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例.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例.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例.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例.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戏曲是中华民族、中国社会长期孕育而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中国 戏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其鲜明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独树一帜 的风格品貌跻身于中华文化之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全国多于3 0 0 种的地方戏曲各具 特色,反映出各地的方言特点、地域文化与风土民情,是一种近距离的人文文化。因而在 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设地方戏曲教学可以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拓展艺术视 野、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有效的艺术教育形式之一。 本文由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简述本选题研究的缘起、意义,引出正文。 正文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地方戏曲走入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意义。第二部分论 述了地方戏曲教学在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实施的可行性。第三部分通过亲身实践山东梆子教 学阐述地方戏曲在高校公共艺术课中的教学方法探究。在写作中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与分 析法、教学实践法、访谈法、调查分析法。本文的写作要点是从大学生对家乡或就读当地 的地域文化、方言特点、风土人情的亲切感与认同感为教学切入点,从当地广为流行的地 方戏曲入手,采用一些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尝试使戏曲 这一古老民族艺术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与喜爱。通过学习地方戏曲使学生更好的树立热爱 和传承戏曲艺术的观念。本文以山东梆子教学为例,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 总结出较为系统的地方戏曲教学方法,并达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的写作是对普通 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地方戏曲教学的大胆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地方戏曲、山东梆子、教学方法研究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e s eo p e r ai sf o r m e da l o n gw it ht h e1 0 n g t e r md e v e l o d m e n to fc h i n e s en a t i o n a n dc h i n a ss o c i e t y ,a n di st h ep r o d u c to fl o n g t e r ma c c u m u l a t i o n c h i n e s eo p e r a c u l t u r ea sa ni n t e g r a lp a r to ft h ec u l t u r eo ft h ec h i n e s en a t i o n , 错i t hi t su n i q u e s t y l e s , d i s t i n c t i v eo p e n , i n t e g r a t e d ,h a r m o n i o u s ,c o n c e p t u a la n ds oo n ,r a n k si n t h ef o r e s to f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w i t hah i g ha r t i s t i cv a l u e w i t ht h e i ro w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m o r et h a n3 0 0t y p e so fl o c a lo p e r a , c l o s e dt ot h eh u 怕n i t i e s , r e f l e c t st h ed i a l e c tf e a t u r e s , a n dt h ec u s t o m sa n dh a b i t so f1 0 c a lc u l t u r e t o p r o m o t ec u l t u r a ld i v e r s i t ya n di n h e r i tr e g i o n a lc u l t u r e ,f o r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e n t s ,t h e r ei sad e f i n i t es e n s eo fs t u d y i n gl o c a lo p e r a t h i s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t h r e ep a r t s :ap r e a m b l e , t h eb o d y ,a n d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p r e 鲫b l es u m m a r i z e st h i ss e l e c t e dt o p i cr e s e a r c ho r i g i n ,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 a n d d r a w so u tt