 穷思维,引人于溟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 。【7 】虽然这里诗人是把中国艺术中的虚和实结 合起来论述,但是他仍然特别强调了诗歌中的空白艺术是达到溟漠恍惚之境的必然要素。 金圣叹说:“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圣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 神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者,文章之化境也。,【8 】所以他说“西厢记是一无字 【9 】。无论叶燮的“溟漠恍惚之境还是金圣叹的“化境 都是在这种“不着笔墨”的各种 艺术空白手段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次,空白是一个自由的审美空间。空白还指艺术作品在艺术空白的基础上给人造成 的那种循环往复、恍惚幽眇、韵味悠长、难以言传的精神体验和无限的自由想象空间。比 如八大山人画的鱼、齐白石画的虾,只是用淡墨轻轻勾勒,其他一无所有,而顿觉水气铺 天盖地而来,鱼儿虾儿自在地畅游其中。而这种艺术境界的诞生恰恰是源于“空白 所造 成的审美艺术空间。再比如,登幽州台歌,只有一位泪流满面地老者在苍野中呼喊,其 余一片寂静和空无,而那种具有强烈震撼力的艺术境界,同样源于“空白”的艺术效果。 这种艺术境界不仅仅是“艺术化世界”,更是人的一种生存境界,个“诗意的生存空间”。 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 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全诗写的实情实景,非常形象,然而这些富 7 山东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象征性和暗示性的语言却指向一个没有说出的物我两忘的悠然、空寂的境界,让读者心 领神会,恍若置身禅家的最高境界。 此外,空白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空白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从禅家来 讲,空是一种绝对自由、绝对无欲的最高境界。朱良志在曲院风荷中提出了两种境界: 第一境,“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韦应物诗) ;第二境,“空山无人,水落花开 ( 苏 轼) 【1 0 1 ;我们可以再加第三种境界,即“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在浅层的境界中,人们 “寻找刀的目的性非常明确,还没有和周围的世界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仍然在孜孜不倦 的追求着,自由还离这个寻觅者很遥远,各种各样的“寻者 仍然在困扰着人们。而在深 层次的第三境中,人没有了,寻觅者不见了,整个宇宙只是一山一花而已,欲望在万籁俱 寂的境界中慢慢消解,世界的意义逐渐彰显出来,没有了目的,也没有了空山、落花,自 己和万物万全契合在一起,世界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存在物,时间和空间都在这个空间之内 静止了。但是,这个“空 不是死气沉沉的死寂,空白中完全充满了灵气和动荡,生命的 气韵仍然环绕在整个的境界之中。所以,空更是人所追求的一种高妙的境界。“空白 给 人的首要印象便是缥缈无际的空间感,在这个自由的空间之中往往能够体会到冯友兰先生 说的“天地境界 ,即一种“独与天地相往来 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是人应有的生 命状态,是人用自己的心灵创造的。如何达到这种天地境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成一个 个的“超越 ,达到生命的至高点,在这种“超越 中完成诗意的生存。 ( 二) 空白的思想渊源 虽然与空白相近的术语出现了很多,“简”、“疏 、“淡 、“隐 、“藏”、“略”、“虚、 “空”、“白,但是“空白 这一概念直到清代才在艺术理论的范围中真正完整地提出。 但是我们古人却一直在无意识的使用着这个范畴,虽然并没有把它当做一个真正的范畴, 这是一种习惯性忽略。同时长期以来,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技术手段,而对其深厚的美 学意蕴已经忽略了太久。而且,对于空白思想渊源只是围绕在道家理论框架之内,但是我 认为恰恰是儒、释、道三者共同造就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意识。 “空 ,说文穴部:“空,空也。从穴,工声。从字源学上来看,即是洞穴的意思, 后来又引申为无、虚。例如,大戴礼记耠志“此无空礼,无空名。 论语先进“回 也其庶乎,屡空。 文选孙绰 “泯色空以和迹。 诗小雅大东“杼 8 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柚其空。【l l 】“白 ,说文白部:“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 数。凡白之数皆从白。”说文解字义证“白,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 与口相助也。”白的原字是自,也就是鼻子的意思,又引申出道、智慧等意。庄子人 间世“望其阙处,虚室生白。 这里的白就是道的意思;太玄昆“不知白”,“白 即 智慧之白。【1 2 1 “空 和“白”从字源学上来看有很大的相通之处。“空是指大洞穴,一个大的空 间,而“白 则是指鼻腔,一个较小的空间而已。同时,二者确是有大用的。洞穴是人用 来居住的地方,鼻子则是用来呼吸的,与人的生活、生命息息相关,这样就把空白和人的 生命、人的存在结合起来。