h eb o d y t h em a i nt e x tc o n s i s t so f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d e s c r i b e s 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l o c a lo p e r ai n t oc o l l e g ep u b l i ca r t sc l a s s r o o m t h es e c o n d p a r t d e a l sw i t ht h e f e a s j b i l j t yo f l o c a l o p e r at e a c h i n gi nc o l l e g e s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t h et h i r dp a r te l a b o r a t e st h el o c a lo p e r at e a c h i n gm e t h o d s ,a c q u i r e d i nt h ep e r s o n a lt e a c h i n gp r a c t i c e l i t e r a t u r er e s e a r c ha n da n a l y s i s , t e a c h i n g p r a c t i c e ,i n t e r v i e wa n ds u r v e ya n a l y s i sa r em a i n l yu s 酣i nt h ew “t i n g w r i t i n g p o i n t sa r et h es t u d e n t s i n t i m a t ee f f e c ta n d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t a k e na st h et e a c h i n g c u t t i n gs p o t ,t ot h el o c a lc u l t u r e ,d i a l e c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l o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a n d s o c i a lc u s t o m si nt h eh o m ea n dt h ea t t e n d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m e a n w h i l e ,s t a r t i n gf r o m t h e1 0 c a lo d e r a , e l e m e n t a r yo p e r ae d u c a t i o ni so f f e r e dt ot h ec 0 1 1 e g es t u d e n t s t h r o u g ht h i sk i n do fa t t e m p t ,m a k i n gt h i sa n c i e n tb em o r e1 i k e l yt ob ea c c e p t e d a n d1 0 v e db yt h e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s ,a n dt h r o u g ht h es t u d yo fl o c a ld r a i l l as t u d e n t s e s t a b l i s ht h ec o n c e p to fl o v ea n dh e r i t a g eo p e r a s u m su pt h et e a c h i n ge x p e r i e n c e 。 e x p l o r e sn e ww a y s ,a n ds y s t e 髓t i c a l l ya c q u i r e st h e1 0 c a lo p e r at e a c h i n gm e t h o d s , b e i n gm o r es a t i s f i e dw i t ht h er e s u l t s i t i sab 0 1 de x p l o r a t i o nt ol o c a lo p e r a t e a c h i n gi nr e g u l a ri n s t i t u t i o n so fh i g h e rl e a r n i n g k e yw o r d s :p u b l i ca r te d u c a t i o ni nr e g u l a ri n s t i t u t i o n so fh i g h e rl e a r n i n g , l o c a lo p e r a 。 s h a n d o n gc l a p p e ro p e r a , t e a c h i n gm e t h o dr e s e a r c h 2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1 葑颈- 酆 、, 日期:2 0 0 6 年月日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 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 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 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黟颤多睇 。 日期:2 0 0 6 年月日 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例 序言 文化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在大力提倡多元文化的今天,文化的变革总是或多或少 的反映到教育上来。文化上的多元化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文化模式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我 们的教育内容与模式也应有相应的多样性。 高校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 展,有利于大学生品格的完善和性情的陶冶,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 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 0 0 l 2 0 l o 年) 中要求高校要结合当地与本校的实际努力 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定性选修课,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如何搞好高 校艺术教育,以发挥艺术教育在培养商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是高等教育需要思考和实 践的问题。 我国的地方戏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是集文 学、音乐、舞蹈、美术为一身的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戏曲可谓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 宝,在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戏曲教学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是具有现实意 义的。各种地方戏曲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极大的体现了该地方的风土人情与地 域文化特点,是一种近距离的人文文化。地方戏曲显示了当地的方言文化、民俗风情, 其唱腔是方言与音乐的结合,地方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与当地的历史特点、民俗活动等都 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通过对地方戏曲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并尊重地域文化。同时,学习地方戏曲中的精髓之处对本地的大学 生来说是母语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并可以启迪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文化的意识。 而对于外地来就读的学生这种学习会开阔他们的视野,认识到中幽地域文化的丰富多 彩。因此高校可以结合所在地区与本校的实际情况在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利用有限的时间 与空问吸取地方戏曲的精髓之处进行教学。这体现了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多元文化教学意 识,体现了对地域文化、母语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对于大学生对地方戏曲的认识和看法,笔者在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渤海石油 职业学院进行了调查与访谈。很多学生表示对当地戏曲的不熟悉主要是因为缺少了解戏 曲艺术的机会,甚至有些学生表示他们了解到在近几年新编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都有了 一些贱曲知识的介绍,那么在大学的公共艺术课中也应该有相应的戏曲知识的学习来拓 展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同学认为教师应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果把戏曲教学开展 的生动新颖,多数同学都会接受并喜爱的。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在我国的一些高 校中大学生戏曲社团的活动还是很活跃的,如南京师大的光裕剧社、同济大学的昆剧 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倒 社、首都师大的京剧社等等。他们在大学校园中积极的进行各种与戏曲相关的活动,得 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欢迎。关于地方戏曲较为系统的教学尝试有清华大学开设的传统戏 曲欣赏课与京剧表演课,山东济宁医学院开设的传统地方戏曲赏析、首都师大开设的古 典戏曲欣赏课等。这些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笔者在吸取了这些课程的优点与特 点的基础上以山东梆子教学实践为例,努力探究地方戏曲的特色教学方法,在地方戏曲 教学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本文的写作就是要通过亲身教学实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将奥尔夫与达尔克罗兹 教学法的某些教学理念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探索具有特色的戏曲教学方法。又将音乐欣 赏的一些现代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多学科综合教学法运用到高校公共艺术课的戏 曲教学中去,引导学生探究地方戏曲的独有艺术特征。利用当地方言、民俗特点可以使 学生对地方戏曲产生认同感与兴趣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将学生引入戏曲之门,为学生更 深入的了解戏曲艺术打下基础,并在对地方戏曲的音乐、表演、剧本、舞美等多方面的 了解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艺术修养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产生美的体 验,得到心灵的愉悦,通过学习使学生领悟到戏曲艺术独特的美,并把这种民族艺术之 美深植于学生心间。笔者希望通过对山东地区较为流行的地方大戏山东梆子的亲身教学 实践,从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在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戏曲教学的较好的教学方法,总结 一些成功的经验并发现某些不足,为高校公共艺术课中的戏曲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一、地方戏曲教学走入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意义 ( 一) 戏曲的艺术价值 戏曲作为中华艺术瑰宝之一,是中华民族、中国社会长期孕育而成的,是中国传统 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在我国,地方戏曲种类多于三百,剧目更是数以万计。它由诗、 乐、舞以及美术、武打i 杂技等多种艺术以表演为中心综合而成。