从字源学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重“无”的哲学传统和思维方式。 老子第十三章:“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 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l3 】同样的道 理,只有有了一定的空间,洞穴才能适合人居住,鼻子才能用来呼吸,生命才能存在,正 所谓“虚而不湄,动而欲出”。【1 4 】这都可以归因于道家思想对“道的理解上。“道可道, 非常道。那“道”到底是什么呢? 老子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l5 j 好像有形象又没 有具体生动的形象,所以万物最终复归于无物,也就是说“道即是“无 ,“无”即是“道”, 即是“空 。古人对于深不可测的宇宙是敬畏的,又是非常执着的。他们认为宇宙的深处 是一个虚无的大空间,这是人生万事万物的根源,是美的根源,当然更是各种艺术的根源。 各种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各种结构方式传达着这个深层理念,所以空白不仅仅是一个 简单的作品结构问题,它联结者中国古人的深层宇宙意识和美学思想。禅家也表达了相似 的见解。“禅家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道出画中之白,即画 中之画,亦即画外之画也。 【1 6 】这里就是禅家运用的色空观念来阐释中国绘画中的“无画 之妙境。 空白与道、禅、儒有着复杂而悠久的思想渊源。道家“有无相生的宇宙生成思想是 空白理论的最初源头,而禅宗的直接以“空 为把握世界和心性的思想促成了空白艺术理 论的发展,继承了道家“以无为本 思想的魏晋玄学开始自觉的追求艺术空白的人生境界。 对于这一点,前人论述的已经是汗牛充栋,这里就不再重复。大多数的艺术家都把空白的 根源归结到道家和禅家的思想上,而对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却又相当的冷漠。儒家思想同样 对空白艺术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易经- 贲卦第六爻指出:“上九,白贲,无咎。” 【1 7 】白贲”之白不是一种没有经过任何装饰的天然的白色,而是经过人为处理和加工处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理,复归于艺术“空白一的“白贲一,这是一个由生到熟的过程。所以,中国古人认为, 最高的美应该是最本色的美,就是白贲。所以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水墨山水,为什么要 追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的境界也是显而易见的了。所以,白贲也是一种艺术理想的 表现。那么至于中国为什么喜欢素雅单纯的青花瓷也就不难理解了。论语八佾记载: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日:“绘事后素。”日“礼后乎? ”子 日:“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1 8 】这一段话谈论的是中心是现实的道德和做人, 谈论的是我们具体生活中的“礼”,但是我们从孔子的言论中不难发现古人的美学思想和 审美观念。只有那种纯粹的、天然的,毫无修饰迹象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但是这种美并不 排除人为的可能,因为君子的高尚道德是通过自己的刻苦修行和学习形成的,而真正的美 也可以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来创造,只是不能显露人为的痕迹罢了,所以我们仍然可以感觉 到空白思想在儒家思想中的萌芽。孟子认为“充实而有光辉谓之大,大而化之谓之圣,圣 而不可知之谓之神,【1 9 1 ,我认为,这种“不可知之神 即是我们艺术上的空白、虚空。先 秦哲学家荀子在他的乐论中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2 0 】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 艺术表现里才有了“空 ,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不可知之谓之神 的境界,这也正显现 出空白的艺术精神。无论是是易经的“白贲 ,还是孔子的“绘事后素”,还是孟子的 “粹”,都是儒家精神的体现,那么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 ( 三) 空白艺术理论的发展 最先把空白艺术观念运用于实践的是东晋顾恺之。虽然,并没有明确提出空白的概念, 但是他运用“以形写神”理论指导绘画实践,在创造上摆脱了以往艺术对客观事物作简单 静止的白描手法,非常注意对空白艺术观念的探索及运用,对后世的艺术创作及空白理论 的成熟做好了铺垫。 在魏晋玄学和禅家思想逐渐深入的影响下,在南北朝和唐朝诗歌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文 学理论术语,这些术语都深刻地体现了“空白的艺术精神以及“空白 所涵容的人生境 界,比如说“隐秀 、“象外之象 和“空 等。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是以文 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 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2 i 】“隐秀”和空白有着天然的内在联 系。“隐秀通过无数的具有高度美感的审美意象所产生的“空白”来传达达多重的情绪, 所以它具有间接性、丰富性和无限性,能够引发读者的无限的想象和联想,使读者获得丰 1 0 山东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富的、持久的美感。