戏曲以虚拟为反映生 活的基本方法,以程式为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音乐在戏曲中占重要位置。戏曲音乐长 于抒发人物的内心感情,具有民问特色和地域特色。戏曲被认为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 文化品种之一。 在中国,戏曲乃是典型的民族戏剧的样式。如果从先秦时代的戏曲萌芽算起,可以 说,经历了漫长的孕育生成的过程。它从最早的驱鬼祭神的原始乐舞到周秦以来宫廷与 民问的歌舞百戏,再到唐宋大曲、说唱,可以说一种“乐文化”一线贯穿。以中国古代 乐文化为核心,它才得以吸纳了多方面的文化因子,终于在宋元之际形成了成熟形态。 2 高校公共艺术谭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阻山东梆子教学为倒 在戏曲如此漫长的发展史中,从它艺术特征的各个方面都显示出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 美,丰富的民族美学思想、民族哲学思想。时至今日,戏曲甚至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现象,在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锣鼓,就能听到戏曲悠扬的曲调和声腔, 就会给人一种文化传统的认同感。o 这些艺术特色是很值得大学生去了解与学习的。大学 生可以在戏曲之中感受到民族艺术之美,戏曲高度综合性的特点则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 戏曲获得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历史、文学、美术、哲学等各个领域知识面的拓展。 l 、戏曲音乐的特征。戏曲音乐是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与个性的。戏曲音乐由唱腔与 器乐两部分构成。唱腔指戏曲中的声乐部分,与器乐相比它在戏曲音乐中占主要地位。 声腔) ( l 格的不同是形成我国戏曲剧种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成为区分 剧种类别的重要标志。不同剧种的同一出剧目其表演、化装、道具服装等都可以相同或 相似,只有唱腔是不能通用的。唱腔包括角色的独唱、对唱、重唱、齐唱、合唱、伴唱 及“帮腔”等形式,其中以独唱最为重要。如昆剧的杜丽娘、豫剧的红娘、京剧的赵艳 容、粤剧的王昭君等主要是靠独唱艺术手段来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这些唱段已达到了 十分精美的程度,并积累了高度的民族声乐演唱技巧。戏曲音乐的另一组成部分是器 乐,传统称呼分为“文场”与“武场”,( 即管弦乐器与打击乐器) 文场的任务主要是 为唱腔伴奏,其次是配合剧情需要而演奏的器乐曲,即“曲牌”。历史悠久的剧种大多 拥有数以百计的器乐曲牌。不同声腔、剧种的器乐曲牌因其主奏乐器的不同、方言语音 的不同、演奏技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武场主要用于加强表演动作的鲜明节 奏感,为武打场面伴奏、烘托舞台气氛、为起唱转板作过渡、加强唱段结束的终止感等 等。“武场”部分的锣鼓经名目繁多,用途甚广,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非 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音乐中的唱腔是及其丰富与独特的。戏曲的多种艺术形式中音乐唱腔占的比重 最大。据不完全统计当代流行于全国和各地具有独特色彩的剧种声腔达到3 0 0 多种。由此 可见中国戏曲唱腔风格的多样性。而更重要的是中国戏曲音乐不仅用的多,风格多种多 样,而且在曲调的创造发展上特别在唱法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其独有的创腔方 法,唱腔的独特音色和技巧,表现情感的准确和生动,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个性 特征。单就音乐方面来说就是很值得大学生去了解与学习的。 2 、戏曲艺术与中国文化各方面的关联。戏曲艺术的综合性特点使得它与中国文化的 各方面都有紧密联系,从这一艺术特征出发进行公共艺术教学就会使学生得到多领域知 。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义化论,北京广播学院 i j 版社2 ( 1 0 3 年1 月 3 高校公共艺术谭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倒 识面的提升与扩充。如从戏曲的起源来说,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通过对戏曲起源 的探究来引出宗教、文学、哲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如,“娱神说”,认为戏曲的起源与 祀神活动有密切关联。苏轼东坡志林卷二中说的致祭人例有“葛带荆杖”“黄冠草 笠”的装扮且口中念念有词。学者们看来扮神而受祭的“尸”和领头受祭的人实际上就 是“演员”,而祭祀过程就是在“演戏”。这一学说就揭示了戏曲与中国宗教信仰、民 俗之问的关系。而另一种戏曲起源说法“词变说”则阐述了戏曲与文学发展之间的关 系。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从文学史的发展与演变来论证戏曲的产生。他在曲藻一书 中说:“ 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 而后以唐绝旬为乐府;绝句少婉转,而后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 耳,而后有南曲”国。王世贞的结论是“曲者,词之变。”而对这种观点的研究与学习可 以使学生通过认识戏曲同时加强文学方面的修养。 还有戏曲所具备的两大重要特征:综合性与虚拟性。这两大特征的形成是与博大精 深的中华文化、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独有的审美观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的。比如儒 家“大一统”思想是戏曲高度综合性产生的渊源。而老予论证万物生成的根源时所提出 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哲学观点则是中国戏曲的虚拟性的根源所在,戏曲中 “空舞台”的现象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大学生了解戏曲的同时可以从中领悟到不少 特有的民族审美思想,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了解中国式的审美特征。 