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 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川捌司 空图 二十四诗品论“雄浑”说:“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蠲“象 外,指的是超于物象之外;“环中 ,本来是中间虚空的意思,还指生生不息的、包含自 然之道的圆形空间。这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讲“空白”的妙用,也可以看作是诗歌艺术“空 白的特性的承认,也可以看出“空白 的这种潜在的无限生成性。 在实践上真正把空白艺术运用的相当成熟的是宋元时期的水墨山水画。在这段时期, “空白一不仅仅逐渐发展成为种成熟的艺术手段,在更高的层次上也成了他们追求生命 意义的真正存在空间和承载体。所以,从意境上说,宋元时期的艺术家大都注重“远”在 艺术作品中的地位和营造意境的重要作用,例如从技法上说,他们更注重云烟在传达“空 白艺术精神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艺美学里,“远”这个画论中的范畴就体现了“空白 的艺术理想和人生境界,它是“空白 范畴的扩展化和深化。这不仅是因为“远从视觉 上能够将“空白无限地延伸,更重的是它把“空白”的精神引向宇宙的渺远处。:? 在中国 的山水画中,远景一般是模糊不清、朦朦胧胧的,或者干脆空白一片,景物不但显得迷迷 朦朦、虚无飘渺,颇有灵气,而境界更是空阔、灵透,韵味悠长。远处见空白,空白中见 飘飘渺渺之意境,见景外之景、韵外之韵,使人玩味无穷,回环函咏。徐复观先生认为, 山水本来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是“空白”却突破山水实体的限制,使人的目光 得到无限的延展,从而引发人的想象,在有限的山水形质中把握到无限的“道”。所以中 国艺术精神可以说更多的是道家精神而不是禅家的“万物皆空”。山水形质的“有烘托 了极目远处的“无 ,反过来,极目远处的“无 也烘托了山水形质的“有”。这种“有” 和“无”、“虚”和“实”的统一,就表现了“道 ,表现了宇宙的一片生机,而这恰恰就 是山水画中空白的真正意境所在。【2 4 】也就是说,空白单独并不能成其为“有”,但是这种 “无”和“有”结合到一块才能融化为一体,使有具有了灵性,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升华和 提升。 直到清代,“空白才直接成为艺术家或理论家阐释的对象,在诗歌、绘画以及书法 等各种艺术理论中,“空白”艺术精神的论述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清待文学家袁枚说: “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之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若窒而塞之, 虽金玉满堂,而无安放此身处,又安见富贵之乐耶? 钟不空则哑矣,耳不空则聋矣。 【2 5 】 这和老子论“空 有相当深的渊源,只不过老子是谈论的哲学,而这里强调的是文学,更 可以看出诗歌“空白 的思想渊源。华琳说得更为详细:“白即纸素之白,凡山石之阳面 山东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处,石坡之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山石之杳冥处,树头之虚灵处, 以之作天、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务使通体之空白毋 迫促,毋散漫,毋过零星,毋过寂寥,毋重复排牙,则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体之龙脉矣。凡 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作来,凭空蹴起,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 【2 6 】清代刘熙载在 艺概书概中是这样论述的:“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俗书反是。 【2 7 】这里古人不仅论述了空白的艺术神韵,还辨证地分析了“空 与“实的相互依赖、相 互生发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中的空白艺术到清代更是发展到了顶峰,比如说湖面、 亭、台、楼阁、窗所体现的空白艺术,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更是将中国艺术精 神中的。空白弦观念发挥到了极致。 空白在文艺中的表现 空白艺术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有显著的表现。文学中的暗示和隐喻,绘画中的留白, 书法中的飞白,音乐中的歇拍等等都是对空白艺术的具体运用。下面我们就分门别类的给 与介绍。 ( 一) 中国文学中的“空白刀艺术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空白 艺术就像图画上的空白、音乐中的休止符,别有一番蕴味。 如果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构成来看,意境和意象中蕴含着韵味悠长的“空白 艺术,所以我 们可以从意境和意象两个方面来仔细探讨。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而 空白恰恰是构成这种审美想象空间的关键性因素。 