再有,大家都知道中国戏曲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写意”性。无论是戏曲表演中, 还是舞台美术与化妆方面都表现出写意的特点。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大成的戏曲浸润着 浓浓的诗画因素,可以说是戏曲中有诗戏曲中有画。上乘的戏衄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 戏曲中的优秀唱词就是诗,而戏曲中的画意则通过动态画的演员表演与可称为静态化的 舞台靠景或可称为无画画的不设任何背景即空白的演出舞台来表现。这种写意性是与中 国的绘画特点息息相关的。戏曲与绘画同属表现艺术,在写意与表现审美趣味上异曲同 工,从而在艺道、艺理、艺技上有许多相同和相通的地方。绘画以“以形写神”、“形 神兼备”、“气韵生动”为贵为美,这一绘画理论是自魏晋南北朝后由顾恺之、谢赫提 出的。一直是中国画界的主流美学思想、审美观念及绘画追求神、气、意也一直是评价 绘画的最高标准。而中国的戏曲深受此影响,从其传神写意的表演与舞台美术中可以明 显的觉察到戏曲与绘画之问的密切关联。如梅兰芳编演的京剧洛神,其戏曲美不止 表现在其中的歌舞声色美,那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更在于他“以形演神”活灵活现的演 。转引自中国戏f i f 文化第2 贝 。转引自中国戏曲义化第4 页 周育德兽北京友谊 版 l1 9 9 6 年6 月 周育德著北京友谊出版社1 9 9 6 年6 月 4 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倒 出了曹植的赋意和顾恺之的画意。他所刨造的这一艺术境界为后人难以企及。由于戏曲 这种高度综合性的特点在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戏曲教学无论是从提高音乐修养来说还 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并拓宽学生的多种知识面都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3 、雅俗共赏、可娱乐性与可欣赏性兼备。众所周知的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古希 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中至今依然存活于舞台并在世界扩大传播的己只有中国戏 曲。那么中国戏曲为何在历史的洗礼中长盛不衰,流行传世呢? 主要是因为戏曲有雅俗 共赏的特点并兼备了可娱乐性与欣赏性。从戏曲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来讲正所谓是“上 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薄厚。”戏曲广泛的反映社 会各层面的生活,无论是王公或平民都可以在戏曲中找到与自己生活贴近的东西。高雅 的如西厢记、牡丹亭,通俗的有小放牛、闹天宫、墙头记雅俗共 赏的有白蛇传、杨门女将。可以说无论是社会中哪个层面的人都可以从戏曲中 找到共鸣。所以,从戏曲这种雅俗共赏,反映社会生活面广泛、适合各层面人来欣赏的 特点来说,大学生也一定能在戏曲中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 从可娱乐性与可欣赏性兼备的特点来说,欣赏戏曲本身从某个方面来说就是一种 娱乐。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看戏的人来说无论是看热闹还是看门 道都可以从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热闹的锣鼓、绚丽的服饰、个性化的脸谱与集唱、 念、做、打于一身的表演,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带来极大的审美享受。而 对于戏曲爱好者来说,几个人凑在一起扮上角色来唱上一出,又是可以得到自娱自乐的 享受。根据戏曲的这一特点,在大学校园这种集体场所中从欣赏与娱乐的角度出发、结 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戏曲教学,并帮助学生组织自娱自乐性质的演出活动,将是一种 可以收到较好教学效果的有意义的尝试。 无论从戏曲音乐本身的艺术价值,还是从戏曲中折射出的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以 及戏曲所反映出的民族艺术之美,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戏曲高度的艺术魅力。无论中国人 或外国人都可以从戏曲中得到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享受。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也应 当从本民族的艺术瑰宝中得到艺术修养、文化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的提 高,并树立起传承民族艺术的责任感。 ( 二)地方戏曲的艺术特征 l 、地方戏曲独具地域特点、方言特点。在我国当代流行于全国与地方的戏曲剧种与 声腔多达3 0 0 多种,各地的不同方言不同地域文化与风俗特点造就了各地方剧种千姿百态 o 紫山人全赠宋氏序转引自中国戏曲学概论3 0 3 页朱相义主编文化艺术f i 敝社2 0 0 4 年9 月 5 高校公共艺术谭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一以山东梆子教学为倒 的风格与特点。各地的地方剧种无论从音乐上、唱腔上、表演特点上都各具风采,各个 不同。可以说,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曲是民族演艺传统的一部分,是一定的区域特定 民众精神娱乐的需要,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区域文化生态的反映。 各种地方戏曲的形成、发展及其音乐与表演特征无一例外的与当地的历史、地域 特点、方言特点和当地人民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地方戏曲的产生与当地的 民俗活动、地域特点和文化都有一定的关系。如山西是我国现存地方戏曲种类最多的一 个地区,这一现象其实就是由山西的地域特点所决定的。而这些地方剧种有很多都是与 当地民俗活动有关的。山西山多,自古交通不便,这本来是不利条件,却因此而保留了 许多古老剧种。如晋北的“赛戏”( 又名赛赛) ,晋南的“锣鼓杂戏”,晋东南的“对子戏”, 这类戏没有唱腔曲调,尚属“吟诵体”戏剧,其表演形态与古代的村社社火相近。