首先,“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用空灵、隽永的意境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看 法,省略不必要的叙述,着重对意境的选择和营造,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这种空白艺 术往往能达到我们用语言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创造意蕴悠长的艺术境界,正所谓“此 时无声胜有声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苦不 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 取一收。”【2 8 】对于诗歌创作来说,不需要满纸铺陈,而只需把“满园的春色”聚焦在“一 1 2 山东师范人学硕+ 学位论文 只红杏之,其余一片空白而春色自见。严羽的沧浪诗话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2 9 】由此可见,“空白 是中国古人的趣味所在,只不过表达 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其次,“烘云托月 的空白艺术。冯友兰先生在贞元六书中说“真正形而上学的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正底方法;一种是负底方法。正底方法是以逻辑分析法讲形而上学。 负底方法是讲形上学不能讲。讲形上学不能讲,亦是一种讲形上学的方法。【3 0 】冯友兰老 先生虽然在这里谈的是哲学的思维方法,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把它借鉴到我们的艺术空白的 视角之内。“烘云托月 的艺术手法不仅在中国艺术中被广泛的运用,在国外艺术中也是 营造空白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国的陌上桑、北方有佳人是非常著名的例子,古希腊 描写海伦的美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欲高,尽出 之则不高;烟雾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断其脉则远矣。【3 i 】我们如果想 画出一座高山,不必必须用大量的笔墨来刻画山的高度,只需用烟云缭绕山脉即可;如果 我们想画出水的无尽的长度,不必曲曲折折、无穷无尽,只需“断其脉 即可。这其实就 是典型的“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而空白则是其中的关键。唐朝诗人朱绛的春女怨: “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枝上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停针不语” 好像时间停滞了,她在默默地想写什么? 我们仿佛听见那沉重的叹息敲打着地面。这样的 一种“空白”是一个立体的、幽深的,让读者欲罢不能的审美想象空间。与之相似的还有 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此诗也是极为意 蕴深长。寥落的行宫里,红红的宫花独自盛开着,却没有人观赏,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白 头宫女,无所事事,玄宗成为闲话的对象。她们说着玄宗的什么? 思念还是埋怨? 回忆还 是盼望? 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了,但是那种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淡淡的哀愁环环把我 们笼罩住了。如果我们比较谢胱一首诗:“夕殿下珠帘,流莹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 此何极。 一为直露,一为含蓄。烘云托月的美学特征是含蓄,把境界向诗外作极大的延 伸。正如王济之日:“读诗至绿衣、燕燕、硕人、黍离等篇,有言外无穷 之感。唐人尚有此意,如君向潇湘我向秦,不言怅别,而怅别之意溢于言外;潮打空 城寂寞回,不言兴亡而兴亡之感溢于言外,最得风人之旨。【3 2 】 意境的诞生离不开意象,离不开意象群的相互生发。好的意象总是能够引发读者的想 象,让读者在无限而复杂的“空白”中流连忘返,而且在求解的过程中,求解的冲动和无 限的意蕴之间也会产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空白”,这样双重“空白引诱和挑逗着读者, 1 3 山东师范人学硕+ 学位论文 产生巨大的张力。正像孙书文教授在文学张力:非常情景的营建中说:“无论是同质 意象的并置,还是异质意象的对峙,都存在着一种词语连续中断的空白。这种空白,即意 象之间的张力空间,它为读者的想象力的膨胀提供了场所。一【3 3 l 首先,。异质意象 的冲突空白艺术。异质意象,指的是同一作品中给人截然不同的 审美感受的两种意象,而这两种意象却能够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意象群。具有代表性的是马 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一 初读这首诗,读者往往注意的是以“断肠人一、“枯藤”、“老树 、。昏鸦 、“古道 、“西风一、 “瘦马一构成了一幅羁旅荒郊图,惨淡的光线、悲凉的气氛和无限的愁思与简单的意象之 间形成巨大的想象空间。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小桥流水人家 这么特别重要的一句。清 王夫之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 倍增其哀乐 。【蚓而“小桥流水人家 是一个“乐景 ,溪水缓缓地从桥下流过,围着栅栏 的人家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