也有一些 剧且是反映当地原始风情的。 再如晋北属大陆性气候,十年九旱,群众常为旱灾所苦。山西的赛赛戏有个剧目叫 做斩旱魃,又称斩赵万牛。过去天旱祈阿敬神要演这出戏,从台上演至台下, 装扮早魃的演员是光膀子,头戴羊肚,可以在食品摊上随便抓东西吃。摊贩们不以为 嫌,反倒认为有益于他的“利市”。然后戏再演至台上,表示斩了旱魃之后,可以j x l 调雨 顺。这当然是迷信了,同时也曲折地反映了旧时代塞上农民战胜干旱灾害的愿望。晋南 地区有一段民间传说,说蚩尤当年被黄帝杀死,变成了刺牛怪,依然兴风作浪,为害一 方。每遇天旱狂风,群众就认为是刺牛怪又在作乱,制造旱情。尤其是运城盐池一带, 是著名产盐区,淡水宝贵,最怕天旱。于是,他们寄希望于神。晋南人最崇拜的神是关 羽,因为关羽是本地人,肯为他们解除灾难。因此,锣鼓杂戏有一个神话剧目,叫做 关公战蚩尤,同样寄托了晋南人民战胜干旱的要求。 各地的地方戏曲无论从音乐、唱腔还是表演特征都与当地人民的个性特点有着很大 的联系。北方的剧种一般音乐粗犷豪迈、唱腔高亢激昂。表现了北方人的豪爽、大气、 直率的性格特征。而南方剧种则以舒缓悠远、柔丽委婉为主要的特征。使得南方人温 和、细腻的性格特征尽显其中。 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梨园戏,产生于泉州,流行于闽南方言区和东南亚侨乡。用 闽南话演唱,唱腔优美舒缓,善于表演爱情剧目与民间传说。音乐中丝弦音乐占较大比 重,丝弦曲牌就有2 0 0 多首。形成了秀丽委婉的音乐特点,与当地人民的方言特点、个性 特点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6 高校公麸艺术谭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例 山东省的地方大戏山东梆子是山东地区流传较广的占老剧种之一,它以其浓郁的地 方色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欢迎。山东梆子唱腔豪迈、音乐优美动听,表演租犷豪 放。处处使人感受到山东人民直率热情、豪爽的性格特征。从山东梆子的音乐来看,它 既有梆子腔的共同特点又有自己的基本腔调,这种基本腔调与山东地区的方言、地域特 点有密切关联。具有鲜明的山东地方风格。山东梆子唱腔普遍音区较高、音域很宽。演 员的高音多用假嗓,( 亦称二本腔) 从而形成高亢、激昂、豪迈的特点,塑造出典型的 山东人的个性。 在表演上山东梆子有着豪迈大气的特点。比如山东梆子的包公戏铡 美、铡赵王,与其他剧种中的表演都是不同的。山东梆子剧中的包公在表现异常 愤怒时胡须在左耳边一挽,相纱歪戴,右臂赤膀,登上桌子亲自按铡刀。表演十分豪放 粗犷,是其他剧种中都没有的。山东梆子的武打戏除了讲究套路、翻打之外,还讲究真 刀真枪,当场挂彩,对演员的武打功夫要求是相当高的。这一特点与山东梆子的主要流 行地区之一鲁西南的郓城、梁山地区素来是武术之乡是有很大关系的。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地方戏曲的各种艺术特征都是与民俗、方言、 地域特点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的角度来说,一方水土也养 育了一方的地方戏曲,所以,在大学的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就可以引导学生 近距离的感受一方的人文文化,使学生对地方戏曲产生认同感与亲切感。这种以地方戏 曲为切入点将学生引入戏曲艺术殿拳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倍感亲 切,容易接受。 2 、地方戏曲与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的密切关联。在提倡多元文化的今天,越来越 多的人开始重视民间音乐与原生态音乐。它们所展示出的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色彩与民 俗风情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与接受。我国的众多地方戏曲其实都是起源于原生念 歌谣,是将方言与民阍音乐、原生态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如沪剧的前身就是曲艺音乐上 海滩簧。后来,在从当地小调、滩簧、申曲的几个发展阶段中唱腔逐步的改进与提高, 具有秀丽轻柔、委婉连绵的特点,成为独立的剧种。湖南花鼓戏作为地方剧种是产生和 流行与湖南各地小戏的泛称,是来源与当地的采茶灯、花灯等民间歌舞,又吸取了民歌 等音乐而最终形成。越剧也是浙江湖州一带的民自j 曲艺“三跳”传至嵊县,结合当地方 言及“么牛调”后逐步形成的民间小戏。通过各地的地方戏曲与各种民间音乐和原生态 音乐的关联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地方戏曲的独特艺术价值,体会到地方戏曲是优秀地域 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在我们提倡以母语音乐文化为重要教育资源,继承地域文化 。山东省巨野县文史资料政协臣野县空史资料委员会编( 内部资料) 7 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例 与原生态文化的今天,在高校公共艺术课中进行地方戏曲教学是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的。 3 、地方戏曲中所展示出的民间智慧与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在我国,能够经过千百 年的历史洗礼流传至今的每一种地方戏曲都可以说是一笔民间艺术宝藏。各种地方戏曲 不仅由于地域不同、语言不同、风俗不同而有着风格迥异的特点,也将各地区人民的聪 明才智、民间智慧与创造力尽显其中。使得一些地方戏曲的表演、化妆与人物造型具有 很强的个性化特点,也增强了其艺术魅力。很多地方戏曲拥有区别与其他任何一个剧种 的表演方式、人物造型、脸谱绘制、独有唱腔板头或独有曲牌。这些“独家专利”式的 特点极大的反映出各地民问艺人在追求艺术表演的完美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令人钦 佩的智慧与创造力。 如藏戏萌芽于8 世纪,至1 5 世纪,僧人汤东杰布为募捐造桥,把臧族民间土风舞与 说唱形式相结合,用来表演民间传说、神话、历史和佛经故事,形成了有一定程式的载 歌载舞的最初的戏剧形式,至五世达赖罗桑嘉错( 1 6 1 7 1 6 8 2 年) 时,藏剧正式成为藏 族的独立艺术形式,进一步综合藏族歌舞、杂技、武术与文学、音乐、美术等,形成以 唱为主,唱、韵、舞、技相互结合的戏剧艺术。藏戏中演员的服饰皆为藏族民族服饰, 并在表演中加入了藏族舞蹈的因素,使得表演更具民族特点与地域特点。 川剧在雍正、乾隆年问开始形成,清末正式定名为川剧。j l l 剧分昆腔、高腔、胡 琴、弹戏、灯戏5 个唱腔。高腔的唱腔变化丰富,曲牌有几百种之多。川剧表演细腻真 实,舞蹈有完整的自成体系的程式动作,与独具特色的人物造型相结合,形成极为丰富 的表演手段,为中华戏曲舞蹈的丰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川剧秋江以舟中之舞, 受到世界舞蹈界专家的好评。川剧舞蹈中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特技,如水漫金山中各 种象形舞姿和变脸、翻跌技巧,该剧青蛇为男性,有很多托举技巧,极富特色。鹿台 宴苏妲己口含朝笏,笏端置酒升,以特有的技巧,将酒送入纣王口中,在表演中要眼 传媚意,笏平升稳,以特技表现纣王恣意取乐,狐媚妲己以口喂酒的生活形态的艺术 化、形象化。川剧弹戏水擒庞德表现的是关羽水淹七军,周仓下水擒拿曹操猛将庞 德,庞德的化妆和架子、花脸、舞姿都极有特点,特别是水中打斗的程式形象很有趣。 川剧高腔菠萝花的猴娘娘的扮相和舞姿都极为独特,鸳鸯脸,右半画猴脸,左 半脸俊扮,人性猴性露于面部,猴气仙气集一身。川剧目连戏会缘桥“老背少”是一 人扮演两个角色的节目,年迈哑父张公背着病瘫女儿,至会缘桥上向济贫傅员外求助。 8 高校公共艺术谭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一以山东梆子教学为倒 张公是假头真身,女儿是真头假身,两个角色由一个演员表演,完全要有一套独特的舞 姿,独具趣味与艺术魅力。 作为山东省地方大戏的山东梆子无论从音乐方面、表演方面还是从脸谱化妆方面都 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山东梆子音乐中唢呐曲牌的丰富是一大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就有1 2 5 个左右。根据不同的剧情、人物运用不同的唢呐曲牌,皇上上朝用出天子;文武大臣朝 见用朝天子;皇上驾崩用晏驾令:兵卒列队用将军令;安营扎寨用落马令;上报子用报 马令;反派人物、小丑游玩用王八令等等。每个曲牌都有唱词,有一人独唱,也有全台 人合唱。这些唢呐曲牌由于表现内容的不同都各有特点而且极富形象性,运用在教学中 对提高学生对戏曲音乐的感知与把握能力是很有益处的。另外山东梆子的锣鼓经也是其 一大亮点。数量多达5 8 个,像报子吹、连成、毛边等都是山东梆子特有的锣鼓经。山东 梆子的开台锣鼓“打头通”更是技艺纯熟、引得满堂喝彩。 在表演方面山东梆子也有一定的特色。山东梆子的表演非常注意形象的刻画人物的 个性特征。擅长根据不同人物性格与剧情来进行表演。如年轻的程咬金上场,弯腰缩 背,以扇遮面,先向观众偷看三次,然后放下扇子突然亮相。仅这几个动作在一出场就 把程咬金幽默风趣的性格突显出来了。又如尉迟敬德和包拯的表演,虽同为黑脸扮演但 又各具特色。包拯在梆子戏表演中要求严肃威风,但在山东梆子的铡美、铡赵 王戏中表现异常愤怒时,胡须在左耳边一挽,相纱歪戴,右臂赤膀,登上桌子亲自按 铡刀。表演十分豪放粗犷。尉迟敬德是武将,但在山东梆子的表演中却始终是稳重大方 的。所以山东梆子班社中一直流传着“文敬德,武老包”的说法。另外山东梆子中的 “白脸”出场,表演一般为缩头端肩,斜眼四顾,闭目咧嘴,两袖i ; 甩下坠等。是刻画 反面人物很具特色的表演方法。山东梆子的武打戏中讲究真刀真枪,当场“挂彩”。这 就要求演员的功夫必须过硬,不然就真的要当场挂彩了。这种表演方法也充分的显示出 山东人粗犷豪放的性格。 在脸谱与化妆方面,山东梆子也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一面。山东梆子有一些带有剧种 特色的脸谱,如程咬金的脸谱,在豹头山、打花朝中就根据年龄的不同有不同 的画法。前者是年轻的,画红豆腐千,额画红桃。后者是年老的,画红元宝,额画八卦 图。两种画法都表现出他诙谐、爽朗的性格,而后者又恰倒好处的在诙谐幽默中加入一 点稳重成熟的因素。包公的脸谱在其他剧种中额上的月牙是独立的,而梆子戏中的包 公,额上的月牙却和右眉连在一起,直到年老的脸谱中月牙才和眉分开,但月牙内又加 9 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倒 进了紫色。始终与其他剧种的画法不同。这种脸谱的绘制突现了梆子戏中所流传的“武 包公”的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梆子的一个传统的“不在脸谱的脸谱”,那就是“两眼蜜”。这 个脸谱的产生是和梆子戏班的特定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当时的多数演员必须兼角,可是 改装的时间又非常紧张,于是就有人创造了这个脸谱:摸起蘸满白色粉彩的笔,闭上双 眼,在眼眉处来回抹几遍,睁开眼一看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越是年老脸上的皱纹越 多, “两眼蜜”的效果就越好。这个脸谱充分体现出老艺人的智慧,给演出带来了极大 的方便。这个脸谱得到了京剧同行的赞许,以后许多戏种都借用了“两眼蜜”这个脸 谱。 在山东梆子的穿箱( 造型与服装) 方面,与其他剧种一样都讲究“宁穿破,不穿 错”的原则。但山东梆子中有一些特别人物的穿着与化妆倒是独树一帜的。取材与封 神演义故事的歧山角中赵公明的服装是身绑黑靠,褶八卦衣,扎套子,带道巾, 手拿的鞭子绑绸子。更衣以后,变造型为:戴相纱,相纱的两翅往正上翻。戏中的老黄 龙的穿戴也一样突显出该剧的神话气息。老黄龙头上反戴女七星娥子( 额上的穗朝 下) ,胯上绑靠旗,光脚,卷裤腿。 风波亭这出戏中山东梆子别具一格的加入了两鬼戏秦桧的一场戏。其中的两个鬼 的穿戴可谓是一绝。两鬼一个是独脚鬼,一个是高头鬼,都要求在舞台上表现出特殊的 效果。其中独脚鬼是这样装扮出来的:彩裤的两条腿,他用两脚穿个腿,两只手穿一 个腿和一只靴子,两脚穿靴绑在一块,胸口带穷生巾子,留出肚子画脸谱( 白底,笑 脸,眼下弯,嘴上弯,肚脐上画嘴,一吸肚子嘴就“会动”) ,“脸”两边绑紫穗,表 演方法是一律蹦跳。一个长相怪异又滑稽的“鬼”就这样被化妆出来了。另一个是“高 头鬼”,他的穿戴办有特别的讲究:一人穿两褶( 自己先穿一身,背后道具再穿一 身) 。其穿戴方法是:自己穿好一身后,背后绑插扁担,扁担上部绑一张弓( 以作假肩 膀) ,表演者的双手伸到扁担上弓穿的褶袖里,手从这两个褶袖里伸出来,一手提灯 笼,一手拿鹅翎扇。扁担上头绑小生巾子。帽下加个“加官脸”。就产生了一个个子很 高的鬼的形象。 莲花庵和牧羊圈中都有条龙,龙的帮扎穿戴也很特别:用红板带绑两个笏 板( 两个笏板弯向外,自然形成两头翘起的样子) ,上笏板上绑个罗帽突起的一边向 外,在上面画上龙的眼睛。下面紧紧加上一个刀批( 刀刃朝下) ,下戴“红扎”以示龙 1 0 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咀山东梆子教学为倒 须。“龙舌”两边各插一翎子。龙头下用红斗篷裹严,以示龙身。表演者穿红褶,头裹 在斗篷里,双手举起“龙头”进行表演,十分逼真生动。 由此可见,各种地方戏曲无论在音乐方面还是角色塑造、表演特点等方面都显示出 来源于民间的智慧与民间艺人的创造力。将地方戏曲中这些独特的方面介绍给大学生不 仅可以增加学习戏曲的趣味性又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地方戏曲作为一种优秀地域文化 所显示出的独有艺术魅力。 ( 三)大学生学习地方戏曲的意义 l 、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高校公共艺术课的任务之一就是体现对中国民族文化的 传承。而戏曲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 宝藏。二十一世纪是世界经济与文化飞速发展的世纪,由于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 临,使得全球一体化的同时也带来文化领域的冲击。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了解各国的 文化精华也成为近年来学校艺术教育中所大力提倡的教育理念。而无论在哪个领域内要 了解世界就要首先立足于本民族,艺术教育领域也同样不例外。未来的国民应具有强烈 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被大家所公认的观点在高校公共艺术课 中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倡导文化多元化就是承认每一种文化自身的基本权利与价值, 才能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求同存异、共存共荣。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之一。我们要了解世界各国的艺术与文化,要 广博自己的知识面,就要从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艺术与文化做起,首先做好本民族艺术 与文化的传承者才有可能进而了解世界多元的文化。才能在接受世界多元文化的同时也 向世界来介绍和弘扬本国的文化。中国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历史悠久,丰富的文化长 河源远流长,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办是独具风采。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作为中华 民族灿烂文化艺术代表之一的戏曲艺术更是绚丽多姿。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丰富多彩,古 今名人、名段、名剧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不能忽 略对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 2 、提高大学生在音乐与其它艺术领域的修养。从音乐方面来说,音乐在戏曲中占 有重要地位。戏曲音乐的主要特色在于唱腔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全国多于3 0 0 种的地方剧 种,这样丰富的唱腔体系是国外戏剧所不能匹敌的。每一种地方戏都有自己独有的音乐 特点,有迥然各异的唱腔,或豪迈激昂或婉约秀丽。有不少优秀唱段和优秀剧目得至全 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喜爱。更重要的是中国戏曲音乐不仅用得多,风格多样,而且它在 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山东梆子教学为倒 曲调的创造与发展上特别在唱法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它有完整的唱、念、做、 打综合音乐体制,它有独特的创腔方法,它的唱法有专门的训练方式和要求,形成独特 的技术与美感。戏曲唱腔的独特音色和技巧使其具有表现情感的准确和生动的特点。通 过对戏曲音乐的学习使大学生学习到民族音乐知识并领悟到民族文化精粹的艺术魅力。 同时,戏曲作为一种综合艺术与中华文化的很多方面都有紧密联系。它与歌剧、话 剧、舞剧等戏剧形式有若干共同性,但它的综合程度更高,除了运用音乐、舞蹈、舞台 美术等艺术形式之外,还运用了极具特点的武打、念白、做功等形式。戏曲的历史、表 演特征、舞台特征等多方面都包含了丰富的民族美学思想、哲学思想、中华文学特征等 多方面的知识。而进一步分析,各种地方戏曲中又包含了当地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与 方言文化。戏曲的这些个性化特点是其他艺术种类所不能具备的。戏曲艺术的高度综合 特征与其所包含的地域文化、方言文化等特点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中获得音乐知识的同 时也获得各个艺术领域的知识。对在产生审美体验的同时开拓大学生的知识面有着积极 的意义。 3 、有利于对母语音乐文化、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母语音乐文化、地域文化的 传承在音乐教育界已经越来越普遍的被提出。从世界范畴来看,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提倡 “母语音乐教育”,如匈牙利的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应建立在本民族的 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日本的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也是母语音乐教育的大力倡导者。 1 9 9 5 年1 2 月召开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 用”为主题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各界音乐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面向二十一 世纪,贯彻素质教育的目标,弘扬民族文化。这次世纪末的盛会为我国音乐教育价值观、 念和体系的建立以及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世界同一 性发展越强烈,民族艺术表现的特异性越为人们所注视。乡土音乐记载一方人民的风土 人情、喜怒哀乐,表达了生长于这一地区的人民的性格与生活,构成了不同于其他文化 的独具个性的一面,从来都被认为是自身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中国有三百六十多个地 方剧种,每一个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